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7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UAV-SfM数字模型的滇中环状构造地表与地形特征分析
1
作者 罗为东 甘淑 +4 位作者 袁希平 陈成 李绕波 毕瑞 朱智富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61-373,共13页
地表特征与自然灾害密切相关,对维护生态环境和深入了解地表演化过程及地质构造特征具有重要作用。通过无人机(Unmanned aerial vehicle,UAV)航测和运动恢复结构(Structure from motion,SfM)技术构建的高空间分辨率数字模型,在滇中环状... 地表特征与自然灾害密切相关,对维护生态环境和深入了解地表演化过程及地质构造特征具有重要作用。通过无人机(Unmanned aerial vehicle,UAV)航测和运动恢复结构(Structure from motion,SfM)技术构建的高空间分辨率数字模型,在滇中环状构造地貌开展地表覆盖信息和地形特征的分布关系分析。结果表明:在裸岩、裸土和植被混合区域,从定性和定量分析中发现DeepLabv3+算法相比于RF算法在试验区地表覆盖信息提取中有较好的提取效果。点云经滤波得到地面点,选择交叉验证中均值误差和均方根误差最小的Kriging算法构建分辨率0.1 m的数字高程模型(Digital elevation model,DEM),解译一阶坡面、二阶坡面和复合坡面的多种地形因子,根据相关性分析选取6种地形因子构建了综合地形分析模型(Comprehensive terrain analysis model,CTAM)。经过分析地表覆盖信息中覆盖面积最大裸土、植被与地形的联系,CTAM中每个等级像元数量与总像元数量百分比中,Ⅱ级占比最高,为28.87%,Ⅰ、Ⅳ、Ⅴ占比分别为18.39%、13.82%和17.29%。UAV-SfM技术能有效捕捉环状构造表面特征,可为该地区地质研究与资源管理提供技术手段和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状地貌 uav-sfm数字模型 地表覆盖 地形特征 滇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字模型的大型地下厂房洞室群施工期围岩质量评价
2
作者 冯德强 段斌 +2 位作者 安晓凡 郭治国 王雅晨 《人民黄河》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131-132,134,共3页
金川水电站地下厂房洞室群布置纵横交错,地质构造复杂,岩层陡倾且呈软硬互层分布的特点。为保证地下工程在施工快速开挖阶段的安全性,及时掌握围岩质量变化和不良地质体分布情况,提出了一种融合TGS和CT技术的全空间地质预报方法,准确获... 金川水电站地下厂房洞室群布置纵横交错,地质构造复杂,岩层陡倾且呈软硬互层分布的特点。为保证地下工程在施工快速开挖阶段的安全性,及时掌握围岩质量变化和不良地质体分布情况,提出了一种融合TGS和CT技术的全空间地质预报方法,准确获取了围岩的相关属性数据。在此基础上,运用施工期全流程数字化技术,结合精细化施工地质编录成果,提出了地下厂房洞室群三维地质模型快速更新方法,实现了对不良地质体的准确刻画和围岩质量的动态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厂房 超前地质预报 岩体质量评价 数字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字模型同步的农场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3
作者 刘政 张光跃 +1 位作者 冯玉岗 金诚谦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97-103,共7页
农场信息管理系统是实现农场高效生产管理的重要内容,解决农情监测设备及农机装备的信息管理是构建农场信息管理系统的关键。为解决目前信息管理平台普遍难以快速实现不同类型或不同监测参数结构的农机快速网联监测和动态数据解析问题,... 农场信息管理系统是实现农场高效生产管理的重要内容,解决农情监测设备及农机装备的信息管理是构建农场信息管理系统的关键。为解决目前信息管理平台普遍难以快速实现不同类型或不同监测参数结构的农机快速网联监测和动态数据解析问题,基于“云—端”分布式架构思想,提出数字模型同步方法,即通过信息平台对每个不同装备进行数字化建模,依靠特定的通信规约和基于最新模型标识的模型更新机制,实现车载数据传输终端和平台的模型同步,基于Linux操作系统和MQTT协议设计的车载数据传输终端,提供面向不同类型、不同监测参数结构装备的通用数据采集器,根据平台获取的装备数字模型,进行监测参数解析、本地可视化监测和4G无线传输,基于云服务的农场信息管理平台,通过数字模型更新与加载完成监测装备参数的快速匹配和参数数据的可靠监测分析。并对耕、种、管、收4套农机装备集成数据传输终端进行系统测试。试验表明,报文收发成功率达99.90%,参数趋势、作业轨迹、作业参数热力分布等监控分析与实际作业情况一致,系统网络连接稳定,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扩展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场 信息管理系统 数字模型同步 数据监控 数据解析 智能农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下滴灌不同灌水下限对花生生长发育的影响及DMA数字模型构建
4
作者 张振子 孙翔龙 +1 位作者 曹敏建 冯良山 《辽宁农业科学》 2024年第1期1-7,共7页
探究辽西地区花生膜下滴灌最佳灌溉制度,建立以有效积温为自变量的不同灌水下限花生干物质积累动态模型,以期为花生高产节水节效栽培管理提供参考依据。采用大田试验以花生白沙1016为试验材料,设置4个灌水处理,雨养处理(CK)、W50、W60、... 探究辽西地区花生膜下滴灌最佳灌溉制度,建立以有效积温为自变量的不同灌水下限花生干物质积累动态模型,以期为花生高产节水节效栽培管理提供参考依据。采用大田试验以花生白沙1016为试验材料,设置4个灌水处理,雨养处理(CK)、W50、W60、W70(灌水下限分别为田间持水率的50%、60%、70%),通过观测花生株高、LAI和干物质积累量(DMA)变化,分析不同灌水下限对花生生长发育的影响,并建立基于有效积温为自变量,DMA为因变量的花生生长动态模型。结果表明:花生在花针期、结荚期的生长速度较快,对水分的敏感度较高,生育后期的生长速度较慢,W70处理较其他处理的花生株高、LAI和DMA有显著的提高,其产量最高达到5 181.81 kg/hm^(2)、水分利用效率最大为1.79 kg/m3。所以田间持水率70%为该地区膜下滴灌条件下花生最适宜的灌水参数,并建立了其基于归一化的有效积温为自变量的相对DMA预测的Gompertz方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下滴灌 灌水 花生生长发育 水分利用效率 数字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可定制化多尺度全身刚柔混合人体肌骨数字模型
5
作者 冯鹿明 毕濯玺 +3 位作者 刘雅馨 冯如峰 舒利明 吕永涛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653-653,共1页
目的针对现有肌骨模型建模精度差,有限元模型计算效率低的问题,本研究创新性提出耦合两种模型建立一种可定制化多尺度全身刚柔混合人体肌骨数字模型,实现多场景下人体动作的多尺度多物理的高精度、高效率耦合模拟。方法基于医疗影像数... 目的针对现有肌骨模型建模精度差,有限元模型计算效率低的问题,本研究创新性提出耦合两种模型建立一种可定制化多尺度全身刚柔混合人体肌骨数字模型,实现多场景下人体动作的多尺度多物理的高精度、高效率耦合模拟。方法基于医疗影像数据在有限元环境中运用显示动态有限元法与参数化编程建立多尺度全身刚柔混合肌骨数字模型。其中肌肉采用希尔模型建模,胫股关节被建模为6自由度Cartesian-Cardan连接器;髌股关节具有前后、上下平移自由度和屈伸旋转自由度;其他关节建模为Join-Cardan连接器。并通过步态与肌肉激活数据对肌骨模型进行校准和优化。同时建立基于医疗影像数据特征的非线性变换的模型缩放算法,实现对肌骨模型的快速缩放。结果本研究建立的全身肌骨数字模型可实现针对特定受试者的个性化快速缩放,并可通过运动数据作为个性化边界条件输入驱动模型,从而进行身体与组织水平的相关研究。与单一的肌骨模型或有限元模型相比,其预测精度提高15%,个性化缩放效率提高60%,且计算效率大幅提升。结论本研究建立的全身肌骨数字模型具有建模精度与计算效率平衡的明显优势,可实现多场景下人体-关节-软组织跨尺度动力学研究,并为人工假体的在体多维性能评测提供数字化分析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假体 数字模型 髌股关节 数字化分析 非线性变换 运动数据 旋转自由度 人体动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TA断层图像直肠及周围结构数字模型的重建及三维可视化研究 被引量:13
6
作者 俞金龙 黄宗海 傅栋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466-1468,共3页
目的寻求基于CTA断层图像重建直肠及周围结构数字模型及三维可视化的方法。方法基于空气灌肠造影及CTA血管造影技术,64排螺旋CT对胸12至股骨中上部分沿横断面在动脉期及静脉期连续跟踪扫描。Mimics软件基于856层Dicom3.0标准CT连续断层... 目的寻求基于CTA断层图像重建直肠及周围结构数字模型及三维可视化的方法。方法基于空气灌肠造影及CTA血管造影技术,64排螺旋CT对胸12至股骨中上部分沿横断面在动脉期及静脉期连续跟踪扫描。Mimics软件基于856层Dicom3.0标准CT连续断层二维图像,分别对直肠及周围结构等各种组织进行三维重建。结果建立直肠及周围结构三维数字模型。结论薄层CT扫描技术和Dicom3.0标准的应用使数字模型的建立更为精确,空气灌肠造影及CTA血管造影技术方便建立肠管及血管结构,Mimics软件基于CT扫描图像建立人体各种结构更为方便,获得数字模型可为解剖教学、手术培训提供医疗教学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图像 血管造影 直肠 数字模型 MIMIC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椎运动节段数字模型建立及三维可视化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傅栋 靳安民 +2 位作者 闵少雄 罗毅 张宇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376-1378,共3页
目的寻求基于CT断层图像重建腰椎运动节段数字模型及三维可视化的方法。方法基于腰椎L4-5的64排螺旋CT连续断层二维图像,Mimics软件分别对腰椎骨性结构及各种软组织进行重建,并导入有限元分析软件进行模型验证。结果建立腰椎L4-5运动节... 目的寻求基于CT断层图像重建腰椎运动节段数字模型及三维可视化的方法。方法基于腰椎L4-5的64排螺旋CT连续断层二维图像,Mimics软件分别对腰椎骨性结构及各种软组织进行重建,并导入有限元分析软件进行模型验证。结果建立腰椎L4-5运动节段三维数字模型,包括两个椎体、皮质骨、松质骨、终板、纤维环、髓核及6种韧带,数字模型可输出用作CAD(计算机辅助设计)、RP(快速成型)及FEA(有限元分析)研究。结论薄层CT、Dicom标准的应用使数字模型的建立更为精确,Mimics软件建立人体骨骼及软组织各种结构更为方便,并可以输出数字模型用于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图像 腰椎 运动节段 数字模型 MIMICS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模型全息标识体系与辅助标识方法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刘宏新 贾儒 +1 位作者 郭丽峰 王登宇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414-426,共13页
针对机械装备数字模型的标准化构建,提出了基于物元的数字模型全息标识体系,并给出辅助标识方法。以精密播种装备为研究对象,研究其拓扑层次,分析零件的基本信息和装配信息,明确基本物元和装配物元组成,制定物元的语义信息编码和标识规... 针对机械装备数字模型的标准化构建,提出了基于物元的数字模型全息标识体系,并给出辅助标识方法。以精密播种装备为研究对象,研究其拓扑层次,分析零件的基本信息和装配信息,明确基本物元和装配物元组成,制定物元的语义信息编码和标识规则,并完成装配参考元素的创建,完成数字模型全息标识体系的构建。为实现高效、智能的标识,研究数字模型标识的辅助标识方法,设计了一种适用于全息标识体系的人机交互平台,可实现对装配信息的快速提取与解读,将装配相关信息转化为物元编码,并自动标识,完成智能引导辅助模型标识和装配参考元素创建。测试结果证明了数字模型全息标识体系和辅助标识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为设计者提供了快速有效的标识手段,也为结合专业知识的机械装备数字化设计系统奠定了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模型 虚拟装配 全息标识 人机交互 辅助标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域洪水数字模型标准化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郑敬伟 刘舒 胡昌伟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34-538,共5页
为了模型之间数据交互,制定了一套覆盖流域洪水数字模型各个物理过程的标准化接口,通过对各种代表水文学模型和常用GIS软件的对象进行分析,剖析其共性与独特性,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对象的抽象化,提炼各抽象对象的数据交换标准化接口.在流... 为了模型之间数据交互,制定了一套覆盖流域洪水数字模型各个物理过程的标准化接口,通过对各种代表水文学模型和常用GIS软件的对象进行分析,剖析其共性与独特性,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对象的抽象化,提炼各抽象对象的数据交换标准化接口.在流域洪水数字模型模拟应用中,对于流域水循环的各个物理过程,可以择优选用实现标准化接口模型,从而提高模型的通用性,减少重复开发,促进良性的竞争,为流域洪水数字模型的推广和使用降低门槛,促进流域洪水数字模型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域洪水数字模型 标准化接口 概念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数字模型技术在工业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0
作者 万福成 孙元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26-128,共3页
论述了在产品设计过程中采用计算机数字模型的构建技术以及虚拟产品演示技术,使虚拟数字模型技术更好地为现代工业设计的新产品开发服务,很大程度上丰富了信息时代工业产品的实时再现手段。
关键词 数字模型 虚拟样机技术 计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体化三维数字模型在内镜经鼻颞骨岩部解剖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1
作者 何海勇 李文胜 +4 位作者 王辉 蔡梅钦 罗伦 张保豫 郭英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98-502,共5页
目的研究个体化三维数字模型(three-dimension digital manikin,3D-DM)在内镜经鼻颞骨岩部解剖中的应用,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10例(20侧)成人头部标本灌注后经CT扫描,将图像导入3Dview软件,重建出个体化3D-DM,运用"逆向骨窗形... 目的研究个体化三维数字模型(three-dimension digital manikin,3D-DM)在内镜经鼻颞骨岩部解剖中的应用,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10例(20侧)成人头部标本灌注后经CT扫描,将图像导入3Dview软件,重建出个体化3D-DM,运用"逆向骨窗形成"技术设计并模拟颞骨岩部骨窗形成。然后在3D-DM辅助下对颞骨岩部进行内镜解剖,对头部标本解剖与个体化3D-DM视野及相关测量进行比较。结果通过逆向骨窗形成技术可术前模拟颞骨岩部磨除,头部标本解剖与个体化3D-DM下视野高度一致,相关测量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个体化3D-DM为内镜下经鼻入路暴露颞骨岩部提供详尽解剖数据,可以术前模拟颞骨岩部磨除,提高术中颞骨岩部磨除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对该手术入路的临床应用具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骨岩部 逆向骨窗形成 个体化三维数字模型 内镜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数字模型超单元生成法在工程岩体质量评价的应用 被引量:4
12
作者 蒋晗 徐卫亚 +1 位作者 谢守益 姜平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2000年第1期123-126,共4页
在工程岩体质量评价中 ,利用超单元三维网格剖分技术 ,自动生成三维数字地形模型 。
关键词 数字模型 超单元 岩体质量 工程岩体质量 坝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锡林郭勒盟草原三维数字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瑞永 乔江 袁清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62-69,共8页
为了推动草原信息化管理的进一步发展,本研究基于现代化信息技术,主要运用3D-GIS技术、遥感技术、仿真技术等相关技术,以具有典型草原代表性的锡林郭勒盟为示范区,建立了虚拟草原三维数字模型。该研究首先依据草地生态学原理,对草原生... 为了推动草原信息化管理的进一步发展,本研究基于现代化信息技术,主要运用3D-GIS技术、遥感技术、仿真技术等相关技术,以具有典型草原代表性的锡林郭勒盟为示范区,建立了虚拟草原三维数字模型。该研究首先依据草地生态学原理,对草原生态系统信息数据(基础图件及属性数据)进行筛选;然后对筛选后的空间数据进行叠加并建立其与属性数据的关联;最后将草原生态信息镶嵌于三维数字模型之中,实现了在草原三维数字模型中进行草原生态信息查询分析功能。结果表明,运用C/C++语言调用OpenGL图形库从底层开发的草原三维数字模型快捷稳定,渲染速度快,可方便地动态查询示范区草原地理信息,为进一步地研究三维虚拟草原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生态系统 三维数字模型 锡林郭勒 三维可视化 数字草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轴式永磁联轴器传递力矩的数字模型 被引量:2
14
作者 单鹏 贺奇 温锦海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1-12,共2页
利用等效磁荷理论建立了同轴式永磁联轴器传递力矩的数字模型,该模型对于永磁联轴器的工程设计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联轴器 力矩传递 数字模型 同轴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体化三维数字模型在内镜颞下锁孔入路岩斜区解剖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5
作者 何海勇 李文胜 +4 位作者 王辉 蔡梅钦 叶卓鹏 罗伦 郭英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9期3163-3165,共3页
目的:研究个体化三维数字模型(three-dimension digital manikin,3D-DM)在内镜经颞下锁孔入路岩斜区解剖中的应用,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0例(20侧)头部标本灌注后行CT扫描,将图像导入3Dview软件重建出个体化3D-DM。定位Day菱形区... 目的:研究个体化三维数字模型(three-dimension digital manikin,3D-DM)在内镜经颞下锁孔入路岩斜区解剖中的应用,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0例(20侧)头部标本灌注后行CT扫描,将图像导入3Dview软件重建出个体化3D-DM。定位Day菱形区后测量相关解剖结构距离。在3D-DM辅助下通过颞下入路对岩斜区及其邻近结构进行内镜解剖。并对尸颅解剖与3D-DM相关视野及测量进行比较。结果:3D-DM图像清晰逼真,其入路相关测量与尸颅解剖测量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通过棘孔、卵圆孔、弓状隆起、膝状神经节、锤骨、咽鼓管、岩浅大神经等组合标志准确定位内听道。颞下锁孔入路通过磨除岩尖骨质可以充分暴露中上斜坡结构。结论:3D-DM可以术前模拟岩尖磨除,提高术中岩尖磨除的准确性和安全性。组合解剖标志可提高术中定位内听道口的准确性。内镜颞下锁孔入路可充分显露中上斜坡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骨岩部 个体化三维数字模型 内镜解剖 颞下锁孔入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悬浮转子的温度场测量与三维数字模型建立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晓光 黄庆裕 +2 位作者 胡业发 江征风 周祖德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95-400,共6页
磁悬浮转子的结构设计对其工作温度的高低及分布有很大影响。研究其工作温度场与结构设计之间的关系,建立三维的磁悬浮转子温度场的数字模型,可为磁悬浮转子系统的结构设计提供可靠的依据,并且为研究温度对磁悬浮转子工作特性的影响建... 磁悬浮转子的结构设计对其工作温度的高低及分布有很大影响。研究其工作温度场与结构设计之间的关系,建立三维的磁悬浮转子温度场的数字模型,可为磁悬浮转子系统的结构设计提供可靠的依据,并且为研究温度对磁悬浮转子工作特性的影响建立进一步研究的平台。以高速磁悬浮铣削转子为实例,利用红外热像仪测量它空载旋转时温度场分布,用计算机图像处理软件,从红外热像图中获取该温度场的温度值数据,通过滤波及数据处理在二维红外热像图形基础上建立了磁悬浮转子三维温度场的数字模型。在此基础上,研究了磁悬浮转子结构设计对温度场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悬浮转子 红外图像 温度场 滤波 数字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图形图象处理技术在牙颌及修复体三维形态数字模型建立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黄隆庆 朱智敏 +1 位作者 张萌 余飞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76-78,共3页
运用计算机图象分析系统处理牙颌及修复体标本的切片或 CT断层图象 ,将待分析的三维结构在断面上的形态转换为图形 ,用图形数据后处理软件进行定标运算、坐标修正、平滑去噪与有限元分析软件格式转换 ,研究成功了一种用于有限元分析的... 运用计算机图象分析系统处理牙颌及修复体标本的切片或 CT断层图象 ,将待分析的三维结构在断面上的形态转换为图形 ,用图形数据后处理软件进行定标运算、坐标修正、平滑去噪与有限元分析软件格式转换 ,研究成功了一种用于有限元分析的牙与牙颌及修复体的三维形态数字模型的建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列缺损 修复体 计算机 图像处理 数字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域中核信号正反相放大滤波电路数字模型仿真分析 被引量:7
18
作者 周靖 周建斌 +4 位作者 马英杰 王敏 赵祥 喻杰 郝宽 《中国测试》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01-105,共5页
为实现在时域中对核信号前置放大滤波电路进行数字分析,以常用的正相和反相放大滤波电路为研究对象,阐述一种建立放大滤波电路数字模型的方法。通过推导电路的微分方程,并采用微分方程数值解的方法,将求解微分方程解析解转换为求解微分... 为实现在时域中对核信号前置放大滤波电路进行数字分析,以常用的正相和反相放大滤波电路为研究对象,阐述一种建立放大滤波电路数字模型的方法。通过推导电路的微分方程,并采用微分方程数值解的方法,将求解微分方程解析解转换为求解微分方程数值递推解,从而建立电路的数字模型。通过对这两种电路的数字模型进行仿真,达到对正相和反相放大滤波电路进行数字分析的目的。通过将数字模型应用于实时核脉冲信号分析,为进一步采用FPGA技术将放大滤波电路进行数字硬件实现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脉冲信号 放大滤波电路 数字模型 时域数字分析 数字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维矿化域数字模型对澳大利亚Camel 1金矿找矿预测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李希 高航校 +2 位作者 李福让 何虎军 王启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645-652,共8页
Camel 1金矿是澳大利亚Pilbara地台最重要的金矿之一,矿区地表被第四系风成沙和冲积物覆盖,地表矿化信息少,找矿难度大。鉴于此,在该矿区引入"数字矿山"技术手段,结合Camel 1金矿的地质特征,特别是控矿构造特征,使用Surpac软... Camel 1金矿是澳大利亚Pilbara地台最重要的金矿之一,矿区地表被第四系风成沙和冲积物覆盖,地表矿化信息少,找矿难度大。鉴于此,在该矿区引入"数字矿山"技术手段,结合Camel 1金矿的地质特征,特别是控矿构造特征,使用Surpac软件,建立Camel 1金矿三维矿化域数字模型,综合研究金矿化空间分布规律。Camel 1矿床金矿化总体上沿Mallina韧性剪切带分布,且严格受Mallina韧性剪切控制;金矿化与后期北西向断裂关系密切,矿区在未来找矿工作中应该重视北西向构造,可能会有更好的找矿突破。本文通过对金矿化空间分布规律的研究以及其与构造之间的关系,在矿区圈定了三处找矿预测靶区。三维矿化域数字模型找矿预测方法工作成本低,可作为一种新的找矿思路在该区找矿工作中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数字模型 矿化空间变化规律 找矿预测 澳大利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3D打印数字模型的著作权 被引量:3
20
作者 宁立志 王德夫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04-111,共8页
在特定技术水平下,3D打印产业的发展取决于3D数字模型的数量和质量。3D数字模型的创作、传输、交换及共享亦会关系到多方利益。此时,传统的"思想—表达"二分法理论一概地将3D数字模型判断为著作权法意义上的作品,赋予其完整... 在特定技术水平下,3D打印产业的发展取决于3D数字模型的数量和质量。3D数字模型的创作、传输、交换及共享亦会关系到多方利益。此时,传统的"思想—表达"二分法理论一概地将3D数字模型判断为著作权法意义上的作品,赋予其完整的著作权权能,会给其传播带来障碍。事实上,我国《著作权法》对保护客体"独创性"的要求中,也包含了对作品创造性水平的最低要求,可以看作是一种趋于严格的独创性标准。因此,以独创性的角度对3D数字模型分类,并以相对严格的独创性标准为依据,限制相关权利人对3D数字模型不合理的独占,有助于实现3D打印技术的发展与开放,并充分保护知识的创造者、促进知识的传播与共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3D数字模型 著作权 独创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