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房角切开术围手术期前房出血及术后一过性眼压升高管理方案专家推荐意见
1
作者 张秀兰 潘晓晶 +8 位作者 柯敏 唐莉 谢琳 陶黎明 范肃洁 唐广贤 段宣初 原慧萍 广东省医学会眼科学分会青光眼学组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881-886,共6页
房角切开术(GT)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青光眼手术(MIGS),在我国已得到广泛应用,适用于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和中晚期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尽管GT手术的安全性较高,但前房出血和一过性眼压升高仍然是GT术后常见的并发症。然而,在处理... 房角切开术(GT)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青光眼手术(MIGS),在我国已得到广泛应用,适用于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和中晚期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尽管GT手术的安全性较高,但前房出血和一过性眼压升高仍然是GT术后常见的并发症。然而,在处理这类问题时,临床医生缺乏统一的标准化规范。这种情况不仅可能影响临床医生对手术效果的判断,还可能对手术预后产生不利影响。因此,有必要制定详细、完整的围手术期前房出血及术后一过性眼压升高管理方案,指导临床医生合理、规范地处理并发症,推动MIGS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为此国内部分青光眼治疗专家及广东省医学会眼科学分会青光眼学组相关专家共同回顾既往文献,通过反复讨论,对GT围手术期前房出血和术后一过性眼压升高的管理方案达成一致性推荐意见,包括围手术期前房出血的定义、高危因素、转归,术前预防出血的方法、术中减少出血的方法、术后前房出血的管理,及一过性眼压升高的定义、发生原因、影响因素、处理及转归等方面,以供临床医生参考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治疗方案 并发症 前房出血 一过性眼压升高 微创青光眼手术 房角切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青光眼手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王琳艳(综述) 叶娟(审校)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76-583,共8页
青光眼是全球主要的不可逆性致盲眼病,传统的青光眼手术存在损伤结膜和巩膜组织,影响二次手术等缺点。近年来,有诸多关于微创青光眼手术(MIGS)的研究探索,旨在降低眼压、减少患者药物负担的同时,尽量减少对眼部的创伤。从解剖上考虑,房... 青光眼是全球主要的不可逆性致盲眼病,传统的青光眼手术存在损伤结膜和巩膜组织,影响二次手术等缺点。近年来,有诸多关于微创青光眼手术(MIGS)的研究探索,旨在降低眼压、减少患者药物负担的同时,尽量减少对眼部的创伤。从解剖上考虑,房水经小梁网流出的阻力同时来自于近端(小梁网、Schlemm管内壁)和远端(Schlemm管外壁、集液管、房水静脉、巩膜内静脉丛),因此可以把小梁网相关的MIGS手术根据作用位点的不同,分为解除近端阻力(增加小梁网旁路、扩张Schlemm管及小梁网切开)和同时解除远端、近端阻力的手术(Xen Gel Stent和PRESERFLO Microshunt)。此外,还有一些MIGS术式通过增加经脉络膜上腔途径引流或破坏睫状体减少房水生成,达到降低眼压的目的。增加脉络膜上腔引流的术式具有不依赖于眼压高低的优势,代表术式有Cypass Micro-Stent、iStent Supra和iSTAR MINIject。微创的睫状体破坏手术则包括超声睫状体成形术、微脉冲睫状体光凝术、内镜下睫状体光凝术等。MIGS虽然具有创伤更小、可有效控制眼压的优势,但其远期有效性及安全性仍有待严密观察。由于各种新型MIGS术式种类繁多,且大多仍处于临床试验阶段,尚未进入我国市场,因此对国内眼科医生来说相对陌生。本文就目前主流的MIGS术式原理及术后效果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微创青光眼手术 眼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P-7/FP-8 Ahmed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治疗儿童难治性青光眼的临床评价 被引量:16
3
作者 戴冬姝 王志学 +3 位作者 赵俊华 梁勇 刘玉青 王春霞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30-433,共4页
背景 临床研究已证实FP-7/FP-8 Ahmed青光眼引流阀治疗成人难治性青光眼有效且安全,但由于儿童青光眼的病理机制复杂及其临床表现的多样性,采用FP-7/FP-8 Ahmed青光眼引流阀治疗儿童难治性青光眼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价较少. 目的 评价FP-7/... 背景 临床研究已证实FP-7/FP-8 Ahmed青光眼引流阀治疗成人难治性青光眼有效且安全,但由于儿童青光眼的病理机制复杂及其临床表现的多样性,采用FP-7/FP-8 Ahmed青光眼引流阀治疗儿童难治性青光眼的疗效和安全性评价较少. 目的 评价FP-7/FP-8 Ahmed青光眼引流阀治疗儿童难治性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回顾性系列病例观察研究设计,纳入2008年10月至2011年4月于沧州市中心医院行FP-7/FP-8 Ahmed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的儿童青光眼患者26例30眼,患者年龄为4个月~16.5岁,包括先天性青光眼小梁/房角切开术后高眼压、晚期先天性青光眼、无晶状体眼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青光眼、外伤性青光眼和Sturge-Weber综合征.分别于术后1周及1、6、12、24个月复查,观察术眼术后眼压、手术并发症及手术成功率. 结果 患者术前平均眼压为(36.93±177;10.56) mmHg(1 mmHg=0.133 kPa),术后1周及1、6、12、24个月眼压分别为(13.13±177;3.34)、(14.13±177;3.15)、(15.93±177;4.76)、(17.96±177;5.37)、(19.74±177;5.43) mmHg,不同时间点的眼压整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8.929,P<0.05);与术前眼压值比较,术后1周及1、6、12、24个月术眼眼压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1.641、11.458、10.688、7.988、8.018,P<0.05).本组术眼术后1周及1、6、12、24个月的累积总成功率分别为100%、96.67%、93.21%、85.76%和71.46%.术后共有8眼出现轻度并发症,包括浅前房4眼、引流管阻塞1眼、前房积血2眼和引流管暴露1眼,经药物或手术治疗后痊愈,未发现术后严重并发症.结论 FP-7/FP-8 Ahmed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治疗儿童难治性青光眼有效且安全,可作为儿童难治性青光眼的首选手术方式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引流植入物 青光眼 手术 儿童 眼压 术后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内障摘出联合睫状体光凝或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效果及对眼表的影响 被引量:17
4
作者 陈源 陈海英 +3 位作者 项晓丽 陈可 俞晶晶 黄正如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660-663,共4页
目的比较晶状体超声乳化术联合睫状体光凝术(CPC)或晶状体超声乳化术联合小梁切除术(CPT)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的效果及对眼表的影响。方法纳入合并白内障行手术治疗的PACG患者101例(101眼),并根据接受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CP... 目的比较晶状体超声乳化术联合睫状体光凝术(CPC)或晶状体超声乳化术联合小梁切除术(CPT)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的效果及对眼表的影响。方法纳入合并白内障行手术治疗的PACG患者101例(101眼),并根据接受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CPC组患者接受CPC,共46例(46眼);CPT组接受CPT,共55例(55眼)。两组均以术眼的对侧眼为组内自身对照。收集入院时及术后1 d、4周时术眼眼压,并对入院时及术后4周抗青光眼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对术眼及其对侧眼进行眼表疾病指数(OSDI)评估和泪河高度(TMH)、首次非侵入性泪膜破裂时间(NIBUTf)、平均泪膜破裂时间(NIBUTav)检测,组内对术眼与其对侧眼进行比较,组间对术眼与对侧眼的差值进行比较。结果术后1 d,CPC、CPT两组患者术眼眼压分别为(21.6±3.2)mmHg(1 kPa=7.5 mmHg)和(13.8±4.1)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术后4周,CPC、CPT两组术眼眼压分别为(14.0±2.8)mmHg和(14.4±3.2)mmH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6)。术后4周CPC组和CPT组患者使用抗青光眼药物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3)。术后4周,CPC组术眼与对侧眼OSDI评分为(35.52±11.54)分和(24.70±9.09)分,TMH为(0.28±0.11)mm和(0.37±0.14)mm,NIBUTf为(7.54±3.32)s和(13.77±4.05)s,NITBUTav为(10.77±3.10)s和(16.75±3.77)s,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CPT组术眼与对侧眼OSDI评分为(42.02±10.55)分和22(18,27)分,TMH为(0.17±0.08)mm和(0.32±0.12)mm,NIBUTf为(5.13±2.00)s和(13.96±4.39)s,NITBUTav为(8.41±2.39)s和(16.33±4.83)s,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CPC组和CPT组术眼与对侧眼差值的组间比较,OSDI、TMH、NIBUTf、NITBUTav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CPC与CPT对PACG控制眼压效果相近,但CPC对眼表的损伤更轻,患者术后眼部自觉症状更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白内障 白内障手术 小梁切除术 睫状体光凝术 眼压 眼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50型与P200型Ex-PRESS引流器植入术对开角型青光眼疗效及安全性的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韩光杰 周和政 +2 位作者 张文强 江文珊 刘川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46-249,共4页
背景 目前国外对Ex-PRESS引流器植入术治疗开角性青光眼的临床应用效果已有报道,在中国临床上使用的Ex-PRESS引流器有内径分别为50μm和200μm的P50型和P200型,但2种类型引流器的临床效果是否有所不同,目前国内外报道较少. 目的 对比观... 背景 目前国外对Ex-PRESS引流器植入术治疗开角性青光眼的临床应用效果已有报道,在中国临床上使用的Ex-PRESS引流器有内径分别为50μm和200μm的P50型和P200型,但2种类型引流器的临床效果是否有所不同,目前国内外报道较少. 目的 对比观察P50型与P200型Ex-PRESS引流器植入术治疗开角型青光眼的早期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临床研究设计,纳入2012年3月至2013年4月在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行Ex-PRESS引流器植入术的开角型青光眼患者69例80眼,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基线特征匹配的2个组,分别实施P50型Ex-PRESS引流器植入术(35例40眼)和Ex-PRESS引流器植入术(34例40眼),比较2个组患者的病种构成比、最佳矫正视力恢复时间、理论住院天数、手术前后的眼压变化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P50组和P200组术眼手术前后眼压平均下降幅度分别为(21.19±11.22)和(24.35±12.27)mmHg(1 mmHg=0.133 kP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01,P>0.05).P50组患者的理论住院天数和最佳矫正视力恢复时间分别为(3.65±0.92)d和(2.85±0.95)d,明显少于P200组的(4.90±0.81)d和(3.40±0.96)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444,P<0.01;t=-2.584,P<0.05).P50组和P200组术眼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6.06%和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800,P<0.05),P50组术眼发生低眼压和浅前房的跟数少于P200组.结论 P50型和P200型Ex-PRESS引流器植入术对开角性青光眼的降眼压作用接近,与P200型Ex-PRESS引流器植入术比较,P50型Ex-PRESS引流器植入后早期患者的视力恢复快,并发症的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角型青光眼/手术 青光眼引流植入物 微型化 眼压 治疗效果 术后并发症 Ex-PRESS引流器 随机对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穿透性青光眼手术治疗开角型青光眼有效性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5
6
作者 高连娣 葛轶睿 +3 位作者 程金伟 沈亚 王浩 魏锐利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29-135,共7页
目的评估非穿透性青光眼手术(NPGS)治疗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的降眼压(IOP)效果。方法全面收集评价NPGS治疗原发性/继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系统评价。主要疗效指标包括IOP下降百分比和IOP达标率。应用多功能meta分析软件2.0... 目的评估非穿透性青光眼手术(NPGS)治疗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的降眼压(IOP)效果。方法全面收集评价NPGS治疗原发性/继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系统评价。主要疗效指标包括IOP下降百分比和IOP达标率。应用多功能meta分析软件2.0版的随机效应模型进行汇总分析,计算合并评价量。结果术后2年,与小梁切除术(TE)相比,深层巩膜切开术(DS)、黏小管切开术(VCO)的降眼压作用均相对较低,IOP下降百分比分别为35.2%(DS)、30.2%(VCO)、45.6%(TE)。术中加用植入物及丝裂霉素C(MMC)均可提高DS的降眼压作用,术后2年的IOP下降百分比分别为41.1%和41.7%。术后4年,DS、VCO、TE的IOP达标率分别为35.4%、22.7%、47.6%;DS加用植入物和MMC的IOP达标率分别为64.6%、52.1%,高于单纯DS。NPGS并发症的发生率较TE低。结论常用的NPGS(DS和VCO)能有效降低眼压,并发症也比TE少,但是NPGS的降眼压作用要比TE为低。术中加用植入物、MMC可提高DS的降眼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角型青光眼 非穿透性青光眼手术 眼压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膜炎继发性青光眼与其他难治性青光眼Ahmed青光眼引流阀植入后前房反应的非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周民稳 王伟 +2 位作者 黄文彬 陈士达 张秀兰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41-245,共5页
背景 葡萄膜炎继发性青光眼患者由于葡萄膜的炎症而导致血-房水屏障的破坏,局部手术的创伤刺激可加重炎症反应,对术眼前房炎症反应进行定量检测可监测眼部反应程度. 目的 探讨葡萄膜炎继发性青光眼患者行Ahmed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后前房... 背景 葡萄膜炎继发性青光眼患者由于葡萄膜的炎症而导致血-房水屏障的破坏,局部手术的创伤刺激可加重炎症反应,对术眼前房炎症反应进行定量检测可监测眼部反应程度. 目的 探讨葡萄膜炎继发性青光眼患者行Ahmed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后前房内炎症反应是否重于其他类型的难治性青光眼.方法 采用前瞻性非随机对照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于2011年10月至2012年7月纳入在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确诊的难治性青光眼29例29眼,分为葡萄膜炎继发性青光眼组(10眼)及其他类型的难治性青光眼组(19眼),2个组间术眼术前性别、年龄、眼压及房水闪辉值等基线特征匹配.所有患者均接受Ahmed房水引流阀植入术并随访3个月,记录术前、术后1d、3d、1周、2周、1个月和3个月术眼的眼压,同时采用FC-2000激光蛋白细胞检测仪定量测定术眼的房水闪辉值,以光粒子数/ms表示.比较2个组间房水引流阀植入术后房水闪辉值的不同,对术眼手术前后眼压值变化与房水闪辉值变化的关系进行分析. 结果 葡萄膜炎继发性青光眼组术后1d、3d和1周房水闪辉值分别为[21.10 (10.50,38.58)]、[88.00(23.55,168.63)]和[29.90(8.90,65.18)]光粒子数/ms,均明显高于术前的[13.53(7.60,24.00)]光粒子数/m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术后1个月和3个月房水闪辉值分别为[6.45 (4.70,13.50)]光粒子数/ms和[8.95 (6.23,18.20)]光粒子数/ms,均低于术前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其他类型青光眼组遵循同样的趋势.术后3个月葡萄膜炎继发性青光眼组术眼房水闪辉值明显高于其他类型青光眼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3.445,P<0.01).术后2个组间眼压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术眼术后眼压值均逐渐下降,术前及术后1d、3d、1周、2周、1个月和3个月术眼眼压与前房闪辉值间均无明显相关性(rs =0.136,P=0.481;rs=0.019,P=0.922;rs =-0.035,P=0.858;r,=0.317,P=0.094;rs=0.034,P=0.861;rs=-0.094,P=0.628;rs=0.065,P=0.738). 结论 FC-2000激光蛋白细胞检测仪检测证实Ahmed房水引流阀植入术可导致术眼术后早期的前房炎症反应,葡萄膜炎继发性青光眼患者术后炎症反应的恢复较缓慢,术后3个月时房水闪辉值仍高于其他类型的难治性青光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膜炎继发性青光眼/手术 青光眼引流植入物 房水/细胞学 激光/诊断应用 光度测定/方法 眼压 血-房水屏障 Ahmed房水引流阀植入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穿透性滤过手术联合壳聚糖膜植入的动物实验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李晓陵 李洁 +2 位作者 黄一飞 胡平 杨炳建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0-22,共3页
目的观察在动物非穿透性滤过手术(NPFS)中应用壳聚糖膜后的组织反应及降眼压效果。方法壳聚糖膜来源于雪蟹壳。选取新西兰白兔22只(44眼),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A组)在单眼行NPFS联合壳聚糖膜植入,对照组(B组)在另眼单纯行NPFS。术后观察... 目的观察在动物非穿透性滤过手术(NPFS)中应用壳聚糖膜后的组织反应及降眼压效果。方法壳聚糖膜来源于雪蟹壳。选取新西兰白兔22只(44眼),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A组)在单眼行NPFS联合壳聚糖膜植入,对照组(B组)在另眼单纯行NPFS。术后观察眼压、炎症反应和结膜滤泡情况,并分别于1、2、4、12、20、28、36、40和48周时取标本行组织学检查。结果术前两组眼压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各时间点两组眼压均明显低于术前(P<0.01),且两组间眼压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UBM)显示术后不同时间点两组均可维持手术腔隙。术后36周A组植入物部分吸收,植入材料有断裂现象,B组手术处可见组织间隙存在,但较手术早期减压腔隙减小。组织学检查显示,两组术后中性粒细胞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成纤维细胞和嗜酸性细胞数有显著性差异(P<0.01)。术区总胶原纤维及Ⅰ、Ⅲ型胶原纤维含量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壳聚糖作为非穿透性滤过手术的植入材料组织相容性良好,有一定的抑制纤维组织增生的作用,能够有效维持滤过,降眼压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青光眼 非穿透性滤过手术 眼内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眼压对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术患者人工晶状体计算公式选择的影响 被引量:14
9
作者 张鹏程 张婕 严宏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46-149,共4页
目的探讨眼压对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术患者人工晶状体计算公式选择的影响,为临床上避免屈光误差(refractive error,RE)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7年4月在我院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并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的原... 目的探讨眼压对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术患者人工晶状体计算公式选择的影响,为临床上避免屈光误差(refractive error,RE)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7年4月在我院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并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rimary angle-closure glaucoma,PACG)合并白内障患者72例(80眼),依术前平均眼压将测试眼分为两组:正常眼压组(10~21 mm Hg,1 k Pa=7.5 mm Hg)和高眼压组(>21 mm Hg),分别为28眼和52眼。比较各组内术后3个月验光所得实际等效球镜度与术前人工晶状体Master中4种人工晶状体计算公式(SRK/T、Holladay1、Hoffer Q及Haigis)相应预测等效球镜度的差异。定义实际等效球镜度减去预测等效球镜度即为RE,当RE<0时为屈光近视漂移,而RE>0则为屈光远视漂移,RE取绝对值为绝对屈光误差(absolute refractive error,ARE),评估眼压对各公式术后ARE及RE的影响。术后随访6个月。结果全部患者术后3个月眼压较术前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96,P=0.000),且眼压降低幅度与术前平均眼压呈正相关(r=0.974,P=0.000)。正常眼压组SRK/T、Holladay1、Hoffer Q、Haigis公式ARE的中位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8);高眼压组各公式ARE的中位数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04)。正常眼压组和高眼压组远视漂移时SRK/T、Holladay1、Hoffer Q、Haigis公式RE总体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633、0.422)。正常眼压组近视漂移时各公式RE间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经LSD两两比较,SRK/T公式较其他公式的RE小(均为P<0.01),Haigis公式较其他公式的RE大(均为P<0.05),其他各公式RE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而高眼压组近视漂移时各公式RE总体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F=6.757,P=0.000),经LSD两两比较,Hoffer Q公式RE较其他公式的小(均为P<0.01),其他各公式RE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术可提高患者视力并改善眼压,术后眼压降低幅度与术前平均眼压呈明显正相关。计算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术人工晶状体度数时,术前平均眼压正常者应选SRK/T公式较为准确,而术前平均眼压高时Hoffer Q公式更合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术 眼压 人工晶状体计算公式 屈光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中光凝兔青光眼模型不同部位虹膜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4
10
作者 谢茂松 徐国兴 +4 位作者 周碧婷 游俊妹 黄谊红 陈振明 王珏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07-313,共7页
背景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LPI)能使虹膜收缩变平,房角增宽,在临床上用于青光眼的治疗。但目前临床上对LPI的最佳作用部位尚无定论。目的探讨选择不同部位虹膜行LPI对青光眼疗效的影响。方法取健康成年雄性灰兔40只,用含质量分数0.... 背景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LPI)能使虹膜收缩变平,房角增宽,在临床上用于青光眼的治疗。但目前临床上对LPI的最佳作用部位尚无定论。目的探讨选择不同部位虹膜行LPI对青光眼疗效的影响。方法取健康成年雄性灰兔40只,用含质量分数0.3%卡波姆和质量分数0.025%地塞米松的复方卡波姆溶液0.1ml行兔右眼前房注射建立青光眼动物模型,然后将模型眼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角巩膜缘对应部位组、距角巩膜缘1个光斑对应部位组和距角巩膜缘2个光斑对应部位组,每组各10只。按照分组描述部位应用532nm激光对角巩膜缘对应部位组、距角巩膜缘1个光斑对应部位组和距角巩膜缘2个光斑对应部位组实验眼行LPI,光斑直径为500μm,能量为300mW,曝光时间为0.3s,激光击射24个点,模型对照组未行LPI。用Schiotz眼压计记录术前及术后2、4、7、14、30d各组兔的眼压并计算房水流畅系数(C值),用超声生物显微镜(UBM)测定上述时间点兔眼前房深度(ACD)、房角开放度数(AA)和距巩膜突500Izm半径内的房角开放距离(AOD500)。于术后30d摘取兔眼球,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观察各组兔眼房角的形态学改变。结果UBM检查显示,与模型对照组比较,LPI各组兔眼房角均明显增宽,以距角巩膜缘1个光斑对应部位组最为明显,距角巩膜缘2个光斑对应部位组效果最不明显。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角巩膜缘对应部位组、距角巩膜缘1个光斑对应部位组、距角巩膜缘2个光斑对应部位组兔眼眼压均明显下降,C值均明显增加,AA和AOD500均明显增加,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眼压:F分组=16.848,P〈0.01;C值:F分组=9.629,P〈0.01;AA:F分组=62.336,P〈0.01;AOD500:F分组=77.779,P〈0.01)。与各自LPI组内术前值比较,兔眼术后2、4、7、14、30d眼压均明显下降,C值、AA和AOD500值均明显增加,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眼压:F时间=3.041,P=0.011;C值:F时间=4.311,P〈0.01;AA:F时间=14.627,P〈0.01;AOD500:F时间=20.378,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角巩膜缘对应部位组、距角巩膜缘1个光斑对应部位组兔眼各时间点ACD值均明显增加,而距角巩膜缘2个光斑对应部位组与其相似,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分组=18.017,P〈0.01),各组兔眼LPI前后不同时间点ACD的总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时间=0.022,P=1.000)。苏木精-伊红染色可见各LPI组术后30d兔眼房角处小梁网和房角粘连均被拉开,房角不同程度增宽。结论LPI可使青光眼模型兔眼房角增宽,眼压下降。在距离角巩膜缘1个光斑处虹膜上行LPI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手术 虹膜/手术 激光疗法 眼压 前房角 治疗效果 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 灰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光眼手术的微创时代 被引量:7
11
作者 周吉超 张纯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052-1056,共5页
眼压越高,视神经损伤的可能性越大,降低眼压对于延缓青光眼进程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青光眼治疗的策略主要是降低眼压,而手术是能达到降低眼压目的的重要手段.临床广泛应用的经典术式为联合丝裂霉素C的小梁切除术,降眼压效果明确,但可... 眼压越高,视神经损伤的可能性越大,降低眼压对于延缓青光眼进程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青光眼治疗的策略主要是降低眼压,而手术是能达到降低眼压目的的重要手段.临床广泛应用的经典术式为联合丝裂霉素C的小梁切除术,降眼压效果明确,但可能存在严重并发症,这促使眼科医师致力于寻求创伤更小的降眼压术式.微创性青光眼手术(MIGS)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经内路操作包括准分子激光小梁切开术、iStent植入术、小梁消融术、Cypass支架植入术和Hydrus Schlemm管支架植入术等.经外路操作的术式包括黏小管成形术,此外还有经非传统途径的Solx金质分流器植入术等.该文根据操作方式的不同,综述新近出现的MIGS方式,提示广大读者青光眼微创时代已经到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微创性青光眼手术 激光治疗 眼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羟基脂肪酸和聚乳酸膜在兔青光眼滤过手术和角膜层间移植手术中的探索应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周吉超 戴婉薇 +4 位作者 张绍丹 郭宝华 曾心苗 张雅斓 张纯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6-42,共7页
目的评价膜性聚羟基脂肪酸(polyhydroxyalkanoates,PHA)和聚乳酸(polylactic acid,PLA)在兔青光眼滤过手术(glaucoma filtration surgery,GFS)中的应用维持眼压(intraocular pressure,IOP)的效果,评价膜性聚羟基脂肪酸在角膜层间植入后... 目的评价膜性聚羟基脂肪酸(polyhydroxyalkanoates,PHA)和聚乳酸(polylactic acid,PLA)在兔青光眼滤过手术(glaucoma filtration surgery,GFS)中的应用维持眼压(intraocular pressure,IOP)的效果,评价膜性聚羟基脂肪酸在角膜层间植入后的形态学。方法选新西兰兔28只,其中24只随机分为6组,GFS中植入高分子材料者为实验组,实验组按植入材料辐照剂量不同又分为4个亚组:PHA-low组、PHA-high组、PLA-low组和PLA-high组,对应的膜性材料植入巩膜瓣和结膜瓣下;GFS中联合使用丝裂霉素(mitomycin C,MMC),使用者设为阳性对照MMC组:巩膜瓣和结膜瓣下使用MMC(0.2 mg/m)3 min;单纯行兔GFS而不用任何材料者设为空白对照组。三组分别于术前和术后1、3、7、14、28、84 d分别测量术眼眼压。4只角膜层间植入PHA膜,观察术后84 d角膜形态学变化。结果术后84 d,PHA-low和PLA-high组眼压比空白对照组眼压低(P<0.05),PHA-low和PLA-high实验组眼压与MMC组眼压近似(P>0.05)。形态学见滤过通道未被胶原纤维充填,植入材料周围胶原纤维大致平行排列。角膜层间植入PHA膜的周边胶原结构未发生明显变化。结论膜性PHA和PLA应用于兔GFS可能促进眼压维持,效果与MMC类似。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机械性阻隔纤维组织长入滤过通道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羟基脂肪酸 聚乳酸 青光眼滤过术 眼压 胶原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择性激光小梁成形术治疗青光眼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3
作者 汤伟(综述) 武志峰(审校)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78-181,共4页
青光眼是世界第二位不可逆的致盲性眼病,一旦确诊,需要长期治疗。激光治疗已经成为青光眼治疗的3个主要手段之一,其中选择性激光小梁成形术(SLT)可选择性地作用于色素性小梁组织,使靶组织收缩,房水外流通畅,从而降低青光眼患者... 青光眼是世界第二位不可逆的致盲性眼病,一旦确诊,需要长期治疗。激光治疗已经成为青光眼治疗的3个主要手段之一,其中选择性激光小梁成形术(SLT)可选择性地作用于色素性小梁组织,使靶组织收缩,房水外流通畅,从而降低青光眼患者的眼压,但其具体作用机制复杂,目前尚不完全明确。由于其对小梁网组织破坏程度轻微,术后反应较轻,且对邻近组织无损伤,因此是一种安全且可重复治疗的手段,并且不会影响青光眼的下一步治疗。就SLT的原理及SLT临床应用的背景、临床疗效、治疗的安全性等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疗法 方法 青光眼 开角型 闭角型 手术 眼压 小梁切除术 小梁成形术 选择性激光小梁成形术 氩激光小梁成形术 色素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乳化术对青光眼眼内压及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10
14
作者 赵晔 刘志锋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12期1229-1231,1235,共4页
目的:探究超声乳化术治疗抗青光眼术后白内障患者术后眼内压及角膜内皮细胞的改变情况。方法:对102例抗青光眼术后出现白内障的患者(118只眼)行超声乳化术,记录患者术前和术后1d,3d,1周及1个月的眼内压和角膜内皮细胞的改变情况(包括中... 目的:探究超声乳化术治疗抗青光眼术后白内障患者术后眼内压及角膜内皮细胞的改变情况。方法:对102例抗青光眼术后出现白内障的患者(118只眼)行超声乳化术,记录患者术前和术后1d,3d,1周及1个月的眼内压和角膜内皮细胞的改变情况(包括中央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平均细胞面积、细胞面积变异度以及角膜中心厚度)。结果:患者术后1d、3d及1周的眼内压升高,中央内皮细胞密度(CED)降低、平均细胞面积(AVE)增大及面积变异系数(CV)增高,角膜中心厚度(CCT)增厚,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术后1个月眼内压和角膜中心厚度(CCT)基本恢复到术前水平,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2,0.167);而术后1个月中央内皮细胞密度(CED)继续降低、平均细胞面积(AVE)增大及面积变异系数(CV)继续增高,患者这些指标及系数与手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对抗青光眼术后白内障的患者行超声乳化术治疗后患者的眼内压升高及角膜内皮细胞功能的改变均在术后第1天开始出现,但术后1个月基本能恢复到术前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超声乳化术 眼内压 角膜内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白内障摘出术后影响眼压的因素 被引量:8
15
作者 李云侠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82-584,共3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影响术后眼压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96例(96眼)行白内障手术的原发性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48例为开角型青光眼,48例为闭角型青光眼,均行白内障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随访24个月,比较术前... 目的探讨原发性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影响术后眼压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96例(96眼)行白内障手术的原发性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48例为开角型青光眼,48例为闭角型青光眼,均行白内障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随访24个月,比较术前、术后眼压和降眼压药物应用情况,并对成功病例和失败病例术前一般情况进行比较,寻找与术后眼压控制相关的因素。结果开角型青光眼失败29例患者中术前应用≥3种降眼压药物者26例(89.7%),术前最高眼压≥31mmHg(1kPa=7.5mmHg)者26例(89.7%);19例成功患者中16例(84.2%)术前应用降眼压药物<3种,且术前最高眼压<31mm-Hg者16例(84.2%),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闭角型青光眼48例患者中成功30例(62.5%),失败18例(37.5%),成功病例术前应用降眼压药物(1.5±0.4)种明显少于失败病例(2.6±0.8)种,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而且术前最高眼压(32.6±6.1)mmHg小于42mmHg,也明显低于失败病例(46.8±7.6)mmHg,二者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5)。结论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联合折叠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是控制原发性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术后眼压的良好手术选择,术前眼压控制情况和应用抗青光眼药物情况是影响术后眼压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青光眼 白内障手术 眼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择性激光小梁成形术作为初始疗法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7
16
作者 王涛 秦佳音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63-167,共5页
背景选择性激光小梁成形术(SLT)是治疗早期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常用的方法之一,但其在中国多被用于抗青光眼药物控制眼压效果欠佳的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目前中国尚无SLT作为POAG初始疗法的效果评价。目的比较SLT对未经过任何... 背景选择性激光小梁成形术(SLT)是治疗早期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常用的方法之一,但其在中国多被用于抗青光眼药物控制眼压效果欠佳的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目前中国尚无SLT作为POAG初始疗法的效果评价。目的比较SLT对未经过任何治疗和经过局部抗青光眼药物治疗而眼压未得到控制的早期POAG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临床试验,采用非随机病例对照的研究:疗法。按照患者行SLT前是否局部使用抗青光眼药物将纳入的早期POAG患者37例65眼分为未预治疗组16例30眼和预治疗组21例35眼,患者年龄为12—57岁,所有患眼均采用Selectaduet532nm倍频Q开关Nd:YAG激光器行SLT,激光脉冲时间为3ns,光斑直径为400Ixm,初始能量为0.6mJ,之后以0.1mJ为单位逐步递减,至刚好出现气泡时为治疗能量,治疗范围为下方180。小梁网。所有患者随访6个月,主要疗效指标包括眼压的变化及术后6个月的治疗成功率,次要结局指标为视功能和视杯改变。SLT的安全性评价指标为术后术眼的刺激症状发生率。结果治疗后1d~6个月,所有患眼眼压均较术前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预治疗组SLT术前和术后1个月眼压分别为(24.03+3.76)mmHg(1mmHg=0.133kPa)和(19.18±3.86)mmHg,眼压平均下降了(4.854_4.31)mmHg,预治疗组患眼SLT术前和术后1个月眼压分别为(23.63±4.29)mmHg和(17.074_4.15)mmHg,眼压平均下降了(6.284-3.57)mmHg,两组间眼压下降幅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5),但两组间在术后1h、1d、1周、3个月和6个月眼压下降值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未预治疗组和预治疗组的治疗成功率分别为75.00%和76.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82)。术后各时间点术眼视野损害及视神经检查与术前比较均无明显进展。2个组术眼术后各时间点均未发现严重并发症。结论SLT对早期POAG患者具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术前是否局部应用抗青光眼药物对SLT的短期降眼压效果无明显影响,但SLT的长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开角型 手术 眼压 激光疗法 方法 小梁网切除术 方法 选择性激光小梁成形术 前瞻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d:YAG激光房角穿刺治疗非穿透性小梁手术后高眼压
17
作者 马恩普 赵小钊 +1 位作者 董良 刘苏冰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862-864,共3页
目的观察评估Nd:YAG激光行房角穿刺治疗非穿透性小梁手术后眼压控制不理想的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非穿透性小梁手术后眼压控制不理想(不用降眼压药物眼压>21mmHg,1kPa=7.5mmHg)的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35例(3... 目的观察评估Nd:YAG激光行房角穿刺治疗非穿透性小梁手术后眼压控制不理想的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非穿透性小梁手术后眼压控制不理想(不用降眼压药物眼压>21mmHg,1kPa=7.5mmHg)的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35例(38眼)为研究对象,硝酸毛果芸香碱缩瞳后,在激光房角镜下原手术部位行Nd:YAG激光房角穿刺,观察激光前及激光后1h、1d、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18个月、2a时的眼压、滤过泡、房角及前房反应情况。结果激光前及激光后1h、1d、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18个月、2a的眼压分别为(25.0±3.4)mmHg、(12.5±3.4)mm-Hg、(12.0±3.2)mmHg、(13.1±3.0)mmHg、(14.0±3.1)mmHg、(14.1±2.7)mmHg、(14.3±2.9)mmHg、(15.3±2.6)mmHg、(16.2±2.8)mmHg、(16.0±3.0)mmHg,激光后各时间点眼压均较激光前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其中10眼激光后眼压、滤过泡无明显改善,28眼滤过泡形成或原滤过泡面积、隆起度增大;激光后发生浅前房2眼(5.3%),虹膜周边前粘连2眼(5.3%),无前房出血、脉络膜脱离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Nd:YAG激光房角穿刺能够安全有效地改善非穿透性小梁手术后小梁网-狄氏膜的房水低滤过状态,是非穿透性小梁手术后高眼压治疗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D:YAG激光 激光房角穿刺 开角型青光眼 非穿透性小梁手术 眼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梁切除、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三联术20例临床分析
18
作者 何锦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20-421,共2页
评价20例小梁切除、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20例20眼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行小梁切除、超声乳化吸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三联手术后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三联手术可获得良好的视力恢复与眼压控制。结论... 评价20例小梁切除、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20例20眼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行小梁切除、超声乳化吸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三联手术后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三联手术可获得良好的视力恢复与眼压控制。结论:三联手术对白内障、青光眼治疗效果良好,术后无不良反应,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的首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白内障 三联手术 视力 眼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窥镜下睫状体光凝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和IOL植入术对兔青光眼模型的降眼压效果 被引量:20
19
作者 张运江 俞方良 +1 位作者 黄国富 刘淼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32-236,共5页
背景 睫状体光凝术(ECP)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Phaco)和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ECP+Phaco+IOL)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但联合手术中睫状体光凝的范围对术后降眼压效果的影响鲜有深入研究.目的 探讨ECP+Phaco+IOL术不同范围睫状体... 背景 睫状体光凝术(ECP)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Phaco)和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ECP+Phaco+IOL)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但联合手术中睫状体光凝的范围对术后降眼压效果的影响鲜有深入研究.目的 探讨ECP+Phaco+IOL术不同范围睫状体光凝的降眼压效果. 方法 60只灰兔的双眼采用角巩膜缘小梁网组织全周光凝法建立慢性青光眼模型,造模成功共50眼,将48只模型眼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4个组,其中A、B、C组模型眼分别实施180°、270°、360°ECP,同时行Phaco+IOL植入手术,D组模型眼行小梁切除术+Phaco+IOL植入术(Trab+Phaco+IOL),2只模型兔和另2只健康兔作为眼压的对照观察.分别于术前和术后1d,1周、2周,1、3、4、5和6个月用iCare回弹式眼压计测量实验兔眼压,对各组兔眼压的下降范围进行比较. 结果 兔实验眼造模前眼压为(13.31±1.85)mmHg(1 mmHg=0.133 kPa),造模后1周为(33.19±5.59) 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4.676,P=0.000).术前A、B、C和D组间兔眼眼压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d,C组的眼压均明显低于A组,C组眼压明显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0.035);术后1周,C组兔眼眼压明显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术后2周,B组兔眼眼压明显低于A组,而C组明显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02、0.006);术后1个月,C组兔眼眼压明显低于A、B、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0.009、0.026);术后3个月和6个月,C组兔眼眼压均明显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8、0.011).术后2周和术后1个月,C组兔眼的眼压下降幅度均明显大于A组和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术后2周:P=0.018、0.014;术后1个月:P=0.024、0.016).术后观察期间各组兔眼均未发现严重并发症. 结论 2种青光眼与白内障联合手术方式均能有效地降低慢性青光眼的眼压,内窥镜下睫状体光凝的范围度数越大,眼压下降的幅度越大,180°、270°睫状体光凝眼也有较好的眼压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睫状体/手术 内窥镜 激光光凝 青光眼/手术 小梁切除术 眼压 白内障/手术 超声乳化摘出术 眼内晶状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睫状体成形术治疗青光眼术后眼压失控的疗效评估 被引量:7
20
作者 崔晴晴 祁颖 +4 位作者 黄雪桃 昝晓宁 姚仁杰 张文静 刘超凡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874-879,共6页
目的观察超声睫状体成形术(UCP)治疗青光眼术后眼压失控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系列病例观察研究方法,连续纳入2018年7月至2019年10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UCP治疗的青光眼术后眼压失控患者28例28眼,患者在可耐受最大剂量用药情况... 目的观察超声睫状体成形术(UCP)治疗青光眼术后眼压失控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系列病例观察研究方法,连续纳入2018年7月至2019年10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UCP治疗的青光眼术后眼压失控患者28例28眼,患者在可耐受最大剂量用药情况下眼压仍≥21 mmHg(1 mmHg=0.133 kPa)。根据术前眼压和视力,将患者分为8扇区组17眼和10扇区组11眼。记录UCP手术持续时间,术前和术后1 d、1周、2周、1个月、3个月眼压、最佳矫正视力(BCVA),术前和术后3个月降眼压药物使用种类、眼部疼痛分级、角膜内皮细胞计数,以及术中和术后不良反应。结果UCP治疗时间为3~7 min,平均(4.30±1.26)min。术后1 d、1周、2周、1个月、3个月眼压分别为(32.96±10.49)、(25.89±7.25)、(24.50±6.23)、(24.07±6.59)和(24.32±6.52)mmHg,明显低于术前的(45.82±8.81)mm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8扇区组和10扇区组眼压总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组别=1.271,P=0.270),2个组手术前后眼压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时间=54.388,P<0.01),术后各随访时间点眼压均低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手术前后BCVA总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2.562,P=0.075)。8扇区组和10扇区组BCVA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组别=12.602,P=0.001),2个组手术前后BCVA总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时间=1.701,P=0.139),其中各时间点8扇区组BCVA均好于10扇区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前8扇区组和10扇区组使用降眼压药物种类分别为3(2,3)种和3(2,4)种,术后3个月使用降眼压药物种类为0(0,1)种和0(0,0)种。术后3个月术眼疼痛等级评分为1(0,1)分,明显低于术前的2(2,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824,P<0.05);8扇区组和10扇区组术后3个月疼痛等级评分均低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3.739、-3.127,均P<0.05)。术前角膜内皮细胞计数为(1967.15±186.06)个/mm^(2),术后3个月降至(1861.08±206.63)个/m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81,P=0.017)。术中未见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不良反应包括球结膜水肿充血、角膜水肿、头痛、眼部疼痛、前房炎症反应等,未见低眼压、黄斑水肿、视力丧失、眼球萎缩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UCP治疗无手术切口,8扇区和10扇区均可有效降低青光眼术后眼压失控患者眼压,减少降眼压药物使用种类,缓解患者眼部疼痛,术中及术后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睫状体成形术 眼压 青光眼术后眼压失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