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UCP2基因遗传多态性与西门塔尔牛生长相关性状的遗传效应分析 被引量:11
1
作者 陈翠 张立敏 +9 位作者 陈晓杰 刘喜冬 张猛 李姣 袁峥嵘 张路培 高雪 高会江 李俊雅 许尚忠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08-716,共9页
本研究旨在分析UCP2基因SNPs及其单倍型与肉牛饲料转化率和体尺等生长相关性状的相关性。以118头西门塔尔牛为试验材料,利用DNA池和PCR-RFLP方法检测UCP2基因G118A、C161T、C215G、C305T位点多态性,构建单倍型并与生长性状进行相关分析... 本研究旨在分析UCP2基因SNPs及其单倍型与肉牛饲料转化率和体尺等生长相关性状的相关性。以118头西门塔尔牛为试验材料,利用DNA池和PCR-RFLP方法检测UCP2基因G118A、C161T、C215G、C305T位点多态性,构建单倍型并与生长性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G118A、C161T和C305T位点均与饲料转化率显著相关(P<0.05),其中杂合个体均值显著高于纯合个体且料肉比较高,而纯合个体之间差异不显著。位点C161T和C305T对胸围和腹围发挥主要影响作用,在差异显著表型性状中,TT基因型显著大于CC基因型个体。所构建的单倍型与单个SNP分析结果较为一致。综合考虑饲料转化率、平均日增体质量、胸围和腹围,建议将C161T和C305T位点的纯合个体TT基因型作为提高肉牛生长性状的候选分子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cp2 生长性状 单倍型 关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绵羊UCP2基因的克隆及其在脂肪组织中的季节性差异表达 被引量:5
2
作者 刘建华 乔利英 +2 位作者 郭云雁 贾夏丽 刘文忠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114-1121,共8页
旨在研究绵羊UCP2基因的克隆和在脂肪组织中的季节性表达差异,以揭示季节对UCP2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本研究采用RT-PCR和RACE法克隆UCP2cDNA全长序列。以南非肉用美利奴和山西肉用绵羊为对象,用real-time PCR和免疫组化技术检测UCP2mRN... 旨在研究绵羊UCP2基因的克隆和在脂肪组织中的季节性表达差异,以揭示季节对UCP2基因表达的调控作用。本研究采用RT-PCR和RACE法克隆UCP2cDNA全长序列。以南非肉用美利奴和山西肉用绵羊为对象,用real-time PCR和免疫组化技术检测UCP2mRNA及其编码蛋白在冬春和夏秋2个阶段6种脂肪组织(皮下脂肪、肠系膜、大网膜、小网膜、腹膜后脂肪和肾周脂肪)中的差异表达。结果表明,绵羊UCP2cDNA全长1 641bp,包括8个外显子,开放阅读框930bp,编码309个氨基酸。UCP2mRNA在6种脂肪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肾周脂肪中的表达量最高,皮下脂肪中最低,即深层脂肪中的表达量高于浅层脂肪(P<0.05)。UCP2蛋白的组织表达趋势与mRNA相似,且均分布于细胞膜上。二者的表达均受季节的显著影响,冬春阶段的表达量高于夏秋季节(P<0.05)。这些结果说明绵羊脂肪组织中UCP2基因的表达与季节有关,以维持体温和调节机体能量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羊 ucp2基因 基因表达 脂肪组织 季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西门塔尔杂种牛UCP2基因多态性及其与生长性状的关联性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蒋秋斐 罗晓瑜 +5 位作者 洪龙 李欣 封元 巫亮 韩丽云 顾亚玲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843-1849,共7页
本研究利用PCR-SSCP技术结合DNA测序确定UCP2基因SNP位点,检测其在宁夏西门塔尔杂种牛群体中的多态性,并分析其与生长性状的关联性。结果表明,UCP2基因第1外显子存在3个SNPs位点,分别为T632C、A655G和A689C,结合PCR-SSCP结果分析后,分... 本研究利用PCR-SSCP技术结合DNA测序确定UCP2基因SNP位点,检测其在宁夏西门塔尔杂种牛群体中的多态性,并分析其与生长性状的关联性。结果表明,UCP2基因第1外显子存在3个SNPs位点,分别为T632C、A655G和A689C,结合PCR-SSCP结果分析后,分为AA、BB、AB 3种基因型。不同月龄体高、体重、胸围、体斜长,总体呈AA>AB>BB。AA基因型个体在不同月龄体高、胸围显著或极显著高于BB基因型(P<0.05;P<0.01),与AB基因型之间存在差异,但差异不显著(P>0.05)。可以确定,T632C位点发生的碱基突变对宁夏西门塔尔杂种牛的体重性状选育存在显著意义,AA基因型个体可作为后期选育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cp2基因 西门塔尔杂种牛 多态性 生长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132-3p靶向UCP2调节绵羊前体脂肪细胞分化的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师涛 闫晓茹 +6 位作者 潘洋洋 景炅婕 乔利英 郭云利 申彩云 张富权 刘文忠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059-2067,共9页
旨在研究miR-132-3p对绵羊前体脂肪细胞中UCP2基因的表达调控机制。本研究以绵羊皮下脂肪细胞为研究对象,检测miR-132-3p与UCP2在绵羊前体脂肪细胞中的作用机制;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miR-132-3p与UCP2的结合位点,并通过双荧光素酶报... 旨在研究miR-132-3p对绵羊前体脂肪细胞中UCP2基因的表达调控机制。本研究以绵羊皮下脂肪细胞为研究对象,检测miR-132-3p与UCP2在绵羊前体脂肪细胞中的作用机制;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miR-132-3p与UCP2的结合位点,并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试验验证miR-132-3p与UCP2的靶标关系;在绵羊前体脂肪细胞中过表达miR-132-3p,用RT-qPCR、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过表达后UCP2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最后,采用RT-qPCR检测绵羊前体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UCP2和miR-132-3p的表达。结果表明,miR-132-3p在UCP2 3′-UTR上存在结合位点,并显著下调UCP2 3′-UTR重组双荧光质粒的相对荧光活性(P<0.05);过表达miR-132-3p显著下调UCP2mRNA的表达(P<0.05),且明显降低UCP2蛋白的表达量;绵羊前体脂肪细胞分化中期miR-132-3p与UCP2的表达存在负相关关系。综上表明,miR-132-3p通过特异性结合UCP2 3′-UTR抑制UCP2在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绵羊前体脂肪细胞的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羊 前体脂肪细胞 细胞分化 miR-132-3p ucp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边黄牛UCP2、UCP3基因多态性及其与生长性状的关联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赵祎 王思寒 +5 位作者 刘磊 田佺 柳海星 李钟淑 张君正 戢爽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3691-3698,共8页
试验旨在探究延边黄牛解耦联蛋白2(uncoupling protein 2,UCP2)和解耦联蛋白3(uncoupling protein 3,UCP3)基因多态性及其与生长性状的相关性。以120头24月龄的延边黄牛为试验对象,提取血液基因组DNA后构建混池,运用DNA测序法对UCP2、U... 试验旨在探究延边黄牛解耦联蛋白2(uncoupling protein 2,UCP2)和解耦联蛋白3(uncoupling protein 3,UCP3)基因多态性及其与生长性状的相关性。以120头24月龄的延边黄牛为试验对象,提取血液基因组DNA后构建混池,运用DNA测序法对UCP2、UCP3基因进行测序分析,应用高分辨率熔解曲线分型技术对延边黄牛UCP2、UCP3基因进行分型检测,并结合生长性状数据进行关联分析。结果显示,在24月龄延边黄牛群体中,UCP2基因53412568 bp处存在C>G突变(g.53412568 C>G),产生2个等位基因:C和G,形成3种基因型:CG(0.358)、GG(0.125)和CC(0.516);UCP3基因53443536 bp处存在C>T突变(g.53443536 C>T),产生2个等位基因:C和T,形成3种基因型:CT(0.383)、CC(0.450)和TT(0.167)。关联分析显示,UCP2基因g.53412568 C>G位点CC基因型体重、腰角宽均显著高于GG基因型,CG基因型个体背高显著高于GG基因型(P<0.05);UCP3基因g.53443536 C>T位点CC基因型胸围显著高于TT基因型(P<0.05)。以上结果表明,UCP2和UCP3基因在延边黄牛生长发育过程中起到一定作用,可为延边黄牛现代分子育种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边黄牛 ucp2基因 UCP3基因 SNP 生长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北麻羊UCP2基因组织表达及其多态性与生长性状的关联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艾锦新 龙安炬 +1 位作者 罗卫星 蔡惠芬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2093-2103,共11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黔北麻羊解耦联蛋白2(uncoupling protein 2,UCP2)基因的遗传多态性及其与生长性状的关联性,以期为黔北麻羊的育种改良提供理论依据。以200头6月龄黔北麻羊为研究对象,采用直接测序法检测黔北麻羊UCP2基因的SNP位点,并将... 本研究旨在探讨黔北麻羊解耦联蛋白2(uncoupling protein 2,UCP2)基因的遗传多态性及其与生长性状的关联性,以期为黔北麻羊的育种改良提供理论依据。以200头6月龄黔北麻羊为研究对象,采用直接测序法检测黔北麻羊UCP2基因的SNP位点,并将其与黔北麻羊生长性状进行关联分析;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UCP2基因在黔北麻羊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结果显示,UCP2基因存在4个SNPs位点,分别为:g.29614172 A>G、g.29619320 G>T、g.29619721 C>T和g.29620037 A>G,均产生3种基因型,其中g.29619320 G>T和g.29620037 A>G为错义突变,g.29619320 G>T突变导致甘氨酸(Gly)变为半胱氨酸(Cys),g.29620037 A>G突变导致苏氨酸(Thr)突变为丙氨酸(Ala)。多态信息含量显示,4个SNPs位点均表现为中度多态(0.25<PIC<0.5)。χ2检验结果表明,g.29614172 A>G、g.29619721 C>T和g.29620037 A>G突变位点在黔北麻羊群体中均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g.29619320 G>T突变位点极显著偏离了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1)。连锁不平衡分析显示,g.29619320 G>T和g.29619721 C>T位点具有强连锁效应。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UCP2基因在黔北麻羊各组织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其在肺脏中的表达量最高,其次是脾脏、肝脏和心脏,其余组织表达量较低。关联性分析结果表明,g.29614172 A>G位点AG和GG基因型个体体重、体斜长、胸宽、胸深、胸围及管围均显著高于AA基因型,g.29619320 G>T位点TT基因型个体胸深、胸围及管围均显著高于GT和GG基因型,g.29619721 C>T位点CT基因型个体体高显著高于CC和TT基因型,g.29620037 A>G位点GG基因型个体体重、胸深及管围均显著高于AG和AA基因型个体(P<0.05)。本试验结果初步揭示UCP2基因对黔北麻羊部分生长性状有显著影响,发现的4个SNPs位点可作为黔北麻羊经济性状选择的遗传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北麻羊 ucp2基因 生长性状 组织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中UCP2动态表达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吴琼 夏旋 邹秀兰 《中国医药科学》 2013年第16期25-26,76,共3页
目的探讨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中UCP2的动态表达,进一步明确其在非酒精性脂肪肝中的发病机制。方法选取大鼠60只进行实验,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高脂饮食进行脂肪肝诱导,采用免疫组织学技术和Westernblot... 目的探讨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中UCP2的动态表达,进一步明确其在非酒精性脂肪肝中的发病机制。方法选取大鼠60只进行实验,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高脂饮食进行脂肪肝诱导,采用免疫组织学技术和Westernblot技术对大鼠肝组织中的UCP2进行检测,对大鼠的血清甘油三脂(TG)、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游离脂肪酸(FFA)含量进行检测。结果大鼠在形成非酒精性脂肪肝过程中,体内UCP2阳性细胞的含量以及TG、ALT、FAA的表达和含量都会显著增加,在高脂饮食诱导8~12周期间最为明显。结论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形成与发展程度与体内UCP2表达强度呈正比例关系,UCP2的酶活性增高会导致促进脂质过氧化反应,促进脂肪肝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肝 ucp2 动态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吡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肝组织SIRT1、UCP2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1
8
作者 李楠 徐静 +2 位作者 成淑英 王翔 农晰婷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12期1432-1436,共5页
目的通过吡格列酮的干预,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肝脏沉默调节蛋白1(sirtuin type 1,SIRT1)、线粒体脱偶连蛋白2(uncoupling protein 2,UCP2)表达变化,探讨吡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治疗的可能机制。方法 8... 目的通过吡格列酮的干预,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肝脏沉默调节蛋白1(sirtuin type 1,SIRT1)、线粒体脱偶连蛋白2(uncoupling protein 2,UCP2)表达变化,探讨吡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治疗的可能机制。方法 8周龄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吡格列酮治疗组,每组20只。正常对照组给予基础饲料喂养;模型组使用高脂高糖饲料喂养以及小剂量链脲佐菌素建立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模型;吡格列酮组在造模成功后,给予吡格列酮10 mg/(kg·d)灌胃8周。测定各组实验结束时的空腹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游离脂肪酸、空腹胰岛素; HE染色法观察肝脏组织的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法、real-time PCR法测定肝脏SIRT1、UCP2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FBG、TC、TG、LDL-C、ALT、AST、FFAs、FINs均较正常对照组大鼠升高(P <0. 05)。吡格列酮组FBG、TC、TG、LDL-C、ALT、AST、FFAs、FINs均较模型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在免疫组化和mRNA水平上显示模型组SIRT1表达较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P <0. 05),吡格列酮组SIRT1表达较模型组升高(P <0. 05),并且模型组UCP2表达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 <0. 05),吡格列酮组UCP2表达较模型组降低(P <0. 05)。结论 T2DM合并NAFLD大鼠肝脏中SIRT1表达下降,UCP2表达上升,而吡格列酮可以增加SIRT1的表达,减少UCP2的表达,改善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肝脏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默调节蛋白1 线粒体脱偶连蛋白2 2型糖尿病 非酒精性脂肪肝 吡格列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盘羊与欧拉羊杂交后代UCP2、UCP3基因CDS区克隆与生物信息学分析
9
作者 谭义洲 梁春年 +1 位作者 阎萍 潘和平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CAS 2022年第2期1-9,共9页
研究旨在通过对盘羊与欧拉羊杂交后代UCP2、UCP3基因CDS区克隆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了解其生物学特性和结构。结果表明,杂交后代羊UCP2基因CDS区长931 bp,共有7个开放阅读框,编码309个氨基酸;UCP3基因CDS区长937 bp,共有5个开放阅读框... 研究旨在通过对盘羊与欧拉羊杂交后代UCP2、UCP3基因CDS区克隆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了解其生物学特性和结构。结果表明,杂交后代羊UCP2基因CDS区长931 bp,共有7个开放阅读框,编码309个氨基酸;UCP3基因CDS区长937 bp,共有5个开放阅读框,编码244个氨基酸。杂交后代羊与绵羊的亲缘关系最为相近,与马和西伯利亚雪橇犬的亲缘关系最远。杂交后代羊UCP2理论等电点9.64,不稳定指数36.27,半衰期30 h,总平均亲水性0.109,为稳定蛋白且表现疏水性;杂交后代羊UCP3理论等电点9.25,不稳定指数44.80,半衰期30 h,总平均亲水性-0.034,为不稳定蛋白且表现亲水性。UCP2、UCP3均属于非分泌蛋白且无信号肽。UCP2、UCP3都不具有跨膜螺旋结构;UCP2存在26处磷酸化修饰位点,UCP3存在23处磷酸化修饰位点。UCP2、UCP3蛋白二级结构组成均以α-螺旋为主。同时,通过亚细胞定位发现UCP2、UCP3蛋白均主要存在于细胞质内。研究结果对今后探索UCP2、UCP3生理功能可提供一定的科学基础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盘羊 欧拉羊 ucp2 UCP3 基因克隆 生物信息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肠癌中UCP2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10
作者 谢永俊 刘贵儒 常家聪 《浙江临床医学》 2015年第9期1479-1480,1482,共3页
目的检测大肠癌组织中解偶联番白2(UCP2)的表达与分布,探讨其在大肠癌的发生发展、浸润转移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正常大肠黏膜、大肠管状腺瘤、大肠癌中UCP2的表达。结果UCP2在正常大肠黏膜、大肠管状腺瘸、大肠癌中的... 目的检测大肠癌组织中解偶联番白2(UCP2)的表达与分布,探讨其在大肠癌的发生发展、浸润转移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正常大肠黏膜、大肠管状腺瘤、大肠癌中UCP2的表达。结果UCP2在正常大肠黏膜、大肠管状腺瘸、大肠癌中的阳性表达量呈递增趋势,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肠癌中UCP2的表达与癌组织的浸润深度、淋巴转移、脉管内癌拴相关(P〈O.05);大肠癌中UCP2的表达是影响患者术后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UCP2在大肠癌组织中高表达.可能与大肠癌的发生发展、浸润转移、预后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 解偶联蛋白2 临床症状 生存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elin通过UCP2减轻缺血再灌注对大鼠肺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超星 蔡瑶瑶 +1 位作者 朱慧杰 夏芳芳 《浙江临床医学》 2022年第1期7-9,共3页
目的探讨爱帕琳肽(Apelin)对离体肺缺氧复氧损伤的治疗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提取SD乳鼠原代肺上皮细胞,体外建立缺氧复氧模型,分成3组:空白对照组(Con组),缺氧复氧组(AR组),Apelin干预组(Apl组).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ELISA法检测白细... 目的探讨爱帕琳肽(Apelin)对离体肺缺氧复氧损伤的治疗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提取SD乳鼠原代肺上皮细胞,体外建立缺氧复氧模型,分成3组:空白对照组(Con组),缺氧复氧组(AR组),Apelin干预组(Apl组).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ELISA法检测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以及westernblot法检测解偶联蛋白2(UCP2)的表达.结果Apelin-13能够改善缺氧复氧导致的肺上皮细胞损伤.①细胞活力:AR组<Con组、Apl组(P<0.05).②炎症因子表达:IL-1β含量AR组>Con组、Apl组(P<0.05);IL-6含量AR组>Con组、Apl组(P<0.05);TNF-α含量AR组>Con组、Apl组(P<0.05).③UCP2蛋白表达:AR组<Con组、Apl组(P<0.05).结论缺氧复氧损伤会导致肺上皮细胞活力降低、炎症反应增加和UCP2蛋白表达下降,Apelin-13干预通过上调UCP2蛋白表达控制炎症因子表达,减轻氧化应激反应从而减轻肺上皮细胞缺氧复氧导致的细胞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帕琳肽 肺上皮细胞 缺氧复氧损伤 解耦联蛋白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CP2蛋白通过调节细胞内ROS对上皮性卵巢癌的耐药性产生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魏冬梅 邹娟 梅玲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1年第3期1-6,共6页
目的使用解偶联蛋白2(UCP2)抑制剂京尼平抑制UCP2功能,解偶联剂羰基-氰-对-三氟甲氧基苯腙(FCCP)模拟UCP2的解偶联作用,研究UCP2、活性氧(ROS)水平和人卵巢癌细胞顺铂(DDP)耐药性之间的关系。方法COC1/DDP细胞分为空白组、FCCP组、京尼... 目的使用解偶联蛋白2(UCP2)抑制剂京尼平抑制UCP2功能,解偶联剂羰基-氰-对-三氟甲氧基苯腙(FCCP)模拟UCP2的解偶联作用,研究UCP2、活性氧(ROS)水平和人卵巢癌细胞顺铂(DDP)耐药性之间的关系。方法COC1/DDP细胞分为空白组、FCCP组、京尼平组、DDP组、DDP联合FCCP组和DDP联合京尼平组,测定各组细胞的凋亡率和ROS产量,使用SPSS 19.0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在不同浓度的顺铂联合用药条件下,京尼平表现为促进细胞凋亡(P<0.05),FCCP则显著抑制细胞凋亡(P<0.05)。在不同的顺铂浓度环境中,FCCP均使COC1/DDP细胞内的ROS总产量增加,京尼平使COC1/DDP细胞内的ROS总产量减少(P<0.05)。结论京尼平可促进细胞凋亡,并通过降低细胞内ROS水平,增加COC1/DDP细胞对顺铂的敏感性。FCCP可通过增加细胞内ROS水平降低COC1/DDP细胞对DDP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皮性卵巢癌 解偶联蛋白2 活性氧 顺铂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线粒体能量代谢探讨刺络拔罐法对内毒素致热家兔退热作用的影响
13
作者 刘文宇 王鑫 +3 位作者 王莹 吴瑾 相博文 裴莹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2-108,共7页
目的通过观察刺络拔罐法对内毒素致热家兔的退热作用,从骨骼肌线粒体能量代谢的角度探讨刺络拔罐法的退热机制。方法将72只家兔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西药组、刺络组、拔罐组和刺络拔罐组,每组12只;复制内毒素致热家兔模型,并进行相... 目的通过观察刺络拔罐法对内毒素致热家兔的退热作用,从骨骼肌线粒体能量代谢的角度探讨刺络拔罐法的退热机制。方法将72只家兔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西药组、刺络组、拔罐组和刺络拔罐组,每组12只;复制内毒素致热家兔模型,并进行相应治疗干预。连续6 h记录家兔体温;利用透射电镜观察线粒体结构;采用Oxygraph-2k系统检测线粒体功能;检测各组家兔大腿肌肉组织中ATP含量;采用Wes全自动蛋白质印迹定量分析系统检测家兔大腿肌肉组织解偶联蛋白2(UCP2)、线粒体融合蛋白2(Mfn2)蛋白表达。结果模型复制成功,4个治疗组家兔体温均低于模型组;空白组家兔骨骼肌线粒体形态完整,其中经刺络拔罐法治疗后线粒体形态最接近正常;刺络拔罐组线粒体CII OXPHOS阶段耗氧量较模型组明显升高;与模型组相比,刺络拔罐组家兔肌肉组织ATP含量显著升高;与模型组比较,刺络拔罐组肌肉组织Mfn2蛋白表达显著升高,UCP2蛋白表达明显降低。结论刺络拔罐法对内毒素致热家兔具有良好的退热效果,其机制可能与抑制骨骼肌中UCP2蛋白表达,促进Mfn2蛋白表达,推动骨骼肌内线粒体氧化磷酸化进程,增加线粒体内ATP合成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络拔罐 线粒体能量代谢 退热 ucp2 MFN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大鼠肾脏解耦连蛋白2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14
作者 徐建伟 刘丽秋 王雁飞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4年第6期506-508,I0004,共4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脏中解耦连蛋白2(UCP2)的表达,评价糖尿病大鼠肾脏的线粒体氧化应激水平,探讨UCP2表达的意义。方法:构建1型糖尿病大鼠模型,造模成功者为糖尿病组(D组,n=25),并设置健康对照组(C组,n=25)。结果:D组4周,8周及12周的尿...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脏中解耦连蛋白2(UCP2)的表达,评价糖尿病大鼠肾脏的线粒体氧化应激水平,探讨UCP2表达的意义。方法:构建1型糖尿病大鼠模型,造模成功者为糖尿病组(D组,n=25),并设置健康对照组(C组,n=25)。结果:D组4周,8周及12周的尿素氮、肌酐、三酰甘油、胆固醇及24 h尿蛋白定量逐渐升高,并高于同时间的C组(P<0.05),D组肾脏的病理改变于4周、8周及12周较C组明显加重;免疫组化及Western-blot显示D组4周、8周及12周肾脏中UCP2的表达逐渐升高,且明显高于同时间的C组(P<0.05)。结论:糖尿病大鼠肾脏中UCP2随病程的延长其表达逐渐升高,说明线粒体氧化应激在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及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氧化应激 ucp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偶联蛋白2在反流性食管炎、Barrett食管和食管腺癌黏膜中表达差异的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赵志飞 朱晓娟 +3 位作者 王宏刚 郭薇薇 刘政 季国忠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97-500,共4页
目的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病率呈逐年增加的趋势,但其发病机制和疾病的演变过程仍不明确。文章探讨反流性食管炎(reflux esophagitis,RE)、Barrett食管(Barrett esophagus,BE)和食管腺癌(esophageal adenocarcinoma,EAC)中解偶联蛋白2(uncou... 目的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病率呈逐年增加的趋势,但其发病机制和疾病的演变过程仍不明确。文章探讨反流性食管炎(reflux esophagitis,RE)、Barrett食管(Barrett esophagus,BE)和食管腺癌(esophageal adenocarcinoma,EAC)中解偶联蛋白2(uncoupling protein 2,UCP2)表达水平及意义。方法分别用硫代巴比妥酸显色法和黄嘌吟氧化酶法测定对照组和各实验组患者血浆中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dismutase,SOD)的含量。经胃镜取材,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检测各组患者食管黏膜组织中UCP2蛋白的表达。结果对照组、RE组、BE组和EAC组血浆MDA表达量呈增加趋势,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SOD表达量逐渐降低,对照组和各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RE组和BE组以及BE组和EAC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无UCP2蛋白表达,RE组、BE组和EAC组UCP2蛋白的表达量逐渐增加,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反流性食管炎和Barrett食管黏膜组织中UCP2蛋白的表达程度和食管腺癌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流性食管炎 BARRETT食管 食管腺癌 ucp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卵管积水对子宫内膜容受性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6
作者 丁竹筠 黄荷凤 《国外医学(计划生育.生殖健康分册)》 2007年第3期131-133,共3页
子宫内膜是胚胎着床和生长发育的直接场所,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能否成功妊娠取决于两方面的因素:胚胎质量和子宫内膜容受性。研究发现,输卵管积水能影响与子宫内膜容受性相关的分子及基因的表达、分泌。综述输卵管积水对整合素αvβ3... 子宫内膜是胚胎着床和生长发育的直接场所,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能否成功妊娠取决于两方面的因素:胚胎质量和子宫内膜容受性。研究发现,输卵管积水能影响与子宫内膜容受性相关的分子及基因的表达、分泌。综述输卵管积水对整合素αvβ3、白血病抑制因子(LIF)、解耦联蛋白2(UCP2)、基因HOXA10等分子和基因影响的最新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卵管积水 子宫内膜容受性 ΑVΒ3 LIF HOXA10 ucp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耦联蛋白2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春妮 刘畅 汪俊军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4年第9期832-834,共3页
解耦联蛋白 2 (UCP2 )是一种新的解偶联蛋白 ,在体内广泛分布 ,主要功能是控制ATP合成。UCP2参与肥胖和糖尿病发展 ,在组织中过表达以及基因启动子 - 86 6G/A多态性与肥胖者的 β 细胞功能和糖尿病危险有关。
关键词 解耦联蛋白2 多态性 肥胖 2型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应激与β细胞脂性凋亡关系及机制研究
18
作者 楼大钧 李宏亮 +5 位作者 杨文英 萧建中 杜瑞琴 王冰 白秀平 潘琳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20-625,共6页
目的:观察长期高脂饮食对大鼠胰岛β细胞凋亡影响,探讨氧化应激相关因子及基因表达与β细胞脂性凋亡关系及可能机制。方法:41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高脂饲料喂养的肥胖组(n=21)和普通饲料喂养的正常对照组(n=20),喂养28周后,检测血浆及... 目的:观察长期高脂饮食对大鼠胰岛β细胞凋亡影响,探讨氧化应激相关因子及基因表达与β细胞脂性凋亡关系及可能机制。方法:41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高脂饲料喂养的肥胖组(n=21)和普通饲料喂养的正常对照组(n=20),喂养28周后,检测血浆及胰腺组织中的丙二醛(MDA)、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浓度;静脉葡萄糖耐量试验评价早相胰岛素分泌反应(A IR);TUNEL法观察胰岛β细胞凋亡情况并计数每个胰岛中β细胞凋亡率;采用荧光定量PCR(R eal-tim e PCR)比较两组大鼠胰岛细胞解偶联蛋白-2(UCP-2)mRNA表达的情况。结果:28周时高脂饲养组血浆及胰腺组织中MDA高于正常饲养组(P<0.05),而高脂饲养组血浆及胰腺组织中GSH低于正常饲养组(P<0.01)。与基础值比较,高脂饲养组糖负荷后胰岛素增高的幅度低于正常饲养组(3.0倍vs 5.7倍,P<0.05)。高脂饲养组1 m in后血糖浓度下降缓慢,3、5、10 m in血糖水平均高于正常饲养组(P<0.05)。高脂饲养组胰岛β细胞凋亡率比正常饲养组增加40.0%(P<0.01)。高脂饲养组胰岛细胞UCP-2基因mRNA表达与正常饲养组相比升高22.4%(P<0.01)。结论:高脂喂养28周后SD大鼠胰岛β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血浆及胰岛细胞中MDA升高、GSH降低,而且胰岛细胞UCP-2基因mRNA表达升高,提示氧化应激可能参与了高脂引起的β细胞脂性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细胞学 胰岛/病理生理学 氧化应激 Β细胞 凋亡 解偶联蛋白-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偶联蛋白2在PM2.5致心肌细胞损伤中作用机制的初步探讨
19
作者 郑贵浪 吴家兴 《中国医药科学》 2015年第1期40-43,71,共5页
目的初步探讨解偶联蛋白2(UCP2)在PM2.5致心肌细胞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培养大鼠心肌细胞株H9C2细胞,给予si RNA和(或)PM2.5刺激,48h后检查肌酸激酶(CK)和乳酸脱氢酶(LDH),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UCP2基因转录及蛋白水平,比色法检测线粒... 目的初步探讨解偶联蛋白2(UCP2)在PM2.5致心肌细胞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培养大鼠心肌细胞株H9C2细胞,给予si RNA和(或)PM2.5刺激,48h后检查肌酸激酶(CK)和乳酸脱氢酶(LDH),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UCP2基因转录及蛋白水平,比色法检测线粒体的活性氧(ROS)和ATP酶的活性。结果与PM2.5组相比,PM2.5+si RNA组心肌细胞CK和LDH明显升高(969±21 vs 747±29U/m L,1071±59 vs 877±47U/L),ATP酶活性下降明显(24.7±4.7 vs 40.2±4.9U/mgprot),细胞内ROS明显增多(90.2±6.2 vs 69.2±6.3U/We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M2.5可以导致UCP2基因表达代偿性增多及心肌细胞损伤;RNA干扰沉默UCP2基因,会导致心肌损伤进一步加重;提示UCP2在PM2.5致心肌损伤过程中可能起着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偶联蛋白2 PM2.5 H9C2 心肌细胞 线粒体 活性氧 AT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