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UWB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基于匹配滤波检测的TOA估计 被引量:15
1
作者 吴绍华 张钦宇 张乃通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3010-3022,共13页
深入研究了UWB(ultra wideband)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基于匹配滤波门限检测的TOA(time of arrival)估计算法.针对现有算法的不足,提出了一种三步TOA估计算法:先确定DP(direct path)搜索区域,然后使用门限检测确定DP的粗略位置,最后精确搜索... 深入研究了UWB(ultra wideband)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基于匹配滤波门限检测的TOA(time of arrival)估计算法.针对现有算法的不足,提出了一种三步TOA估计算法:先确定DP(direct path)搜索区域,然后使用门限检测确定DP的粗略位置,最后精确搜索到DP的中心.其中,用于计算检测门限的门限因子依据匹配滤波输出的峭度动态设置,设置模型独立于信道模式,其正确性通过与使用固定门限因子所获得的性能对比进行了验证.与其他算法的性能对比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三步TOA估计算法在运算效率和TOA估计精度上取得了较好折衷,适合于当前实际应用.还通过对TOA估计误差的统计分析讨论了测距结果的可信度:依据峭度将测距结果划分为可信和不可信两个级别,并为各级别的TOA估计误差分别了建立概率密度模型.在定位模块中有效利用这些可信度信息,可进一步提高定位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wb(ultra wideband) 无线传感器网络 定位 TOA(time of arrival)估计 匹配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WB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无线节点定位模型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余根坚 钱小聪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4期122-124,共3页
文章提出了一个UWB(Ultra-wide Band)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无线节点定位系统模型,仿真分析表明,对于四个参考节点都是LOS(Line Of Sight)路径到达传感器节点的情况,其定位的精确度相当高;但是,如果四个参考节点中有一个节点是NLOS(Non Line ... 文章提出了一个UWB(Ultra-wide Band)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无线节点定位系统模型,仿真分析表明,对于四个参考节点都是LOS(Line Of Sight)路径到达传感器节点的情况,其定位的精确度相当高;但是,如果四个参考节点中有一个节点是NLOS(Non Line Of Sight)路径到达传感器节点的话,当信噪比低于30dB,则定位误差不小于5m,这时候要保证较高的定位准确度,就应该保证较高的信噪比或者增加参考节点数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wb 无线传感器网络 定位模型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相干检测的UWB无线传感器网络传输性能 被引量:1
3
作者 余根坚 郑宝玉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1期95-98,共4页
论文首先给出了UWB无线传感器网络体系结构模型,接着利用UWB技术和非相干信号检测技术设计了一个非相干检测UWB传感器接收机。在此基础上,着重研究了UWB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传输性能。通过仿真发现采用了非相干信号检测技术,对UWB无线传感... 论文首先给出了UWB无线传感器网络体系结构模型,接着利用UWB技术和非相干信号检测技术设计了一个非相干检测UWB传感器接收机。在此基础上,着重研究了UWB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传输性能。通过仿真发现采用了非相干信号检测技术,对UWB无线传感器网络传输性能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wb无线传感器网络 非相干检测 传输性能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R辅助UWB的室内非视距定位方法 被引量:6
4
作者 孙建强 尚俊娜 施浒立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11-717,共7页
为解决室内定位中非视距造成的定位误差问题,在UWB和PDR定位解算的基础上,提出了非视距校正系数β。当β大于经验阈值时,对UWB和PDR定位进行动态加权处理,用PDR定位来修正UWB在非视距下的定位误差。同时,采用了外推的方法得到非视距下PD... 为解决室内定位中非视距造成的定位误差问题,在UWB和PDR定位解算的基础上,提出了非视距校正系数β。当β大于经验阈值时,对UWB和PDR定位进行动态加权处理,用PDR定位来修正UWB在非视距下的定位误差。同时,采用了外推的方法得到非视距下PDR初始航向角,并使用广义延拓滤波对行人信息和解算的定位结果进行处理。实验结果显示,该方法有效降低了非视距情况下的定位误差,经广义延拓滤波处理后,定位结果更符合实际运动轨迹,和单一UWB室内定位方法相比,定位精度提高了53.7%,整体平均定位误差在0.1641 m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PDR辅助uwb定位 校正系数β 动态加权 广义延拓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WB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跨层优化模型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高晔方 李腊元 连进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3期16-19,29,共5页
跨层设计是提高无线传感器网络整体性能的一种有效方法。在综合考虑MAC层调度、物理层功率控制、网络层路由三方面因素的基础上,结合超宽带技术大带宽、低信号功率的特点,以实现网络最大数据传输速率为目标,构建了基于超宽带技术的无线... 跨层设计是提高无线传感器网络整体性能的一种有效方法。在综合考虑MAC层调度、物理层功率控制、网络层路由三方面因素的基础上,结合超宽带技术大带宽、低信号功率的特点,以实现网络最大数据传输速率为目标,构建了基于超宽带技术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跨层优化模型。仿真实验表明:模型最优解可有效提高网络数据传输速率;物理层功率控制对优化结果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这证明以构建、求解优化模型的方式解决跨层设计问题是切实可行的,同时也为解决大规模超宽带传感器网络数据传输问题提供了一条新的解决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宽带 无线传感器网络 跨层设计 优化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线地下传感网信道传播实验虚拟仿真与可视化教学
6
作者 徐兴 李碧芳 +2 位作者 段洁利 金莫辉 付函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6-80,共5页
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无线地下传感网信道传播特性,推导并建立一个融合土壤特性参数的改进地下无线信道传播模型,在该模型基础上开发无线地下传感网实验虚拟仿真系统。该仿真系统不仅解决实验环境受限、难以开展实验教学的问题,... 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无线地下传感网信道传播特性,推导并建立一个融合土壤特性参数的改进地下无线信道传播模型,在该模型基础上开发无线地下传感网实验虚拟仿真系统。该仿真系统不仅解决实验环境受限、难以开展实验教学的问题,且具有易于理解和操作的特点,仿真结果以图形化和可视化的形式呈现。通过此系统,学生可直观地观察和比较不同参数影响下地下无线信道传播变化情况,深入理解地下无线信道的复杂传播特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地下传感网 地下无线信道传播 土壤特性 虚拟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消息传递和卡尔曼模型的无线传感网定位跟踪算法
7
作者 赵恒 袁正道 +2 位作者 孙鹏 张园园 吴胜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98-605,共8页
针对无线传感网系统中传感节点的定位跟踪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消息传递和卡尔曼模型的定位跟踪算法。将目标物与多个锚节点之间的测距整理为线性混合模型,通过贝叶斯公式进行因式分解,建立因子图。假定目标物位置随时间连续移动,相邻的... 针对无线传感网系统中传感节点的定位跟踪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消息传递和卡尔曼模型的定位跟踪算法。将目标物与多个锚节点之间的测距整理为线性混合模型,通过贝叶斯公式进行因式分解,建立因子图。假定目标物位置随时间连续移动,相邻的定位坐标之间存在潜在的缓变关系,并利用卡尔曼模型挖掘该关系,即将测距、定位和卡尔曼模型整体进行优化。在因子图中选择合适的消息更新规则,对每条边上的消息进行更新计算,形成定位跟踪算法。最后,建立虚拟和实测环境对所提算法进行数值验证。由于将测距、跟踪和卡尔曼模型融合为一个整体进行优化,相比文献中已有方法,所提定位跟踪算法在仿真环境中表现出超过2 dB的性能优势,在实测场景下也具有接近1 dB的性能增益,证明了其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网(WSN) 定位跟踪 卡尔曼模型 消息传递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线传感器网络MAC层传输性能模型研究 被引量:29
8
作者 孙伟 王建平 +2 位作者 李奇越 钱自拓 张崇巍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2012年第2期144-149,共6页
无线传感器网络数学建模是网络传输性能定量分析的有效方法之一。该文在分析IEEE802.15.4标准MAC层无信标模式信道竞争机制的基础上,通过节点缓冲队列状态分析、网络节点状态分析和无线信道状态分析,建立了MAC层网络吞吐率、有效吞吐率... 无线传感器网络数学建模是网络传输性能定量分析的有效方法之一。该文在分析IEEE802.15.4标准MAC层无信标模式信道竞争机制的基础上,通过节点缓冲队列状态分析、网络节点状态分析和无线信道状态分析,建立了MAC层网络吞吐率、有效吞吐率、节点通信平均延时和信道冲撞概率的数据传输性能数学模型。采用MATLAB软件和QualNet网络仿真软件对所提出MAC层传输性能分析模型和相应性能参数进行仿真测试。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数学模型能较为准确的模拟无线传感器网络MAC层通信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MAC 数学模型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模型研究综述 被引量:32
9
作者 童超 牛建伟 +1 位作者 龙翔 高小鹏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5-10,85,共7页
移动模型决定节点如何移动,它是对节点运动方式的抽象,已被广泛应用于无线网络相关研究中。首先介绍了当前常用的移动模型,并对其进行了分类比较;接着论述了当前研究主要集中在提出新的适合各种移动环境的移动模型、对移动模型的节点移... 移动模型决定节点如何移动,它是对节点运动方式的抽象,已被广泛应用于无线网络相关研究中。首先介绍了当前常用的移动模型,并对其进行了分类比较;接着论述了当前研究主要集中在提出新的适合各种移动环境的移动模型、对移动模型的节点移动特征进行分析、对追踪移动模型的追踪策略研究和对移动模型的评估等;然后给出了移动模型目前存在的问题;最后指出了移动模型的研究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模型 系统仿真 AD HOC网络 蜂窝网络 无线传感器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盲区巷道网络人员全局定位系统 被引量:14
10
作者 刘志高 李春文 +2 位作者 耿少博 武丹琛 丁青青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236-242,共7页
针对现有煤矿人员定位系统成本高、精度低、不能进行全局位置预测等问题,提出一套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巷道网络人员全局定位系统。该系统将井下巷道网络分割成多个以网关为中心的分布式定位单元,当人员经过定位单元时,首先由其随身携... 针对现有煤矿人员定位系统成本高、精度低、不能进行全局位置预测等问题,提出一套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巷道网络人员全局定位系统。该系统将井下巷道网络分割成多个以网关为中心的分布式定位单元,当人员经过定位单元时,首先由其随身携带的移动节点通过定位引擎实时计算其在局部定位单元内的位置坐标,并将该位置信息通过网关传送到井上计算机;再通过坐标变换计算出人员在井下巷道网络的三维位置坐标;进而得到人员在监控单元内的速度、方向等信息,并通过位置估计算法预测出人员在盲区的位置。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在地下防空洞环境静态定位误差为2.87m,在室内楼道环境运动估计误差约为4.5m,且长期连续运行无故障,具有很好的可靠性、可扩展性和定位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员全局定位 无线传感器网络 巷道网络模型 三维定位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巷道网络全局定位系统关键技术分析与实验 被引量:16
11
作者 刘志高 李春文 +3 位作者 邢智鹏 耿少博 戴文翰 丁青青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19-526,共8页
提出并实现了一种新型带盲区的煤矿巷道人员全局定位系统,介绍了国内外煤矿人员定位系统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发展带盲区巷道网络全局定位系统的必要性。从系统应完成的目标角度考虑,较全面地分析了全局定位系统中的基本问题、数据模型、... 提出并实现了一种新型带盲区的煤矿巷道人员全局定位系统,介绍了国内外煤矿人员定位系统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发展带盲区巷道网络全局定位系统的必要性。从系统应完成的目标角度考虑,较全面地分析了全局定位系统中的基本问题、数据模型、拓扑优化及全局定位等关键问题;构建了全局定位原型系统,并对定位系统在地下巷道环境进行了较全面的实验测试。将全局定位系统和现有的煤矿人员定位系统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全局定位系统在功能、定位性能、成本、可靠性和可维护性等方面具有较大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巷道网络模型 全局定位算法 人员全局定位系统 无线传感器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外地表无线传感网信道传播模型的测定与分析 被引量:19
12
作者 沈杰 姚道远 +2 位作者 黄河清 马奎 刘海涛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41-149,共9页
针对三种典型传感网的野外布设环境,对地表低空收发天线的路径损耗特性进行了现场实验测定,并对测试结果进行了线性拟合分析和建模。测试和拟合结果表明,地表无线信道与传统蜂窝无线信道模型存在较大差别,但仍可采用单折线或双折线模型... 针对三种典型传感网的野外布设环境,对地表低空收发天线的路径损耗特性进行了现场实验测定,并对测试结果进行了线性拟合分析和建模。测试和拟合结果表明,地表无线信道与传统蜂窝无线信道模型存在较大差别,但仍可采用单折线或双折线模型进行表征,同时得出了一些有助于研究和设计无线传感网的信道传播特性和规律。所得的分析结果有助于深入研究野外地表无线传感网络,提高其仿真实际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网 信道传播模型 低空地表传播 计算机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平滑高斯半马尔可夫传感器网络移动模型 被引量:17
13
作者 张衡阳 许丹 +1 位作者 刘云辉 蔡宣平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707-1715,共9页
在总结现有实体随机移动模型优、缺点的基础上,提出一种能够较好地反映现实节点运动规律的参数独立可控性比较强的平滑高斯-半马尔可夫实体随机移动模型(smooth Gauss-semi-Markov mobility model,简称SGM),并利用马尔可夫过程及更新过... 在总结现有实体随机移动模型优、缺点的基础上,提出一种能够较好地反映现实节点运动规律的参数独立可控性比较强的平滑高斯-半马尔可夫实体随机移动模型(smooth Gauss-semi-Markov mobility model,简称SGM),并利用马尔可夫过程及更新过程理论证明了该模型具有平均速率时间平稳和点空间分布均匀的特性,适用于移动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模拟仿真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移动模型 模拟仿真 平均速率 点空间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MNeT++平台上无线传感器网络仿真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12
14
作者 杨光旭 刘方爱 赵学臣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3443-3446,共4页
仿真系统对于无线传感器网络尤其是大规模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性能评价是必不可少的。通过仿真,人们能够在一个可控的环境里研究无线传感器网络,观察由不可预测的干扰和噪声引起的节点间的相互作用,减少投放后的网络维护工作。OMNeT++是一... 仿真系统对于无线传感器网络尤其是大规模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性能评价是必不可少的。通过仿真,人们能够在一个可控的环境里研究无线传感器网络,观察由不可预测的干扰和噪声引起的节点间的相互作用,减少投放后的网络维护工作。OMNeT++是一款开源的、基于组件的、模块化的开放网络仿真平台。在OMNeT++平台提供的网络仿真基础类库和开发环境的基础上,紧密结合无线传感器网络自身特点,从仿真模型、实现机制和应用场景等方面设计了无线传感器网络仿真系统,并在Linux操作系统上编程实现。通过实验验证,该仿真模型可以正确仿真MAC协议、路由协议和网络拓扑结构,并且具有较好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仿真器 仿真模型 OMNET++ 网络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SSI方法的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原理与设计 被引量:13
15
作者 武丹琛 丁青青 +1 位作者 刘志高 谷琦彬 《工矿自动化》 2010年第11期76-79,共4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RSSI方法的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的设计方案,阐述了井下巷道数学建模方法和人员定位基本原理,重点介绍了该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的硬件和软件实现方案。该系统通过在井下关键点布置无线传感器测点获取井下工作人员的RSSI信息,实... 提出了一种基于RSSI方法的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的设计方案,阐述了井下巷道数学建模方法和人员定位基本原理,重点介绍了该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的硬件和软件实现方案。该系统通过在井下关键点布置无线传感器测点获取井下工作人员的RSSI信息,实现了实时追踪定位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井 人员定位 无线传感器网络 巷道建模 接收信号强度指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系统建模与仿真实现 被引量:8
16
作者 姜华 郑春雷 刘海涛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92-95,共4页
无线传感器网络是集分布式信息采集、信息传输和信息处理技术于一体的网络信息系统,能够通过各类集成化的微型传感器协作地实时监测、感知和采集信息,并通过自组织网络将所感知信息传送到用户终端,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通过对无线... 无线传感器网络是集分布式信息采集、信息传输和信息处理技术于一体的网络信息系统,能够通过各类集成化的微型传感器协作地实时监测、感知和采集信息,并通过自组织网络将所感知信息传送到用户终端,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通过对无线传感器网络特点及协议栈的分析,在OPNET网络仿真平台上,搭建了基于多跳分簇网络的仿真模型,最后分析了相关仿真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路由协议 多跳算法 仿真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宽带无线传感器网络MAC协议 被引量:5
17
作者 罗武胜 鲁琴 张勇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08-110,共3页
超宽带技术凭借其诸多优势成为无线传感器网络物理层的绝佳选择,同时也为无线传感器网络的MAC协议设计带来了挑战。该文介绍了超宽带信号模型,讨论了UWBMAC协议设计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总结和分析了近年来提出的几种典型的UWBMAC协议和有... 超宽带技术凭借其诸多优势成为无线传感器网络物理层的绝佳选择,同时也为无线传感器网络的MAC协议设计带来了挑战。该文介绍了超宽带信号模型,讨论了UWBMAC协议设计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总结和分析了近年来提出的几种典型的UWBMAC协议和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并展望了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超宽带 信号模型 MAC协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线传感器网络分析与仿真 被引量:8
18
作者 杨少军 史浩山 刘利章 《计算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2期116-118,共3页
计算机仿真是通信网络研究的有效评估方法之一。无线传感器网络强调对目标现象及其属性的实时感知能力,支持对感知信息的本地处理和节点间协同处理,而传统网络仿真平台并不支持。从网络体系结构和典型应用场景入手,分析无线传感器网络... 计算机仿真是通信网络研究的有效评估方法之一。无线传感器网络强调对目标现象及其属性的实时感知能力,支持对感知信息的本地处理和节点间协同处理,而传统网络仿真平台并不支持。从网络体系结构和典型应用场景入手,分析无线传感器网络仿真需求,提出结合传统网络通信性能、能耗控制和基础功能实现的网络性能评价指标,并给出基于NS-2的扩展设计和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离散事件仿真 感知建模 评价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改进鲸鱼算法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定位优化研究 被引量:13
19
作者 陈暄 顾锦 +1 位作者 毛科技 吴吉义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366-1373,共8页
针对无线传感网络(WSN)的最小二乘法节点定位误差大、精度低的缺点,提出了改进鲸鱼算法(Improved Whale Optimization Algorithm,IWOA)与定位模型相结合的研究策略。首先阐述了无线传感的节点定位模型,其次在鲸鱼算法种群初始化采用深... 针对无线传感网络(WSN)的最小二乘法节点定位误差大、精度低的缺点,提出了改进鲸鱼算法(Improved Whale Optimization Algorithm,IWOA)与定位模型相结合的研究策略。首先阐述了无线传感的节点定位模型,其次在鲸鱼算法种群初始化采用深度神经网络提高初始位置多样性,对包围捕食行为中的参数采用非线性和自适应策略避免算法过早陷入局部最优,在迭代搜索过程中利用二次插值法缓解鲸鱼位置多样性衰减问题,最终达到较好的位置搜索效果,最后将改进后的鲸鱼算法求解节点定位目标函数最优值。仿真实验中IWOA与改进的鸡群算法(ICSO)和反向蛙跳-教学优化算法(OSFL-TLBO)相比,在算法时间复杂度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同时在未知节点方面提高了分别提高了12.1%和9.4%,在参考节点方面提高了15.19%和7.2%、节点密度方面提高了9.38%和8.23%、通信半径方面提高了7.41%和5.8%、区域面积方面提高了8.19%和7.95%,结果表明IWOA算法在节点定位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网络 定位模型 鲸鱼算法 节点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线传感器网络中Dv-Hop定位算法的改进 被引量:26
20
作者 金纯 叶诚 +2 位作者 韩志斌 韩刚 周晓军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01-404,共4页
针对Dv-Hop算法中锚节点与待定位节点的估算距离引入的误差较大,从而影响使用最小二乘法定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算法。该算法主要原理是借助RSSI测距技术,并对锚节点与待定位节点间估算距离排序选出误差较小的一组数据,选用此组数... 针对Dv-Hop算法中锚节点与待定位节点的估算距离引入的误差较大,从而影响使用最小二乘法定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算法。该算法主要原理是借助RSSI测距技术,并对锚节点与待定位节点间估算距离排序选出误差较小的一组数据,选用此组数据构建最小二乘法方程组中的被减方程,以提高定位精度。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的Dv-Hop算法相比,改进后的算法在不增加额外硬件和计算量的前提下提高了定位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定位算法 接收信号强度指示器测距技术 DV-HOP算法 MATLAB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