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深水海底举升钻井系统U型管效应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李基伟 柳贡慧 +1 位作者 李军 李玉梅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20-127,共8页
对于深水海底举升钻井系统,由于钻杆内和环空内的液柱压力不平衡会产生U型管效应,因此精确地预测U型管效应发生时的井筒流动特性和U型管效应持续时间对于钻井操作和井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流体力学理论,建立了U型管效应数学模型,并... 对于深水海底举升钻井系统,由于钻杆内和环空内的液柱压力不平衡会产生U型管效应,因此精确地预测U型管效应发生时的井筒流动特性和U型管效应持续时间对于钻井操作和井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流体力学理论,建立了U型管效应数学模型,并将计算值与实验测量值进行对比,验证了所建模型的准确性。分析了发生U型管效应时钻杆内液面深度、环空排量、泥浆池增量和井底压力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U型管效应过程中的溢流监测方法,同时分析了钻井液黏度和喷嘴直径对U型管效应的影响规律。本文研究结果可为深水海底举升钻井系统发生U型管效应时的安全作业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水 海底举升钻井 u型管效应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水泥过程中的U型管效应 被引量:7
2
作者 钟兵 刘绪全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47-50,共4页
本文分析了注水泥过程中产生U型管效应的原因,建立了模拟注水泥全过程的数学模型,进行了实例计算并对有关因素进行了详细分析。
关键词 固井 注水泥 u型管效应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梯度钻井U型管效应溢流监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李基伟 柳贡慧 李军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9-22,7,共4页
对于海底举升双梯度钻井系统,由于钻杆内和环空内液柱压力不平衡,产生U型管效应。虽然可以通过钻杆阀来防止U型管效应的发生,但是钻杆阀有时会失效,所以需要对U型管效应进行研究。发生U型管效应时,由于钻杆内的液体继续向环空流动,使得... 对于海底举升双梯度钻井系统,由于钻杆内和环空内液柱压力不平衡,产生U型管效应。虽然可以通过钻杆阀来防止U型管效应的发生,但是钻杆阀有时会失效,所以需要对U型管效应进行研究。发生U型管效应时,由于钻杆内的液体继续向环空流动,使得进入井筒的溢流很难被监测。常规判断U型管效应发生溢流的方法具有一定的延迟性。在U型管效应过程中,为了确保双梯度钻井的安全,需要及时发现溢流。文章基于Eular液体平衡方程,建立了U型管效应模型。根据模型研究了U型管效应过程中发生溢流与未发生溢流情况下钻杆内液体流速,钻杆内液面高度,井口返速和泥浆池增量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并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一种可以实时判断U型管效应过程中发生溢流的方法。该方法可以早期、准确、快速地发现溢流,提早井控措施,避免井控事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水 双梯度钻井 u型管效应 溢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井固井变排量减轻U型管效应理论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周照明 成月波 田毓海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09年第7期1863-1866,共4页
深井固井过程中U型管效应的存在,使得流体的返出排量不等于注入排量,特别是当水泥浆返出套管鞋一定体积后,环空返速显著降低,从而严重影响了顶替效率。为了减轻U型管效应的影响,提出了一套变排量顶替技术设计方案,通过与固定排量顶替时... 深井固井过程中U型管效应的存在,使得流体的返出排量不等于注入排量,特别是当水泥浆返出套管鞋一定体积后,环空返速显著降低,从而严重影响了顶替效率。为了减轻U型管效应的影响,提出了一套变排量顶替技术设计方案,通过与固定排量顶替时相比,真空段存在时间缩短13.8%,U型管效应期间的最低环空返速提高15.73%,整体顶替效率提高了5%左右,从而为深井注水泥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井固井 动态参数 u型管效应 变排量 真空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U型管效应的注水泥套管变形问题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欧阳勇 李军 +5 位作者 赵国翔 刘金璐 江文龙 武志强 杨宏伟 殷志明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47-52,共6页
注水泥过程中的套管变形问题给固井作业带来了巨大挑战。基于U型管效应产生的机理,给出了真空段长度和返出排量的描述方程。考虑温度场对套管变形的影响,推导了传热学方程,用于预测井筒温度场。通过分析注水泥时套管受力情况,建立了相... 注水泥过程中的套管变形问题给固井作业带来了巨大挑战。基于U型管效应产生的机理,给出了真空段长度和返出排量的描述方程。考虑温度场对套管变形的影响,推导了传热学方程,用于预测井筒温度场。通过分析注水泥时套管受力情况,建立了相应的套管变形程度计算模型。以新疆油田Z井为例,进行了泵压、真空段长度、注入返出排量等参数的计算。结果表明,当井筒内出现U型管效应时,返出排量不等于注入排量;最佳的注入排量为12~14 L/s,此时套管变形量较小,且不会发生疲劳破坏。当在井口观测到泵压为0时,井筒内就会产生真空段,此时应重视U型管效应可能引发井下复杂。根据敏感性分析,注入排量对套管变形程度的影响最大。在设计注入排量时,可考虑变排量注水泥的设计方法,以便更好地解决该类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套管变形 u型管效应 传热过程 真空段长度 变排量注水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隔水管钻井U型管效应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江文龙 樊洪海 +3 位作者 纪荣艺 马鸿彦 郑权宝 彭兴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6-9,I0001,共5页
无隔水管钻井在无钻柱阀或钻柱阀失效的情况下进行接单根或起下钻等作业会发生U型管效应。U型管效应期间泥浆池液面不断升高,影响溢流的准确判断。同时准确计算井底压力的变化规律对于判断U型管效应期间是否发生井下复杂也非常重要。文... 无隔水管钻井在无钻柱阀或钻柱阀失效的情况下进行接单根或起下钻等作业会发生U型管效应。U型管效应期间泥浆池液面不断升高,影响溢流的准确判断。同时准确计算井底压力的变化规律对于判断U型管效应期间是否发生井下复杂也非常重要。文章首先推导了无隔水管钻井使得钻柱充满钻井液所需的最小平台泵排量(零立压排量)的计算公式。然后基于流体力学中的一元不稳定流动理论,结合无隔水管钻井工艺,并考虑实际井身结构,建立分析U型管效应的不稳定流动模型。根据该模型研究了U型管效应持续时间、钻杆内液面下降高度、返出流量以及井底压力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同时分析了影响U型管效应持续时间和井底压力变化的因素。结果表明,显著影响U型管效应持续时间的因素是钻井液稠度系数和流性指数,显著影响井底压力的因素是排量和流性指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水管 u型管效应 不稳定流 零立压排量 井底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Eular方程分析注水泥“U”型管效应 被引量:7
7
作者 王显诚 舒中选 李静芬 《石油钻探技术》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36-38,共3页
用Eular方程对注水泥过程中水泥浆自动下落问题(“U”型管效应)进行了分析,求出了下落加速度,进而给出了真空高度、返出速度和套管鞋压力。
关键词 注水泥 u型管效应 欧拉方程 固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型管效应——谈领导素质与党的执政地位的关系问题 被引量:1
8
作者 林修果 宋惠芳 《湖北社会科学》 2005年第8期34-36,共3页
党的执政能力与党的执政地位是成正比关系的,而提高领导干部的素质是提升党的执政能力的关键。领导干部的素质的提高,有利于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形象地说便是“U”型管效应。要提升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可以从加强“为人民... 党的执政能力与党的执政地位是成正比关系的,而提高领导干部的素质是提升党的执政能力的关键。领导干部的素质的提高,有利于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形象地说便是“U”型管效应。要提升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可以从加强“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意识、保持领导干部的先进性、增强领导干部的决策能力、培养领导干部的战略思维能力、提高领导干部的创新能力、提升领导干部的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树立科学发展观等方面入手,从而使我党获得更多更坚强的支持,拥有持久的生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领导素质 执政能力 执政地位 u型管效应 中国共产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隔水管海底泵举升系统井底压力计算与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张杰 孙瑞涛 +3 位作者 李鑫 韩峰 王芷桁 余胜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58-565,共8页
在无隔水管海底泵举升系统(riserless mud recovery system,RMR)钻井中,当钻井泵停止工作时,可能会发生U型管效应,而U型管效应的发生势必会导致井底压力处于不平衡状,发生溢流的概率将大大增加。为了能够在U型管效应发生期间,对井底压... 在无隔水管海底泵举升系统(riserless mud recovery system,RMR)钻井中,当钻井泵停止工作时,可能会发生U型管效应,而U型管效应的发生势必会导致井底压力处于不平衡状,发生溢流的概率将大大增加。为了能够在U型管效应发生期间,对井底压力进行控制,保持井眼稳定,通过建立RMR系统在停泵工况下的U型管效应环空返速数学模型,对RMR系统在该期间的环空返速和井底压力变化进行了模拟,分析了在恒定井底压力下海底泵入口压力和海底泵出口流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海底泵入口流量越小,可调区间越大;钻井泵停泵前流量越大,维持井底压力恒定下的时间越短,钻井泵停泵前27、32、37、42 L/s时流量可调的截止时间分别为21、19、18、16 min。形成了适用于RMR系统在该期间进行井底压力控制的流量调节方法,为实际作业时的井控方法和操作提供了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隔水管海底泵举升系统(riserless mud recovery system RMR) u型管效应 流量调节 井底压力恒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井注水泥过程计算机仿真 被引量:9
10
作者 张文 张景富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0年第15期3767-3771,共5页
通过对注水泥动态过程的分析研究,建立了注水泥动态参数的计算模型,包括真空段体积、环空流速、井口压力、井底压力、观测点压力和返出排量等。利用Delph i编制了注水泥过程计算机仿真软件并现场应用,通过与现场实测数据对比,模拟结果... 通过对注水泥动态过程的分析研究,建立了注水泥动态参数的计算模型,包括真空段体积、环空流速、井口压力、井底压力、观测点压力和返出排量等。利用Delph i编制了注水泥过程计算机仿真软件并现场应用,通过与现场实测数据对比,模拟结果与实测数据符合率很高,表明该软件可用来指导固井施工及辅助固井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井 注水泥 模拟 压力 u型管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水泥动态过程研究与计算机模拟 被引量:10
11
作者 黄志强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9年第3期92-94,98,共4页
为提高固井质量,分析了注水泥动态过程,建立了环空流速、井口压力、真空段长度以及环空动压力等动态参数计算模式,在此基础上开发了注水泥动态过程计算机模拟软件,并经过江汉油田现场资料验证,结果满足工程要求,为固井设计与施工提供了... 为提高固井质量,分析了注水泥动态过程,建立了环空流速、井口压力、真空段长度以及环空动压力等动态参数计算模式,在此基础上开发了注水泥动态过程计算机模拟软件,并经过江汉油田现场资料验证,结果满足工程要求,为固井设计与施工提供了技术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井 注水泥 计算机模拟 u型管效应 真空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井超深井溢流流体密度计算方法 被引量:12
12
作者 陶振宇 樊洪海 +3 位作者 刘玉含 叶宇光 周非 邓嵩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6,共6页
我国油气勘探开发逐渐转向深水、深井、超深井等区域,深层地层复杂且认识不清,钻探过程中溢流漏失等事故频发,对油气勘探开发进程危害极大。处理溢流事故,优选压井方法,首先需要计算溢流流体的密度。目前,相关研究主要是通过经验法或简... 我国油气勘探开发逐渐转向深水、深井、超深井等区域,深层地层复杂且认识不清,钻探过程中溢流漏失等事故频发,对油气勘探开发进程危害极大。处理溢流事故,优选压井方法,首先需要计算溢流流体的密度。目前,相关研究主要是通过经验法或简单的计算模型判别溢流流体的种类,该模型并未考虑温度压力的影响,存在一定误差。文章考虑了温度压力以及两相流模型的影响,基于U型管效应,建立了一种计算溢流流体密度的修正方法。该方法应用简单,经过现场验证,准确率高达95%以上,计算精度高于传统方法,溢流流体种类判别准确率高,对现场处理溢流事故、优选压井方法以及溢流后的控压钻井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溢流流体密度计算 u型管效应 两相流模型 井筒温度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起钻中灌浆过程模拟及对井底压力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周宝 郭斌 +3 位作者 刘伟 刘俊峰 王卫阳 叶素桃 《钻采工艺》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1-46,共6页
起钻前向钻具水眼灌入一定体积的高密度钻井液有利于平衡循环压耗和钻井岩屑引起的环空—水眼压差,但同体积高密度钻井液在不同钻具水眼中的高度差异因“U”型管效应会造成水眼—环空中钻井液流动,继而影响现场对溢流、井漏等复杂井况... 起钻前向钻具水眼灌入一定体积的高密度钻井液有利于平衡循环压耗和钻井岩屑引起的环空—水眼压差,但同体积高密度钻井液在不同钻具水眼中的高度差异因“U”型管效应会造成水眼—环空中钻井液流动,继而影响现场对溢流、井漏等复杂井况的判断,尤其是在采用复合钻具的深井、超深井中更为突出。文章推导了注入高密度钻井液后复合钻具起钻过程中,在“U”型管效应影响下水眼—环空钻井液体系压力变化过程及流动规律。结果表明,复合钻具起钻过程中,环空灌浆量在整个起钻过程中表现为“正常灌浆—欠灌—多灌—正常灌浆—多灌”五个阶段。灌浆异常量及灌浆异常距离与大、小钻具水眼单位长度容积比值、高密度钻井液与井浆密度差、停泵回压呈正相关关系。理论计算结果能够为钻井现场监测井内压力情况提供指导,尤其是对深井、超深井及时判断井下是否发生溢流、井漏等复杂情况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钻井液 u型管效应 复合钻具 起钻过程 流动规律 环空灌浆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