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tudy on the Hydrogen Bond Interaction Between Soy Protein Isolate and Glycerol Using Two-Dimensional Correlation Fourier-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
1
作者 YAN Zhi-wei YANG He-li ZHANG Pu-dun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1期85-86,共2页
A series of soy protein isolate(SPI)films plasticized by glycerol(Gly)were studied using attenuated total reflectance-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ATR/FTIR).Perturbation-correlation movingwindow two-dimensi... A series of soy protein isolate(SPI)films plasticized by glycerol(Gly)were studied using attenuated total reflectance-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ATR/FTIR).Perturbation-correlation movingwindow two-dimensional(PCMW2D)and two-dimensional correlation(2DCOS)analyses were applied to the amideⅠband and thus the hydrogen bond interaction between SPI and Gly was systematically investigated.When Gly concentrations were in the range 0~35%,the hydrogen bond amongβ-sheets was replaced by the one between SPI chain and Gly molecule,which caused these protein chains being changed toα-helix.However,the transformation ofβ-sheet toα-helix was saturated and both of them tend to change to random coil when Gly concentrations were in the range 35%~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wo-dimensional correlation infrared spectroscopy Soy protein isolate GLYCEROL Hydrogen bond interac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蘑菇渣和稻秸堆肥中DOM与Cu^(2+)的络合机制 被引量:6
2
作者 范行程 葛俊杰 +4 位作者 谢越 任兰天 纪文超 范行军 王翔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85-292,共8页
堆肥中溶解性有机质(DOM)对重金属具有显著的络合作用,影响其在环境中的迁移和转化。研究采用三维荧光-平行因子(EEM-PARAFAC)结合二维相关光谱(2DCOS)分析方法,系统解析蘑菇渣堆肥(MRC)及水稻秸秆堆肥(RSC)中DOM与Cu^(2+)的络合机制。E... 堆肥中溶解性有机质(DOM)对重金属具有显著的络合作用,影响其在环境中的迁移和转化。研究采用三维荧光-平行因子(EEM-PARAFAC)结合二维相关光谱(2DCOS)分析方法,系统解析蘑菇渣堆肥(MRC)及水稻秸秆堆肥(RSC)中DOM与Cu^(2+)的络合机制。EEM-PARAFAC结果表明,MRC-DOM和RSC-DOM主要由类腐殖酸(C1)、类富里酸(C2)和类蛋白质(C3)组成,各组分分别占MRC-DOM总荧光强度的43%、32%和25%,占RSC-DOM的39%、29%和32%。2种堆肥DOM与Cu^(2+)作用过程中,3类组分荧光强度均呈不断降低趋势,表明它们均与Cu^(2+)发生了显著的络合作用。2种堆肥中不同荧光组分(C1~C3)与Cu^(2+)的有效猝灭常数(lg K)在4.54~4.76之间,均表现为C3>C1>C2,表明类蛋白组分(C3)与Cu^(2+)结合能力最强,其次为类腐殖酸(C1),类富里酸(C2)最低。2DCOS结果显示,堆肥DOM中类蛋白荧光组分与Cu^(2+)结合能力最强,而类富里酸优先与Cu^(2+)发生反应。总体而言,MRC-DOM和RSC-DOM中类蛋白和类腐殖质组分是与Cu^(2+)发生络合作用的关键物质,且2类堆肥DOM具有类似的Cu^(2+)络合机制(包括活性位点、络合能力和反应顺序)。研究结果为进一步了解堆肥对土壤Cu^(2+)迁移和转化行为的影响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堆肥 溶解性有机质 Cu 2+ 三维荧光-平行因子分析 二维相关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2D-COS红外光谱的附子炮制过程时序段解析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吴志生 刘晓娜 +3 位作者 谭鹏 裴艳玲 戴幸星 乔延江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745-1748,共4页
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获得蒸制过程中附子红外光谱及二维相关谱(Tow-dimensional correlation,2D-COS),研究附子炮制过程特征。分别比较原始红外光谱、二阶导数谱及二维相关谱,结果表明红外原始光谱图十分相似,结合二阶导数光谱... 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获得蒸制过程中附子红外光谱及二维相关谱(Tow-dimensional correlation,2D-COS),研究附子炮制过程特征。分别比较原始红外光谱、二阶导数谱及二维相关谱,结果表明红外原始光谱图十分相似,结合二阶导数光谱分析1 634.87cm^(-1)为羰基峰;1 603.18,1 571.58,1 485.09和1 413.08cm^(-1)为苯环的骨架振动峰,851.41和759.24cm^(-1)为苯环C—H键的振动峰;1 153.73,1 081.84和1 021.35cm^(-1)为生物碱中酯键和醇羟基的特征峰。二维相关谱结果揭示附子在炮制过程中发生的2个过程时序段,分别为2~3和8~9h。研究数据有助于临床根据适应证选择适宜的煎煮时间,避免煎煮不足导致中毒或煎煮太过影响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附子 红外光谱 二阶导数谱 二维相关谱 时序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厚朴酚近红外光谱的2D-COS解析及其在藿香正气口服液模型中应用 被引量:5
4
作者 裴艳玲 吴志生 +3 位作者 史新元 潘晓宁 彭严芳 乔延江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119-2123,共5页
以氘代氯仿为溶剂,以中药化学标准品厚朴酚为载体,采用二维相关光谱(Tow-dimensional correlation spectroscopy,2D-COS)技术,采集近红外光谱(near infrared spectroscopy,NIR),由氘代氯仿纯溶剂与厚朴酚原始光谱的二维相关同步谱可... 以氘代氯仿为溶剂,以中药化学标准品厚朴酚为载体,采用二维相关光谱(Tow-dimensional correlation spectroscopy,2D-COS)技术,采集近红外光谱(near infrared spectroscopy,NIR),由氘代氯仿纯溶剂与厚朴酚原始光谱的二维相关同步谱可知,厚朴酚在1 365~1 455,1 600~1 720,2 000~2 181和2 275~2 465nm处有特征吸收,其中1 440nm为酚基O—H伸缩振动基频的一级倍频谱带,1 679nm为芳基C—H及与芳基相连的甲基C—H伸缩振动一级倍频谱带,2 117,2 304,2 339和2 370nm为芳基C—H伸缩振动、弯曲振动和变形振动的组合频,2 445nm为芳基相连的甲基C—H弯曲振动基频二级倍频谱带,这些波段为厚朴酚的特征归属。以藿香正气口服液复杂体系为载体,以厚朴酚光谱解析的特征波段与间隔偏最小二乘(interval partial least squares,iPLS)和组合间隔偏最小二乘(synergy interval partial least squares,SiPLS)筛选的特征波段分别建立偏最小二乘(partial least squares,PLS)定量模型,模型的决定系数R2cal和R2pre均大于0.99,校正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of square error of calibration,RMSEC),交叉验证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of square error of cross validation,RMSECV)和预测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of square error of prediction,RMSEP)均较小。结果表明,2D-COS技术解析厚朴酚所得波段建立的定量模型与iPLS和SiPLS波段筛选的模型均相对稳定,这使定量模型的波段选择更具有解释性。该研究为中药化学成分NIR光谱解析特征波段的归属提供方法参考,同时为NIR建模波段筛选提供借鉴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朴酚 近红外光谱 二维相关光谱 藿香正气口服液 光谱解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2DCOS进行多组分混合气体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中同分异构体谱峰的辨别 被引量:3
5
作者 赵安新 汤晓君 +1 位作者 张钟华 刘君华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623-2626,共4页
在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进行混合气体定量分析中,针对烃类尤其是同分异构体等构成的混合气体其谱图特征相似、吸收峰严重交叠,不易进行特征吸收成分的判别和特征变量选择的问题,为增强谱峰分辨力,采用广义二维相关光谱和傅里叶变化红... 在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进行混合气体定量分析中,针对烃类尤其是同分异构体等构成的混合气体其谱图特征相似、吸收峰严重交叠,不易进行特征吸收成分的判别和特征变量选择的问题,为增强谱峰分辨力,采用广义二维相关光谱和傅里叶变化红外光谱对烃类混合气体分析中同分异构体进行辨别,以异丁烷和正丁烷的红外光谱及受浓度扰动组成的光谱组为例进行二维相关红外光谱分析。通过观察全波段和主吸收峰波段单组分气体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可知其谱图相似,吸收峰严重交叠,如果混合在一起,将基本无法辨别何种分子结构及成分。通过广义二维相关光谱的变换,其二维相关光谱的同步谱和异步谱可以清晰地辨别出异丁烷和正丁烷的特征吸收峰及其各自强度,实验结果可知,异丁烷在2 893,2 954和2977cm-1,正丁烷在2 895和2 965cm-1具有强的吸收特征谱线。分析结果初步验证了二维红外相关光谱在多组分混合气体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定量分析中谱分辨率增强方面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相关光谱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谱分辨率增强 同分子异构体 多组分混合气体定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维度傅里叶红外光谱与两种神经网络模型对昭通苹果的鉴别分析
6
作者 马殿旭 蔡彦 +4 位作者 李孝攀 程立君 杨海涛 单长吉 杜国芳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543-1550,共8页
应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和二维相关红外光谱(2D-IR)对8种不同种类的昭通苹果进行分析,并运用卷积神经网络(CNN)和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对其进行了鉴别。在8种昭通苹果的傅里叶红外光谱中,均在3500~2850、1650~1400和1250~800 cm^(... 应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和二维相关红外光谱(2D-IR)对8种不同种类的昭通苹果进行分析,并运用卷积神经网络(CNN)和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对其进行了鉴别。在8种昭通苹果的傅里叶红外光谱中,均在3500~2850、1650~1400和1250~800 cm^(-1)等范围表现出了较强吸收峰,可以看出苹果含有丰富的糖类、维生素、氨基酸、脂质、有机酸、酚类和黄酮类等物质,且8种昭通苹果光谱非常相似,只在吸收峰的强弱和峰位置上有非常小的差异,依据光谱来区分鉴别8种昭通苹果,显然是不可能的。以温度为微扰,采集8种苹果的动态光谱,并对动态光谱800~1800 cm^(-1)进行2D-IR分析,在2D-IR的同步光谱中,可以清晰看出:随着温度的升高,2D-IR在1010和1642 cm^(-1)附近出现了相对较强的自动峰,说明苹果中的酯类、酸类和蛋白质出现一定的分解,而且酯类和酸类分解较强,蛋白质相对较弱;另外在8种样品的2D-IR中,红富士片红中的二维相关红外光谱中出现的自动峰1642 cm^(-1)相对其他样品来说是最强的自动峰,出现的负交叉峰(1006,1642 cm^(-1))最弱;在阿克苏苹果中只出现了1010 cm^(-1)一个强自动峰;在秦冠苹果中出现了三个自动峰;另外在2001苹果和新世纪苹果中,最强自动峰出现在1020 cm^(-1),对比其他苹果有10个波数的移动,依据2D-IR,可以区分部分苹果样品。进一步对8种苹果216个苹果光谱进行卷积神经网络(CNN)和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分析,随机选择152个样品光谱数据进行模型训练,通过一定迭代和训练,使得两种模型在训练集上的分类准确率达到100%的最优状态,再对64个样品光谱进行预测,在CNN分析中准确率为89.06%,而在RBF神经网络分析中准确率达到90.6%,两种神经网络模型都表现出了非常好的分类准确率。因此FTIR、2D-IR、CNN和RBF神经网络分析方法在苹果分析鉴别研究中相互补充,可以对昭通苹果进行准确分类,并且该方法可以运用到其他物质分类鉴别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昭通苹果 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 二维相关红外光谱(2d-ir) 神经网络分析模型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消费者感官评价能力评估的近红外固态复合调味料鲜美度AI模型构建
7
作者 束沁炟 张佳汇 +2 位作者 王琪 岳宝华 李倩倩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228-2233,共6页
针对固态复合调味料鲜美度感官评价主观性强、数据可靠性低的问题,本研究提出一种基于近红外光谱(NIRS)与深度学习融合的鲜美度预测模型。通过筛选1963个市售样品,结合消费者鲜美度感官评价能力评估,优化数据质量,并分别构建一维卷积神... 针对固态复合调味料鲜美度感官评价主观性强、数据可靠性低的问题,本研究提出一种基于近红外光谱(NIRS)与深度学习融合的鲜美度预测模型。通过筛选1963个市售样品,结合消费者鲜美度感官评价能力评估,优化数据质量,并分别构建一维卷积神经网络(1D-CNN)和二维卷积神经网络(2D-CNN)定量预测模型。结果表明:未筛选消费者评价数据时,模型平均相对误差(MRE)为12.79%~15.86%,相关系数(R)为0.70~0.74;经筛选剔除6名评价能力较差的消费者评价数据后,2D-CNN模型性能显著提升(建模集MRE=4.94%,R=0.90;验证集MRE=5.25%,R=0.87)。研究表明,消费者鲜美度感官评价能力筛选与二维卷积特征提取可有效提高模型预测精度,为固态复合调味料品质评价及新产品开发提供高效、客观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美度 感官评价 近红外光谱 一维卷积 二维卷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工艺酱香型白酒红外光谱性质差异及判别
8
作者 吴德光 张文娟 +5 位作者 卢君 王凡 冯海燕 夏亚 唐平 李长文 《中国酿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1-46,共6页
为防范酱酒市场以次充好的乱象,实现白酒工艺的快速判别。采集坤沙、碎沙、翻沙、串沙4种工艺白酒干燥物的红外光谱,考察其一维光谱及二阶导数谱的特征,并以温度为外扰,构建各工艺白酒的同步和异步二维相关光谱。另外采集酒体的红外光谱... 为防范酱酒市场以次充好的乱象,实现白酒工艺的快速判别。采集坤沙、碎沙、翻沙、串沙4种工艺白酒干燥物的红外光谱,考察其一维光谱及二阶导数谱的特征,并以温度为外扰,构建各工艺白酒的同步和异步二维相关光谱。另外采集酒体的红外光谱,结合偏最小二乘法建立传统大曲酱香酒与复糟酒的判别模型。不同工艺酱酒干燥物在红外光谱上呈现出明显特征性,传统大曲酱香酒与复糟酒在1737 cm^(-1)附近特征峰为主要差异;在温度微扰下,不同工艺酱酒在二维相关红外光谱上体现出不同的敏感性与分子间作用。以酒体红外光谱建立的偏最小二乘判别模型,校正集R_(Cal)^(2)为0.9965,校正均方根误差(RMSEC)为0.0571,交叉验证集R_(Val)^(2)为0.9662,交叉验证均方根误差(RMSECV)为0.1902。不同工艺酱酒在红外光谱性质上具有明显特征,基于红外光谱技术的工艺判别模型可对酱酒工艺进行有效判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酱香型白酒 复糟酒 红外光谱 偏最小二乘 二维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酮ⅡA和隐丹参酮近红外光谱的2D-COS解析及其在丹参酮提取物近红外模型中应用 被引量:8
9
作者 彭严芳 王君 +2 位作者 吴志生 刘晓娜 乔延江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781-1785,共5页
采用二维相关光谱(2D-COS)技术,以氘代氯仿为溶剂,解析了丹参酮ⅡA和隐丹参酮标准品的近红外光谱(NIR)。丹参酮ⅡA和隐丹参酮二维相关切片谱在1600~1800,1900~2230和2300~2400 nm处有特征吸收,其中丹参酮ⅡA在1640和2140 nm处有不同于... 采用二维相关光谱(2D-COS)技术,以氘代氯仿为溶剂,解析了丹参酮ⅡA和隐丹参酮标准品的近红外光谱(NIR)。丹参酮ⅡA和隐丹参酮二维相关切片谱在1600~1800,1900~2230和2300~2400 nm处有特征吸收,其中丹参酮ⅡA在1640和2140 nm处有不同于隐丹参酮的呋喃环双键一级倍频和组合频吸收,1696 nm为丹参酮ⅡA和隐丹参酮分子中甲基伸缩振动二级倍频,1726和1740 nm处吸收为丹参酮ⅡA和隐丹参酮环己烯亚甲基伸缩振动二级倍频,2146和2220 nm为丹参酮ⅡA和隐丹参酮苯环C-C伸缩振动与C-H伸缩振动的组合频,2300~2400 nm处一系列峰为丹参酮ⅡA和隐丹参酮甲基伸缩振动与弯曲振动组合频吸收。以丹参酮提取物为载体,以丹参酮ⅡA和隐丹参酮光谱解析特征波段及组合间隔偏最小二乘(SiPLS)筛选特征波段分别建立偏最小二乘(PLS)定量模型,模型的决定系数R^(2)均大于0.9,校正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of square error of calibration,RMSEC)和交叉验证均方根误差(RMSECV),预测均方根误差(RMSEP)均较小。结果表明,2D-COS技术解析特征波段与SiPLS波段筛选所建PLS模型均稳定。2D-COS技术使近红外定量模型更具解释性,可解析出结构差异特征吸收,同一波段可实现结构类似物的同时定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酮ⅡA 隐丹参酮 近红外光谱 二维相关光谱 丹参酮提取物 光谱解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含有2,2′-bipy及[MoO_3]簇骼化合物的结构与谱学关系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子明 陈义平 +3 位作者 尤珠钗 苏柳钦 王昊 孙燕琼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2953-2958,共6页
利用程序控温的水热合成法得到了两种含有2,2'-bipy及[M003]簇骼的化合物:[(2,2'-bipy)2(Mo03)3]。(工)和[(2,2'-bipy)(M003)]n(11)。为了阐明这两个化合物结构与谱学的关系,通过XRD、FT-IR、热微扰2D-IR相关光谱... 利用程序控温的水热合成法得到了两种含有2,2'-bipy及[M003]簇骼的化合物:[(2,2'-bipy)2(Mo03)3]。(工)和[(2,2'-bipy)(M003)]n(11)。为了阐明这两个化合物结构与谱学的关系,通过XRD、FT-IR、热微扰2D-IR相关光谱、TG分析、SEM、高温红外分析、uV_visDRS光谱和固体荧光光谱研究手段进行研究,进而探讨结构与性能的关系。其XRD说明了化合物I和Ⅱ是纯物相;FTIR的特征振动频率和热微扰2D-IR相关光谱的响应峰与化合物I和Ⅱ的结构解析相一致,2D-IR的同步和异步相关光谱图还确定了化合物I和Ⅱ的钼氧簇骼振动强度随升温变化的先后顺序与高温红外解析相一致;通过TG分析和高温红外分析研究化合物I和Ⅱ的热稳定性;化合物I和Ⅱ的UV Vis DRS光谱显示在225~350 nm有宽的紫外吸收谱带;化合物I和Ⅱ的固体荧光光谱分别在277和295nm的激发下得到的最强发射峰值分别为460和480nm。本文阐明了化合物I和Ⅱ的配位情况,揭示了价电子在分子中相应能级间跃迁的内在规律;还验证了弱相互作用力在配合物的结构框架中不但起稳定作用,而且在耐热性扮演重要的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钼酸盐 光谱分析 晶体结构 二维相关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硫酸盐氧化降解2,4-二硝基甲苯的光谱特征变化解析
11
作者 马志飞 孙海洋 +5 位作者 杨天学 熊卿 杨昱 曹侃 曹华莉 吴代赦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849-854,共6页
随着人类活动不断增加,难降解有机物已成为污染地下水主要物质之一。贫营养、厌氧的地下水环境将加剧难降解有机物的长期风险。2,4-二硝基甲苯(2,4-DNT)作为难降解的硝基苯类物质,对其污染地下水修复治理一直是环境领域的难点和热点问... 随着人类活动不断增加,难降解有机物已成为污染地下水主要物质之一。贫营养、厌氧的地下水环境将加剧难降解有机物的长期风险。2,4-二硝基甲苯(2,4-DNT)作为难降解的硝基苯类物质,对其污染地下水修复治理一直是环境领域的难点和热点问题。目前,零价铁活化过硫酸盐高级氧化技术被用于修复地下水中2,4-DNT,具有较高的效率。为了更好地识别降解过程,一般采用质谱识别氧化降解的中间产物和降解产物以及生成的顺序,但无法有效的识别氧化降解过程中有机物官能团的变化顺序。因此,采用三维荧光技术、傅里叶红外光谱技术以及二维相关分析技术耦合识别过硫酸盐氧化体系中2,4-DNT的光谱变化及官能团转化顺序。结果表明,未出现荧光峰的2,4-DNT降解生成的具有荧光基团的新产物,反应初期荧光产物的生成主要是因苯环上硝基的变化,而苯环未受到破坏。通过对5个区域体积积分可知,随着反应进行苯环破裂,生成不饱和脂肪酸,类富里酸结构的产物不断被降解,而类腐殖质结构的产物后期逐渐被降解,导致区域Ⅱ和区域Ⅳ中积分的荧光强度占比不断增加,后期产物中的2,4-二氨基甲苯(2,4-DAT)含量不断增加,导致体系中的荧光不断增强,其来源于过量的Fe0还原2,4-DNT反应;红外吸收峰主要有3334,2844,2954,2357,2126,1643,1410,1110和700 cm^-1,表明产物中主要官能团有氨基、亚甲基、羧基、酚羟基及烯烃类等,但不同反应阶段的红外吸收峰差异性较小,表明氧化体系中苯环上甲基被氧化为羧基或酚羟基,硝基被还原转化为氨基,苯环破坏生成不饱和脂肪酸和烯烃类结构物质。通过对时间变化过程中水相的FTIR数据进行二维相关分析,发现同步谱图中出现了4个自相关峰,其位置为λ1/λ2=3334/3334,1643/1643,1015/1015和700/700,同时在λ1/λ2=1643/3334,1015/3334,700/3334,1015/1634,700/1634和700/1015处出现6个正相关交叉峰,且峰值均为正值,谱带强度变化方向一致,表明以上4种官能团均随时间变化而生成,转化/降解存在同步性;异步谱出现同步谱中相同位置的5个负相关交叉峰和1个正相关峰。结合同步异步谱交叉相关峰正负关系,可知光谱变化特征次序为:3334>1634>1015>700,故发现随着时间延长,2,4-DNT降解体系中基团出现的先后顺序:氨基>羧基>烯烃类>酚羟基。综上表明降解过程中苯环上的硝基先转化为-NH2,其次苯环上的甲基被氧化为-COOH,酚羟基和烯烃类应该是苯环结构破坏后的碳链转化。相关研究可为过硫酸盐高级氧化降解官能团变化及路径识别提供一定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硫酸盐 2 4-二硝基甲苯 三维荧光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二维相关分析 光谱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维相关红外光谱对pH值影响大豆分离蛋白二级结构含量的快速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畅 吴丹丹 +4 位作者 王宁 王睿莹 王立琦 刘峰 于殿宇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26-34,共9页
为满足不同种类食品对大豆分离蛋白(soybean protein isolate,SPI)不同功能性的需求,本研究利用红外光谱快速采集70组不同pH值处理后SPI的数据,探讨pH值变化对SPI结构含量的影响。使用均值中心化、多元散射校正、标准正态变量变换和归... 为满足不同种类食品对大豆分离蛋白(soybean protein isolate,SPI)不同功能性的需求,本研究利用红外光谱快速采集70组不同pH值处理后SPI的数据,探讨pH值变化对SPI结构含量的影响。使用均值中心化、多元散射校正、标准正态变量变换和归一化算法对红外光谱数据进行预处理,基于二维相关红外光谱提取特征波段,再利用偏最小二乘(partial least square,PLS)法和算术优化算法-随机森林(arithmetic optimization algorithm-random forests,AOA-RF)建立不同pH值条件下SPI结构及含量的预测模型。结果表明,经均值中心化和多元散射校正结合处理后,α-螺旋、β-折叠、β-转角和无规卷曲模型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29%、1.60%、1.37%、7.28%,两者结合对光谱数据的预处理效果最佳。预测α-螺旋和β-折叠含量最优模型为AOA-RF(特征波段),校正集决定系数为0.9350和0.9266,预测集决定系数为0.8568和0.8701;预测β-转角和无规卷曲含量最优模型为PLS(特征波段),校正集决定系数为0.9154和0.8817,预测集决定系数为0.8913和0.7843。本研究结果可为工业生产过程中产品质量快速检测和工艺条件控制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相关红外光谱 大豆分离蛋白 二级结构 PH值变化 预测模型 快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光谱特征的多重金属离子与DOM结合特性
13
作者 胡斌 陈婷 +2 位作者 张楠楠 施玥 包天力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9-126,共8页
通过淬灭滴定实验,文章采用同步荧光光谱和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结合二维相关光谱分析,探究Cu^(2+)和Cd^(2+)多重离子与溶解态有机质(DOM)结合特性。研究结果表明,(1)DOM与Cu^(2+)和Cd^(2+)结合稳定常数(lg KM)分别为4.75~5.18和3.71~4.... 通过淬灭滴定实验,文章采用同步荧光光谱和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结合二维相关光谱分析,探究Cu^(2+)和Cd^(2+)多重离子与溶解态有机质(DOM)结合特性。研究结果表明,(1)DOM与Cu^(2+)和Cd^(2+)结合稳定常数(lg KM)分别为4.75~5.18和3.71~4.12,Cu^(2+)与DOM的结合能力要强于Cd^(2+)。(2)Cd^(2+)浓度为0和100μmol/L时,DOM点位与Cu^(2+)的结合顺序均为430~500 nm>330~420 nm,且Cd^(2+)存在时Cu^(2+)与DOM的lg KM为4.56~4.95。对比结果表明Cd^(2+)的存在并未影响DOM点位与Cu^(2+)的结合顺序,但减弱了DOM与Cu^(2+)的结合能力。(3)FTIR结果表明,Cd^(2+)浓度为0和100μmol/L时DOM官能团与Cu^(2+)结合顺序依次为酚类C-O>酰胺N-H>酰胺C=O>羧基C=O>芳香族C-H>多糖C-O和酰胺N-H>酰胺C=O>酚类C-O>芳香族C-H>多糖C-O。Cd^(2+)与酚类C-O结合后影响了Cu^(2+)与DOM中酚类C-O和羧基C=O官能团的结合。水环境中多重金属离子共存时的生物有效性和生态风险应受到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光谱 多重金属离子 有机质 傅里叶红外光谱 二维相关光谱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相关红外光谱技术解析牛肉热加工过程中蛋白质二级结构变化
14
作者 谢安国 王廷敏 +2 位作者 张芹华 李超 王满生 《肉类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7,共7页
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近红外(near-infrared,NIR)光谱技术,对60~120℃下加热0~15 min的66个牛肉样品进行光谱分析,并通过二维相关光谱技术揭示蛋白质结构的动态演变过程。结果显示,随着加热温度的上升,酰胺A带和酰胺I带的吸收峰发... 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近红外(near-infrared,NIR)光谱技术,对60~120℃下加热0~15 min的66个牛肉样品进行光谱分析,并通过二维相关光谱技术揭示蛋白质结构的动态演变过程。结果显示,随着加热温度的上升,酰胺A带和酰胺I带的吸收峰发生位移,N—H和C—N的振动增强。β-折叠相对含量增加,β-转角相对含量降低,蛋白质二级结构的变化时序为β-转角、β-折叠、α-螺旋、无规卷曲。此外,基于NIR光谱数据构建的牛肉蛋白二级结构(α-螺旋、β-折叠、β-转角和无规卷曲)含量预测模型具有高精度的预测能力(校正相关系数>0.9)。本研究基于大量样本揭示了牛肉加热过程中蛋白质二级结构的变化规律,而且为实现快速、无需复杂预处理的肉类产品蛋白质结构分析提供了有效的技术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肉 加热 二级结构 二维相关光谱 近红外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近红外光谱-光纤液滴分析法检测蓝莓综合品质
15
作者 冯国红 周金东 +1 位作者 朱玉杰 王甜甜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216-224,共9页
基于近红外光谱融合液滴分析技术进行蓝莓的二维相关分析,以实现蓝莓综合贮藏品质的检测。本研究采集8个贮藏时间‘绿宝石’蓝莓的近红外光谱图和液滴指纹图,综合分析硬度、花青素、VC、固酸比等15个理化指标,发现各指标之间有着密切的... 基于近红外光谱融合液滴分析技术进行蓝莓的二维相关分析,以实现蓝莓综合贮藏品质的检测。本研究采集8个贮藏时间‘绿宝石’蓝莓的近红外光谱图和液滴指纹图,综合分析硬度、花青素、VC、固酸比等15个理化指标,发现各指标之间有着密切的相关性,因此对15个理化指标进行隶属函数联合主成分分析计算蓝莓的综合得分,以此划分综合贮藏品质的等级。对光谱数据进行Savitzky-Golay(SG)卷积平滑、标准正态变换、多元散射矫正和迭代自适应加权惩罚最小二乘预处理,经对比分析,SG卷积平滑预处理后所建立的模型预测精度最高,预测结果为82.67%。对液滴数据取平均进行数据降维后进行移动平均平滑、SG卷积平滑、高斯滤波和中值滤波预处理,经过对比分析,经SG卷积平滑预处理后所建立的模型预测精度最高,预测结果为86.67%。以蓝莓的综合得分作为外扰,对光谱数据和液滴数据分别进行二维相关分析,分别优选出879、1019、1220、1636 nm波长和789、1653、2386、2703 ms自相关峰所对应的位置作为特征变量,以光谱和液滴特征数据融合后作为输入建立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和随机森林模型,模型预测准确率分别为100.00%和98.33%,均高于以单个特征作为输入的预测准确率,且SVM模型预测效果更优,之后用‘蓝宝石’‘莱克西’和‘蓝丰’等9个蓝莓品种进行验证,采用相同的方法进行一系列数据处理建立SVM模型,结果表明模型对于不同品种蓝莓均表现出良好的预测效果。综上,利用可见-近红外光谱融合液滴分析技术可以实现蓝莓综合贮藏品质的预测,为蓝莓的品质检测提供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莓 可见-近红外光谱 液滴分析 二维相关光谱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芥子炒制过程的红外及二维相关光谱研究 被引量:38
16
作者 郁露 孙素琴 +1 位作者 周群 秦竹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2181-2185,共5页
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动态跟踪药用植物白芥子的炒制过程,获得了不同炒制时间样本的红外谱,二阶导数谱和热扰动下的二维相关红外谱。白芥子的红外谱表明,白芥子在炒制过程中1 747 cm-1油脂特征蜂的相对强度变化不明显,说明白芥子... 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动态跟踪药用植物白芥子的炒制过程,获得了不同炒制时间样本的红外谱,二阶导数谱和热扰动下的二维相关红外谱。白芥子的红外谱表明,白芥子在炒制过程中1 747 cm-1油脂特征蜂的相对强度变化不明显,说明白芥子羧酸酯相对较稳定;而1 657 cm-1附近酰胺Ⅰ带峰和1 546cm-1附近的酰胺Ⅱ带的吸收峰相对强度显著减小,是因为白芥子在高温炒制过程中,蛋白质(酶)发生了热变性;1 055 cm-1附近的纤维多糖的特征吸收峰在炒制10 min后明显减弱,这与药材表皮纤维多糖加热分解相关联。二阶导数谱和二维相关红外谱的变化规律与红外谱的结果相一致,进一步验证了白芥子药材在炒制过程中发生的主要变化是蛋白质变性及多糖的分解。该方法揭示了药材在炮制过程中所发生的物理化学变化过程,从分子光谱水平上奠定了白芥子药材炮制的目的“杀酶保甙”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芥子 炒制 红外谱 二阶导数谱 二维相关红外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藏药川西獐牙菜及其不同提取物的红外光谱分析 被引量:16
17
作者 杨红霞 马芳 +2 位作者 杜玉枝 孙素琴 魏立新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973-2977,共5页
利用红外光谱三级鉴定方法对藏药川西獐牙菜及其不同溶液提取物进行分析研究。选择川西獐牙菜中含量相对较高的药用成分龙胆苦苷作为不同溶液提取物的对照成分进行红外光谱和二阶导数光谱的分析;同时对不同浓度乙醇提取物进行二维相关... 利用红外光谱三级鉴定方法对藏药川西獐牙菜及其不同溶液提取物进行分析研究。选择川西獐牙菜中含量相对较高的药用成分龙胆苦苷作为不同溶液提取物的对照成分进行红外光谱和二阶导数光谱的分析;同时对不同浓度乙醇提取物进行二维相关光谱分析。结果显示,龙胆苦苷红外光谱中1 611和1 075cm-1处的两个主要特征峰强度的变化趋势,和川西獐牙菜不同溶剂提取物中龙胆苦苷含量变化趋势一致;提取溶剂极性相近时,提取物的红外光谱图相似;随着提取溶液极性的逐渐降低,提取物的红外谱图中2853,1 733,1 464,1 277和1 161cm-1等处吸收峰强度逐渐增强,提取物中酯类化合物含量逐渐增加,萜类化合物的提取率逐渐增加;红外光谱图极为相近的不同浓度乙醇提取物在二维红外光谱图中有很明显的差异。龙胆苦苷特征峰强度的变化趋势和不同提取物中龙胆苦苷含量变化趋势的一致性说明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能体现分析对象中所含有成分的含量变化;川西獐牙菜原药材,水提物和不同浓度乙醇提取物谱图的相似性和相似度的变化规律,说明传统用药水煎液和低浓度醇提物的科学性;红外光谱技术可成为川西獐牙菜不同提取物后期药理活性成分宏观控制,和多以复方入药的藏药研究中准确、快速、有效的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西獐牙菜 提取物 红外光谱 二阶导数光谱 二维相关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外光谱法用于肉苁蓉属中药鉴别研究 被引量:22
18
作者 徐荣 孙素琴 +3 位作者 刘友刚 陈君 刘同宁 陈士林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897-900,共4页
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及其二阶导数谱和二维相关红外光谱对传统名贵中药材肉苁蓉、管花肉苁蓉和盐生肉苁蓉进行鉴别研究。结果表明,肉苁蓉与管花肉苁蓉的红外谱图有明显区别,相似系数仅0.623 3;而肉苁蓉与盐生肉苁蓉的峰形和峰... 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及其二阶导数谱和二维相关红外光谱对传统名贵中药材肉苁蓉、管花肉苁蓉和盐生肉苁蓉进行鉴别研究。结果表明,肉苁蓉与管花肉苁蓉的红外谱图有明显区别,相似系数仅0.623 3;而肉苁蓉与盐生肉苁蓉的峰形和峰位均极其相似,相似系数达0.904 8,仅从一维图上无法看出两者的成分差异,但通过二阶导数谱中1 730(1 738),816 cm-1处的峰形差异可发现二者的一些成分含量存在较明显差异。二维相关谱更直观地反映出三者的差异,它们的自动峰个数均不相同。可见,红外光谱法基本可以实现了对肉苁蓉属3种药材的鉴别,而且具有快速、有效和无损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二维相关 肉苁蓉 管花肉苁蓉 盐生肉苁蓉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归头和归尾二维相关红外光谱法的鉴别研究 被引量:12
19
作者 吕光华 孙素琴 +1 位作者 梁曦云 陈金泉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11-314,共4页
采用红外光谱法 (FourierTransformInfraredSpectroscopy ,FTIR)并结合二维相关 (Two dimensionalcorrelationspectroscopy)分析技术分析鉴别了来自甘肃岷县的两批当归药材各自的归头和归尾。尽管归头和归尾属于同种药材的不同药用部位 ... 采用红外光谱法 (FourierTransformInfraredSpectroscopy ,FTIR)并结合二维相关 (Two dimensionalcorrelationspectroscopy)分析技术分析鉴别了来自甘肃岷县的两批当归药材各自的归头和归尾。尽管归头和归尾属于同种药材的不同药用部位 ,在红外的一维谱图上较为相似 ,但由于氨基酸和挥发油在当归的根头部分和归尾部分的分布不均一而引起二维相关红外谱的不同而可方便的加以区分鉴别。该法快速、准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归头 归尾 二维相关红外光谱 当归 中药材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加皮和五加皮的二维相关近红外光谱快速无损鉴别 被引量:26
20
作者 刘浩 相秉仁 +1 位作者 屈凌波 徐建平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81-184,共4页
Aim:The fast and nondestructive identification of Cortex Periplocae and Cortex Acanthopanacis by Fourier transform near infrared spectroscopy and generalized two-dimensional(2D) correlation spectroscopy were perform... Aim:The fast and nondestructive identification of Cortex Periplocae and Cortex Acanthopanacis by Fourier transform near infrared spectroscopy and generalized two-dimensional(2D) correlation spectroscopy were performed.Methods:Near infrared spectra of Cortex Periplocae and Cortex Acanthopanacis was used for computation of the 2D correlation spectra and comparison of the synchronous and asynchronous 2D correlation spectra.Results:Two of the analytes had similar spectral characteristics in one-dimensional near infrared while quite different in 2D correlation spectra.Cortex Periplocae and Cortex Acanthopanacis were identified visually using the 2D correlation spectra in region 5 600~4 700 cm-1and 7 200~6 600 cm-1.Conclusion:The results prove that 2D correlation spectra could enhance the resolution of near infrared spectra and increase the capacity of identification.The combination of 2D correlation spectroscopy and near infrared spectroscopy allow a new and convenient approach for evaluating the medicinal herb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义二维相关光谱 近红外光谱 香加皮 五加皮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