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1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列车间歇影响下轮胎碎片土三轴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李丽华 孙恺 +3 位作者 刘一鸣 沈轩宇 杨俊超 李贲 《铁道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19,共7页
研究目的:为探讨轮胎碎片混填路基土在列车间歇荷载作用下的动力特性,开展了一系列连续加载与分级间歇加载大型动三轴试验,分析不同加载方式下黏质砂土与轮胎碎片混填土的轴向累积变形特性以及动应力-动应变滞回曲线发展规律,探讨轮胎... 研究目的:为探讨轮胎碎片混填路基土在列车间歇荷载作用下的动力特性,开展了一系列连续加载与分级间歇加载大型动三轴试验,分析不同加载方式下黏质砂土与轮胎碎片混填土的轴向累积变形特性以及动应力-动应变滞回曲线发展规律,探讨轮胎碎片掺量对黏质砂土路基动力性能的影响。研究结论:(1)单级连续加载下,累积应变先迅速增长,后随循环次数增加逐渐减缓;(2)试样的轴向累积应变由应力幅值决定,间歇期的存在可提高试样的承载能力;试样滞回曲线面积与围压、动应力幅值呈正相关,掺入轮胎碎片可有效减小滞回曲线面积;(3)安定理论适用于分级间歇加载下的动力行为分析;(4)研究结果对正确认识轮胎碎片混填铁路路基土动力特性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胎碎片 动三轴试验 列车间歇效应 分级加载 滞回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加筋材料下粗粒土动力性能研究
2
作者 李丽华 宁拓 +3 位作者 毛望 梅利芳 江曙光 林宇亮 《铁道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6,31,共7页
研究目的:在轴重大的重载铁路路基中,路基强度尤为重要,如何提高重载铁路路基强度是工程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探究如何提高重载铁路路基性能,确保路基的整体稳定性,提出采用土工合成材料对路基土进行加筋处理。本研究通过大型动三轴... 研究目的:在轴重大的重载铁路路基中,路基强度尤为重要,如何提高重载铁路路基强度是工程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探究如何提高重载铁路路基性能,确保路基的整体稳定性,提出采用土工合成材料对路基土进行加筋处理。本研究通过大型动三轴试验对比素土和不同加筋土动力特性。研究结论:(1)土工格栅与土工格室能显著降低试样轴向变形,土工格室效果更佳;幅值对轴向累积应变的影响大于围压;随加载次数的增加,试样孔隙水压力呈现缓慢增长、迅速增大、逐步稳定三个阶段;(2)经过土工格栅、土工格室加筋处理后,孔隙水压力明显减小;(3)试样在各种条件下动应力-动应变滞回曲线规律相似,呈现出前稀后密;(4)各试样阻尼比区别明显,格室加筋试样阻尼比最小,土工布加筋试样阻尼比最大;(5)本研究成果对如何提高重载铁路粗骨粒填料动力特性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粒土 累积应变 滞回曲线 孔隙水压力 阻尼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fO_(2)基铁电材料准静态负电容机理
3
作者 尹志岗 董昊 +3 位作者 程勇 吴金良 张志伟 张兴旺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69-276,共8页
HfO_(2)基铁电薄膜的负电容现象提供了解决微纳电子器件功耗问题的可行策略,但其物理图像却一直饱受争议。基于Landau-Devonshire和Landau-Khalatnikov方程,对铁电HfO_(2)/介质双层体系开展了理论模拟。结果表明:根植于零场吉布斯自由... HfO_(2)基铁电薄膜的负电容现象提供了解决微纳电子器件功耗问题的可行策略,但其物理图像却一直饱受争议。基于Landau-Devonshire和Landau-Khalatnikov方程,对铁电HfO_(2)/介质双层体系开展了理论模拟。结果表明:根植于零场吉布斯自由能及准静态极化-电场曲线的准静态负电容理论,难以如实反映极化-电场动态演化轨迹。与准静态负电容理论的预言不同,HfO_(2)/介质体系的负电容强烈依赖于介质层分压效应,具有瞬态属性。回滞现象与Landau-Khalatnikov方程中的阻尼系数相关,本质上起源于热耗散过程,基于电容匹配原理很难完全消除回滞。与阻尼系数相关的热耗散随频率增大而急剧增加,因此负电容场效应晶体管并不适用于高频应用领域。该研究有助于深入理解HfO_(2)基体系中的负电容物理起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电容 极化-电压曲线 回滞 吉布斯自由能 热耗散 氧化铪基铁电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湿不同路径下黄土的土水特征试验研究
4
作者 陈宝 郭炳显 +2 位作者 喻达 齐道坤 郑月松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16-722,共7页
为了全面认识在干、湿两种不同路径下黄土持水特性的联系和区别,针对豫西三门峡原状黄土展开了全吸力范围内的土水特征试验,采用渗析法(低吸力段)和气相法(高吸力段)逐级控制吸力,获得了在增湿和干燥两种不同路径下,黄土在0.01~309 MPa... 为了全面认识在干、湿两种不同路径下黄土持水特性的联系和区别,针对豫西三门峡原状黄土展开了全吸力范围内的土水特征试验,采用渗析法(低吸力段)和气相法(高吸力段)逐级控制吸力,获得了在增湿和干燥两种不同路径下,黄土在0.01~309 MPa吸力范围内的土水特征曲线(SWCC)。结果表明:黄土的土水特征曲线呈“S”型,含水率随吸力的增加而递减,且递减趋势呈现中间变化较大而两端变化小的现象,由此可通过进气值和残余饱和度将黄土土水特征曲线分成三个阶段:边界效应段、过渡段和非饱和残余段;黄土残余含水率为9.6%,进气值为30 kPa,残余饱和度对应的吸力值约为300 kPa;在100~1000 kPa吸力范围内,黄土的土水特征曲线存在明显的回滞现象,即相同吸力下的干燥路径曲线对应的含水率明显超过增湿路径曲线,特别在吸力为100 MPa附近数据差异最为显著,同吸力大小条件下含水率之差为5%。最后基于Fredlund-Xing模型对增湿和干燥两个路径上的试验曲线进行拟合,得到了黄土的SWCC拟合公式及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 土水特征曲线 吸力控制 回滞现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质量分数及粒径对钙质结核土动弹性模量的影响
5
作者 吴道祥 林飞 +1 位作者 吴杰 李汶修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69-974,共6页
钙质结核土具有独特的物质组成和结构,其土动力学方面的研究较少。文章开展了一系列含有不同粒径和质量分数结核的钙质结核土试样的动三轴试验,研究结核的存在对钙质结核土动弹性模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土体动弹... 钙质结核土具有独特的物质组成和结构,其土动力学方面的研究较少。文章开展了一系列含有不同粒径和质量分数结核的钙质结核土试样的动三轴试验,研究结核的存在对钙质结核土动弹性模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土体动弹性模量先迅速降低,而后降低幅度随动应变的增大而逐渐减小;随着结核粒径或质量分数的增大,土体动弹性模量随之增大,土体抵抗动荷载作用变形的能力越强。采用颗粒流PFC2D对钙质结核土的动三轴试验进行数值模拟,模拟结果表明在循环荷载作用下,结核明显阻滞了其周围细粒的变位,结核及其周围产生明显应力集中,形成土体“骨架”,从微观上解释了结核的存在对土体动弹性模量的影响和作用。该研究成果为钙质结核土动力学研究奠定了基础,对其他类似粗粒-细粒结构土体的动力学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质结核土 循环荷载 动弹性模量 滞回曲线 颗粒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扭作用下焊接栓钉型钢混凝土柱恢复力模型研究
6
作者 陈宇良 霍然 +1 位作者 韦翠梅 吉云鹏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47-758,共12页
为了研究焊接栓钉型钢混凝土(SSRC)柱在压扭荷载作用下的恢复力模型,对7根不同栓钉布置的SSRC柱和1根型钢混凝土柱进行压扭低周反复荷载试验,并基于试验结果优化焊接栓钉型钢混凝土柱的骨架曲线模型,通过考虑轴压比、栓钉布置形式的变... 为了研究焊接栓钉型钢混凝土(SSRC)柱在压扭荷载作用下的恢复力模型,对7根不同栓钉布置的SSRC柱和1根型钢混凝土柱进行压扭低周反复荷载试验,并基于试验结果优化焊接栓钉型钢混凝土柱的骨架曲线模型,通过考虑轴压比、栓钉布置形式的变化计算扭矩扭转角(T-θ)骨架曲线特征参数值,并通过卸载刚度退化影响建立压扭状态下SSRC柱的恢复力模型。结果表明:在压扭作用下,栓钉布置形式对试件破坏形态的影响不大,但随着轴压比的增大,裂缝宽度逐渐增大;提出的T-θ骨架曲线模型和扭转恢复力模型与试验结果较吻合,能较好地预测压扭作用下SSRC柱的T-θ滞回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焊接栓钉 滞回曲线 型钢混凝土柱 扭转恢复力模型 压扭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磁性材料疲劳损伤磁声发射表征方法
7
作者 张红亮 焦敬品 +3 位作者 唐亚军 李光海 何存富 吴斌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146-1152,共7页
针对铁磁性关键构件服役过程中疲劳损伤检测问题,利用磁声发射对45号钢试件的疲劳损伤进行了检测。从磁声发射信号的时域波形、频谱和磁声滞回曲线中提取多种典型特征参数,并分析了常规特征参数和等效磁滞特征参数与疲劳损伤的关系。结... 针对铁磁性关键构件服役过程中疲劳损伤检测问题,利用磁声发射对45号钢试件的疲劳损伤进行了检测。从磁声发射信号的时域波形、频谱和磁声滞回曲线中提取多种典型特征参数,并分析了常规特征参数和等效磁滞特征参数与疲劳损伤的关系。结果表明,提取出的4种典型特征参数随试件疲劳周期的变化呈现不同的规律性,4种特征参数对不同疲劳程度的表征能力和敏感范围有较大的差异。随疲劳周期的增加,半周期能量和等效剩余磁通密度呈先增加后减小规律,半周期能量对试件早期疲劳状态变化更敏感,等效剩余磁通密度对疲劳阶段后期状态变化更敏感;等效矫顽力和重心频率随疲劳周期增加均呈现近似单调变化规律,适合用于试件疲劳过程的表征。重心频率对试件早期疲劳状态变化更敏感,等效矫顽力随疲劳周期数增加单调变化规律性更强。研究工作为铁磁性材料疲劳加载过程的状态监测和定量表征提供了可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磁性材料 磁声发射 疲劳损伤 磁声滞回曲线 等效磁滞特征参数 无损检测与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隔振垫浮置板结构动力参数试验研究
8
作者 李沛成 曾志平 +4 位作者 郭无极 李桩 李秋义 吴达 曾强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648-1657,共10页
隔振垫浮置板轨道动力参数是评价隔振垫浮置板轨道减振效果的重要指标,也是浮置板轨道动力仿真的关键参数。为了对隔振垫浮置板轨道的动刚度和阻尼比进行系统测定,对组装和零置状态下的隔振垫进行循环加载,基于滞回曲线法探究考虑轨道... 隔振垫浮置板轨道动力参数是评价隔振垫浮置板轨道减振效果的重要指标,也是浮置板轨道动力仿真的关键参数。为了对隔振垫浮置板轨道的动刚度和阻尼比进行系统测定,对组装和零置状态下的隔振垫进行循环加载,基于滞回曲线法探究考虑轨道结构的不同层间结构的轨道动力参数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在钢轨、浮置板和隔振垫上分别施加简谐荷载,整体浮置板、无钢轨浮置板和隔振垫的平均动刚度分别为230.6、224.6、1.99 kN/mm,转化为隔振垫动力地基模量分别为0.021 3、0.020 7、0.022 1 N/mm^(3);对各位移测点的位移-加载力滞回曲线环进行面积积分,在钢轨、浮置板和隔振垫上分别施加简谐荷载时,3种状态下隔振垫的平均等效阻尼比分别为0.110、0.096、0.122;直接对隔振垫施加循环荷载所测得的隔振垫动力地基模量和阻尼比最大,在钢轨上施加循环荷载的情况次之,在浮置板上施加循环荷载的隔振垫动力地基模量和阻尼比最小,说明在隔振垫、钢轨和浮置板上施加循环荷载时,隔振垫参与压缩变形程度依次减小,直接对隔振垫施加循环荷载所测得的隔振垫动力地基模量和阻尼比能准确描述隔振垫的实际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振垫浮置板轨道 滞回曲线 动刚度 阻尼比 动力地基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水特征曲线的动态效应试验及模型研究
9
作者 张高翔 刘艳 刘志强 《岩土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78-186,198,共10页
室内测量土-水特征曲线(soil-water characteristic curve,简称SWCC)往往需要很长的平衡时间,而实际土体的变化可能并不满足平衡时间要求。当时间尺度较小时,SWCC可能未达到平衡,此时如果仍采用平衡条件下土-水特征曲线来建立非饱和土... 室内测量土-水特征曲线(soil-water characteristic curve,简称SWCC)往往需要很长的平衡时间,而实际土体的变化可能并不满足平衡时间要求。当时间尺度较小时,SWCC可能未达到平衡,此时如果仍采用平衡条件下土-水特征曲线来建立非饱和土的方程,就会产生误差。为此,研究了在非平衡条件下土-水特征曲线的动态效应,基于现有理论给出了土-水特征曲线参数与饱和度变化率的关系,并利用动态参数建立了动态毛细滞回模型。自主设计SWCC快速测量装置,针对粗砂和细砂开展了不同饱和度变化率情况下的土-水特征曲线测定试验。试验研究表明:(1)土-水特征曲线参数具有明显的动态效应;(2)进气值和残余饱和度并非定值,随饱和度变化率的不同有所改变;(3)利用试验结果对模型进行了验证,动态模型的预测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说明了该模型的合理性。本研究为解决非饱和土变形、强度和渗流问题提供了更加贴合实际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水特征曲线 吸力增量 水力参数 动态效应 滞回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黏滞阻尼器和隔震支座加固既有房屋的抗震性能对比
10
作者 汪会 王伟强 陈道政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283-1288,1296,共7页
文章以某6层框架结构为例,选取与场地条件相匹配的地震波作为激励,在ETABS结构分析软件中建立原结构、布置黏滞阻尼器、布置隔震支座、混合布置黏滞阻尼器与隔震支座4个有限元模型。首先通过试算确定黏滞阻尼器和隔震支座的型号、数量... 文章以某6层框架结构为例,选取与场地条件相匹配的地震波作为激励,在ETABS结构分析软件中建立原结构、布置黏滞阻尼器、布置隔震支座、混合布置黏滞阻尼器与隔震支座4个有限元模型。首先通过试算确定黏滞阻尼器和隔震支座的型号、数量与布置,使2种结构在多遇地震作用下的最大水平位移相近。在此基础上对比分析4个模型在地震作用下的层间位移角、层间剪力、最大加速度等地震响应,比较2种构件的加固效果。分析结果表明,框架结构中基础隔震对结构地震反应的控制效果优于黏滞阻尼器,而两者混合布置使用能进一步提高加固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框架结构 黏滞阻尼器 隔震支座 时程分析 滞回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梁柱式胶合木框架损伤模型及评估
11
作者 曹纪兴 杜建东 +3 位作者 蒋超强 包超 何海杰 刘应扬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9-108,共10页
为了建立适用于梁柱式胶合木结构的损伤评估模型,了解其在地震作用下的行为,对4个足尺试件进行水平加载试验.试验考察了有无支撑、不同水平加载程序以及两种类型的人字支撑等多种情况,结果表明:纯框架的破坏模式主要集中在节点处并伴随... 为了建立适用于梁柱式胶合木结构的损伤评估模型,了解其在地震作用下的行为,对4个足尺试件进行水平加载试验.试验考察了有无支撑、不同水平加载程序以及两种类型的人字支撑等多种情况,结果表明:纯框架的破坏模式主要集中在节点处并伴随着较大的水平变形,而增设人字形支撑的试件破坏模式主要表现为支撑构件的失稳破坏.将人字形支撑集成到梁柱式胶合木框架中,有效提升了结构的刚度和最大承载力,并减小了侧向变形.此外,根据试验数据和试件破坏特征提出了考虑变形和耗能的双参数评估模型,该模型能够反映试件破坏前期由大变形造成的损伤,有潜力为梁柱式胶合木框架及框架支撑结构的加固及设计提供可靠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柱式胶合木框架 破坏模式 滞回曲线 损伤评估 双参数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加固方式下震损木框架的抗侧移性能
12
作者 曹纪兴 韩梦凡 +2 位作者 包超 何海杰 刘应扬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7-114,共8页
纤维增强聚合物加固法和自攻螺钉加固法是木结构加固方法中常用的两种加固方法,目前对于加固胶合木结构的研究多集中在加固后强度方面的变化,抗侧力性能的研究数据偏少,且对于加固震损胶合木框架的研究有限。为研究采用不同方式加固的... 纤维增强聚合物加固法和自攻螺钉加固法是木结构加固方法中常用的两种加固方法,目前对于加固胶合木结构的研究多集中在加固后强度方面的变化,抗侧力性能的研究数据偏少,且对于加固震损胶合木框架的研究有限。为研究采用不同方式加固的震损胶合木框架的抗侧力性能,分别对两榀震损胶合木框架采用碳纤维增强聚合物和自攻螺钉进行加固,并增设隅撑,采用水平往复荷载对试件进行加载,对获得的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两种加固方法均能有效避免木框架构件顺纹劈裂;与自攻螺钉加固试件相比,碳纤维布加固试件的初始刚度和最大承载能力的提高更加显著,更能抑制裂缝的发展;两榀框架的滞回曲线均呈较饱满的反“S”型,具有明显的捏缩效应。在试验数据的基础上,利用软件Open Sees建立了两榀加固震损胶合木框架的简化模型,并根据试验数据对模型进行校准。校准后的模型得出的滞回曲线与试验滞回曲线吻合良好,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和合理性,为进一步的参数分析奠定了基础。基于校准后的简化模型,重点研究分析了重力荷载对加固胶合木框架弹性刚度和最大承载力的影响,发现重力荷载对加固胶合木框架的抗侧力性能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为加固后的震损胶合木框架提供了科学的参数化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震损木框架 纤维增强聚合物加固 自攻螺钉加固 滞回曲线 参数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连接方式和不同拉伸长度下新型全钢装配式屈曲约束支撑(BRB)的力学性能试验分析
13
作者 陈春益 杨晓东 +4 位作者 孙光宇 解崇白 徐林刚 梁英赞 谢锐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601-606,共6页
为明确连接方式和不同拉伸长度对BRB在实际应用中工作性能的影响,本工作设计了新型BRB进行力学性能的试验分析。设计BRB-WS1进行连接方式对BRB力学性能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在1—4级加载下,构件基本力学性能的滞回曲线稳定,经历初次屈服... 为明确连接方式和不同拉伸长度对BRB在实际应用中工作性能的影响,本工作设计了新型BRB进行力学性能的试验分析。设计BRB-WS1进行连接方式对BRB力学性能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在1—4级加载下,构件基本力学性能的滞回曲线稳定,经历初次屈服后,整体的滞回曲线平滑,无明显的刚度退化现象,在芯板轴力接近时,可以发现BRB-WS1的耗能表现较为优异。设计BRB-BL1进行不同拉伸长度BRB的力学性能试验,结果表明:设计位移下的滞回曲线整体稳定光滑,耗能性能优秀,且在BRB的设计中,合理的限位块布置可以满足芯板屈曲过程中的约束变形作用,也可以节省材料和提高材料的利用率。通过本工作新型BRB的设计与研究,明确了基于连接方式和不同拉伸长度下BRB的力学性能,为后续BRB的实际应用和新型BRB的研发及力学性能测试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曲约束支撑(BRB) 连接方式 不同拉伸长度BRB 力学性能试验 力学性能 滞回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叶型空气箔片轴承静动特性试验研究
14
作者 蔡胜民 胡杨 丁鹏静 《摩擦学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37-646,共10页
气体箔片轴承因其具有高转速、无污染且运行寿命长等特点具有广泛应用,如今的气体箔片轴承发展到第4代多叶型空气箔片轴承.多叶型空气箔片轴承因其顶箔的相互搭接产生预紧力,波箔提供弹性支撑,配合表面涂层使其具有良好的特性.分别搭建... 气体箔片轴承因其具有高转速、无污染且运行寿命长等特点具有广泛应用,如今的气体箔片轴承发展到第4代多叶型空气箔片轴承.多叶型空气箔片轴承因其顶箔的相互搭接产生预紧力,波箔提供弹性支撑,配合表面涂层使其具有良好的特性.分别搭建静态特性和动态特性试验台,对多叶型空气箔片轴承的静态特性和动态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静态特性试验通过分析多叶型空气箔片轴承的静态加载力与位移回滞曲线,得到轴承的刚度特性,动态特性试验通过时域和频域分析2种方法得到轴承的刚度和阻尼特性,此外研究了不同频率、振幅和预紧力对多叶型空气箔片轴承动态特性以及动态加载力与位移的回滞曲线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静态特性试验时,静态加载力与位移回滞曲线并不重合,静态刚度随位移的增大而增大,并呈非线性分布,在推拉加载到最大载荷时反转加载方向,刚度也会突变;动态特性试验时,时域和频域2种方法得到的轴承刚度和阻尼特性相近,证明数据处理方法的准确性.频率对刚度和回滞曲线影响不大,频率越大,阻尼越小,频率对阻尼的影响最明显;振幅越大,轴承动态特性越小,回滞曲线越大;外部预紧力越大,轴承动态特性和回滞曲线都越大,振幅和外部预紧力对轴承刚度和阻尼以及回滞曲线都有一定影响.所提出的试验数据可以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叶型空气箔片轴承 静态特性 动态特性 非线性 回滞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刚度NES减震器抗震性能有限元分析
15
作者 庞森 姜子航 +1 位作者 刘可宁 吴圆圆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5-34,共10页
为拓宽非线性能量阱(nonlinear energy sink,NES)的频率变化范围,基于负刚度原理,通过预压弹簧构造负刚度系统,设计水平向的负刚度NES减震器。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负刚度NES减震器进行数值模拟,在导杆无摩擦且弹簧不发生侧向屈曲的... 为拓宽非线性能量阱(nonlinear energy sink,NES)的频率变化范围,基于负刚度原理,通过预压弹簧构造负刚度系统,设计水平向的负刚度NES减震器。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负刚度NES减震器进行数值模拟,在导杆无摩擦且弹簧不发生侧向屈曲的状态下,分析弹簧行程长宽比、预压缩量、刚度和阻尼比对负刚度NES减震器抗震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固定弹簧行程长宽比的条件下,增加弹簧的预压缩量,可提高减震器的抗震性能;在固定弹簧预压缩量的条件下,随着弹簧行程长宽比的增大,减震器的承载力逐渐减小,抗震性能下降;弹簧刚度和阻尼比的增加可显著增大减震器的承载力,提高抗震性能。研究结果为负刚度NES减震器的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动控制系统 NES减震器 负刚度 滞回曲线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超低频介损和U-I滞回曲线的XLPE电缆水树老化状态评估 被引量:8
16
作者 王璨 赵学童 +3 位作者 张杰 姜茜 杨丽君 廖瑞金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3期5261-5270,共10页
为准确地评估交联聚乙烯(cross linked polyethylene,XLPE)电缆的水树老化程度,该文提出一种基于超低频介损和U-I滞回曲线的评估方法。对3组XLPE样本分别进行0、96和168h的加速水树老化,老化结束后采用快速超低频介损设备(very-low freq... 为准确地评估交联聚乙烯(cross linked polyethylene,XLPE)电缆的水树老化程度,该文提出一种基于超低频介损和U-I滞回曲线的评估方法。对3组XLPE样本分别进行0、96和168h的加速水树老化,老化结束后采用快速超低频介损设备(very-low frequency dielectric loss detector,iFDS)在1mHz~1kHz范围内测试不同水树老化状态的XLPE电缆的介电频谱和不同频率下U-I滞回曲线。结果发现:水树老化后的电缆段在超低频段(1mHz~0.1Hz)的介损值显著增大,并在0.002和0.1Hz附近出现两个明显的松弛损耗峰。老化越严重的试样,U-I滞回曲线形变越严重。水树老化后电缆绝缘中产生了新的松弛极化过程,相较于单一频率0.1Hz下的介损值,超低频介电谱能够提供更丰富的绝缘状态信息。在1mHz下,U-I滞回曲线特性的偏转角变化率与曲线形变率均随超低频介损值的上升而增大,能够更加准确地评估电缆绝缘的水树老化程度。将超低频介损结合U-I滞回曲线可以有效地评估电缆绝缘的水树老化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树老化 XLPE电缆 超低频介损 u-i滞回曲线 评估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复荷载下圆钢管型钢再生混凝土组合柱恢复力模型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马辉 刘一 +1 位作者 赵艳丽 白恒宇 《计算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20-327,共8页
为建立圆钢管型钢再生混凝土组合柱的恢复力模型,对11根圆钢管型钢再生混凝土组合柱试件进行了低周反复荷载试验研究,考虑了再生骨料取代率、配钢率及钢管径厚比等不同设计参数的影响,分析了组合柱的地震破坏形态及滞回性能。基于组合... 为建立圆钢管型钢再生混凝土组合柱的恢复力模型,对11根圆钢管型钢再生混凝土组合柱试件进行了低周反复荷载试验研究,考虑了再生骨料取代率、配钢率及钢管径厚比等不同设计参数的影响,分析了组合柱的地震破坏形态及滞回性能。基于组合柱的力学特征及曲线形状,提出了圆钢管型钢再生混凝土组合柱骨架曲线的三折线参数模型,采用理论推导与数据拟合的方法确定了组合柱骨架曲线的模型参数。在此基础上,给出了组合柱的滞回规则和卸载规律,构建了组合柱的恢复力模型,计算滞回曲线与试验滞回曲线吻合良好,表明该恢复力模型较好地反映了反复荷载下组合柱的受力特征点及滞回性能,可为此类组合柱的推广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型钢再生混凝土 钢管再生混凝土柱 恢复力模型 骨架曲线 滞回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强螺栓工字钢连接混凝土梁柱节点的抗震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明 李毅博 谢可可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41-449,共9页
目的提出一种以高强螺栓工字钢连接混凝土梁柱节点的连接方法,研究该节点抗震性能,为工程设计提供依据。方法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模拟节点的受力过程,研究后浇混凝土强度、节点区长度、工字钢翼缘厚度等参数对节点抗震性能的影响。结... 目的提出一种以高强螺栓工字钢连接混凝土梁柱节点的连接方法,研究该节点抗震性能,为工程设计提供依据。方法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模拟节点的受力过程,研究后浇混凝土强度、节点区长度、工字钢翼缘厚度等参数对节点抗震性能的影响。结果与现浇结构相比,新型节点承载能力更高,其屈服荷载和峰值荷载相较于现浇试件的屈服荷载和峰值荷载分别提升2.08倍和2.64倍;提高后浇混凝土强度等级、增加节点区的长度对承载能力影响较小;提高工字钢翼缘厚度、工字钢屈服强度,节点的承载能力提高较明显。结论采用高强螺栓工字钢连接混凝土梁柱节点的连接结构满足承载力要求,且工字钢翼缘厚度、工字钢屈服强度对结构的承载能力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柱节点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 有限元模拟 滞回曲线 骨架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级耗能后张预应力筋预制节段墩的抗震性能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韩冰 何一宽 +3 位作者 解会兵 杨忠 李本远 曹明盛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49-558,共10页
为提升节段墩的抗震性能,采用多级耗能方法实现多节段共同参与耗能.将耗能钢筋从节段墩底部向上依次穿过多个接缝,从而实现多级耗能.通过数值模拟,研究多级耗能节段墩体系的耗能能力,并针对三级耗能节段墩体系的轴压比和耗能钢筋配筋率... 为提升节段墩的抗震性能,采用多级耗能方法实现多节段共同参与耗能.将耗能钢筋从节段墩底部向上依次穿过多个接缝,从而实现多级耗能.通过数值模拟,研究多级耗能节段墩体系的耗能能力,并针对三级耗能节段墩体系的轴压比和耗能钢筋配筋率进行参数分析.结果表明,多级耗能节段墩体系可以提高节段墩的耗能能力,而每一级别耗能体系存在耗能上限,且随多级耗能体系级别的提升而增加.在不同级别耗能体系中,耗能钢筋配筋率存在不同的临界值,一级耗能体系的耗能钢筋配筋率临界值为0.23%,二级耗能体系为1.31%.为获得较强的耗能能力,建议将耗能钢筋配筋率取值为1.31%,轴压比取值为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耗能钢筋 多级耗能 滞回曲线 耗能能力 残余位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轴力对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抗震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杨志坚 盖常宏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23-431,共9页
目的研究轴力和往复荷载作用下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的抗震性能,为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的设计和实际工程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应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进行有限元模拟,并与已有试验结果对比,两者吻合良好,验证了... 目的研究轴力和往复荷载作用下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的抗震性能,为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的设计和实际工程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应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进行有限元模拟,并与已有试验结果对比,两者吻合良好,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在此基础上,研究轴压比和有无普通钢筋及普通钢筋直径对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刚度退化、延性及耗能能力的影响。结果配置普通钢筋可以提高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的承载能力和延性,对刚度影响不大;随着轴压比的增加,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的承载能力逐渐提高,但延性变差,轴压比为0.45时,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发生脆性破坏。结论配置普通钢筋可以有效改善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的抗震性能,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的轴压比不宜超过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 轴压比 抗震性能 滞回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