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UT1参数加密方法研究
1
作者 任锴 秦文振 +1 位作者 高杰 马卓希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1期60-62,共3页
介绍了潮汐对EOP参数的影响,及UT1参数的插值和外推两种加密算法,并对IERS提供的EOPC04序列的数值进行仿真。计算结果表明,在UT1参数加密时,需要考虑潮汐的影响,两种加密算法结果基本一致,插值算法的标准偏差好于0. 037 ms,外推算法的... 介绍了潮汐对EOP参数的影响,及UT1参数的插值和外推两种加密算法,并对IERS提供的EOPC04序列的数值进行仿真。计算结果表明,在UT1参数加密时,需要考虑潮汐的影响,两种加密算法结果基本一致,插值算法的标准偏差好于0. 037 ms,外推算法的标准偏差好于0. 042 ms,插值算法略好于外推算法,两种方法各用于不同的场合。本文方法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t1参数 潮汐影响 内插算法 外推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LBI观测频次对UT1加密精度的影响
2
作者 马卓希 李广云 +1 位作者 姚当 江丹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905-909,共5页
介绍世界时(UT1)的数据预处理和加密方法,并分析不同加密方法、数据预处理差异等因素对UT1加密精度的影响。结合国际产品和国内联合观测的实测数据,对不同甚长基线干涉测量(VLBI)观测频次下的UT1加密精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加密方... 介绍世界时(UT1)的数据预处理和加密方法,并分析不同加密方法、数据预处理差异等因素对UT1加密精度的影响。结合国际产品和国内联合观测的实测数据,对不同甚长基线干涉测量(VLBI)观测频次下的UT1加密精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加密方法之间,三次样条插值方法较优,且UT1插值过程中必须考虑地球固体潮影响,而高频项修正可以忽略。与每天观测相比,当观测间隔小于2 d时,UT1的偏差可稳定在0.05 ms左右,继续增大观测间隔,UT1的偏差将出现较明显的增大。国内实测数据验证表明,观测间隔为2 d的情况下,UT1的精度可达0.05 ms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LBI 加强观测 ut1参数 精度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