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防紫外线纺织品标准对比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杨喆曦 何静 章珺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0-84,共5页
通过对防紫外线纺织品的市场抽检调查结果和国内外防紫外线纺织品标准进行整理分析,文章对比了国内外防紫外线纺织品性能检测标准的核心指标。文章指出我国防紫外线纺织品标准存在指标全面性不足、标准更新不及时、采标率不足等问题,提... 通过对防紫外线纺织品的市场抽检调查结果和国内外防紫外线纺织品标准进行整理分析,文章对比了国内外防紫外线纺织品性能检测标准的核心指标。文章指出我国防紫外线纺织品标准存在指标全面性不足、标准更新不及时、采标率不足等问题,提出了完善标准指标、增加产品预处理过程、鼓励相关组织参与标准制修订等建议,并构建了纺织品防紫外线性能标准体系,以提升我国防紫外线纺织品的产品质量、检测标准水平,规范行业秩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紫外线性能 纺织品 检测标准 性能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地区紫外辐射长期变化特征分析研究
2
作者 孙彦坤 辛华剑 +5 位作者 徐敏 吴彤 赵舒曼 徐冬鑫 周永吉 胡波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20-1426,共7页
本文利用2005~2020年北京地区观测得到的辐射资料,揭示近十多年来北京地区紫外辐射的变化规律,同时对影响紫外辐射长期变化的主要因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紫外辐射呈现出明显的日、季节变化特征。日变化呈现出单峰的变化规律,在正午... 本文利用2005~2020年北京地区观测得到的辐射资料,揭示近十多年来北京地区紫外辐射的变化规律,同时对影响紫外辐射长期变化的主要因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紫外辐射呈现出明显的日、季节变化特征。日变化呈现出单峰的变化规律,在正午时出现一天中的极大值,而早晚则是低值时段,极大值和极小值分别出现在中午12时(北京时,下同;16.26 W m^(−2))和上午08时(5.64 W m^(−2))。紫外辐射从春季开始逐渐增强,到夏季出现一年中的极大值,随后开始下降,直到冬季出现一年中的极小值,月均极大值和极小值分别出现在6月(12.17 W m^(−2))和12月(5.4 W m^(−2))。紫外辐射年均值为9.74 W m^(−2)。紫外辐射与晴空指数呈现正相关,与气溶胶光学厚度和大气细颗粒物PM_(2.5)呈现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辐射 气溶胶光学厚度 晴空指数 PM_(2.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aussian、ECOSAR模型的紫外/次氯酸体系降解含卤阻燃剂的产物预测与毒性评估 被引量:3
3
作者 卢志磊 范勇杰 +3 位作者 陈洁洁 杨婧 吴春山 孙启元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2-91,共10页
含卤阻燃剂广泛应用于各类电子产品的生产,难降解且具有生物毒性.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部分含卤阻燃剂会残留在水体并排放到水环境造成累积污染,威胁水环境安全,亟需探寻有效的降解去毒方法.本研究通过Gaussian与ECOSAR模型预测了四氯双... 含卤阻燃剂广泛应用于各类电子产品的生产,难降解且具有生物毒性.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部分含卤阻燃剂会残留在水体并排放到水环境造成累积污染,威胁水环境安全,亟需探寻有效的降解去毒方法.本研究通过Gaussian与ECOSAR模型预测了四氯双酚A(TCBPA)、四溴双酚A(TBBPA)、十溴二苯乙烷(DBDPE)等3种典型含卤阻燃剂在紫外/次氯酸(UV/Cl)体系中的光催氧化降解路径与产物毒性.结果表明,UV/Cl体系中的含氯自由基(RCS)与羟基自由基(·OH)易攻击阻燃剂分子结构上键能较低、Fukui指数较高的位点,促使C—Cl键、C—Br键、C—C键等因为受到攻击而断裂,进而降解阻燃剂.同时,利用ECOSAR模型评估发现降解产物的急性毒性LC_(50)-96 h均低于100 mg·L^(-1),佐证了UV/Cl体系对含卤阻燃剂降解的有效性,并降低其环境危害.因此,采用Gaussian计算、ECOSAR模型相结合的分析方法,能够更加便捷地预测阻燃剂降解路径与产物毒性特征,为深入揭示UV/Cl体系光催氧化降解含卤阻燃剂机理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USSIAN Fukui指数 ECOSAR模型 含卤阻燃剂 紫外/次氯酸 生物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00kV紧凑型线路悬垂复合绝缘子均压环电晕抑制分析 被引量:26
4
作者 谢天喜 莫娟 +2 位作者 彭宗仁 李靖 付晓勇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779-1784,共6页
500kV紧凑型输电线路部分均压环由于结构设计和安装方式不合理,电晕现象严重,需要对其结构进行优化和改造以抑制电晕放电。为此,使用紫外成像仪沿线观测导线和杆塔金具,找出了有明显电晕现象的均压环,确定了放电位置和强度,运用三维有... 500kV紧凑型输电线路部分均压环由于结构设计和安装方式不合理,电晕现象严重,需要对其结构进行优化和改造以抑制电晕放电。为此,使用紫外成像仪沿线观测导线和杆塔金具,找出了有明显电晕现象的均压环,确定了放电位置和强度,运用三维有限元方法建立了紧凑型直线塔模型,计算了该均压环的电场分布,分析了其球头和环体产生电晕的原因,提出了均压环的结构优化方案,将环表面最大场强由3868V/mm降低至2475V/mm。根据优化方案制造的新均压环挂网运行后的结果表明,球头和环体无电晕,防晕效果显著。该研究可为今后超、特高压线路防晕金具的设计、制造和安装提供研究经验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均压环 电晕抑制 电场 结构优化 有限元法 紫外成像 紧凑型输电线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市地面太阳紫外线辐射观测和初步分析 被引量:39
5
作者 邓雪娇 吴兑 游积平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B09期118-125,共8页
通过对广州市2000~2001年两年的地面紫外线辐射观测资料的分析表明:广州市全年紫外线辐射强度84.3%出现在“中等”以上级别,“强”、“很强”级别占65.1%,尤其是第二、三季度分别有46.2%、62.1%的时间紫外线出现“很强”级别,分析表明... 通过对广州市2000~2001年两年的地面紫外线辐射观测资料的分析表明:广州市全年紫外线辐射强度84.3%出现在“中等”以上级别,“强”、“很强”级别占65.1%,尤其是第二、三季度分别有46.2%、62.1%的时间紫外线出现“很强”级别,分析表明广州市属于紫外线高辐射地区;各候(旬)的最小紫外线指数在夏秋季节的涨落脉动比冬春季节要大,尤其是秋季更加明显。另外,定义了每月云衰减因子(CAF),12~4月为明显的云衰减加强期;6~9月为明显的云衰减减弱期,分析期间最大云衰减因子仅为0.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线辐射观测 紫外线指数 季节分布 云衰减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脉冲在阶跃型多模光纤中的传输 被引量:11
6
作者 夏彦文 叶金祥 +3 位作者 刘华 苏春燕 汤伟中 孔梅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84-288,共5页
对紫外激光脉冲在阶跃型多模光纤中的传输特性,包括材料色散、模式色散、非线性效应、耦合方式、光纤功率支撑能力等方面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该光纤对ps量级脉冲的功率支撑能力有限,而对于ns量级的紫外脉冲,是... 对紫外激光脉冲在阶跃型多模光纤中的传输特性,包括材料色散、模式色散、非线性效应、耦合方式、光纤功率支撑能力等方面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该光纤对ps量级脉冲的功率支撑能力有限,而对于ns量级的紫外脉冲,是一种较好的传输介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 皮秒 阶跃型 多模光纤 传输特性 激光脉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V-B辐射与酸雨复合胁迫对油菜幼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23
7
作者 梁婵娟 周青 +3 位作者 沈东兴 曾庆玲 张光生 黄晓华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31-234,共4页
采用水培实验方法研究了紫外辐射(UV-B,280~320nm)与酸雨(AR)单一和复合胁迫对油菜幼苗生长的影响。实验表明,单一胁迫与复合胁迫对油菜幼苗生长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在单一紫外辐射胁迫下(T1,T2),地上部分的降幅为11.8%~44.8%、21... 采用水培实验方法研究了紫外辐射(UV-B,280~320nm)与酸雨(AR)单一和复合胁迫对油菜幼苗生长的影响。实验表明,单一胁迫与复合胁迫对油菜幼苗生长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在单一紫外辐射胁迫下(T1,T2),地上部分的降幅为11.8%~44.8%、21.7%~50.4%,地下部分的降幅为2.7%~34.7%、2.8%~42.8%。单一酸雨胁迫下(AR1,AR2),降幅依次为6.2%~17.7%、3.7%~10.9%,1.6%~23.7%、0.6%~10.9%。复合胁迫下降幅明显低于单一胁迫,地上部分的降幅为24.7%~50.5%(AR1+T1)、18.5%~49.2%(AR2+T1)、32.3%~67.9%(AR1+T2)、24.4%~66.5%(AR2+T2)。地下部分的降幅依次为3.6%~46.2%、3.5%~43.1%、4.0%~52.9%、3.7%~49.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V-B辐射 酸雨 复合胁迫 油菜 幼苗生长 生态生理学 水培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对UV-B辐射伤害植物的影响(Ⅰ)——Ce对UV-B辐射胁迫下油菜幼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0
8
作者 梁婵娟 曾庆玲 +2 位作者 沈东兴 黄晓华 周青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2-25,共4页
采用水培实验方法研究了紫外辐射(UV-B,280~320nm)胁迫对油菜的伤害及稀土Ce对紫外辐射伤害油菜幼苗的影响。实验表明,在紫外辐射胁迫下(T1,T2),油菜幼苗生长受到严重抑制,地下部主根长下降16.0%、20.0%,根体积下降25.0%、35.0%,根鲜... 采用水培实验方法研究了紫外辐射(UV-B,280~320nm)胁迫对油菜的伤害及稀土Ce对紫外辐射伤害油菜幼苗的影响。实验表明,在紫外辐射胁迫下(T1,T2),油菜幼苗生长受到严重抑制,地下部主根长下降16.0%、20.0%,根体积下降25.0%、35.0%,根鲜重及干重分别下降35.0%、43.0%及28.0%、37.0%,根系活跃吸收面积的降幅不明显(3.0%、5.0%);地上部分的茎高,株高,叶片数,叶面积,叶鲜重、干重,茎鲜重、干重等生长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植株,降幅分别为16.0%、25.0%,18.0%、24.0%,14.0%、21.0%,45.0%、50.0%,38.0%、50.0%,34.0%、50.0%,17.0%、27.0%,20.0%、28.0%。经Ce处理的油菜幼苗,上述各项生长指标的降幅均低于未用Ce处理的植株,其降幅为5.0%、7.0%,12.0%、23.0%,24.0%、28.0%,11.0%、23.0%,2.0%、3.0%(地下部);4.0%、11.0%,8.0%、12.0%,10.0%、16.0%,24.0%、29.0%,14.0%、29.0%,15.0%、28.0%,4.0%、12.0%,5.0%、16.0%(地上部)。表明Ce对紫外辐射胁迫伤害油菜幼苗有一定缓解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 UV—B辐射 植物 CE 油菜 幼苗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到达地面的太阳紫外辐射强度的观测 被引量:20
9
作者 吴兑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6-29,共4页
紫外辐射强度的公众服务一般用紫外线指数来表示 ,是衡量某地正午前后到达地面的太阳紫外辐射对人体皮肤 (或眼睛 )可能损害的程度指标 ,它主要依赖于纬度、季节、平流层臭氧、云况、海拔高度、地面反照率和大气污染状态等条件。紫外线... 紫外辐射强度的公众服务一般用紫外线指数来表示 ,是衡量某地正午前后到达地面的太阳紫外辐射对人体皮肤 (或眼睛 )可能损害的程度指标 ,它主要依赖于纬度、季节、平流层臭氧、云况、海拔高度、地面反照率和大气污染状态等条件。紫外线辐射强度的观测主要使用紫外光谱辐射计与滤光片式的紫外辐射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辐射强度 uvi 观测方法 太阳 紫外辐射表 紫外线指数 滤光片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嗪类紫外线吸收剂的制备及应用性能 被引量:6
10
作者 沈华 郭玉良 +3 位作者 殷志剑 金雅 朱泉 石碧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22-427,共6页
以三聚氯氰、对氨基苯磺酸和乙二胺为原料合成了一种三嗪类紫外线吸收剂,并利用红外光谱和紫外光谱进行了初步的表征.通过正交实验考察并得出了优化整理工艺,即浴比1:15,反应温度55℃,元明粉质量浓度35g/L,反应时间20min,纯碱质量浓度20... 以三聚氯氰、对氨基苯磺酸和乙二胺为原料合成了一种三嗪类紫外线吸收剂,并利用红外光谱和紫外光谱进行了初步的表征.通过正交实验考察并得出了优化整理工艺,即浴比1:15,反应温度55℃,元明粉质量浓度35g/L,反应时间20min,纯碱质量浓度20g/L,固着温度80℃,固着时间20min.整理后织物应用性能测试表明,制备的紫外线吸收剂具有优良的防紫外线性能和耐洗涤性能,经50次洗涤后,织物的抗紫外指数保留率高于90%,且整理前后织物的物理机械性能变化较小,为一种优良的反应性紫外线吸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嗪类 紫外线吸收剂 抗紫外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40个冬小麦品种(系)对UV-B辐射的响应 被引量:6
11
作者 吕志伟 冯青 +4 位作者 吕艳伟 刘立科 张艳菊 李保云 张文会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41-845,共5页
为深入了解不同小麦基因型对UV-B辐射响应的差异,以中国黄淮地区140个冬小麦育成品种(系)为材料,在苗期施加4.3kJ·m^(-2)·d^(-1)的UV-B辐射,培养15d后,测定相关的生物量(株高、鲜重、干重)、色素相对含量(花青素、叶绿素、类... 为深入了解不同小麦基因型对UV-B辐射响应的差异,以中国黄淮地区140个冬小麦育成品种(系)为材料,在苗期施加4.3kJ·m^(-2)·d^(-1)的UV-B辐射,培养15d后,测定相关的生物量(株高、鲜重、干重)、色素相对含量(花青素、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及光化学植被指数(PRI)等指标,计算UV-B辐射下的响应指数,并根据冬小麦幼苗干重响应指数对140个品种(系)进行了UV-B耐性分类。结果表明,140个冬小麦幼苗的7个被检测指标对UV-B辐射的响应不尽相同。对7个被测指标响应指数的相关性分析发现,反映植物生物量指标的响应指数与色素指标的响应指数之间没有显著相关性。有39个品种(系)的幼苗对UV-B辐射敏感,其中,9305031-2的干重降低幅度最大(34.8%);抗UV-B辐射的品种(系)有36个,其中,京10531干重增加幅度最大(71.0%);其他65个品种(系)对UV-B辐射不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UV-B辐射 耐性 响应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晴空或少云状况下紫外辐射强度及指数预报模式 被引量:9
12
作者 傅炳珊 车少静 +1 位作者 陈渭民 马翠平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21-327,共7页
在大气辐射传输理论的基础上 ,利用中分辨率大气辐射传输模式 ,应用可测得的实际大气物理参数 ,建立晴空或少云天气状况下石家庄市紫外波段 (2 80~40 0 nm)辐射强度及指数预报模式 ,考虑了臭氧的两个吸收带。晴空条件下的散射主要考虑... 在大气辐射传输理论的基础上 ,利用中分辨率大气辐射传输模式 ,应用可测得的实际大气物理参数 ,建立晴空或少云天气状况下石家庄市紫外波段 (2 80~40 0 nm)辐射强度及指数预报模式 ,考虑了臭氧的两个吸收带。晴空条件下的散射主要考虑了分子和气溶胶的多次散射 ,少云时还考虑了云对紫外辐射的影响。其中多次散射的计算采用了离散坐标法。且对由于臭氧实时资料的短缺造成的误差进行了系统订正 ,并将订正结果与实况资料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晴空少云 紫外线辐射强度预报 紫外线辐射指数预报 臭氧 系统订正 气溶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61~2000年中国生态区紫外辐射的时空演变特征 被引量:10
13
作者 黄梅玲 江洪 +2 位作者 朱求安 余树全 周国模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91-396,共6页
通过ANUSPLINE空间插值以及气候学意义上的幂函数换算,探讨中国大陆生态区紫外辐射时空动态变化规律。结论如下:(1)紫外辐射多年平均值和多年季节平均值大致以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为界线,呈现西部高东部低的总体格局,这主要与中... 通过ANUSPLINE空间插值以及气候学意义上的幂函数换算,探讨中国大陆生态区紫外辐射时空动态变化规律。结论如下:(1)紫外辐射多年平均值和多年季节平均值大致以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为界线,呈现西部高东部低的总体格局,这主要与中国的地势和气候特点有关。(2)部分生态区40a来年和四季紫外辐射呈显著减少趋势;冬季的紫外辐射年际间变化程度较大,其次是夏季和秋季,春季和年均紫外辐射年际变化较小;可分1961—1972、1973~1990、1991~2000年3个时段,大部分生态区第二时段年和季节紫外辐射平均值较小,第二三时段普遍又开始增大,比第一时段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辐射 中国生态区 紫外辐射归一化指数 线性倾向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紫外线辐射对沥青路用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4
14
作者 叶奋 黄彭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909-913,共5页
运用薄膜烘箱试验、美国公路战略研究计划(SHRP)的压力老化试验(PAV)和人工强紫外线光照射试验,对沥青路用性能的针入度、延度、软化点和SHRP的动态剪切流变仪(DSR)、弯曲梁流变仪(BBR)指标分析,发现紫外线光老化与热老化对沥青性能的... 运用薄膜烘箱试验、美国公路战略研究计划(SHRP)的压力老化试验(PAV)和人工强紫外线光照射试验,对沥青路用性能的针入度、延度、软化点和SHRP的动态剪切流变仪(DSR)、弯曲梁流变仪(BBR)指标分析,发现紫外线光老化与热老化对沥青性能的影响在指标上有所不同,从影响沥青路面低温开裂的延度和劲度模量这两项指标来说,紫外线光老化对沥青性能的影响远大于PAV热老化.这对于西部强紫外线辐射地区研究防止沥青路面过早老化和损害有着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老化机理 紫外线老化试验 沥青性能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对单宁酸与钒络合性质的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牟学春 凌开成 高竹青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09年第1期23-27,共5页
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研究了单宁酸与钒络合的性质,发现不同pH值时,单宁酸与钒络合物的络合比均为1:1,且随着pH值的增大,络合物稳定性增强;相同pH值时,随着温度的升高,络合物稳定性减弱;pH值在8—9,温度在25—40℃,单宁酸... 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研究了单宁酸与钒络合的性质,发现不同pH值时,单宁酸与钒络合物的络合比均为1:1,且随着pH值的增大,络合物稳定性增强;相同pH值时,随着温度的升高,络合物稳定性减弱;pH值在8—9,温度在25—40℃,单宁酸与钒络合,既可以防止栲胶脱硫过程中硫氧钒沉淀生成,又可以减少催化剂的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钒-单宁酸络合物 栲胶脱硫 稳定常数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诱变处理对紫花苜蓿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申晓慧 冯鹏 +4 位作者 李如来 姜成 李增杰 李志民 王强 《农学学报》 2018年第10期70-75,共6页
为了比较研究不同诱变处理方式对紫花苜蓿诱变效果的影响。试验通过^(60)Co-γ射线、紫外线、甲基磺酸乙酯(EMS) 3种诱变处理对供试4种紫花苜蓿干种子进行诱变,以当代材料为研究对象,探讨诱变处理对苜蓿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诱变处理后,... 为了比较研究不同诱变处理方式对紫花苜蓿诱变效果的影响。试验通过^(60)Co-γ射线、紫外线、甲基磺酸乙酯(EMS) 3种诱变处理对供试4种紫花苜蓿干种子进行诱变,以当代材料为研究对象,探讨诱变处理对苜蓿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诱变处理后,3种抗氧化酶活性以增加趋势为主。其中对SOD的影响,^(60)Co-γ表现为促进作用,紫外线处理降低了SOD活性,EMS处理表现为低促髙抑作用;3种诱变处理对POD和CAT的影响为^(60)Co-γ辐射随处理剂量增加酶活性下降,紫外线处理则随着剂量增加酶活性增加,EMS处理则因品种不同而不同。诱变处理对苜蓿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和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影响随剂量及品种变化而不同,对MDA含量影响不显著。不同诱变处理显著提高了苜蓿叶片抗氧化酶活性,其中150 Gy^(60)Co-γ、90 min紫外线和0.4%EMS处理对苜蓿生理活性具有明显提高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0Co-γ射线 紫外线 EMS 紫花苜蓿 生理生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强UV-B辐射对喜树生理指标及喜树碱含量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6
17
作者 王玲丽 周晓君 刘文哲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979-986,共8页
喜树(Camptotheca acuminata Decne.)隶属于蓝果树科(Nyssaceae)喜树属(Camptotheca),为抗癌药物喜树碱的主要资源,提高喜树碱的积累以满足临床需求是喜树碱开发的重要途径。该研究运用UV-B辐射对2年生喜树进行每天8h辐射处理,对... 喜树(Camptotheca acuminata Decne.)隶属于蓝果树科(Nyssaceae)喜树属(Camptotheca),为抗癌药物喜树碱的主要资源,提高喜树碱的积累以满足临床需求是喜树碱开发的重要途径。该研究运用UV-B辐射对2年生喜树进行每天8h辐射处理,对1年生喜树分别设置每天2h、4h、6h和8h的辐射处理,连续处理12d后分别测定各处理喜树叶的叶绿素、MDA、游离脯氨酸(Fpro)含量和SOD活性,以及幼叶、幼枝和根中喜树碱含量,分析UV-B辐射对喜树生理指标和次生代谢物的影响,以揭示喜树碱为喜树适应UV-B辐射逆境的防御产物。结果显示:(1)2年生喜树经UV-B每天8h辐射处理12d后,叶绿素含量较对照显著降低,而MDA、Fpro和喜树碱含量均增加,说明每天8hUV-B辐射对2年生喜树产生了较强的胁迫伤害。(2)1年生喜树经UV-B辐射处理12d后,随着每天UV-B辐射时间的增加,叶绿素含量不断降低,Fpro含量显著增加;每天2~6h处理的MDA含量与对照无显著差异,但总体随处理时间增加呈上升趋势;每天8hUV-B辐射的MDA含量较对照显著增加;SOD活性随每天处理时间的延长呈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的变化趋势,说明每天8h的UV-B辐射对一年生喜树也产生了胁迫伤害。(3)1年生喜树幼叶、幼枝和根中喜树碱含量随着每天UV-B辐射时间的延长均呈递增趋势,而且每天8h辐射处理的喜树碱含量均最高,其中幼叶和幼枝中喜树碱含量显著高于根中含量。实验结果表明,增强UV-B辐射对喜树造成了一定的伤害,而喜树通过改变生理以及次生代谢机制,以进一步产生喜树碱来响应增强UV-B的胁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喜树 UV-B辐射 喜树碱含量 生理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絮凝对水中SUVA及膜污染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捷 程志杨 +2 位作者 贾辉 张宏伟 黄亚丽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443-1449,共7页
将循环接触絮凝与膜过滤相结合组成循环接触絮凝-膜过滤(CF-MF)工艺,以传统混凝-膜过滤(C-MF)工艺为对照,考察两种工艺在延缓膜污染方面的差异。采用比紫外吸光度(SUVA)作为有机物亲/疏水特性的评价指标,分析工艺变化对SUVA的影响以及S... 将循环接触絮凝与膜过滤相结合组成循环接触絮凝-膜过滤(CF-MF)工艺,以传统混凝-膜过滤(C-MF)工艺为对照,考察两种工艺在延缓膜污染方面的差异。采用比紫外吸光度(SUVA)作为有机物亲/疏水特性的评价指标,分析工艺变化对SUVA的影响以及SUVA和综合膜污染指数(UMFI)之间的内在联系。结果发现,膜出水SUVA与膜污染呈很好的相关性,出水SUVA越高,膜污染越严重;在最佳工艺条件下,CF-MF出水和混凝上清液SUVA分别达到了1.74 L·mg-1·m-1和1.18 L·mg-1·m-1,去除率与C-MF工艺相比分别提高17%和29%,说明CF-MF工艺对水中疏水性物质的去除效果比C-MF更好,能够有效控制疏水性物质对膜形成的污染;与C-MF相比,CF-MF能够更有效地去除水中的有机物,当混凝剂氯化铁投加量为6 mg·L-1、回流絮体浓度为10 mg·L-1时,UV254和DOC的去除率分别达到了58.75%和49.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絮凝 混凝 过滤 膜污染 SUVA UMF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勤地区紫外辐射的观测与模拟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闭建荣 黄建平 +3 位作者 高中明 史晋森 马越界 张武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13-422,共10页
利用2010年春季民勤加强观测实验的地面辐射资料,分析了民勤沙漠干旱区总紫外辐射的变化特征,并对该地区的紫外辐射进行了估算和模拟。结果表明,紫外辐射和太阳总辐射表现出一致的变化特征,层云对两者的反射能力比卷云强。2010年6月紫... 利用2010年春季民勤加强观测实验的地面辐射资料,分析了民勤沙漠干旱区总紫外辐射的变化特征,并对该地区的紫外辐射进行了估算和模拟。结果表明,紫外辐射和太阳总辐射表现出一致的变化特征,层云对两者的反射能力比卷云强。2010年6月紫外辐射的瞬时最大值为55.92 W·m-2,平均日总量为1.07 MJ·m-2,紫外辐射与太阳辐射比例的平均值为4.7%,其变化范围在3%~9%之间。根据晴空指数(Kt)与最大紫外辐射(UV0)及太阳总辐射(G)建立了民勤地区紫外辐射(UV)的估算方程:UV=2.94+1.22×(Kt×UV0)和UV=0.047G,均能较好地估计该地区的地表紫外辐射。由于受输入参数精度的限制,辐射传输模式SBDART低估了晴空条件下的紫外辐射,低估的总平均值为1.12 W·m-2(约5.6%),变化范围在-2.8~0.2 W·m-2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辐射 沙漠干旱区 晴空指数 辐射传输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苯胺的吸收光谱和折射率 被引量:2
20
作者 林永耀 莫党 +1 位作者 龚克成 张贵萍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57-61,共5页
本文通过椭圆偏振光谱方法,测得了绝缘态和导电态聚苯胺在1.4eV~4.8eV光子能量范围内的吸收光谱和色散谱。根据准一维导电聚合物的无激发态极化子的理论模型,对绝缘态和导电态聚苯胺的电子态能带结构进行了分析,并对态转... 本文通过椭圆偏振光谱方法,测得了绝缘态和导电态聚苯胺在1.4eV~4.8eV光子能量范围内的吸收光谱和色散谱。根据准一维导电聚合物的无激发态极化子的理论模型,对绝缘态和导电态聚苯胺的电子态能带结构进行了分析,并对态转变过程中谱结构的变化提出可能的解释。本文还给出了折射率在紫外-可见范围的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胺 折射率 导电高聚物 光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