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消痈溃得康对乙酸型胃溃疡大鼠血清NO NOS含量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白光 周学文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132-2133,共2页
目的:探讨消痈溃得康的作用机制。方法:健康Wistar大鼠7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消痈溃得康高、低剂量组以及胃康胶囊组、西咪替丁组共6组。结果:消痈溃得康通过对血清NO、NOS含量的影响,从而保护胃黏膜,调节胃黏膜血流量、胃... 目的:探讨消痈溃得康的作用机制。方法:健康Wistar大鼠7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消痈溃得康高、低剂量组以及胃康胶囊组、西咪替丁组共6组。结果:消痈溃得康通过对血清NO、NOS含量的影响,从而保护胃黏膜,调节胃黏膜血流量、胃酸分泌。结论:消痈溃得康可以提高胃溃疡愈合质量(QOU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痈溃得康 胃溃疡 一氧化氮 一氧化氮合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口腔外周T细胞淋巴瘤非特指型的特点分析
2
作者 黄润语 张春叶 +3 位作者 张颖 赵峥岩 杨扬 吴岚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53-660,共8页
目的·探讨原发于口腔的外周T细胞淋巴瘤-非特指型(peripheral T-cell lymphoma,not otherwise specified,PTCLNOS)的临床表现和免疫表型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8月至2024年8月就诊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目的·探讨原发于口腔的外周T细胞淋巴瘤-非特指型(peripheral T-cell lymphoma,not otherwise specified,PTCLNOS)的临床表现和免疫表型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8月至2024年8月就诊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口腔黏膜病科、口腔为首发部位、确诊为PTCL-NOS的患者的病史和病理资料,并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Scopus和中国知网共5个数据库,结合2014年1月至2024年9月国际上相关病例报道,对临床特点、病理学特点进行分析归纳。结果·共20例口腔PTCL-NOS病例纳入研究。其中男性11例(55.0%),女性9例(45.0%);患者首诊年龄25~77岁,平均(52.53±12.94)岁;好发部位为舌部(25.0%)、腭部(25.0%)及颊部(20.0%);19例(95.0%)不伴B症状。纳入病例免疫表型阳性表达情况为CD3(19/19)、CD4(11/13)、CD8(7/12)、CD2(5/6)、CD7(5/5)、TIA-1(6/7)、GB(9/13)、perforin(4/6),EBER均阴性表达(8/8)。85%的病例Ki-67增殖指数≥60%。结论·口腔PTCL-NOS极为罕见,临床进展极具侵袭性,口腔表现为深而大的黏膜溃疡,基底高低不平,可扪及结节。病理特征具有异质性,免疫表型检测有助于早期诊断和分型。口腔科医师需加深对该疾病的认识,以避免错过此类恶性疾病的早期诊断与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特征 外周T细胞淋巴瘤 非特指型 临床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V感染者和AIDS患者口腔非特异性溃疡 被引量:4
3
作者 熊卉 陈建钢 桂希恩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6年第6期629-631,共3页
目的:口腔非特异性(NOS)溃疡是一类与HIV感染有关的口腔病变,其临床表现不同于常见口腔溃疡。通过对NOS口腔溃疡临床特征的分析,为临床医师提供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72例HIV/AIDS患者,NOS口腔溃疡有3例,探讨其临床特征并... 目的:口腔非特异性(NOS)溃疡是一类与HIV感染有关的口腔病变,其临床表现不同于常见口腔溃疡。通过对NOS口腔溃疡临床特征的分析,为临床医师提供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72例HIV/AIDS患者,NOS口腔溃疡有3例,探讨其临床特征并与复发性阿弗他溃疡、单纯疱疹性口炎进行比较,探讨其发病机制。结果:NOS口腔溃疡的好发部位为软腭、口咽及舌腭弓处,常为1~2个,病程较长,cD。+细胞明显减少,多伴发白色念珠菌感染。结论:NOS口腔溃疡的发病部位、病程与预后较为特殊,与AIDS的病程进展有一定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HIV 口腔非特异性(nos)溃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黄皮根总黄酮抗DSS诱导的小鼠溃疡性结肠炎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李靖 朱毅 +3 位作者 陈国彪 陈恩斌 黄凌 赵锦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1-34,共4页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的水黄皮根总黄酮(PRF)对右旋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小鼠产生的溃疡性结肠炎(UC)的干预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自由饮用4%DSS水溶液制备UC小鼠模型,以柳氮磺胺吡啶(SASP)作对照,观察各组小鼠的临床症状...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的水黄皮根总黄酮(PRF)对右旋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小鼠产生的溃疡性结肠炎(UC)的干预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自由饮用4%DSS水溶液制备UC小鼠模型,以柳氮磺胺吡啶(SASP)作对照,观察各组小鼠的临床症状及结肠黏膜损伤情况,同时检测结肠组织中T-AOC、MDA、NO及NOS的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PRF高、中剂量组可不同程度的改善UC小鼠的临床症状,减轻结肠黏膜损伤,降低结肠组织中MDA、NO、NOS的含量或活性和升高T-AOC水平(P<0.05,P<0.01),且PRF高剂量组作用与SASP相似(P>0.05)。结论:PRF对DSS诱导的UC小鼠作用显著,其机制可能与减少自由基生成、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和增强抗氧化能力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黄皮根总黄酮 DSS 溃疡性结肠炎 T—AOC MDA no no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樗白皮活性成分对结肠炎模型小鼠血清相关炎性因子的影响
5
作者 程富胜 胡庭俊 +2 位作者 张霞 董鹏程 孟聚诚 《中国兽药杂志》 2007年第2期16-18,共3页
以2,4-二硝基氯苯(DNCB)致小鼠结肠炎模型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樗白皮活性成分对小鼠血清中NO含量和NOS活性的影响。小鼠分成4组(即对照组、预防组、治疗组、模型组)。模型组用DNCB-丙酮-橄榄油制剂先腹部涂抹致敏再进行DNCB-乙醇溶液灌肠... 以2,4-二硝基氯苯(DNCB)致小鼠结肠炎模型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樗白皮活性成分对小鼠血清中NO含量和NOS活性的影响。小鼠分成4组(即对照组、预防组、治疗组、模型组)。模型组用DNCB-丙酮-橄榄油制剂先腹部涂抹致敏再进行DNCB-乙醇溶液灌肠;预防组和治疗组分别在制模前、后进行药物灌胃;对照组以乙醇灌肠和生理盐水灌胃。利用比色法对各组动物血清NO含量和NOS活性进行测定。结果,预防组与治疗组NO含量较模型组和对照组显著降低(p<0.001,p<0.01),预防组与治疗组间无差异显著性;预防组、治疗组NOS活性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1),但与对照组间无差异显著性。结论,樗白皮活性成分对机体NO和NOS具有调节作用,在结肠炎时能促进机体清除NO含量和下调NOS的活性,对于药物所致的小鼠结肠炎有缓解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4-二硝基氯苯 no nos 结肠炎 樗白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溃疡性结肠炎灌肠液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1
6
作者 任毅 张振忠 +7 位作者 赵洪波 马树梅 李远 梁斌强 刘宁州 豆小妮 万照良 文华 《世界中医药》 CAS 2013年第12期1430-1432,共3页
目的:观察中草药灌肠对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给予自拟灌肠液治疗,检测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一氧化氮合酶-3(内皮型)(N... 目的:观察中草药灌肠对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给予自拟灌肠液治疗,检测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一氧化氮合酶-3(内皮型)(Nitric Oxide Synthase-3,Nos-3/eNos)的变化趋势以观察中草药液灌肠对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1个疗程后,总有效率达93.33%,IL-1β平均提升了19.7%,TNF-α平均降低了14.7%,Nos-3/eNos平均降低了20.8%。结论:溃疡性结肠炎灌肠液在防治溃疡性结肠炎方面,疗效可靠,使用方便,造价低廉,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中医药疗法 灌肠 IL-1Β TNF-Α nos-3 Eno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