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诗话园林--用中国山水诗解码私家园林的视觉审美特征和审美追求 被引量:7
1
作者 王舒扬 宋昆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94-96,共3页
私家园林和山水诗有着相似的视觉审美特征和审美追求,审美特征包括色彩美、形式美、韵律美和含蓄美;审美追求有对精致细节的追求,对恢宏壮丽的追求,对平淡自然的追求。不同之处在于私家园林之美景需要游览者将客观实景中的"具象感... 私家园林和山水诗有着相似的视觉审美特征和审美追求,审美特征包括色彩美、形式美、韵律美和含蓄美;审美追求有对精致细节的追求,对恢宏壮丽的追求,对平淡自然的追求。不同之处在于私家园林之美景需要游览者将客观实景中的"具象感观"转化为对于自然和人生的"抽象心观";而山水诗则是作者的"心中之画",摆脱了客观丘壑具体形象的束缚,是表象、抒情、理念合而为一的有机整体。山水诗是私家园林这一古代文人精神家园的文字解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山水诗 私家园林 审美特征 审美追求 士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韵律特征的诗歌生成模型
2
作者 吴林东 何向真 万福成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162-170,共9页
诗歌生成中的韵律规范和主题一致性一直以来都是自然语言生成领域的研究热点。为提升诗歌生成中的韵律规范,提出了基于Transformer结合韵律特征的诗歌生成模型(Transformer and prosodic features poetry generation model,TPPG)。根据... 诗歌生成中的韵律规范和主题一致性一直以来都是自然语言生成领域的研究热点。为提升诗歌生成中的韵律规范,提出了基于Transformer结合韵律特征的诗歌生成模型(Transformer and prosodic features poetry generation model,TPPG)。根据韵律特征建立平仄韵律词库和平声韵脚词库,在Transformer编码器中引入平仄韵律编码,模型训练过程中可以捕获更多平仄韵律特征的信息,学习到多种诗歌韵律;最终根据建立的平声韵脚词库规范诗歌生成韵脚,运用极大后验概率对于候选的诗歌选择当前赋有韵律特征规范的最优诗句,整体提升诗歌规范性和流畅性。实验结果表明TPPG模型生成的诗歌能够很好地符合韵律,在人工评价和机器评价中均有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歌生成 韵律库 韵律编码 韵律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宋代诗词中的竹家具品类与设计特征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张小开 朱婷婷 孙媛媛 《家具与室内装饰》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2-47,共6页
文章旨在对宋代竹家具进行系统性的研究。基于文献研究法对宋代诗词中的宋代竹家具进行品类与设计特征研究,通过研究宋代文字记载中的竹家具为切入点,对宋代竹家具进行了系统归纳和整理;并对宋代竹家具进行品类分析,提出宋代竹家具至少... 文章旨在对宋代竹家具进行系统性的研究。基于文献研究法对宋代诗词中的宋代竹家具进行品类与设计特征研究,通过研究宋代文字记载中的竹家具为切入点,对宋代竹家具进行了系统归纳和整理;并对宋代竹家具进行品类分析,提出宋代竹家具至少有50余种。进而归纳总结提出文字记载中宋代竹家具具有系统的品类、风雅的设计、“通”“专”的功能、圆竹与围合工艺、独特的审美、文化的隐喻六大设计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诗词 竹家具 品类特征 设计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朦胧诗的语法特征到文学性的实现 被引量:1
4
作者 吴永强 邓忠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19-125,共7页
文学性是诗歌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而朦胧诗作为中国新诗的代表之一,其文学性的阐释还不够深入。认知语法作为一种成熟的语言学范式,其语法本身有意义、语法选择体现思维选择的基本理念,可以为朦胧诗文学性的研究提供一条新的路径,即从... 文学性是诗歌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而朦胧诗作为中国新诗的代表之一,其文学性的阐释还不够深入。认知语法作为一种成熟的语言学范式,其语法本身有意义、语法选择体现思维选择的基本理念,可以为朦胧诗文学性的研究提供一条新的路径,即从诗歌语言的特征入手,探讨其意义的内涵,并以此为基础从概念化和哲学意蕴这两个层面进行朦胧诗文学性的解读。这样的研究理路的优势在于能够发现以往朦胧诗研究没有发现的问题,同时可以对曾经解释不十分明晰的问题提供基于认知科学的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朦胧诗 认知语法 朦胧诗的语法特征 朦胧诗的文学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谭莹的《论词绝句》及其学术价值 被引量:6
5
作者 谢永芳 《图书馆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72-175,共4页
谭莹的《论词绝句》具备一定的理论品格、鲜明的地域特色和难得的史料价值,能够代表整个清代论词绝句的学术水准。谭莹《论词绝句》的出现是多种主客观因素共同促成的结果。
关键词 谭莹 论词绝句 理论品格 地域特色 词学史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忧郁的诗魂——戴望舒诗歌的美学特征 被引量:4
6
作者 谭德晶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75-79,共5页
戴望舒诗歌中的忧郁具有浓厚的形而上色彩。其忧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不可捉摸性、普遍性和深沉性 ,它们共同组成了戴望舒诗歌艺术的美学特征。
关键词 戴望舒 诗歌 忧郁 美学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初山左遗民诗群的分布态势与创作特征 被引量:4
7
作者 张兵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3-20,共8页
明清之际频繁的诗文社事和浓厚的诗文化氛围,促成了山左遗民诗群创作的盛况;而清初的政治和军事局势,对于这个诗群成员处世心态的选择与人格类型的形成有过不可低估的影响。由相同或相近的处世态度和人格特点所决定,山左遗民诗群也... 明清之际频繁的诗文社事和浓厚的诗文化氛围,促成了山左遗民诗群创作的盛况;而清初的政治和军事局势,对于这个诗群成员处世心态的选择与人格类型的形成有过不可低估的影响。由相同或相近的处世态度和人格特点所决定,山左遗民诗群也呈现出较为一致的创作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左遗民诗群 诗文化氛围 分布态势 创作特征 遗民诗 创作倾向 清朝初期 处世态度 人格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胡适新诗本体话语的差异性建构 被引量:2
8
作者 段从学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50-155,共6页
胡适为新诗合法性辩护的本体话语,是通过强化新诗与旧诗之间的差异性特征,以及诗与散文共同的语言特征建立起来的,并未过多地关注新诗自身的文体特征。中国新诗的发展,因此不是沿袭,而是一个不断背叛和反抗胡适设定的新诗本体话语的历... 胡适为新诗合法性辩护的本体话语,是通过强化新诗与旧诗之间的差异性特征,以及诗与散文共同的语言特征建立起来的,并未过多地关注新诗自身的文体特征。中国新诗的发展,因此不是沿袭,而是一个不断背叛和反抗胡适设定的新诗本体话语的历史过程。胡适的差异性本体话语,实际上以自身的缺口,敞开了新诗的历史可能,我们对新诗的历史评价,不宜简单地以胡适的理论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适 新诗 本体话语 文体特征 新旧之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留学经验与中国现代都市诗——以孙大雨为中心 被引量:3
9
作者 李丹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03-109,共7页
中国现代早期都市诗皆出自留学生在异域大都会的经验。《纽约城》、《自己的写照》以纽约的都市景象为题,前者短小,节奏明快,后者繁复,格律严整,既是孙大雨的名作,也是中国现代都市诗的名篇。与其前的西方现代主义都市诗及此后生成于中... 中国现代早期都市诗皆出自留学生在异域大都会的经验。《纽约城》、《自己的写照》以纽约的都市景象为题,前者短小,节奏明快,后者繁复,格律严整,既是孙大雨的名作,也是中国现代都市诗的名篇。与其前的西方现代主义都市诗及此后生成于中国的都市诗相比,留学生的都市诗属于前现代主义之作,这和他们处身异域都市却不属于那里的特点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都市诗 孙大雨 纽约 异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诗歌传播学的学理背景与学科特质 被引量:4
10
作者 梁笑梅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138-141,共4页
“诗歌传播方式的重建”和“诗歌精神的重建”、“诗体的重建”一起作为新诗二次革命的逻辑起点,理应得到高度重视。立足于中国诗学文化传统,进行中国诗学与传播学的交叉研究,中国诗歌传播学的学科特质已经渐趋明显。这既是中国传播学... “诗歌传播方式的重建”和“诗歌精神的重建”、“诗体的重建”一起作为新诗二次革命的逻辑起点,理应得到高度重视。立足于中国诗学文化传统,进行中国诗学与传播学的交叉研究,中国诗歌传播学的学科特质已经渐趋明显。这既是中国传播学的本土化重构和专业化拓展的有益尝试,更是中国诗歌研究的传播学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诗歌传播学 新诗二次革命 学科特质 专业拓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20世纪散文诗对中国新诗诗体建设的负面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珂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76-81,共6页
散文诗是20世纪中国文学中的一种特殊的抒情文体,它的文体特性长期被新诗人误解。散文诗几乎成为新诗初期的流行诗体,受到中国新诗人的极端重视。散文诗给了新诗人过多的文体自由,不仅造成新诗人对"散文美"的过度追求,还助长... 散文诗是20世纪中国文学中的一种特殊的抒情文体,它的文体特性长期被新诗人误解。散文诗几乎成为新诗初期的流行诗体,受到中国新诗人的极端重视。散文诗给了新诗人过多的文体自由,不仅造成新诗人对"散文美"的过度追求,还助长了新诗诗体建设史中长期存在的文体自由与文体法则的极端对抗,是百年新诗无法建立起相对定型的诗体的重要原因之一。用"散文诗"这个术语作为这种抒情文体的体裁名称是不准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诗 散文诗 文体特征 文体 诗体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佛道基因与高允诗赋的文学定位 被引量:3
12
作者 赵逵夫 王峥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17-122,共6页
高允一生创作有多首与佛、道相关的诗赋作品。受佛、道的影响,高允形成了恬淡克己的政治心态,《塞上翁诗》标志着这一心态的最终形成。在与佛、道相关的作品中,《代都赋》针对北魏文成帝"复兴佛教运动"弊端而作,显示出不同于其他歌颂... 高允一生创作有多首与佛、道相关的诗赋作品。受佛、道的影响,高允形成了恬淡克己的政治心态,《塞上翁诗》标志着这一心态的最终形成。在与佛、道相关的作品中,《代都赋》针对北魏文成帝"复兴佛教运动"弊端而作,显示出不同于其他歌颂题材的特殊性。从现存作品来看,高允诗风古朴,诗赋创作注重氛围的营造,思想和情感表达多以淡化得失为主。在作品取材和声律方面,显示出向南朝文坛学习的倾向性。高允的《鹿苑赋》代表了北魏前中期文坛纯文学创作的最高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允 佛教道教 诗赋创作 艺术特色 文学成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惠特曼诗歌的浪漫主义特色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立美 《山东外语教学》 2004年第2期86-89,共4页
惠特曼诗歌具有浪漫主义特色.这种特色既植根于现实,又与欧洲文学的浪漫主义传统相联系,并与诗人的哲学观、政治观、美学观密切相关.大胆而新奇的幻想,超现实的艺术境界,瑰丽的自我形象,构成了惠特曼诗歌的浪漫主义特色,对美国乃至世界... 惠特曼诗歌具有浪漫主义特色.这种特色既植根于现实,又与欧洲文学的浪漫主义传统相联系,并与诗人的哲学观、政治观、美学观密切相关.大胆而新奇的幻想,超现实的艺术境界,瑰丽的自我形象,构成了惠特曼诗歌的浪漫主义特色,对美国乃至世界诗坛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惠特曼诗歌 浪漫主义特色 幻想 艺术境界 自我形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查慎行诗歌的艺术特色 被引量:3
14
作者 孙京荣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4-59,共6页
查慎行诗歌创作的艺术特色表现在:意境阔朗,气势豪壮,想象丰富,格调劲健;情感真挚,细腻入微,直抒胸怀;诸体皆备,尤精律绝;大量运用白描手法;语言清新质朴,自然天成,通俗浅显,准确生动。
关键词 查慎行 清诗 白描 艺术特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司空图《诗品》“冲淡”境界的审美特征 被引量:2
15
作者 杨景生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32-135,共4页
司空图《二十四诗品》描述了文学创作的"冲淡美"境界,其审美特征主要表现在:创作主体具有澹泊素洁、虚静专注的精神心态;心物关系具有物我融通、心物妙契、物淡我亦淡的特征;取象造境具有幽柔、淡远、恬静的特色。
关键词 司空图 《二十四诗品》 冲淡美 审美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山东青铜乐器铭文的诗乐批评思想 被引量:2
16
作者 谭德兴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96-101,共6页
山东地区出土的周代青铜器较多,而其中青铜乐器占据了很大数量。这些青铜乐器上的铭文蕴含丰富的诗乐批评思想,充分体现了周代山东地区诗乐思想发展的较高水平。深入研究周代山东青铜乐器铭文,可以深刻认知以诗乐批评为核心的中国文学... 山东地区出土的周代青铜器较多,而其中青铜乐器占据了很大数量。这些青铜乐器上的铭文蕴含丰富的诗乐批评思想,充分体现了周代山东地区诗乐思想发展的较高水平。深入研究周代山东青铜乐器铭文,可以深刻认知以诗乐批评为核心的中国文学批评思想在先秦时期的具体发展状况以及其中所呈现的地域特色,也可进一步探究周代中央王室与各诸侯国间诗乐思想互动的具体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 青铜乐器铭文 诗乐 文学批评 地域特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诗歌翻译的诗美构建研究——以《葬花辞》英译为例 被引量:3
17
作者 范敏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7年第6期18-23,共6页
诗美是诗存在的首要条件,它具有稳定性、唯美性和模糊性等特点。本文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通过对《葬花辞》英译的分析研究,指出译者应注重诗美在诗歌译文的传递。
关键词 诗歌翻译 诗美属性 诗美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境特征分析与汉语古典诗歌英译评论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志强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72-74,共3页
本文作者首先简述了汉语古典诗歌英译评论中存在的问题,再从众多语境特征中抽出发话人、受话人、话题、场景、渠道、语码和信息形式七个主要特征,阐述了如何以主要语境特征分析为依据来开展汉语古典诗歌英译批评,如何使我们的翻译批评... 本文作者首先简述了汉语古典诗歌英译评论中存在的问题,再从众多语境特征中抽出发话人、受话人、话题、场景、渠道、语码和信息形式七个主要特征,阐述了如何以主要语境特征分析为依据来开展汉语古典诗歌英译批评,如何使我们的翻译批评少些主观印象式的论断,多些有理有据有益于译者、读者和翻译学习者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境特征 分析 古典诗歌 翻译批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民性 喜剧性 现代性——国统区讽刺诗歌得失谈 被引量:1
19
作者 陆衡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7-51,共5页
考察国统区讽刺诗歌的人民性、喜剧性、现代性,不仅能发现诗人们创作中共同而鲜明的人民立场,而且能看出他们在喜剧文体、新诗现代化道路上种种自觉或不自觉的努力,以及由此带来的美学价值的增与减。
关键词 国统区 讽刺诗 人民性 喜剧性 现代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盛唐七律的功能发展及诗史意义 被引量:1
20
作者 黄琪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6-91,共6页
盛唐七律继承了武后、中宗朝七律用于宫廷应制的基本功能,同时又有所变化,开始在中下层文人的社会交往中成为一种重要的诗体,且在艺术创作上开拓了典雅、清适、遒劲等多种诗美类型,使得七律摆脱了初唐时期审美风格上的单调局限。同时,... 盛唐七律继承了武后、中宗朝七律用于宫廷应制的基本功能,同时又有所变化,开始在中下层文人的社会交往中成为一种重要的诗体,且在艺术创作上开拓了典雅、清适、遒劲等多种诗美类型,使得七律摆脱了初唐时期审美风格上的单调局限。同时,七律与盛唐诗坛的其他体式相比较,在体现时代气象和文人心态上一展所长,盛唐七律应制体能展示壮远开阔的盛世气象,并较之泛泛的君臣享乐主题更具人文内涵。此外,盛唐七律在体现当时普通文人的仕进渴望和功名意识上,也较为直接和直白。这些都揭示出盛唐七律独特的诗史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律 体式特征 盛唐诗风 诗史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