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2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warm intelligence based dynamic obstacle avoidance for mobile robots under unknown environment using WSN 被引量:4
1
作者 薛晗 马宏绪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EI 2008年第6期860-868,共9页
To solve dynamic obstacle avoidance problems, a novel algorithm was put forward with the advantages of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WSN). In view of moving velocity and direction of both the obstacles and robots, a mathem... To solve dynamic obstacle avoidance problems, a novel algorithm was put forward with the advantages of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WSN). In view of moving velocity and direction of both the obstacles and robots, a mathematic model was built based on the exposure model, exposure direction and critical speeds of sensors. Ant colony optimization (ACO) algorithm based on bionic swarm intelligence was used for solution of the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Energy consumption and topology of the WSN were also discussed. A practical implementation with real WSN and real mobile robots were carried out. In environment with multiple obstacles, the convergence curve of the shortest path length shows that as iterative generation grows, the length of the shortest path decreases and finally reaches a stable and optimal value. Comparisons show that using sensor information fusion can greatly improve the accuracy in comparison with single sensor. The successful path of robots without collision validates the efficiency, stability and accuracy of the proposed algorithm, which is proved to be better than tradition genetic algorithm (GA) for dynamic obstacle avoidance in real tim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dynamic obstacle avoidance mobile robot ant colony algorithm swarm intelligence path planning NAVIG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sign of dead reckoning system for mobile robot 被引量:3
2
作者 于金霞 蔡自兴 +1 位作者 段琢华 邹小兵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EI 2006年第5期542-547,共6页
A dead reckoning system for a wheeled mobile robot was designed, and the method for robot’s pose estimation in the 3D environments was presented on the basis of its rigid-body kinematic equations. After analyzing the... A dead reckoning system for a wheeled mobile robot was designed, and the method for robot’s pose estimation in the 3D environments was presented on the basis of its rigid-body kinematic equations. After analyzing the locomotion architecture of mobile robot and the principle of proprioceptive sensors, the kinematics model of mobile robot was built to realize the relative localization. Considering that the research on dead reckoning of mobile robot was confined to the 2 dimensional planes, the locomotion of mobile robot in the 3 coordinate axis direction was thought over in order to estimate its pose on uneven terrain. Because the computing method in a plane is rather mature, the calculation in height direction is emphatically represented as a key issue. With experimental results obtained by simulation program and robot platform, the position of mobile robot can be reliably estimated and the localization precision can be effectively improved, so the effectiveness of this dead reckoning system is demonstra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heeled mobile robot dead reckoning proprioceptive sensor kinematic equation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激光和视觉SLAM的自主导航机器人系统设计
3
作者 邓开连 唐志伟 +3 位作者 刘浩 陈根龙 李晓丽 黄荣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592-1600,共9页
针对导航机器人在复杂环境下可能会出现导航陷入局部最优解、建图环境映射不充分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激光和视觉SLAM的多传感器融合机器人设计方案。机器人采用基于萤火虫算法优化的建图算法Gmapping和自适应蒙特卡罗定位算法实现二维... 针对导航机器人在复杂环境下可能会出现导航陷入局部最优解、建图环境映射不充分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激光和视觉SLAM的多传感器融合机器人设计方案。机器人采用基于萤火虫算法优化的建图算法Gmapping和自适应蒙特卡罗定位算法实现二维同步定位与建图;采用多传感器融合算法融合激光雷达、深度相机、轮式里程计、IMU实现三维同步定位与建图;提出一种分层并行A*(hierarchical parallel A*,HPA*)全局路径规划算法。实验结果表明,融合方案实现了对复杂环境的建图、定位和路径规划,导航的RMSE和MAE比传统方案分别下降了27.27%和26.7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S机器人操作系统 移动机器人 自主导航 同步定位与建图 路径规划 多传感器融合 粒子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言视觉激光多模态融合的机器人导航方法
4
作者 毕盛 杨礼铭 +1 位作者 董敏 沈煜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809-1817,共9页
针对在移动机器人室内导航过程中,单一使用视觉语言导航算法无法充分利用语义中的方位和环境中的感知信息、无法导航至目标半米内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语言视觉激光多模态融合的机器人导航方法.首先,在全局路径规划中,标记地图中的导航点,... 针对在移动机器人室内导航过程中,单一使用视觉语言导航算法无法充分利用语义中的方位和环境中的感知信息、无法导航至目标半米内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语言视觉激光多模态融合的机器人导航方法.首先,在全局路径规划中,标记地图中的导航点,保留其位姿、图像、点云图和各点之间的拓扑信息,通过多模态融合网络得到各导航点与目标的匹配权值,结合dijkstra算法和方位优化算法,规划出全局路径导航点序列.然后,在局部路径规划中,将多线激光与单目相机进行联合标定,结合目标检测、点云聚类和坐标变换方法得到目标具体位姿,发布导航任务,完成局部路径的规划.最后,通过仿真实验和真实环境实验,验证所提出的导航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机器人 导航 多模态融合网络 方位优化 多传感器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ICP闭环检测下的误差状态卡尔曼滤波多模态融合SLAM
5
作者 陈丹 陈浩 +3 位作者 王子晨 张衡 王长青 范林涛 《电子与信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517-1528,共12页
同步定位与地图构建(SLAM)技术是移动机器人智能导航的基础。该文针对单一传感器SLAM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激光雷达多层迭代最近点(MICP)点云匹配闭环检测的误差状态卡尔曼滤波(ESKF)多传感器紧耦合2D-SLAM算法。在完成视觉与激... 同步定位与地图构建(SLAM)技术是移动机器人智能导航的基础。该文针对单一传感器SLAM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激光雷达多层迭代最近点(MICP)点云匹配闭环检测的误差状态卡尔曼滤波(ESKF)多传感器紧耦合2D-SLAM算法。在完成视觉与激光雷达多模态数据的时空同步后,建立了里程计误差模型以及激光雷达与机器视觉点云匹配误差模型,并将其应用于误差状态卡尔曼滤波进行多模态数据融合,以提高SLAM的准确性和实时性。在公共数据集KITTI下进行的Gazebo环境仿真结果表明,该所提算法能够完整还原单一激光2D-SLAM无法获取到的环境障碍物信息,并能显著提高机器人轨迹估计和相对位姿估计精度。最后,采用Turtlebot2机器人在复杂实际大场景下进行了SLAM实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多模态融合SLAM方法可以完整复原环境信息,实现实时的高精度2D地图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机器人 多传感器融合 同步定位与地图构建 误差状态卡尔曼滤波 闭环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激光SLAM和AprilTag融合的温室移动机器人自主导航方法 被引量:5
6
作者 张文翔 卢鑫羽 +3 位作者 张兵园 贡宇 任妮 张美娜 《农业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3-132,共10页
为提高温室环境下移动机器人自主导航精度与效率,提出一种多传感器融合的自主导航方法。设计搭建了基于多维激光雷达、高清工业相机与边缘计算设备的温室移动机器人平台。为提高建图效率与精度,采用Gmapping算法构建二维格栅地图,其输... 为提高温室环境下移动机器人自主导航精度与效率,提出一种多传感器融合的自主导航方法。设计搭建了基于多维激光雷达、高清工业相机与边缘计算设备的温室移动机器人平台。为提高建图效率与精度,采用Gmapping算法构建二维格栅地图,其输入为三维激光雷达点云滤波后二维点云数据以及采用RF2O算法得到的里程计数据。针对设施栽培垄道狭长、对称、重复的环境特点,提出AprilTag定位校正方法,解决移动机器人定位丢失问题。使用Dijkstra算法和DWA算法分别规划机器人全局和局部导航路径。基于三维运动捕捉系统评估移动机器人定位精度,试验结果表明,在速度0.4、0.3、0.2 m/s下,移动机器人纵向定位误差平均值均不大于0.066 m,标准差均不大于0.049 m;横向定位误差平均值均不大于0.117 m,标准差均不大于0.092 m。在生产温室内开展了移动机器人自主导航性能评估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速度0.4、0.3、0.2 m/s下,移动机器人实际行驶轨迹与期望轨迹之间横向偏差平均值均不大于0.050 m,标准差均不大于0.032 m,航向偏差平均值均不大于2.2°,标准差均不大于1.4°。移动机器人的定位与导航精度能够满足温室内的连续稳定作业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室 移动机器人 多传感器融合 自主导航 定位校正 路径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2D激光雷达的移动机器人斜坡检测方法研究
7
作者 付冬梅 乔贵方 +2 位作者 刘娣 聂新港 邹旭 《传感器与微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55-58,共4页
针对基于2D激光雷达检测斜坡地形的方法开展研究,该方法利用2只2D激光雷达实现斜坡地形识别,并检测斜坡的倾斜角度,判断移动机器人是否可以通过该斜坡。首先,介绍了移动机器人的硬件系统以及运动学模型和基于双2D激光雷达的斜坡检测方... 针对基于2D激光雷达检测斜坡地形的方法开展研究,该方法利用2只2D激光雷达实现斜坡地形识别,并检测斜坡的倾斜角度,判断移动机器人是否可以通过该斜坡。首先,介绍了移动机器人的硬件系统以及运动学模型和基于双2D激光雷达的斜坡检测方法。然后,通过上下2只2D激光雷达分别进行地图构建,并通过融合算法实现地图的融合,再结合地图物理信息计算出斜坡的倾斜角度;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以上方法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检测斜坡角度的平均误差为2°,能够满足移动机器人的典型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定位与地图构建 移动机器人 数据融合 传感器融合 图像识别 霍夫直线变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SLAM下环境部分未知移动机器人自主导航
8
作者 安燕霞 郑晓霞 林娣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38-242,共5页
在部分未知的环境中,机器人的位置信息难以完全确定,影响其路径规划和导航决策的准确性。为了提升移动机器人在这种环境下的自主导航能力,设计了一种基于激光SLAM的自主导航方法。利用激光传感器探测环境的未知区域,并对探测到的信息进... 在部分未知的环境中,机器人的位置信息难以完全确定,影响其路径规划和导航决策的准确性。为了提升移动机器人在这种环境下的自主导航能力,设计了一种基于激光SLAM的自主导航方法。利用激光传感器探测环境的未知区域,并对探测到的信息进行预处理,将障碍物数据转换成为环境坐标信息。基于这些信息,通过激光SLAM技术构建出栅格地图。在导航过程中,采用卡尔曼滤波方法实时估计移动机器人在栅格地图中的精确位姿,确保导航的准确性和稳定性。根据最短路径原理确定移动机器人的最优目标位置,在有效避障的同时实现机器人移动路径规划。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仅含静态障碍物以及静态与动态障碍物并存的复杂场景中,均能够规划出接近直线的最优路径,同时确保高效避障,显著提高了机器人的工作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SLAM 环境部分未知 激光传感器 机器人定位 移动机器人 自主导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传感器融合SLAM研究综述 被引量:9
9
作者 高强 陆科帆 +3 位作者 吉月辉 刘俊杰 许亮 魏光睿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9-39,共11页
如今,移动机器人技术的发展使得同步定位与建图(SLAM)技术越来越受到学者的关注。在未知环境下,使移动机器人能够自主完成建图或者探索,是SLAM最基本的要求。在过去的十年,单传感器为机器人的建图和探索提供了良好的效果,而多传感器融合... 如今,移动机器人技术的发展使得同步定位与建图(SLAM)技术越来越受到学者的关注。在未知环境下,使移动机器人能够自主完成建图或者探索,是SLAM最基本的要求。在过去的十年,单传感器为机器人的建图和探索提供了良好的效果,而多传感器融合SLAM则以其强鲁棒、高精度的技术特性,为提升移动机器人建图的精度和速度提供了更高的可能性,成为了SLAM发展的主要研究方向。文中总结了现今多传感器融合SLAM的方案,首先对单传感器方案进行了比较;然后对多传感器融合技术的方案进行了对比;最后,分析了多传感器融合SLAM的难点与解决方案,并对多传感器融合SLAM的未来与发展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机器人 单传感器 多传感器融合 同步定位与建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面移动机器人路径避障控制策略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孙建召 赵进超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24-330,338,共8页
针对地面移动机器人在复杂工作环境的避障要求,分别设计了模糊控制器算法和模糊神经网络算法。首先在在地面移动机器人上的安装多传感器检测系统,在此基础上设计了自适应加权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模型,将融合算法的结果作为避障控制算法的... 针对地面移动机器人在复杂工作环境的避障要求,分别设计了模糊控制器算法和模糊神经网络算法。首先在在地面移动机器人上的安装多传感器检测系统,在此基础上设计了自适应加权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模型,将融合算法的结果作为避障控制算法的输入。分别在模糊神经网络算法和模糊控制器基础上,真实的模拟出地面移动机器人避障路径,结果表明模糊神经网络算法下的地面移动机器人避障运动路径更平滑,地面移动机器人路径与障碍物的距离更大。最后通过地面移动机器人实验平台上的避障实验,验证了模糊神经网络避障算法的优越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传感器信息融合 地面移动机器人 避障路径 模糊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机器人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冯婧 魏航信 +4 位作者 岳高峰 王煜坤 秦乐 席文奎 孙文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9-76,共8页
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能够更好地解决智能设备产生的数据不兼容问题,提高设备运行效率和生产力。现有方法缺乏高性能表现以及未考虑数据隐私保护问题,将联邦学习引入多传感器数据融合中,联邦学习局部模型采用门控循环单元(Gated Recurre... 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能够更好地解决智能设备产生的数据不兼容问题,提高设备运行效率和生产力。现有方法缺乏高性能表现以及未考虑数据隐私保护问题,将联邦学习引入多传感器数据融合中,联邦学习局部模型采用门控循环单元(Gated Recurrent Unit,GRU)算法解决多传感器数据拟合问题,首次设计了一种在时间域和空间域上并行的立体式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方法,该方法既具备优异的融合性能,又保证了各客户端数据的隐私性。实验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正确性与合理性,并在鲁棒性方面呈现出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机器人 多传感器 数据融合 联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的室内SLAM 被引量:3
12
作者 彭真 伞红军 +1 位作者 李春磊 赵龙云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136-3142,共7页
为有效解决单一传感器同时定位与地图构建(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 SLAM)定位精度低、障碍物识别不全问题,提出一种多传感器融合的SLAM方法。通过将RGB-D相机采集的点云进行降采样、滤波处理,极大降低算法的计算量。利... 为有效解决单一传感器同时定位与地图构建(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 SLAM)定位精度低、障碍物识别不全问题,提出一种多传感器融合的SLAM方法。通过将RGB-D相机采集的点云进行降采样、滤波处理,极大降低算法的计算量。利用点云库对激光点云和降采样RGB-D相机点云进行融合,融合的点云利用PL-ICP完成点云配准,提高对外部环境的准确识别。利用扩展卡尔曼滤波融合IMU和轮式里程计与点云进行位姿匹配,保证定位的精度。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对室内建图和导航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传感器融合 同时定位与地图构建 移动机器人 扩展卡尔曼滤波 惯性传感器 点云配准 RGB-D相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机器人避障路径多激光传感器融合规划技术 被引量:5
13
作者 梅立雪 曹君 汪兆栋 《激光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35-240,共6页
为控制移动机器人成功躲避静、动障碍物,安全快速运行至目的地,研究移动机器人避障路径多激光传感器融合规划技术。此技术在机器人身上安装2个激光雷达传感器,感知机器人所处环境障碍信息,由基于多激光传感器融合的障碍物定位方法,将2... 为控制移动机器人成功躲避静、动障碍物,安全快速运行至目的地,研究移动机器人避障路径多激光传感器融合规划技术。此技术在机器人身上安装2个激光雷达传感器,感知机器人所处环境障碍信息,由基于多激光传感器融合的障碍物定位方法,将2个激光雷达传感器感知信息加权融合,提取静态障碍物位置数据后,使用基于动态避障的机器人路径规划方法,改进A∗算法结合静态障碍物位置数据,规划机器人避障的全局避障路径;考虑到全局避障路径中会有可能出现动态障碍物,由人工势场法,计算动态障碍物与目的地对机器人的斥力、引力、合力以及合力方向,调节机器人在全局避障路径中,动态避障的运行方向。实验中,本方法下对障碍物定位偏差在0.1 m内,此技术对静、动障碍物的避障能力合格,运行至目的地时,与障碍物0次碰撞,规划路径和运行时间较短,分别为158 m和9.2 min,效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机器人 避障路径 多激光传感器 融合规划 改进A∗算法 人工势场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井下移动机器人多传感器自适应融合SLAM方法 被引量:8
14
作者 马艾强 姚顽强 《工矿自动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7-117,共11页
基于同时定位与建图(SLAM)技术的移动机器人能够快速、准确、自动化地采集空间数据,进行空间智能感知和环境地图构建,是实现煤矿智能化和无人化的关键。针对目前煤矿井下多传感器融合SLAM方法存在机器人前端位姿估计退化失效和后端融合... 基于同时定位与建图(SLAM)技术的移动机器人能够快速、准确、自动化地采集空间数据,进行空间智能感知和环境地图构建,是实现煤矿智能化和无人化的关键。针对目前煤矿井下多传感器融合SLAM方法存在机器人前端位姿估计退化失效和后端融合精度不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煤矿井下移动机器人激光雷达(LiDAR)−视觉−惯性(IMU)自适应融合SLAM方法。对LiDAR点云数据进行聚类分割,提取线面特征,利用IMU预积分状态进行畸变校正,采用基于自适应Gamma校正和对比度受限的自适应直方图均衡化(CLAHE)的图像增强算法处理低照度图像,再提取视觉点线特征。用IMU预积分状态为LiDAR特征匹配与视觉特征跟踪提供位姿初始值。根据LiDAR相邻帧的线面特征匹配得到移动机器人位姿,之后进行视觉点线特征跟踪,分别计算LiDAR、视觉、IMU位姿变化值,通过设定动态阈值来检测前端里程计的稳定性,自适应选取最优位姿。对不同传感器构建残差项,包括点云匹配残差、IMU预积分残差、视觉点线残差、边缘化残差。为了兼顾精度与实时性,基于滑动窗口实现激光点云特征、视觉特征、IMU测量的多源数据联合非线性优化,实现煤矿井下连续可用、精确可靠的SLAM。对图像增强前后效果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基于自适应Gamma校正和CLAHE的图像增强算法能显著提升背光区和光照区的亮度和对比度,增加图像中的特征信息,大幅提升特征点提取数量和匹配质量,匹配成功率达90.7%。为验证所提方法的性能,在狭长走廊和煤矿巷道场景下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狭长走廊场景的定位均方根误差为0.15 m,构建的点云地图一致性较高;在煤矿巷道场景中的定位均方根误差为0.19 m,构建的点云地图可真实地反映煤矿井下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井下移动机器人 同时定位与建图 激光雷达−视觉−惯性自适应融合 图像增强 位姿估计 多传感器数据融合 滑动窗口紧耦合优化 SLA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异构数据融合的SLAM研究综述 被引量:1
15
作者 周铖君 陈炜峰 +3 位作者 尚光涛 王曦杨 徐崇辉 李振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90-503,共14页
激光与视觉SLAM技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目前都已经较为成熟,并被广泛应用于军事和民用领域.单一传感器的SLAM技术都存在局限性,如激光SLAM不适用于周围存在大量动态物体的场景,而视觉SLAM在低纹理环境中鲁棒性差,但两者融合使用具有巨大... 激光与视觉SLAM技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目前都已经较为成熟,并被广泛应用于军事和民用领域.单一传感器的SLAM技术都存在局限性,如激光SLAM不适用于周围存在大量动态物体的场景,而视觉SLAM在低纹理环境中鲁棒性差,但两者融合使用具有巨大的取长补短的潜力,激光与视觉甚至是更多传感器融合的SLAM技术将会是未来的主流方向.本文回顾了SLAM技术的发展历程,分析了激光雷达与视觉的硬件信息,给出了一些经典的开源算法与数据集.根据融合传感器所使用的算法,从传统基于不确定度、基于特征以及基于深度学习的角度详细介绍了多传感器融合方案,概述了多传感器融合方案在复杂场景中的优异性能,并对未来发展作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时定位与地图构建(SLAM) 激光SLAM 视觉SLAM 多传感器融合 移动机器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KF的多传感器融合定位算法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颜俊杰 蔡芸 +2 位作者 蒋林 王振宇 廖雅曼 《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2024年第3期91-95,共5页
针对室外移动机器人定位系统精度依靠传感器融合存在累计误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扩展卡尔曼滤波(EKF)的多传感器融合的室外移动机器人定位方法。通过实时差分定位(Real-Time Kinematic,RTK)和里程计信息、IMU信息对室外移动机器人进行... 针对室外移动机器人定位系统精度依靠传感器融合存在累计误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扩展卡尔曼滤波(EKF)的多传感器融合的室外移动机器人定位方法。通过实时差分定位(Real-Time Kinematic,RTK)和里程计信息、IMU信息对室外移动机器人进行扩展卡尔曼滤波融合定位,在真实室外环境中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消除累计误差,提高机器人的定位精度,动态定位精度可达2.5 cm以内,相较于里程计-IMU融合定位,误差减少了92.4%左右,相较于传统的RTK算法,定位精度提高了55.4%。多次实验表明,该算法具有较好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TK定位 扩展的卡尔曼滤波 传感器融合 室外移动机器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船舱格子型角焊缝移动焊接机器人系统设计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勇 高延峰 张华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8-54,共7页
针对大型船舱格子型角焊缝空间狭小,大型自动化设备与工人难以高质量完成焊接作业的现状,设计了一种可进行连贯直角角焊缝焊接的移动焊接机器人系统。该机器人由机械结构与电路控制系统组成,其中机械结构包括双轴后驱车体、可伸缩接触... 针对大型船舱格子型角焊缝空间狭小,大型自动化设备与工人难以高质量完成焊接作业的现状,设计了一种可进行连贯直角角焊缝焊接的移动焊接机器人系统。该机器人由机械结构与电路控制系统组成,其中机械结构包括双轴后驱车体、可伸缩接触式传感器、机器人升降旋转复合机构、焊枪位姿调整机构;电控系统硬件包括PLC控制器、行程限位开关、步进电机与配套驱动器、直流减速电机和配套的运动状态调控板。另外,还建立了机器人在直角段角焊缝焊接过程的运动学模型,获取了该段焊缝在均分为10段后每段焊枪的伸缩速度与机器人旋转角速度的数值,为直角型角焊缝焊接的跟踪控制过程提供了PLC编程的数据基础;并基于可伸缩接触式传感器,实现了直线型角焊缝的路径跟踪。实验证明,该机器人能实现小空间直角型角焊缝与直线型角焊缝的连贯焊接,焊缝成型质量好,无焊穿、气孔、焊瘤、咬边、裂纹等不良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焊接机器人 可伸缩接触式传感器 升降旋转复合机构 焊缝跟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PU环境下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的机器人3D目标检测方法
18
作者 楼进 刘恩博 +1 位作者 唐炜 张仁远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120-129,共10页
实时、准确的3D目标检测算法能提供目标的位置和形态信息,为移动机器人实现高效导航、有效避障等各项任务提供保障。现有的3D目标检测算法对硬件设备运算能力的依赖较为严重,为了在确保检测精度的同时降低方法对硬件设备的要求,提出一... 实时、准确的3D目标检测算法能提供目标的位置和形态信息,为移动机器人实现高效导航、有效避障等各项任务提供保障。现有的3D目标检测算法对硬件设备运算能力的依赖较为严重,为了在确保检测精度的同时降低方法对硬件设备的要求,提出一种能部署在移动机器人CPU环境下的多传感器融合3D目标检测方法。方法结合了2D目标检测和点云聚类技术,利用2D目标检测技术从图像中获取目标的检测信息,根据相机与雷达的空间映射关系对检测框内的点云进行分割,并对分割后的点云进行聚类和信息提取,从而实现3D目标的检测和定位功能。通过与经典的多传感器3D目标检测算法MVX-Net的对比,该算法有更优的检测精度,同时具有更小的计算复杂度。此外,该方法在实际移动机器人CPU设备的边缘终端上进行部署分析,算法的处理速度达到0.069s/帧,满足10Hz激光雷达频率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目标检测 多传感器数据融合 CPU 移动机器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视觉传感器的矿井移动机器人目标定位模型研究
19
作者 孙逍远 薄煜明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99-204,共6页
矿井作业环境具有复杂性和危险性,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井下移动机器人的定位精度,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多视觉传感器的矿井移动机器人目标定位模型。首先,设计了一个包含多个相机和深度传感器的传感器系统,以获取丰富的环境信息。这些传感器... 矿井作业环境具有复杂性和危险性,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井下移动机器人的定位精度,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多视觉传感器的矿井移动机器人目标定位模型。首先,设计了一个包含多个相机和深度传感器的传感器系统,以获取丰富的环境信息。这些传感器通过与移动机器人协同工作,可以提供准确的三维场景感知能力。其次,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目标检测和识别算法。通过训练一个区域深度卷积神经网络,可以从传感器获取的图像数据中准确地检测和识别井下的目标物体,如设备、人员等。然后,发展了一种融合定位算法,将传感器获取的视觉信息与机器人的运动模型相结合,实现移动机器人在井下的精准定位。该算法能够根据传感器数据和机器人的运动信息,实时更新机器人的位置和姿态,从而达到精确定位的目标。在实际矿井环境中对所提定位模型的有效性和鲁棒性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在复杂且危险的井下环境中准确定位目标物体,为井下移动机器人安全和高效运行提供了可靠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井移动机器人 多视觉传感器 目标定位 融合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VD的自适应无迹H_(∞)滤波定位算法研究
20
作者 伊鹏 柏建军 +2 位作者 时丙新 陈炳旭 沈秀强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726-1733,共8页
针对移动机器人噪声模型不确定性导致定位算法鲁棒性弱、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奇异值分解(Singular Value Decomposition,SVD)的自适应无迹H_(∞)滤波定位算法。该算法利用无迹H_(∞)滤波融合多传感器数据估计移动机器人位姿,并通... 针对移动机器人噪声模型不确定性导致定位算法鲁棒性弱、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奇异值分解(Singular Value Decomposition,SVD)的自适应无迹H_(∞)滤波定位算法。该算法利用无迹H_(∞)滤波融合多传感器数据估计移动机器人位姿,并通过自适应调节滤波器参数γ,提高了移动机器人的定位精度。同时为了提高算法的鲁棒性,采用SVD分解代替常规Cholesky分解,避免了误差协方差矩阵在数值迭代过程中出现负定的情况。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扩展H_(∞)滤波和粒子滤波算法,基于SVD分解的自适应无迹H_(∞)滤波定位算法具有精度高、鲁棒性强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机器人定位 多传感器融合 自适应 无迹H_(∞)滤波 SV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