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微超顺磁氧化铁粒子增强磁共振检测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王蓓 陆建平 +2 位作者 何新红 李耀华 吴轶娜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26-829,共4页
目的利用超微超顺磁氧化铁粒子(USPIO)作为巨噬细胞的特异标记物检测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方法利用内膜损伤+高脂喂养的方法建立动脉粥样硬化兔模型15只作为实验组,5只正常新西兰大白兔作为对照组,实验动物行MRI平扫后静脉注射对比... 目的利用超微超顺磁氧化铁粒子(USPIO)作为巨噬细胞的特异标记物检测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方法利用内膜损伤+高脂喂养的方法建立动脉粥样硬化兔模型15只作为实验组,5只正常新西兰大白兔作为对照组,实验动物行MRI平扫后静脉注射对比剂USPIO进行增强MRI扫描,连续跟踪扫描6天。在TOF-2D的MIP图像上观察增强后血管壁的变化,测量血管壁SNR值变化及观察血管腔面积减少百分比值(M)。与组织病理对照,评价USPIO检测不稳定斑块的价值。结果USPIO增强后的TOF-2D的MIP图像血管壁在增强后第4天呈明显充盈缺损影,T2WI序列的血管壁增强后第4天SNR值降至最低,较增强前有明显变化(P<0.01);病理证实TOF-2D序列横断面图像血管腔面积减少百分比值(M)与Perl’s铁染色区具较好的相关性(y=172.1x+0.6;r=0.78;P<0.05)。结论USPIO增强MRI扫描有助于检测不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磁共振成像 超微超顺磁氧化铁微粒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调节炎性细胞因子改善大鼠脑梗死急性期脑血流的USPIO-DSC MRI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杨烁慧 吴瑜 +4 位作者 詹松华 杨辰瑶 孔营楠 张成 陆方 《磁共振成像》 CAS 2020年第7期557-562,共6页
目的应用超微超顺磁性氧化铁(ultrasmall superparamagnetic particles of iron oxides,USPIO)动态磁敏感对比增强(susceptibility-weighted contrast-enhanced,DSC)MRI评价针刺通过调节血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以改善永久性大脑中动脉栓塞... 目的应用超微超顺磁性氧化铁(ultrasmall superparamagnetic particles of iron oxides,USPIO)动态磁敏感对比增强(susceptibility-weighted contrast-enhanced,DSC)MRI评价针刺通过调节血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以改善永久性大脑中动脉栓塞(permanent 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pMCAO)模型大鼠急性期梗死区域脑血流量和脑血容量的有效性。材料与方法首先建立24只SD大鼠pMCAO和假手术组模型:假手术组6只(A组)、无电针梗死组10只(B组)、电针梗死组8只(C组)。每组再分为24 h和48 h二个亚组。造模成功后C组大鼠选取百会穴、右侧足三里穴和水沟穴进行电针治疗。每只大鼠在相应时间点在1.5 T MRI上行USPIO-DSC MRI扫描。测量模型鼠梗死区域的相对脑血容量(relative cerebral blood volume,rCBV)和相对脑血流量(relative cerebral blood flow,rCBF),测量对侧镜像区域相应参数值,并计算比值(rrCBV和rrCBF)。观察24 h和48 h A组、B组和C组间的rrCBV、rrCBF值有无显著差异,以及B组加C组的这二个参数值分别与白介素(interleukin,IL)-1β、IL-6、IL-10和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是否相关。结果A组rrCBV和rrCBF在24 h和48 h均显著高于B组和C组(P<0.05)。C组rrCBV和rrCBF在24 h和48 h均显著高于B组(P<0.05)。24 h B组加C组rrCBV、rrCBF分别与IL-1β、IL-6显著负相关(P<0.05),与IL-10显著正相关(P<0.05);rrCBV与TNF-α显著正相关(P<0.05)。48 h B组加C组rrCBV、rrCBF分别与IL-1β显著负相关(P<0.05),与IL-10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针刺在下调炎性因子IL-1β、IL-6以减轻炎性反应的同时,又通过上调IL-10和TNF-α来增加pMCAO大鼠急性期梗死区域的rrCBV和rrCBF,以维持梗死区域的血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微超顺磁性氧化铁 磁共振成像 炎性细胞因子 针刺 脑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SPIO增强MRI检测兔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李勇刚 朱默 +3 位作者 戴颖钰 陈剑华 倪健坤 郭亮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52-156,共5页
目的:探讨USPIO增强MRI检测兔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的可行性及价值。方法:健康雄性新西兰大白兔3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20只,对照组10只。实验组采用球囊导管损伤主动脉内膜结合高脂饮食的方法建立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对照组不做干预。观察... 目的:探讨USPIO增强MRI检测兔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的可行性及价值。方法:健康雄性新西兰大白兔3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20只,对照组10只。实验组采用球囊导管损伤主动脉内膜结合高脂饮食的方法建立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对照组不做干预。观察USPIO增强前后AS斑块MRI信号表现,并与病理检查结果行对照研究。结果:12例兔AS模型成功建立,扫描范围内共发现普鲁士蓝染色阳性斑块67个,USPIO增强前后信号明显改变者共53个。USPIO增强T2WI及T2*WI表现为斑块中央信号减低,其负性强化峰值出现在注射对比剂后96h。USPIO增强3D-TOF序列表现为管壁点状充盈缺损。病理检查发现,氧化铁颗粒主要沉积在内膜下、泡沫细胞中以及泡沫细胞融合崩解的粥样坏死物中。结论:USPIO增强MRI能检出并反映兔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成分,有望用于对AS病变诊断及斑块稳定性的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磁共振成像 超微超顺磁性氧化铁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IO标记下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特性及多向分化潜能及体外MR成像 被引量:10
4
作者 许杰华 李丹 +5 位作者 于春鹏 周斌 颜荣华 王劲 朱康顺 单鸿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42-147,164,共7页
【目的】探讨超顺磁氧化铁纳米颗粒(SPIO)标记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特性和多向分化潜能的影响以及体外磁共振(MRI)成像的可行性,为移植干细胞活体MRI成像提供实验基础。【方法】采用梯度密度离心法和贴壁法获取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目的】探讨超顺磁氧化铁纳米颗粒(SPIO)标记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特性和多向分化潜能的影响以及体外磁共振(MRI)成像的可行性,为移植干细胞活体MRI成像提供实验基础。【方法】采用梯度密度离心法和贴壁法获取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采用25μg/mLSPIO联合0.75μg/mL多聚赖氨酸(PLL)标记BMSC,比较标记和未标记MSC细胞活力、增值、细胞周期、凋亡和成骨、成脂多向分化能力;应用1.5TMR对不同数量级细胞分别进行T1WI、T2WI和T2*WI序列扫描。【结果】普鲁士兰染色显示SPIO(25μgFe/mL,48h)对细胞的标记率接近100%,细胞活力、增殖、周期和凋亡检测,均显示SPIO标记细胞与未标记细胞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成骨、成脂诱导显示,BMSC和标记BMSC均具备成骨、成脂分化能力;对不同数量级的SPIO标记BMSC行MR扫描,T1WI、T2WI和T2*WI能检测到的最小数量级细胞分别为2×104,1×104,0.5×104,呈低信号。【结论】25μg/mLSPIO联合0.75μg/mLPLL能有效标记BMSC,不影响BMSC的活力、增值、细胞周期、凋亡和多向分化能力,1.5TMR示踪标记细胞可行,与T1WI和T2WI序列相比,T2*WI最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超顺磁性氧化铁粒子 磁共振成像 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小超顺磁性氧化铁增强MRA联合炎症因子检测兔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 被引量:3
5
作者 李公信 王露朝 +6 位作者 刘芃 温志波 黄凡衡 陈立桁 赵鑫 林霖 周怡军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324-1328,共5页
目的探讨超小超顺磁性氧化铁(USPIO)增强MRA联合IL-6、IL-I0检测兔动脉粥样硬化(AS)易损斑块的可行性及价值。方法健康雄性新西兰大白兔24只,分为A、B、C 3组。A组采用球囊导管损伤主动脉内膜结合高脂饲养建立AS模型,B组采用高脂饲养,空... 目的探讨超小超顺磁性氧化铁(USPIO)增强MRA联合IL-6、IL-I0检测兔动脉粥样硬化(AS)易损斑块的可行性及价值。方法健康雄性新西兰大白兔24只,分为A、B、C 3组。A组采用球囊导管损伤主动脉内膜结合高脂饲养建立AS模型,B组采用高脂饲养,空白C组不做干预。12周于耳缘静脉采血5 ml比较各组间血脂及IL-6、IL-10的变化情况。行MRA平扫、USPIO增强扫描,与病理检查结果行对照研究。结果 A、B两组比较血脂水平无统计学意义(P>0.05),IL-6水平(167±21.3)pg/ml vs(116±14.3)pg/ml P<0.05,IL-10无差异(P>0.05)。A vs C、B vs C(TC、TG、LDL)P<0.01,HDL无差别。IL-6、IL-10有显著性差异(P<0.01)。MRA连续扫描中,管壁信噪比(SNR)在不同组间存在差异(P<0.05)。结论 USPIO通过标记巨噬细胞引起T2WI信号下降,结合SNR峰值变化可以预测兔动脉粥样硬化血管整体的炎症程度。USPIO增强MRA联合IL-6、IL-IO检测兔AS易损斑块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超小超顺磁性氧化铁 白细胞介素6 白细胞介素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纳米磁标记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特性及其MR成像 被引量:10
6
作者 金旭红 杨柳 +2 位作者 段小军 陈伟 李忠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75-279,共5页
目的研究超顺磁性氧化铁粒子(superparamagnetic iron oxide particles,SPIO)体外标记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及MR细胞成像示踪可行性。方法从兔骨髓中分离培养MSCs,体外不同浓度SPIO联合硫酸鱼精蛋白标记,未... 目的研究超顺磁性氧化铁粒子(superparamagnetic iron oxide particles,SPIO)体外标记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及MR细胞成像示踪可行性。方法从兔骨髓中分离培养MSCs,体外不同浓度SPIO联合硫酸鱼精蛋白标记,未标记细胞设为对照组。普鲁士蓝染色和电镜检查鉴定细胞内铁颗粒,台盼蓝染色检测细胞存活,MTT法测定细胞生长曲线的变化,磁标记MSCs转入成骨、成脂肪培养基中进行诱导培养后进行鉴定,应用1.5TMR梯度回波T2加权(GRET2*WI)扫描序列和自旋回波T2加权(SET2WI)扫描序列对磁标记细胞成像示踪。结果普鲁士蓝染色和电镜检查显示细胞质内含致密铁颗粒,磁标记对MSCs活性和增殖无统计学差异(P>0·05),标记细胞可正常成骨、成脂肪分化。GRET2*WI序列和SET2WI序列提示与未标记细胞信号强度(SI)相比,1×106(标记细胞)、5×105(标记细胞)SI均显著性下降(P<0·05),其中GRET2*WI的信号强度衰减率(△SI)显著高于T2WI序列(P<0·05)。在2个序列中1×106(标记细胞)△SI均高于5×105(标记细胞)△SI,但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SPIO联合硫酸鱼精蛋白转染剂能成功标记MSCs,磁标记对细胞存活、增殖及潜在多向分化能力无影响。磁标记细胞在MR上产生特征性的低信号改变。应用1.5TMR成像示踪标记细胞可行,以GRET2*WI序列成像最为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顺磁性氧化铁粒子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磁标记细胞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靶向分子探针在肝细胞癌大鼠模型中的特异性磁共振成像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5
7
作者 潘奇 罗春海 +3 位作者 马婉玲 曲原飞 王建如 陈琳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492-1496,共5页
目的观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抗体与超顺磁性氧化铁颗粒(USPIO)连接的靶向分子探针(VEGF-C-USPIO)在大鼠肝细胞癌(HCC)模型体内的MR成像特点,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诱导法建立大鼠原位肝癌模型,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n... 目的观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抗体与超顺磁性氧化铁颗粒(USPIO)连接的靶向分子探针(VEGF-C-USPIO)在大鼠肝细胞癌(HCC)模型体内的MR成像特点,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诱导法建立大鼠原位肝癌模型,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n=20)和对照组(n=10)。分别于鼠尾静脉注射靶向探针VEGF-C-USPIO和非靶向探针USPIO,并于注射前及注射后1 h对大鼠行MR扫描成像,测量其肝脏肿瘤与周围肝组织的T2WI信号强度,计算噪声比(CNR),比较增强前后2组之间CNR的差异。扫描结束后取动物肝脏进行HE染色明确大鼠肝癌病理类型;普鲁士蓝染色验证肿瘤组织细胞中铁含量;免疫组化染色验证肝癌组织中VEGF-C的表达情况。实验组与对照组间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实验组或对照组内注射对比剂前后的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 30只大鼠全部诱癌成功,病理学诊断为HCC,成瘤率100%。实验组注射靶向对比剂VEGF-C-USPIO后1 h与注射前CN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11±0.23 vs 3.47±0.45,t=-13.15,P<0.001);对照组注射非靶向对比剂USPIO后1 h与注射前CNR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51±0.14 vs 3.82±0.61,t=-1.40,P=0.192);2组大鼠注射对比剂后的CN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60,P<0.001)。对大鼠肝脏标本行HE染色,结果证实为HCC;免疫组化染色显示,VEGF-C主要在肝癌细胞胞膜及胞浆中表达;普鲁士蓝染色显示,实验组肿瘤组织内蓝染铁颗粒较对照组明显增多。结论所合成的分子靶向探针VEGF-C-USPIO对大鼠HCC模型具有较好的主动靶向作用,能够通过MR信号强度的变化实现HCC的特异性成像,为HCC的早期诊断提供影像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 磁共振成像 超小型超顺磁性氧化铁 大鼠 SPRAGUE-DAWLE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模态标记F344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入大鼠心脏后离体及在体影像示踪 被引量:4
8
作者 曹剑 王怡宁 +6 位作者 石新琳 马国涛 孔令燕 薛华丹 雷晶 何泳蓝 金征宇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74-479,共6页
目的利用超小超顺磁性氧化铁(USPIO)标记带有红色荧光蛋白(RFP)的F344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探索双模态成像示踪标记干细胞示踪的可行性。方法使用含USPIO(40μg Fe/ml)的培养基与BMSCs/RFP共孵育培养24 h,标记后行普鲁士蓝染色... 目的利用超小超顺磁性氧化铁(USPIO)标记带有红色荧光蛋白(RFP)的F344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探索双模态成像示踪标记干细胞示踪的可行性。方法使用含USPIO(40μg Fe/ml)的培养基与BMSCs/RFP共孵育培养24 h,标记后行普鲁士蓝染色、透射电镜检查及台盼蓝染色验证标记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实验组(n=8)通过心肌局部注射方式将双标干细胞移植至急性心肌梗死F344大鼠的梗死心肌周围,术后不同时间点(1 d、1周、2周和4周)行磁共振成像和荧光成像,对双标干细胞进行示踪并比较信号强度变化;对照组(n=2)不注射细胞,行磁共振和光学成像。4周后将大鼠麻醉处死后取心脏病理行HE染色、普鲁士蓝染色和荧光成像,观察双标干细胞在心肌内的分布。结果共孵育培养24 h的方式可以有效、安全地构建USPIO-RFP双标BMSCs干细胞,普鲁士蓝染色显示USPIO标记阳性率为99%,透射电镜提示USPIO颗粒主要位于胞质内溶酶体中。台盼蓝染色显示标记组和阴性对照组活细胞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5.7%比96.3%,P>0.05)。心肌局部注射双标干细胞的实验组8只大鼠,磁共振成像在术后4周内均能观察到注射区域信号强度降低,并且信号强度随时间的延长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66);在体荧光成像未能检测到荧光信号,而离体荧光成像检测到心脏表面细胞注射区域有较弱的荧光。病理切片染色显示梗死心肌周围细胞核密度增加,心肌中蓝染颗粒及荧光成像发光分布区域与HE染色中细胞核密度增加区域一致。结论USPIO-RFP双标干细胞注射至大鼠急性梗死心肌后,在体磁共振成像在一定时间内能够实现对干细胞的示踪成像,离体荧光成像和病理荧光成像可以示踪移植干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荧光蛋白 超小超顺磁性氧化铁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荧光成像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的培养鉴定及体外磁标记MR成像 被引量:5
9
作者 谢光友 杨海涛 +5 位作者 吕富荣 鲁文力 盛波 肖智博 吕发金 欧阳羽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5期1567-1571,共5页
目的研究兔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ipose derived stem cells,ADSCs)的培养鉴定方法,联合应用超顺磁性氧化铁(superparamagnetic iron oxide particles,SPIO)和多聚赖氨酸(poly-l-lysine,PLL)行体外磁标记细胞,探讨磁标记示踪的可行性。方... 目的研究兔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ipose derived stem cells,ADSCs)的培养鉴定方法,联合应用超顺磁性氧化铁(superparamagnetic iron oxide particles,SPIO)和多聚赖氨酸(poly-l-lysine,PLL)行体外磁标记细胞,探讨磁标记示踪的可行性。方法分离、纯化并培养兔ADSCs,流式细胞术鉴定细胞表面抗原CD90、CD44和CD34。应用SPIO-PLL标记细胞,普鲁士蓝染色和透射电镜检测胞内铁粒子。体外3.0T MR分别对1×107个未标记ADSCs(空白对照),经25、50、75μg/mL SPIO-PLL分别标记的1×107个细胞,经25μg/mL SPIO-PLL标记的1×107个(标记1 d)、1×107个(标记3 d)和5×106个(标记1 d)ADSCs进行成像,包括T1WI、T2WI及T*2WI序列,测量各组的信号强度和弛豫时间。结果第3代ADSCs纯度高、排列规则,细胞呈漩涡状,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示CD44和CD90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9.2%、98.7%,CD34表达阴性。普鲁士蓝染色和透射电镜示胞浆内蓝色颗粒,磁标记率近100%。MR示随着SPIO-PLL浓度增高,T*2WI和T2WI序列的信号强度变化较T1WI明显。1×107个ADSCs(标记1 d)的信号强度变化率较1×107个(标记3 d)和5×106个(标记1 d)大,T*2和T2弛豫时间与T1弛豫时间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61.47,P<0.05),但T*2和T2弛豫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5.88,P>0.05)。结论通过分离纯化培养可获得足量的ADSCs,SPIO-PLL能够有效标记ADSCs,体外可行MR细胞成像,以T*2WI和T2WI序列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 超顺磁性氧化铁 磁标记 磁共振成像 体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体MR成像监测移植干细胞治疗SD大鼠心肌梗死并评价左心功能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曹剑 王怡宁 +7 位作者 孔令燕 薛华丹 马国涛 雷晶 何泳蓝 李琢 金征宇 孟洁 《磁共振成像》 CAS 2011年第5期337-342,共6页
目的以超小超顺磁性氧化铁(USPIO)标记SD大鼠脂肪来源干细胞(ADSCs),探讨临床型1.5T MR扫描仪活体示踪SD大鼠急性心梗后心肌注射USPIO标记的干细胞并同时评估心功能的可行性。方法 USPIO40μg Fe/ml、多聚赖氨酸(poly-l-lysine,PLL)1.5... 目的以超小超顺磁性氧化铁(USPIO)标记SD大鼠脂肪来源干细胞(ADSCs),探讨临床型1.5T MR扫描仪活体示踪SD大鼠急性心梗后心肌注射USPIO标记的干细胞并同时评估心功能的可行性。方法 USPIO40μg Fe/ml、多聚赖氨酸(poly-l-lysine,PLL)1.5μg/ml与ADSCs共孵育培养,普鲁士蓝染色和透射电镜验证标记有效性、MTS试验验证标记安全性。开胸结扎实验组(n=10)SD大鼠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心梗模型并于心肌内注射标记干细胞,术后利用1.5T MR扫描仪对实验组和空白对照组(n=5)大鼠行磁共振成像,观察心肌信号、计算并比较两组大鼠的左室舒张末容积(left-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volume,LVEDV)、左室收缩末容积(left-ventricular end-systolic volume,LVESV)及左室射血分数(left-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病理组织学检查观察心肌结构和标记ADSCs的分布。结果普鲁士蓝染色显示USPIO标记ADSCs的阳性率>99%,透射电镜下可见黑色氧化铁颗粒位于细胞溶酶体内,MTS试验证实USPIO标记对ADSCs细胞活性无明显影响。开胸结扎冠脉前降支成功构建心梗模型,实验组大鼠心脏于FIESTA和FSPGR序列图像上可见左室前壁内信号降低和室壁运动异常,2D MDE序列图像上发现实验组心肌内延迟强化。实验组LVEDV、LVESV、LVEF分别为0.52±0.05ml,0.20±0.03ml和61.0±4.3%,空白对照组分别为0.44±0.04ml,0.25±0.05ml和42.7±13.4%,两组大鼠的LVEF、LVEDV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组织学检查于梗死心肌周边发现局灶性氧化铁颗粒沉积。结论临床1.5T MR成像仪活体示踪SD大鼠心肌梗死注射移植USPIO标记的ADSCs并同时评估SD大鼠心功能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小超顺磁性氧化铁 脂肪来源干细胞 磁共振成像 急性心梗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聚糖中超顺磁氧化铁复合纳米粒子制备影响因素及表征 被引量:4
11
作者 杨玉东 梁勇 +1 位作者 宋志霞 线全刚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25-229,共5页
利用化学共沉积法在改性葡聚糖体系下制备了以超顺磁性纳米氧化铁为核心,外包葡聚糖的壳核结构复合粒子.对制备过程控制因素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利用改性葡聚糖为表面活性剂,碱源快速滴加,合理的控制反应时间,温度可形成小... 利用化学共沉积法在改性葡聚糖体系下制备了以超顺磁性纳米氧化铁为核心,外包葡聚糖的壳核结构复合粒子.对制备过程控制因素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利用改性葡聚糖为表面活性剂,碱源快速滴加,合理的控制反应时间,温度可形成小核的超顺磁性纳米氧化铁-葡聚糖复合纳米粒子.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得到核心的平均粒径5nm,总体的平均粒径为7.8nm,并利用XRD、TEM和GLS等手段对其结构,形态和粒径分布进行了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顺磁氧化铁-葡聚糖复合纳米粒子 制备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顺磁性纳米氧化铁颗粒淋巴结成像及其与病理超微结构的比较 被引量:2
12
作者 薛华丹 雷晶 +4 位作者 李琢 王德田 周炜洵 戴威 金征宇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39-145,I0003,共8页
目的研究不同性质淋巴结超顺磁性纳米氧化铁颗粒(USPIO)的增强磁共振特征,探讨其与淋巴结超微结构的关系。方法36只健康新西兰兔随机分为炎症组及肿瘤转移组,兔足垫注射完全弗氏佐剂,用于建立腘窝淋巴结的炎性增生模型;兔后小腿肌肉接种... 目的研究不同性质淋巴结超顺磁性纳米氧化铁颗粒(USPIO)的增强磁共振特征,探讨其与淋巴结超微结构的关系。方法36只健康新西兰兔随机分为炎症组及肿瘤转移组,兔足垫注射完全弗氏佐剂,用于建立腘窝淋巴结的炎性增生模型;兔后小腿肌肉接种VX2瘤株,用于建立腘窝肿瘤淋巴结转移模型。两组建模后动物均经静脉注射90μmolFe/kg的USPIO,于注射前及注射后24h分别行磁共振成像(MRI)扫描观察淋巴结信号强度及T2值变化并计算强化率,扫描后取出腘窝淋巴结行HE染色、普鲁士蓝染色及电镜切片,观察淋巴结超微结构的变化、铁颗粒在淋巴结内的分布特征,分析病理显微结构与淋巴结强化的关系。结果炎症组36枚淋巴结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反应性增生,肿瘤转移组共26枚淋巴结为肿瘤转移性。平扫时炎性增生的淋巴结和肿瘤转移性淋巴结的T2信号强度差异无显著性,USPIO强化后,炎性增生淋巴结中心T2信号强度明显降低,肿瘤转移淋巴结则表现为均匀而不明显的T2信号下降,二者淋巴结强化率分别为57.39%和29.45%,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HE染色、普鲁士蓝染色及电镜切片显示淋巴结内的USPIO铁颗粒主要分布于淋巴结髓索结构内,副皮质区及皮质区巨噬细胞相对较少,与MRI图像相对应;电镜检查显示USPIO颗粒均存在于巨噬细胞的胞饮泡内。肿瘤转移淋巴结中,4枚正常淋巴结结构丧失,19枚仍存在部分淋巴结结构但其内含USPIO铁颗粒的巨噬细胞减少且巨噬细胞内铁颗粒数目减少,3枚仅见小片状包膜下转移灶。结论良恶性淋巴结USPIO强化特征与淋巴结的超微结构特别是巨噬细胞在结内的分布及其功能状态有较密切关系,可能影响USPIO对淋巴结性质的诊断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顺磁性纳米氧化铁颗粒 淋巴结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SPIO和GoldMag磁共振成像信号特点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逄鑫 邹利光 +3 位作者 杨华 张辉 舒通胜 张松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29-232,共4页
目的通过对不同浓度超小超顺磁性氧化铁(ultra-small superparamagnetic iron oxide,USPIO)和金磁微粒(GoldMag-Coreshell,GoldMag)行不同序列MR成像,对比分析其信号特点,探讨合适的MRI检查方法。方法以磷酸盐缓冲液(PBS)为稀释剂将USPI... 目的通过对不同浓度超小超顺磁性氧化铁(ultra-small superparamagnetic iron oxide,USPIO)和金磁微粒(GoldMag-Coreshell,GoldMag)行不同序列MR成像,对比分析其信号特点,探讨合适的MRI检查方法。方法以磷酸盐缓冲液(PBS)为稀释剂将USPIO和GoldMag分别稀释为0.5~1 000μg/ml的47个不同的浓度,以PBS液为对照,共获得48个浓度,行FSE T1WI、FSE T2WI和GRE T2*WI磁共振成像。观察不同浓度USPIO和GoldMag在3种序列中的信号强度变化规律,计算信号强度变化比率,绘制浓度-信号强度曲线图。结果GoldMag与USPIO的MRI信号变化规律基本一致,随浓度增加,FSE T1WI信号强度呈升高趋势,FSE T2WI信号强度略有下降,GRE T2*WI信号强度明显降低。不同成像序列两种对比剂信号强度比较,在FSE T1WI,浓度高于30μg/ml时信号强度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FSE T2WI,浓度为40~90μg/ml时信号强度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GRE T2*WI,两种对比剂信号强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GoldMag与USPIO常规MRI信号特点变化趋势相似,GoldMag是较理想的MRI分子影像学研究纳米粒对比剂,GRE T2*WI为USPIO和GoldMag的最佳成像序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波谱学 造影剂 磁共振成像 超小超顺磁性氧化铁 金磁微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胎盘间充质干细胞的磁性标记及MR分子成像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芳 何花 +4 位作者 熊瑶 朱凯 胡洁婷 王一帆 郭玉林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401-405,415,共6页
目的探讨多聚赖氨酸-超微超顺磁性氧化铁(PLL-USPIO)标记人胎盘间充质干细胞(hPMSCs)并行MR分子成像的可行性。材料与方法制备浓度为10μg/ml的PLL-USPIO标记hPMSCs,考察标记效率,并检测细胞活性、增殖能力及凋亡率等生物学特性。建立... 目的探讨多聚赖氨酸-超微超顺磁性氧化铁(PLL-USPIO)标记人胎盘间充质干细胞(hPMSCs)并行MR分子成像的可行性。材料与方法制备浓度为10μg/ml的PLL-USPIO标记hPMSCs,考察标记效率,并检测细胞活性、增殖能力及凋亡率等生物学特性。建立不同数量级细胞琼脂糖凝胶模型,应用3.0T MR分别以T2WI、T2mapping、T2^*mapping序列扫描比较MR横向弛豫时间及弛豫率。结果普鲁士蓝染色显示标记率>95%,标记细胞与未标记细胞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245,P=0.63)。标记细胞增殖能力在第1天、第3天、第5天与未标记细胞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标记细胞和标记细胞晚期凋亡率分别为4.2%和6.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87,P=0.35);两组细胞早期凋亡率分别为5.9%和13.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85,P=0.91)。当标记细胞数量为1×10^4个时,T2^*mapping序列即可显示,且对应R2^*值大于R2值。结论PLL-USPIO可有效标记hPMSCs,在一定范围内对细胞的生物学特性无明显影响。3.0T MR可实现h PMSCs的体外成像,其中T2^*mapping序列较T2WI、T2mapping序列更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质干细胞 超微超顺磁性氧化铁 磁共振成像 分子成像 体外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R分子探针RGD-USPIO评价核苷组合对人肝癌细胞Bel-7402的作用 被引量:3
15
作者 赵荣荣 韩明 +1 位作者 程鑫 张仕状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163-1166,共4页
目的利用超微超顺磁性氧化铁(USPIO)标记的含有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RGD)序列的环肽探针(RGD-USPIO)评价核苷组合对人肝癌细胞Bel-7402的作用效果及抗肿瘤作用机制。方法将对数生长期的人肝癌细胞Bel-7402分为2组,实验组加入1mmol/... 目的利用超微超顺磁性氧化铁(USPIO)标记的含有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RGD)序列的环肽探针(RGD-USPIO)评价核苷组合对人肝癌细胞Bel-7402的作用效果及抗肿瘤作用机制。方法将对数生长期的人肝癌细胞Bel-7402分为2组,实验组加入1mmol/L核苷组合,对照组加入1640培养液,共同培养48h后加入等量的RGD-USPIO培养6h,行体外MR成像并测量T2WI信号强度。提取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细胞总RNA和总蛋白,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及Western blot检测整合素α_νβ_3的表达情况。结果MR扫描显示对照组和实验组T2WI信号强度分别为241.05±15.36、997.35±42.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79,P<0.01);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实验组α_νβ_3 mRNA表达水平是对照组的(0.22±0.02)倍(t=4.50,P<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实验组蛋白条带较对照组浅,实验组肿瘤细胞整合素α_νβ_3的表达较对照组低(t=11.88,P<0.01)。结论核苷组合通过抑制整合素配体—受体结合而发挥抗肿瘤作用,其抗肿瘤机制可能与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有关;MR分子探针RGD-USPIO可简便、准确地评价核苷组合对Bel-7402细胞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 超微超顺磁性氧化铁 核苷组合 整合素ΑΝΒ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急性期局灶性脑缺血后炎性反应的超微超顺磁性氧化铁增强MRI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杨烁慧 陆方 +5 位作者 杨赛 范德生 龚志刚 程瑞新 朱琼 詹松华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48-552,共5页
目的:通过超微超顺磁性氧化铁微粒(USPIO)观察大鼠急性期局灶性脑缺血后炎症反应。方法:48只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及模型组,每组各24只,进行右侧大脑中动脉栓塞造模。造模成功后,立即于大鼠尾静脉注射USPIO对比剂。两组均按造模后MR扫... 目的:通过超微超顺磁性氧化铁微粒(USPIO)观察大鼠急性期局灶性脑缺血后炎症反应。方法:48只大鼠随机分成假手术组及模型组,每组各24只,进行右侧大脑中动脉栓塞造模。造模成功后,立即于大鼠尾静脉注射USPIO对比剂。两组均按造模后MR扫描时间点(6h、12h、24h、36h、48h、72h)平均分成6亚组行MR扫描,结束后即刻取脑行HE染色观察细胞坏死、普鲁士蓝染色观察铁微粒、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吞噬细胞。结果:6h模型亚组于MRI图像上梗死灶未见明显强化。12~72h模型亚组梗死灶于T_2WI及T_2W快速场回波(T_2WFFE)图像上呈负性强化,于T_1WI图像上呈正性强化。除72h亚组的T_2W-FFE序列外(t=0.728,P=0.478),模型组与假手术组的6h、12h、24h、36h、48h、72h各亚组的各序列上的病灶信号强度比值均见明显差异(P<0.01)。普鲁士蓝染色示12~72h模型组梗死灶铁微粒沉积,免疫组化染色(CD68)显示病灶区吞噬细胞增生。结论:USPIO可作为大鼠急性期脑缺血后炎症反应活体监测的新型MRI对比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微超顺磁性氧化铁微粒 吞噬细胞 炎性反应 急性期脑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SPIO增强MRI在兔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模型的观察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勇 李小鹏 +2 位作者 徐智超 朱华庆 胡孝朋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66-70,共5页
目的探讨单纯高脂饮食建立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的可行性以及超小顺磁性氧化铁(USPIO)增强磁共振成像(MRI)在兔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研究中的价值。方法挑选30只健康的雄性新西兰大白兔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分组法分为两组,其中实验组20... 目的探讨单纯高脂饮食建立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的可行性以及超小顺磁性氧化铁(USPIO)增强磁共振成像(MRI)在兔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研究中的价值。方法挑选30只健康的雄性新西兰大白兔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分组法分为两组,其中实验组20只,对照组10只。实验组通过单纯高脂饲料饲养的方法建立兔AS模型,对照组不作其他干预。观察USPIO增强前后动脉斑块的MRI表现,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实验组成功建立兔AS模型,其中14例形成AS斑块,USPIO增强T2W1序列表现为斑块中央信号减低,血管壁信噪比值在96 h降低最低,较增强前信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在增强前后管壁信号无变化。USPIO增强PJN 2D-TOF序列表现为管壁点状充盈缺损。病理检查显示USPIO颗粒主要沉积在内膜下。结论单纯高脂饮食可以建立兔AS模型,USPIO增强MRI能反映出兔AS斑块情况,有助于对AS病变诊断作出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磁共振成像 超微超顺磁性氧化铁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LL-USPION-PMSCs分子探针靶向探测结直肠癌的MRI在体示踪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何花 王芳 +1 位作者 王一帆 郭玉林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909-914,共6页
目的探讨使用多聚赖氨酸-超微、超顺磁氧化纳米铁颗粒蛋白复合物-人胎盘间充质干细胞(PLL-USPION-PMSCs)分子探针靶向结直肠癌小鼠模型,观察活体行分子成像的可行性及PMSCs对结直肠癌的影响。材料与方法培养PMSCs,以PLL进行转染,用USPIO... 目的探讨使用多聚赖氨酸-超微、超顺磁氧化纳米铁颗粒蛋白复合物-人胎盘间充质干细胞(PLL-USPION-PMSCs)分子探针靶向结直肠癌小鼠模型,观察活体行分子成像的可行性及PMSCs对结直肠癌的影响。材料与方法培养PMSCs,以PLL进行转染,用USPION对PMSCs-PLL进行磁性标记。将PLL-USPION-PMSCs分子探针通过鼠尾静脉移植入实验组(10只)结直肠癌动物模型内,以同样方法在荷瘤小鼠瘤内注入不含细胞的PBS作为空白对照(对照组,10只)。采用T2WI、T2mapping、T2*mapping序列采集注射后1、3、7、10和14 d两组荷瘤小鼠的MRI图像,观察两组移植瘤内信号分布、变化特征,测量肿瘤的大小、T2值、T2*值,绘制生长曲线。肿瘤标本称瘤重,计算抑瘤率,行普鲁士蓝染色、HE染色及免疫组化病理检测,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移植瘤内可检测到PMSCs低信号,且PMSCs信号和肿瘤信号及T2、T2*值随时间推移发生动态变化。两组移植瘤T2、T2*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4.472、8.963,P=0.00、0.01)。两组移植瘤生长曲线相似且体积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32,P<0.05),抑瘤率为正值。实验组普鲁士蓝染色后红色肿瘤组织边缘区域可见PMSCs蓝染颗粒,HE染色示两组移植瘤新生血管丰富,免疫组化示两组移植瘤血管内皮标志物CD31、CD34均(+),按照Weidner的判断标准计数,血管数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245、0.270,P>0.05)。结论3.0T MRI可安全、有效地实现对PMSCs活体示踪,PMSCs对结直肠癌有定向趋化作用,可以聚集至肿瘤内,通过不同时期的促进和抑制肿瘤生长相互交叉作用最终抑制肿瘤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胎盘间充质干细胞 超微超顺磁性氧化铁 结直肠癌 磁共振分子成像 疾病模型 动物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SPIO示踪中枢神经系统炎性细胞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成 杨烁慧 詹松华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66-469,共4页
中枢神经系统炎性反应是造成脑损伤的重要原因之一。近年来,超微超顺磁性氧化铁颗粒在多发性硬化、脑缺血等伴发的炎性反应研究中取得了一定进展,特别是随着分子影像技术的发展及应用,为炎性机制的探索提供了更好的手段。
关键词 超微超顺磁性氧化铁颗粒 中枢神经系统 炎性反应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蟾素抗裸鼠原位肝细胞癌血管生成的超微超顺磁性氧化铁增强磁敏感加权成像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陆方 郭然 +4 位作者 林江 杨烁慧 傅彩霞 刘孟潇 俞健力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44-48,共5页
目的通过超微超顺磁性氧化铁(ultrasmall superparamagnetic iron oxide,USPIO)增强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bility-weighted imaging,SWI)来评价华蟾素抗裸鼠原位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肿瘤内大血管形成的有效性。材... 目的通过超微超顺磁性氧化铁(ultrasmall superparamagnetic iron oxide,USPIO)增强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bility-weighted imaging,SWI)来评价华蟾素抗裸鼠原位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肿瘤内大血管形成的有效性。材料与方法建立16只裸鼠原位HCC-LM3模型并随机分成2组,建模后第21天开始分别使用华蟾素(治疗组,n=8)和生理盐水(对照组,n=8)每天干预,至干预后的第21天在3.0 T西门子磁共振上行USPIO增强SWI检查,并对SWI图像上肿瘤内磁敏感信号(intratumoral susceptibility signal,ITSS)进行评分。分别测量并比较两组所获得的ITSS差异,并评价与病理学肿瘤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和肿瘤体积的相关性。结果华蟾素治疗组8只荷瘤裸鼠存活5只,生理盐水对照组8只荷瘤裸鼠存活7只。华蟾素治疗组肿瘤的ITSS评分和病理MVD均显著低于生理盐水对照组(P<0.05)。12只荷瘤裸鼠ITSS评分与肿瘤MVD高度正相关(r=0.647,P=0.022);与肿瘤体积高度正相关(r=0.645,P=0.023)。结论USPIO增强SWI MRI成像研究显示华蟾素能够抑制裸鼠原位肝细胞癌肿瘤内大血管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微超顺磁性氧化铁 磁敏感加权成像 华蟾素 肝细胞癌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