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xperimental study on heat exchange of several types of exchangers
1
作者 周志华 赵振华 于洋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09年第S1期204-208,共5页
Aiming at the ground-coupled source heat pump that possesses the shortcomings of occupying larger land,this article studies the heat exchanged of heat exchanger in piling,and compares it with common heat exchangers bu... Aiming at the ground-coupled source heat pump that possesses the shortcomings of occupying larger land,this article studies the heat exchanged of heat exchanger in piling,and compares it with common heat exchangers buried directly. The result indicates that the heat exchanger makes the best use of structure of building,saves land,reduces the construction cost,and the heat exchanged is obviously more than exchangers buried directly. In winter condition,when W-shape pipe heat exchanger in pile foundation is 50 m deep and diameter is 800 mm,it transfers 1.2-1.3 times as large as the one of single U-shape buried directly at the flow rate of 0.6 m/s,whose borehole diameter is 300 mm. And in summer condition it does about 2.0-2.3 times as that of U-shape o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ound-coupled source heat pump heat exchanger in PILE FOUNDATION single U-shape pipe heat exchanger BURIED directly heat exchang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桩埋管与井埋管实验与数值模拟 被引量:12
2
作者 李新国 陈志豪 +2 位作者 赵军 李丽新 马一太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679-683,共5页
建立了一套组合型地下埋管换热器地源热泵实验系统,针对该系统所采用的不同回填材料U型垂直埋管即沙石回填的U型井埋管和混凝土回填的U型桩埋管换热器,分别进行在不同进口温度和流量下的取热和排热实验,分析这两种埋管换热器的换热效果... 建立了一套组合型地下埋管换热器地源热泵实验系统,针对该系统所采用的不同回填材料U型垂直埋管即沙石回填的U型井埋管和混凝土回填的U型桩埋管换热器,分别进行在不同进口温度和流量下的取热和排热实验,分析这两种埋管换热器的换热效果和性能.理论上,采用所建立的内热源埋地换热器理论模型和专业软件,对这两种埋管方式的周围土壤温度场进行数值模拟.经检验,理论计算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相同实验工况下,得到了U型桩埋管的换热效果和换热稳定性要优于U型井埋管.排热时,U型桩埋管比U型井埋管的单位井深换热量提高62.50/0,取热时,提高约16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埋管换热器 沙石同填 混凝土回填 土壤温度场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型管埋地换热器长期性能的实验研究与灰色预测 被引量:15
3
作者 赵军 王华军 +2 位作者 宋著坤 陈志豪 李新国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137-1141,共5页
对实际运行的U型埋地换热器长期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根据灰色理论,建立了换热量和传热系数等参数的GM(1,1)预测模型,预测结果与实际测试具有较好的吻合性。管埋地换热器在长期运行过程中,由于冬夏负荷之间的不平衡问题,夏季工... 对实际运行的U型埋地换热器长期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根据灰色理论,建立了换热量和传热系数等参数的GM(1,1)预测模型,预测结果与实际测试具有较好的吻合性。管埋地换热器在长期运行过程中,由于冬夏负荷之间的不平衡问题,夏季工况很可能会出现恶化现象,其工况可分为过渡区、稳定区和衰减区3个阶段。引入无量纲运行时间τ来表征平均传热系数的长期运行特性,即K=aτb,并初步确定了夏季工况的时间域:过渡区τ=0~25%,稳定区τ=25%~80%,衰减区τ=80%~100%。灰色预测能够为系统的稳定运行、性能评价以及进一步优化提供定量化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源热泵 埋地换热器 长期性能 灰色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季节蓄热地源热泵地下蓄热特性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21
4
作者 崔俊奎 赵军 +2 位作者 李新国 曲航 韩敏霞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920-926,共7页
研究了跨季节蓄热地源热泵系统(GCHPSS)土壤蓄热体温度场的变化规律,编写VB程序对地下埋管土壤蓄热进行了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当单U型竖直埋管蓄热时,土壤日蓄热量、热作用半径和平均蓄热率在初始阶段急剧变化,然后缓慢减小并最后趋于稳... 研究了跨季节蓄热地源热泵系统(GCHPSS)土壤蓄热体温度场的变化规律,编写VB程序对地下埋管土壤蓄热进行了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当单U型竖直埋管蓄热时,土壤日蓄热量、热作用半径和平均蓄热率在初始阶段急剧变化,然后缓慢减小并最后趋于稳定,蓄热量也趋于平衡。当管群蓄热时,蓄热系统运行1个循环周期(1a)后,土壤的温度场基本上可以恢复平衡,恢复后较蓄热开始时升高0.5~1.0℃。通过对不同地区3种典型土壤的蓄热进行比较,得出粘土是一种性能良好的长期储能介质。同时,地下埋管土壤蓄热特性的实验研究为GCHPSS系统的推广应用提供设计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季节蓄热 地源热泵 地下蓄热 埋管换热器 土壤温度场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源热泵地中换热器的非稳态传热数值研究 被引量:24
5
作者 唐志伟 金楠 闫桂兰 《可再生能源》 CAS 2008年第1期55-58,共4页
竖直U型管经常被用做地源热泵的地下换热器。文章建立了三维数值模型模拟U型管内的流动和地下耦合非稳态传热。使用商业软件GAMBIT和FLUENT构造数值模型并进行数值模拟。为了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将U型管出口水温的模拟结果与实测数据进行... 竖直U型管经常被用做地源热泵的地下换热器。文章建立了三维数值模型模拟U型管内的流动和地下耦合非稳态传热。使用商业软件GAMBIT和FLUENT构造数值模型并进行数值模拟。为了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将U型管出口水温的模拟结果与实测数据进行了比较:运行中出口水温模拟值稍大于实验值,随着运行时间的增加,两者相差越来越小。该结果显示,对于长时间运行的热泵系统,此模型的模拟数据更加真实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源换热器 U型管 数值模拟 传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水渗流对竖埋管换热器传热影响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3
6
作者 曾召田 吕海波 +1 位作者 赵艳林 葛若东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3007-3014,共8页
地下水渗流对竖埋管换热器与岩土体的热量交换具有显著影响。该文应用地下水渗流理论和传热学理论,建立考虑热传导和地下水渗流共同作用的热渗耦合传热模型;针对南宁河流阶地土层,模拟分析地下水渗流对竖埋管换热器传热的影响。研究结... 地下水渗流对竖埋管换热器与岩土体的热量交换具有显著影响。该文应用地下水渗流理论和传热学理论,建立考虑热传导和地下水渗流共同作用的热渗耦合传热模型;针对南宁河流阶地土层,模拟分析地下水渗流对竖埋管换热器传热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地下水渗流可以强化地埋管的换热,且随着渗流速度的增大,强化换热作用越明显;2)地下水渗流对换热器热交换的影响具有方向性,在此基础上,对竖埋管换热合理的布置方式进行分析;3)南宁河流阶地地区,仅考虑砂砾层存在地下水渗流对换热的影响,更符合工程实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源热泵 地下水渗流 竖埋管换热器 热湿耦合传热模型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水渗流对地埋管换热器周围温度场的影响 被引量:9
7
作者 刘虎 晋华 +2 位作者 邢述彦 段妍 郝晓燕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17-119,110,共4页
为确定地下水渗流对土壤源热泵地埋管换热器周围温度场的影响,以U型地埋管换热器传热系统为例,构建了等效当量直径的单管圆柱换热器传热物理和数学模型,并用多物理场耦合分析软件COMSOLMultiphysics 4.2a对夏季工况下地埋管换热器周围... 为确定地下水渗流对土壤源热泵地埋管换热器周围温度场的影响,以U型地埋管换热器传热系统为例,构建了等效当量直径的单管圆柱换热器传热物理和数学模型,并用多物理场耦合分析软件COMSOLMultiphysics 4.2a对夏季工况下地埋管换热器周围温度场进行数值模拟计算,通过有无渗流条件下不同导热系数、孔隙率土壤温度场变化的对比分析,确定引起温度场变化的主导因素,为下一步试验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渗流 土壤源热泵 地埋管换热器 周围温度场 热渗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耦合热泵系统模型试验台设计 被引量:7
8
作者 余延顺 张少凡 +1 位作者 马娟 杨柳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13-617,共5页
该文基于线热源理论建立了考虑地下水渗流的土壤耦合热泵地下埋管换热系统的传热模型,并利用传热相似理论对传热模型进行了相似转换,得出与原型试验相似的无量纲准则数,结果表明模型系统的试验时间与几何尺度之平方Cl2成正比。依相似准... 该文基于线热源理论建立了考虑地下水渗流的土壤耦合热泵地下埋管换热系统的传热模型,并利用传热相似理论对传热模型进行了相似转换,得出与原型试验相似的无量纲准则数,结果表明模型系统的试验时间与几何尺度之平方Cl2成正比。依相似准则设计和建立了土壤耦合热泵系统的模型试验台,实现了以较小的人力物力和较短的时间对土壤耦合热泵系统长周期运行特性的测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埋管换热器 传热 相似理论 模型试验台 土壤耦合热泵系统 区域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闭环地源热泵系统建模 被引量:4
9
作者 曲云霞 李安桂 +1 位作者 张林华 方肇洪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35-239,244,共6页
目前国内对地源热泵的研究多集中在地热换热器的传热模型理论研究方面,而对地源热泵系统整体性能的研究则局限于实验测试,因此迫切需要建立一个地源热泵的系统模型来进行系统的优化设计和系统性能预测.采用理论解析方法建立了竖直U型埋... 目前国内对地源热泵的研究多集中在地热换热器的传热模型理论研究方面,而对地源热泵系统整体性能的研究则局限于实验测试,因此迫切需要建立一个地源热泵的系统模型来进行系统的优化设计和系统性能预测.采用理论解析方法建立了竖直U型埋管地热换热器的准三维模型,该模型考虑了两支管间的热短路问题,比现有模型更接近于实际工程.采用确定性模型法建立了热泵机组的模型,然后通过能量和质量守衡方程式建立了系统动态耦合模型.利用该模型即可预测在不同的地热换热器配置情况下,地源热泵系统的各项性能.试验表明,该系统模型预测结果与实测值吻合的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源热泵系统 地热换热器 机组模型 系统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垂直U形地埋管换热器长度计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田慧峰 王鹏英 曹伟武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28-32,共5页
地埋管换热器是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的核心组件,但至今其长度计算尚无一种便捷、正确又易于应用的方法。用典型气象年数据确定最热月、最冷月和地表面年平均温度。在已知建筑物设计负荷情况下,通过引入平衡温度的概念,可计算建筑物逐时负... 地埋管换热器是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的核心组件,但至今其长度计算尚无一种便捷、正确又易于应用的方法。用典型气象年数据确定最热月、最冷月和地表面年平均温度。在已知建筑物设计负荷情况下,通过引入平衡温度的概念,可计算建筑物逐时负荷,再由建筑物逐时负荷和水源热泵机组性能计算出制冷与制热运行系数。最后提出了一种实用且操作性强的垂直U形地埋管换热器长度计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工学 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 地埋管换热器 典型气象年 平衡温度 计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蓄冷与释冷过程的模拟与试验验证 被引量:7
11
作者 余延顺 马最良 +1 位作者 姚杨 李先庭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063-1068,共6页
结合土壤耦合热泵技术与冰蓄冷技术的特点,并在土壤蓄冷与土壤耦合热泵集成系统构想的基础上,建立了考虑土壤周期性冻融相变的土壤蓄冷、释冷过程的数学模型,并采用数值方法进行求解。通过建立模拟土壤蓄冷、释冷过程的砂箱试验台并由... 结合土壤耦合热泵技术与冰蓄冷技术的特点,并在土壤蓄冷与土壤耦合热泵集成系统构想的基础上,建立了考虑土壤周期性冻融相变的土壤蓄冷、释冷过程的数学模型,并采用数值方法进行求解。通过建立模拟土壤蓄冷、释冷过程的砂箱试验台并由试验测试结果表明:所建模型的计算结果与试验数据吻合较好,二者偏差在10%以内。应用本文所建数学模型可对土壤蓄冷系统的蓄冷、释冷运行特性进行计算与分析,并为该集成系统的应用提供理论支持与技术储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冻融相变 地下埋管换热器 土壤蓄冷 土壤耦合热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源热泵地埋管周围土壤温度变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周志华 张觉荣 张士花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487-1490,共4页
针对天津市某工程的土壤源热泵系统进行了为期一年的土壤温度变化规律测试,结果表明:土壤的热惰性有助于不同季节的热交换,本地区埋管换热器的作用半径大于2.5m,而且会波及到5m远处,但影响较小。
关键词 土壤源热泵 土壤温度 换热器 热作用半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寒区土壤源热泵换热埋管的水热力耦合分析 被引量:9
13
作者 郑平 吴明 赵玲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00-106,共7页
为解决寒区土壤源热泵地下埋管冻胀安全性问题,根据传热学、渗流和冻土力学理论建立寒区土壤源热泵水热力耦合的数学力学模型及其控制方程。利用FEPG有限元自动生成软件,对大庆油田某土壤源热泵地下埋管所在土体内温度场分布、冻胀位移... 为解决寒区土壤源热泵地下埋管冻胀安全性问题,根据传热学、渗流和冻土力学理论建立寒区土壤源热泵水热力耦合的数学力学模型及其控制方程。利用FEPG有限元自动生成软件,对大庆油田某土壤源热泵地下埋管所在土体内温度场分布、冻胀位移及应力作用进行仿真计算,并对不同深度、不同回填区土壤导热系数、不同管脚间距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土壤源热泵运行初期,土壤未冻结,埋管的位移量很小。土壤温度达到相变温度后,土体冻结体积增大,埋管发生挤压变形。当土壤温度超过冻结相变区(-0.75℃,-0.30℃)时,埋管不会发生连续不断的变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区 土壤源热泵 换热埋管 相变温度场 位移场 应力场 耦合 冻胀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埋管长度计算中关键参数的计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田慧峰 曹伟武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10-113,124,共5页
地埋管换热器是地源热泵系统的核心组件,文中对基于线热源理论的地埋管换热器长度计算中的关键参数计算进行了讨论。将典型气象年数据应用在确定最热月、最冷月和地表面年平均温度上。引入平衡温度的概念,计算建筑物逐时负荷。进而提出... 地埋管换热器是地源热泵系统的核心组件,文中对基于线热源理论的地埋管换热器长度计算中的关键参数计算进行了讨论。将典型气象年数据应用在确定最热月、最冷月和地表面年平均温度上。引入平衡温度的概念,计算建筑物逐时负荷。进而提出由建筑物逐时负荷和水源热泵机组性能拟合曲线,计算地源热泵系统制冷运行系数和制热运行系数的方法。给出热泵机组最高进液温度、最低进液温度、钻孔热阻和土壤热阻等地埋管长度计算关键参数的选取、计算方法。最后提出垂直U形地埋管换热器长度计算步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 地埋管换热器 典型气象年 平衡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地区垂直双U地埋管换热器保温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陈金华 龚皓玥 +1 位作者 包修碧 夏磊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16-122,共7页
以层换热理论为基础,重庆某示范楼工程土壤源热泵系统为对象,建立实验系统,测试了实际运行状况下的地埋管换热器供回水管不同深度的水温.从地埋管不同时刻的平均水温和换热能效两个方面分析了实测数据,研究了回水管保温与不保温时垂直双... 以层换热理论为基础,重庆某示范楼工程土壤源热泵系统为对象,建立实验系统,测试了实际运行状况下的地埋管换热器供回水管不同深度的水温.从地埋管不同时刻的平均水温和换热能效两个方面分析了实测数据,研究了回水管保温与不保温时垂直双U地埋管换热器的换热情况.结果表明,在冬季,保温地埋管典型日不同时刻的换热能效比不保温的高出14.09%,月平均换热能效比不保温的高出23.08%,季平均换热能效比不保温的高出40.54%.在夏季,保温地埋管典型日不同时刻换热能效比不保温的高出10.76%,月平均换热能效比不保温的高出28.57%;季平均换热能效比不保温的高出41.48%,回水管保温有利于加大地埋管换热器的换热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换热理论 土壤源热泵 垂直双U地埋管换热器 回水管保温 换热能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埋换热器温度场数值模拟及试验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郭二宝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61-66,共6页
土壤温度场的恢复特性是判定土壤源热泵系统长期稳定运行的重要依据。探讨了某住宅小区土壤源热泵系统的设计方法及主要部件地埋换热器的埋管方式。利用建筑热环境设计模拟分析软件De ST-h建立高层住宅建筑群模型,并进行全年空调负荷模... 土壤温度场的恢复特性是判定土壤源热泵系统长期稳定运行的重要依据。探讨了某住宅小区土壤源热泵系统的设计方法及主要部件地埋换热器的埋管方式。利用建筑热环境设计模拟分析软件De ST-h建立高层住宅建筑群模型,并进行全年空调负荷模拟。运用大型商业软件FLUENT模拟分析了土壤源热泵连续运行一个夏季和经过一个秋季过渡季后地埋换热器周围土壤温度场的变化和恢复情况,试验研究了制冷过程及制冷期后地层温度恢复过程不同地层的温度分布,结果与数值模拟基本吻合。最后,指出复合式土壤源热泵有利于促进土壤温度场的恢复,从而实现系统长期稳定地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源热泵 地埋换热器 温度场 模拟 土壤热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钻孔内热阻计算模型
17
作者 廖全 张大可 彭清元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56-261,共6页
提出一种采用BP人工神经网络预测单U型地埋管换热器埋管与钻孔壁面间的无量纲热阻(2πKg·Rb)的新方法。将具有2个隐藏层的BP人工神经网络计算结果与2D数值模型计算结果、函数拟合公式计算结果进行了全面对比分析,结果发现:对于2D... 提出一种采用BP人工神经网络预测单U型地埋管换热器埋管与钻孔壁面间的无量纲热阻(2πKg·Rb)的新方法。将具有2个隐藏层的BP人工神经网络计算结果与2D数值模型计算结果、函数拟合公式计算结果进行了全面对比分析,结果发现:对于2D数值模型所获得的单U型地埋管换热器钻孔内无量纲热阻2πKg·Rb而言,基于本文所构建的包含2个隐藏层的BP人工神经网络所计算的结果较文献中函数拟合公式具有更好的计算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源热泵 BP人工神经网络 钻孔内热阻 地埋管换热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垂直单U地埋管换热器进出口水温耦合特性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余敏 杜震宇 +1 位作者 范毅 秦旖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94-899,共6页
对某一土壤源热泵空调系统供暖期实测的垂直单U地埋管换热器进出口水温进行分析,总结了垂直单U地埋管换热器进出口水温的变化。利用MATLAB软件对垂直单U地埋管换热器进出口水温之间的耦合关系进行函数拟合分析,得到了垂直单U地埋管换热... 对某一土壤源热泵空调系统供暖期实测的垂直单U地埋管换热器进出口水温进行分析,总结了垂直单U地埋管换热器进出口水温的变化。利用MATLAB软件对垂直单U地埋管换热器进出口水温之间的耦合关系进行函数拟合分析,得到了垂直单U地埋管换热器出水温度随进水温度变化的函数关系式,其相关系数为0.975。运用该函数关系式结合实测的进水温度预测次年供暖期的出水温度值,将预测值与实测值进行比较,相对误差为±8.1%。证明了该函数关系式可用于预测未来每年供暖期的地埋管换热特性,并为类似地质及气候条件下的土壤源热泵系统的设计和运行预测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单U地埋管 换热器 土壤源热泵 耦合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二维和三维管群换热模型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贾亚北 王勇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11-316,321,共7页
以实际工程为研究对象,分别建立垂直U型地埋管管群的二维和三维非稳态传热模型.以Fluent作为计算工具,进行系统运行15年的换热耦合计算,得到不同换热条件下的土壤温度变化曲线.以三维模型数值计算结果为对比条件,以拟合优度为参照参数,... 以实际工程为研究对象,分别建立垂直U型地埋管管群的二维和三维非稳态传热模型.以Fluent作为计算工具,进行系统运行15年的换热耦合计算,得到不同换热条件下的土壤温度变化曲线.以三维模型数值计算结果为对比条件,以拟合优度为参照参数,对二维传热模型的应用条件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埋管地源热泵 管群换热器 三维计算模型 二维计算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全尺度线热源解的地热换热器集群的温度响应
20
作者 李平 李旻 +1 位作者 马卫武 肖莲荣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2819-2824,共6页
针对地热换热器集群的跨尺度传热难题,运用匹配渐进展开法和叠加原理,构建全尺度线热源解。计算2种钻孔布置形式(单行和矩阵)的温度响应,分析钻孔间距对地下温度演化过程的影响。从工程应用的角度探讨简化计算地热换热器集群平均温度的... 针对地热换热器集群的跨尺度传热难题,运用匹配渐进展开法和叠加原理,构建全尺度线热源解。计算2种钻孔布置形式(单行和矩阵)的温度响应,分析钻孔间距对地下温度演化过程的影响。从工程应用的角度探讨简化计算地热换热器集群平均温度的问题。研究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全尺度线热源解扩展了国内外现有解析解的适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源热泵 地埋管换热器 温度响应函数 全尺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