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4篇文章
< 1 2 3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atural Resource and Energy:Towards Sustainable Use and Development
1
作者 Eliakimu Kagimbo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81-81,共1页
The paper articulates the role of energy sector and its impact on the natural resources and biodiversity, focusing on traditional energy consumption in rural areas;renewable energy technology,gender dimension on rural... The paper articulates the role of energy sector and its impact on the natural resources and biodiversity, focusing on traditional energy consumption in rural areas;renewable energy technology,gender dimension on rural energy,the energy sector in its geo-political, social and economic settings as well as technology policy on integrating energy planning.It advocates how sub-Saharan Africans a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NERGY SECTOR natural resources RURAL ENERGY POLICIES and LEGAL framework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OVER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MC指数的我国卫生健康科技创新政策量化评价及优化路径
2
作者 钟华 范少萍 +1 位作者 杨涛莲 安新颖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4-31,共8页
目的:总结目前我国卫生健康科技创新政策的现状与不足,为政策制定和完善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文本挖掘方法对“十三五”以来国家及地方层面出台的24份卫生健康科技创新相关政策文件进行梳理,建立卫生健康科技创新政策PMC指数评价模型,通... 目的:总结目前我国卫生健康科技创新政策的现状与不足,为政策制定和完善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文本挖掘方法对“十三五”以来国家及地方层面出台的24份卫生健康科技创新相关政策文件进行梳理,建立卫生健康科技创新政策PMC指数评价模型,通过9个一级变量和43个二级变量对卫生健康科技创新政策进行量化分析。结果:24项政策中,2项等级为完美,8项等级为优秀,14项等级为可接受。结论和建议:我国卫生健康科技创新政策基本完善,但仍有优化空间,可从聚焦关键核心技术、强调临床研究和转化、推进数智战略等方面进一步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生健康 科技创新 政策文本 政策评价 PMC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金融政策对经济绿色转型的影响效应研究——基于“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的准自然实验
3
作者 张优智 刘寅可 +1 位作者 赵璟 王菁怡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47-157,167,共12页
金融创新对于促进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绿色转型至关重要。科技金融作为旨在推动科技创新,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新兴金融模式,为中国经济绿色转型提供新契机。论文基于2007—2021年282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将“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政... 金融创新对于促进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绿色转型至关重要。科技金融作为旨在推动科技创新,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新兴金融模式,为中国经济绿色转型提供新契机。论文基于2007—2021年282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将“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政策视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评估科技金融政策对经济绿色转型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科技金融政策对经济绿色转型起显著促进作用,且该影响存在城市地域、城市类型和不同分位点的异质性。机制分析表明,试点政策能通过创新能力显著促进经济绿色转型,而转化为投入产出后,创新投入不是试点政策影响经济绿色转型的作用机制。三重差分分析结果表明,高铁开通和环境目标约束对试点政策的经济绿色转型效应均起显著促进作用,且环境目标约束产生的影响存在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金融政策 经济绿色转型 创新能力 双重差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科技政策现代化的特征、问题及其路径刍议——基于政策设计理论视角
4
作者 金东日 高秉龙 《中国科技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2-31,共10页
科技政策是推动科技创新,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依托。为保障该路径发挥有效作用,需以政策设计为抓手,推动中国科技政策的现代化。基于政策设计理论,构建的政策现代化特征、设计过程和内容设计的三维分析框架研究发现,中国科技政策现... 科技政策是推动科技创新,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依托。为保障该路径发挥有效作用,需以政策设计为抓手,推动中国科技政策的现代化。基于政策设计理论,构建的政策现代化特征、设计过程和内容设计的三维分析框架研究发现,中国科技政策现代化具有多重特征。其中,其价值取向是以民为本、基本原则是可持续发展、核心特征是科技自立自强、关键环节是推动科技创新、根本目标是实现国家富强。然而,当前中国科技政策设计在行动者参与、设计工具应用、评价机制、管理机制、决策机制及行政体制等方面存在问题,制约科技政策的现代化。因此,需完善多元参与格局、探索政策设计工具、优化政策评价机制、健全设计管理制度、优化政府决策机制、持续深化体制改革,以系统性路径推动中国科技政策设计的革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政策 科技创新 科技政策现代化 政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金融政策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
5
作者 许嘉扬 钱水土 《统计与信息论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5-78,共14页
科技型中小企业在资源获取与要素配置上具有天然弱质性,面临着“融资难、融资贵”“科技成果转化不畅”等问题困扰,需要公共政策供给工具创新的支持。作为中国科技金融的代表性政策,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政策为基于科技型中小企业视... 科技型中小企业在资源获取与要素配置上具有天然弱质性,面临着“融资难、融资贵”“科技成果转化不畅”等问题困扰,需要公共政策供给工具创新的支持。作为中国科技金融的代表性政策,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政策为基于科技型中小企业视角考察中国科技金融政策的创新驱动效果提供了良好契机。基于2007—2020年中小板、创业板科技型企业的面板数据,通过多期双重差分模型构建准自然实验框架,探讨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政策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的影响及其内在机理。实证结果表明,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政策可以有效驱动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并且对实质性创新的正向影响效应存在长期性;科技金融政策通过缓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补偿实质性创新的正外部性,提高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整体创新能力。异质性分析发现,科技金融政策能够纠正传统金融发展中存在的结构性错配问题,对于成长期企业、非国有性质企业、制造业企业,表现出更强的创新驱动效果。因此,应扩大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政策实施范围,形成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的合力,加强政策制定的针对性、渗透性与协调性,充分发挥科技金融对企业创新的长效激励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金融政策 科技型中小企业 实质性创新 策略性创新 双重差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展科研机构的智库职能:德国保罗·埃利赫研究所的经验与启示
6
作者 李莎 沈东婧 《智库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4-153,共10页
[目的/意义]在全球科技竞争加剧的背景下,我国科技智库在政策支撑的专业化、时效性与国际参与等方面仍存在一定局限性,难以有效应对生物技术等高监管领域日益复杂的治理挑战。德国保罗·埃利赫研究所(Paul-Ehrlich-Institut,PEI)作... [目的/意义]在全球科技竞争加剧的背景下,我国科技智库在政策支撑的专业化、时效性与国际参与等方面仍存在一定局限性,难以有效应对生物技术等高监管领域日益复杂的治理挑战。德国保罗·埃利赫研究所(Paul-Ehrlich-Institut,PEI)作为生物医药和疫苗监管领域的重要科研机构,积累了智库职能发展的实践经验,可为我国生物技术领域科研机构发展智库职能提供借鉴。[方法/过程]本文采用案例研究法,基于PEI官方文献和报告,分析PEI从科研机构向具备智库职能的综合机构演化的路径,包括其科研—政策互动模式、技术评估对政策制定的支撑作用以及国际合作推动生物技术治理创新。[结果/结论]案例分析显示,PEI的智库职能发展基于高水平科研基础,通过技术评估的实证支撑、跨学科协同机制以及国际合作推动得以实现。结合其经验和我国科技治理体系的现实需求,建议我国生物技术领域的科研机构在具备政策耦合性和组织适应性的前提下,增强智库意识,提升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政策建议的能力;政府部门可通过机制建设与制度支持,优化科研—政策融合环境。通过双向推动有效发展智库职能,为国家生物技术创新和科技治理提供科学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技术 科技治理 科研机构 智库职能 政策转化 国际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战后美国联邦科技政策的转向与研究型大学的崛起与发展——兼及对中国研究型大学发展的思考
7
作者 张东海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18-128,共11页
将研究型大学整合进国家科研体制中,是二战以来美国研究型大学崛起和美国科研水平领先的重要原因。布什报告奠定了二战后美国国家科研体制的基本格局,但美国的科技政策在战后历经了三次转向。冷战时期,美国科研体系以国家安全为核心驱动... 将研究型大学整合进国家科研体制中,是二战以来美国研究型大学崛起和美国科研水平领先的重要原因。布什报告奠定了二战后美国国家科研体制的基本格局,但美国的科技政策在战后历经了三次转向。冷战时期,美国科研体系以国家安全为核心驱动力,大学成为军-工-学复合体的一部分,大学承担基础研究和与国防密切相关的任务导向型研究,并涉足大科学研究。1980年以后,美国科技政策调整为通过技术创新驱动经济发展,重点解决联邦专利向民间授权问题,极大促进了大学的科研创新及其成果向企业的转移,大学与产业界建立紧密联系。2017年以来,美国的科技政策转向国家安全和保持技术领先为核心,通过政府干预实现技术保护,对大学的科研和人才培养带来的影响正在显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政策 研究型大学 大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ERTopic的科技人才政策文本主题识别与量化分析——以东北三省为例
8
作者 苗宏慧 全情爽 舒心 《现代情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0-121,共12页
[目的/意义]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取决于科技人才的有力支撑,科技人才政策是推动科技创新与人才发展的重要制度保障。通过对科技人才政策进行系统的量化分析,旨在准确把握区域科技人才政策的框架结构和动态特征,为深化政策供给侧改革提供... [目的/意义]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取决于科技人才的有力支撑,科技人才政策是推动科技创新与人才发展的重要制度保障。通过对科技人才政策进行系统的量化分析,旨在准确把握区域科技人才政策的框架结构和动态特征,为深化政策供给侧改革提供决策参考。[方法/过程]本研究以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三省的科技人才政策文本为研究对象,运用BERTopic模型对其政策文本进行主题识别、关键词提取、相似度计算等,在此基础上开展各省政策主题的纵横向比较,并与粤苏浙鲁等发达省份的政策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结论]东北三省科技人才政策已形成了以人才引进、培养、使用、评价、激励、服务为主线的政策体系,但与发达省份相比,在政策供给、需求牵引、针对性等方面还存在不足。据此,本研究提出,东北三省应立足区域实际,提升人才政策的系统性、精准性、时效性,聚焦政策供给、需求牵引、区域特色等关键问题,在人才政策的集成优化、创新发展上持续发力,以新时代人才政策变革引领和保障全面振兴、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人才政策 主题识别 BERTopic模型 对比分析 东北振兴 政策供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金融政策对关键核心技术创新的影响机制
9
作者 文婕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3-158,共6页
以“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为准自然实验,选取2004—2023年我国284个地级市面板数据,构建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科技金融政策对关键核心技术创新的赋能机制。研究发现:科技金融政策对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具有赋能作用,这一结论经过稳健... 以“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为准自然实验,选取2004—2023年我国284个地级市面板数据,构建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科技金融政策对关键核心技术创新的赋能机制。研究发现:科技金融政策对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具有赋能作用,这一结论经过稳健性检验与内生性处理后仍然成立。科技金融政策在非资源型城市、一线及新一线城市更能发挥比较优势,对关键核心技术创新的赋能作用更为显著。缓解融资约束、促进科技人才集聚是科技金融政策助推关键核心技术创新的重要渠道。科技金融政策具有明显空间溢出效应,能够推动“本地—邻地”关键核心技术创新。研究结论为加速关键核心技术创新、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可靠经验证据与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金融政策 关键核心技术创新 融资约束 科技人才集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典型相关分析的甘肃农业科技高质量发展驱动因素研究
10
作者 任慧 马海霞 史宏龙 《寒旱农业科学》 2025年第4期379-386,共8页
农业科技高质量发展成为农业向前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为了明确农业科技产出与农业科技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选出更为准确的评价指标,运用典型相关分析方法,对2012—2022年甘肃省农业科技产出成果和农业科技发展影响因子的关系做定量分析。... 农业科技高质量发展成为农业向前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为了明确农业科技产出与农业科技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选出更为准确的评价指标,运用典型相关分析方法,对2012—2022年甘肃省农业科技产出成果和农业科技发展影响因子的关系做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第1对典型变量典型相关系数较高,表明甘肃省农业科技的产出成果与其驱动因子之间具有非常密切的内在联系,驱动因子农业科技人才、农业科技投入、农业土地政策、市场化进程、劳动力智力资源、财政支农支出等推进农业科技发挥着重要作用,直接影响着农业科技的进程和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率,提出了应不断加大人才力量的储备;全面提升农业科技创新水平,强化农业科技创新的战略地位,加快完善绿色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推进深度融合的协同创新体系;优化农业土地政策;加大财政支农支出等对策建议,这对于推动甘肃省农业科技的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科技 典型相关分析 高质量发展 驱动因素 对策建议 甘肃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创新政策分析体系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贺德方 曾建勋 +2 位作者 陈涛 潘云涛 杨芳娟 《中国软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共9页
当前国际科技创新竞争态势和国内外发展形势对科学规范的科技创新政策分析提出了紧迫需求和更高要求。在梳理国内外科技创新政策分析发展概况的基础上,进一步阐明科技创新政策分析的内涵、功能与需求,提出从科技创新政策分析资源体系、... 当前国际科技创新竞争态势和国内外发展形势对科学规范的科技创新政策分析提出了紧迫需求和更高要求。在梳理国内外科技创新政策分析发展概况的基础上,进一步阐明科技创新政策分析的内涵、功能与需求,提出从科技创新政策分析资源体系、数据体系、方法体系、应用体系等方面架构我国科技创新政策分析体系框架,从统筹规划政策分析任务目标、建设政策分析事实型数据集、探索政策分析方法模型、构建政策分析服务平台、创建政策分析学科、培养政策分析人才等方面推进我国科技创新政策分析体系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创新政策 政策分析体系 事实型数据 方法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对中国科技创新研判的历史变迁与未来走向——基于《美国中国经济安全审查委员会(USCC)年报》的分析 被引量:10
12
作者 刘彦君 张鑫 +1 位作者 陆桂军 吴晨生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29-35,22,共8页
[目的/意义]通过分析中美贸易战背景下美国对中国科技创新的研判及对策的发展脉络,为我国相关机构提供决策参考。[方法/过程]采用内容分析法、历史分析法等方法对美中经济安全审查委员会2002-2019年《年报》中与科技创新相关的内容进行... [目的/意义]通过分析中美贸易战背景下美国对中国科技创新的研判及对策的发展脉络,为我国相关机构提供决策参考。[方法/过程]采用内容分析法、历史分析法等方法对美中经济安全审查委员会2002-2019年《年报》中与科技创新相关的内容进行历史发展脉络分析。[结果/结论]预测美国对中国科技创新的竞争性战略的未来发展趋势:贸易战将会愈演愈烈,美国将以高科技为核心目标,以"人才战"为关键,以"标准战"为重要手段,"由点到面及体"逐步遏制中国发展。提出我国下一步的应对对策建议:要做好持久战的准备;提升科技安全进攻能力和防御能力;引进与培养并举,大力加强高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继续提升国际标准制定话语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美贸易战 美国中国经济安全审查委员会 中国科技创新战略 中国科技创新能力 高科技 国家科技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金融政策与新质生产力发展 被引量:18
13
作者 黄徐亮 徐海东 《财经论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7-58,共12页
以科技金融体制构建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本文根据生产力理论和新质生产力内涵构建了中国城市新质生产力评价指标体系,测算了城市新质生产力发展指数,匹配2009-2021年城市面板数据,采用渐进双重... 以科技金融体制构建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本文根据生产力理论和新质生产力内涵构建了中国城市新质生产力评价指标体系,测算了城市新质生产力发展指数,匹配2009-2021年城市面板数据,采用渐进双重差分法探讨了科技金融政策对新质生产力的影响及其作用路径。实证研究发现,科技金融政策显著促进城市新质生产力发展。路径研究发现,科技金融政策对新质生产力的影响机制可以概括为技术进步效应、技术效率提升效应和规模效率提升效应,即科技金融政策通过降低要素搜寻成本、优化投入产出效率、强化协同合作以及促进知识溢出,最终促进了新质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提升。进一步分析发现,科技金融政策的城市生产力发展效应存在明显的营商环境、资源错配和发展能级差异。应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找准科技与金融的结合点,不断提升对新质生产力的服务质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金融政策 新质生产力 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四五”时期健康管理与政策学科资助热点及发展方向分析
14
作者 罗琳彬 邢怡青 张亮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8,共8页
健康管理与政策学科是实现“健康中国”与“健康优先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撑力量。本文以国家健康战略需求为导向,基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和学术期刊文献,系统性回顾健康管理与政策学科(G0405)的资助布局、研究热点与前沿主题。研... 健康管理与政策学科是实现“健康中国”与“健康优先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撑力量。本文以国家健康战略需求为导向,基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和学术期刊文献,系统性回顾健康管理与政策学科(G0405)的资助布局、研究热点与前沿主题。研究发现,2021—2024年G0405聚焦六大研究方向:健康政策创新与协同治理、医保支付机制与战略性购买、数字健康与精准医疗、智能健康干预与行为医学、社区健康治理、社会热点驱动的动态选题,但在宏观系统研究、宏观政策创新、学科管理理论体系建设等方面仍显薄弱。面向中国式现代化的健康战略需求,在学科转型的时代背景下,学科发展须以国家重大需求为指引,坚持问题导向,塑造宏观系统思维,以科学研究范式为支撑,以实践路径为落脚,持续推进理论创新与实践应用,将健康管理与政策学科融入我国新时代卫生健康发展事业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健康管理与政策学科 研究热点 学科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政策与竞争政策协同推动中国产业绿色低碳转型了吗?
15
作者 袁航 夏杰长 《商业经济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0-80,共11页
科技政策与竞争政策协同推动产业绿色低碳转型是“十四五”时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更好结合的有益探索。基于1994—2019年285个地级市面板数据,研究科技政策与竞争政策协同对产业绿色低碳转型的影响... 科技政策与竞争政策协同推动产业绿色低碳转型是“十四五”时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更好结合的有益探索。基于1994—2019年285个地级市面板数据,研究科技政策与竞争政策协同对产业绿色低碳转型的影响与机制,研究发现:(1)科技政策与竞争政策协同能显著降低产业碳排放量,能有效推动产业绿色低碳转型,且该结论在经过内生性检验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之后依然成立。(2)机制检验显示,科技政策与竞争政策协同主要通过区域行政性垄断效应、技术创新效应和资源依赖效应推动产业绿色低碳转型。(3)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一是科技政策与竞争政策协同能显著降低工业、批发和零售/住宿和餐饮业的碳排放量并能显著促进该行业绿色低碳转型,而对农林牧渔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绿色低碳转型尚无显著促进作用;二是科技政策与竞争政策协同仅能显著降低东部和中部地区产业碳排放量并显著推动该地区产业绿色低碳转型;三是相较于“服务型城市”,科技政策与竞争政策协同对产业绿色低碳转型的带动作用在“生产型城市”中更加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政策 竞争政策 产业绿色低碳转型 技术创新 资源依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化农业科技支撑:体系构建、关键问题与政策路径 被引量:1
16
作者 高鸣 周子铭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7-52,共16页
农业科技自立自强是确保国家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的关键,更是实现农业强国的必由之路。本文在阐释农业科技支撑系统性、高效性和可持续性内涵的基础上,梳理了当前我国农业科技支撑的现状及困境,并从基础性支撑、运行性支撑、... 农业科技自立自强是确保国家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的关键,更是实现农业强国的必由之路。本文在阐释农业科技支撑系统性、高效性和可持续性内涵的基础上,梳理了当前我国农业科技支撑的现状及困境,并从基础性支撑、运行性支撑、发展性支撑和保障性支撑四个方面构建了“四位一体”的农业科技支撑体系。强化农业科技支撑,需要重视准确研判农业科技发展趋势、科学筹划农业科技创新布局、加快补齐重点科研领域短板、持续优化农业科技管理机制等四大关键问题。下一步,需要通过强化农业科技支撑要素供给、优化农业科技支撑要素配置和深化农业科技支撑要素赋能三条路径,把党中央关于农业科技工作的决策部署细化实化为具体的政策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科技 科技支撑 农业强国 乡村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才、科技赋能西部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内在逻辑、实践制约与发展路径 被引量:1
17
作者 余京洋 《当代经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5-55,共11页
农业新质生产力是新质农业生产要素、新质农业生产方式和新质农产品的统一体。西部农业新质生产力是实现西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关键抓手,人才、科技要素的发展失衡与协同低效是当前面临的主要实践制约。人才、科技赋能西部农... 农业新质生产力是新质农业生产要素、新质农业生产方式和新质农产品的统一体。西部农业新质生产力是实现西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关键抓手,人才、科技要素的发展失衡与协同低效是当前面临的主要实践制约。人才、科技赋能西部农业新质生产力内蕴着拓展发展空间、延伸产业链条、凝聚要素合力、拉升质量底线的逻辑关系。要聚焦夯实智力支撑、提升有效供给水平、增强核心竞争力、推动可持续发展和放大综合效应等方面,深入探索人才、科技赋能西部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路径,充分发挥西部农业的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有效提高人才、科技赋能西部农业新质生产力的贡献度,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协同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农业 新质生产力 人才 科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效率驱动与政策协同——科技金融促进新质生产力的作用机制
18
作者 张浩 庞凯 +1 位作者 刘可 樊继达 《西南金融》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7-32,共16页
研究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系统考察科技金融效率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作用机制及政府作用的协同效应。通过构建包含新质生产力特征及实体要素在内的测度体系,综合运用主成分分析、数据包络分析、中介效应模型和门限回归模型进行实证检... 研究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系统考察科技金融效率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作用机制及政府作用的协同效应。通过构建包含新质生产力特征及实体要素在内的测度体系,综合运用主成分分析、数据包络分析、中介效应模型和门限回归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科技金融效率对新质生产力具有显著正向驱动作用,政府科技投入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了关键的中介作用,形成“市场驱动—政策响应—创新转化”的协同机制;政府科技投入强度存在非线性协同特征,当突破特定阈值时,科技金融效率的促进效应显著增强,表明政策支持需跨越“吸收能力临界值”以释放创新乘数效应。在此基础上,研究基于中美典型案例比较,提出构建效率导向的科技金融制度、优化政府投入动态调控机制及推进跨区域协同创新等政策建议,为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金融 新质生产力 科技创新 金融效率 政府科技投入 政策协同 产业结构升级 数字化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中国建设视域下中国自主档案学知识体系构建的多维考察与推进策略探讨 被引量:1
19
作者 沈姣 《档案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9-34,共6页
本文从政策文本、教育教学体系、档案管理实践、学术研究等多个维度,探讨中国自主档案学知识体系的构建路径。通过分析国家政策对档案管理的指导作用,考察各级档案管理机构的数字化实践案例,并结合学术研究的最新进展,提出推动档案学知... 本文从政策文本、教育教学体系、档案管理实践、学术研究等多个维度,探讨中国自主档案学知识体系的构建路径。通过分析国家政策对档案管理的指导作用,考察各级档案管理机构的数字化实践案例,并结合学术研究的最新进展,提出推动档案学知识体系构建的具体策略,以期构建能够支撑数字中国建设的档案学自主知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中国 档案学 知识体系构建 数字经济 档案管理 政策引导 学术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4年度“电子科学与技术”领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与资助情况概述
20
作者 贾仁需 文珺 孙玲 《电子与信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79-286,共8页
该文总结了2024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信息科学部一处“电子科学与技术”领域重点、面上、青年、地区、优青和杰青项目的申请与资助情况,从二级申请代码、申请人年龄、依托单位情况、近年变化趋势等不同角度梳理了项目分布特征,分... 该文总结了2024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信息科学部一处“电子科学与技术”领域重点、面上、青年、地区、优青和杰青项目的申请与资助情况,从二级申请代码、申请人年龄、依托单位情况、近年变化趋势等不同角度梳理了项目分布特征,分析了领域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构成、研究方向热度及其发展趋势等,旨在为广大科研人员了解领域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布局、亟需加强的研究方向以及部分自然科学基金改革举措对领域项目申请与资助的影响等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电子科学与技术 项目申请与资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