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994年7月我国东部降水异常成因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徐海明 王谦谦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76-283,共8页
应用p-σ五层原始方程模式,以实际观测得到的阿拉伯海、孟加拉湾异常热源为依据,进行了一系列敏感性试验,研究了1994年7月我国东部降水异常的成因。结果表明,阿拉伯海、孟加拉湾上空异常热源的维持是造成这次我国华南华北涝... 应用p-σ五层原始方程模式,以实际观测得到的阿拉伯海、孟加拉湾异常热源为依据,进行了一系列敏感性试验,研究了1994年7月我国东部降水异常的成因。结果表明,阿拉伯海、孟加拉湾上空异常热源的维持是造成这次我国华南华北涝、江准流域干旱的重要因子。此外,还对异常热源的影响机制作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常热源 降水异常 降水分析 数值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4层线性球面原始方程谱模式与模式大气对地形强迫的响应 被引量:3
2
作者 严邦良 黄荣辉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16-27,共12页
本文建立了一个34层包括牛顿冷却、Rayleigh摩擦和非绝热加热线性原始方程谱模式。用此模式对地形强迫为下边界条件进行时间积分。结果表明,此模式计算稳定,有较好的精度及计算时间节省的特点模式的积分结果还表明,此模式对球面大气准... 本文建立了一个34层包括牛顿冷却、Rayleigh摩擦和非绝热加热线性原始方程谱模式。用此模式对地形强迫为下边界条件进行时间积分。结果表明,此模式计算稳定,有较好的精度及计算时间节省的特点模式的积分结果还表明,此模式对球面大气准定常行星波的形成和传播有较好的描写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性原始方程 模式 大气 地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Z)双三次数值模式的设计与个例模拟(I):模式动力框架设计 被引量:9
3
作者 辜旭赞 张兵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74-480,共7页
引入双三次数值模式:双三次数值模式是通过作三次样条与双三次曲面拟合,实现各个大气要素量场的二阶可导,从而可对各个预报方程作时间积分。双三次数值模式适合采用大气运动原始方程组和采用水平方向准拉格朗日/垂直方向欧拉时间积分方... 引入双三次数值模式:双三次数值模式是通过作三次样条与双三次曲面拟合,实现各个大气要素量场的二阶可导,从而可对各个预报方程作时间积分。双三次数值模式适合采用大气运动原始方程组和采用水平方向准拉格朗日/垂直方向欧拉时间积分方案。且本文的全球(Z)双三次数值模式与个例模拟实际采用Navier-Stokes"浅薄大气"原始方程组,建立球面Z坐标系上的非静力、全可压、干/湿绝热大气运动动力框架。其离散化气压、气温预报方程与个例模拟揭示出大气运动中凝结降水,其天气学原因不仅是湿空气作Z坐标垂直上升运动,而且是湿空气被"减压/减温",即湿空气作P坐标"垂直上升运动",后者可由大气平流运动(如Rossby波)引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三次数值模式 原始方程组 非静力全可压大气运动动力框架 准拉格朗日/欧拉时间积分方案 大气运动降水物理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大气多层原始方程距平谱模式的研制 被引量:1
4
作者 杨修群 黄士松 《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20-29,共10页
距平滤波模式(AFM)是具有独特优点的长期天气预报模式,本文推广进而设计了一类全球大气多层原始方程距平谱模式,并利用该模式对热带海温距平产生的大气响应进行了试验性模拟,结果表明多层原始方程距平模式不同于AFM,更有别... 距平滤波模式(AFM)是具有独特优点的长期天气预报模式,本文推广进而设计了一类全球大气多层原始方程距平谱模式,并利用该模式对热带海温距平产生的大气响应进行了试验性模拟,结果表明多层原始方程距平模式不同于AFM,更有别于GCM,在短期气候异常的动力学过程研究或预报方面显示出广泛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 原始方程 距平谱模式 大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次插值函数算法的时间积分方案与二阶时空余差数值模式——以原始大气运动方程与理想全球模拟个例为例 被引量:3
5
作者 辜旭赞 张兵 王明欢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69-678,共10页
从大气运动原始方程和欧拉算符出发,用泰勒级数展开,给出二阶时空微商余项预报方程。进而讨论用三次插值函数——双三次曲面拟合求上游点的准拉格朗日时间积分方案与相应的二阶时空余差数值模式——"双三次模式"。则双三次模... 从大气运动原始方程和欧拉算符出发,用泰勒级数展开,给出二阶时空微商余项预报方程。进而讨论用三次插值函数——双三次曲面拟合求上游点的准拉格朗日时间积分方案与相应的二阶时空余差数值模式——"双三次模式"。则双三次模式是通过实现各个大气物理量场的二阶可导,从而可对预报方程做空间非线性("三次")时间离散积分,成为"双三次曲面拟合——时间步积分——双三次曲面拟合——……"一种新算法数值模式。讨论双三次数值模式的数学基础:三次插值函数及其数值分析极性定律用于数值模式。指出:双三次模式和谱模式都具有数学"收敛性";而Coons双三次曲面具有对变量场拟合二阶可导"最优性";和Hermite双三次曲面片具有对网格变量场二阶可导运算"等价性"。又指出:有限差分模式的中央差近似斜率和曲率,分别是三次样条斜率和曲率作"三点平滑"。双三次模式适合采用原始大气运动方程,适合采用准拉格朗日时间积分方案,并给出一个理想全球模拟个例。因大气运动本质上是非线性的,理论上可按变量场双三次曲面曲率判断,以采用符合物理诠释的局域或单点平滑,以保持模式时间积分稳定性。且未来容易实现全球多重/时变套网格双三次数值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预报与模拟 二阶时空余差数值模式 三次插值函数 Navier-Stokes大气运动方程组 准拉格朗日时间积分 欧拉向前差分时间积分 全球模拟个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全球变网格多层原始方程差分模式的设计 被引量:2
6
作者 廖洞贤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10,共10页
文章设计了一个以均匀网格差分模式为基础的全球变网格多层原始方程差分模式.还证明了如果前者满足一定条件,从而具有质量与能量守恒性质以及与连续情况一致的动能、位能和表面位能之间的转换关系,则变网格模式也同样具有.而且,把... 文章设计了一个以均匀网格差分模式为基础的全球变网格多层原始方程差分模式.还证明了如果前者满足一定条件,从而具有质量与能量守恒性质以及与连续情况一致的动能、位能和表面位能之间的转换关系,则变网格模式也同样具有.而且,把前者改变为后者增加的运算量很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坐标 变网格 多层原始方程 差分模式 天气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理守恒律保真格式构造与数值预报斜压原始方程传统谱模式改进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钟青 《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641-661,共21页
文中构造并证明了一般二次和三次物理守恒律时间差分保真格式两个构造定理,以往一些主要时间离散守恒格式构造方案可作为两个定理特例给出。它们不仅可为解决更加广泛类别的时间离散保真格式构造基本问题提供适用数学基础,而且也为结... 文中构造并证明了一般二次和三次物理守恒律时间差分保真格式两个构造定理,以往一些主要时间离散守恒格式构造方案可作为两个定理特例给出。它们不仅可为解决更加广泛类别的时间离散保真格式构造基本问题提供适用数学基础,而且也为结合已有瞬时空间离散守恒格式,解决更加广泛类别的时-空离散意义下保真格式构造基本问题提供适用的数学基础。此外,文中两个定理还可解决两大类问题的线性和非线性计算不稳定性问题。斜压原始方程传统半隐式全球谱-垂直有限差分模式目前是世界上许多国家的业务预报和大气环流模式。本工作利用文中新构定理,构造并且实现了斜压原始方程全球谱-垂直有限差分模式半隐式高阶全能量守恒方案。以往该项基本问题无论在理论还是实践上长期以来一直都未能得到解决。该项全能量守恒半隐式全球谱模式方案适用于实测资料的长时间数值预报积分。使用FGGE夏季资料进行的13个个例30d数值积分实验表明:新型全能量半隐式保真方案可以有效地改进传统预报方案中关于能量质量守恒性质的系统性偏差。值得注意的是,实验统计分析还显示:在本文实验条件下,传统方案中由于时间离散过程中原物理守恒律性质破坏导致的系统误差(简称Z类误差),对于实验总体均方根系统误差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压 原始方程谱模式 数值预报 物理守恒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论全球变网格多层原始方程差分模式的设计
8
作者 廖洞贤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41-150,共10页
在修正的MM4和一个有限域变网格差分模式的基础上,设计了全球变网格多层原始方程差分模式.可以证明:设计的模式具有质量、能量守恒等整体性质,并具有正确的动、位能转换关系.为了克服高纬地区经线辐合带来的时间步长须取得很小... 在修正的MM4和一个有限域变网格差分模式的基础上,设计了全球变网格多层原始方程差分模式.可以证明:设计的模式具有质量、能量守恒等整体性质,并具有正确的动、位能转换关系.为了克服高纬地区经线辐合带来的时间步长须取得很小的问题,给出了不进行滤波处理并仍能保持整体性质的解决办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变网格 多层原始方程 差分模式 气压预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层原始方程海流数值模式和模拟 被引量:1
9
作者 杨波 钱永甫 《热带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11,共11页
设计了一个两层原始方程海流数值模式。利用1月和7月多年平均的海平面气压场和由该气压场诊断出的海面风场,对此模式的性能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模拟得出的海洋表层及次表层流与实况较为一致。
关键词 海洋 环流模式 数值模拟 原始方程 海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全球气候模式的发展──由对流层向平流层的扩展
10
作者 莫文涛 李维亮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58-167,共10页
采用Arakawa(1976) ̄[1]的σ-p混合坐标,将文献[2]模式由对流层扩展到平流层中层(10hPa).垂直分层采用等lnp方案。发展后的模式不仅在计算上具有很好的稳定性,而且能较好地模拟平均温度场、平均纬向... 采用Arakawa(1976) ̄[1]的σ-p混合坐标,将文献[2]模式由对流层扩展到平流层中层(10hPa).垂直分层采用等lnp方案。发展后的模式不仅在计算上具有很好的稳定性,而且能较好地模拟平均温度场、平均纬向风场和平均经向风场及其季节性变化.同时,在模式对流层之上加上平流层后改善了对流层上层环流的模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流层 平流层 全球气候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舟山西堠门水道潮流能资源评估及发电站选址 被引量:5
11
作者 张洁 纪棋严 +3 位作者 左军成 彭腾腾 苏毓 孙永钊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27-341,共15页
利用海洋模式FVCOM(Finite Volume,primitive equation Community Ocean Model)建立了一个高分辨率的舟山附近海域潮汐潮流模型,通过与历史实测资料进行对比验证了模型模拟结果的可靠性,表明模型可以较好地描述舟山附近海域潮汐潮流运... 利用海洋模式FVCOM(Finite Volume,primitive equation Community Ocean Model)建立了一个高分辨率的舟山附近海域潮汐潮流模型,通过与历史实测资料进行对比验证了模型模拟结果的可靠性,表明模型可以较好地描述舟山附近海域潮汐潮流运动状况。基于模型的模拟结果,估算与分析了舟山西堠门水道的潮流能资源,结果表明,西堠门水道的潮流以往复流为主,年平均流速和年最大流速分别超过1.2 m/s和2.6 m/s,年平均能流密度和年最大能流密度分别超过1.2 kW/m^(2)和6.5 kW/m^(2);西堠门水道的平均流速和平均能流密度存在3处峰值区,其值大小由西北向东南递增;西堠门水道流速和能流密度的季节分布特征相似,1月(冬季)的流速和能流密度最大,4月(春季)和10月(秋季)次之,7月(夏季)最小。结合潮流能发电站选址原则,本文认为册子岛西北岬角处海域可选为西堠门水道潮流能发电站的最佳场址,其总平均功率和有效功率分别为30.0 MW和4.5 MW,与当前已经运行的潮流能发电站相比较,该选址区域的发电能力较为可观,具有极大开发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堠门水道 潮流能 FVCOM Flux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多层原始方程模式的合理性分析
12
作者 王诗文 廖洞贤 《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1-11,共11页
本文分理论基础和数值分析两部份。在第一部份中,利用绝热无耗散多层原始方程模式从理论上证明:如在初始时刻t_0时运动是对称的(包括地形是对称的),则在t>t_0的任一时刻,运动将保持是对称的。还在考虑对称地形情况下用模式进行时间... 本文分理论基础和数值分析两部份。在第一部份中,利用绝热无耗散多层原始方程模式从理论上证明:如在初始时刻t_0时运动是对称的(包括地形是对称的),则在t>t_0的任一时刻,运动将保持是对称的。还在考虑对称地形情况下用模式进行时间数值积分,证明了理沦结果的正确性,因而,理论结果可以作为分析模式合理性的基础。 但是,如考虑实际地形,则由于其对称部份和反对称部份数量相当,运动的对称性会大大降低,受影响的地区主要是北半球高山地区和南半球与之对称的低地。而且,这种影响是从低层逐渐传播到高层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 原始方程模式 合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