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紫花苜蓿品种的TWINSPAN分类与筛选 被引量:2
1
作者 马春 孙启忠 +3 位作者 牛建明 李洪远 丁勇 张晓春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51-154,共4页
应用"康乃尔生态学"程序(Cornell ecological program,CEP)中的二歧指示种分析TWINSPAN(Two-Way Indica-tors Species Analysis)数量分析方法,以不同紫花苜蓿品种的生理生态特性值和牧草产量值为指标,对24个紫花苜蓿品种进行... 应用"康乃尔生态学"程序(Cornell ecological program,CEP)中的二歧指示种分析TWINSPAN(Two-Way Indica-tors Species Analysis)数量分析方法,以不同紫花苜蓿品种的生理生态特性值和牧草产量值为指标,对24个紫花苜蓿品种进行分类。结果表明:用TWINSPAN可将24个苜蓿品种划分为8类,并且根据试验站所在地区的干旱半干旱的气候特征,筛选出高产、高水分利用效率、高光能利用效率的4个优良品种—超级阿波罗、胜利者、WL232、中苜1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twinspan分类 生理生态特性 品种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紫花苜蓿品种的TWINSPAN分类与筛选 被引量:3
2
作者 马春 孙启忠 +2 位作者 周延林 李洪远 张晓春 《草业与畜牧》 2007年第1期24-27,共4页
应用“康乃尔生态学”程序(Cornell ecological program,CEP)中的二歧指示种分析TWINSPAN(Two-WayIndicators Species Analysis)数量分析方法,以不同紫花苜蓿品种的生理生态特性值和牧草产量值为指标对16个紫花苜蓿品种进行分类。结果表... 应用“康乃尔生态学”程序(Cornell ecological program,CEP)中的二歧指示种分析TWINSPAN(Two-WayIndicators Species Analysis)数量分析方法,以不同紫花苜蓿品种的生理生态特性值和牧草产量值为指标对16个紫花苜蓿品种进行分类。结果表明:用TWINSPAN可将16个品种划分为7类,并且根据试验站所在地区的干旱半干旱的气候特征,筛选出高产、高水分利用效率、高光能利用效率的3个优良品种,分别为肇东苜蓿、德宝苜蓿和草原2号苜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twinspan分类 生理生态特性 品种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汾河流域中下游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与土壤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24
3
作者 王慧敏 张峰 +2 位作者 庞春花 赵彩莉 范晓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077-2085,共9页
于2011年4~10月对汾河流域中下游33个样地128个样方的植被进行样地调查和土壤取样分析,并运用双向指示种分析(TWINSPAN)进行群落分类,用典范对应分析法(CCA)分析7种土壤因子与汾河流域中下游植物群落的分布关系,以揭示汾河流域中下... 于2011年4~10月对汾河流域中下游33个样地128个样方的植被进行样地调查和土壤取样分析,并运用双向指示种分析(TWINSPAN)进行群落分类,用典范对应分析法(CCA)分析7种土壤因子与汾河流域中下游植物群落的分布关系,以揭示汾河流域中下游植被的物种多样性与土壤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1)汾河流域中下游地区共发现植物121种,隶属33科81个属,其中以菊科、禾本科、藜科和蓼科植物最多,分别占总数的24.79%、14.05%、8.26%和7.43%,且芦苇的分布频率最高,达到49%。(2)双向指示种分析表明,汾河流域中下游33个样地分为8个群落类型(Ⅰ~Ⅷ)。(3)汾河流域中下游植物群落的Patrick丰富度指数和Shannon-Wiener指数变化趋势相似,而Simpson指数则与Patrick丰富度指数和Shannon-Wiener指数呈相反的变化趋势;Pielou均匀度指数的变化趋势与其他3个指数均不同。(4)汾河流域中下游土壤含水量、速效钾含量在不同群落类型的不同样地间的差异大部分达到显著水平,土壤养分具有比较明显的空间分布中度不均的特点。(5)汾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土壤有机质含量与物种Simpson指数以及土壤全氮与Pielou均匀度指数均具有显著负相关关系。(6)CCA排序结果表明,土壤含水量及速效磷、速效钾含量是影响植被群落分布最重要的环境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汾河流域 植物群落 土壤因子 物种多样性 双向指示种分析 典范对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顶山亚高山草甸植被分布、物种多样性与土壤化学因子的相关性 被引量:5
4
作者 杜京旗 张巧仙 +4 位作者 田晓东 王悦 许馨云 宋丽 袁自强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44-451,共8页
根据36个样地27个种的野外调查数据,运用双向指示种分析(TWINSPAN)将云顶山亚高山草甸植被分为蒲公英+钝裂银莲花+车前群丛、委陵菜+鳞叶龙胆+蒲公英+车前群丛、蒲公英+委陵菜+百里香群丛、车前+委陵菜+百里香+白莲蒿群丛、车前+白莲蒿... 根据36个样地27个种的野外调查数据,运用双向指示种分析(TWINSPAN)将云顶山亚高山草甸植被分为蒲公英+钝裂银莲花+车前群丛、委陵菜+鳞叶龙胆+蒲公英+车前群丛、蒲公英+委陵菜+百里香群丛、车前+委陵菜+百里香+白莲蒿群丛、车前+白莲蒿+委陵菜群丛和蒲公英+羊茅+车前群丛。运用典范对应分析法(CCA)分析了p H、全氮(TN)、全磷(TP)、K^+、Cl^-、Ca^(^(2+))、Mg^(2+)、Zn^(2+)、Fe、有机质(OM)10个土壤化学因子和云顶山亚高山草甸植被分布的相关关系。CCA结果表明,TN、Ca^(2+)、Mg^(2+)、Fe是影响云顶山亚高山草甸植被分布的主要土壤化学因子,6个群丛分别对应不同的土壤生境。土壤化学因子与物种多样性指数的相关分析表明,TN、Ca^(2+)与Shannon-Weiner指数H呈正相关;TN、Mg^(2+)与丰富度指数R分别呈正相关、负相关;K^+与R、H、均匀度指数E均呈正相关。因此,物种多样性的保护应结合当地的土壤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种多样性 分布 twinspan CCA 土壤化学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尺度林分碳密度与碳储量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李静鹏 徐明锋 +2 位作者 苏志尧 柯娴氡 周毅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13-218,223,共7页
在数字化长潭自然保护区地图的基础上,均匀设置66个标准样地进行群落调查,根据调查数据进行双向指示种分析(Two-way indicator species analysis,TWINSPAN).结果表明:保护区内主要包括常绿阔叶林、杉木林、针阔混交林、以及杉木-马尾松... 在数字化长潭自然保护区地图的基础上,均匀设置66个标准样地进行群落调查,根据调查数据进行双向指示种分析(Two-way indicator species analysis,TWINSPAN).结果表明:保护区内主要包括常绿阔叶林、杉木林、针阔混交林、以及杉木-马尾松共优针叶林4种群落类型;每种类型按树种组分别计算其蓄积量、生物量和碳储量,并与面积加权后得出该群落的碳密度(单位面积碳储量);4种群落碳密度依次为33.94、34.70、51.00和42.05t.hm-2;长潭自然保护区碳储量总计为2.265×105 t,平均碳密度为44.77 t.hm-2,远大于广东省乔木林平均碳密度(25.47 t.hm-2).相关分析表明,碳密度主要受树高、胸径和群落演替时间的影响,与海拔、坡度等地形因子和林木密度没有明显的相关关系(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汇 蓄积量 生物量 碳密度 群落分类 双向指示种分析(twinspan) 长潭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西卓家营湿地沉水植物群落组成与水环境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6
6
作者 崔丽娟 李伟 +5 位作者 赵欣胜 张岩 张曼胤 王义飞 高常军 马琼芳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8-23,共6页
分析北京西卓家营湿地12个水环境因子(含盐量、溶解氧浓度、pH值、浊度、总氮浓度、总磷浓度、化学需氧量、Cl-浓度、SO42-浓度、氧化还原电位、水深和水温)与沉水植物群落组的关系。运用双向分类矩阵,将13种沉水植物分为8个类群。通过... 分析北京西卓家营湿地12个水环境因子(含盐量、溶解氧浓度、pH值、浊度、总氮浓度、总磷浓度、化学需氧量、Cl-浓度、SO42-浓度、氧化还原电位、水深和水温)与沉水植物群落组的关系。运用双向分类矩阵,将13种沉水植物分为8个类群。通过对环境因子和沉水植物群落样方进行DCCA排序,得出第1排序轴主要反映Cl-浓度,而第2排序轴反映溶解氧浓度和水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水植物 水环境 双向指示种分析 除趋势典范对应分析 北京湿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津滨海新区湿地耐盐植物分布与土壤化学因子的相关关系 被引量:13
7
作者 尹德洁 荆瑞 +4 位作者 关海燕 屈琦琦 张丽丽 王若鹏 董丽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03-115,共13页
【目的】天津滨海新区湿地具有非常丰富的耐盐植物资源。这些耐盐植物不仅可以丰富盐渍区园林绿化植物种类,同时可为盐碱地土壤的生态修复提供理论依据。本文通过对该区域耐盐植物资源的调查以及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分析,可以揭示天津滨海... 【目的】天津滨海新区湿地具有非常丰富的耐盐植物资源。这些耐盐植物不仅可以丰富盐渍区园林绿化植物种类,同时可为盐碱地土壤的生态修复提供理论依据。本文通过对该区域耐盐植物资源的调查以及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分析,可以揭示天津滨海新区湿地耐盐植物分布与土壤环境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74个天津滨海湿地样方的物种数据和土壤化学因子数据,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双向指示种分析和典范对应分析研究耐盐植物多样性与土壤p H、可溶性盐总量、全氮、全磷、有机质、K^+、Na^+、Ca^(2+)、Mg^(2+)、Cl^-、SO_4^(2-)、HCO_3^-12个土壤化学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调研样方内共记录到耐盐植物34科65属80种,排名前3的科为菊科、禾本科和藜科,出现频度最高、重要值最大的物种为芦苇,该地区耐盐植物生活型主要为草本植物;潮上带湿地耐盐植物丰富程度远大于潮间带;群落类型分为4类,分别是无翅猪毛菜-砂引草+盐地碱蓬群落、芦苇-碱蓬+狗尾草群落、稗+碱蓬-酸模叶蓼群落和扁秆藨草+狭叶香蒲-碱蓬群落;土壤可溶性盐总量、土壤全氮含量及土壤水溶性离子含量是影响天津滨海湿地植被分布的主要土壤化学因子;植物群落的各种多样性指数与土壤可溶性盐总量及Na^+、Mg^(2+)、Cl^-、SO_4^(2-)、HCO_3^-呈显著负相关的关系。【结论】植物种类的分布格局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植物群落类型的分布格局;土壤盐分及水溶性盐离子含量越高,尤其是水溶性阴离子含量越高,物种多样性指数越低,对物种多样性造成的影响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海湿地 耐盐植物 土壤化学因子 相关性 双向指示种分析(twinspan) 典范对应分析(CC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群落的数量分类与排序 被引量:8
8
作者 张璐 李镇魁 +1 位作者 苏志尧 陈北光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71-75,共5页
在广东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海拔300~1 900 m的范围内,海拔每升高100 m设置1条水平样带,共计调查了17条样带,样地面积20 400 m^2, 运用双向指示种分析(TWINSPAN)和非度量的多维标定法(NMMDS)进行森林群落的数量分类与排序.结... 在广东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海拔300~1 900 m的范围内,海拔每升高100 m设置1条水平样带,共计调查了17条样带,样地面积20 400 m^2, 运用双向指示种分析(TWINSPAN)和非度量的多维标定法(NMMDS)进行森林群落的数量分类与排序.结果表明:(1)双向指示种分析,按照海拔从低到高组合,将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群落分为3种森林群落类型,聚类结果基本反映出广东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群落沿海拔梯度的分布;(2)非度量的多维标定法排序进一步验证了海拔是影响广东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群落的主要环境因子;(3)双向指示种分析结果与非度量的多维标定法结果基本一致,具有良好的可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向指示种分析 非度量的多维标定法 森林群落 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广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博斯腾湖湖滨湿地植被数量分类与排序 被引量:19
9
作者 张海燕 刘彬 《植物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6-43,共8页
应用双向指示种分析(TWINSPAN)方法对湿地植物群落进行分类,采用除趋势对应分析(DCA)、典范对应分析(CCA)对群落进行排序,以明确博斯腾湖湖滨湿地的主要植物群落类型及影响植被类型变化和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结果表明,博斯腾湖湖滨湿... 应用双向指示种分析(TWINSPAN)方法对湿地植物群落进行分类,采用除趋势对应分析(DCA)、典范对应分析(CCA)对群落进行排序,以明确博斯腾湖湖滨湿地的主要植物群落类型及影响植被类型变化和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结果表明,博斯腾湖湖滨湿地植被可分为7个主要群丛,分别为长苞香蒲(Ass.Typha angustata)、芦苇+长苞香蒲(Ass.Phragmites australis+Ty.angustata)、芦苇+水烛(Ass.P.australis+Ty.Angustifolia)、多枝柽柳-芦苇(Ass.Tamarix ramosissima-P.australis)、胡杨-多枝柽柳(Ass.Populus euphratica-Ta.ramosissima)、旱柳-多枝柽柳(Ass.Salix matsudana-Ta.ramosissima)和多枝柽柳(Ass.Ta.ramosissima),它们分布于湖滨浅水带、湖滨沼泽带、湖岸乔灌林带和旱生灌丛带;TWINSPAN分类产生的7个主要群丛在DCA排序图上被很好地反映出来。CCA排序与DCA排序结果基本一致,说明土壤含水量和土壤总含盐量是决定该地区植被分布格局的主要环境因子。博斯腾湖湖滨湿地植被种类单一,生态结构简单,水盐动态及其相互作用是影响该地区植被分布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在对博斯腾湖湖滨湿地进行植被保护与重建过程中,需重点考虑土壤含水量和土壤总含盐量这2个主要环境因子的影响,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防止土壤盐渍化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植被 双向指示种分析 除趋势对应分析 博斯腾湖湖滨湿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天井山森林与植物多样性的研究 被引量:16
10
作者 庄雪影 雷海珠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69-75,共7页
应用无偏对应排序法(DCA)和二元指示种分析法(TWINSPAN)分析了天井山地区11个不同演替阶段阔叶林群落的分布特点和植物区系多样性。结果显示,所调查的常绿阔叶林可划分为两大类:中山常绿阔叶林和丘陵低山常绿阔叶林... 应用无偏对应排序法(DCA)和二元指示种分析法(TWINSPAN)分析了天井山地区11个不同演替阶段阔叶林群落的分布特点和植物区系多样性。结果显示,所调查的常绿阔叶林可划分为两大类:中山常绿阔叶林和丘陵低山常绿阔叶林:前者分布在海拔900m以上的山地,后者分布在海拔390~900m之间的山地。由于人为的干扰,次生林在植物区系组成和结构上与原生林有较大的差异,差异程度与其干扰历史和演替时间有关,次生残林的退化程度较轻,择伐林次之,皆伐迹地次生林的退化程度最严重。如果没有人为的破坏,次生林将向着中生性群落演替。次生林植物区系的恢复与植物种源有关,与缺乏原生植被、土壤退化严重的香港地区相比,天井山仍保留了一定面积的原生林和原生性次生林,次生林退化程度较轻,所以其次生林的自然演替速度和物种多样性的恢复较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恢复 植物多样性 天井山 DCA twinspa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林岩溶石山青冈群落数量分类与排序 被引量:30
11
作者 刘润红 涂洪润 +4 位作者 李娇凤 梁士楚 姜勇 荣春艳 李月娟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2期8595-8605,共11页
植物群落的数量分类和排序可以客观地揭示植物群落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从而能为植被恢复与重建、森林经营与管理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提供理论依据。基于群落学调查和环境因子测定数据,采用Ward聚类、双向指示种分析(TWINSPAN)和多元回归树(... 植物群落的数量分类和排序可以客观地揭示植物群落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从而能为植被恢复与重建、森林经营与管理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提供理论依据。基于群落学调查和环境因子测定数据,采用Ward聚类、双向指示种分析(TWINSPAN)和多元回归树(MRT)对桂林岩溶石山青冈群落进行数量分类,选用冗余分析(RDA)进行排序,分析其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3种分类方法所得结果基本一致,可将桂林岩溶石山青冈群落划分为3个群丛类型,分别为青冈 粗糠柴+龙须藤+红背山麻杆 三穗薹草群丛(Ass.Cyclobalanopsis glauca Mallotus philippensis+Bauhinia championi+Alchornea trewioides Carex tristachya)、青冈 龙须藤+红背山麻杆+干花豆 宽叶沿阶草+三穗薹草群丛(Ass.Cyclobalanopsis glauca Bauhinia championi+Alchornea trewioides+Fordia cauliflora Ophiopogon platyphyllus+Carex tristachya)、青冈 粗糠柴+干花豆 三穗薹草群丛(Ass.Cyclobalanopsis glauca Mallotus philippensis+Fordia cauliflora Carex tristachya);(2)冗余分析结果较好地反映出各群丛类型的分布格局及其与环境梯度的相互关系,在10个环境因子中,岩石裸露率、土壤含水量、pH值、全氮、全磷、全钾、速效钾这7个环境因子对群落的分布影响显著。土壤含水量和全钾含量可能是影响该植物群落物种组成与分布的重要生态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冈 Ward聚类 双向指示种法(twinspan) 多元回归树(MRT) 冗余分析(RD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佛坪自然保护区植物群落数量分类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代海春 王得祥 +3 位作者 崔宏安 孔令童 郭垚鑫 杨改河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72-80,86,共10页
采用双向指示种分析法(TWINSPAN)对佛坪自然保护区植物群落进行研究,将研究区54个样地归并为23个聚组,结合实际生态学意义,依据《中国植被》的分类原则和系统将研究区植物群落划归为7个植被型、24个群落,TWINSPAN数量分类较好地反映了... 采用双向指示种分析法(TWINSPAN)对佛坪自然保护区植物群落进行研究,将研究区54个样地归并为23个聚组,结合实际生态学意义,依据《中国植被》的分类原则和系统将研究区植物群落划归为7个植被型、24个群落,TWINSPAN数量分类较好地反映了群落分布随海拔和干扰变化的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坪自然保护区 植物群落 双向指示种分析法(twinspan) 数量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西自然保护区放归普氏野马的采食斑块选择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亮 裴鹏祖 +2 位作者 杨永伟 邵亚平 包新康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47-554,共8页
客观地划分普氏野马放归区的植被群落,以此研究放归普氏野马在群落水平对采食斑块的选择策略,对评估放归区的食物资源状况和保护普氏野马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样线法结合双向指示种分类法( TWINSPAN )对安西自然保护区普氏野马放归区... 客观地划分普氏野马放归区的植被群落,以此研究放归普氏野马在群落水平对采食斑块的选择策略,对评估放归区的食物资源状况和保护普氏野马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样线法结合双向指示种分类法( TWINSPAN )对安西自然保护区普氏野马放归区植被进行数量分类。之后以TWINSPAN分类的74个样方为对照,采用直接观察采样测定了80个普氏野马采食样方的9种生态因子,通过生态因子对比分析、Bailey s判别分析对普氏野马采食斑块选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TWINSPAN分类将研究区74个样方归并为12个群丛类型。普氏野马采食斑块的植被盖度、草本盖度、针茅盖度、芨芨草盖度、群丛类型、生境类型都与对照地中的相应成分具有显著差异。普氏野马偏好的采食斑块特征是针茅、柽柳+芨芨草、驼绒藜为主要建群种的群丛,草本盖度(>15%),针茅盖度( 10%<C Stipa ≤15%),芨芨草盖度( 20%<C Achnatherum ≤40%),生境类型为流水滩地半灌木草原或湿地灌丛草甸。主成分分析表明斑块的生境类型( 0.955 )和群丛类型( 0.941 )对普氏野马的采食选择具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氏野马 双向指示种分类法 Bailey's判别分析 采食斑块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汁江下段天然灌草丛群落分布格局及环境关系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桂伟峰 温庆忠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60-67,共8页
【目的】研究绿汁江下游区域天然灌草丛群落在同一地理单元中的分布格局与环境变化规律,探索群落分布形成机制,找到干热河谷地区生态系统整体性修复的重要挟点,提出系统修复和综合治理办法。【方法】运用双向指示种分析法(TWINSPAN)和... 【目的】研究绿汁江下游区域天然灌草丛群落在同一地理单元中的分布格局与环境变化规律,探索群落分布形成机制,找到干热河谷地区生态系统整体性修复的重要挟点,提出系统修复和综合治理办法。【方法】运用双向指示种分析法(TWINSPAN)和主成分分析(PCA),以峨山县绿汁江下段灌草丛群落森林资源调查数据为依据,研究植被分类并分析环境关系。【结果】TWINSPAN数量分类方法显示:854个图斑可划分为19个群丛组65个群丛。PCA排序结果显示:第1轴呈现了土层厚度、雨水截留量、保水能力的变化,第2轴呈现了干热方向的变化。垂直气候梯度灌草丛的丰富度从大到小依次为高原面亚热带、干热河谷带、中山南温带。各垂直气候带中都具有典型指示类型。干扰强度大的地区形成了以华西小石积Osteomeles schwerinae、山矾Symplocos sumuntia、萌生栎Quercus spp.、杜鹃Rhododendron simsii灌草丛为主的分布格局。【结论】生境过滤和人为干扰是灌草丛群落分布格局的主要形成机制。通过分析同一地理单元的天然灌草丛群落分布,可了解种群生态幅度和最适生存区。参照群丛组与环境关联关系可判断生态系统中物种所受到的主要生态胁迫。图3表5参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草丛群落 分布格局 双向指示种法(twinspan) 主成分分析(PCA) 干热河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濒危物种天台鹅耳枥群落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12
15
作者 陈模舜 金则新 +2 位作者 柯世省 陈子林 潘德月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11,共11页
【目的】天台鹅耳枥是中国特有树种,仅间断分布于浙江省东中部,生境片断化导致天台鹅耳枥分布区变小和相互隔离,天台鹅耳枥已处于极濒危状态。研究天台县和磐安县的天台鹅耳枥天然植物群落特征及其与环境的相关性,以期为科学有效地恢复... 【目的】天台鹅耳枥是中国特有树种,仅间断分布于浙江省东中部,生境片断化导致天台鹅耳枥分布区变小和相互隔离,天台鹅耳枥已处于极濒危状态。研究天台县和磐安县的天台鹅耳枥天然植物群落特征及其与环境的相关性,以期为科学有效地恢复天台鹅耳枥种群提供依据。【方法】根据野外群体与生境调查数据,采用双向指示种分类法(TWINSPAN)和典范对应分析法(CCA),对天台鹅耳枥群落特征进行数量分析,探讨天台鹅耳枥群落特征及其与环境的相互关系。【结果】研究区域内24个天台鹅耳枥群落样方共记载主要维管植物46种,隶属29科40属;利用主要物种的重要值进行TWINSPAN聚类,将天台鹅耳枥群落划分为7个群丛类型;群落中天台鹅耳枥的优势地位显著,24个样方内出现次数较高的伴生植物分别为阔叶箬竹(17/24)、山橿(9/24)、白檀(9/24)、茅栗(8/24)和柳杉(7/24);对组成群落的种子植物区系地理成分的分析表明,群落暖温带特征显著,热带、亚热带成分占有相当大比重;CCA排序结果可验证TWINSPAN分类结果的合理性,CCA前三轴累计对物种分布与环境因子之间关系的解释率为72.66%,7个群丛类型在环境梯度上分化显著,其中第一轴突出反映海拔梯度(P<0.01)与干扰(P<0.01),第二轴反映坡位和坡度(P<0.01)的变化趋势,Monte Carlo置换检验表明物种与海拔、干扰和坡度间存在极显著相关;天台鹅耳枥群落集中分布于海拔850~1250 m的中低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中,由于生境的丧失和片断化,有些群丛天台鹅耳枥仅剩少量植株,如黄山松-天台鹅耳枥-短柄枹+阔叶箬竹-山橿群丛和天台鹅耳枥-红果钓樟-毛鸡爪槭+阔叶箬竹+金线草群丛等,部分群丛结构变得不完整,如天台鹅耳枥+三叶委陵菜-蕺菜-细风轮菜群丛,仅由乔木层和草本层组成,群落组成简单,物种盖度较低;天台县的天台鹅耳枥-云锦杜鹃-多脉鹅耳枥+阔叶箬竹-黑果菝葜+三脉紫菀群丛分布在坡度较缓、土壤湿度较好的地带,是最大的野生天台鹅耳枥群落,有少量野生天台鹅耳枥幼树及幼苗成活。【结论】天台鹅耳枥分布范围狭窄,其所处的群落稳定性不高,种群呈衰退趋势。CCA排序结果较好地反映了植物群落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其中海拔、坡度和干扰是天台鹅耳枥群落群落结构和空间分布的主导环境因子。相关研究要考虑其特有的生境,重点关注原有自然群落的稳定性,加强保护原生地环境和群落伴生植物,以确保天台鹅耳枥种群的长期生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台鹅耳枥 群落 双向指示种分类法(twinspan) 典范对应分析法(CCA) 环境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