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无应力状态量的桥梁成桥内力与成桥线形关系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秦竟熙 苑仁安 但启联 《桥梁建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4-99,共6页
为解决分阶段施工桥梁成桥恒载状态的内力(简称成桥内力)与成桥恒载状态的线形(简称成桥线形)的分析与控制,基于无应力状态法理论建立杆系结构的力学平衡方程和线形控制方程,探究分阶段成形桥梁结构成桥内力与成桥线形的关系,提出成桥... 为解决分阶段施工桥梁成桥恒载状态的内力(简称成桥内力)与成桥恒载状态的线形(简称成桥线形)的分析与控制,基于无应力状态法理论建立杆系结构的力学平衡方程和线形控制方程,探究分阶段成形桥梁结构成桥内力与成桥线形的关系,提出成桥内力与成桥线形独立性原理。以斜拉桥结构为例,验证成桥内力与成桥线形的独立性,提出恒载状态成桥内力与成桥线形独立性控制方法,并对相关的工程应用场景进行说明。结果表明:分阶段成形的桥梁结构,通过主动控制构件单元的无应力状态量,可实现相互独立的结构内力和结构线形;在恒载确定的前提下,通过调整控制单元无应力状态量,可实现相同内力、不同线形的成桥状态和相同线形、不同内力的成桥状态;基于成桥内力与成桥线形独立控制方法可为恒载横向不对称斜拉桥设计、钢桁梁结构内力优化和桥梁施工状态偏差调整等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成桥状态 成桥内力 成桥线形 线形控制方程 相互独立 无应力状态量 理论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应力状态下两河口堆石料蠕变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孙向军 刘立强 +2 位作者 邓韶辉 左永振 潘家军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8-93,101,共7页
堆石料是土石坝的主要填筑材料,其蠕变特性直接决定着土石坝工后变形的大小。对两河口水电站砾石土心墙堆石坝的两种筑坝堆石料,开展室内大型三轴蠕变试验,结果表明:①在低应力水平下,试验侧向应变为正;在高应力水平下,试验侧向应变为负... 堆石料是土石坝的主要填筑材料,其蠕变特性直接决定着土石坝工后变形的大小。对两河口水电站砾石土心墙堆石坝的两种筑坝堆石料,开展室内大型三轴蠕变试验,结果表明:①在低应力水平下,试验侧向应变为正;在高应力水平下,试验侧向应变为负;②采用幂函数外推30 a对应的试验值,将其作为堆石料蠕变试验的极限应变,所得剩余蠕变与时间呈良好的幂函数关系;③最终剪切蠕变与剪应力呈倍数关系,轴向蠕变衰减幂指数与剪切蠕变衰减幂指数基本相等,最终轴向蠕变是最终剪切蠕变的1.5倍。最后,提出了更简洁的两参数幂函数蠕变模型,模型参数物理含义明确,便于在工程中使用。研究可为土石坝工后变形的初步估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应力状态 剩余蠕变 最终剪切蠕变模量 衰减幂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平面梁单元的几何非线性分阶段成形平衡方程 被引量:16
3
作者 苑仁安 秦顺全 +1 位作者 王帆 但启联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5-49,共5页
为探讨几何非线性条件下基于平面梁单元分阶段成形结构最终状态的影响因素,结合其成形特点,以结构的无应力状态为分析起点计算结构系统的总势能,根据最小势能原理,建立结构分阶段成形时不考虑其成形过程的力学平衡方程,获得结构最终状... 为探讨几何非线性条件下基于平面梁单元分阶段成形结构最终状态的影响因素,结合其成形特点,以结构的无应力状态为分析起点计算结构系统的总势能,根据最小势能原理,建立结构分阶段成形时不考虑其成形过程的力学平衡方程,获得结构最终状态与平面梁单元无应力状态量的关系,在全量列式平衡方程的基础上,推导出增量列式求解方程,并通过算例说明平衡方程的应用。对计算结果和平衡方程的分析表明:对于由梁单元组成的分阶段成形结构,当结构体系、外荷载和边界条件一定时,即使在考虑结构几何非线性效应的前提下,其最终状态的确定只与梁单元的无应力长度和无应力曲率有关,与其成形过程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面梁单元 分阶段成形 结构最终状态 无应力状态量 几何非线性 平衡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平面壳单元的分阶段成形结构平衡方程 被引量:13
4
作者 许磊平 秦顺全 马润平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57-862,共6页
为探讨基于平面壳元的分阶段成形结构终状态的影响因素,建立了包含平面壳元无应力状态量的结构平衡方程.以等参平面壳单元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单元内任意一点的无应力状态量与单元高斯积分点处无应力状态量的关系;以单元的无应力状态作为... 为探讨基于平面壳元的分阶段成形结构终状态的影响因素,建立了包含平面壳元无应力状态量的结构平衡方程.以等参平面壳单元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单元内任意一点的无应力状态量与单元高斯积分点处无应力状态量的关系;以单元的无应力状态作为零点计算结构的总势能,并根据最小势能原理,导出了包含平面壳元无应力状态量的结构平衡方程,获得了结构终状态与平面壳元无应力状态量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当结构体系、外荷载和边界条件一定时,如能保证壳元的无应力状态量一定,则结构的终状态是一定的,与分阶段成形过程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阶段成形结构 终状态 平衡方程 平面壳元 无应力状态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C2模型中的top-Higgs粒子在大型强子对撞机上单体产生过程的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乔庆鹏 张向丹 赵先林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3-75,共3页
TC2模型是受人关注的新物理模型之一,但此模型的正确性需要高能物理实验来检验.欧洲核子中心的大型强子对撞机(LHC)的即将投入运行无疑为此模型的检验提供了契机.对TC2模型的中性特征粒子top-Higgs在LHC上单体产生的过程进行了计算.研... TC2模型是受人关注的新物理模型之一,但此模型的正确性需要高能物理实验来检验.欧洲核子中心的大型强子对撞机(LHC)的即将投入运行无疑为此模型的检验提供了契机.对TC2模型的中性特征粒子top-Higgs在LHC上单体产生的过程进行了计算.研究结果表明,在大多数合理的参数空间内,这个过程的散射截面能够达到数十个pb的量级,因此,这个反映过程值得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C2模型 LHC TOP-HIGGS 单体末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阶段成形杆系结构几何非线性平衡方程 被引量:17
6
作者 苑仁安 秦顺全 王帆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50-55,共6页
为探讨几何非线性条件下分阶段成形结构最终状态的确定因素,以平面杆单元为对象进行分析。考虑几何非线性效应,定义单元零应力时的几何外形为其无应力状态量,采用最小势能原理建立局部坐标系和整体坐标系下,分阶段成形杆系结构不考虑其... 为探讨几何非线性条件下分阶段成形结构最终状态的确定因素,以平面杆单元为对象进行分析。考虑几何非线性效应,定义单元零应力时的几何外形为其无应力状态量,采用最小势能原理建立局部坐标系和整体坐标系下,分阶段成形杆系结构不考虑其成形过程的力学平衡方程,获得结构最终状态与构件单元无应力状态量之间的关系。利用平衡方程,可直接计算分阶段成形结构最终状态的内力和位移,而无需逐阶段累加。通过平衡方程和算例证明:分阶段成形的杆系结构,即使在考虑结构几何非线性效应的前提下,只要最终状态构件单元的无应力状态量确定,则最终状态结构的内力和位移与结构的成形过程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面杆单元 分阶段成形 结构最终状态 无应力状态量 几何非线性 平衡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限自动机积的初(末)态试验序列、UIO序列和同步序列 被引量:7
7
作者 谢正卫 邓培民 易忠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8-31,共4页
主要对积运算后有限自动机的初(末)态试验序列、U IO序列和同步序列进行了讨论,给出了积运算后的有限自动机与积运算前有限自动机的初(末)态试验序列、U IO序列和同步序列的联系,并给出了极小有限自动机的初态试验序列与U IO序列间的联系。
关键词 有限自动机 积运算 初(末)态试验序列 UIO序列 同步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模型和实际差异的非线性离散动态系统最优控制 被引量:5
8
作者 李俊民 万百五 黄正良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32-37,共6页
针对模型与实际存在一定差异的情况 ,提出了一种求解非线性离散系统最优控制的动态系统优化和参数估计集成 (DynamicIntegratedSystemOptimizationandParameterEstimation ,简称DISOPE)的研究法 .推导出一组求解一类有终端等式约束的非... 针对模型与实际存在一定差异的情况 ,提出了一种求解非线性离散系统最优控制的动态系统优化和参数估计集成 (DynamicIntegratedSystemOptimizationandParameterEstimation ,简称DISOPE)的研究法 .推导出一组求解一类有终端等式约束的非齐次的线性两点边值问题的递推公式 ,对于有终端等式约束的非线性最优控制问题得到了在计算上易于实现的一种DISOPE迭代算法 ,通过修正的基于模型优化和参数估计的迭代求解 ,获得实际控制问题的最优解 .给出了该算法收敛的一个充分条件 ,仿真例子说明了该算法的性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 离散动态系统 模型失配 最优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2e)反应中末态波函数的动量相关 被引量:3
9
作者 张穗萌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527-532,共6页
在Berakdar工作的基础上,从动量相关的角度入手,导出了任意几何条件下的索末菲参量。并由此计算了入射能为50eV和150eV时,电子入射离化He原子的三重微分截面(TDCS)。将计算结果与相应的实验测量和CCC理论结果进行比较发现:尽管计算与实... 在Berakdar工作的基础上,从动量相关的角度入手,导出了任意几何条件下的索末菲参量。并由此计算了入射能为50eV和150eV时,电子入射离化He原子的三重微分截面(TDCS)。将计算结果与相应的实验测量和CCC理论结果进行比较发现:尽管计算与实验略有偏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末态波函数 坐标相关 动量相关 (E 2E)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20CrMoV121钢长时间时效后材质状态试验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梁 谢晶 王鹏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37-141,共5页
开展在役高温部件的材质状态检验,掌握设备的安全状态和寿命损耗,对保障设备的安全运行,合理地安排机组检修周期,降低检修成本等,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解设备的安全状态和寿命损耗,对某电厂经12万h长期运行后的X20CrMoV121钢制末级过热器... 开展在役高温部件的材质状态检验,掌握设备的安全状态和寿命损耗,对保障设备的安全运行,合理地安排机组检修周期,降低检修成本等,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解设备的安全状态和寿命损耗,对某电厂经12万h长期运行后的X20CrMoV121钢制末级过热器管及高温再热器管进行了拉伸试验、显微组织分析及高温持久断裂试验。结果表明,运行管与原始管相比强度有所下降;沉淀相发生熟化,同时还出现了局部板条特征减弱,板条内出现亚结构,位错密度明显降低;高温持久强度仍然高于设计值。综合分析表明,经12万h长期运行后的X20CrMoV121管发生了一定程度的老化,但仍可满足设计工况下安全运行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Cr钢 末级过热器管 高温再热器管 受热面管 拉伸性能 显微组织 持久强度 状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寻找Δ-Δ双重子的实验设计
11
作者 陈陶 叶沿林 +3 位作者 杨春 应军 徐春成 孙哲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62-169,共8页
通过MonteCarlo模拟,完成了TRIUMF实验室的寻找Δ-Δ双重子实验的设计方案。在充分利用信号过程p+d→p+d*,d*→p+p+π-与背景过程p+n→p+p+π-物理特性的差异的基础上,寻找到相应的切割条件... 通过MonteCarlo模拟,完成了TRIUMF实验室的寻找Δ-Δ双重子实验的设计方案。在充分利用信号过程p+d→p+d*,d*→p+p+π-与背景过程p+n→p+p+π-物理特性的差异的基础上,寻找到相应的切割条件,给出了实验设备的设置条件,定量地分析了实验设计对信噪比的贡献。同时还分析了出射的低能质子受终态相互作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重子 信噪比 终态相互作用 实验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介子系统CP破坏研究
12
作者 鲁公儒 杨延栋 刘家福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2年第4期41-51,共11页
本文对B介子系统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计算了Bd与Bs到各种可能双重子未态衰变过程中的cp破坏效应。我们的结论是:Bs系统中存在大的混合效应,但cp破坏的不对称号参数较小,实验上难以探测到。Bd系统中,B_d^o(■_d^o)→P过程是观测cp破... 本文对B介子系统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计算了Bd与Bs到各种可能双重子未态衰变过程中的cp破坏效应。我们的结论是:Bs系统中存在大的混合效应,但cp破坏的不对称号参数较小,实验上难以探测到。Bd系统中,B_d^o(■_d^o)→P过程是观测cp破坏的最有希望的反应道,观察到cp破坏需b对数甘为10~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介子系统 双重子未态 CP破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振动激发HeI_2分子振动预离解寿命和终转动态分布
13
作者 赵显 关大任 +1 位作者 邓从豪 李百东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97-304,共8页
用含时黄金规则波包法,对HeI2分子在低初始振动激发(v<12)态下振动预离解动力学作了全维量子力学计算。所预言的总衰变宽度和寿命与谱线宽和皮秒时间分解的实时态-态测量外推数据符合得相当好。计算的总衰变宽度对初始振动... 用含时黄金规则波包法,对HeI2分子在低初始振动激发(v<12)态下振动预离解动力学作了全维量子力学计算。所预言的总衰变宽度和寿命与谱线宽和皮秒时间分解的实时态-态测量外推数据符合得相当好。计算的总衰变宽度对初始振动态v是敏感的并呈现一种非线性关系。结果表明低振动激发HeI2分子衰变模式仍应是量子力学的。除终态相互作用对决定终转动分布有重要作用以外,首次发现,低振动激发态的初始特性也能显著影响终转动态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预离解 分子寿命 终转动态分布 二碘化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出土战国文献中的语气词“矣”
14
作者 张玉金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21-531,共11页
出土战国文献中的"矣"可以作句末语气词,也可以作句中语气词,前者很常见,后者很少见。句末语气词"矣"可以用于陈述句句末,也可以用于感叹句句末,前者很常见,后者很少见。陈述句句末的"矣"可以用于单句、... 出土战国文献中的"矣"可以作句末语气词,也可以作句中语气词,前者很常见,后者很少见。句末语气词"矣"可以用于陈述句句末,也可以用于感叹句句末,前者很常见,后者很少见。陈述句句末的"矣"可以用于单句、复句、紧缩复句句末,还可以用于复句前一分句句末。不管用于陈述句句末,还是祈使句句末,"矣"都表示出现新情况的语气。句末语气词"矣"还可以和语气词"尔"连用,表示陈述语气。句中语气词"矣"可以用在转折短语、连谓短语之中,有表示停顿的作用,也表示动作实现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土战国文献 语气词 “矣” 句末语气词 句中语气词 陈述语气 实现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通话发音评估性能改进 被引量:2
15
作者 齐欣 肖云鹏 叶卫平 《中文信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8-55,共8页
为减少噪声环境对评估性能的影响,该文将PNCC参数引入普通话发音评估。结果表明,其评分相关性在普通话测试实录音数据库上较传统MFCC参数提高了6.6%。在此基础上,对汉语声学模型拆分方法进行了研究,提出将声母介音+韵母模型拆分方法应... 为减少噪声环境对评估性能的影响,该文将PNCC参数引入普通话发音评估。结果表明,其评分相关性在普通话测试实录音数据库上较传统MFCC参数提高了6.6%。在此基础上,对汉语声学模型拆分方法进行了研究,提出将声母介音+韵母模型拆分方法应用到发音评估中。使用这种拆分方式的评估系统总错误率降低5.6%,专家打分相关性则提高了0.056。该文还对模型最佳状态数的选取进行讨论,并提出模型状态数混合和不同配置综合评分两种混合评分方案,在相关性上较同等条件下3状态模型分别提高了0.021和0.01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音评估 PNCC 模型拆分 HMM状态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原子(e,2e)反应中的初态扭曲效应与末态电子关联效应 被引量:1
16
作者 徐永亮 蒋晓涵 +3 位作者 潘霖庆 赖卓劲 陈德锋 陈长进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928-934,共7页
本文利用BBK模型和DWBA模型计算共面非对称几何条件下中、低能电子碰撞电离H原子的三重微分截面,所得结果与实验测量进行比较,进而研究初态入射电子的扭曲效应和末态出射电子之间的关联效应对三重微分截面的影响,并对这些影响给出定性... 本文利用BBK模型和DWBA模型计算共面非对称几何条件下中、低能电子碰撞电离H原子的三重微分截面,所得结果与实验测量进行比较,进而研究初态入射电子的扭曲效应和末态出射电子之间的关联效应对三重微分截面的影响,并对这些影响给出定性的物理解释.我们发现,初态扭曲效应比较微弱,在150 e V以上入射能量时可以忽略;而末态关联效应则十分重要,它会抑制Binary峰的高度,改善Recoil峰的形状,并且使Binary峰和Recoil峰都向大角度偏移,从而使理论结果更接近实验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碰撞电离 三重微分截面 初态扭曲效应 末态关联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投资者与东道国争端解决上诉机制改革的分歧与展望:一个文献综述 被引量:4
17
作者 漆彤 方镇邦 《国际商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0-73,共14页
ISDS上诉机制改革是当前国际投资争端解决领域的讨论焦点。从理论起点到制度设计再到各国立场,均存在明显的意见分歧。关于建立ISDS上诉机制的理论起点,争议主要集中于上诉机构在解决ISDS机制一致性和准确性问题方面的作用以及有关终局... ISDS上诉机制改革是当前国际投资争端解决领域的讨论焦点。从理论起点到制度设计再到各国立场,均存在明显的意见分歧。关于建立ISDS上诉机制的理论起点,争议主要集中于上诉机构在解决ISDS机制一致性和准确性问题方面的作用以及有关终局性与效率的讨论。关于ISDS上诉机制的制度设计,分歧主要存在于审查范围与标准、上诉效力、审裁员选任、裁决执行等方面。作为政府领导型的改革,国家在ISDS改革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并由此反映出不同的路径偏好和动力差异。有关ISDS上诉机构改革的分歧从根本上体现了国际投资法治正围绕着"南北矛盾"及"公私矛盾"演化形成新的平衡。尽管如此,ISDS上诉机制改革仍有望在提高仲裁员的公正性与专业性、提高仲裁效率等已有较高程度共识的领域形成突破并向前发展。保护主义抬头及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下的外部环境亦呼唤ISDS上诉机制改革为提升全球投资治理结构注入新的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投资者—东道国争端解决 上诉机制 一致性 准确性 终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微分系统的数值模拟与可视化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贤波 窦家维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1年第28期6785-6790,6801,共7页
脉冲微分系统理论及应用研究近年来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对于一些较复杂的系统,进行理论分析很困难时,就必须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对其进行研究。研究对于脉冲微分系统进行数值模拟的算法设计问题。建立了动态赋值函数算法,并针对脉冲系统的特... 脉冲微分系统理论及应用研究近年来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对于一些较复杂的系统,进行理论分析很困难时,就必须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对其进行研究。研究对于脉冲微分系统进行数值模拟的算法设计问题。建立了动态赋值函数算法,并针对脉冲系统的特点,将求解微分方程数值解的龙格库塔法与脉冲点判别及处理有机结合,设计出求解脉冲微分系统的数值算法。由于可以方便地调用动态赋值函数算法,所设计的数值算法具有通用性。对一般的脉冲微分系统可求其数值解、绘制系统终态图及时间序列图等。选择了两类典型的脉冲微分系统为例,对其进行数值模拟,得到了一些有意义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微分系统 龙格-库塔算法 终态图 数值模拟 时间序列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庄子》的“反动”思想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媛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3年第6期48-52,60,共6页
“反动”是《庄子》思想和言说的一个特点 ,“反”处于不断的运动中。从道与社会、道与物、道与个人的关系以及达道对个人修养的要求可明了“动中之反”和“静中之反”。动静是“反”的两个方面 ,向道返归是运动的态势 ,向道返归又要求... “反动”是《庄子》思想和言说的一个特点 ,“反”处于不断的运动中。从道与社会、道与物、道与个人的关系以及达道对个人修养的要求可明了“动中之反”和“静中之反”。动静是“反”的两个方面 ,向道返归是运动的态势 ,向道返归又要求虚静之心。庄子“反动”的思想是由一种特别的言说即“反动”的言说来表达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 “反动”之道 言说方式 指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ESⅢ上τ轻子对产生阈附近衰变分支比测量的模拟研究
20
作者 花春飞 莫晓虎 +49 位作者 李玉晓 边渐鸣 曹国富 曹学香 陈申见 邓子艳 傅成栋 高原宁 何康林 何苗 黄彬 黄性涛 季晓斌 李海波 李卫东 梁羽铁 刘春秀 刘怀民 刘秋光 刘锁 马秋梅 马想 冒亚军 毛泽普 潘明华 庞彩莹 平荣刚 秦亚红 邱进发 孙胜森 孙永昭 王纪科 王亮亮 文硕频 伍灵慧 谢宇广 徐敏 严亮 尤郑昀 俞国威 苑长征 袁野 张长春 张建勇 张学尧 张瑶 郑阳恒 朱永生 朱志丽 邹佳恒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081-1087,共7页
利用BESⅢ的离线软件系统模拟τ轻子对在其产生阈处衰变到包含eμ和eπ子的末态;借助粒子鉴别软件对衰变末态进行筛选,得到相应的探测效率及本底比率,由此估算出相应于特定统计误差精度要求的数据获取时间。
关键词 τ阈值 eμ和eπ末态 分支比 模拟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