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80篇文章
< 1 2 18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HPLC指纹图谱和含量测定控制火炭母质量
1
作者 柳贤福 陆万冰 +6 位作者 傅鹏 周洁儿 张淼 罗雯雯 陈俊 覃日宏 黄颖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676-2679,共4页
目的对火炭母质量进行控制。方法建立HPLC指纹图谱,测定异槲皮苷、鞣花素、广寄生苷、槲皮苷、槲皮素、木犀草素、芹菜素、山柰酚、异鼠李素的含量。分析采用Agilent 5 TC-C_(18(2))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甲醇-0.1%磷... 目的对火炭母质量进行控制。方法建立HPLC指纹图谱,测定异槲皮苷、鞣花素、广寄生苷、槲皮苷、槲皮素、木犀草素、芹菜素、山柰酚、异鼠李素的含量。分析采用Agilent 5 TC-C_(18(2))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甲醇-0.1%磷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L/min;柱温25℃;检测波长360 nm。结果10批样品指纹图谱中有18个共有峰,相似度均大于0.9。9种成分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0),平均加样回收率97.91%~100.5%,RSD 0.67%~1.5%。结论HPLC指纹图谱结合含量测定准确度良好,稳定可靠,可用于火炭母质量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炭母 质量控制 HPLC指纹图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花色芍药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与指纹图谱构建
2
作者 许兰杰 安素妨 +6 位作者 董薇 梁慧珍 谭政委 李春明 杨红旗 杨青 余永亮 《种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8-84,共7页
为了揭示不同花色芍药材料的遗传背景,明确材料间的亲缘关系,利用筛选出的20个起始密码子多态性标记(SCoT)引物对不同花色的56份芍药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并构建DNA指纹图谱。结果表明,SCoT引物共扩增出106个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87条... 为了揭示不同花色芍药材料的遗传背景,明确材料间的亲缘关系,利用筛选出的20个起始密码子多态性标记(SCoT)引物对不同花色的56份芍药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并构建DNA指纹图谱。结果表明,SCoT引物共扩增出106个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87条,多态性比率为82.08%;平均每个引物扩增出4.35个条带;多态信息含量介于0.5790~0.8910之间,平均为0.7591。不同花色群体等位基因数、有效等位基因数、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Shannon's信息指数平均值分别为1.5448、1.3780、0.2200和0.2447,以浅紫色群体最高;供试5个花色芍药群体间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8926~0.9745,浅紫色群体和深紫色群体的遗传相似系数最高,二者的亲缘关系相对较近。不同花色群体内遗传多样性系数为0.2690,基因分化系数为0.1490,基因流为2.8551;方差分析显示,96.68%的遗传变异在群体内。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在遗传相似系数为0.68处,将56份芍药材料分为两大类;基于10个SCoT标记的42个位点构建56个芍药种质的指纹图谱。SCoT分子标记可有效鉴别不同花色芍药种质,不同花色芍药群体间遗传分化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芍药 遗传多样性 DNA指纹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SR标记的葡萄种质指纹图谱构建和遗传多样性分析
3
作者 牛锐敏 黄小晶 +3 位作者 沈甜 徐美隆 许泽华 陈卫平 《种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6-114,共9页
以119份酿酒葡萄和砧木种质资源为试验材料,采用SSR分子标记技术进行DNA指纹图谱构建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9对引物共扩增出165个等位基因,各引物扩增出的等位基因数为15~21个,多态性信息含量变化范围为0.81~0.90,平均为0.86。每... 以119份酿酒葡萄和砧木种质资源为试验材料,采用SSR分子标记技术进行DNA指纹图谱构建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9对引物共扩增出165个等位基因,各引物扩增出的等位基因数为15~21个,多态性信息含量变化范围为0.81~0.90,平均为0.86。每对引物可以区分14~35个品种,除了同一品种的不同品系用9对引物也无法进行区分外,其余种质用VVMD28+VVMD7+VVMD27等3对引物可以完全区分,最终采用3对SSR引物构建了119份葡萄种质的指纹图谱。UPGMA聚类分析表明,在遗传相似系数0.827处,119份种质可分为三大类:第Ⅰ大类包含欧亚种、欧美杂种、毛葡萄、山葡萄及其衍生酿酒品种共99份葡萄种质;第Ⅱ大类包含河岸葡萄、以河岸葡萄为母本的砧木以及山葡萄为母本、父本含有河岸葡萄的砧木共12份葡萄种质;第Ⅲ大类包含8份以冬葡萄为母本的砧木。聚类结果基本反映了种质间的遗传关系,其中亲缘关系较远的不同类别间及亚类间的种质资源可作为杂交育种的亲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SSR标记 指纹图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SR标记的54个大蒜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及指纹图谱构建
4
作者 帅正彬 孙悦 +4 位作者 郭江洪 张怡 黄志 孙勃 柴丹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67-277,285,共12页
【目的】为解析不同大蒜材料种质遗传多样性并构建DNA指纹图谱。【方法】以54份大蒜种质为材料,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SSR标记技术对其进行遗传关系分析。【结果】筛选出的16对SSR引物共扩增出42个位点,平均等位基因数(N_(a))为5.13... 【目的】为解析不同大蒜材料种质遗传多样性并构建DNA指纹图谱。【方法】以54份大蒜种质为材料,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SSR标记技术对其进行遗传关系分析。【结果】筛选出的16对SSR引物共扩增出42个位点,平均等位基因数(N_(a))为5.13个,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1.4791;Shannon信息指数(I)在0.1453~0.6903之间,平均值为0.4359;基因多样性指数(H)变幅在0.0640~0.4971之间,平均值为0.2853,表明供试材料具有较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基于UPGMA聚类分析结果表明,54份大蒜在遗传相似系数0.63处被分为3个类群,第一类群包含7份种质;第二亚类仅包含3份种质;第三亚类包含44份种质,在遗传相似系数0.828分成了10个亚类。聚类结果与PCoA分析结果基本一致。此外,利用筛选的SSR引物构建了54份大蒜种质的指纹图谱二维码。【结论】结果为大蒜种质资源的鉴定、保护与利用提供了有力支撑,为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蒜 SSR标记 遗传多样性 聚类分析 指纹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PLC指纹图谱、含量测定及酶活性评价不同企业建曲质量
5
作者 王瑞生 张振凌 +2 位作者 陈祎甜 孙梦梅 朱建光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848-2855,共8页
目的评价不同企业建曲质量。方法建立HPLC指纹图谱,测定柚皮苷、橙皮苷、新橙皮苷、木犀草素、芹菜素含量,以及淀粉酶、糖化酶、纤维素酶、蛋白酶(中性、酸性、碱性)活性,再进行聚类分析。结果18批样品指纹图谱中有28个共有峰,指认出11... 目的评价不同企业建曲质量。方法建立HPLC指纹图谱,测定柚皮苷、橙皮苷、新橙皮苷、木犀草素、芹菜素含量,以及淀粉酶、糖化酶、纤维素酶、蛋白酶(中性、酸性、碱性)活性,再进行聚类分析。结果18批样品指纹图谱中有28个共有峰,指认出11个,相似度0.697~0.997。5种成分含量分别为0~0.0227%、0.0951%~0.3262%、0~0.0317%、0.0007%~0.0049%、0.0040%~0.0711%,6种酶活性分别为8.71~88.25、17.67~370.13、7.97~61.21、5.21~22.05、5.13~20.66、6.22~20.96 U/g。各批样品聚为4类,不同企业或同一企业不同批次的分类存在交叉。结论不同企业建曲生产工艺不稳定,应尽快规范其炮制工艺,建立其质量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曲 质量评价 HPLC指纹图 含量测定 酶活性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芪葛颗粒干法制粒工艺优化及其物理指纹图谱建立
6
作者 李航 周恩丽 +3 位作者 汪盛华 张欣 肖伟 王振中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01-407,共7页
目的优化芪葛颗粒干法制粒工艺,并建立其物理指纹图谱。方法正交试验优化干燥工艺,单因素试验优化填充剂、矫味剂。以送料速度、轧轮转速、轧轮压力为影响因素,一次成型率、吸湿率、溶化率、休止角的综合评分为评价指标,Box-Behnken响... 目的优化芪葛颗粒干法制粒工艺,并建立其物理指纹图谱。方法正交试验优化干燥工艺,单因素试验优化填充剂、矫味剂。以送料速度、轧轮转速、轧轮压力为影响因素,一次成型率、吸湿率、溶化率、休止角的综合评分为评价指标,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干法制粒工艺。结果最佳干燥工艺为一区、二区、三区加热温度130、125、120℃,履带传送频率10 Hz,浸膏相对密度1.2;最佳填充剂为糊精;最佳矫味剂为0.5%甜菊糖苷和0.5%甜橙香精;最佳干法制粒工艺为送料速度28 Hz,轧轮速度17 Hz,轧轮压力7 MPa,综合评分为0.7465。15批样品物理指纹图谱相似度均大于0.98。结论该工艺稳定可行,可为芪葛颗粒的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芪葛颗粒 干法制粒工艺 物理指纹图 Box-Behnken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赶黄草茎UPLC指纹图谱建立及其成分分析
7
作者 刘佳 夏陈 +3 位作者 邓俊琳 余鳗游 朱永清 向卓亚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5-162,共8页
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指纹图谱,结合成分含量并采用化学模式识别法、聚类热图分析及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综合评价不同产地赶黄草茎的质量。结果表明:建立的赶黄草茎UPLC指纹图谱共标定6个共有峰,分别是紫云英苷、... 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指纹图谱,结合成分含量并采用化学模式识别法、聚类热图分析及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综合评价不同产地赶黄草茎的质量。结果表明:建立的赶黄草茎UPLC指纹图谱共标定6个共有峰,分别是紫云英苷、乔松素-7-O-葡萄糖苷、槲皮素、山奈酚、乔松素-7-O-(3″-O-没食子酰基-4″,6″-六羟基联苯二甲酰基)-β-葡萄糖苷(PGHG)和赶黄草茎苷A;16批赶黄草茎相似度为0.777~0.998;16批赶黄草茎样品中14种化合物含量之间有显著差异。通过聚类热图分析将16批赶黄草茎样品分为3类,四川省泸州市古蔺县样品与其他产地样品能被完全区分;OPLS-DA共筛选出9个质量差异标志性成分。建立的赶黄草茎UPLC指纹图谱及14个成分含量测定方法可靠、重复性好,其化学模式识别方法稳定可行,可为赶黄草茎质量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赶黄草茎 指纹图 聚类热图 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栀子柏皮汤复方中药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的建立
8
作者 李燕 滕乐 +3 位作者 唐军相 张德庆 李阳 韩忠耀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97-702,共6页
按照《伤寒论》收载的方法制备10批栀子柏皮汤供试品溶液,在Diamonsil C18色谱柱上进行分离,在柱温35℃条件下以不同体积比的0.2%(体积分数)甲酸溶液-甲醇混合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在波长250 nm处检测,记录色谱图。根据中药色谱指... 按照《伤寒论》收载的方法制备10批栀子柏皮汤供试品溶液,在Diamonsil C18色谱柱上进行分离,在柱温35℃条件下以不同体积比的0.2%(体积分数)甲酸溶液-甲醇混合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在波长250 nm处检测,记录色谱图。根据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版)建立了栀子柏皮汤复方中药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结果显示:10批栀子柏皮汤指纹图谱中有15个共有峰,其中3个共有峰归属于黄柏,其余共有峰均归属于栀子。与对照品比对,确认9、10、13号峰分别为京尼平龙胆双糖苷、栀子苷、盐酸小檗碱。10批栀子柏皮汤指纹图谱与对照指纹图谱的相似度为0.880~0.94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栀子柏皮汤 高效液相色 指纹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宣肺败毒方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的建立
9
作者 韩忠耀 张德庆 +4 位作者 魏啸宇 谢星腾 赵昌涵 唐文双 杨政敏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43-447,共5页
按照处方量制备宣肺败毒方,武火煮沸后,文火煎煮60 min,纱布过滤,文火浓缩煎煮至400 m L,滤纸过滤,再用0.45μm水系滤膜过滤,在Agela Promosil C_(18)色谱柱上进行分离,在柱温30℃条件下以不同体积比的0.1%(体积分数)磷酸溶液-甲醇混合... 按照处方量制备宣肺败毒方,武火煮沸后,文火煎煮60 min,纱布过滤,文火浓缩煎煮至400 m L,滤纸过滤,再用0.45μm水系滤膜过滤,在Agela Promosil C_(18)色谱柱上进行分离,在柱温30℃条件下以不同体积比的0.1%(体积分数)磷酸溶液-甲醇混合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在波长220 nm处检测,记录色谱图。根据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4 A版)建立了宣肺败毒方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结果显示,11批宣肺败毒方指纹图谱中有24个共有峰,与大黄素对照品比对,确认24号峰对应大黄素,11批宣肺败毒方指纹图谱与对照指纹图谱的相似度为0.988~1.0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宣肺败毒方 高效液相色 指纹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SR分子标记的紫椴遗传多样性分析和指纹图谱构建
10
作者 高磊 刘丹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8-37,共10页
【目的】紫椴是重要的经济树种和国家重点保护的濒危树种,基于SSR分子标记,分析不同种源紫椴遗传多样性,构建指纹图谱,旨在为紫椴居群的保护、全国紫椴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以及资源库建设提供参照。【方法】从国内5个省11个市采集16个种... 【目的】紫椴是重要的经济树种和国家重点保护的濒危树种,基于SSR分子标记,分析不同种源紫椴遗传多样性,构建指纹图谱,旨在为紫椴居群的保护、全国紫椴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以及资源库建设提供参照。【方法】从国内5个省11个市采集16个种源的173份紫椴样品,采用SSR分子标记进行PCR扩增,分析紫椴的遗传多样性;利用分子方差分析和种群聚类分析探究居群间的遗传分化;根据筛选的引物构建紫椴的指纹图谱。【结果】(1)从12组引物中筛选出了8组表现出高度多态性和良好重复性的引物,这些引物总共识别出101个等位基因,平均每个多态性位点上分布有12.6个等位基因。多态信息含量在不同位点间的变动区间为0.506~0.897,平均值达到0.739。(2)仅需4对引物(C110、C840、D150、TC5)即可有效区分所有紫椴个体,并构建紫椴指纹图谱。(3)紫椴种源的遗传多样性较为丰富,有效等位基因数为4.937,Shannon’s信息指数达到1.777,Nei’s基因多样性则为0.771。(4)分子方差分析结果表明,91%的遗传变异来源于紫椴群体内。(5)根据遗传距离构建进化树,将16个种源划分为5个亚类,多数地理距离较近的种源聚到一起,表现出较相近的遗传关系。【结论】紫椴群体总体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遗传分化处于中等水平,群体内遗传变异占主导地位。16个居群中,吉林省汪清种源(JWQ3)、黑龙江种源(HDN7、HDN8、HDN9)和河北承德市种源(HCD15)遗传多样性水平低,应进行原地保护,重点持续关注;种群JWQ2、JWQ4、JHL5、HNA10、LDD12和LFX13等的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可重点收集资源和保存培育。研究结果为深入研究中国紫椴的居群分布、进化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椴 SSR标记 遗传多样性 遗传分化 DNA指纹图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PLC指纹图谱相似度分析和化学模式识别的西藏药用麻黄品种研究
11
作者 张勇仓 白玛卓玛 +2 位作者 强巴 旦增尼玛 刘兰 《高原科学研究》 2025年第2期72-81,共10页
目的:基于HPLC图谱相似度分析和化学模式识别对西藏药用麻黄品种进行研究。方法:HPLC采用Phenomenex luna-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A:磷酸(0.05%)-三乙胺(0.05%)水溶液,流动相B:乙腈,梯度洗脱;柱温30℃;流速1.0 mL/m... 目的:基于HPLC图谱相似度分析和化学模式识别对西藏药用麻黄品种进行研究。方法:HPLC采用Phenomenex luna-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A:磷酸(0.05%)-三乙胺(0.05%)水溶液,流动相B:乙腈,梯度洗脱;柱温30℃;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00 nm。选取各批次麻黄药材色谱图中的主要共有峰作为变量,运用SPSS 21.0软件进行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对药材进行化学模式识别。结果:12批西藏药用麻黄HPLC指纹图谱中有8个共有峰,相似度在0.546~0.922之间;12批样品聚类分为4大类,与主成分分析结果基本一致,表现出明显的按生境聚类的特征。结论:该方法稳定可靠,可为西藏药用麻黄品种研究和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药用麻黄 HPLC指纹图 化学模式识别 品种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全基因组SNP构建澳洲坚果指纹图谱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志强 马静 +4 位作者 吴超 耿建建 贺熙勇 宫丽丹 陶亮 《核农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78-685,共8页
澳洲坚果是我国重要的木本油料作物,其果仁具有较高的营养和经济价值。为了快速、准确地区分与鉴定澳洲坚果种质资源,以提高其收集和管理效率,加强品种权的保护,本试验利用208份澳洲坚果种质的重测序数据,在全基因范围内鉴定单核苷酸多... 澳洲坚果是我国重要的木本油料作物,其果仁具有较高的营养和经济价值。为了快速、准确地区分与鉴定澳洲坚果种质资源,以提高其收集和管理效率,加强品种权的保护,本试验利用208份澳洲坚果种质的重测序数据,在全基因范围内鉴定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并严格筛选核心位点。将核心SNP位点用于澳洲坚果的DNA指纹图谱构建、系统进化树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该核心位点集合共包含了337个SNP位点,其多态信息含量和杂合度平均值分别为0.365、0.433;这337个SNP可以高效地鉴别供试的种质,两两种质间差异SNP位点大于200的比例为85.78%;系统发育树和主成分分析表明,从美国引入的澳洲坚果种质资源的亲缘关系较近,337个标记很好地代表了供试种质的遗传变异信息。本试验基于筛选的高质量SNPs位点,构建了澳洲坚果DNA指纹图谱,为澳洲坚果新品种的登记、种质资源的快速鉴定提供了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洲坚果 重测序 SNP DNA指纹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牛至及其近缘种甘牛至SRAP遗传多样性分析与指纹图谱构建 被引量:2
13
作者 田慧鑫 于婵 +7 位作者 杨帆 苏亚楠 王晓东 周艳 李贺敏 黄勇 梁妍 夏至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5-65,共11页
探讨河南省不同区域分布的牛至(Origanum vulgare)及其近缘种甘牛至(Origanum majorana)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为牛至及甘牛至种质资源保护、开发利用提供参考。采用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Sequence-related amplified polymorphism,SRAP)... 探讨河南省不同区域分布的牛至(Origanum vulgare)及其近缘种甘牛至(Origanum majorana)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为牛至及甘牛至种质资源保护、开发利用提供参考。采用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Sequence-related amplified polymorphism,SRAP)分子标记方法,选取牛至野生居群(7个)、栽培居群(1个)及甘牛至栽培居群(1个)共9个居群77份牛至和甘牛至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构建DNA指纹图谱。结果表明,9对引物共扩增出98个条带,多态性条带94条,多态性条带比率为95.92%,平均每对引物扩增出10.89条。等位基因数(Na)为1.9592、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1.4195、Nei基因多样性指数(H)为0.2632、Shannon’s指数(I)为0.4119。基于SRAP分子标记数据建立的UPGMA亲缘关系聚类图,遗传相似系数介于0.66~0.95。当遗传相似系数为0.66时,将牛至和甘牛至分为2个单独分支。在遗传相似系数为0.75时,不同区域牛至分为5个分支。综上,SRAP分子标记可以有效鉴别牛至与甘牛至;河南省南阳牛至种群遗传多样性高于其他区域;筛选出了5对SRAP引物(Me1/em6、Me1/em11、Me3/em4、Me3/em11、Me5/em3)构建牛至和甘牛至种质DNA指纹图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至 甘牛至 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 遗传多样性 DNA指纹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PLC-Q-TOF-MS/MS法、HPLC指纹图谱、含量测定评价覆盆子质量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书晚 廖扬振 +4 位作者 王龙飞 赵雅琴 范甲赫 魏渊 欧阳臻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77-1084,共8页
目的 评价覆盆子质量。方法 UPLC-Q-TOF-MS/MS法进行成分鉴定,建立HPLC指纹图谱,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进行化学模式识别,测定绿原酸、阿魏酸、鞣花酸、异槲皮苷、山柰酚-3-O-芸香糖苷、紫云英苷、椴树苷、槲皮... 目的 评价覆盆子质量。方法 UPLC-Q-TOF-MS/MS法进行成分鉴定,建立HPLC指纹图谱,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进行化学模式识别,测定绿原酸、阿魏酸、鞣花酸、异槲皮苷、山柰酚-3-O-芸香糖苷、紫云英苷、椴树苷、槲皮素、山柰酚的含量。结果 共鉴定出34种成分。31批药材指纹图谱中有19个共有峰,相似度均大于0.8。野生品与栽培品,以及不同产地药材可区分开;4个主成分累积方差贡献率为84.142%;筛选出8个差异性成分,其中2个为鞣花酸和紫云英苷。野生品中鞣花酸、紫云英苷含量高于栽培品中(P<0.05,P<0.01)。结论 UPLC-Q-TOF-MS/MS法、HPLC指纹图谱结合含量测定可用于覆盆子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覆盆子 质量评价 UPLC-Q-TOF-MS/MS HPLC指纹图 含量测定 化学模式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傣心舒颗粒制备工艺优化及其物理指纹图谱建立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宇浩 刀会仙 +4 位作者 谢纪园 杨澜 杜若飞 邱明丰 苏靖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2-228,共7页
目的优化傣心舒颗粒制备工艺,并建立其物理指纹图谱。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及转矩流变性试验基础上,以药辅(甘露醇)比、润湿剂(乙醇)体积分数、润湿剂用量为影响因素,成型率、溶化率、吸湿率、休止角的综合评分为评价指标,Box-Behnken响应... 目的优化傣心舒颗粒制备工艺,并建立其物理指纹图谱。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及转矩流变性试验基础上,以药辅(甘露醇)比、润湿剂(乙醇)体积分数、润湿剂用量为影响因素,成型率、溶化率、吸湿率、休止角的综合评分为评价指标,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制备工艺。以水分、吸湿性、休止角、豪斯纳比、松密度、振实密度、相对均齐度指数为二级指标,建立物理指纹图谱。结果最佳条件为药辅比1∶1.3,润湿剂体积分数87%,润湿剂用量26%,综合评分为86.93分。5批样品物理指纹图谱相似度均高于0.99。结论该方法合理、可行、稳定,可用于傣心舒颗粒的工业化大生产,并为该制剂转化开发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傣心舒颗粒 制备工艺 物理指纹图 Box-Behnken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PLC指纹图谱结合化学计量学和加权TOPSIS法评价木通与川木通的差异 被引量:1
16
作者 缪翼翔 常源 +3 位作者 董珂旭 张媛 史辑 刘蓬蓬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88-1194,共7页
目的评价木通与川木通的差异。方法建立UPLC指纹图谱,结合聚类分析、PCA、OPLS-DA和加权TOPSIS法,比较2种药材差异。结果木通UPLC指纹图谱中有22个共有峰,相似度0.907~0.996,指认出5种成分;川木通UPLC指纹图谱中有8个共有峰,相似度0.533... 目的评价木通与川木通的差异。方法建立UPLC指纹图谱,结合聚类分析、PCA、OPLS-DA和加权TOPSIS法,比较2种药材差异。结果木通UPLC指纹图谱中有22个共有峰,相似度0.907~0.996,指认出5种成分;川木通UPLC指纹图谱中有8个共有峰,相似度0.533~0.844,指认出1种成分。2种药材相似度0.039~0.548,共有峰3个。9批木通和9批川木通聚为2类;3个主成分累积方差贡献率为88.760%;差异标志物有13个,经对照品比对鉴定出3个,分别为绿原酸、新绿原酸、隐绿原酸;最优解的欧氏贴近度为0.088~0.696。结论木通、川木通化学组成存在明显差异,两者不能互相代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通 川木通 UPLC指纹图 化学计量学 加权TOPSIS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PLC指纹图谱结合化学计量学评价“桑蒂”质量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平 罗世英 +5 位作者 李梦佳 谭小燕 孙建彬 罗维早 唐策 张艺 《中成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21,共8页
目的基于HPLC指纹图谱结合化学计量学评价藏药“桑蒂”质量。方法分析采用Welch Ultimate AQ-C 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乙腈-0.2%磷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45 nm,进行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 目的基于HPLC指纹图谱结合化学计量学评价藏药“桑蒂”质量。方法分析采用Welch Ultimate AQ-C 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乙腈-0.2%磷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45 nm,进行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测定龙胆苦苷、獐牙菜苷、芒果苷、异荭草苷、8-羟基-1,3,5-三甲氧基口山酮(R2)、1,8-二羟基-3,7-二甲氧基口山酮(R3)含量。结果15批样品指纹图谱中有18个共有峰,相似度均大于0.90。6种成分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 2≥0.9992),平均加样回收率96.93%~103.58%,RSD 0.82%~2.9%。各批样品聚为2类,4个主成分累积方差贡献率为86.404%,筛选出芒果苷、龙胆苦苷、异荭草苷为质量差异标志物。结论该方法稳定可靠,重复性好,可为全面评价“桑蒂”质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蒂” 质量评价 HPLC指纹图 聚类分析 主成分分析 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 化学成分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SR标记的青海蚕豆品种亲缘关系分析与指纹图谱构建
18
作者 郑栋 周仙莉 +3 位作者 滕长才 侯万伟 张红岩 刘玉皎 《作物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9-90,共12页
为明确青海蚕豆育成品种、高代品系和骨干亲本的群体结构与亲缘关系,本研究利用46对多态性和稳定性好、重复性高的SSR引物对36个青海蚕豆主栽品种(品系)进行群体遗传学分析并构建了指纹图谱。结果表明,通过毛细管电泳检测,在46对引物中... 为明确青海蚕豆育成品种、高代品系和骨干亲本的群体结构与亲缘关系,本研究利用46对多态性和稳定性好、重复性高的SSR引物对36个青海蚕豆主栽品种(品系)进行群体遗传学分析并构建了指纹图谱。结果表明,通过毛细管电泳检测,在46对引物中检测到262个等位位点,各引物检测的多态性等位位点数(Na)为2~15,平均等位位点数为5.696个,平均每个位点检测到的有效等位基因数为2.988个,范围为1.180~9.257;Shannon指数的变化范围为0.287~2.444,均值为1.210;多态性信息含量(polymorphism information content, PIC)值变化范围为0.141~0.883,均值为0.553,揭示了青海蚕豆品种丰富的遗传多样性。系统聚类将36份材料划分为4个亚群,第Ⅰ、Ⅱ、Ⅲ、Ⅳ亚群分别包括24、4、7、1份材料;群体结构与主坐标分析将材料划分为2个亚群,亚群Ⅰ和亚群Ⅱ分别包括17和19份材料,与聚类分类结果有一定程度的交叉重合,厘清了青海蚕豆主栽品种的群体遗传结构与亲缘关系。在此基础上,筛选出4对核心引物,构建了36份材料的指纹图谱,并将相关信息储存在二维码中。青海蚕豆主栽品种指纹图谱的构建不仅为青海蚕豆品种鉴定提供了有效工具,也为今后青海蚕豆品种亲本选配和新品种权保护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豆 青海 主栽品种 SSR标记 亲缘关系 指纹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PLC指纹图谱及UPLC-MS/MS多指标成分含量测定的广西不同产地五指毛桃质量评价 被引量:1
19
作者 黄春燕 何敏 +5 位作者 何秋云 柳贤福 莫元瑶 周怡 莫永福 陈汝旭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78-686,共9页
建立五指毛桃多指标成分的质量控制方法。采用HPLC法建立五指毛桃的指纹图谱,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A版)”评价相似度,采用SPSS 22.0对样品进行聚类分析(cluster analysis,CA)和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 建立五指毛桃多指标成分的质量控制方法。采用HPLC法建立五指毛桃的指纹图谱,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A版)”评价相似度,采用SPSS 22.0对样品进行聚类分析(cluster analysis,CA)和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采用UPLC-MS/MS测定多指标成分含量。HPLC指纹图谱共标定了24个共有峰,指认其中7个共有峰分别为补骨脂素、槲皮素、柚皮素、木犀草素、佛手柑内酯、芹菜素、金合欢素,相似度为0.990~0.999,分别聚为3类;UPLC-MS/MS分析表明五指毛桃含有8个成分,分别为补骨脂素、槲皮素、柚皮素、木犀草素、佛手柑内酯、山柰素、芹菜素、金合欢素,8个成分各自的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6.88%~101.0%,RSD为1.2%~1.8%。CA结果显示12批五指毛桃聚为3类。PCA结果显示结果第一主成分(补骨脂素)特征值为11.89,方差贡献率为99.08%,表明该主成分可作为五指毛桃的质量标志物。12批样品8个成分含量分别为0.0858~1.11、2.51×10^(-6)~5.34×10^(-4)、1.24×10^(-3)~0.117、2.30×10^(-4)~3.98×10^(-2)、0.011~0.507、3.36×10^(-6)~8.17×10^(-4)、2.52×10^(-3)~7.92×10^(-2)、5.13×10^(-5)~5.85×10^(-4)mg/g,12批样品各成分含量差异存在一定的差异。综上,研究建立的方法准确度良好,稳定可靠,可为五指毛桃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指毛桃 HPLC UPLC-MS/MS 指纹图 多指标成分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指纹图谱结合化学模式识别和网络药理学的天麻质量标志物(Q-Marker)预测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海婧敏 陶琦 +2 位作者 胡志刚 刘义飞 裴柳玲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3,共13页
目的基于指纹图谱结合化学模式识别和网络药理学的方法,预测天麻潜在质量标志物(Q-Marker)。方法建立46批天麻饮片的HPLC指纹图谱,并对共有峰进行指认识别,测定其中7种成分含量。应用系统聚类分析(HCA)、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二... 目的基于指纹图谱结合化学模式识别和网络药理学的方法,预测天麻潜在质量标志物(Q-Marker)。方法建立46批天麻饮片的HPLC指纹图谱,并对共有峰进行指认识别,测定其中7种成分含量。应用系统聚类分析(HCA)、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对46批样品进行化学模式识别。同时,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构建天麻成分-靶点-通路网络图,预测天麻潜在Q-Marker并定量测定其含量。结果指纹图谱指认了13个共有峰中的7个物质;46批天麻饮片天麻素和对羟基苯甲醇总含量范围为0.17%-2.08%。通过HCA、PCA和OPLS-DA筛选,确定了5个引起天麻饮片质量差异的标志性成分。网络药理学分析得到17个核心活性成分、86个核心靶点和181条关键通路。整合指纹图谱和网络药理学结果,选取天麻素、对羟基苯甲醇、巴利森苷A、巴利森苷B、巴利森苷C、巴利森苷E作为天麻潜在的Q-Marker。结论通过指纹图谱结合化学模式识别和网络药理学方法,成功预测了天麻潜在的Q-Marker,为全面控制和评价天麻饮片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麻 质量标志物 指纹图 化学模式识别 网络药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