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46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银花多酚与红豆越橘乙醇提取物协同抗UVA辐射
1
作者 范伟佳 崔旭娜 +3 位作者 刘嘉怡 王杰 王婷婷 樊梓鸾 《精细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70-576,共7页
为探究红豆越橘及金银花提取物对长波紫外线(UVA)辐射引起氧化应激的防护作用,制备了红豆越橘乙醇提取物和金银花多酚质量比为1∶1的复配物(简称复配物),建立了UVA诱导的肝癌细胞(HepG2细胞)氧化损伤模型,考察了复配物对UVA辐照后HepG2... 为探究红豆越橘及金银花提取物对长波紫外线(UVA)辐射引起氧化应激的防护作用,制备了红豆越橘乙醇提取物和金银花多酚质量比为1∶1的复配物(简称复配物),建立了UVA诱导的肝癌细胞(HepG2细胞)氧化损伤模型,考察了复配物对UVA辐照后HepG2细胞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过氧化氢酶(CAT)活力、丙二醛(MDA)浓度和活性氧(ROS)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复配物通过激活抗氧化酶系和清除ROS来缓解由UVA辐照引发的HepG2细胞氧化应激损伤。HepG2细胞被半致死UVA辐照剂量(12.96 J/cm^(2))辐照后,与模型组相比,经低(50μg/mL)、中(100μg/mL)、高(200μg/mL)质量浓度复配物处理后的HepG2细胞存活率分别增加了15.26%、33.59%、66.15%,SOD活力分别增加了10.72%、32.43%、54.08%,CAT活力分别增加了16.48%、36.90%、116.20%,GSH-Px活力分别增加了52.97%、71.44%、117.14%,MDA浓度分别下降了17.12%、31.22%、59.41%,ROS表达水平显著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豆越橘 金银花多酚 uva辐射 活性氧 抗氧化酶 生物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75 nm ultraviolet laser with 351 mW continuous-wave output in a Pr:YLF laser pumped by a blue laser diode at 444.2 nm
2
作者 ZHENG Quan XIAO Hui-dong +6 位作者 CHEN Xi WANG Yan WANG Yu-ning LIU Hui-zhen TIAN Dong-he WANG Jin-yan YAO Yi 《中国光学(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76-381,共6页
This paper describes what is thought to be the first generation of a continuous wave deep ultraviolet laser at 275 nm by efficient frequency doubling of a blue-diode-pumped Pr:YLF laser at 550 nm.By employing a novel ... This paper describes what is thought to be the first generation of a continuous wave deep ultraviolet laser at 275 nm by efficient frequency doubling of a blue-diode-pumped Pr:YLF laser at 550 nm.By employing a novel fast-axis collimated blue semiconductor laser as the pump source,combined with a folded cavity and innovation coating technology,and utilizing a Brewster-cut BBO crystal for intracavity frequency doubling,TEM00 mode deep UV laser radiation at 275 nm with an output power of 351 mW is obtained.This marks the first report of achieving 275 nm laser generation based on Pr:LiYF4 to dat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W ultraviolet laser 275 nm laser Pr:YLF frequency doubl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强度UVA对银杏杂交子代生理生化的影响
3
作者 赵群 王改萍 +3 位作者 徐意 赵慧琴 王峥 翟金庭 《经济林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8-68,共11页
【目的】探究不同强度UVA对银杏杂交子代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抗氧化酶活性、黄酮代谢相关酶活性以及总黄酮含量的影响,得出提高银杏总黄酮含量的最佳光质处理,为银杏的栽培与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二年生银杏杂交子代实生苗... 【目的】探究不同强度UVA对银杏杂交子代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抗氧化酶活性、黄酮代谢相关酶活性以及总黄酮含量的影响,得出提高银杏总黄酮含量的最佳光质处理,为银杏的栽培与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二年生银杏杂交子代实生苗为试验材料,设置不同强度的紫外光UVA(395~405 nm)处理,在相同强度的白光(300μmol·m^(2)·s^(-1))下分别添加2、4、6根UVA紫外灯,紫外光强为20μmol·m^(-2)·s^(-1)(UVA-2)、40μmol·m^(-2)·s^(-1)(UVA-4)、60μmol·m^(-2)·s^(-1)(UVA-6),以白光(300μmol·m^(2)·s^(-1))做为对照(CK)。【结果】不同强度UVA处理对银杏杂交子代各项生理指标都存在显著影响,随着UVA强度的增加,银杏杂交子代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金叶银杏SOD、POD、PAL、C4H、4CL酶活性随着UVA强度的增加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绿叶银杏SOD酶活性随着UVA强度的增加而增加,而POD、PAL、C4H、4CL酶活性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银杏杂交子代总黄酮含量、DPPH和ABTS自由基清除率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在UVA-4处理20 d时达到最大,绿叶银杏总黄酮含量最高,为28.65 mg·g^(-1),比CK处理高56.3%。除了SOD和POD外,金叶银杏其他生理指标都低于绿叶银杏。相关性结果表明,银杏各生理指标间都呈现极显著正相关。多因素方差分析发现叶色、处理时间以及UVA强度对银杏各项生理指标都存在极显著影响,并且UVA强度和处理时间两者的交互效应对抗氧化酶活性、黄酮代谢相关酶活性、黄酮含量以及DPPH、ABTS自由基清除率存在极显著影响。【结论】不同强度UVA处理对银杏杂交子代各指标存都在显著影响,40μmol·m^(-2)·s^(-1)的UVA处理20 d绿叶银杏总黄酮含量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杂交子代 uva 黄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VA紫外光在植物工厂生菜生产中的适量试用研究
4
作者 陈善飞 王正良 +1 位作者 陈晖 曹滋浓 《农业与技术》 2024年第21期40-43,共4页
本文研究了在植物工厂中使用不同剂量的UVA紫外光对生菜的生长、品质和贮藏的影响。以白光为基础增加不同剂量的UVA紫外光模拟太阳光,制成了植物工厂生菜光照专用的LED灯管。试验选用了意大利生菜作为测试品种,控制植物工厂内的生长条... 本文研究了在植物工厂中使用不同剂量的UVA紫外光对生菜的生长、品质和贮藏的影响。以白光为基础增加不同剂量的UVA紫外光模拟太阳光,制成了植物工厂生菜光照专用的LED灯管。试验选用了意大利生菜作为测试品种,控制植物工厂内的生长条件和采后贮藏条件,测试UVA紫外光对生菜生长、品质和贮藏的影响;结果表明,UVA紫外光照射对生菜生生长、品质和贮藏具有剂量饱和效应,只有适量的UVA紫外光照射可以促进生菜的生长,改善生菜品质,延晚贮藏的叶色褐变以及养分流失。这为植物工厂的光能高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为生菜的优质高效生产和贮藏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va紫外光 生菜 生长 品质 贮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VA增强型棒状TiO_(2)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紫外屏蔽性能研究
5
作者 年俊杰 左士祥 +2 位作者 胡大彬 王灿 姚超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1-126,共6页
在低温水解条件下制备了一种长波紫外线(UVA)增强型棒状金红石TiO_(2),将Al(OH)_(3)均匀包覆在TiO_(2)表面,然后使用月桂酰赖氨酸(LL)对TiO_(2)/Al(OH)_(3)进行表面改性,最后在TiO_(2)/Al(OH)_(3)/LL表面包覆一层天然防晒剂白藜芦醇(RE... 在低温水解条件下制备了一种长波紫外线(UVA)增强型棒状金红石TiO_(2),将Al(OH)_(3)均匀包覆在TiO_(2)表面,然后使用月桂酰赖氨酸(LL)对TiO_(2)/Al(OH)_(3)进行表面改性,最后在TiO_(2)/Al(OH)_(3)/LL表面包覆一层天然防晒剂白藜芦醇(RES),得到TiO_(2)/Al(OH)_(3)/LL/RES(TALR)复合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透射电子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热重分析仪等对样品的结构、形貌及热稳定性进行表征。结果表明:Al(OH)_(3)以非晶态形式均匀包覆在棒状金红石TiO_(2)表面,适宜包覆量为10%(质量分数);棒状TiO_(2)在中波紫外线(UVB)范围具有优异的紫外屏蔽能力,对UVA仍有令人满意的吸收效果;改性剂LL的最佳包覆量为12%,RES的最佳包覆量为15%(均为质量分数)。抗氧化实验及防晒指数测试结果表明,TALR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自由基清除能力和优异的紫外屏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棒状TiO_(2) uva增强 月桂酰赖氨酸 白藜芦醇 紫外屏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可见光谱结合化学模式识别对紫苏油的真伪鉴别 被引量:2
6
作者 卞希慧 刘雨 +2 位作者 王瑶 张强 张妍 《分析测试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9-237,共9页
作为高经济价值且昂贵的非常规植物油,紫苏油易被低价食用油掺假。由于食用油的匀质性及其组成的复杂性,传统鉴别方法难以快速准确地鉴别紫苏油的真伪。该文探索了紫外可见光谱结合化学模式识别对紫苏油真伪鉴别的可行性。首先购买了40... 作为高经济价值且昂贵的非常规植物油,紫苏油易被低价食用油掺假。由于食用油的匀质性及其组成的复杂性,传统鉴别方法难以快速准确地鉴别紫苏油的真伪。该文探索了紫外可见光谱结合化学模式识别对紫苏油真伪鉴别的可行性。首先购买了40个纯紫苏油样品,并将大豆油、棕榈油分别按一定的比例加入到纯紫苏油中配制了51个二元掺伪和63个三元掺伪紫苏油样品。根据鉴别目的,从154个总样品中获得两个数据集,一个是由40个纯紫苏油和114个掺伪紫苏油构成的真伪紫苏油二分类数据集;另一个是由40个纯紫苏油、51个二元掺伪和63个三元掺伪紫苏油构成的真伪紫苏油三分类数据集。然后采用主成分分析(PCA)、簇类独立软模式(SIMCA)、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和极限学习机(ELM)4种方法,依次对以上两个数据集进行分类。使用混淆矩阵可视化分类结果,并用准确率、精确率、召回率、F1分数对模型性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对于真伪紫苏油二分类和三分类数据集,PLS-DA均为最佳模型,预测准确率分别为98.04%和100%。因此,紫外可见光谱结合化学模式识别可以实现真伪紫苏油的快速准确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苏油 紫外可见光谱 化学模式识别 真伪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达卡巴嗪分子拉曼和紫外吸收光谱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陈玉锋 陈慧 +3 位作者 任黎英 赵宁 韩金玲 李雨桐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9-53,共5页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ensity functionol theory,DFT),在B3LYP/6-31+g(d,p)基组水平上,对达卡巴嗪进行了结构优化,通过频率计算,获得达卡巴嗪的拉曼光谱,与实验获得的拉曼光谱进行对比,对400~2000 cm^(-1)频率范围内的拉曼光谱特征峰进行...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ensity functionol theory,DFT),在B3LYP/6-31+g(d,p)基组水平上,对达卡巴嗪进行了结构优化,通过频率计算,获得达卡巴嗪的拉曼光谱,与实验获得的拉曼光谱进行对比,对400~2000 cm^(-1)频率范围内的拉曼光谱特征峰进行了指认归属.计算分析前线分子轨道和表面静电势,预测了达卡巴嗪分子化学反应发生的位点.采用含时密度泛函理论(Time-dependent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TDDFT)计算了该分子的紫外吸收光谱和激发态,获得电荷转移光谱,分析了达卡巴嗪分子间的电荷转移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泛函理论 达卡巴嗪 拉曼光谱 紫外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马来酸酐苯乙烯交替共聚物的耐候聚丙烯的制备及机理研究
8
作者 赖金梅 郭照琰 +3 位作者 茹越 戚桂村 蔡传伦 宋志海 《中国塑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5,共5页
基于马来酸酐交替共聚物微球制备系列耐候聚丙烯样品,研究了改性聚丙烯在人工加速紫外老化前后的相对分子质量、力学性能、黄色指数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马来酸酐苯乙烯交替共聚物含量为0.1%时,样品经紫外加速老化后的力学性能保持率很高... 基于马来酸酐交替共聚物微球制备系列耐候聚丙烯样品,研究了改性聚丙烯在人工加速紫外老化前后的相对分子质量、力学性能、黄色指数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马来酸酐苯乙烯交替共聚物含量为0.1%时,样品经紫外加速老化后的力学性能保持率很高,与受阻胺光稳定剂改性样品相当;由于马来酸酐交替共聚物的尺寸为400 nm左右,均匀分散在树脂基体中,对紫外光能产生强反射;同时其可以吸收紫外光并以低能蓝光的形式辐射,从而减少紫外光对聚丙烯的破坏,所以其可以在含量较低时,提高基体材料的耐候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来酸酐苯乙烯交替共聚物 聚丙烯 抗紫外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探测系统宽谱段深截止滤光器件的研制
9
作者 张静 吴永焜 +6 位作者 付秀华 潘永刚 林兆文 杨飞 黄卓彬 吴桂青 王奔 《光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99-208,共10页
为了提高紫外系统的探测精度,基于诱导透射膜系设计理论,研制了金属与介质组合的深截止滤光器件。选用Al和UV-SiO_(2)制备滤光膜,使用椭圆偏振法获得Al膜相位差和振幅比参数,利用通用振子模型叠加Tauc-Lorentz振子和Drude振子建立椭偏... 为了提高紫外系统的探测精度,基于诱导透射膜系设计理论,研制了金属与介质组合的深截止滤光器件。选用Al和UV-SiO_(2)制备滤光膜,使用椭圆偏振法获得Al膜相位差和振幅比参数,利用通用振子模型叠加Tauc-Lorentz振子和Drude振子建立椭偏分析模型,拟合得到Al膜的光学常数。针对膜厚误差引起的光谱差异,通过逆向反演拟合对膜厚误差进行分析;构建均匀等效吸收层模型,分析了薄膜表面粗糙度对光谱的影响。最终制备的滤光器件在280~1200 nm波段范围内,平均截止深度优于4 OD,峰值波长225 nm处透过率为31.55%,通带半波宽为28 nm,该器件通过恒温恒湿及附着力测试,满足紫外探测系统的使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滤光器件 诱导透射 椭圆偏振法 等效吸收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性信息素诱捕法和紫外光灯光诱捕法对我国西南区域番茄潜叶蛾的监测诱捕效率及成虫发生期分析
10
作者 张桂芬 张毅波 +11 位作者 冼晓青 李萍 刘万才 曾娟 刘慧 黄聪 王玉生 卞悦 李亚红 王田珍 刘万学 万方浩 《植物保护》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5-236,287,共13页
为明确对番茄潜叶蛾Tuta absoluta的最佳监测方法,采用性信息素诱捕法和紫外光灯光诱捕法,在我国西南区域对番茄潜叶蛾进行田间系统监测研究,评价不同方法的监测效率,分析成虫发生期。结果显示,尽管紫外光灯光诱捕法对有益节肢动物(包... 为明确对番茄潜叶蛾Tuta absoluta的最佳监测方法,采用性信息素诱捕法和紫外光灯光诱捕法,在我国西南区域对番茄潜叶蛾进行田间系统监测研究,评价不同方法的监测效率,分析成虫发生期。结果显示,尽管紫外光灯光诱捕法对有益节肢动物(包括自然天敌和传粉昆虫)有一些不利影响,但诱捕率较低,仅占靶标害虫和有益节肢动物总诱捕量的0.53%,而且紫外光灯光诱捕法对4个茬口番茄田的番茄潜叶蛾成虫诱捕率更高,累计诱蛾量为2158.5~16966.4头/诱捕器,是性信息素诱捕法的1.47~3.73倍,逐日诱蛾量显著高于性信息素诱捕法(P<0.001),可采用该诱捕法对盛发期成虫进行大量诱集诱杀。与灯光诱捕监测法相比,性信息素诱捕法监测到的番茄潜叶蛾成虫具有蛾峰期早、蛾峰期明显的特点,更能准确反映番茄潜叶蛾的田间发生趋势,且具有专一性强、对有益节肢动物安全等优点,可作为番茄潜叶蛾田间种群监测预报的一项重要手段。在西南区域的保护地条件下,2月下旬至9月下旬为番茄潜叶蛾主要发生期,也是防治的关键时期;1月上旬至2月中旬为发生低谷期,10月初至11月底为偶发期;基于性信息素诱捕法数据分析,4月下旬-9月底,番茄潜叶蛾每25~30 d发生1代。2023年春夏茬番茄田的4个成虫盛发期分别为4月下旬、5月中下旬、6月中下旬和7月中下旬;2022年夏秋茬番茄田的2个成虫盛发期分别为8月中下旬和9月中旬。研究结果对番茄潜叶蛾的监测预警和科学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潜叶蛾 成虫发生期预测 性信息素诱捕 监测预报 紫外光灯光诱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替沙星拉曼光谱、紫外吸收光谱及微观结构的理论研究
11
作者 陈玉锋 任黎英 +3 位作者 陈慧 赵宁 韩金玲 李雨桐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12,共5页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DFT),M06-2X/6-311G(d,p)基组水平下对加替沙星分子的初始结构进行优化.计算其振动频率,采用VEDA4软件基于势能分布(Potential energy distribution,PED)计算结果对特征振动模式进行了归属...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DFT),M06-2X/6-311G(d,p)基组水平下对加替沙星分子的初始结构进行优化.计算其振动频率,采用VEDA4软件基于势能分布(Potential energy distribution,PED)计算结果对特征振动模式进行了归属指认,并和实验光谱进行了对比.绘制了分子表面静电势,分析分子可能发生亲电和亲核反应的位点.利用含时密度泛函理论(Time-dependent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TDDFT)计算了加替沙星分子的激发态,讨论了加替沙星分子内的电子跃迁.该研究为分析加替沙星的光谱和电子结构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替沙星 密度泛函理论 拉曼光谱 紫外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性过硫酸盐消解-紫外二阶导数光谱法测定地热水中总溶解氮
12
作者 刘冰冰 张琳 《岩矿测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78-487,共10页
地热水的过度开发利用导致地热水中总溶解氮含量过高,造成水质恶化,同时伴随地热水中总溶解氮中不同形态氮的相互转化,对人类健康和经济发展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地热水中总溶解氮的测定,对研究总溶解氮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和地热水的合... 地热水的过度开发利用导致地热水中总溶解氮含量过高,造成水质恶化,同时伴随地热水中总溶解氮中不同形态氮的相互转化,对人类健康和经济发展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地热水中总溶解氮的测定,对研究总溶解氮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和地热水的合理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地热水具有化学成分复杂多变、干扰组分多的特点,本文建立了碱性过硫酸盐消解-紫外二阶导数光谱法测定地热水中总溶解氮的方法,其中总溶解氮以硝酸根-氮的形式定量测定,其二阶导数光谱图可消除大部分干扰因素。通过研究硝酸根-氮紫外二阶导数光谱图,确定波长266.6nm对应的二阶导数值为特征吸光度。通过单因素水平实验和双因素方差分析实验优化消解反应中的消解参数,表明在一定条件范围内,稀释方案是影响总溶解氮测定最重要的因素,推荐选择消解温度为120℃,消解时间为20min,碱性过硫酸钾溶液体积为5.0mL;选择样品体积为10.0mL,在样品消解前稀释。共存离子干扰实验表明,高含量溴离子对总溶解氮的测定有正干扰。在0.20~5.0mg/L线性范围内,建立硝酸根(以氮计)标准溶液校准曲线,其决定系数R^(2)=0.9996。本方法加标回收率在94.0%~103.5%之间,相对偏差在0.83%~3.36%之间,准确度和可靠性高,干扰因素可控,需要样品量小,仪器成本低,可满足地热水中总溶解氮的快速、简单、准确批量检测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性过硫酸盐 紫外二阶导数光谱法 消解 地热水 总溶解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近紫外地表反射率生成的机器学习算法对比研究
13
作者 奥勇 唐冰倩 +3 位作者 张文娟 李红丽 王博文 李翔宇 《宇航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75-787,共13页
针对现有卫星近紫外波段数据量不足的问题,对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近紫外地表反射率生成方法进行了对比研究。首先,以Sentinel-2数据为数据源,基于地物光谱库中典型地物光谱数据,并利用光谱响应函数进行等效计算。然后,采用RR、SVR-LR、SV... 针对现有卫星近紫外波段数据量不足的问题,对基于机器学习算法的近紫外地表反射率生成方法进行了对比研究。首先,以Sentinel-2数据为数据源,基于地物光谱库中典型地物光谱数据,并利用光谱响应函数进行等效计算。然后,采用RR、SVR-LR、SVR-POLY2、SVR-POLY3、SVR-RBF、XGBoost和RFR 7种机器学习算法,分别构建了近紫外地表反射率回归模型,生成了地表反射率数据;对比分析7种模型在不同波段、不同地物地表反射率数据生成的适用性。结果表明,机器学习算法用于近紫外地表反射率生成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越临近数据源波段,模拟精度越高,其中RFR模型在各个波段和不同地物类型上表现最佳;采用最优模型RFR生成近紫外地表反射率图像,生成的图像清晰地体现出地物的纹理和光谱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紫外波段 地表反射率 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硼亲和标记辅助液相色谱-紫外检测菠菜叶中β-蜕皮激素
14
作者 何芳芳 翟映清 +1 位作者 张举成 陈雅顺 《分析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47-352,共6页
本文合成了罗丹明6G苯硼酸(R6GBA),并对其结构、分子量、杂质以及吸光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显示,所制备的R6GBA与拟合成目标物相符,具有较好的紫外吸收特性。此外,R6GBA能与20E发生基于硼亲和作用的衍生反应,基于此建立了一种硼亲和标记... 本文合成了罗丹明6G苯硼酸(R6GBA),并对其结构、分子量、杂质以及吸光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显示,所制备的R6GBA与拟合成目标物相符,具有较好的紫外吸收特性。此外,R6GBA能与20E发生基于硼亲和作用的衍生反应,基于此建立了一种硼亲和标记试剂辅助液相色谱-紫外检测菠菜叶中β-蜕皮激素(20E)的方法。优化后的衍生反应条件为时间30 min、温度50℃和R6GBA浓度200μg/mL,在2.5~50μg/mL的浓度范围内,分析方法的线性关系良好(R2=0.9917),检测限和定量限分别为4.2μg/g和14.0μg/g。在3、10、30μg/mL 3个加标水平下平均回收率为64.98%~70.81%,相对标准偏差为0.83%~4.56%。利用该方法对实际样品测定发现,未焯水菠菜鲜叶样品中的20E含量为63.16±2.31μg/g,而对新鲜菠菜叶进行0.5~10 min的焯水处理后,菠菜叶样品中20E的含量会下降48%~5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蜕皮激素(20E) 菠菜 硼亲和标记 液相色谱-紫外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乾陵绿釉唐三彩封护材料的耐久性评价及应用场景分析
15
作者 施佩 陈乐 +6 位作者 贾伟明 甄刚 马涛 张鑫 王芬 朱建锋 张彪 《硅酸盐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12-320,342,共10页
本研究分别以10%(质量分数)的丙烯酸树脂(Paraloid B67、Paraloid B72)、氟碳树脂(FEVE)和有机硅材料(WD-10)对乾陵绿釉唐三彩复仿制品的釉面进行封护,采用色度仪、视频光学接触角测试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红外光谱仪、超景深显微... 本研究分别以10%(质量分数)的丙烯酸树脂(Paraloid B67、Paraloid B72)、氟碳树脂(FEVE)和有机硅材料(WD-10)对乾陵绿釉唐三彩复仿制品的釉面进行封护,采用色度仪、视频光学接触角测试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红外光谱仪、超景深显微镜对不同封护材料釉面的色差、疏水性、抗紫外老化、耐盐雾老化、耐酸腐蚀等性能进行对比研究,并对其应用场景进行分析。结果表明,Paraloid B67在紫外老化初期表现出良好的色差和疏水性,但随着紫外老化时间的延长,其性能显著降低,且在耐酸腐蚀和耐盐雾老化方面表现一般,适用于气候潮湿环境下的室内釉陶文物封护。Paraloid B72在抗紫外老化性能上与Paraloid B67相近,但其耐酸腐蚀和耐盐雾老化性能最优,适用于复杂环境下的室内釉陶文物封护。FEVE耐酸腐蚀和耐盐雾老化方面表现不佳,但在紫外老化前后的色差和疏水性变化幅度最小,抗紫外老化性能最优,适用于气候环境较为稳定地区的户外釉陶文物封护。WD-10在复仿制品的釉面难以成膜,不适用于釉陶文物封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乾陵绿釉唐三彩 封护 丙烯酸树脂 有机硅材料 氟碳树脂 抗紫外老化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铺叠层数对涤/锦复合超纤人造革紫外线防护性能影响研究
16
作者 孟少妮 张才前 孛佩蓉 《皮革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8-62,76,共6页
涤/锦复合超纤人造革夏季服装具有透气、散热、紫外防护等特点,其中紫外线防护性能是消费者关注的重点。为研究涤/锦复合超纤人造革的规格及其铺叠层数与其紫外线防护性能关系,选取了不同规格的面料,并分别测试其在原样单层、双层、三... 涤/锦复合超纤人造革夏季服装具有透气、散热、紫外防护等特点,其中紫外线防护性能是消费者关注的重点。为研究涤/锦复合超纤人造革的规格及其铺叠层数与其紫外线防护性能关系,选取了不同规格的面料,并分别测试其在原样单层、双层、三层叠加条件下的紫外线防护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面料在双层及以上的铺叠情况下均能满足防紫外面料的标准要求;经纬密度较大的涤/锦复合超纤人造革具备好的防紫外线性能,面料不同位置对长波紫外线(UVA)透射率标准偏差随铺叠层数增加而减小,而紫外线防护系数(UPF)的变异系数(CV)则无减小趋势;单层面料的UVA透射率与总密度呈负线性相关,UPF值与总密度和紧度乘积呈正线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涤/锦复合 超纤人造革 紫外防护 多层铺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线A-核黄素交联后的角膜基质透镜泪道栓治疗兔干眼的实验研究
17
作者 杨帆 田芳 +3 位作者 裴澄 李娟 李勇 邵毅 《眼科新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86-290,共5页
目的探讨紫外线A-核黄素交联后的角膜基质透镜泪道栓治疗兔干眼的疗效。方法选取新西兰大白兔32只(64眼),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常规栓组和交联栓组,每组各8只(16眼)兔。正常组兔不予处理,模型组兔仅构建中重度干眼模型不予治疗,常... 目的探讨紫外线A-核黄素交联后的角膜基质透镜泪道栓治疗兔干眼的疗效。方法选取新西兰大白兔32只(64眼),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常规栓组和交联栓组,每组各8只(16眼)兔。正常组兔不予处理,模型组兔仅构建中重度干眼模型不予治疗,常规栓组和交联栓组兔建模后分别植入角膜基质透镜泪道常规栓和交联栓。分别在干预前及干预后1 d、1周、2周和4周对实验兔泪膜功能进行检查,包括泪液分泌量(SIT)、角膜荧光素钠染色及泪膜破裂时间(BUT)、泪河高度(TMH)测量。于干预后4周时收集各组兔角膜,HE染色观察角膜上皮变化。将未经交联和交联后的角膜基质透镜分别置于1 g·L^(-1)Ⅰ型胶原酶液中观察透镜直径随时间的变化。结果与干预前相比,交联栓组兔干预后2周和4周SIT、BUT和TMH均明显升高,常规栓组兔干预后4周SIT、BUT和TMH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干预后4周,交联栓组兔角膜染色情况好于常规栓组及模型组。HE染色结果显示,交联栓组兔角膜上皮厚度基本正常,上皮细胞排列基本整齐,基底层可见单层柱状上皮细胞层。交联后的角膜基质透镜溶解的时间比未交联的角膜基质透镜溶解时间显著增加。结论紫外线A-核黄素胶原交联后的角膜基质透镜泪道栓相较于角膜基质透镜泪道常规栓对兔干眼模型有更稳定的治疗作用,有望为临床干眼的治疗提供一种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线A-核黄素胶原交联 角膜基质透镜泪道栓 干眼 泪膜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磁共振作用下微生物矿化风沙土材料的微观孔隙
18
作者 高瑜 邢家伟 +2 位作者 王晓荣 韩红伟 樊促遥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066-2073,共8页
为探究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淀(microbially induced calcite precipitation,MICP)技术矿化改良风沙土材料的耐久性,采用0.08%高分子吸水树脂(MICP+A)和0.37%黄原胶(MICP+B)对传统MICP材料改良。通过核磁共振技术对不同周期的高低温循环... 为探究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淀(microbially induced calcite precipitation,MICP)技术矿化改良风沙土材料的耐久性,采用0.08%高分子吸水树脂(MICP+A)和0.37%黄原胶(MICP+B)对传统MICP材料改良。通过核磁共振技术对不同周期的高低温循环和紫外照射两种环境下的微观结构进行研究,考察矿化风沙土材料的耐久性。结果表明,MICP+A材料和MICP+B材料孔隙度均随循环周期的增加而上升;在20个周期的高低温循环试验和15个周期的紫外线照射试验,MICP+A材料均表现出良好的耐久性,与传统MICP材料相比孔隙度增量分别下降约1.8倍和1.1倍;在高低温循环和紫外线照射下,碳酸钙晶体结构发生改变,土体的中等粒径孔隙占比增加,使3种材料的T_2谱第2个峰均高于试验前的峰值。试验表明高分子吸水树脂能够提高传统MICP试件的耐久性能,此研究为微生物矿化岩土材料在沙漠地区治理的工程应用提供基础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岩土 微生物矿化风沙土材料 MICP 核磁共振实验 高低温循环 紫外照射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无人机紫外光信息收集方法
19
作者 赵太飞 郭佳豪 +1 位作者 辛雨 王璐 《光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3-58,共16页
针对电磁干扰环境下的无人机信息收集问题,使用深度强化学习算法实现了紫外光非直视通信收发仰角自适应调整的信息收集方法。建立了无人机的移动、通信、信息收集和能耗模型,以时间、能量和通信质量为目标函数,建立了多目标优化模型,使... 针对电磁干扰环境下的无人机信息收集问题,使用深度强化学习算法实现了紫外光非直视通信收发仰角自适应调整的信息收集方法。建立了无人机的移动、通信、信息收集和能耗模型,以时间、能量和通信质量为目标函数,建立了多目标优化模型,使用深度强化学习算法解决多目标优化问题。为了让无人机获得更优的飞行方向、飞行速度以及紫外光收发仰角的决策,设计了一套适合信息收集任务的奖励函数,并对经典的深度双Q网络算法加入双目标网络、熵正则化和优先经验回放等改进。仿真结果表明,改进的算法相比经典的深度双Q网络算法,在时间效率上至少提高了13%,能量消耗至少减少了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信息收集 紫外光非直视通信 深度强化学习 深度双Q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谱的SF_(6)分解物中SO_(2)浓度检测仪设计
20
作者 刘伟 毛逸凡 +1 位作者 霍思佳 杨帅 《应用光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89-595,共7页
针对电气设备内六氟化硫(SF_(6))分解物中二氧化硫(SO_(2))浓度检测问题,对紫外吸收光谱分析模块设计和数据处理方法进行了研究。采用低功耗脉冲氙灯光源缩短预热时间,设计了多次反射的长光程气体吸收池,有效缩短响应时间;光源和微型光... 针对电气设备内六氟化硫(SF_(6))分解物中二氧化硫(SO_(2))浓度检测问题,对紫外吸收光谱分析模块设计和数据处理方法进行了研究。采用低功耗脉冲氙灯光源缩短预热时间,设计了多次反射的长光程气体吸收池,有效缩短响应时间;光源和微型光谱仪与气室直接耦合,减少用气量,稳定性更好。在280 nm~320 nm谱段进行SO_(2)浓度反演,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多元校正方法对SO_(2)谱段差分吸光度与SO_(2)浓度建立回归模型,模型误差小于0.5μL/L。设计了检测仪原理样机,试验验证了设计方案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吸收光谱法 气体分析模块 二氧化硫浓度 偏最小二乘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