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4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hinese Telemetry Technology under Fast Development
1
作者 Changjie, Shi 《Journal of Systems Engineering and Electronics》 SCIE EI CSCD 1993年第3期7-14,共8页
The history of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telemetry is introduced in the paper. The new telemetry ground station and the new onboard space telemetry system, with the idea of systematic design and the specification, ar... The history of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telemetry is introduced in the paper. The new telemetry ground station and the new onboard space telemetry system, with the idea of systematic design and the specification, are describ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plitude modulation CONTROLLABILITY HISTORY Parameter estimation Phase shift keying Pulse code modulation Satellite ground stations Space applications Systems analysis technolog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导波轨底裂纹检测的信号增强技术
2
作者 何继平 周永久 +5 位作者 钦佩 张岩 周守镇 王平 周文涛 刘勇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60-263,268,共5页
[目的]导波在钢轨中的传播过程中存在抗干扰能力差和信号衰减严重问题,不利于识别轨底裂纹。为提高信噪比,有必要提出一种信号增强技术用于增强导波信号。[方法]在传统超声导波检测基础上,利用Barker码作为伪随机序列码,采用BPSK(二进... [目的]导波在钢轨中的传播过程中存在抗干扰能力差和信号衰减严重问题,不利于识别轨底裂纹。为提高信噪比,有必要提出一种信号增强技术用于增强导波信号。[方法]在传统超声导波检测基础上,利用Barker码作为伪随机序列码,采用BPSK(二进制相位编码)技术将原始激励信号经过编码调制后得到新的激励信号,实现对激励信号的扩频处理,并对采集的接收信号进行解扩。搭建超声导波轨底裂纹检测试验平台,分别对不同尺寸的钢轨轨底人工裂纹进行对比试验,分别在激励信号扩频与非扩频情况下,计算所接收导波信号的衰减系数。[结果及结论]试验结果表明,导波信号使用信号增强技术之后,相较于未经处理的原始导波信号,在传播相同距离时,衰减系数得到了明显降低,超声导波信号将能传播更远距离;相同尺寸人工裂纹所产生的影响更加明显,超声导波对钢轨轨底裂纹的检测灵敏度得到了明显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钢轨裂纹检测 Barker码 超声导波 信号增强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端信息完全跳扩混合技术的多用户接入机制研究
3
作者 张祚铭 李方晓 +1 位作者 罗胜瀚 石乐义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7-120,共14页
随着网络攻击日益频繁,传统网络防御技术已经无法满足当前需求。主动防御凭借其动态随机的特性,成为当前应对网络攻击的有效方法之一。端信息完全跳扩混合技术是一种主动防御技术,通过动态随机地调整端信息,使系统在端口关闭的情况下仍... 随着网络攻击日益频繁,传统网络防御技术已经无法满足当前需求。主动防御凭借其动态随机的特性,成为当前应对网络攻击的有效方法之一。端信息完全跳扩混合技术是一种主动防御技术,通过动态随机地调整端信息,使系统在端口关闭的情况下仍能保持通信,从而具有良好的隐蔽性和安全性。然而,该技术在传输速率和用户容量方面存在不足,仅支持一对一通信。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网络通信策略,即将端信息完全跳扩混合技术和稀疏码分多址接入(sparse code multiple access,SCMA)相结合,以提高系统的接入用户容量和整体传输速率。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在保证良好的隐蔽性和安全性情况下,该策略提高了系统的用户数量和传输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安全 端信息完全跳扩混合技术 主动网络防御 稀疏码分多址接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EPC工程智慧管控的多维业务编码体系研究
4
作者 林宏 刘畅 +2 位作者 刘浩宇 刘雅雯 刘晨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16-222,230,共8页
目前EPC工程建设正积极采用BIM技术等信息化手段来提升工程质量和智慧管控效率。为此,以EPC工程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多维业务编码体系的构建与应用,旨在提高工程质量和项目管理效率。首先分析了现有BIM技术在智慧管控编码体系中的应用现状... 目前EPC工程建设正积极采用BIM技术等信息化手段来提升工程质量和智慧管控效率。为此,以EPC工程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多维业务编码体系的构建与应用,旨在提高工程质量和项目管理效率。首先分析了现有BIM技术在智慧管控编码体系中的应用现状,并指出了各阶段编码体系独立性带来的问题。针对EPC工程全阶段综合性特点,提出了一套统一的多维业务编码体系,包括工作分解结构(WBS)、项目分解结构(PBS)、质量分解结构(QBS)以及清单编码结构,并与实际工程业务相结合。通过Dynamo软件实现自动编码,建立了构件与编码的关联,实现了BIM模型与多种业务之间的有效关联。研究结果表明:该编码体系能够显著节省管理成本,提升了项目管理的数字化水平,为EPC工程智慧管控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手段,对促进项目管理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化编码 EPC工程 多维业务编码 BIM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rasure Code的分布式文件存储系统 被引量:5
5
作者 潘利伟 谷建华 +1 位作者 朱靖飞 周志超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7期45-47,共3页
在局域网环境下,实现一种基于Erasure Code的分布式文件存储系统。该系统由元数据服务器和多个文件存储节点组成,通过对元数据与文件数据分离存储以提高文件访问效率,将Erasure Code有效冗余存储技术应用于文件编解码以增强可靠性,采用... 在局域网环境下,实现一种基于Erasure Code的分布式文件存储系统。该系统由元数据服务器和多个文件存储节点组成,通过对元数据与文件数据分离存储以提高文件访问效率,将Erasure Code有效冗余存储技术应用于文件编解码以增强可靠性,采用MD5消息摘要技术保证文件完整性。对30 MB^600 MB大小的文件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更高的可靠性、安全性以及资源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文件存储 ERASURE code技术 编解码 高可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Clifford混沌系统下的激光数字图像分块加密方法
6
作者 王晓惠 刘彦甲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8-153,共6页
针对激光数字图像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频繁遭受攻击,导致敏感信息泄露的严重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Clifford混沌系统的激光数字图像分块加密方法。首先利用参数优化后的Clifford混沌系统对激光数字图像进行分块置乱,通过打乱图像像素... 针对激光数字图像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频繁遭受攻击,导致敏感信息泄露的严重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Clifford混沌系统的激光数字图像分块加密方法。首先利用参数优化后的Clifford混沌系统对激光数字图像进行分块置乱,通过打乱图像像素的排列顺序,有效增加了图像信息的复杂性和抗攻击能力。其次,采用Logistic混沌映射算法对置乱后的图像子块进行加密处理,确保每个子块内的信息得到充分的混淆和扩散。最后,通过双随机相位编码技术对加密后的子块进行重组和二次加密,进一步提升了图像的整体安全性。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保护激光数字图像信息方面表现出色,加密后的图像信息安全性高,能够有效抵御各种攻击手段。同时,该方法的加密效果良好,加密过程高效且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ifford混沌系统 激光数字图像 图像分块加密 LOGISTIC映射 双随机相位编码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rfect Code问题的加权分治算法 被引量:2
7
作者 王英磊 宁爱兵 +1 位作者 支志兵 杨晓芳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94-596,共3页
加权分治技术是算法设计和分析中的一种新技术,该技术通过对处理对象设置不同的权值来更加精确的描述分支子问题规模的大小,其目的是得到最坏情况下时间复杂度更好的精确算法.Perfect Code问题是一典型的NP难题,基于分支降阶技术为其设... 加权分治技术是算法设计和分析中的一种新技术,该技术通过对处理对象设置不同的权值来更加精确的描述分支子问题规模的大小,其目的是得到最坏情况下时间复杂度更好的精确算法.Perfect Code问题是一典型的NP难题,基于分支降阶技术为其设计一个快速递归算法;同时使用加权分治技术对算法加以分析,得到一个时间复杂度为O(1.3248np(n))的精确算法,其中p(n)为问题中结点个数n的多项式函数,对比分析表明该时间复杂度低于采用传统方法得到的时间复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权分治技术 PERFECT code问题 分支降阶技术 算法复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险与规制:人工智能伦理准则框架构建的国际经验 被引量:8
8
作者 陈殿兵 朱鑫灿 《比较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2-83,共12页
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变革性和颠覆性影响的同时必然引起学界和业界对其给人类社会所带来伦理挑战的大讨论。以“人工智能基本伦理准则是什么”为研究问题,运用质性研究中实物分析的方法对美国、欧盟、联合国教科文组... 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变革性和颠覆性影响的同时必然引起学界和业界对其给人类社会所带来伦理挑战的大讨论。以“人工智能基本伦理准则是什么”为研究问题,运用质性研究中实物分析的方法对美国、欧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有关人工智能的6份政府政策文件进行编码分析,提炼出人工智能伦理五大准则,并对准则进行讨论分析。研究发现:以人为本、安全可靠、公平正义、透明公开和负责监督是人工智能伦理的五大准则。基于研究发现,提出了以下五个方面的建议:在以人为本准则上,需要协调人机关系;在安全可靠准则上,需要关注数据隐私的安全;在公平正义准则上,需要尽力消除偏见歧视;在透明公开准则上,要加强算法、决策的可解释性;在负责监督准则上,要明晰责任归属以弱化社会矛盾。相关研究对中国当下人工智能伦理准则的研究反思与健康发展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技术 伦理准则 框架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型驱动的密码算法可视化开发平台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肖超恩 刘昌俊 +2 位作者 董秀则 王建新 张磊 《密码学报(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57-370,共14页
针对密码算法开发平台普适性差、无法跨平台的问题,本文采用模型驱动实现密码算法开发的方法,设计了一种基于模型驱动的密码算法可视化开发平台,提出了一种基于模型驱动的密码算法开发的领域语言—MCL密码元语言;实现了基于模型的代码... 针对密码算法开发平台普适性差、无法跨平台的问题,本文采用模型驱动实现密码算法开发的方法,设计了一种基于模型驱动的密码算法可视化开发平台,提出了一种基于模型驱动的密码算法开发的领域语言—MCL密码元语言;实现了基于模型的代码生成器和代码映射器.实验证明,该开发平台仅需要开发者拖拽图形块的操作就可以实现密码算法模型的建立,然后平台可以根据建立的密码算法模型生成不同编程环境下的代码.平台实现了C和python的代码映射器模块,密码算法模型可快速映射为C、python代码.平台有较好的实用性,开发者的密码算法实现过程简洁、高效,不同编程环境下的代码均可以通过平台自动生成,提高了密码算法实现的跨平台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码算法实现 模型驱动 领域专用语言(DSL) 代码生成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级联编码的区块链分片存储方案 被引量:1
10
作者 田有亮 黄钰清 王帅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59-170,共12页
传统区块链存在存储可扩展性难题,现有研究基于纠删码理论降低了区块链存储开销,但在区块的译码恢复时会带来高额的计算与通信开销。为解决以上难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级联编码的区块链分片存储方案。通过添加预编码层改进现有无码率纠删码... 传统区块链存在存储可扩展性难题,现有研究基于纠删码理论降低了区块链存储开销,但在区块的译码恢复时会带来高额的计算与通信开销。为解决以上难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级联编码的区块链分片存储方案。通过添加预编码层改进现有无码率纠删码,实现了Ο(n)的编译码复杂度。考虑译码过程中节点间的通信时延差异,提出了基于Metis的时延感知分片算法,通过时延权重决定节点的分片归属,降低译码过程中的通信开销。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案不仅保证了区块链数据可靠性而且所需的计算开销与通信开销也优于传统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块链 存储可扩展性 纠删码 分片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Flow彩色血流编码成像技术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11
作者 龙海灯 殷世武 +3 位作者 潘升权 项廷淼 宋均飞 王元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2623-2628,共6页
目的研究iFlow彩色血流编码成像技术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LEASO)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2年3月至2023年10月期间确诊的106例LEASO患者作为本研究的LEASO组,以一般资料与LEASO组匹配且无动脉病变的80例志愿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受... 目的研究iFlow彩色血流编码成像技术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LEASO)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2年3月至2023年10月期间确诊的106例LEASO患者作为本研究的LEASO组,以一般资料与LEASO组匹配且无动脉病变的80例志愿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受试者均进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并采用iFlow彩色血流编码成像技术检测股骨头区域和踝关节区域达峰时间(TTP)、计算踝关节区域与股骨头区域TTP的差值,测量踝肱指数(ABI)。结果两组研究对象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吸烟史、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冠心病史、股骨头区域TTP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EASO组踝关节区域TTP及TTP差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EASO组中不同Rutherford分类患者股骨头区域TTP的比较以及左侧病变患者与右侧病变患者股骨头区域TTP、踝关节区域TTP、TTP差值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utherford分类越高,踝关节区域TTP及TTP差值越低(P<0.05);经Pearson检验,LEASO患者的踝关节区域TTP、TTP差值与ABI呈负相关(P<0.05);经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踝关节区域TTP、TTP差值对LEASO具有诊断效能;经Delong检验,TTP差值诊断的ROC曲线下面积高于踝关节区域TTP(P<0.05)。结论iFlow彩色血流编码成像技术测定踝关节区TTP及TTP差值是诊断LEASO的量化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iFlow彩色血流编码成像技术 达峰时间 踝关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经济学视角下教育法典编纂的方案设想 被引量:3
12
作者 聂圣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8-140,共13页
在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教育法典编纂的本质是国家为保障公民公平优质受教育权和保证教育事业优先发展而供给高质量教育法律,应当符合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制度需求。引入法经济学视角,能够为教育法典编纂如何克服现实困境达致综合性、体... 在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教育法典编纂的本质是国家为保障公民公平优质受教育权和保证教育事业优先发展而供给高质量教育法律,应当符合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制度需求。引入法经济学视角,能够为教育法典编纂如何克服现实困境达致综合性、体系性、逻辑性和科学性的理论目标拓展方法论,但必须坚持教育立法的社会本位,注重教育公平性与经济效率性的法律权衡。基于我国教育立法的现状和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趋势,教育法典编纂必须坚持守正创新的法典化路径,采取开放性结构和汇编型模式以实现教育法典编纂的效益优化。教育法典编纂可以采取“制定教育法典总则—加快推进教育领域内重点立法工作—完成教育法典分则编纂”三步走进程,并运用整合式技术应对教育法典编纂进程中的路径依赖和连锁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法典 法经济学 教育立法 汇编型模式 整合式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民法典评注:理论基础与愿景使命 被引量:3
13
作者 朱晓喆 《交大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1-47,共17页
当代对于大陆法系产生深远影响的法律评注兴起于德国。典型的法律评注作品根据法典的结构和顺序展开法律的逐条评释,以解释说明现行法及其适用为目的。与此不同,法学教科书以阐述法学基本原理为宗旨,侧重学术讨论;立法释义书以说明立法... 当代对于大陆法系产生深远影响的法律评注兴起于德国。典型的法律评注作品根据法典的结构和顺序展开法律的逐条评释,以解释说明现行法及其适用为目的。与此不同,法学教科书以阐述法学基本原理为宗旨,侧重学术讨论;立法释义书以说明立法目的为主,但缺少司法裁判规则的整理和归纳。一部理想的法律评注,应当汇集和整合制定法、法学理论和司法裁判,体系地反映现行法的状况。法律评注与法教义学具有同构共生的关系,是法教义学的重要载体。法律评注比法教义学更加依赖实证法,当代编撰中国民法典评注的条件已经基本具备。编撰中国民法典评注应当融合法教义学与司法实务,注重体系思维与论题思维的互补。民法典评注的完成,将对我国民法教学事业和民法学术话语体系的建设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当今信息科技日新月异发展的时代,法律评注在专业分析、知识创新、价值判断等方面具有相对的优势,暂时不会被人工智能所取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法典 法律评注 法教义学 话语体系 法律科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SK脉冲编码降低瑞利散射型光纤传感系统相干瑞利噪声的理论和仿真研究
14
作者 王磊 李永倩 +1 位作者 张立欣 范海军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23-1229,共7页
频移平均(Frequency Shift Averaging,FSAV)技术是目前降低相干瑞利噪声(Coherent Rayleigh noise,CRN)的最主要方法,然而其降噪效果会受到频率漂移和脉冲啁啾效应的影响,且不适合应用在高空间分辨率系统中。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一种利用... 频移平均(Frequency Shift Averaging,FSAV)技术是目前降低相干瑞利噪声(Coherent Rayleigh noise,CRN)的最主要方法,然而其降噪效果会受到频率漂移和脉冲啁啾效应的影响,且不适合应用在高空间分辨率系统中。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一种利用相移键控(Phase Shift Keying,PSK)脉冲编码降低CRN的新方法。详细分析了该方法的原理,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适用性。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能有效降低CRN,且能在高空间分辨率下完全适用,为基于瑞利散射的高空间分辨率高精度分布式光纤传感系统中CRN的降低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实用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干瑞利噪声 频移平均技术 PSK 脉冲编码 多编码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东莞市生猪及其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化监管模式
15
作者 杨振波 潘杰 +4 位作者 李小军 林其明 赖笑娴 刘烺 钟亮宁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24年第9期45-49,共5页
为解决猪肉产品消费环节与生猪养殖环节信息脱钩的问题,东莞市以数字喷码技术为基础,探索建立了生猪及其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化监管模式,打通了从生猪养殖到猪肉产品消费各环节的信息关联,实现了生猪屠宰及肉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和全产业链... 为解决猪肉产品消费环节与生猪养殖环节信息脱钩的问题,东莞市以数字喷码技术为基础,探索建立了生猪及其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化监管模式,打通了从生猪养殖到猪肉产品消费各环节的信息关联,实现了生猪屠宰及肉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和全产业链智慧监管。经东莞市2个生猪屠宰场及4个农贸市场试点证实,该模式可行有效,既节省了屠宰加工企业经营成本,又提高了肉产品价值,同时也提高了监管机构监管效率,使动物检疫行为更加规范,动物疫病防控能力得到增强,保障了东莞市猪肉肉产品质量卫生安全。东莞市的全过程信息化监管模式为其他地区的生猪产品信息化监管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禽产品质量安全 智慧监管 数字喷码技术 信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知识流动特征的有向技术融合预测方法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稳 马亚雪 +1 位作者 巴志超 李纲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52-159,41,共9页
[研究目的]基于动态知识流动特征对有向的技术融合关系进行预测,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研发效率及科技管理部门对科技资源的合理分配。[研究方法]首先,将IPC前4位代码作为技术单元,基于专利中主分类号与副分类号提取技术间的有向知识流动关系... [研究目的]基于动态知识流动特征对有向的技术融合关系进行预测,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研发效率及科技管理部门对科技资源的合理分配。[研究方法]首先,将IPC前4位代码作为技术单元,基于专利中主分类号与副分类号提取技术间的有向知识流动关系;然后,借鉴关联规则挖掘算法从重要性、强度和依赖度3个维度对知识流动关系进行筛选,将满足指标阈值的知识流动关系作为有向技术融合关系;最后,将有向技术融合关系预测转化为有监督的二分类任务,以机器学习算法为模型基础,结合前两个时期的技术间知识流动特征及其时序变化特征,预测下一个时期内的技术间是否存在技术融合关系。[研究结论]增材制造领域的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以代价敏感机器学习算法为预测算法,基于前两个时期的技术间知识流动特征及其时序变化特征可以有效预测下一阶段中的技术融合。随着技术的发展,技术间的单向融合愈发频繁,并逐渐演变为技术双向融合,甚至呈现多技术融合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融合 专利分类号 知识流 技术预测 增材制造 机器学习 知识流动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蜜蜂工蜂幼虫肠道全长转录组构建与注释 被引量:3
17
作者 宋宇轩 李坤泽 +6 位作者 臧贺 荆欣 范小雪 邹培缘 陈大福 付中民 郭睿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3-192,共10页
【目的】通过纳米孔(nanopore)测序技术组装和注释中华蜜蜂Apis cerana cerana工蜂幼虫肠道高质量全长转录组。【方法】采用Nanopore PromethION系统对蜜蜂球囊菌Ascosphaera apis接种的中华蜜蜂工蜂3日龄幼虫后的4, 5和6日龄幼虫肠道(... 【目的】通过纳米孔(nanopore)测序技术组装和注释中华蜜蜂Apis cerana cerana工蜂幼虫肠道高质量全长转录组。【方法】采用Nanopore PromethION系统对蜜蜂球囊菌Ascosphaera apis接种的中华蜜蜂工蜂3日龄幼虫后的4, 5和6日龄幼虫肠道(分别为AcT4, AcT5和AcT6)进行转录组测序,鉴定全长转录本序列;将前期未接种蜜蜂球囊菌中华蜜蜂工蜂4, 5和6日龄幼虫肠道转录组纳米孔测序数据中鉴定到的全长转录本与上述鉴定到的全长转录本混合后滤除冗余全长转录本;将鉴定到的非冗余全长转录本比对Nr, KOG, eggNOG和GO数据库进行注释。采用CPC, CNCI, CPAT和Pfam 4种方法预测长链非编码RNA (long non-coding RNA, lncRNA)。【结果】AcT4, AcT5和AcT6分别测得14 474 634, 10 461 827和11 890 978条原始读段(raw reads),分别包含11 898 582, 8 630 186和9 091 035条全长转录本,去冗余后分别鉴定到27 815, 21 781和20 004条非冗余全长转录本,N50长度分别为1 900, 1 961和2 294 bp,平均长度分别为1 534, 1 584和1 792 bp,最长读段长度分别为10 855, 10 837和10 887 bp。鉴定到40 562条去非冗余全长转录本,分别有35 415, 24 646, 34 054和23 053条转录本可分别注释到Nr, KOG, eggNOG和GO数据库。在Nr数据库中注释全长转录本数目和占比最高的物种是东方蜜蜂A.cerana(20 310条,57.35%),其次为西方蜜蜂A.mellifera(4 686条转录本,占13.23%)、大蜜蜂A.dorsata(2 536条转录本,占7.16%)和小蜜蜂A.florea(2 079条转录本,占5.87%)。非冗余全长转录本可注释到eggNOG数据库中的未知功能及翻译后修饰、蛋白质更新和分子伴侣等25个功能分类、KOG数据库中的仅一般功能预测和信号转导机制等25个功能分类、GO数据库中生物学进程、细胞组分和分子功能三大类中的50个功能条目以及KEGG数据库中核糖体和RNA转运等196条通路。共鉴定到2 301条高可信度lncRNA,涉及正义链lncRNA、反义链lncRNA、内含子lncRNA和基因间区lncRNA 4种类型。【结论】成功构建和注释了中华蜜蜂工蜂幼虫肠道的首个全长转录组,为中华蜜蜂和东方蜜蜂A.cerana其他亚种的分子生物学及组学研究提供了高质量参考背景和关键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方蜜蜂 中华蜜蜂 蜜蜂球囊菌 肠道 全长转录组 长链非编码RNA 第三代测序技术 纳米孔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存算联调的跨云纠删码自适应数据访问方法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凯鑫 王意洁 +1 位作者 包涵 阚浚晖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71-588,共18页
日益旺盛的跨云存算联调需求对跨云数据访问速度提出较高要求.因此,跨云数据访问速度较高的基于数据冗余技术(纠删码和多副本)的跨云数据访问方法逐渐受到关注.其中,基于纠删码的跨云数据访问方法因其存储开销较低、容错性较高而成为当... 日益旺盛的跨云存算联调需求对跨云数据访问速度提出较高要求.因此,跨云数据访问速度较高的基于数据冗余技术(纠删码和多副本)的跨云数据访问方法逐渐受到关注.其中,基于纠删码的跨云数据访问方法因其存储开销较低、容错性较高而成为当前研究热点.为通过缩短编码块传输用时以提高数据访问速度,现有基于纠删码的跨云数据访问方法尝试引入缓存技术并优化编码数据访问方案.然而,由于现有方法的缓存管理粒度较粗且未协同优化缓存管理与编码数据访问方案,导致其存在缓存命中量低、缓存命中增效低、低传输速度编码块访问量大等问题,使得其编码块传输用时仍较长.为此,首先提出了一种基于星际文件系统(interplanetary file system,IPFS)的跨云存储系统框架(IPFS-based cross-cloud storage system framework,IBCS),可基于IPFS数据分片管理机制实现细粒度的缓存管理,从而可提高缓存命中量.然后,提出一种面向存算联调的跨云纠删码自适应数据访问方法(adaptive erasure-coded data access method for cross-cloud collaborative scheduling of storage and computation,AECAM).AECAM以编码块(含缓存编码块)与数据访问节点的分布为依据评估数据访问过程中各编码块的传输速度,并据此制定可避免访问低传输速度编码块的编码数据访问方案.此外,AECAM可识别出其制定编码数据访问方案时易选中且实际传输速度较低的编码块,并将其缓存在数据访问节点附近,从而可同时提高缓存命中量和命中增效.最后,基于IBCS和AECAM构建了面向跨云存算联调的存储系统(cross-cloud storage system for collaborative scheduling of storage and computation,C2S2).跨云环境下的实验表明,相较于现有引入缓存的基于纠删码的存储系统,C2S2可以将数据访问速度提高75.22%~81.2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云存算联调 纠删码 数据访问技术 星际文件系统 缓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PA-star算法的船舶管路协同布局优化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杨智尧 张洪硕 林焰 《中国舰船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61-172,共12页
[目的]旨在克服现有管路布局设计方法的效率、工程实用性问题,探索一种高效的EPA-star (escape pruning A-star)算法来进行管路布局优化。[方法]对布局空间进行基于逃逸图法的离散化,将所得连接点存储为邻接表,引入预估穿越代价和惩罚... [目的]旨在克服现有管路布局设计方法的效率、工程实用性问题,探索一种高效的EPA-star (escape pruning A-star)算法来进行管路布局优化。[方法]对布局空间进行基于逃逸图法的离散化,将所得连接点存储为邻接表,引入预估穿越代价和惩罚函数减少路径中的折弯和折返现象,对路径进行剪枝处理提升大跨度情形下的路径质量;提出一种考虑禁选区域的分支管路分支点选取方法,进而提高路径设计质量和效率;通过改进管路层面的布局效率,以实现更为高效的协同布局算法。[结果]通过实船机舱燃油管路和核动力船舶机舱管路的仿真算例分别验证了EPA-star算法在常规船舶管路布局上的可行性与有效性和在特种船舶复杂布局环境下的工程实用性,所布置管路长度分别缩短0.52%和35.41%,折弯数降低32.3%和6.5%,并留有更大的维修空间,协同布管效果较原工程案例更为紧凑,布管质量有显著提升。[结论]研究成果可为常见船舶和特种船舶管路布局方案设计提供有益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设计 A-STAR算法 管路布局 剪枝处理 编码技术 自动布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波前编码红外成像系统的温度梯度适应能力探究
20
作者 盛婧 蔡怀宇 +1 位作者 汪毅 陈晓冬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21-529,共9页
利用波前编码技术为红外光学系统进行无热化设计可提高其在不同均匀工作温度下的适应能力,但针对温度突变、成像系统内温度分布不均情况,波前编码技术是否能正常进行成像及其适用的温度范围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为简化分析流程,采用温度梯... 利用波前编码技术为红外光学系统进行无热化设计可提高其在不同均匀工作温度下的适应能力,但针对温度突变、成像系统内温度分布不均情况,波前编码技术是否能正常进行成像及其适用的温度范围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为简化分析流程,采用温度梯度模型来仿真非稳态下的温度变化.利用温度梯度模型来定性分析光学系统在轴向、径向温度梯度为系统引入的附加像差.计算两个方向下的光程差变化来比较两种温度梯度环境下系统的成像性能差异.在此基础上,为非稳态温度环境下红外光学系统的设计建立了结合光/机/热分析的无热化设计流程,通过ZEMAX设计了一套最大轴向尺寸为85 mm、最大径向尺寸为25 mm的红外光学系统,通过SolidWorks加载轴向和径向的热形变,探究所设计的系统能够适用的温度梯度范围.结果表明,结合光/机/热分析的无热化设计流程可以有效表明系统在非稳态温度下的成像情况.对上述采用三次相位板进行无热化设计的红外光学系统,在非稳态温度下可以适应±10℃的轴向温差范围,但是仅可以适应±1℃的径向温差范围.因此在进行红外波前编码光学系统的无热化设计时,需要对径向方向进行重点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前编码技术 红外光学成像系统 温度梯度 三次相位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