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种治疗方法对低风险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短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1
作者 陈吉东 岳林先 +2 位作者 陈琴 顾毅 张惠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21年第2期153-156,160,共5页
目的对比两种治疗方法对低风险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四川省人民医院2013年3月至2018年5月经病理证实的232例单发低风险PTMC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意愿分为消融组和切除组,消融组122例,行经皮微波消... 目的对比两种治疗方法对低风险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四川省人民医院2013年3月至2018年5月经病理证实的232例单发低风险PTMC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意愿分为消融组和切除组,消融组122例,行经皮微波消融;切除组110例,行开放式外科切除。观察消融组病灶缩小率及消失率,对比观察两组有效率、操作时间、住院时间、激素水平、并发症、局部复发率、新发率和淋巴结转移率。结果两组有效率均为100.00%,均无局部复发;第1、3、6、12、24个月,消融组病灶平均体积、病灶缩小率及病灶消失率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操作时间、住院时间、激素水平及并发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发率及淋巴结转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波消融和外科切除均能安全有效治愈低风险PTMC,消融更微创高效且并发症更少,故微波消融有望成为该类患者的另一种治愈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风险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 经皮微波消融 手术切除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腹经阴道超声联合引导经皮穿刺消融特殊部位子宫良性病变的可行性 被引量:14
2
作者 张巍 杜悦 +3 位作者 张红霞 汪洪斌 陈雪梅 何文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19-623,共5页
目的探讨经腹经阴道超声联合引导经皮穿刺微波消融特殊部位子宫良性病变的可行性及安全性。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症状性子宫良性病变37例。于静脉麻醉下行经腹及经阴道超声扫查、超声造影、人工腹水建立、穿刺活检、消融治疗,将病灶位... 目的探讨经腹经阴道超声联合引导经皮穿刺微波消融特殊部位子宫良性病变的可行性及安全性。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症状性子宫良性病变37例。于静脉麻醉下行经腹及经阴道超声扫查、超声造影、人工腹水建立、穿刺活检、消融治疗,将病灶位于浆膜下毗邻直肠的子宫良性病变患者根据穿刺路径是否经过宫腔或是否为黏膜下子宫肌瘤分为经腹超声引导组18例和联合超声引导组19例,比较两组消融过程的超声显示清晰度、疗效和短期并发症情况。结果37例患者中,子宫肌瘤27例,子宫腺肌症10例。经腹超声引导组和联合超声引导组病变类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超声引导组病灶19个,消融过程中均可完整清晰显示;经腹超声引导组病灶21个,受消融气体影响,消融灶后方均难以显示。经腹超声引导组17例进行阴道塞纱,2例建立人工腹水;联合超声引导组均未进行阴道塞纱和人工腹水建立。术后经腹超声引导组中16个病灶进行补充消融,联合超声引导组中9个病灶进行补充消融,补充消融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536,P>0.05)。两组子宫肌瘤完全消融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76,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C级以上严重并发症。两组术后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633,P>0.05)。结论经腹经阴道联合超声引导子宫特殊部位良性病变可显著增加消融灶及其周边组织的超声显示率,对安全有效地实施子宫良性病变的消融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肌瘤 子宫腺肌症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造影剂 微波消融 经皮穿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纯微波消融及其联合无水酒精注射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沈裕厚 谢振斌 +3 位作者 岳爱民 赵宏峰 魏齐栋 尹宏达 《中国医药科学》 2016年第5期26-29,33,共5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微波消融(MWA)联合无水酒精注射(PEI)治疗与单纯微波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的近期疗效及远期生存率。方法选取新乡市中心医院2009年5月~2012年5月进行的108例行微波消融治疗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108例中45例行PEI联合MWA... 目的回顾性分析微波消融(MWA)联合无水酒精注射(PEI)治疗与单纯微波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的近期疗效及远期生存率。方法选取新乡市中心医院2009年5月~2012年5月进行的108例行微波消融治疗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108例中45例行PEI联合MWA,63例行单纯MWA术。比较两组肿瘤完全消融率、复发率及术后1、2、3年生存率等情况。结果 PEI联合MWA组肿瘤完全消融率91.1%(41/45),明显高于单纯MWA组的82.5%(52/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I联合MWA组及单纯MWA组术后3个月、6个月、9个月、1年、2年局部复发率分别为23.3%、30.8%、70.2%、85.5%、95.8%及9.8%、18.4%、54.7%、74.1%、8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I联合MWA组及单纯MWA组术后6个月、1年、2年、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8.6%、90.5%、79.1%、68.2%及90.3%、81.9%、65.5%、5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WA联合PEI与单纯MWA治疗相比,对于肿瘤局部控制可取得更好的疗效,显著提高了肿瘤完全消融率,降低患者局部复发率,延长患者生存期,是一种更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微波消融 无水酒精注射 局部复发率 总生存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微波消融术与腹腔镜肝癌切除术治疗小肝癌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
4
作者 龚军 路翔宇 +2 位作者 许建 张浩 俞小炯 《中国社区医师》 2020年第6期13-14,共2页
目的:比较经皮微波消融术和腹腔镜肝癌切除术治疗小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2014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小肝癌患者8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1例。观察组使用经皮微波消融术治疗;对照组使用腹腔镜肝癌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 目的:比较经皮微波消融术和腹腔镜肝癌切除术治疗小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2014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小肝癌患者8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1例。观察组使用经皮微波消融术治疗;对照组使用腹腔镜肝癌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后肝癌生存质量评分及肝功能各项指标水平均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微波消融术治疗小肝癌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各项肝功能指标水平,减少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快速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肝癌切除术 小肝癌 经皮微波消融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微波消融与手术切除治疗原发性小肝癌疗效Meta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周传力 张珍 +4 位作者 徐亚吉 陈晓理 黄进 田世超 张雪妍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19年第2期103-107,共5页
目的:评价经皮微波消融与手术切除治疗早期原发性小肝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辅助人工检索经皮微波消融与手术切除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的随机对照试验、前瞻性及回顾性对比研究,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后,使用Stata12.0软件进... 目的:评价经皮微波消融与手术切除治疗早期原发性小肝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辅助人工检索经皮微波消融与手术切除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的随机对照试验、前瞻性及回顾性对比研究,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后,使用Stata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6篇,共计861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经皮微波消融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3年无瘤生存率低于手术切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原发性小肝癌术后1、2、3年生存率及1、5年无瘤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微波消融与手术切除治疗原发性小肝癌具有相同的安全性及有效性,且经皮微波消融治疗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术后住院时间更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经皮微波消融 手术治疗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经皮微波消融术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饶珠峰 陈洁怡 +3 位作者 赵李业 张进杰 沈凤 许育源 《临床普外科电子杂志》 2019年第1期1-5,共5页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经皮穿刺微波消融术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8年1月遂溪县人民医院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118例,均行超声引导经皮穿刺微波消融术治疗。观察并发症、术前术后甲状腺激素功能、结节体积...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经皮穿刺微波消融术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10月至2018年1月遂溪县人民医院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118例,均行超声引导经皮穿刺微波消融术治疗。观察并发症、术前术后甲状腺激素功能、结节体积、结节个数。结果术后6个月结节体积小于术前,结节个数少于术前(P<0.05);术前、术后1个月及3个月血清FT3、FT4、TSH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24%。结论超声引导经皮微波消融术应用于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并发症少,可有效缩小结节体积,减少结节个数,改善甲状腺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经皮微波消融术 甲状腺良性结节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联合超声引导经皮微波消融治疗子宫肌瘤疗效的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詹小霜 王迎 《影像科学与光化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92-396,共5页
本研究目的是探讨腹腔镜联合超声引导经皮微波消融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及安全性。选取140例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共有肌瘤244枚,患者均给予腹腔镜联合超声引导经皮微波消融治疗。244枚子宫肌瘤中,完全消融151枚,占61.89%;术后1个月、... 本研究目的是探讨腹腔镜联合超声引导经皮微波消融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及安全性。选取140例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共有肌瘤244枚,患者均给予腹腔镜联合超声引导经皮微波消融治疗。244枚子宫肌瘤中,完全消融151枚,占61.89%;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肌瘤体积较术前降低(P<0.05);术前,244个子宫肌瘤的回声特征主要为低回声,术后主要为均质等回声或高回声(P<0.05);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症状严重程度(SSS)评分较术前降低(P<0.05),健康相关生活质量(HRQL)评分较术前升高(P<0.05);不良反应中主要为消融区轻度疼痛、阴道排液和发热。腹腔镜联合超声引导经皮微波消融治疗子宫肌瘤有较好的疗效及安全性,值得临床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超声引导 经皮微波消融 子宫肌瘤 临床疗效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监视下经皮穿刺微波消融联合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实体肿瘤临床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曾立 何永越 +1 位作者 王道笃 刘畅生 《中国医药科学》 2016年第11期168-171,共4页
目的探究CT监视下经皮穿刺微波消融联合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实体肿瘤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5年6月我院接诊的60例实体肿瘤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32例,对照组28例,对照组采用微波... 目的探究CT监视下经皮穿刺微波消融联合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实体肿瘤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5年6月我院接诊的60例实体肿瘤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32例,对照组28例,对照组采用微波消融术进行治疗,研究组采用CT监视下经皮穿刺微波消融联合放射性粒子植入法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生存率、生活质量变化、治疗效果及粒子植入后的临床症状变化情况,并通过统计学分析对比两组实体肿瘤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在治疗满3个月的患者有31例,存活满半年的患者有23例,存活满1年为14例,1年生存率为43.75%;对照组在治疗期间死亡1例,治疗满3个月的患者有24例,存活满半年的患者有18例,存活满1年为8例,1年生存率为28.57%,研究组患者的1年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KPS评分增加≥10分及KPS评分增加<10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25)I粒子植入术后临床症状缓解情况分析:术前15例患者肺组织存在肺不张,术后10例患者症状减轻,5例消失;术前13例不同程度症状的胸腔积液患者,术后全部消失;术前28例咳嗽咳痰患者,术后26例消失,2例缓解;术前胸痛患者20例,术后症状消失16例,4例缓解;术前30例胸闷憋气患者,术后26例消失,4例缓解;术前10例患者发热,术后症状全部消失;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0.62%,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67.86%,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CT监视下经皮穿刺微波消融联合放射性粒子植入术来治疗实体肿瘤患者,可以显著的提高实体肿瘤患者的疗效效果,患者易于接受、并发症轻、损伤小,此方法值得在临床上大力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穿刺 CT 放射性粒子 实体肿瘤 微波消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技术对甲状腺良性结节的临床价值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梁展雄 罗斯立 +1 位作者 范粤 汤长江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第17期15-17,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技术对甲状腺良性结节的临床价值。方法 60例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依据手术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开放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技术治疗。比较两组结...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技术对甲状腺良性结节的临床价值。方法 60例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依据手术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开放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技术治疗。比较两组结节治疗成功率、并发症发生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术前术后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甲状腺激素(FT4)水平。结果观察组结节治疗成功率97.22%与对照组的97.1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3.3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分别为(1.24±0.25)h、(34.62±8.95)ml、(6.25±1.05)d,均优于对照组的(2.05±0.28)h、(72.62±11.95)ml、(12.32±2.61)d,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TSH、FT4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个月,观察组的TSH、FT4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对照组的TSH、FT4水平均低于术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6个月的TSH、FT4水平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技术治疗具有良好的疗效,且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加快术后恢复速度,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经皮微波消融技术 甲状腺良性结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析比较经皮冷冻消融术与微波消融术治疗肝癌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永富 何耀武 +2 位作者 汤锐明 刘祺 李志英 《中国医药科学》 2017年第18期207-209,共3页
目的分析比较经皮冷冻消融术与微波消融术治疗肝癌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3月~2014年5月共62例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经皮冷冻消融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微波消... 目的分析比较经皮冷冻消融术与微波消融术治疗肝癌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3月~2014年5月共62例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经皮冷冻消融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微波消融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近期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远期疗效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冷冻消融术与微波消融术治疗肝癌均具有一定的临床疗效,可行性较高,其中冷冻消融术的安全性更高,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冷冻消融术 微波消融术 肝癌 可行性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治疗肺部恶性肿瘤患者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成静 《中国社区医师》 2022年第23期136-138,共3页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治疗肺部恶性肿瘤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1年10月贵州航天医院收治的36例肺部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CT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治疗,治疗期间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评价患者治疗效果、...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治疗肺部恶性肿瘤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1年10月贵州航天医院收治的36例肺部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接受CT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治疗,治疗期间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评价患者治疗效果、护理满意度、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36例患者术后发生感染2例,气胸1例,发热5例,并发症发生率为22.22%。患者非常满意24例,基本满意10例,不满意2例,护理满意度为94.44%。患者病情完全缓解20例,部分缓解9例,稳定6例,进展1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0.56%。护理后患者心理状态评分显著低于护理前,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CT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治疗肺部恶性肿瘤患者中,可促使患者疾病症状、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改善,获得良好治疗效果,且可防范并发症,患者度满意高,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引导 经皮微波消融 肺部恶性肿瘤 综合护理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后出血的危险因素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鑫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2年第6期1000-1002,1017,共4页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后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21年9月本院收治行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183例为研究对象。记录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临床疗效...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后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21年9月本院收治行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183例为研究对象。记录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临床疗效及出血情况,分析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后出血的危险因素。结果:183例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术后共有9例出血,出血率为4.91%。性别、年龄、肿瘤直径不是影响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后出血的单因素(P>0.05)。合并肝硬变、凝血酶原时间延长、Child-PughB/C级、血小板数量减少及再次行微波消融术的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后出血率更高(P<0.05)。经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可知,肝硬变、凝血酶原时间、Child-Pugh分级及血小板数量是术后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微波消融次数不是术后出血的因素(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术后出血的危险因素为凝血功能障碍、合并肝硬变、血小板减少及Child-PughB/C级;对于出血高危素患者,需慎重行微波消融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 原发性肝癌 术后出血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