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UF-1000i尿有形成分分析仪检测尿管型的评价 被引量:2
1
作者 郑洪 梁雪冰 叶联珍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0期3814-3815,共2页
目的:以显微镜检测为金标准,评价UF-1000i尿有形成分分析仪检测尿管型的结果。方法:收集患者的尿标本364份,用UF-1000i全自动尿有形成分分析仪与显微镜分别检测尿液中尿管型,然后将两者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UF-1000i全自动尿有形... 目的:以显微镜检测为金标准,评价UF-1000i尿有形成分分析仪检测尿管型的结果。方法:收集患者的尿标本364份,用UF-1000i全自动尿有形成分分析仪与显微镜分别检测尿液中尿管型,然后将两者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UF-1000i全自动尿有形成分分析仪检测尿管型的敏感性95.4%,特异性74.1%,阳性预测值61.2%,阴性预测值97.4%,假阳性率为18.1%,假阴性率为1.4%,准确率80.5%。结论:多种因素可以影响UF-1000i全自动尿有形成分分析仪对尿液管型的检测结果。因此,应用UF-1000i全自动尿有形成分分析仪检测尿液管型只能作为一种初步筛查方法。当仪器提示管型阳性时,应进行显微镜复检,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沉渣 uf-1000i全自动尿有形成分分析仪 管型 显微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F-1000i尿有形成分分析仪和相差显微镜法对血尿来源定位的方法学评价 被引量:7
2
作者 李小斌 夏运成 +4 位作者 姜文玲 许向清 陈荩国 彭佑铭 刘伏友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1期3597-3600,共4页
目的:以肾脏病理活检结果作为金标准,评价UF-1000i尿有形成分分析仪和相差显微镜法诊断血尿来源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287例肾病理活检确诊为肾小球病变患者,肾活检前用UF-1000i分析法和尿相差显微镜检查结果,分别进行CUTOFF值的确定... 目的:以肾脏病理活检结果作为金标准,评价UF-1000i尿有形成分分析仪和相差显微镜法诊断血尿来源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287例肾病理活检确诊为肾小球病变患者,肾活检前用UF-1000i分析法和尿相差显微镜检查结果,分别进行CUTOFF值的确定和检测性能的计算。结果:UF-1000i分析法检查结果:红细胞计数最小值为25个/μL,最大值为3 554个/μL,中位数为63个/μL;P70红细胞中位数为52个/μL;非均一型尿报警提示占80%。相差显微镜结果:红细胞计数最小值为8个/μL,最大值为825个/μL,中位数为55个/μL,非均一红细胞中位数为44个/μL。显微镜法的敏感性为97%,特异性为89.2%。AUC的面积为0.943,判断肾小球血尿诊断界值为:非均一型红细胞所占的比值>69%。UF-1000i分析法的敏感性为92.3%,特异性为86.8%,AUC的面积为0.928。判断肾小球血尿的诊断界值为:RBC-P70FSC 75.0ch。这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397,P<0.01)。结论:血尿来源定位肾活检是金标准,相差显微镜法和UF-1000i分析法对血尿来源的定位都是比较理想的诊断实验。相差显微镜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优于UF-1000i分析法;相差显微镜法繁琐费时,UF-1000i操作简便快速,结果准确,自动化程度高,值得广泛应用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 uf-1000i尿有形成分分析仪 相差显微镜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F-100尿沉渣分析仪测定尿液有形成分与显微镜检查结果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高红 《世界中医药》 CAS 2015年第A02期1675-1676,共2页
目的探讨研究UF-100尿沉渣分析仪与显微镜检查测定尿液有形成分结果差异,为临床推广应用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将800份尿液样本混匀后分别分装入2管10ml EP管中,分别进行显微镜镜检和UF-100尿沉渣分析仪检测.镜检时取患者尿液样本,... 目的探讨研究UF-100尿沉渣分析仪与显微镜检查测定尿液有形成分结果差异,为临床推广应用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将800份尿液样本混匀后分别分装入2管10ml EP管中,分别进行显微镜镜检和UF-100尿沉渣分析仪检测.镜检时取患者尿液样本,将其置于一次性洁净载玻片上,并加上盖玻片进行尿检,对白细胞、红细胞及管型数等进行计数,后取其均值;UF-100尿沉渣分析仪检测严格依照仪器操作说明书进行操作,记录白细胞、红细胞及管型数.对所有镜检结果阴性但UF-100分析法呈阳性的尿液样本,再由经验丰富的检验人员使用镜检进行复检.结果:采用镜检法进行检测时,白细胞、红细胞、小圆上皮细胞及管型的阳性率分别为30.1%、35.0%、11.8%和18.4%,UF-100分析法进行检测时,白细胞、红细胞、小圆上皮细胞及管型的阳性率分别为32.0%、39.2%、12.8%和20.0%,UF-100分析法进行检测时,白细胞、红细胞、小圆上皮细胞及管型的假阳性率分别为5.9%、11.7%、7.8%和8.1%;复检结果发现,UF-100分析法中造成白细胞假阳性因素主要为细菌、滴虫及小圆上皮细胞;造成红细胞假阳性因素主要为细菌、结晶、卵磷脂小体、酵母样菌等,造成小圆上皮细胞假阳性因素主要为白细胞等,造成管型假阳性因素主要为上皮细胞、假管型、粘液丝等.结论:UF-100尿沉渣分析仪与显微镜检查两者配合使用测定尿液有形成分,可提高准确性及检验效率,值得临床中进行广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f-100尿沉渣分析仪检查 显微镜检查 尿有形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F-100检测北京地区正常人群尿液有形成分的调查 被引量:8
4
作者 岳秀玲 李玉文 +3 位作者 周金 马骏龙 张时民 丛玉隆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7年第5期632-635,共4页
目的:应用UF-100检测北京地区健康人群尿液的有形成分,为临床建立尿液有形成分生物参考范围。方法:应用UF-100尿液分析仪检测6587例健康体检者(其中男性3243人,女性3344人,年龄为1~92岁)随机中段尿液红细胞(RBC)、白细胞(WBC)... 目的:应用UF-100检测北京地区健康人群尿液的有形成分,为临床建立尿液有形成分生物参考范围。方法:应用UF-100尿液分析仪检测6587例健康体检者(其中男性3243人,女性3344人,年龄为1~92岁)随机中段尿液红细胞(RBC)、白细胞(WBC)、上皮细胞(EC)及管型数。结果:尿液有形成分红细胞(12岁以下组除外)、白细胞、上皮细胞检测结果性别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白细胞检测结果男女13岁以上各年龄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12岁以下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红细胞检测结果男性12岁以下与19岁以上各年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3~18岁年龄组与其他各年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13岁以上各年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12岁以下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上皮细胞检测结果男性各年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13~55岁年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12岁以下及56岁以上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管型检测结果显示性别、年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液RBC、WBC、EC与性别、年龄有关,在临床应用时,应注意男女性别之间、年龄之间生物参考范围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参考值 尿有形成分 uf-100 尿分析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