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淮阳中生代火山—侵入岩同位素年代学研究 被引量:34
1
作者 杨祝良 沈加林 +2 位作者 沈渭洲 陶奎元 谢芳贵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S1期674-680,共7页
北淮阳(大别山北缘)中生代火山—侵入岩带西起河南信阳东至安徽舒城,早期为偏中性和偏碱性的火山碎屑岩、熔岩及相应侵入岩,晚期出现酸性火山岩及相应侵入岩。关于该带的年代学工作前人已做了较多的研究,但所用方法仅局限于全岩K-Ar法... 北淮阳(大别山北缘)中生代火山—侵入岩带西起河南信阳东至安徽舒城,早期为偏中性和偏碱性的火山碎屑岩、熔岩及相应侵入岩,晚期出现酸性火山岩及相应侵入岩。关于该带的年代学工作前人已做了较多的研究,但所用方法仅局限于全岩K-Ar法和单矿物^(40)Ar-^(39)Ar法。本文以全岩及全岩—矿物Rb-Sr等时线法为主,辅以单矿物^(40)Ar-^(39)Ar法和单颗粒锆石U-Pb稀释法,较系统地测定了该带火山—侵入岩的时代,结果表明主期活动在130~140 Ma,晚期酸性活动在117Ma左右,基本上均属于早白垩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b-Sr等时线法 单矿物40Ar-39Ar法 单颗粒锆石u-pb稀释法 中生代火山—侵入岩 北淮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茄青枯病拮抗菌株的筛选、鉴定及发酵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6
2
作者 卢晓虹 许敏 +2 位作者 李甜爽 刘海霞 王美琴 《山西农业科学》 2022年第5期698-708,共11页
目前,对于番茄青枯病害的发生缺乏有效的预防措施,筛选和利用有益微生物是重要途径之一。试验以番茄青枯病病原菌为靶标菌,采用稀释涂布分离法、平板对峙法从健康番茄植株根际土壤中分离筛选对青枯病菌有较好拮抗作用的菌株,结合形态学... 目前,对于番茄青枯病害的发生缺乏有效的预防措施,筛选和利用有益微生物是重要途径之一。试验以番茄青枯病病原菌为靶标菌,采用稀释涂布分离法、平板对峙法从健康番茄植株根际土壤中分离筛选对青枯病菌有较好拮抗作用的菌株,结合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分子生物学方法等对其进行菌种鉴定,且采用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方法,对拮抗菌株B-6的发酵培养液配方及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从番茄青枯病重病田块的健康植株根际土壤中分离筛选到1株抑菌效果较好的细菌菌株B-6,抑菌圈直径为13.8 mm;对拮抗菌株B-6进行鉴定,经16S rDNA测序并进行同源性比较得出,拮抗菌株B-6与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 strain Pa84)的16S rDNA序列相似性达到100%;优化后的最佳培养基组合为麦芽糖3%(30 g)、蛋白胨1.0%(10 g)、氯化钠1.0%(10 g)、蒸馏水1 000 mL,最佳发酵条件为摇床转速180 r/min、发酵时间24 h、装液量100 mL(规格为250 mL锥形瓶)、接种量1.0%(1 mL),pH值8,经发酵优化后的抑菌圈直径为16.5 mm,比原抑菌圈直径增大19.6%。研究分离筛选到的拮抗菌株B-6为1株具有开发潜力的生防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青枯病 稀释涂布分离法 拮抗菌株B-6 发酵优化 单因素试验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