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随机森林模型的南海大气CO_(2)柱浓度估算模型构建及其检验与应用
1
作者 周芳成 刘少军 +2 位作者 田光辉 韩秀珍 甘业星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542-1550,共9页
利用多源宽幅卫星的叶绿素a浓度、瞬时光和有效辐射、颗粒无机碳、颗粒有机碳、海面温度、风速、风向7个参数,基于随机森林模型建立了南海大气CO_(2)柱浓度估算模型,以2020年数据验证模型精度,偏差为0.27 ppm(1 ppm=10^(-6)),决定系数为... 利用多源宽幅卫星的叶绿素a浓度、瞬时光和有效辐射、颗粒无机碳、颗粒有机碳、海面温度、风速、风向7个参数,基于随机森林模型建立了南海大气CO_(2)柱浓度估算模型,以2020年数据验证模型精度,偏差为0.27 ppm(1 ppm=10^(-6)),决定系数为0.59,均方根误差为1.00 ppm,整体精度较高。研究发现,南海大气CO_(2)柱浓度呈现明显的季节特征,表现为春季>夏季>冬季>秋季。造成南海大气CO_(2)柱浓度季节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呈随时间变化特征,风向是1月和4月的主要影响因素,风速和风向是影响7月最大的2个因素,海温成为10月最主要影响因素。基于宽幅多源遥感数据建立的方法,可实现对南海大气CO_(2)柱浓度的高频次、全覆盖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 随机森林模型 大气CO_(2)柱浓度 估算模型 季节变化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城市紫外辐射变化特征及经验估算方程 被引量:31
2
作者 胡波 王跃思 刘广仁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11-518,共8页
利用2004年4月—2005年6月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铁塔分部的紫外辐射观测数据,分析了北京城市紫外辐射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紫外辐射的变化规律与太阳总辐射一致,紫外辐射与总辐射的比值变化范围在0.02-0.04之间,晴天恒定在0.03,... 利用2004年4月—2005年6月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铁塔分部的紫外辐射观测数据,分析了北京城市紫外辐射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紫外辐射的变化规律与太阳总辐射一致,紫外辐射与总辐射的比值变化范围在0.02-0.04之间,晴天恒定在0.03,阴天在0.04左右,在沙尘暴过程中比值最小,为0.02。通过分析紫外辐射与大气质量数和平均晴空指数之间的关系,建立了适合于北京的全天候紫外辐射的估算方程。利用建立的估算方程及观测的总辐射值进行了紫外辐射的估算,紫外辐射的计算相对误差在10%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城市 紫外辐射 经验估算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江平原紫外辐射变化特征 被引量:2
3
作者 胡波 王跃思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10,共10页
利用2005-2011年共7年的太阳辐射观测资料对三江平原紫外辐射的时间变化规律及紫外辐射与总辐射比值的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紫外辐射与总辐射的变化规律一致,日变化为正午大、早晚小;季节变化规律是夏季高、冬季低。紫外辐射... 利用2005-2011年共7年的太阳辐射观测资料对三江平原紫外辐射的时间变化规律及紫外辐射与总辐射比值的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紫外辐射与总辐射的变化规律一致,日变化为正午大、早晚小;季节变化规律是夏季高、冬季低。紫外辐射曰累积值的7年年平均值为0.53MJ m^-2d^-1。紫外辐射与总辐射比值存在着明显日、季节变化特征,日变化特征为正午大、早晚小,而季节变化与紫外辐射的季节变化一致也是夏季大、冬季小。紫外辐射与总辐射比值7年平均为0.0433。利用2011年观测的总辐射、紫外辐射数据,通过紫外辐射与总辐射比值和大气质量数与晴空指数的相互依赖关系,建立了适合于三江地区紫外辐射估算的方程。利用建立的估算方程估算的紫外辐射瞬时值和日累积值与观测值之间的平均相对误差最大分别为8.5%和6.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辐射 变化特征 经验估算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京北郊地区黑碳气溶胶对光解系数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吕欢 安俊琳 +2 位作者 苏筱倩 朱彬 施双双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421-1428,共8页
采用2018年6月以及2017年10月南京黑碳气溶胶(BC)垂直观测数据和Mie散射理论计算BC光学厚度(AODBC),并将结果输入TUV辐射传输模型,探讨BC对光解系数J[O1D]和J[NO2]日变化及垂直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地面,J[O1D]和J[NO2]日变化均呈单... 采用2018年6月以及2017年10月南京黑碳气溶胶(BC)垂直观测数据和Mie散射理论计算BC光学厚度(AODBC),并将结果输入TUV辐射传输模型,探讨BC对光解系数J[O1D]和J[NO2]日变化及垂直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地面,J[O1D]和J[NO2]日变化均呈单峰型分布,峰值在正午12:00,但BC对J[O1D]和J[NO2]的衰减作用正午时最小,在6:00和18:00左右较大,最大分别可达?13.7%和?19.0%.AODBC与光解系数呈非线性负相关,BC对光解系数的衰减能力随着AODBC增大而下降.当天顶角为0?时,光解系数对AODBC的变化最敏感.在边界层0~1km内,光解系数与高度呈线性正相关,这与紫外辐射密切相关,J[O1D]和J[NO2]在垂直高度上与紫外辐射的相关系数R均高达0.99.BC对光解系数的衰减程度随高度下降而增大,但幅度较小,距平的最大值仅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碳 光解系数 TUV模式 日变化 垂直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