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UV/H_2O_2/草酸铁络合物体系处理聚糖木质素钻井废液条件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秦芳玲 樊月 +2 位作者 王倩 陈刚 张洁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93-898,共6页
在正交、单因素实验基础上,以H_2O_2投加量、H_2O_2/FeSO_4物质的量比及FeSO_4/K_2C_2O_4物质的量比为自变量,COD_(Cr)去除率为响应量,利用Box-Behnken实验设计对UV/H_2O_2/草酸铁体系去除聚糖-木质素钻井液废液COD的条件进行优化。结... 在正交、单因素实验基础上,以H_2O_2投加量、H_2O_2/FeSO_4物质的量比及FeSO_4/K_2C_2O_4物质的量比为自变量,COD_(Cr)去除率为响应量,利用Box-Behnken实验设计对UV/H_2O_2/草酸铁体系去除聚糖-木质素钻井液废液COD的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在优化实验条件H_2O_2加量0.75%(体积分数),H_2O_2/FeSO_4物质的量比为3.0∶1,FeSO_4/K_2C_2O_4物质的量比为2.5∶1下,经UV/H_2O_2/草酸铁体系处理后聚糖-木质素钻井液废液的COD_(Cr)去除率为70.51%,与预测值72.08%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井液废液 uv/H2O2/草酸铁络合物体系 响应面法 CODCR去除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光老化后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非线性预测 被引量:10
2
作者 童申家 谢祥兵 +1 位作者 赵大勇 姜浩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05-110,共6页
为研究紫外光老化后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衰减规律,运用Verhulst模型建立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非线性方程,利用Levenberg-Marquardt(LM)算法及最小二乘法分别对非线性方程参数进行估计,并通过不同室内紫外光辐照时间下AC-13和AC-16沥青混... 为研究紫外光老化后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衰减规律,运用Verhulst模型建立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非线性方程,利用Levenberg-Marquardt(LM)算法及最小二乘法分别对非线性方程参数进行估计,并通过不同室内紫外光辐照时间下AC-13和AC-16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试验验证非线性方程的可靠性.结果表明:基于LM算法估计的非线性方程参数比最小二乘法更可靠,相应非线性方程能较准确预测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低温劈裂强度、动稳定度预测值与试验值最大误差分别为0.35%,7.64%(AC-13沥青混合料)及-0.81%,-11.45%(AC-16沥青混合料).在室内紫外光辐照194h(室外紫外光辐照2 871.2h),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紫外光老化速率和紫外光老化残余指数降幅明显,随着室内紫外光辐照时间增加,两者逐渐趋于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混合料 VERHULST模型 Levenberg-Marquardt(LM)算法 最小二乘法 紫外光老化速率 紫外光老化残余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产瞿麦中总黄酮提取工艺响应曲面法的优化 被引量:3
3
作者 张爽 刘治飞 +1 位作者 高洁 问娟娟 《世界中医药》 CAS 2018年第6期1541-1545,共5页
目的:评价响应曲面法优选出超声辅助提取陕产瞿麦中总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优方案。方法:实验以陕产瞿麦为原料,乙醇为提取剂,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实验对超声辅助法提取陕产瞿麦中总黄酮的工艺进行优化。结果:优选出了超声辅助... 目的:评价响应曲面法优选出超声辅助提取陕产瞿麦中总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优方案。方法:实验以陕产瞿麦为原料,乙醇为提取剂,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实验对超声辅助法提取陕产瞿麦中总黄酮的工艺进行优化。结果:优选出了超声辅助提取陕产瞿麦中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液料比10倍、提取功率140 W、乙醇浓度80%时,总黄酮的提取率最大可以达到0.851%。结论:工艺的实验值与预测值基本相符,采用响应曲面法优选超声辅助提取陕产瞿麦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工艺稳定可行,为陕产瞿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产瞿麦 黄酮类化合物 超声提取 响应曲面法 单因素试验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工艺条件 提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动注射分析法与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土壤硝态氮含量的比较 被引量:4
4
作者 王慧敏 唐玉霞 《河北农业科学》 2016年第2期105-108,共4页
以河北省主要土壤类型褐土、潮土和潮褐土区域的10个代表性耕层土壤样品为试验材料,分别利用流动注射分析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对同一土壤浸提液进行硝态氮含量测定,并将测定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了2种测定方法的精密度和准确度。结果表明:... 以河北省主要土壤类型褐土、潮土和潮褐土区域的10个代表性耕层土壤样品为试验材料,分别利用流动注射分析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对同一土壤浸提液进行硝态氮含量测定,并将测定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了2种测定方法的精密度和准确度。结果表明:流动注射分析法的加标回收率为95.00%-105.00%,相对标准差为0.99%-7.02%、平均值为4.43%;紫外分光光度法的加标回收率为96.00%-104.50%,相对标准差为3.27%-8.90%、平均值为5.82%。2种测定方法准确度均较高,但流动注射分析法的精密度高于紫外分光光度法,土壤硝态氮含量测定结果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硝态氮 流动注射分析法 紫外分光光度法 回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痢星搽剂稳定性研究
5
作者 陈大勋 周金泰 黄一帆 《福建农业大学学报》 CSCD 1995年第1期113-115,共3页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兽用透皮吸收新型制剂克痢星搽剂中主要有效抗菌成分诺氟沙星的含量,并用初均速法对该制剂的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本制剂稳定性良好,诺氟沙星分解的活化能为94.60kJ·mol-1,室温(25...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兽用透皮吸收新型制剂克痢星搽剂中主要有效抗菌成分诺氟沙星的含量,并用初均速法对该制剂的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本制剂稳定性良好,诺氟沙星分解的活化能为94.60kJ·mol-1,室温(25℃)贮存期为3.6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痢星搽剂 诺氟沙星 紫外分光光度 猪病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高效原油降解菌降解率测定方法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徐恒刚 姚秀清 +3 位作者 李倩 李世强 张全 佟明友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06年第9期43-44,53,共3页
在筛选原油降解菌进行废油降解实验时,发现相同批次的发酵液用紫外分光光度法、称重法测定原油降解菌对原油的降解率时,结果相差很大。对比研究实验发现两种不同的方法在测定降解率时有各自的优缺点,因此,在筛选原油降解菌时,应针对不... 在筛选原油降解菌进行废油降解实验时,发现相同批次的发酵液用紫外分光光度法、称重法测定原油降解菌对原油的降解率时,结果相差很大。对比研究实验发现两种不同的方法在测定降解率时有各自的优缺点,因此,在筛选原油降解菌时,应针对不同目的而有所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原油降解菌 降解率 紫外分光光度法 称重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青霉素酶动力学常数 被引量:2
7
作者 厉滔 陈知本 陈小英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211-214,共4页
建立了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青霉素酶对青霉素底物动力学参数的方法。用碱水解制备青霉噻唑酸并测定其紫外光谱,选定了工作波长。比较了初速度法及半数底物反应时间法的适用范围。为半数底物反应时间法编制了计算程序。
关键词 紫外分光光度法 青霉素酶 青霉素 酶动力学常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TH、BUN及Cr联合检测在肾功能损伤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5
8
作者 谭汉全 尹雪梅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2期197-199,共3页
目的:探讨肾功能损伤早期诊断中甲状腺旁素(PTH)、尿素氮(BUN)及肌酐(Cr)联合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167例肾功能损伤患者作为观察组,分为A、B、C 3组(A组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57例,B组为原发性糖尿病患者56例,C组为肾功能不全患者54... 目的:探讨肾功能损伤早期诊断中甲状腺旁素(PTH)、尿素氮(BUN)及肌酐(Cr)联合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167例肾功能损伤患者作为观察组,分为A、B、C 3组(A组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57例,B组为原发性糖尿病患者56例,C组为肾功能不全患者54例),另选本院同期60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测定PTH(免疫放射法)、BUN(紫外速率法)以及Cr(碱性苦味酸法),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PTH、BUN及Cr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C指标异常检出率显著高于观察组A、观察组B(P<0.05);3项联合检测指标异常检出率显著高于单项检测(P<0.05),检测敏感性为93.70%,具有显著优势(P<0.05)。结论:肾功能损伤患者PTH、BUN及Cr联合检测结果显著优于单项检测,有利于肾功能损伤的早期诊断,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糖尿病 免疫散射法 紫外速率法 碱性苦味酸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光助类Fenton氧化法催化1,2-二氟-1,1,2,2-四氯乙烷脱氟反应的研究
9
作者 邱贞龙 李立 +4 位作者 丁利群 孟昭福 闫晓艺 孟祥至 赵君楠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03-108,共6页
【目的】针对1,2-二氟-1,1,2,2-四氯乙烷(F112)具有高能量碳氟键,很难被光解、水解及微生物降解的特点,研究紫外光条件下类Fenton氧化法催化F112脱氟的最佳条件,旨在为含氟有机物的降解提供参考。【方法】在紫外线高压汞灯的作用下,以类... 【目的】针对1,2-二氟-1,1,2,2-四氯乙烷(F112)具有高能量碳氟键,很难被光解、水解及微生物降解的特点,研究紫外光条件下类Fenton氧化法催化F112脱氟的最佳条件,旨在为含氟有机物的降解提供参考。【方法】在紫外线高压汞灯的作用下,以类Fenton氧化法中的Fe3+/H2O2为催化剂,研究溶液初始pH、Fe3+投加量、H2O2投加量、反应温度、紫外光源与溶液距离对F112脱氟率的影响。【结果】在溶液初始pH=1、Fe3+投加量为7.5mmol/L、H2O2投加量为500mmol/L、反应温度40℃、紫外光源与液面距离为12cm的条件下,F112脱氟率均最大,脱氟效果均最佳。【结论】得到了紫外光条件下类Fenton氧化法催化F112脱氟的最佳条件,为含氟有机物的降低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光 类Fenton氧化法 FE3+ H 2O2 脱氟率 1 2-二氟-1 1 2 2-四氯乙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枸杞多糖的水提醇沉法工艺优化 被引量:16
10
作者 胡玲玲 乌雪燕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21年第7期128-133,共6页
【目的】枸杞是较名贵且历史悠久的药食同源中药材,其多糖具有调节免疫、清除自由基、调节血糖血脂等生理功效。为提高枸杞多糖得率,促进其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超声波辅助,采用单因素试验研究提取时间(10 min、15 ... 【目的】枸杞是较名贵且历史悠久的药食同源中药材,其多糖具有调节免疫、清除自由基、调节血糖血脂等生理功效。为提高枸杞多糖得率,促进其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超声波辅助,采用单因素试验研究提取时间(10 min、15 min、20 min、25 min和30 min)、提取温度(30℃、40℃、50℃、60℃和70℃)和液料比(mL∶g,10∶1、15∶1、20∶1、25∶1和30∶1)对枸杞多糖得率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枸杞多糖的传统水提醇沉法提取工艺。【结果】超声波辅助水提醇沉法提取枸杞多糖的最优条件为液料比(mL∶g)20∶1、60℃下提取时间20 min,此时枸杞多糖得率均值达10.61%。【结论】采用水提醇沉法,在最佳提取工艺下枸杞多糖得率达10.61%。该方法提取线路简单、易操作,多糖得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 多糖 提取率 紫外分光光度法 正交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速率法的误差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倪星忠 舒惠群 张万忠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1期47-51,共5页
对紫外速率法的误差来源作了实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措施,以保证紫外速率法及自动分析仪测定的准确性。
关键词 紫外法 速率法 自动分析仪 紫外速率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氨基苯酚铂催化反应速率常数的测定
12
作者 董静 宋桂兰 +1 位作者 王雪琳 奚正楷 《山东建材学院学报》 1997年第3期207-213,共7页
用薄层和半无限扩散紫外—可见光谱法研究了铂片对溶液中苯胺类化合物的催化现象,测定了铂催化对氨基苯酚氧化反应及其随后不可逆均相水解反应的速率常数,实验结果表明:铂催化对氨基苯酚氧化反应与极化条件下发生的反应中间产物及最... 用薄层和半无限扩散紫外—可见光谱法研究了铂片对溶液中苯胺类化合物的催化现象,测定了铂催化对氨基苯酚氧化反应及其随后不可逆均相水解反应的速率常数,实验结果表明:铂催化对氨基苯酚氧化反应与极化条件下发生的反应中间产物及最终水解产物完全相同,催化反应速率较快,速率常数为10-2数量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速率常数 对氨基苯酚 催化反应 测定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