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紫外差分吸收激光雷达测量平流层臭氧 被引量:28
1
作者 胡欢陵 王志恩 +1 位作者 吴永华 周军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701-708,共8页
我们研制了一台紫外差分吸收(UV-DIAL)激光雷达,用于18~45km高度的平流层臭氧垂直廓线的长期监测。位于合肥的这一激光雷达于1996年8月全面建成并投入常规运行。本文将给出该激光雷达系统的结构和平流层臭氧测量... 我们研制了一台紫外差分吸收(UV-DIAL)激光雷达,用于18~45km高度的平流层臭氧垂直廓线的长期监测。位于合肥的这一激光雷达于1996年8月全面建成并投入常规运行。本文将给出该激光雷达系统的结构和平流层臭氧测量数据处理。给出的一些测量结果和与其他手段测量结果的对比表明,该激光雷达对平流层臭氧能够进行可靠的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雷达 臭氧 平流层 紫外差分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雷达与SAGE Ⅱ及HALOE卫星观测合肥地区平流层臭氧对比 被引量:2
2
作者 吴永华 胡欢陵 +1 位作者 胡顺星 周军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3期282-288,共7页
通过与SAGEⅡ和HALOE两个卫星仪器多天的臭氧数据对比,验证了激光雷达观测合肥地区平流层臭氧数据的有效性.分析表明在18~37.5km范围内激光雷达与SAGEⅡ及HALOE观测得到的臭氧浓度分布表现了较好的一致性;其中,激光雷达与SAGEⅡ... 通过与SAGEⅡ和HALOE两个卫星仪器多天的臭氧数据对比,验证了激光雷达观测合肥地区平流层臭氧数据的有效性.分析表明在18~37.5km范围内激光雷达与SAGEⅡ及HALOE观测得到的臭氧浓度分布表现了较好的一致性;其中,激光雷达与SAGEⅡ臭氧结果的相对偏差一般在20~32km范围内小于10%,32~35km范围内小于26.5%;激光雷达与HALOE臭氧结果的相对偏差在21~32km范围内一般小于15%.激光雷达、SAGEⅡ和HALOE三者同天或邻天的平流层臭氧结果相比,也表现了较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雷达 HALOE 平流层臭氧 对比 大气观测 卫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流层臭氧深度侵入对典型城区的影响过程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杨晓钰 马鹏飞 +6 位作者 边萌 孙凤娟 孙军 刘建军 王玉 张建辉 赵少华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9-87,共9页
中纬度平流层臭氧深度侵入是造成对流层至近地面臭氧浓度突增的原因之一。筛选春夏季臭氧浓度升高时段的高分辨率大气再分析数据ERA5,以位涡值的下沉趋势分析了对流层顶折叠位置及变化过程;以AIRS数据反演了臭氧浓度、一氧化碳浓度和相... 中纬度平流层臭氧深度侵入是造成对流层至近地面臭氧浓度突增的原因之一。筛选春夏季臭氧浓度升高时段的高分辨率大气再分析数据ERA5,以位涡值的下沉趋势分析了对流层顶折叠位置及变化过程;以AIRS数据反演了臭氧浓度、一氧化碳浓度和相对湿度的垂直廓线,并估计了其分布及相关性;以近地表污染物浓度变化、HYSPLIT模型后向轨迹分析结果证实了臭氧侵入气团的运移轨迹和局地效应;通过激光雷达监测结果观测臭氧垂直浓度分布,确定了臭氧浓度最大值所处高度,判定了受影响近地点的浓度升高时刻;以边界层高度变化、气象条件分析结果及当地与周边城市地面监测数据的逐小时变化情况等综合信息,进行了区域确认和近地面影响判定。通过以上数值综合分析,对城市地区受平流层臭氧深度侵入影响的过程和具体时间进行了详细再现,可为排除非人为排放因素导致的近地表臭氧浓度增加提供回溯分析,为臭氧污染防控决策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流层臭氧侵入 位涡 臭氧廓线 HYSPLIT模型 臭氧地面监测 臭氧激光雷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