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羟基脲还原Pu(Ⅳ)和在U/Pu分离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朱兆武 何建玉 +3 位作者 章泽甫 宋天宝 张宇 郑卫芳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2004年第4期306-311,共6页
研究了在 3 0 %TBP/煤油和HNO3 水溶液混合相中羟基脲 (HU)还原Pu(Ⅳ )的动力学。研究表明 :HU可还原Pu(Ⅳ )到Pu(Ⅲ ) ,混合相中的还原速率方程可表示为 -dc(Pu(Ⅳ ) ) /dt=kc(HU)·c- 3 2(HNO3 )c2 mix(Pu(Ⅳ ) )c- 1mix(Pu(Ⅲ ... 研究了在 3 0 %TBP/煤油和HNO3 水溶液混合相中羟基脲 (HU)还原Pu(Ⅳ )的动力学。研究表明 :HU可还原Pu(Ⅳ )到Pu(Ⅲ ) ,混合相中的还原速率方程可表示为 -dc(Pu(Ⅳ ) ) /dt=kc(HU)·c- 3 2(HNO3 )c2 mix(Pu(Ⅳ ) )c- 1mix(Pu(Ⅲ ) ) ,其中 ,k为速率常数 ,15℃时 ,k =( 896± 5 9)mol2 3 ·L- 2 3 ·min- 1。以HU作Pu(Ⅳ )的还原剂 ,用离心试管模拟了Purex流程 1B槽中的U/Pu分离 ,进行了 16级逆流串级实验。串级实验中 ,U中去Pu的分离系数达 5 4× 10 4 ,Pu中去U的分离系数为 1 8× 10 5,每kgU产品中的Pu含量约为 11μ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基脲 铀钚分离 分离系数 还原剂 puREX流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urex流程铀钚分离工艺单元数学模型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于婷 何辉 +3 位作者 洪哲 刘占元 李峰峰 叶国安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93-199,共7页
在铀钚分离工艺单元单级数学模型和混合澄清槽瞬态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以U(Ⅳ)-N_2H_4为还原反萃剂、混合澄清槽为萃取设备的Purex流程铀钚分离工艺单元数学模型,开发了计算机模拟程序,并使用台架实验数据对程序的可靠性进行了验证... 在铀钚分离工艺单元单级数学模型和混合澄清槽瞬态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以U(Ⅳ)-N_2H_4为还原反萃剂、混合澄清槽为萃取设备的Purex流程铀钚分离工艺单元数学模型,开发了计算机模拟程序,并使用台架实验数据对程序的可靠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模拟程序的计算值和实验值符合良好。在此基础上,利用模拟软件对铀钚分离工艺单元的工艺参数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1BX_1加入位置、1BS和1BX_2酸度对钚反萃率无太大影响,但1BX_1加入位置和补萃级数对钚中去铀系数SF_(U/Pu)有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uREX流程 计算机模拟 铀钚分离工艺单元(1B) u(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N-乙基,羟乙基羟胺在PUREX流程铀钚分离中的应用 被引量:8
3
作者 张虎 韩清珍 +1 位作者 张先业 叶国安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4-30,共7页
为了解N,N-乙基,羟乙基羟胺(EHEH)在PUREX流程铀钚分离中的作用,研究了EHEH对Pu(Ⅳ)的单级反萃取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EHEH能够迅速地将有机相中的Pu(Ⅳ)还原反萃入水相,相比(o/a)为1∶1,接触时间5 s时,钚的反萃取率接近99%;相比... 为了解N,N-乙基,羟乙基羟胺(EHEH)在PUREX流程铀钚分离中的作用,研究了EHEH对Pu(Ⅳ)的单级反萃取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EHEH能够迅速地将有机相中的Pu(Ⅳ)还原反萃入水相,相比(o/a)为1∶1,接触时间5 s时,钚的反萃取率接近99%;相比(o/a)为4∶1时,5 s内钚的反萃取率可达到80%,相比增大,Pu的反萃取率降低。低酸、升温和提高EHEH浓度有利于钚的还原反萃取。采用14级逆流串级反萃取实验(还原反萃段8级,补充萃取段6级),模拟PUREX流程1B槽U/Pu分离工艺,在相比(1BX∶1BF∶1BS)为1∶4∶1的条件下,铀的收率大于99.999%,Pu的收率大于99.99%;铀中去钚的分离因数α(Pu/U)=1.1×104;钚中去铀的分离因数α(U/Pu)=3.2×105。EHEH作为还原反萃取剂,可以有效实现铀钚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 N-乙基 羟乙基羟胺 puREX 铀钚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络合剂用于 Purex 流程中铀线低浓镎、钚分离的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江浩 郑伟芳 +4 位作者 常志远 于恩江 潘永军 朱建民 刘黎明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S1期2-10,共9页
对络合剂用于提高Purex流程铀线低浓Np、Pu分离效果的可能性进行了初步探索。比较了几种羧酸型络合剂对Np、Pu、U的络合分离效果。研究了络合剂浓度、HNO3浓度、温度、相比、时间等因素的影响。模拟料液的逆流串级实... 对络合剂用于提高Purex流程铀线低浓Np、Pu分离效果的可能性进行了初步探索。比较了几种羧酸型络合剂对Np、Pu、U的络合分离效果。研究了络合剂浓度、HNO3浓度、温度、相比、时间等因素的影响。模拟料液的逆流串级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合适的络合剂能显著改善U中Np、Pu的分离效果,U-Np分离系数增大100—300倍,U-Pu分离系数增大近1个数量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络合剂 铀-镎-钚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醛肟在Purex流程铀钚分离中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肖松涛 叶国安 +4 位作者 罗方祥 刘协春 杨贺 兰天 孟照凯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73-79,共7页
为了进一步优化Purex流程,研究了甲醛肟(FO)的硝酸水溶液对30%TBP/煤油中Pu(Ⅳ)的还原反萃取行为,考察了FO浓度、两相接触时间、两相相比、反萃液硝酸浓度、NO3-浓度、有机相U浓度和温度对Pu(Ⅳ)的还原反萃的影响。结果表明:延长两相接... 为了进一步优化Purex流程,研究了甲醛肟(FO)的硝酸水溶液对30%TBP/煤油中Pu(Ⅳ)的还原反萃取行为,考察了FO浓度、两相接触时间、两相相比、反萃液硝酸浓度、NO3-浓度、有机相U浓度和温度对Pu(Ⅳ)的还原反萃的影响。结果表明:延长两相接触时间能显著提高Pu(Ⅳ)的反萃率,增加甲醛肟的浓度、降低反萃液酸度、降低NO3-浓度、增加有机相U浓度和升高温度也对Pu(Ⅳ)的反萃率有一定的提高。采用16级逆流反萃取实验(还原反萃段12级,补充萃取段4级),模拟Purex流程1B槽U/Pu分离工艺,在相比(1BF∶1BX∶1BS)为4∶1∶1的条件下,U和Pu的回收率均大于99.99%;铀中去钚的分离因子SF(Pu/U)=1.0×104;钚中去铀的分离因子SF(U/Pu)=8.3×104。FO作为新型络合-还原反萃取剂,可有效实现铀钚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u(Ⅳ) 甲醛肟 还原反萃 铀钚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urex流程铀钚分离工艺中锝对镎走向的影响
6
作者 周贤明 叶国安 +3 位作者 张虎 罗方祥 刘协春 李丽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93-199,共7页
在HNO3-U(Ⅳ)-N2H4-Tc(Ⅶ)-Np(Ⅴ)体系中,Np(Ⅴ)迅速还原为Np(Ⅳ)。对比研究表明,Tc是该体系中Np(Ⅴ)迅速还原的主要原因。该体系中的主要反应是U(Ⅳ)将Tc(Ⅶ)还原为Tc(Ⅳ),进而Tc(Ⅳ)将Np(Ⅴ)还原为Np(Ⅳ)。本文通过串级和台架实验研... 在HNO3-U(Ⅳ)-N2H4-Tc(Ⅶ)-Np(Ⅴ)体系中,Np(Ⅴ)迅速还原为Np(Ⅳ)。对比研究表明,Tc是该体系中Np(Ⅴ)迅速还原的主要原因。该体系中的主要反应是U(Ⅳ)将Tc(Ⅶ)还原为Tc(Ⅳ),进而Tc(Ⅳ)将Np(Ⅴ)还原为Np(Ⅳ)。本文通过串级和台架实验研究了该体系中锝对镎走向的影响。结果表明,Np(Ⅴ)的还原速度随HNO3浓度、初始Tc浓度的增大和温度的升高而加快。在模拟Purex流程铀钚分离工艺的条件下,试管串级和微型混合澄清槽台架实验结果表明,提高1AP料液中Tc(Ⅶ)的浓度、升高反应温度,Np进入1BU中的百分含量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铀钚分离工艺 镎走向 Tc(Ⅳ) Np(Ⅴ) 镎过程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N-二甲基羟胺用于铀钚分离多级反萃实验研究和相应的计算机程序 被引量:4
7
作者 何辉 胡景炘 +1 位作者 张先业 王方定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01-106,共6页
建立了多级混合澄清槽稳态趋近数学模型 ,并在此基础上编写了计算机模拟程序MIXEX2。进行了N ,N 二甲基羟胺 (DMHAN)作为 1B槽还原反萃剂微型槽实验和MIXEX2计算程序的验证实验。结果表明 :以DMHAN为反萃剂的 1B槽 ,在设定工艺条件下能... 建立了多级混合澄清槽稳态趋近数学模型 ,并在此基础上编写了计算机模拟程序MIXEX2。进行了N ,N 二甲基羟胺 (DMHAN)作为 1B槽还原反萃剂微型槽实验和MIXEX2计算程序的验证实验。结果表明 :以DMHAN为反萃剂的 1B槽 ,在设定工艺条件下能够有效地实现铀钚分离 ,钚中去铀的分离系数和铀中去钚的分离系数高达 1 0 4 以上 ;程序计算的酸、铀和钚的浓度剖面与实验浓度剖面符合良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离 多级反萃实验 N N-甲基羟胺 puREX流程 计算机模拟程序 乏燃料后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钚电解还原脉冲筛板柱研究进展 被引量:2
8
作者 邰德荣 韩宾兵 +1 位作者 陈靖 宋崇立 《核科学与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52-163,共12页
在核燃料后处理工艺中,由于TBP对不同价态的铀钚离子的萃取能力有显著差异,通过氧化还原多次调节铀钚离子的价态就能实现他们对裂片产物的去污及他们之间的相互分离[1]。因此,氧化还原剂的选择是后处理过程中一个至关重要的问... 在核燃料后处理工艺中,由于TBP对不同价态的铀钚离子的萃取能力有显著差异,通过氧化还原多次调节铀钚离子的价态就能实现他们对裂片产物的去污及他们之间的相互分离[1]。因此,氧化还原剂的选择是后处理过程中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为适应我国动力堆燃料循环体系的发展及改进后处理流程,简要介绍钚电解还原工艺的特点,论述钚的电解还原原理及其在电脉冲柱中的传质过程,主要介绍电脉冲柱由隔膜式、隔离体式到完全不分阴极室及阳极室的简单的普通脉冲柱型式的发展,以确定我国电解还原脉冲筛板柱发展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处理 电还原 脉冲筛板柱 铀/钚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还原脉冲柱分离铀钚的计算机模拟
9
作者 韩宾兵 邰德荣 吴秋林 《核科学与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71-78,共8页
建立了电还原脉冲柱分离铀钚的模拟计算模型 ,提出了该模型的数值计算算法。应用该模型对硝酸铀酰在电还原脉冲柱中的电解还原实验进行了模拟计算 。
关键词 电还原脉冲柱 分离 数学模型 核燃料后处理 计算机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