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响应面法优化香榧仁挤压-复形工艺
1
作者 徐一凡 王鹏 +3 位作者 王先波 叶伟华 何志平 吴峰华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1-126,共6页
以香榧仁为原料,以复形率、整粒率以及二者的综合评分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优化挤压-复形香榧仁的制备工艺。结果表明:最佳挤压-复形工艺为香榧仁水分含量15%、挤压压力3MPa、挤压时间50s、复形时间5min。在此条件下,... 以香榧仁为原料,以复形率、整粒率以及二者的综合评分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优化挤压-复形香榧仁的制备工艺。结果表明:最佳挤压-复形工艺为香榧仁水分含量15%、挤压压力3MPa、挤压时间50s、复形时间5min。在此条件下,香榧仁复形率和整粒率分别为91.41%±2.39%、83.01%±1.86%,综合评分为88.05±1.17。微观结构分析结果显示,挤压-复形后的香榧仁组织结构更为疏松多孔。与炒制香榧仁相比,挤压-复形再烤制的成品去衣率更高、口感更为酥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榧仁 挤压-复形 响应面法 微观结构 感官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操作参数对双螺杆挤压机挤压效果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44
2
作者 杨绮云 李德溥 徐克非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4-17,共4页
通过实验研究了荞麦、黑米、薏米三种谷物的混合物料为原料时,双螺杆挤压机的螺杆转速、物料湿度、机筒温度三种操作参数对双螺杆挤压机的挤压膨化效果(以糊化度衡量)的影响。依据可旋转中心组合实验设计及实验数据建立了相关的统计... 通过实验研究了荞麦、黑米、薏米三种谷物的混合物料为原料时,双螺杆挤压机的螺杆转速、物料湿度、机筒温度三种操作参数对双螺杆挤压机的挤压膨化效果(以糊化度衡量)的影响。依据可旋转中心组合实验设计及实验数据建立了相关的统计模型,通过对响应面和等高线的分析,得出了三种操作参数的最佳取值范围。本实验研究对于开发谷物膨化食品、探索双螺杆挤压机加工谷物原料的挤压机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螺杆挤压机 系统分析模型 响应面分析法 食品加工 操作参数 挤压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螺杆挤压机功耗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杨绮云 李德溥 徐克非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50-53,共4页
本文研究了以荞麦、黑米、薏米三种谷物的混合物料为原料时 ,双螺杆挤压机的螺杆转速 ,物料湿度、机筒温度三种操作参数对双螺杆挤压机的功率消耗 (以单耗衡量 )的影响。依据可旋转中心组合实验设计及实验数据建立了相关的统计模型 ,通... 本文研究了以荞麦、黑米、薏米三种谷物的混合物料为原料时 ,双螺杆挤压机的螺杆转速 ,物料湿度、机筒温度三种操作参数对双螺杆挤压机的功率消耗 (以单耗衡量 )的影响。依据可旋转中心组合实验设计及实验数据建立了相关的统计模型 ,通过对响应面和等高线的分析 ,得出了三种操作参数的最佳取值范围。本研究对于开发谷物膨化食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螺杆挤压机 食品加工 挤压加工 系统分析模型 响应面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膨化花生粉抗氧化性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张良晨 王波 +3 位作者 石太渊 鲁明 迟吉捷 刘晓晶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24-27,共4页
为了提高膨化花生粉的抗氧化性,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了提高膨化花生粉抗氧化性最为有效的抗氧化剂种类,利用OXITEST油脂氧化仪以抗氧化时间为响应值,采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抗氧化剂的配比。结果表明:TBHQ与PG的组合可显著增强膨化花生粉... 为了提高膨化花生粉的抗氧化性,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了提高膨化花生粉抗氧化性最为有效的抗氧化剂种类,利用OXITEST油脂氧化仪以抗氧化时间为响应值,采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抗氧化剂的配比。结果表明:TBHQ与PG的组合可显著增强膨化花生粉的抗氧化性,加入增效剂柠檬酸后,其效果更为明显;当TBHQ添加量为0.013%(以样品所含油脂计,下同),PG添加量为0.001%,柠檬酸添加量为0.007%时,膨化花生粉抗氧化性最好,抗氧化时间为44.79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化花生粉 抗氧化性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向旋转双螺杆挤压机产量和膨化效果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文东辉 杨绮云 +1 位作者 李德溥 徐克非 《食品与机械》 CSCD 2000年第4期17-19,共3页
采用向应面法研究同向旋转双螺杆挤压机操作变量对产量的影响 ,实验研究表明喂料速度和螺杆转速对常量有著影响 ,并在获得最大产量和良好膨化效果状态下对喂料速度和螺杆转速进行了优化 ,拟合的二阶统计模型适用于生产和挤压控制设计。
关键词 粮食加工 双螺杆挤压 膨化效果 响应面法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曲面法优化啮合同向双螺杆挤出机固体输送段主机功率消耗和固体输送量的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伊大龙 罗兵 袁捷朝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43-48,共6页
采用响应曲面法中Box-Behnken方法设计试验并分析,建立了啮合同向双螺杆挤出机固体输送段功率消耗和固体输送量的多因素二次多项式数学模型。探讨了主要因素对功率和输送量的影响及其交互作用。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模型所预测的功率和... 采用响应曲面法中Box-Behnken方法设计试验并分析,建立了啮合同向双螺杆挤出机固体输送段功率消耗和固体输送量的多因素二次多项式数学模型。探讨了主要因素对功率和输送量的影响及其交互作用。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模型所预测的功率和输送量与试验得到的数据误差小于10%。利用试验得到功率和固体输送量的回归方程,可实现对啮合同向双螺杆挤出机固体输送段功率消耗和固体输送量的预测和优化,提高能效,节约能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啮合同向双螺杆挤出机 固体输送 主机功率 固体输送量 响应曲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金针菇栽培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李莹 赵新海 +3 位作者 张庆华 钟丽娟 胡琴琴 白晓瑞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2期99-107,共9页
以提高金针菇单瓶产量为目的,以常规生产为对照,通过单因素试验、Plackett-Burman试验、响应面优化法、验证试验分析培养基装瓶量、灭菌前pH、接种量、搔菌深度、搔菌补水量对金针菇单瓶平均产量的影响。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单瓶平均产... 以提高金针菇单瓶产量为目的,以常规生产为对照,通过单因素试验、Plackett-Burman试验、响应面优化法、验证试验分析培养基装瓶量、灭菌前pH、接种量、搔菌深度、搔菌补水量对金针菇单瓶平均产量的影响。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单瓶平均产量分别在装瓶量1000 g、灭菌前pH值6.80、接种量35 mL、搔菌深度10 mm、搔菌补水量10 mL时达到最大值;Plackett-Burman试验表明装瓶量、灭菌前pH和搔菌补水量是影响金针菇单瓶平均产量的关键因素;响应面优化法预测的最优化条件为培养基装瓶量1004.05 g、灭菌前pH值6.83、搔菌补水量11.41 mL,金针菇单瓶平均产量为473.81 g;结合单因素试验及响应面预测,将验证试验设置为培养基装瓶量(1000±5)g、灭菌前pH值(6.80±0.10)、搔菌补水量(11±1)mL、搔菌深度(10±2)mm、接种量(35±5)mL,金针菇单瓶平均产量为466.36 g,比对照组提高11.63 g,与预测值接近,相对误差为1.57%,试验设计符合生产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响应面法 金针菇 单瓶平均产量 单因素试验 栽培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曲面法优化同向旋转双螺杆挤出机最大固体输送量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袁捷朝 罗兵 +2 位作者 毕超 王文飞 伊大龙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02-105,共4页
采用响应曲面法对φ34 mm同向旋转双螺杆挤出机的最大固体输送量进行研究。建立了以最大固体输送量为目标函数的二次式多项数学模型,探讨了目标函数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交互作用。结果表明,模型所预测的最大固体输送量和实验值之间的误... 采用响应曲面法对φ34 mm同向旋转双螺杆挤出机的最大固体输送量进行研究。建立了以最大固体输送量为目标函数的二次式多项数学模型,探讨了目标函数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交互作用。结果表明,模型所预测的最大固体输送量和实验值之间的误差小于10%,当螺杆转速为124 r/min、螺纹元件螺旋升角为32°、物料粒径为2.7 mm时,最大固体输送量达到534 g/min,这比优化前的最大固体输送量提高了7.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向旋转双螺杆挤出机 固体输送 响应曲面法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曲面法优化啮合同向双螺杆挤出机固体输送段主机功率消耗和固体输送量的研究(Ⅱ)
9
作者 袁捷朝 张雅琴 +2 位作者 罗兵 伊大龙 任峰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48-52,共5页
采用响应曲面法(RSM)中Box-Behnken方法设计实验并分析,建立了啮合同向双螺杆挤出机固体输送段,单导程螺纹元件粉料输送的功率消耗和固体输送量的多因素二次多项式数学模型。探讨了主要因素对功率和输送量的影响及其交互作用。验证了模... 采用响应曲面法(RSM)中Box-Behnken方法设计实验并分析,建立了啮合同向双螺杆挤出机固体输送段,单导程螺纹元件粉料输送的功率消耗和固体输送量的多因素二次多项式数学模型。探讨了主要因素对功率和输送量的影响及其交互作用。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模型所预测的功率消耗和输送量与实验得到的数据误差小于10%。利用实验所得功率和固体输送量的回归方程,可实现对啮合同向双螺杆挤出机固体输送段功率消耗和固体输送量的预测和优化,提高能效,节约能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啮合同向双螺杆挤出机 固体输送 粉料输送 功率消耗 固体输送量 响应曲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