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弥合教育数字鸿沟——美国《国家教育技术规划(NETP 2024)》报告要点与思考 被引量:9
1
作者 兰国帅 杜水莲 +3 位作者 肖琪 宋帆 宋梦琪 丁琳琳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9-68,共10页
2024年1月,美国教育部发布第七版《国家教育技术规划(NETP 2024)》,从教育数字资源访问、数字教育教学设计和教育数字化使用领域等角度,提出了数字访问、设计和使用三种教育数字鸿沟,呼吁采取行动,为支持学习技术的获取、设计和使用的... 2024年1月,美国教育部发布第七版《国家教育技术规划(NETP 2024)》,从教育数字资源访问、数字教育教学设计和教育数字化使用领域等角度,提出了数字访问、设计和使用三种教育数字鸿沟,呼吁采取行动,为支持学习技术的获取、设计和使用的不平等建立系统解决方案。了解该规划有助于厘清教育数字化转型中存在的数字鸿沟,为学习者和教育者提供公平获取教育技术的机会。文章采用内容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阐述美国发布该规划的背景和目的,比较了七版规划的差异,分析和勾勒规划的侧重点,并从技术整合视角论述了教育数字化转型中存在的数字鸿沟及其缓解策略,最后从教育强国建设视角反思了该规划对我国教育技术发展规划的启示,以期为加速教育数字化转型,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教育技术规划 数字访问鸿沟 数字设计鸿沟 数字使用鸿沟 教育强国 教育数字化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科技、人才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的源流与瞻望——基于国家五年规划(计划)的文本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裴哲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3-25,共13页
根据对国家五年规划(计划)的文本考察,教育、科技、人才始终以服务现代化建设为主题和主线。随着党和国家对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及教育、科技、人才间交互关系的增强,三者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先后经历了弱交互、明显联动、整体... 根据对国家五年规划(计划)的文本考察,教育、科技、人才始终以服务现代化建设为主题和主线。随着党和国家对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及教育、科技、人才间交互关系的增强,三者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先后经历了弱交互、明显联动、整体推进阶段,最终在新时代走向集成发展。这种变迁有着深刻的社会结构动因,而在此过程中所形成的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子系统,存在且服务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大系统,并诉诸教育先行的触发机制、价值共创的转化机制、创新引领的动力机制、双向互动的赋能机制,完成系统间的能量传输。为了增强教育、科技、人才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支撑能力,需要通过发挥党的领导优势来强化政治引领,通过扫除协同障碍来实现结构关系优化,通过改革创新来调试实践机制,通过激发三者的倍增效应来实现作用效果扩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科技、人才 中国式现代化 国家五年规划(计划)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美、新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比较研究 被引量:38
3
作者 朱莎 张屹 +1 位作者 杨浩 吴砥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4-45,共12页
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世界各国都把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作为促进教育变革、提升国家综合竞争力的前瞻性选择。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已取得了显著成果,但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发达国家基础教育信息... 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世界各国都把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作为促进教育变革、提升国家综合竞争力的前瞻性选择。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已取得了显著成果,但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发达国家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有哪些值得借鉴的经验,如何贯彻落实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是我国教育政策制定者和基础教育信息化研究者关注的重点。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对中国《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的基础教育信息化、美国国家教育技术规划和新加坡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进行深入剖析和解读,对三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制定的时代背景、战略目标、发展任务进行全面分析、比较,然后结合大量调查报告、统计数据对三国实施效果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中国强调缩小数字鸿沟,实现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美国旨在实现教育系统的结构性变革,新加坡更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 美国国家教育技术规划 新加坡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 比较分析 基础教育信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备未来学习,重塑技术角色——《2016美国国家教育技术计划》解读及启示 被引量:22
4
作者 徐鹏 刘艳华 王以宁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20-128,共9页
信息技术是缩小教育差距、促进教育公平的有效途径,是实现个性化学习和终身学习的必然选择,信息技术必将在未来教育变革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为此,2015年12月美国教育部教育技术办公室发布了《2016美国国家教育技术计划》,从学习、教学... 信息技术是缩小教育差距、促进教育公平的有效途径,是实现个性化学习和终身学习的必然选择,信息技术必将在未来教育变革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为此,2015年12月美国教育部教育技术办公室发布了《2016美国国家教育技术计划》,从学习、教学、领导力、评价和基础设施五个方面,制定了美国未来五年来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目标和计划。此计划可以为我国未来在信息技术促进教育公平、整合信息技术的数字化学习评价、教育信息化顶层设计以及教育数据的有效应用和隐私安全等方面提供重要的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国家教育技术计划 信息技术整合 教育变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0美国国家教育技术计划及其启示 被引量:19
5
作者 张育桂 佘燕云 《远程教育杂志》 CSSCI 2010年第4期47-50,共4页
美国在全球教育信息化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国家教育技术计划是美国发展教育技术的纲领性文件,通过介绍2010年版国家教育技术计划提出的背景和总目标,概述学习、评价、教学、基础设施、生产力五个重要方面,并结合我国教育信息化现存的问... 美国在全球教育信息化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国家教育技术计划是美国发展教育技术的纲领性文件,通过介绍2010年版国家教育技术计划提出的背景和总目标,概述学习、评价、教学、基础设施、生产力五个重要方面,并结合我国教育信息化现存的问题,得出了该计划对我国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国家教育技术计划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技术变革学习:新版《美国国家学生教育技术标准》解读 被引量:7
6
作者 杨金勇 孟红娟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6-90,共5页
《国家教育技术标准:学生标准》由美国国际教育技术协会制定,在《美国国家教育技术标准》体系中具有枢纽地位。该文基于《美国国家教育技术标准》发展演变,结合新时代中国特色教育信息化事业的创新发展,对最新版本《国家教育技术标准:... 《国家教育技术标准:学生标准》由美国国际教育技术协会制定,在《美国国家教育技术标准》体系中具有枢纽地位。该文基于《美国国家教育技术标准》发展演变,结合新时代中国特色教育信息化事业的创新发展,对最新版本《国家教育技术标准:学生标准》的内容进行了深入解读,揭示了该标准从早期"学习使用技术"到其后"使用技术学习"再到如今"利用技术变革学习"演进的内在逻辑及其意义,并认为新标准的启示在于:重视信息素养,构建符合国情的学生信息素养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估模型;倡导创客学习,推行整合知、行、思、创过程的新型学习方式;推进课程改革,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深度有效融合,并把其从信息技术与单一学科课程教学的融合推进到信息技术支持下的跨学科课程教学的融合,真正实现信息技术支持下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教育技术协会 美国国家学生教育技术标准 学习变革 创新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美教育信息化愿景、关注焦点与实现路径比较研究——基于我国《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和《美国2016教育技术规划》话语分析 被引量:11
7
作者 梁砾文 王雪梅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1-57,共7页
我国教育部出台的《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和美国联邦教育局颁布的《为未来准备的教育,重塑技术在教育中的作用——美国2016教育技术规划》描绘了同一时段内,教育信息化战略在不同国情下的未来愿景、关注焦点及实现路径。... 我国教育部出台的《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和美国联邦教育局颁布的《为未来准备的教育,重塑技术在教育中的作用——美国2016教育技术规划》描绘了同一时段内,教育信息化战略在不同国情下的未来愿景、关注焦点及实现路径。本文从话语的角度对两个文本比较研究:一方面通过"实是语句…"评价语句""行动语句"和"后果语句",比较中美两个信息化规划文本所规定的政策目标、政策理念及政策措施;另一方面从话语向度、话语参照、话语姿态的角度,分析中美两国教育信息化战略的不同发展路径、全球坐标系下的不同生态位及不同制度规训。在此基础上,本文认为我国教育信息化话语体系建构,需关注"本土问题",树立未来愿景;立足多元互动,建构价值认同;基于科研论证,谋划面向公众的实施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 《美国2016教育技术规划》 文本内容对比 话语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变美国教育:技术使学习更强大——《2010教育技术规划》解读 被引量:19
8
作者 梁林梅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5-41,共7页
2010年3月美国教育部教育技术办公室发布了《2010教育技术规划》草案。新规划的制定充分吸收和借鉴了学习科学与信息技术的新成果,基于美国公立教育系统所面临的困惑与问题,明确提出要借助于最前沿的信息技术对K-16公立教育系统进行整... 2010年3月美国教育部教育技术办公室发布了《2010教育技术规划》草案。新规划的制定充分吸收和借鉴了学习科学与信息技术的新成果,基于美国公立教育系统所面临的困惑与问题,明确提出要借助于最前沿的信息技术对K-16公立教育系统进行整体性变革。规划共包含了学习、评估、教学、基础设施、生产力和研发六大部分,规划中强调了要创建21世纪的学习模型,要通过建设"学习基础设施"及教师的"联结性教学"来促进学生的学习,要整合、共享教育系统中的所有数据以改进学生的学习结果和教育者的决策水平,最根本和重要的是要提高整个教育系统的生产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K-16教育系统 2010教育技术规划 信息技术 学习科学 整体变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视美国国家教育技术计划二十年历史变迁之路 被引量:8
9
作者 聂竹明 杨一捷 刘钊颖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32-139,共8页
国家教育技术计划在美国已推行二十年、历经五个版本,在美国教育的发展与改革中发挥了重大导向作用。该文主要采用文件属性计量分析、话语分析和内容定量分析等政策文本分析方法,探究美国国家教育技术计划各版本之间的差异与联系,发掘... 国家教育技术计划在美国已推行二十年、历经五个版本,在美国教育的发展与改革中发挥了重大导向作用。该文主要采用文件属性计量分析、话语分析和内容定量分析等政策文本分析方法,探究美国国家教育技术计划各版本之间的差异与联系,发掘其历史变迁轨迹。研究表明,美国国家教育技术计划的主题受到总统教育理念、教育技术办公室负责人观念、法律政策变更等因素影响。框架变化表现为由技术时代问题解决转向国家教育行动纲领。内容变化表现为五点:一是设计范畴在学习者视角下从技术实践到绩效改进;二是开发范畴在技术支持下从加深知识理解到提供真实学习体验;三是利用范畴在法律与政策约束下从多媒体教学到富技术混合学习;四是管理范畴在顶层设计框架下从教育生产力提升到教育领导力革新;五是评价范畴在技术与标准推动下从纸笔总结性评价到数字过程性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教育技术计划 教育技术 政策文本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县域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的几个基本问题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占仓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7,共7页
适应科教兴国战略实施的需要 ,县域科技发展引起广泛重视。制定县域科技发展中长期规划 ,是指导县域科技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本文系统地论述了什么叫县域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 ?为什么制定这样的规划 ?怎样组织和制定这种规划 ?并就一般... 适应科教兴国战略实施的需要 ,县域科技发展引起广泛重视。制定县域科技发展中长期规划 ,是指导县域科技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本文系统地论述了什么叫县域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 ?为什么制定这样的规划 ?怎样组织和制定这种规划 ?并就一般意义上 ,提出了县域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的内容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规划 中长期规划 科技发展 县域 科教兴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技术推动下的学习愿景和作用——2017《美国国家教育技术计划》及启示 被引量:25
11
作者 陈松云 何高大 《远程教育杂志》 CSSCI 2017年第6期21-30,共10页
技术的使用,能有效地帮助开发和利用形式多样的学习资源,建立平等的生态学习系统,为学生提供全天候的信息和资源,从而使得学习在任何时间和地点都成为可能,新技术催生新的学习愿景与规划。作为技术推动下的学习愿景与计划,2017《美国国... 技术的使用,能有效地帮助开发和利用形式多样的学习资源,建立平等的生态学习系统,为学生提供全天候的信息和资源,从而使得学习在任何时间和地点都成为可能,新技术催生新的学习愿景与规划。作为技术推动下的学习愿景与计划,2017《美国国家教育技术计划》提出"重塑技术在教育中的作用",从学习、教学、领导力、评价、基础设施等五个方面,探讨技术在服务日益多样化学生群体中的作用,为国家教育水平的提升提供指导性意见。通过解读该计划,能够更好地把握美国教育技术领域的最新成果和发展趋势,为我国教育技术信息化的发展提供启示,为构建中国教育信息化的创新生态体系提供借鉴,从而更好地适应智慧教育和智能学习的发展需求,推动教育信息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国家教育技术计划 教育技术 生态学习 机器人学习 知觉学习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我国教育技术学研究现状和教育变革着力点的思考 被引量:37
12
作者 何克抗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5-14,共10页
文章首先介绍"教育供给侧改革"的内涵及其产生背景,然后分析当前我国教育技术学是否正在脱离教育创新实践,并被边缘化;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教育变革的撬动点(着力点)到底是什么?以及"互联网+时代"教育变革的着力... 文章首先介绍"教育供给侧改革"的内涵及其产生背景,然后分析当前我国教育技术学是否正在脱离教育创新实践,并被边缘化;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教育变革的撬动点(着力点)到底是什么?以及"互联网+时代"教育变革的着力点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最后,再通过具体事实回答"美国是否关注‘课堂教学结构的变革’?"这样一个问题(答案是否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教育 教育供给侧改革 教育变革着力点 美国国家教育技术计划(netp) 教育系统结构性变革 课堂教学结构变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