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77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疱疹病毒1型分离毒株对叙利亚金黄地鼠的致病性
1
作者 刘建华 撒瑞雪 +8 位作者 张嗣玉 李银涛 邓智超 贾晗铎 赵敏 付玉 杨一明 冉多良 加尔肯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27-334,共8页
为了解从伊犁地区分离的EHV-1/China/YL2023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对叙利亚金黄地鼠的致病性,采用蚀斑试验、病毒培养与增殖、饱和硫酸铵浓缩及蔗糖密度梯度离心等方法,对分离株进行纯化。使用不同剂量的EHV-1/China/YL2023病毒,以鼻内接种... 为了解从伊犁地区分离的EHV-1/China/YL2023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对叙利亚金黄地鼠的致病性,采用蚀斑试验、病毒培养与增殖、饱和硫酸铵浓缩及蔗糖密度梯度离心等方法,对分离株进行纯化。使用不同剂量的EHV-1/China/YL2023病毒,以鼻内接种的方式感染叙利亚金黄地鼠,探究该分离株的致病效果。结果表明,纯化后的EHV-1/China/YL2023分离株病毒滴度达10^(6.64) TCID_(50)·mL^(-1)。EHV-1/China/YL2023分离株感染4~5周龄叙利亚鼠后,14 d内的出现精神沉郁、食量减退、口部流涎、蜷缩、弓背、皮毛凌乱掉落及不同程度的神经症状。耐过地鼠的平均体重下降25.9%,10^(7)-10^(5) TCID_(50)·0.1 mL^(-1)剂量组的存活率均为50%。病理结果显示,不同剂量组的病毒对叙利亚鼠的肺部脑部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即肺泡壁增厚,脑部神经元肿胀、大量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浸润,出血充血等。不同组织病毒载量测定结果显示,叙利亚鼠的肺、脑及淋巴结中均含有病毒DNA,且在肺和脑中的含量较高。综上所述,EHV-1/China/YL2023分离株对4~5周龄叙利亚金黄地鼠具有较高的致病性。本研究为EHV-1生物学特性研究及其致病机理提供依据,为后期解决EHV-1的流传及疫苗的研发问题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疱疹病毒1型 蚀斑纯化 病毒增殖 致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塞姆利基森林病毒的冷冻电镜结构研究
2
作者 贾旭东 李锶铎 +2 位作者 于宏洋 张勤奋 何键 《电子显微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27,共10页
塞姆利基森林病毒(Semliki Forest virus,SFV)是一种典型的甲病毒,主要通过节肢动物作为媒介进行传播,对人类及多种哺乳动物构成潜在的感染威胁。然而当前针对SFV的结构生物学研究相对不足,限制了对其在病毒-宿主互作、入侵机制以及病... 塞姆利基森林病毒(Semliki Forest virus,SFV)是一种典型的甲病毒,主要通过节肢动物作为媒介进行传播,对人类及多种哺乳动物构成潜在的感染威胁。然而当前针对SFV的结构生物学研究相对不足,限制了对其在病毒-宿主互作、入侵机制以及病毒颗粒组装与成熟过程的认知。本研究采用冷冻电镜技术对SFV成熟颗粒的三维结构进行了高精度解析,并系统分析了囊膜蛋白E1和E2上的N-糖基化位点及二硫键,揭示了这些结构特征在维持病毒蛋白稳定性中的关键作用。这些发现对于阐明SFV的生物学特性、推动抗病毒药物研发及优化疫苗设计都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塞姆利基森林病毒 病毒 N-糖基化 二硫键 冷冻电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阳地区散养土鸡禽白血病病毒和马立克病病毒混合感染的分子生物学诊断
3
作者 李迎晓 尹磊 +4 位作者 赵瑜 董建国 何书海 曲哲会 焦凤超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44-854,共11页
[目的]了解信阳地区散养土鸡群中禽白血病病毒(Avian leukosis virus, ALV)与马立克病病毒(Marek’s disease virus, MDV)混合感染及其遗传进化情况。[方法]对送检的疑似ALV与MDV混合感染的病鸡进行病理解剖,使用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 [目的]了解信阳地区散养土鸡群中禽白血病病毒(Avian leukosis virus, ALV)与马立克病病毒(Marek’s disease virus, MDV)混合感染及其遗传进化情况。[方法]对送检的疑似ALV与MDV混合感染的病鸡进行病理解剖,使用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并对J亚群ALV(ALV-J)gp85基因与MDV meq基因进行扩增测序,使用MegAlign软件进行核苷酸、氨基酸序列相似性比对以及氨基酸变异位点分析。利用Mega 11.0软件构建gp85、meq氨基酸序列系统进化树。[结果]送检发病鸡腺胃、脾脏肿大,肝脏出现弥漫性肿大并伴有灰白色结节。ALV-J gp85与MDV 132-bpr基因PCR扩增结果均为阳性,分别获得545、317 bp目的条带。测序比对结果显示,扩增序列分别与ALV-J分离株GX12NN04 gp85基因(登录号:KT598488)和MDV-1型分离株YLO40920 meq基因(登录号:DQ174459)高度相似,相似性分别为94.6%和99.9%,初步确定分离株为ALV-J和MDV,并分别命名为HN23XY01-ALV、HN23XY01-MDV。核苷酸序列分析结果显示,HN23XY01-ALV gp85基因与13株ALV-J参考毒株核苷酸序列相似性为92.1%~94.6%;HN23XY01-MDV meq基因与14株MDV参考毒株的核苷酸序列相似性为99.3%~99.9%。氨基酸序列分析结果显示,HN23XY01-ALV gp85与13株ALV-J参考毒株氨基酸序列相似性为87.4%~91.4%,HN23XY01-MDV与14株MDV参考毒株的氨基酸序列相似性为97.9%~99.7%。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HN23XY01-ALV与ALV-J亲缘关系较近,处于同一进化分支;HN23XY01-MDV与广西分离株GXY2、YLO40920、GX20NN2和河南分离株HNSC105处于同一个分支,与疫苗株CVI988、814和CU-2亲缘关系较远。氨基酸变异位点分析结果显示,HN23XY01-ALV存在D(E)65Y、Q(K/R)75L、A(T)76S、R(T)119K、T(M/A)219K氨基酸位点突变;HN23XY01-MDV存在K77E、D80Y、T139A、P176R和P217A氨基酸位点突变,且含有疫苗株所缺失的第193位脯氨酸,与MDV-1型强毒株的特征相符合。[结论]本研究从信阳地区散养土鸡群中检测到ALV-J与MDV混合感染,结果为当地土鸡ALV-J与MDV协同致病机制研究以及混合感染的疫情防控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白血病病毒(ALV) 马立克病病毒(MDV) GP85基因 MEQ基因 混合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BZ01株的分离鉴定及培养特性研究
4
作者 魏凤 张文通 +4 位作者 孟庆伟 吕素芳 王艳 张志亭 李峰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11,共6页
用已建立的RT-PCR方法对采集的疑似猪流行性腹泻病猪的粪便样品进行检测,选用Vero细胞分离培养检测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阳性的样品,连续传3代后用RT-PCR方法鉴定,对其S1基因进行序列测定和遗传进化分析,并用Vero细胞对分离毒体外培... 用已建立的RT-PCR方法对采集的疑似猪流行性腹泻病猪的粪便样品进行检测,选用Vero细胞分离培养检测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阳性的样品,连续传3代后用RT-PCR方法鉴定,对其S1基因进行序列测定和遗传进化分析,并用Vero细胞对分离毒体外培养所需的接毒时间、收毒时间、接毒剂量及胰蛋白酶浓度进行试验,筛选出该株PEDV体外培养最佳条件。结果表明,该分离株为G2b型,在Vero细胞增殖最佳接毒时间为培养24 h细胞长成单层时,最佳收毒时间为接毒后48 h,最佳接毒剂量为10%,最佳胰蛋白酶浓度为15μg/mL,研究结果可为PEDV的分离培养及提高病毒效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 分离 鉴定 培养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鸭呼肠孤病毒的分离鉴定及细胞适应性研究
5
作者 孔冬妮 邓永 +7 位作者 陈孟姣 薛麒 王嘉 杨飞 毛娅卿 刘丹 黄小洁 周明旭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8-52,共5页
对广西某鸭场临床疑似由新型鸭呼肠孤病毒(Novel duck reovirus,NDRV)感染的雏鸭进行RT-PCR鉴定、NDRV分离、毒株细胞培养特性、雏鸭致病性、S1基因序列测定和遗传进化分析等研究。结果显示,RT-PCR检测组织病料为NDRV阳性,组织样品处理... 对广西某鸭场临床疑似由新型鸭呼肠孤病毒(Novel duck reovirus,NDRV)感染的雏鸭进行RT-PCR鉴定、NDRV分离、毒株细胞培养特性、雏鸭致病性、S1基因序列测定和遗传进化分析等研究。结果显示,RT-PCR检测组织病料为NDRV阳性,组织样品处理后接种SPF鸭胚,鸭胚出现发育迟缓、死亡,胚体全身及多脏器出血等症状;用鸭胚尿囊液接种雏鸭后出现脾脏坏死的特异性病变。S1基因的同源性与进化树分析结果显示,GX2022株与公布的部分NDRV毒株核苷酸序列相似性为93.7%~98.9%,而与鸭呼肠孤病毒(Muscovy duck reovirus,MDRV)GX2010株、GX110058株、S1133株,与禽呼肠孤病毒(Avian reovirus,ARV)815株、ZJM2000M株同源性很低,在21.8%~28.4%之间。进化树分析显示,该毒株与我国流行的NDRV处在同一个分支上,与MDRV和ARV的距离较远,说明分离到的毒株是新型鸭呼肠孤病毒。毒株接种LMH、CEF、Vero细胞后均产生空泡和细胞崩解等细胞病变。该新型鸭呼肠孤病毒临床感染的致病特征研究,有助于新型鸭呼肠病毒病的防控及疫苗的研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鸭呼肠孤病毒(NDRV) 分离鉴定 S1基因 遗传进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成药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安全性和有效性的伞状评价
6
作者 李波 徐柳 +5 位作者 谢雨晴 王艺颖 董帅 廉洁 李国栋 曹卉娟 《中国药物警戒》 2025年第2期155-161,I0001-I0003,共10页
目的总结评价中成药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疗效及安全性的系统综述证据,对中成药作为干预手段治疗COVID-19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估,对相关证据的质量做出评价。方法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Sinomed、中国知... 目的总结评价中成药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疗效及安全性的系统综述证据,对中成药作为干预手段治疗COVID-19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估,对相关证据的质量做出评价。方法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Sinomed、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网从建库至2023年6月15日的中成药治疗COVID-19的系统综述,并提取相关信息。使用Revman 5.3软件进行二次Meta分析,利用AMSTAR-II评估文章的方法学质量,采用GRADE分级方法对证据确定性进行评估,并将评估结果以气泡图的形式呈现。结果最终纳入了13项系统评价,共计17053例病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单独采用西药标准治疗相比,中成药联合西药标准治疗在多个结局指标体现出优势,主要包括全因死亡率[RR=0.26,95%CI=(0.09~0.81),P=0.02,I^(2)=0%]、核酸转阴率[RR=1.12,95%CI=(1.01~1.23),P=0.03,I^(2)=44%]、转重症率[RR=0.49,95%CI=(0.37~0.64),P<0.00001,I^(2)=0%]、肺部影像学改善、临床症状消失率(包括发热、咳嗽、疲劳、气短)以及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特别是疲劳)。在不良反应发生率、缓解喉痛、腹泻方面2组没有明显区别。气泡图结果显示,极低等级的证据表明,热炎宁合剂、金花清感颗粒、连花清瘟颗粒、参黄颗粒、疏风解毒胶囊、连花清瘟胶囊、血必净注射液、连花清咳颗粒分别在提高核酸转阴率、降低转重症率、提高肺部影像学恢复率方面,可能有微弱到中等程度的效果。结论综合分析表明,与常规西医治疗相比,中成药联合常规治疗在治疗COVID-19表现出更好的疗效。由于目前所收集到的证据质量相对较低,需要开展更多高质量的临床试验以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成药 新型冠状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伞状评价 GRADE评价 Meta分析 证据映射 安全性 有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生命周期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刘爱军 张传亮 +1 位作者 黄晓兵 周彩琴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27-1041,共15页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PRRS)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PRRSV)引起的以猪呼吸系统疾病和母猪繁殖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传染病,给全球...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PRRS)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PRRSV)引起的以猪呼吸系统疾病和母猪繁殖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传染病,给全球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然而,PRRS至今仍没有安全有效的疫苗和药物进行防治。全面深入理解PRRSV生命周期可以为PRRS防控提供新的思路。因此,本文在简述PRRSV生命周期的基础上,重点对病毒侵入、复制与转录、翻译及翻译后修饰、组装等过程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PRRSV致病机制及防控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入侵 复制和转录 翻译及翻译后修饰 组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ERA-LFD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8
作者 郭衍冰 侯绪森 +8 位作者 孙兴忠 王军富 王改丽 郝良玉 董航 王雪磊 刘杰 王楠 曹利利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9-85,共7页
为建立可视化检测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BRV)的酶促恒温扩增-侧向流动试纸(ERA-LFD)方法,根据IBRV gB基因的保守区域设计并筛选最佳引物和探针,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建立IBRV ERA-LFD方法,并对其特异性、敏感性、重复性和符合性进行评估。... 为建立可视化检测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IBRV)的酶促恒温扩增-侧向流动试纸(ERA-LFD)方法,根据IBRV gB基因的保守区域设计并筛选最佳引物和探针,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建立IBRV ERA-LFD方法,并对其特异性、敏感性、重复性和符合性进行评估。结果显示,采用建立的方法检测牛呼吸道合胞体病毒、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牛冠状病毒、多杀性巴氏杆菌、弓形虫均无交叉反应,特异性强;建立方法最低检出IBRV阳性质粒的量为1.63×10^(1) copies/μL,比PCR方法高100倍,敏感性高;对相同样品进行批间和批内检测,结果均一致,重复性好;ERA-LFD与PCR方法检出的符合率为96%,且测序证实ERA-LFD检测结果无误。IBRV ERA-LFD的临床样本检测结果显示阳性率为2.08%,与PCR方法的结果相一致,说明IBRV ERA-LFD方法适于临床样品检测,为IBRV的临床快速检测和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了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 酶促恒温扩增 侧向流动试纸 检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凉茶中18种非法添加抗病毒药物的含量
9
作者 温家欣 何嘉雯 +2 位作者 曹雅静 陈俏 赖宇红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0-76,共7页
提出了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凉茶中18种非法添加抗病毒药物(盐酸吗啉胍、喷昔洛韦、磷酸奥司他韦、三水合帕拉米韦、扎那米韦、利巴韦林、阿比多尔、法匹拉韦、洛匹那韦、拉尼米韦、盐酸金刚烷胺、盐酸金刚乙胺、玛巴洛沙韦、利托那... 提出了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凉茶中18种非法添加抗病毒药物(盐酸吗啉胍、喷昔洛韦、磷酸奥司他韦、三水合帕拉米韦、扎那米韦、利巴韦林、阿比多尔、法匹拉韦、洛匹那韦、拉尼米韦、盐酸金刚烷胺、盐酸金刚乙胺、玛巴洛沙韦、利托那韦、阿昔洛韦、更昔洛韦、泛昔洛韦、盐酸伐昔洛韦)含量的方法。取凉茶样品1.0000 g置于50 mL容量瓶中,加入40 mL体积比1∶3的甲醇-乙腈混合溶液,超声30 min,冷却至25℃,用体积比1∶3的甲醇-乙腈混合溶液定容,过0.22μm尼龙滤膜,取滤液待测。以Waters ACQUITY BEH HILIC色谱柱为固定相,以不同体积比的含0.1%(体积分数)乙酸的10 mmol·L^(-1)乙酸铵溶液和含0.1%(体积分数)甲酸的乙腈溶液的混合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采用电喷雾离子(ESI)源,在正离子(ESI^(+))扫描模式下进行多反应监测(MRM)模式质谱分析,以基质匹配的混合标准溶液绘制工作曲线。结果表明,18种非法添加抗病毒药物(盐类抗病毒药物以游离态计)的质量浓度在一定范围内与对应的色谱峰面积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N)为0.005~2.0 mg·kg^(-1)。按照标准加入法进行回收试验,回收率为70.3%~115%,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均小于12%。方法用于387批凉茶分析,有10批凉茶检出金刚烷胺,检出量为0.125~420 mg·kg^(-1),4批凉茶检出吗啉胍,检出量为177~6404 mg·k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凉茶 非法添加抗病毒药物 基质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瘤病毒临床试验设计考量要点中国专家共识(2024年版)
10
作者 刘福囝 王振宁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2025年第2期85-102,共18页
溶瘤病毒能够选择性感染并杀伤肿瘤细胞。自2005年我国首款溶瘤病毒产品重组人5型腺病毒H101获批上市以来,全球已有4款溶瘤病毒产品相继上市,全球注册和开展的溶瘤病毒类药物的临床试验已超过200项。然而,目前溶瘤病毒产品获批的适应证... 溶瘤病毒能够选择性感染并杀伤肿瘤细胞。自2005年我国首款溶瘤病毒产品重组人5型腺病毒H101获批上市以来,全球已有4款溶瘤病毒产品相继上市,全球注册和开展的溶瘤病毒类药物的临床试验已超过200项。然而,目前溶瘤病毒产品获批的适应证较少,临床获益人群及疗效机制有待进一步探索。为优化我国溶瘤病毒产品的临床试验设计,《溶瘤病毒临床试验设计考量要点中国专家共识(2024年版)》专家组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发布的《溶瘤病毒类药物临床试验设计指导原则(试行)》基础上,采用循证医学方法,从溶瘤病毒作用机制、开发适应证、临床应用方式、临床试验生物学及药效学检测等角度出发,围绕目前溶瘤病毒临床试验设计的考量要点及相关内容,开展多学科专家会议讨论及问卷调查。经过三轮意见征集、梳理总结,形成《溶瘤病毒临床试验设计考量要点中国专家共识(2024年版)》,旨在为我国溶瘤病毒产品临床试验的申办者及研究者提供参考,助力相关产品快速上市,实现肿瘤治疗新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瘤病毒 临床试验设计 专家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PGV与GRSPaV病毒对“阳光玫瑰”葡萄植株生长及叶片营养元素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黄宇 张向昆 +5 位作者 乔月莲 安德志 梁晨 王莉 师校欣 杜国强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0-154,共5页
本研究以经热处理结合茎尖培养获得的仅携带灰比诺葡萄病毒(grapevine pinot gris virus,GPGV)、仅携带沙地葡萄茎痘病毒(grapevine rupestris stem pitting associated virus,GRSPaV)、携带GPGV+GRSPaV和不带病毒的“阳光玫瑰”葡萄苗... 本研究以经热处理结合茎尖培养获得的仅携带灰比诺葡萄病毒(grapevine pinot gris virus,GPGV)、仅携带沙地葡萄茎痘病毒(grapevine rupestris stem pitting associated virus,GRSPaV)、携带GPGV+GRSPaV和不带病毒的“阳光玫瑰”葡萄苗为试材,探讨不同病毒对“阳光玫瑰”葡萄植株生长和叶片营养元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除新梢节数外,带病毒试材的其他生长指标均显著低于脱毒苗。仅携带GRSPaV与仅携带GPGV植株的株高、节间长度无显著差异,但GRSPaV+GPGV复合感染后其株高与节间长度显著降低。仅携带GRSPaV的茎粗显著小于仅携带GPGV的植株,GRSPaV和GPGV复合感染后茎粗更小。仅携带GPGV、仅携带GRSPaV和携带GRSPaV+GPGV植株的总根长、根平均直径、根体积、根鲜质量和根干质量均显著低于脱毒苗,3种带病毒植株间无显著差异。3种带病毒植株叶片的Ca、Mn含量均较无病毒植株显著降低,且仅携带GPGV植株不显症叶片的Ca、Mn含量显著高于仅携带GRSPaV不显症叶片。3种带病毒植株叶片K、Zn、B的含量均显著高于脱毒苗;仅携带GPGV植株不显症叶片K含量显著高于仅携带GRSPaV植株不显症叶片,两者的Zn和B含量无显著差异。带病毒植株显症叶片的Mg、Fe、Cu含量均显著高于脱毒苗,而不显症叶片显著低于脱毒苗;仅携带GPGV植株不显症叶片的Mg、Fe含量显著低于仅携带GRSPaV植株不显症叶片,两者B含量无显著差异。GPGV或GRSPaV通过影响营养元素含量抑制植株枝条和根系生长,且这两种病毒复合感染加剧影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光玫瑰”葡萄 灰比诺葡萄病毒 沙地葡萄茎痘病毒 生长 营养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对牛冠状病毒复制具有抑制效应藏药的筛选
12
作者 赵龙 林静怡 +5 位作者 豆薇 徐婷萱 顾庆云 高海慧 李生庆 郭抗抗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26-838,共13页
本研究旨在筛选出对牛冠状病毒(BCoV)体外复制具有抑制效应的藏药。构建BCoV核衣壳(N)蛋白原核表达载体,诱导表达后将纯化的蛋白分别免疫小鼠和兔,获得鼠抗和兔抗N蛋白多克隆抗体,建立用于测定BCoV复制的Western blot和间接免疫荧光法(I... 本研究旨在筛选出对牛冠状病毒(BCoV)体外复制具有抑制效应的藏药。构建BCoV核衣壳(N)蛋白原核表达载体,诱导表达后将纯化的蛋白分别免疫小鼠和兔,获得鼠抗和兔抗N蛋白多克隆抗体,建立用于测定BCoV复制的Western blot和间接免疫荧光法(IFA);水煎法获得21种候选藏药的水提物,CCK-8法测定水提物对人结直肠腺癌细胞(HCT-8)的最大安全浓度,以BCoV感染HCT-8细胞为研究对象,分别设置BCoV感染组、藏药水提物处理组、利巴韦林处理组,在BCoV感染24 h后分别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Western blot、IFA测定细胞中BCoV复制量,统计分析藏药水提物对病毒复制的抑制作用,筛选对BCoV具有显著抑制作用的藏药。结果显示:分别制备鼠抗与兔抗BCoV N蛋白多克隆抗体,建立了检测BCoV的Western blot与IFA方法;21种藏药中的15种具有显著抑制BCoV复制效应(P<0.01),其中青藏大戟、诃子、瑞香狼毒3种藏药对BCoV复制的抑制作用优于利巴韦林。本研究筛选到15种对BCoV体外复制具有抑制效应的藏药,其中青藏大戟、诃子、瑞香狼毒3种藏药抑制作用效果显著,为BCoV防治药物的开发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冠状病毒 核衣壳蛋白 多克隆抗体 藏药 病毒复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部分规模化牛场犊牛腹泻病毒性病原检测与流行特点分析
13
作者 丁鼎 丁晓军 +7 位作者 穆萨·热合曼 甄杰 萨拉麦提·斯拉吉丁 李娜 孙亚伟 陈如龙 姚刚 马雪连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72-1280,共9页
【目的】了解新疆养牛业主产区规模化牧场犊牛腹泻主要病毒性病原感染现状及动态变化,为制定精准防控措施提供流行病学调查依据。【方法】本试验采用PCR技术对新疆博乐、伊犁、喀什、昌吉4个地区11个规模化牧场367份腹泻样本进行牛病毒... 【目的】了解新疆养牛业主产区规模化牧场犊牛腹泻主要病毒性病原感染现状及动态变化,为制定精准防控措施提供流行病学调查依据。【方法】本试验采用PCR技术对新疆博乐、伊犁、喀什、昌吉4个地区11个规模化牧场367份腹泻样本进行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BVDV)、牛诺如病毒(Bovine Norovirus,BNoV)、牛轮状病毒(Bovine rotavirus,BRV)、牛纽布病毒(Bovine nebovirus,BNeV)和牛冠状病毒(Bovine coronavirus,BCV)5种病毒性病原检测,分析不同季节、地区和不同用途犊牛的5种病原感染差异性。【结果】犊牛腹泻病毒性病原以BVDV检出率最高(26.7%);存在11种混合感染情况,其中二重感染5种,以BVDV+BNoV混合感染为主(11.4%);三重感染5种,以BVDV+BRV+BNoV混合感染为主(3.5%);四重感染仅为BVDV+BRV+BNoV+BNeV混合感染(0.2%)。春夏季BVDV、BRV和BNoV检出率均显著高于秋冬季(P<0.05),而BCV和BNeV检出率均显著低于秋冬季(P<0.05)。伊犁与昌吉地区5种病原均有检出,且伊犁地区BVDV检出率最高(92.3%),BNoV次之(52.7%)。昌吉地区以BNoV检出率最高(19.5%),BVDV次之(17.8%)。奶用犊牛仅BNeV检出率高于肉用犊牛(P<0.05),奶用犊牛以BNoV感染为主(18.6%);而肉用犊牛以BVDV感染为主(31.1%)。【结论】调查结果表明,新疆博乐、伊犁、喀什、昌吉4个地区5种腹泻病毒感染存在明显的季节、地区和不同用途牛之间的差异性。本研究结果为这些地区犊牛腹泻综合防治措施的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犊牛腹泻 病毒性病原 混合感染 病毒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株乌鳢水泡病毒的分离与鉴定
14
作者 李园园 袁倩 +4 位作者 冯晓然 邓思 李娜 姚伦广 秦英惠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11-822,共12页
[目的]明确2021年9月河南省南阳市某乌鳢养殖场乌鳢大量死亡的病原。[方法]本研究通过体表检测、显微观察、细菌分离、PCR检测、序列相似性和系统进化树分析、细胞培养、透射电镜观察、人工感染及病理切片观察等方法进行病原体鉴定。[结... [目的]明确2021年9月河南省南阳市某乌鳢养殖场乌鳢大量死亡的病原。[方法]本研究通过体表检测、显微观察、细菌分离、PCR检测、序列相似性和系统进化树分析、细胞培养、透射电镜观察、人工感染及病理切片观察等方法进行病原体鉴定。[结果]患病鱼体表无明显机械损伤和出血点,未在患病鱼体表和鳃表面观察到寄生虫的存在,未从患病鱼的组织中分离出致病菌。PCR检测结果显示,患病鱼呈乌鳢水泡病毒(SHVV)阳性。SHVV G基因序列相似性分析显示,分离株与佛山分离株HSHRV-MS2021相似性最高,达99.85%。系统进化树显示,分离毒株与SHVV-2019、SHVV-YL01和HSHRV-MS2021株等聚为同一分支,属于Siniperhavirus属,与HSHRV-MS2021株亲缘关系最近。患病鱼组织匀浆液接种鲤鱼上皮瘤细胞(epithelioma papillosum cyprini cells, EPC)和石斑鱼脾脏细胞(grouper spleen cells, GS)均可引起明显的细胞病变。透射电镜观察发现,病变的EPC细胞内存在大量的子弹状病毒粒子。人工感染试验表明,感染鱼出现与自然患病鱼相似症状,死亡率高达100%。组织切片观察显示,回感患病鱼肠道微绒毛消失,肝脏和脾脏血淋巴增多。[结论]本研究从广东以外地区养殖的乌鳢中分离出1株SHVV,命名为SHVV-NY01,该养殖场乌鳢的大量死亡是由SHVV引起的,本研究结果为该病毒的流行病学调查和防控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鳢 弹状病毒 乌鳢水泡病毒 分离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猫疱疹病毒1型毒株的分离与鉴定
15
作者 杨丁凡 孟媛 +3 位作者 郝媛婕 陈冰洁 张欣珂 杜涛峰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8-144,共7页
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安教学动物医院某病猫采集眼鼻口分泌物,PCR初步鉴定为猫疱疹病毒1型(FHV-1)与猫杯状病毒(FCV)混合感染。利用血清中和试验,将处理的样品与实验室前期制备的FCV兔阳性血清孵育后接种于猫肾细胞(CRFK)进行FHV-1的分... 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安教学动物医院某病猫采集眼鼻口分泌物,PCR初步鉴定为猫疱疹病毒1型(FHV-1)与猫杯状病毒(FCV)混合感染。利用血清中和试验,将处理的样品与实验室前期制备的FCV兔阳性血清孵育后接种于猫肾细胞(CRFK)进行FHV-1的分离,连续传代3次。通过荧光定量PCR、病毒形态学、生长动力学、同源性分析以及遗传进化分析等试验,对分离毒株进行鉴定。结果显示,用FCV阳性血清中和后的样品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为FHV-1阳性,FCV阴性;将血清中和后的病毒液接种CRFK细胞出现圆缩、脱落、成葡萄串样聚集等细胞病变;表明分离到FHV-1临床株,并将其命名为F2023SX1;经氯化铯密度梯度离心得到纯化的FHV-1病毒粒子,透射电镜下可观察到球形、有囊膜、结构清晰、直径约150~200 nm的病毒粒子,符合FHV-1形态特征。病毒生长动力曲线测定显示,分离株感染细胞后,上清中病毒滴度呈现先上升后下降最后趋于平稳的趋势,病毒滴度在接种48 h时最高。采用PCR扩增分离株的gD基因,经序列比对分析,与国内外FHV-1流行毒株同源性100%。论文采用分离培养结合血清中和试验成功分离到1株FHV-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猫疱疹病毒 猫杯状病毒 GD基因 分离与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复制的关键lncRNA筛选及其功能验证
16
作者 杨荔 杜小妹 +3 位作者 刘梦媛 吴圣龙 包文斌 吴正常 《中国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92-800,共9页
[目的]探究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在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 PEDV)感染猪小肠上皮细胞(IPEC-J2)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利用感染复数(MOI)为1的PEDV感染IPEC-J2细胞构建细胞病变模型,通过RNA-Seq进行lncRNA测... [目的]探究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在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 PEDV)感染猪小肠上皮细胞(IPEC-J2)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利用感染复数(MOI)为1的PEDV感染IPEC-J2细胞构建细胞病变模型,通过RNA-Seq进行lncRNA测序,筛选出影响PEDV复制的关键lncRNA;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核质分离检测lncRNA表达和细胞定位;构建RNA干扰载体并转染IPEC-J2细胞,通过病毒拷贝数测定、Western blotting、半数组织培养感染剂量(TCID_(50))以及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检测lncRNA表达对PEDV复制水平的影响。[结果]PEDV感染IPEC-J2细胞24 h时,细胞病变最为明显,成功构建细胞病变模型。与对照组相比,PEDV感染组中存在61个差异表达lncRNA,其中19个上调,42个下调,筛选出1个显著上调且差异倍数较大的lncRNA——lncMSTRG.10733.2。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PEDV感染IPEC-J2细胞后,lncMSTRG.10733.2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5)。核质分离测定结果显示,lncMSTRG.10733.2主要分布在IPEC-J2细胞质中。成功构建了lncMSTRG.10733.2瞬时干扰IPEC-J2细胞,干扰效率为45.9%。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lncRNA干扰后,PEDV-M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和PEDV N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TCID_(50)测定结果显示,lncRNA干扰后PEDV滴度极显著上升(P<0.01);IFA结果显示,lncRNA干扰后IPEC-J2细胞中的PEDV N蛋白荧光分布水平明显增加。[结论]本研究基于高通量测序从细胞水平上筛选鉴定出1个与PEDV感染密切相关的lncRNA,其表达水平上调有利于提高猪对PEDV感染的抵抗能力。研究结果揭示了lncRNA在PEDV感染宿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为今后制定PEDV的抗病育种工作策略和筛选分子标记物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 lncRNA IPEC-J2 病毒复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细小病毒感染及复制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17
作者 胡雯雯 汤德元 +6 位作者 曾智勇 王彬 黄涛 周敏 毛茵茗 周飘 何松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2-117,共6页
猪细小病毒感染(PPI)是一种由猪细小病毒(PPV)引起的猪繁殖障碍的病毒性传染病,呈季节性流行,以春、夏产仔季多发;PPV对各个年龄段的猪群都易感,特别是母猪与仔猪,能与猪圆环病毒、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等混合感染;还存在病毒变异,毒... 猪细小病毒感染(PPI)是一种由猪细小病毒(PPV)引起的猪繁殖障碍的病毒性传染病,呈季节性流行,以春、夏产仔季多发;PPV对各个年龄段的猪群都易感,特别是母猪与仔猪,能与猪圆环病毒、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等混合感染;还存在病毒变异,毒株致病力增强的风险,对全世界的养猪业构成巨大威胁,造成巨大经济损失。随着我国养猪业集约化、规模化发展,PPI的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给我国PPV防控与净化工作带来严峻挑战。目前,PPI尚无特效治疗方法,临床上主要通过接种疫苗预防感染,但预防效果并不理想,影响了养猪业的健康发展。基于此,论文对调控猪细小病毒感染及复制的各类因素进行综述,以期为开发高效的新型药物或疫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细小病毒 感染 复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0-2023年西安地区猫杯状病毒流行情况调查
18
作者 于仕佳 陈冰洁 +1 位作者 张欣珂 杜涛峰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8-122,共5页
为了解西安地区猫杯状病毒(FCV)病发病率与季节、猫的性别、品种、年龄、临床症状、血液检查结果等的相关性,将西北农林科大西安动物医院2020年6月至2023年6月期间FCV感染阳性病例进行统计分析。调查显示,西安地区FCV发病率为3.20%,怀... 为了解西安地区猫杯状病毒(FCV)病发病率与季节、猫的性别、品种、年龄、临床症状、血液检查结果等的相关性,将西北农林科大西安动物医院2020年6月至2023年6月期间FCV感染阳性病例进行统计分析。调查显示,西安地区FCV发病率为3.20%,怀疑病例的阳性检出率为45.81%,其中英国短毛猫发病率最高,占阳性病例总数的18.29%。此外,FCV感染与猫的品种和性别无相关性,而且发病无季节性。年龄方面,1周岁以下的猫发病率最高,占病例总数的65.33%。口炎、牙龈炎以及上呼吸道症状为本病最常见的症状,其中口炎和牙龈炎与FCV感染具有显著相关性。调查结果可为FCV感染在西安地区的防控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杯状病毒 流行情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圆环病毒2型病毒样颗粒三倍轴区域嵌合猪细小病毒抗原表位的展示策略及免疫原性
19
作者 蔡云凤 李宏 +8 位作者 黄小铭 何庆 丁振宇 余婉婷 罗施乐 陈方志 王乃东 杨毅 湛洋 《畜牧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07-318,共12页
为了探索猪圆环病毒2型(porcine circovirus type 2, PCV2)病毒样颗粒三倍轴区域展示外源抗原表位的潜力,本研究借助结构模拟和蛋白质的三维结构展示,分析了PCV2核衣壳表面氨基酸残基突变后的结构差异。通过分析不同cap基因突变质粒在... 为了探索猪圆环病毒2型(porcine circovirus type 2, PCV2)病毒样颗粒三倍轴区域展示外源抗原表位的潜力,本研究借助结构模拟和蛋白质的三维结构展示,分析了PCV2核衣壳表面氨基酸残基突变后的结构差异。通过分析不同cap基因突变质粒在大肠杆菌表达系统中所表达的突变体蛋白的可溶性和纯化难易程度,确定合适的外源表位嵌合区。将嵌合PPV抗原表位的Cap蛋白经体外组装获得重组的病毒样颗粒,将此病毒样颗粒免疫小鼠,通过抗体检测来评价其免疫原性。结果显示,PCV2核衣壳表面三倍轴区域存在两个适合用于展示外源表位的氨基酸区域(分别命名为Motif A和Motif B),相同表达条件下,Motif A区域的突变蛋白均以可溶性表达为主,且能一步纯化获得目的蛋白,而Motif B区域的突变蛋白多以包涵体形式存在;Motif A区域嵌合PPV表位后,纯化的重组蛋白能在体外组装成cVLPs,并通过间接免疫荧光试验证明其保留有野生型VLPs内化PK15细胞的能力;形成的cVLPs能刺激小鼠机体产生分别针对PCV2 VLPs、B5-E1表位和PPV VP2蛋白的抗体。综上表明,PCV2 Cap蛋白Loop GH区域Motif A能够将外源表位展示在病毒样颗粒外表面,并且能够被机体免疫细胞识别产生特异性抗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圆环病毒2型 病毒样颗粒 三倍轴区域 外源表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洲马瘟病毒和西尼罗病毒多酶恒温核酸快速扩增检测方法的建立
20
作者 钱佳豪 刘丹 +7 位作者 周师众 张博源 高建帅 许霄峰 李慧彤 丁家波 王春凤 沈青春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16,共5页
为了建立一种方便快捷的非洲马瘟病毒(AHSV)和西尼罗病毒(WNV)的检测方法,将GenBank中非洲马瘟病毒VP7序列以及近3年世界范围内流行的西尼罗病毒序列进行比对,选择保守区域,并按照需求设计引物与探针。通过反应条件的优化,以及特异性与... 为了建立一种方便快捷的非洲马瘟病毒(AHSV)和西尼罗病毒(WNV)的检测方法,将GenBank中非洲马瘟病毒VP7序列以及近3年世界范围内流行的西尼罗病毒序列进行比对,选择保守区域,并按照需求设计引物与探针。通过反应条件的优化,以及特异性与敏感性试验,建立了一种能够同时检测非洲马瘟病毒和西尼罗病毒的多酶恒温核酸快速扩增(MIRA)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反应时间仅需20 min。该检测方法可应用于非洲马瘟和西尼罗热的快速诊断和现场监测,为疫情控制和流行病学研究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马瘟病毒 西尼罗热病毒 多酶恒温快速扩增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