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台风“韦帕”风场实测及风致输电塔振动响应 被引量:21
1
作者 李杰 阎启 +1 位作者 谢强 陈隽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2009年第2期1-8,共8页
给出了台风"韦帕"经过时,在典型的农村地貌上进行的多点边界层风特性以及风致输电塔振动的实测结果。基于风速数据,重点分析了风特性各项参数的空间均匀性,包括平均风速和风向、风剖面参数、湍流强度、阵风因子、湍流积分尺... 给出了台风"韦帕"经过时,在典型的农村地貌上进行的多点边界层风特性以及风致输电塔振动的实测结果。基于风速数据,重点分析了风特性各项参数的空间均匀性,包括平均风速和风向、风剖面参数、湍流强度、阵风因子、湍流积分尺度和脉动风谱、竖向衰减系数以及水平相干性。采集了输电塔横担和塔头塔身连接处垂直线路方向的振动加速度。基于振动数据,应用Hilbert-Huang变换(HHT)方法识别了输电塔垂直线路方向第1、2阶模态的自振频率和阻尼比。结果表明,自振频率识别结果与有限元计算结果比较接近,阻尼比识别结果远大于一般钢结构的阻尼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风“韦帕” 现场实测 风场均匀性 输电塔 阻尼比 动力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RF与MIKE-SW模式的连云港海域台风浪数值模拟 被引量:4
2
作者 齐庆辉 刘丽丽 +3 位作者 朱志夏 张海文 陈允才 庞亮 《水运工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36-40,55,共6页
为准确模拟台风过境期间连云港海域波浪场分布,将大气模式WRF模拟的海面10 m风速作为波浪模式MIKESW的驱动风场,再现0713号台风过境期间波浪变化过程。数模与实测资料验证结果表明WRF模式成功复演了韦帕台风移动、风速变化过程,考虑风... 为准确模拟台风过境期间连云港海域波浪场分布,将大气模式WRF模拟的海面10 m风速作为波浪模式MIKESW的驱动风场,再现0713号台风过境期间波浪变化过程。数模与实测资料验证结果表明WRF模式成功复演了韦帕台风移动、风速变化过程,考虑风暴潮增水效应的MIKE-SW台风浪模型能够较好地反映台风过境期间海浪成长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RF大气模型 MIKE-SW波浪模型 韦帕台风 波浪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韦帕”台风过程中南黄海海域流场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杨静思 张庆河 +4 位作者 张金凤 赵洪波 张娜 严冰 杨华 《水道港口》 2013年第3期225-231,共7页
台风经过海域时,会造成海面强风以及特殊分布的波浪场,可能引起潮流场的强烈变化。为深入探讨台风过程中流场的变化,研究风应力与辐射应力对潮流场的作用,选用WRF模型、第三代海浪模式SWAN、三维水动力模型FVCOM,针对"0713"号... 台风经过海域时,会造成海面强风以及特殊分布的波浪场,可能引起潮流场的强烈变化。为深入探讨台风过程中流场的变化,研究风应力与辐射应力对潮流场的作用,选用WRF模型、第三代海浪模式SWAN、三维水动力模型FVCOM,针对"0713"号"韦帕"台风期间的台风风场、潮流场、波浪场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WRF-SWAN-FVCOM模式能够较好地模拟"韦帕"台风期间南黄海海域流场。波浪和流场受旋转台风影响均出现旋转特性,但与台风旋转风场有一定延迟。与纯潮流场相比,风应力和波浪辐射应力对表层流场产生明显影响,风场影响最为显著,波浪辐射应力使南黄海海域沿岸流发生一定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RF SWAN FVCOM “韦帕”台风 流场 波浪辐射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713号台风暴雨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向华 骆丽楠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7期7400-7401,共2页
对200713号台风"韦帕"造成的暴雨进行了天气动力学诊断分析。结果表明,华北低槽与登陆后台风的共同作用对降水有重要影响,槽前的不稳定能量和冷空气强迫抬升作用可造成降水量的显著增加。
关键词 韦帕 台风 暴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韦帕”台风连云港海域三维潮流、泥沙数值模拟 被引量:3
5
作者 谢军 丁琦 +2 位作者 曹慧江 王大伟 贾雨少 《水运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34-40,共7页
大风天航道骤淤是连云港海域深水航道建设的关键问题之一。采用三维风浪、潮流及泥沙数学模型,对"韦帕"台风期间连云港海域的风浪、潮流及泥沙进行了模拟研究,模型计算值与实测值吻合良好;对"韦帕"台风期间连云港... 大风天航道骤淤是连云港海域深水航道建设的关键问题之一。采用三维风浪、潮流及泥沙数学模型,对"韦帕"台风期间连云港海域的风浪、潮流及泥沙进行了模拟研究,模型计算值与实测值吻合良好;对"韦帕"台风期间连云港海域的水位变化、潮流与含沙量的空间分布特征等进行分析,并利用该模型对连云港深水航道二期工程台风期间航道回淤进行了模拟预测,结果表明,在类似"韦帕"台风的大风作用下,连云港二期航道没有发生泥沙骤淤碍航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韦帕”台风 连云港海域 三维潮流和泥沙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云港港区30万吨级航道大风天边坡稳定性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丁琦 谢婕 谢军 《中国港湾建设》 2020年第4期15-20,共6页
航道边坡的稳定性是航道工程设计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不同海域的动力条件对开挖航道疏浚边坡的稳定性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以连云港港区30万吨级航道为研究对象,采用三维潮流泥沙冲刷数学模型,研究了典型大风期间波浪与潮流动力对航道疏... 航道边坡的稳定性是航道工程设计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不同海域的动力条件对开挖航道疏浚边坡的稳定性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以连云港港区30万吨级航道为研究对象,采用三维潮流泥沙冲刷数学模型,研究了典型大风期间波浪与潮流动力对航道疏浚边坡稳定性的影响。计算及研究成果表明,在一场类似“韦帕”台风的大风作用下,波浪动力是连云港港区航道边滩冲刷的主导因素,航道沿线边滩冲刷较大位置位于近岸防波堤头部附近,最大冲深不超过0.07 m,疏浚边坡附近的冲刷深度由坡肩向坡脚迅速降低,大风天的潮流与波浪条件均不会对航道边坡的稳定性造成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云港港区30万吨级航道 三维潮流泥沙冲刷模型 “韦帕”台风 边坡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