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4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激光原位U—Pb定年和元素面扫描的白云岩储层关键成岩期次定量研究——以塔东古城地区鹰山组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友 李强 +5 位作者 朱可丹 郑兴平 林彤 邵冠铭 孙海航 孙庭斌 《中国石油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81-194,共14页
塔里木盆地古城地区奥陶系鹰山组三段(鹰三段)白云岩储层在形成过程中经历了多期成岩流体的叠加改造,使得储层表现出较强的非均质性,不同产状白云岩的白云石化路径及储层孔隙演化过程存在较大争议。为了明确鹰三段白云岩储层孔隙演化过... 塔里木盆地古城地区奥陶系鹰山组三段(鹰三段)白云岩储层在形成过程中经历了多期成岩流体的叠加改造,使得储层表现出较强的非均质性,不同产状白云岩的白云石化路径及储层孔隙演化过程存在较大争议。为了明确鹰三段白云岩储层孔隙演化过程中各个期次成岩作用发生的相对次序及其与储层孔隙的耦合关系,精准锁定关键成岩作用的期次是揭示储层孔隙演化过程的关键。基于激光原位U—Pb同位素定年技术、激光原位元素面扫描及成像技术等,对4个样品的围岩基质(粉晶白云石、细—中晶白云石)、孔洞壁中—粗晶白云石和孔洞内充填物(方解石、云化渗流粉砂)等结构组分开展系统的激光原位U—Pb定年分析。结果表明,塔里木盆地古城地区鹰三段高能滩相原始沉积年龄约为475.35Ma,奠定了储层发育的物质基础。在储层孔隙演化过程中,先后经历了两期白云石化作用和一期钙质流体充填作用。其中第一期白云石化流体作用时间约为470.1Ma,造成了围岩细—中晶白云岩及局部渗流粉砂的白云石化。第二期白云石化流体作用时间约为452.1Ma,造成了围岩白云石晶体的进一步加大变粗,并形成了第二期孔洞壁中—粗晶白云石。钙质流体的充填不晚于448Ma,造成了局部储集空间的破坏。现存白云岩储层孔隙主体来自对先存孔隙的继承,断裂—热液改造是重要调整,而并非传统意义上构造—热液溶蚀造孔的概念。以上认识可以为塔里木盆地深层白云岩储层孔隙成因的研究及有效储层预测提供一定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原位u—pb定年 元素面扫描 关键成岩期次 储层孔隙演化 塔东古城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秦岭南召盆地太山庙组下部凝灰岩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2
作者 刘超 梁天 +5 位作者 杨文涛 陈浩 刘萧萧 安海花 李昕 马强分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8-79,共12页
晚三叠世卡尼期全球古气候发生明显转变,全球降水量增加,海水温度上升了6~8℃,大量陆源碎屑物质输入海洋,导致海洋中出现碳酸盐生产危机。北秦岭南召盆地太山庙组可能记录了卡尼期洪水事件。目的为精确限定太山庙组沉积时代,凸显其地质... 晚三叠世卡尼期全球古气候发生明显转变,全球降水量增加,海水温度上升了6~8℃,大量陆源碎屑物质输入海洋,导致海洋中出现碳酸盐生产危机。北秦岭南召盆地太山庙组可能记录了卡尼期洪水事件。目的为精确限定太山庙组沉积时代,凸显其地质意义,方法采用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LA-ICP-MS)对太山庙组下部凝灰岩进行锆石U-Pb同位素定年分析。结果结果表明:凝灰岩锆石颗粒呈粒状、短柱状,无磨圆;阴极发光图像显示振荡环带结构明显;根据阴极发光图像和Th/U,认为太山庙组下部凝灰岩中18颗锆石均为火山来源,剔除轻稀土富集的锆石后,选择其中15颗锆石进行计算,得到其加权平均年龄为(241.4±1.3)Ma(1σ;MSWD=0.27),代表凝灰岩中锆石的结晶年龄;结合前人研究成果,计算出太山庙组下部平均沉积速率为20.6 m/Ma,太山庙组底界年龄约246 Ma,因此,太山庙组至少自中三叠世安尼期就开始沉积,至晚三叠世卡尼期末结束;根据南召盆地遗迹化石组合演化规律和植物孢粉变化,认为太山庙组沉积时期古气候发生了明显转变,由干旱炎热气候转变为温暖、湿润气候。结论研究结果对北秦岭南召盆地三叠纪地层划分产生了新认识,有助于研究探讨南召盆地对卡尼期洪水事件的沉积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尼期洪水幕 u-pb同位素定年 三叠纪 南召盆地 太山庙组 陆相沉积 火山凝灰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南黄沙寺铷多金属矿区花岗斑岩锆石U-Pb定年、Hf同位素组成及其找矿指示意义
3
作者 周念峰 张遵遵 +3 位作者 卢友月 夏杰 杨奇荻 付建明 《矿产勘查》 2025年第1期82-91,共10页
湘南黄沙寺铷矿床位于南岭成矿带中段北缘,铷矿体主要赋存于花岗斑岩中。花岗斑岩锆石LA-ICP-MS U-Pb测年结果为(87.7±0.7)Ma(95%置信度,MSWD=4.6),显示其为华南燕山晚期构造-岩浆活动产物;锆石Hf同位素分析显示:ε_(Hf)(t)值为-3.... 湘南黄沙寺铷矿床位于南岭成矿带中段北缘,铷矿体主要赋存于花岗斑岩中。花岗斑岩锆石LA-ICP-MS U-Pb测年结果为(87.7±0.7)Ma(95%置信度,MSWD=4.6),显示其为华南燕山晚期构造-岩浆活动产物;锆石Hf同位素分析显示:ε_(Hf)(t)值为-3.7~-7.0,两阶段模式年龄为1408~1223 Ma,暗示花岗斑岩岩浆可能主要来源于中元古界下地壳物质重熔。近年来研究表明,湘南地区上堡、拖碧塘、界牌岭等燕山晚期小岩体均与锂铷多金属成矿密切相关,加强它们之间成岩成矿作用关系研究,对进一步认识区域燕山晚期成岩成矿地质背景,开展区域锂铷等战略性矿产勘查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LA-ICP-MS u-pb年龄 Lu-HF同位素 花岗斑岩 铷矿 黄沙寺 湘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高陂地区沙坝黄组火山岩夹层地球化学、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4
作者 李凯 杨细浩 +2 位作者 李业兴 楼法生 苏莱曼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0-39,共10页
为查明南华系沙坝黄组的沉积环境及时代,对江西高陂地区新发现的火山岩开展野外地质调查、薄片鉴定、岩石地球化学、锆石U-Pb同位素年代学等研究。结果显示,新发现的变质酸性火山岩锆石LA ICP MS U-Pb测定年龄为(727±5)Ma,确定其... 为查明南华系沙坝黄组的沉积环境及时代,对江西高陂地区新发现的火山岩开展野外地质调查、薄片鉴定、岩石地球化学、锆石U-Pb同位素年代学等研究。结果显示,新发现的变质酸性火山岩锆石LA ICP MS U-Pb测定年龄为(727±5)Ma,确定其形成时代为南华纪早世,具有高硅、富碱、低镁、低磷、贫钛、过铝质等特征,富集Rb、K、Ba、Zr、Hf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Nb、Ta、Ti等高场强元素,轻重稀土分异明显,中等负Eu异常,具有陆相火山岛弧的地球化学特征,暗示其可能形成于造山晚期岛弧海盆拉张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u-pb年龄 岩石地球化学 变质火山岩 沙坝黄组 高陂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九岭南缘古阳寨地区铍矿化伟晶岩独居石U-Pb定年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3
5
作者 徐喆 张福神 +6 位作者 张芳荣 张勇 周渝 徐进 黄成伟 贺彬 龙立学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21,共9页
以江西九岭南缘古阳寨地区铍矿化伟晶岩为研究对象,选取规模较大的藏龙洞铍矿化伟晶岩脉,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和LA-ICP-MS测定独居石U-Pb年龄测定,初步了解了九岭南缘古阳寨地区花岗伟晶岩地质特征。结果表明,九岭南缘古阳寨地区铍矿化伟... 以江西九岭南缘古阳寨地区铍矿化伟晶岩为研究对象,选取规模较大的藏龙洞铍矿化伟晶岩脉,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和LA-ICP-MS测定独居石U-Pb年龄测定,初步了解了九岭南缘古阳寨地区花岗伟晶岩地质特征。结果表明,九岭南缘古阳寨地区铍矿化伟晶岩成岩成矿年龄为(138.57±0.78) Ma,归属于早白垩世。铍矿化伟晶岩侵入于九岭南缘古阳寨中细粒含斑二云母二长花岗岩体内部,形成时代略晚于燕山期古阳寨岩体,显示两者在空间和时间上具有密切的成因联系,推测古阳寨地区铍矿化伟晶岩为古阳寨岩体二云母二长花岗岩结晶分异而成。建议针对古阳寨二云母二长花岗岩体内部和外接触带0~5 km范围内,加强调查力度,以期实现该区域内伟晶岩型铍矿找矿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居石u-pb定年 铍矿化伟晶岩 古阳寨地区 九岭南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沉积变质型磷矿带含磷岩系LA-ICP-MS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
6
作者 陈冬 胡森林 +2 位作者 缪柏虎 关俊朋 孙清钟 《矿产勘查》 2024年第2期190-198,共9页
江苏沉积变质型磷矿带位于大别—苏鲁造山带东段,锦屏岩组是带内唯一赋矿地层,因其遭受过多期强烈的变形变质作用改造,层序杂乱,勘查难度大,研究程度低,目前其形成时代尚无定论。本文应用LAICP-MS锆石U-Pb定年方法,对锦屏岩组各类岩性... 江苏沉积变质型磷矿带位于大别—苏鲁造山带东段,锦屏岩组是带内唯一赋矿地层,因其遭受过多期强烈的变形变质作用改造,层序杂乱,勘查难度大,研究程度低,目前其形成时代尚无定论。本文应用LAICP-MS锆石U-Pb定年方法,对锦屏岩组各类岩性进行测试,获得绿色片岩类岩石原岩年龄为(956±7)Ma~(691±14)Ma,浅色片岩类岩石原岩年龄不早于(833±39)Ma,片麻岩类岩石原岩年龄不早于(772±31)Ma。结合成矿带内含磷岩系中古生物化石资料,将锦屏岩组原岩形成时代界定为新元古代,将磷矿原始沉积时间限定在震旦纪,为江苏磷矿勘查与研究提供了新的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变质型磷矿床 锆石u-pb定年 大别—苏鲁造山带 江苏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西江山新元古代上墅组火山碎屑岩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
7
作者 张雪 张炜强 +5 位作者 黎广荣 倪凤娟 郭福生 王哲 刘鑫 赵月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24-337,共14页
为进一步确定浙西江山上墅组火山碎屑岩年龄及沉积物来源,采用LA-ICP-MS技术对该碎屑岩中的锆石开展U-Pb同位素测年并与邻区锆石年龄对比。结果表明,上墅组火山碎屑岩中锆石U-Pb年龄为717~902 Ma,主要集中分布于902~883 Ma、875~812 Ma... 为进一步确定浙西江山上墅组火山碎屑岩年龄及沉积物来源,采用LA-ICP-MS技术对该碎屑岩中的锆石开展U-Pb同位素测年并与邻区锆石年龄对比。结果表明,上墅组火山碎屑岩中锆石U-Pb年龄为717~902 Ma,主要集中分布于902~883 Ma、875~812 Ma、794~775 Ma三个区间,峰值分别为(892±7) Ma、(846±7) Ma、(784±9) Ma,记录了华南新元古代裂谷盆地扩张、构造-岩浆-热事件,其中(846±7) Ma峰值可能反映了超级地幔柱的上涌,(784±9) Ma峰值指示了裂谷盆地的扩展。上墅组火山碎屑岩物质主要可能来自浙江中部地区。本研究成果可为江山地区沉积物来源分析、构造演化研究和陆块亲缘关系判别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元古代 火山碎屑岩 锆石u-pb年龄 上墅组 浙西江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根河三道桥铅锌银矿床C-H-O-S同位素和U-Pb定年研究及其意义 被引量:1
8
作者 关强兵 刘俊辰 +5 位作者 王义天 胡乔青 何猛 段志辉 党顺安 史新 《矿产勘查》 2024年第4期526-539,共14页
内蒙古根河三道桥大型铅锌银矿床位于大兴安岭得尔布干成矿带中北段,矿体主要呈脉状赋存于火山岩地层中。氢氧同位素研究表明,成矿期石英和绢云母的δD值变化范围为-149.1‰~-156.7‰,δ^(18)OH_(2)O值变化范围为-13.6‰~3.4‰;成矿后... 内蒙古根河三道桥大型铅锌银矿床位于大兴安岭得尔布干成矿带中北段,矿体主要呈脉状赋存于火山岩地层中。氢氧同位素研究表明,成矿期石英和绢云母的δD值变化范围为-149.1‰~-156.7‰,δ^(18)OH_(2)O值变化范围为-13.6‰~3.4‰;成矿后期石英δD值变化范围为-131.9‰~-147.7‰,δ^(18)OH_(2)O值变化范围为-16.5‰~-18.2‰。碳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与矿化有关的方解石δ^(13)C值变化范围为-1.8‰~-3.1‰,δ^(18)O值变化范围为5.3‰~8.6‰。原位S同位素分析结果表明,硫化物的δ^(34)S值变化范围为2.3‰~5.6‰,与其西南侧下护林矽卡岩型铅锌银矿床中的硫化物的δ^(34)S值(1.2‰~5.9‰)基本一致。上述同位素组成特征指示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岩浆热液,在上升到地壳浅部时有一定量的大气降水混入。锆石U-Pb年代学研究表明,矿化的闪长玢岩脉年龄为(136.0±0.7)Ma(MSWD=0.44);未矿化、穿切硫化物微细脉的闪长玢岩脉的锆石U-Pb年龄为(120.8±0.6)Ma(MSWD=0.49)。结合前人相关研究进展,认为三道桥铅锌银矿床形成于136.0~120.8 Ma期间(早白垩世),为伸展构造背景下与浅成侵入岩有关的中温热液型铅锌银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O-S同位素 锆石u-pb定年 成矿物质来源 三道桥铅锌银矿床 内蒙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东明月峰地区金管冲铀矿床沥青铀矿电子探针U Th Pb化学定年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
9
作者 谷勇 王珂 +4 位作者 范鹏飞 刘传东 黄宏业 欧阳平宁 王前林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58-266,共9页
金管冲铀矿床位于湘东明月峰地区,属花岗岩外接触带型铀矿床,主要铀矿化类型为沥青铀矿方解石和沥青铀矿微晶石英萤石。为厘定金管冲地区的铀成矿时代与成矿期次,开展了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岩相学、电子探针化学分析以及U Th Pb化学定... 金管冲铀矿床位于湘东明月峰地区,属花岗岩外接触带型铀矿床,主要铀矿化类型为沥青铀矿方解石和沥青铀矿微晶石英萤石。为厘定金管冲地区的铀成矿时代与成矿期次,开展了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岩相学、电子探针化学分析以及U Th Pb化学定年研究。结果表明,两类沥青铀矿的UO_(2)含量高、PbO与SiO_(2)含量低,且w(CaO)与w(UO_(2)+PbO)、w(SiO_(2)+CaO+FeO)与w(PbO)以及沥青铀矿年龄均无明显相关性,表明沥青铀矿形成时较为稳定,受后期改造作用影响弱。金管冲铀矿床中沥青铀矿方解石型铀矿化加权平均年龄为(90.7±3.2)Ma(MSWD=1.9,n=17),沥青铀矿微晶石英萤石型铀矿化加权平均年龄为(70.1±2.4)Ma(MSWD=2.1,n=20),显示该矿床在晚白垩世至少经历了两阶段的铀成矿作用。综合前人已有数据,认为金管冲铀矿床铀成矿作用与华南岩石圈拉张减薄事件较为吻合,可能是古太平洋板块俯冲后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代学 电子探针u Th pb化学定年 花岗岩外接触带型铀矿床 湘东 金管冲铀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南香花岭矿田铁砂坪锡多金属矿床U-Pb年代学及成矿规律
10
作者 何强 邵拥军 +5 位作者 刘建平 张德贤 邓京 王泽立 刘忠法 袁玲玲 《矿产勘查》 2024年第9期1541-1554,共14页
当前中国以全球26%的锡资源支撑全球45%的锡消费量,锡矿储采比持续降低,锡资源增储迫在眉睫。湘南香花岭地区是南岭乃至全国重要的锡资源基地。为揭示香花岭东部铁砂坪锡多金属矿床的深边部资源潜力,本文在野外地质调查基础上,开展了铁... 当前中国以全球26%的锡资源支撑全球45%的锡消费量,锡矿储采比持续降低,锡资源增储迫在眉睫。湘南香花岭地区是南岭乃至全国重要的锡资源基地。为揭示香花岭东部铁砂坪锡多金属矿床的深边部资源潜力,本文在野外地质调查基础上,开展了铁砂坪矿床成岩成矿年代学研究,系统总结了成矿规律。研究表明铁砂坪矿床发育5类矿体:矽卡岩锡矿体、产于碳酸盐岩中脉状锡铅锌矿体、产于碳酸盐岩中脉状钨矿体、产于碎屑岩中脉状锡矿体及产于碎屑岩中石英脉型黑钨矿矿体。年代学测试结果表明北部的隐伏花岗岩独居石U-Pb年龄为148.7 Ma,大冲矿段锡石U-Pb年龄为146.0 Ma,而南部茶山矿段获得的锡石U-Pb年龄为157.4 Ma,推测铁砂坪南北两个矿段锡成矿时代存在11 Ma时间差。矿体受花岗岩环带控矿规律和北东向断裂联合控制。识别了4个北东向等距的矿段:白砂岩—鸿运矿段、大冲—顺兴矿段、反背塘矿段、茶山矿段。本文总结的成矿规律不仅对铁砂坪矿床深边部勘查具有重要指导,还对南岭地区锡多金属矿的勘查也具有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居石u-pb定年 锡石u-pb定年 成矿规律 铁砂坪锡多金属矿床 香花岭矿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扬子地块北缘镇巴穿心店地区南华系碎屑锆石U-Pb年龄及其物源示踪
11
作者 金姜颖 裴先治 +7 位作者 裴磊 刘成军 李佐臣 赵杰 李瑞保 王茂 王潇 林浩 《矿产勘查》 2024年第3期321-352,I0001-I0008,共40页
扬子地块北缘镇巴穿心店地区发育有完整的南华系—震旦系沉积地层,记录了研究区及邻区南华纪沉积特征,对于研究扬子地块北缘新元古代晚期构造演化历史和Rodinia超大陆演化过程具有重要的地质意义。研究区南华系由下至上可划分为4套岩石... 扬子地块北缘镇巴穿心店地区发育有完整的南华系—震旦系沉积地层,记录了研究区及邻区南华纪沉积特征,对于研究扬子地块北缘新元古代晚期构造演化历史和Rodinia超大陆演化过程具有重要的地质意义。研究区南华系由下至上可划分为4套岩石地层单位,分别为长安组、古城组、大塘坡组和南沱组。南华系砂岩地球化学特征表明,研究区南华系化学风化作用较弱,经历了较低程度的沉积物再旋回作用。砂岩的CIA、CIW、PIA、Rb/Sr等古气候指标显示,研究区南华系具有由寒冷干燥—有波动的寒冷干燥—趋于稳定的温暖湿润—寒冷干燥的古气候演化趋势。在Dickinson三角图解中清晰地反映了南华系各组砂岩具有再旋回造山带和切割岩浆弧物源的特征,同时砂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也指示南华系的物源区主体应由中酸性岩浆岩组成。南华系长安组、古城组和南沱组3件碎屑锆石U-Pb年龄样品的年龄分布特征类似,主要年龄区间为新元古代晚期(约780~约641 Ma),并显示出约750~约740 Ma的显著峰值。结合区域地质资料,研究区南华系沉积时代应为约720~约635 Ma,物源应主要来自位于现今研究区西侧的扬子地块北缘汉南—米仓山微地块的新元古代岩浆岩,其沉积事件对应于新元古代中晚期扬子地块北缘伸展-裂解阶段,为Rodinia超大陆裂解过程的沉积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扬子地块北缘 南华系 锆石u-pb定年 碎屑物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南镇巴小洋坝地区南华系物源分析:来自碎屑锆石U-Pb年龄、碎屑成分分析及地球化学的证据
12
作者 马圣杰 裴先治 +7 位作者 裴磊 刘成军 李佐臣 李瑞保 赵杰 王潇 王茂 林浩 《矿产勘查》 2024年第2期165-189,共25页
扬子板块北缘镇巴小洋坝地区出露了一套完整的南华纪沉积地层,分析其沉积时限、沉积环境及物源示踪对扬子板块北缘新元古代中晚期沉积-构造演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陕南镇巴小洋坝地区南华系砂岩样品进行碎屑锆石U-Pb测年分析,化学蚀... 扬子板块北缘镇巴小洋坝地区出露了一套完整的南华纪沉积地层,分析其沉积时限、沉积环境及物源示踪对扬子板块北缘新元古代中晚期沉积-构造演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陕南镇巴小洋坝地区南华系砂岩样品进行碎屑锆石U-Pb测年分析,化学蚀变指数(CIA)、化学风化指数(CIW)、斜长石蚀变指数(PIA)、成分变异指数(ICV)判别及物源分析。结果显示小洋坝地区南华系的沉积时限应为720~635 Ma。长安组、古城组、南沱组沉积于寒冷干燥气候,而大塘坡组沉积于温暖湿润气候。其物源区主要为扬子板块北缘汉南—米仓山微地块。研究区南华系对应了新元古代中晚期扬子板块北缘地区的后碰撞-裂解阶段,是新元古代中晚期Rodinia超大陆裂解在该地区的沉积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扬子板块北缘 南华系 碎屑锆石u-pb年龄 碎屑物源 构造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兴安岭北段嘎仙沟地区中侏罗世花岗闪长岩锆石U-Pb年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13
作者 孙靖尧 郑吉林 +5 位作者 魏小勇 刘军帅 蔡艳龙 郭晓宇 王大可 杨志伟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0,共10页
大兴安岭北段嘎仙沟地区中侏罗世花岗闪长岩的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172.7±1.1 Ma。全岩SiO_(2)含量为62.81%~68.78%,全碱(ALK)和Al_(2)O_(3)含量较高,FeO^(T)、MgO和TiO_(2)含量较低;里特曼指数σ=2.27~5.33,Na_(2)O/K_(2)O=1.1... 大兴安岭北段嘎仙沟地区中侏罗世花岗闪长岩的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172.7±1.1 Ma。全岩SiO_(2)含量为62.81%~68.78%,全碱(ALK)和Al_(2)O_(3)含量较高,FeO^(T)、MgO和TiO_(2)含量较低;里特曼指数σ=2.27~5.33,Na_(2)O/K_(2)O=1.19~3.57,Mg^(#)=38.0~49.0,属于中高钾钙碱性系列;铝饱和指数A/CNK=0.91~0.97,为准铝质岩石。稀土总量为(117.70~146.32)×10^(-6),(La/Yb)_(N)值为11.70~18.10,呈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的右倾型配分模式;具轻微的铕负异常(δEu=0.86~0.98),表明源区没有明显的斜长石残留或分离结晶;较高的Zr/Hf、Nb/Ta和Sr/Y值,低Y和Yb含量,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Sr和Ba,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和Ti,指示源岩具有壳源特征。P_(2)O_(5)随SiO_(2)含量的增加而降低,T_(Zr)值为700.50~781.20℃,表明花岗闪长岩的成因类型为I型花岗岩,并具有C型埃达克岩特征。结合区域上的资料表明,中侏罗世花岗闪长岩形成于由碰撞向后碰撞过渡环境,蒙古-鄂霍茨克洋在中侏罗世的构造体系表现为由挤压向伸展、由地壳增厚向减薄的构造体制转换,与中侏罗世岩浆活动明显减弱相对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闪长岩 锆石u-pb年龄 地球化学 中侏罗世 嘎仙沟 大兴安岭北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恐龙时代之U-Pb定年
14
作者 许润泽 刘睿 《大学化学》 CAS 2024年第9期243-247,共5页
以一位考古学教授在四川自贡恐龙遗址考察引发的遐想为载体,介绍了U-Pb定年法的基本原理,以及样品采集、样品处理后的分析方法和检测结果处理,全面地科普了U-Pb定年法的相关知识。同时,本文介绍了自贡地区的恐龙文化及产业,向读者展现... 以一位考古学教授在四川自贡恐龙遗址考察引发的遐想为载体,介绍了U-Pb定年法的基本原理,以及样品采集、样品处理后的分析方法和检测结果处理,全面地科普了U-Pb定年法的相关知识。同时,本文介绍了自贡地区的恐龙文化及产业,向读者展现恐龙之都的魔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pb 同位素地质年代学 地球化学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 高分辨率离子探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尔金造山带阿中地块塔什达坂西花岗岩体岩石地球化学特征、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令全 陈丽娟 《矿产勘查》 2024年第7期1125-1139,共15页
分布于阿尔金造山带阿中地块北缘中新元古界隆起带的库木达坂岩体,为一规模较大的复式岩体。近年来,随着一批以黄龙岭超大型锂矿床为代表的、围绕该岩体产出的大中型锂矿床的发现,使得该区成为新的找矿热点区带。笔者在1∶5万区域地质... 分布于阿尔金造山带阿中地块北缘中新元古界隆起带的库木达坂岩体,为一规模较大的复式岩体。近年来,随着一批以黄龙岭超大型锂矿床为代表的、围绕该岩体产出的大中型锂矿床的发现,使得该区成为新的找矿热点区带。笔者在1∶5万区域地质调查中从原库木达坂岩体解体出的新侵入体,该岩体位于塔什达坂西,岩性以粗粒二云母二长花岗岩为主。前人关于该岩体的研究较少,本文通过对岩体进行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同位素年代学研究,探讨该岩体岩浆作用及地质意义。研究表明,塔什达坂西花岗岩体具高硅、富钾、相对贫钠特征,铝饱和指数大于1.1,属过铝质高钾钙碱性花岗岩系列。稀土元素总量较低,轻稀土元素相对富集、重稀土元素亏损,有右倾型特征和明显的负Eu异常。富集Rb、Th、U、K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Ba、Sr、Ti等,具典型S型花岗岩特征。推断其是在温度为~726°C,压力<8 kbar的条件下,由地壳泥质岩系部分熔融的产物。粗粒二云母二长花岗岩锆石U-Pb年龄为(466.5±3.0)Ma,侵位时代为中奥陶世。岩体形成于同碰撞构造环境,推断其为南阿尔金洋闭合后陆-陆碰撞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地球化学 锆石u-pb定年 阿中地块 塔什达坂西 花岗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额尔古纳地块北段霍洛台粗面安山岩锆石U-Pb年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构造背景
16
作者 李海锋 孙永刚 +1 位作者 许庆林 朱亚林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5-56,共12页
东北亚晚中生代火山岩成因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额尔古纳地块北段地区受蒙古-鄂霍茨克和古太平洋构造域叠合作用的影响,导致火山岩成因更为复杂。本研究通过额尔古纳地块北段霍洛台地区粗面安山岩锆石U-Pb定年和岩石地球化学研究,探讨霍... 东北亚晚中生代火山岩成因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额尔古纳地块北段地区受蒙古-鄂霍茨克和古太平洋构造域叠合作用的影响,导致火山岩成因更为复杂。本研究通过额尔古纳地块北段霍洛台地区粗面安山岩锆石U-Pb定年和岩石地球化学研究,探讨霍洛台粗面安山岩的岩石成因和构造背景。霍洛台粗面安山岩的锆石U-Pb加权平均年龄为137.8±1.8 Ma,形成于早白垩世。霍洛台粗面安山岩轻重稀土元素分馏明显(LREE/HREE=15.83~16.71),Eu异常不明显(δEu=0.84~0.88),岩石明显富集Rb、Ba和K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Th、U、Ta和Nb等高场强元素,属于高钾钙碱性系列。霍洛台粗面安山岩具有较高的Sr(754.24×10^(-6)~945.40×10^(-6))含量和Sr/Y比值(55.09~68.10),低的Y(13.22×10^(-6)~14.15×10^(-6))和Yb(0.97×10^(-6)~1.02×10^(-6))含量,属于典型的埃达克岩,由俯冲大洋板片部分熔融形成的,推测其形成与古太平洋板块俯冲回卷过程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面安山岩 岩石成因 锆石u-pb定年 构造背景 额尔古纳地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加查堆花岗岩锆石U-Pb年龄、地球化学及地质意义
17
作者 永忠拉达 卢君勇 +2 位作者 索朗顿旦 罗兴海 祝建华 《矿产综合利用》 CAS 2024年第1期99-108,134,共11页
这是一篇地球科学领域的论文。冈底斯带岩浆岩是青藏高原基础地质研究中的热门问题。现已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中新生代,本文对早古生代代表岩体加查堆似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闪长岩利用LA-ICPMS锆石U-Pb测年方法,结合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各... 这是一篇地球科学领域的论文。冈底斯带岩浆岩是青藏高原基础地质研究中的热门问题。现已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中新生代,本文对早古生代代表岩体加查堆似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闪长岩利用LA-ICPMS锆石U-Pb测年方法,结合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各类图解法对加查堆花岗岩物源及区域构造属性进行分析,经研究表明岩石具有富铝(SiO_(2)平均含量68.89%)、高碱(Na_(2)O+K_(2)O平均含量6.26%)、富钾(K_(2)O/Na_(2)O=1.03)、低TiO_(2)(平均为0.50%)和准铝质(铝饱和指数A/CNK=0.933~1.033,平均0.991)的高钾钙碱性岩系特点。稀土元素表现Eu处呈负异常明显,为Eu亏损型,Ce具弱负异常;微量元素显示大离子亲石元素Rb、Th、Nd、La、K富集;高场强元素Nb、Ba、U、Ta、Ce、Sm、Ti亏损特征;反映了岩浆来源壳幔混合型,并有俯冲洋壳熔融存在。锆石LA-ICP-MS U-Pb同位素年龄为345.3±1.8 Ma,其形成时代为早石炭世。投点均落入I型花岗岩区,图解显示其形成于大陆岛弧环境,岩石经历了从板块碰撞前→同碰撞造山过程,显示了岩浆演化过程较长;火山岩组合及其地球化学特征标志着岛弧产生(初始岛弧)→发展(早期岛弧)→成熟(成熟岛弧)的演变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科学 LA-ICPMS u-pb定年 锆石微量元素 加查 早石炭世 花岗闪长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赣杭带早白垩世粗面岩锆石SHRIMP U-Pb年龄及其意义 被引量:23
18
作者 刘飞宇 巫建华 刘帅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9年第4期330-335,共6页
赣杭构造火山岩铀成矿带的石溪盆地,属中国东南大陆中生代火山岩带的一部分,盆地内出现的粗面岩具有橄榄玄粗岩系火山岩的主元素的特征。精确确定该粗面岩的地质年龄,无论对地球动力学研究还是对铀成矿的成因研究都有重要的意义。粗面... 赣杭构造火山岩铀成矿带的石溪盆地,属中国东南大陆中生代火山岩带的一部分,盆地内出现的粗面岩具有橄榄玄粗岩系火山岩的主元素的特征。精确确定该粗面岩的地质年龄,无论对地球动力学研究还是对铀成矿的成因研究都有重要的意义。粗面岩所含锆石具有明显的振荡环带,Th/U比值高,属典型的岩浆成因锆石。锆石SHRIMP U-Pb测年结果表明,14个点的年龄变化范围较小,为132~144Ma,加权平均年龄为(137.00±0.94)Ma,代表了火山岩的成岩年龄。根据国际最新地质年代表,侏罗纪与白垩纪的界限划在(145.5±4.0)Ma。因此,石溪组粗面岩的地质时代属早白垩世。中国东南部大规模中酸性火山活动发生在早白垩世,赣杭构造火山岩铀成矿带与碱交代有关的早期铀矿化也发生在早白垩世(120~130Ma)。石溪盆地石溪组早白垩粗面岩的厘定,说明中酸性火山活动与幔源岩浆活动有关、早期铀矿化与碱性岩浆活动合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面岩 锆石SHRIMP u—pb定年 早白垩世 橄榄玄粗岩系 赣杭构造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鲁东地区侵入岩形成时代和期次划分——锆石SHRIMP U-Pb年龄的证据 被引量:54
19
作者 王世进 王来明 +3 位作者 万渝生 张成基 宋志勇 王金光 《山东国土资源》 2009年第12期8-20,25,共14页
鲁东地区前寒武纪侵入岩其侵入活动集中于新太古代和新元古代,均遭受不同程度的区域变质和韧性剪切带的改造,形成一套花岗质片麻岩类。新太古代早期TTG质花岗岩分布于胶北隆起区莱州—栖霞一带,经受了区域变质作用,形成一套灰色片麻岩,... 鲁东地区前寒武纪侵入岩其侵入活动集中于新太古代和新元古代,均遭受不同程度的区域变质和韧性剪切带的改造,形成一套花岗质片麻岩类。新太古代早期TTG质花岗岩分布于胶北隆起区莱州—栖霞一带,经受了区域变质作用,形成一套灰色片麻岩,锆石内核SHRIMP U-Pb年龄2 726~2 707 Ma基本代表岩浆结晶年龄,锆石变质边为2500 Ma;古元古代侵入岩——莱州基性-超基性岩组合形成于1900~1850 Ma左右,锆石SHRIMP U-Pb年龄(1852±9)Ma,(1868±11)Ma;新元古代侵入岩主要为花岗闪长质—二长花岗质片麻岩,出露于胶南-威海造山带,锆石U-Pb定年结果集中为892~605 Ma,其中荣成超单元锆石SHRIMP U-Pb年龄720~780 Ma。中生代侵入岩以花岗岩类为主,集中出露于半岛北部和东南沿海一带。燕山早期侵入岩文登超单元、垛崮山超单元、玲珑超单元锆石SHRIMP U-Pb同位素年龄值集中在167~150 Ma;燕山晚期侵入岩大店超单元锆石SHRIMP U-Pb年龄120±4 Ma,崂山超单元锆石SHRIMP U-Pb同位素年龄值为(120±2)^(114±2)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入岩 形成时代 期次划分 锆石SHRIMP u—pb 鲁东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侏罗世粗中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岩石地球化学、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特征及成因——以大兴安岭北段潮满林场地区为例
20
作者 于喜洹 崔锡彪 +5 位作者 陆胜 王野 李新鹏 孙江军 陈旭峰 温丹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7-41,I0002,I0003,共17页
以大兴安岭北段额尔古纳地块北缘潮满林场地区粗中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为研究对象,采用地质调查、岩石地球化学和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方法,分析粗中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岩石学、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和年代学等特征,探讨成因及构造环境... 以大兴安岭北段额尔古纳地块北缘潮满林场地区粗中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为研究对象,采用地质调查、岩石地球化学和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方法,分析粗中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岩石学、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和年代学等特征,探讨成因及构造环境。结果表明:潮满林场地区粗中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具有Ⅰ型花岗岩特征,属于弱过铝质高钾钙碱性花岗岩;粗中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中SiO_(2)的质量分数为68.92%~72.44%,Na 2O的质量分数为4.65%~4.85%,K_(2)O的质量分数为3.33%~4.41%,Al_(2)O_(3)的质量分数为15.25%~16.75%,里特曼指数为0.95~2.84;稀土元素总量的质量分数为(101.24~152.40)×10^(-6),轻、重稀土元素分馏明显,轻稀土元素富集,重稀土元素亏损,其中富集Rb、Th、Ce、Zr等元素,相对亏损Ta、Nb、P、Ti等元素。粗中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岩浆来源于新增生下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形成于早侏罗世(192.1±1.6)Ma。研究区早侏罗世粗中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的形成环境为与蒙古—鄂霍茨克洋南向俯冲—碰撞作用相关的活动大陆边缘火山弧环境。该结果为研究大兴安岭北段潮满林场地区粗中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岩体构造背景和年代学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 地球化学 粗中粒黑云母二长花岗岩 早侏罗世 潮满林场地区 大兴安岭北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