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UN-U_(3)Si_(2)复合芯块放电等离子体烧结制备工艺与性能表征研究
1
作者 孙启明 姬鹏波 +3 位作者 王纪钧 曹军文 李昱 李宗书 《原子能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2期340-347,共8页
为进一步提升核燃料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本文以UN-U_(3)Si_(2)复合芯块为研究对象,采用放电等离子体烧结技术,结合微观形貌观察、化学成分测试、热物理和力学性能测量等表征方法开展系统研究。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烧结温度、保温时间、烧... 为进一步提升核燃料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本文以UN-U_(3)Si_(2)复合芯块为研究对象,采用放电等离子体烧结技术,结合微观形貌观察、化学成分测试、热物理和力学性能测量等表征方法开展系统研究。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烧结温度、保温时间、烧结压力对复合芯块致密度的影响,通过UN和U_(3)Si_(2)粉末不同粒径之间的组合,研究粉末粒径对复合芯块致密度的影响,通过调整混合比例,研究不同U_(3)Si_(2)含量对复合芯块的热导率、硬度和抗压强度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UN-20%U_(3)Si_(2)复合芯块最佳烧结参数为:烧结温度1650℃、保温时间30 min、烧结压力50 MPa,制备得到的复合芯块密度为13.60 g/cm^(3),相对密度为98.30%,3种因素对复合芯块密度影响的显著程度为烧结温度>烧结压力>保温时间。细UN-粗U3Si2制备的UN-20%U_(3)Si_(2)复合芯块的密度最大,为13.60 g/cm^(3),相对密度为98.31%。UN-20%U_(3)Si_(2)的复合芯块综合性能最优,热导率达到29.0 W/(m·K)@900℃,热膨胀系数达到8.90×10^(-6)K^(-1)@600℃,硬度为637 HV1,抗压强度为331.0 MPa。本文的试验结果能够为后续UN-U_(3)Si_(2)复合芯块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一定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n-u_(3)si_(2)复合芯块 放电等离子体烧结 热物理性能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Y_(3)Si_(2)C_(2)掺量对Si_(3)N_(4)陶瓷微观结构与力/热学性能的影响
2
作者 龙国钦 聂光临 +5 位作者 陈炫志 黎业华 彭小晋 黄瑶 邓欣 伍尚华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39-548,共10页
Si_(3)N_(4)陶瓷具有优异的力学、化学、热学性能,在电子元器件散热与封装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为制备高强度、高导热的Si_(3)N_(4)陶瓷,采用Y_(3)Si_(2)C_(2)-MgO二元复合烧结助剂,系统研究了Y_(3)Si_(2)C_(2)掺量与保温时间对Si_(... Si_(3)N_(4)陶瓷具有优异的力学、化学、热学性能,在电子元器件散热与封装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为制备高强度、高导热的Si_(3)N_(4)陶瓷,采用Y_(3)Si_(2)C_(2)-MgO二元复合烧结助剂,系统研究了Y_(3)Si_(2)C_(2)掺量与保温时间对Si_(3)N_(4)陶瓷致密度、力学性能及热导率的影响规律,并基于微观结构和物相组成分析阐释了Si_(3)N_(4)陶瓷力/热学性能的优化机制。研究结果表明:随着Y_(3)Si_(2)C_(2)掺量的增加,Si_(3)N_(4)陶瓷试样(保温时间分别为4 h和12 h)的热导率和弯曲强度均呈现先增大后降低的变化规律;保温4 h所制Si_(3)N_(4)陶瓷的弯曲强度主要受致密度的影响,保温12 h所制Si_(3)N_(4)陶瓷的弯曲强度主要受微观结构的均匀度及晶粒尺寸的影响;保温时间的延长有利于气体排出和晶粒生长,从而促进Si_(3)N_(4)陶瓷的致密化及热导率的提升。利用气压烧结(1900℃保温12 h),掺加1.5 mol%的Y_(3)Si_(2)C_(2)可制得致密度为99.0%、热导率为(106.80±2.64)W·m^(−1)·K^(−1)、弯曲强度为(590.21±25.69)MPa的Si_(3)N_(4)陶瓷,其具有优良的力/热学综合性能,有利于提升Si_(3)N_(4)陶瓷封装电子元器件的服役安全性与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_(3)N_(4)陶瓷 二元复合烧结助剂 Y_(3)si_(2)C_(2) 热导率 力学性能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摩擦配副对PEEK及CF/PEEK复合材料摩擦学性能的影响
3
作者 谢金梦 逄显娟 +4 位作者 赵若凡 刘亚婷 黄素玲 王帅 张永振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269-277,共9页
为了选择与PEEK及其CF改性复合材料更合适的配副材料以适应苛刻的干摩擦工况,本工作选用PEEK、CF/PEEK复合材料为研究对象,利用UMT-2型多功能摩擦磨损试验机在不同速度、载荷下对PEEK、CF/PEEK复合材料与Al 2O 3球、GCr15球、Si_(3)N_(4... 为了选择与PEEK及其CF改性复合材料更合适的配副材料以适应苛刻的干摩擦工况,本工作选用PEEK、CF/PEEK复合材料为研究对象,利用UMT-2型多功能摩擦磨损试验机在不同速度、载荷下对PEEK、CF/PEEK复合材料与Al 2O 3球、GCr15球、Si_(3)N_(4)球三种不同对磨球所组成的摩擦副进行干摩擦试验。结果表明:CF填充改性PEEK基复合材料,提高了复合材料的摩擦学性能。研究速度、载荷对其摩擦学性能的影响发现,三种对磨球所组成的摩擦副在固定载荷高速时或者固定速度重载时仍保持良好的摩擦磨损性能。三种对磨球中,GCr15轴承钢球与PEEK、CF/PEEK组成的摩擦副摩擦系数最大,磨损率最高;Si_(3)N_(4)陶瓷球的摩擦副摩擦系数最小,磨损率最低。当GCr15-CF/PEEK摩擦副在50 N、400 r/min高速时,摩擦系数为0.275,在90 N、300 r/min重载下,摩擦系数为0.254;当Si_(3)N_(4)-CF/PEEK摩擦副在50 N、400 r/min高速时,摩擦系数为0.265,在90 N、300 r/min重载下,摩擦系数为0.231。GCr15-CF/PEEK摩擦副盘试样在高速高载的苛刻工况下发生了严重的磨粒磨损和黏着磨损,而Si_(3)N_(4)-CF/PEEK摩擦副盘试样在高速高载的苛刻工况下主要是磨粒磨损和轻微的黏着磨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醚醚酮 复合材料 Al_(2)O_(3)陶瓷球 GCr15轴承钢球 si_(3)N_(4)陶瓷球 干摩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N基事故容错高铀密度核燃料芯块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陈明周 廖业宏 +5 位作者 郭达禧 张显生 王继伟 任啟森 薛佳祥 李锐 《材料导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2期36-47,共12页
福岛核事故之后,为了提高轻水堆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高铀密度核燃料芯块(高铀密度芯块)成为事故容错燃料(ATF)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然而,高铀密度芯块应满足的最基本准则、表征其核心性能的有效指标、研发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等关键... 福岛核事故之后,为了提高轻水堆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高铀密度核燃料芯块(高铀密度芯块)成为事故容错燃料(ATF)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然而,高铀密度芯块应满足的最基本准则、表征其核心性能的有效指标、研发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等关键性、基础性问题尚未理清。本文从最初作为ATF燃料的U_(3)Si_(2)的研究进展入手,分析高铀密度芯块研发的内在逻辑,总结出最基本准则及其有效表征指标;从UN基高铀密度芯块的研究进展梳理研发的方向和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为高铀密度芯块开展基础研究、性能实验和关键技术攻关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故容错燃料(ATF) 高铀密度芯块 硅化铀(U_(3)si_(2)) 氮化铀(UN) 准则 抗氧化 高压釜 原位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