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ACE-TGF-α相互作用参与胚泡着床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杨环 朱兴春 +2 位作者 杨戎 张文文 刘帅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466-1469,共4页
目的:探讨胚泡着床过程中转化生长因子α(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α,TGF-α)对肿瘤坏死因子-α转化酶(Tumor necrosis factor-converting enzyme,TACE/ADAM17)的反馈调控机制。方法: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 po... 目的:探讨胚泡着床过程中转化生长因子α(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α,TGF-α)对肿瘤坏死因子-α转化酶(Tumor necrosis factor-converting enzyme,TACE/ADAM17)的反馈调控机制。方法: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和免疫组化的方法分别检测实验组(注射TGF-α抗体)和对照组(注射小鼠血清)后子宫内膜TACE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对照组TACE mRNA和蛋白明显高于实验组。结论:在胚胎着床过程中,TGF-α能反馈调控TACE在子宫内膜的表达,TACE-TGF-α-EGFR途径可能是胚胎着床的调控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胎着床 肿瘤坏死因子-α转化酶 转化生长因子Α 子宫内膜 免疫组化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坏死因子前体转换酶前肽结构域对TACE活性调节作用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小鸥 阎媛 +2 位作者 黄巍 杨渝珍 王宏伟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783-787,共5页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前体转换酶(TACE)的前肽结构域在TACE成熟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为人工干预炎症过程提供依据和手段。方法:以pIRES2-EGFP质粒为载体,利用DNA重组技术分别构造含信号肽结构域+前肽结构域、全长结构域及缺失前肽结构域...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前体转换酶(TACE)的前肽结构域在TACE成熟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为人工干预炎症过程提供依据和手段。方法:以pIRES2-EGFP质粒为载体,利用DNA重组技术分别构造含信号肽结构域+前肽结构域、全长结构域及缺失前肽结构域的真核表达重组体,根据其碱基数目分别命名为pIRES2-EGFP/T648、pIRES2-EGFP/T2472、pIRES2-EGFP/T57-T1824;真核转染U937细胞;LPS刺激转染细胞后,用ELISA法及流式细胞技术检测TNF-α。结果:pIRES2-EGFP/T648的真核表达能显著抑制TACE的活性,减少sTNF-α分泌,抑制率达61.09%;pIRES2-EGFP/T57-T1824的真核表达对sTNF-α的分泌无影响;pIRES2-EGFP/T2472的真核表达能显著增加sTNF-α分泌。结论:前肽结构域在TACE的成熟过程中起了双重作用,TACE抑制剂的研制和开发为抗炎药物的设计和改造提供了新的依据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转换酶 Pro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PS刺激对TACE基因表达和对TNF-α前体加工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凌波 朱孔黎 +1 位作者 杨渝珍 龚非力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690-693,共4页
目的 :研究LPS刺激对肿瘤坏死因子转换酶 (TACE)基因转录和表达的影响及其与TNF α前体加工的关系。方法 :采用Dot blotting、Dot ELISA、间接免疫荧光和FACS等方法分别检测HL 6 0细胞在LPS刺激的不同时间段TACE、TNF α基因转录表达和... 目的 :研究LPS刺激对肿瘤坏死因子转换酶 (TACE)基因转录和表达的影响及其与TNF α前体加工的关系。方法 :采用Dot blotting、Dot ELISA、间接免疫荧光和FACS等方法分别检测HL 6 0细胞在LPS刺激的不同时间段TACE、TNF α基因转录表达和膜分子分布情况。结果 :①HL 6 0细胞构成性高表达有活性TACE ,主要分布于细胞膜和核周边。②LPS刺激TNF α基因转录表达 ,但由于TACE的作用 ,膜TNF α(TM TNF α)下降 ,而分泌型TNF(sTNF α)增加 ;TACE的反义寡核苷酸 (ODN)显著抑制TNF α这种前体转换作用。③LPS同样刺激TACE基因表达增加 ,而且TACE酶解作用增强 ,但其蛋白表达和膜分子分布反而下降 ,推测TACE在发挥其催化膜蛋白作用后 ,其分子结构形式发生改变。结论 :炎症时分泌型TNF α增加不仅是该细胞因子基因表达增高所致 ,更受到TACE基因表达水平和活性状态的约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表达 前体加工 LPS 肿瘤坏死因子 TNF-Α 肿瘤坏死因子转换酶 ta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ACE基因shRNA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对HeLa细胞生物学活性的影响
4
作者 章杰 闫媛 +1 位作者 杨渝珍 杨业金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26-430,共5页
目的构建靶向肿瘤坏死因子转换酶(TACE)的小发夹结构RNA(shRNA)的真核表达载体,观察干扰TA-CE表达对HeLa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设计针对TACE基因的4个shRNA序列,构建真核表达载体shR-NA1、shRNA2、shRNA3、shRNA4。通过酶切和... 目的构建靶向肿瘤坏死因子转换酶(TACE)的小发夹结构RNA(shRNA)的真核表达载体,观察干扰TA-CE表达对HeLa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设计针对TACE基因的4个shRNA序列,构建真核表达载体shR-NA1、shRNA2、shRNA3、shRNA4。通过酶切和测序等方法进行鉴定。转染HeLa细胞后,用Realtime PCR的方法检测其对HeLa细胞TACE基因表达的影响;用ELISA检测细胞分泌的sTNF-α,间接反映干扰TACE的效果;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用DNA ladder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结果成功构建和筛选出了针对TACE基因的3个有效的特异性真核表达载体,且均在不同程度上抑制了HeLa细胞TACE基因的表达。ELISA检测结果与Realtime PCR实验结果相符。同时发现干扰TACE基因后,HeLa细胞的生长受到抑制,凋亡率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实验组转染shRNA1~3后72h可见特征性的基因组DNA ladder条带。结论所构建的TACEshR-NA真核表达载体能显著抑制TACE的表达。干扰TACE基因的表达可有效抑制HeLa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其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转换酶 小发夹结构RNA HELA细胞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ACE在自体髓核移植背根节致根性神经痛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5
作者 曹兴 曹国永 +2 位作者 周跃 龙毅 邓淼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86-189,共4页
目的:探讨TACE在椎间盘突出致坐骨神经痛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自体髓核移植至L4、5神经节,建立根性神经痛的动物模型,应用Von Frey针丝及RTY-Ⅰ型热痛测仪对神经行为的改变进行检测,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TACE在神经节及神经根中的... 目的:探讨TACE在椎间盘突出致坐骨神经痛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自体髓核移植至L4、5神经节,建立根性神经痛的动物模型,应用Von Frey针丝及RTY-Ⅰ型热痛测仪对神经行为的改变进行检测,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TACE在神经节及神经根中的表达,采用RT-PCR的方法检测TACE和TNF-αmRNA表达,并分析其与神经行为改变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自体髓核移植可以导致明显的机械刺激痛觉过敏现象,而无明显的热刺激痛觉过敏,TACE在自体髓核移植术后4d表达开始增强(P<0.05),术后1周表达最强(P<0.01),术后3周逐渐恢复正常,与TNF-α的表达及TACE的表达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结论:TACE作为释放活性TNF-α的特异性蛋白酶,自体髓核移植至DRG后,其蛋白表达升高,TNF-αmRNA、TACEmRNA表达之间存在线性相关,说明TACE可能是抗TNF-α治疗的新靶点,在治疗椎间盘突出引起的根性神经痛中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核 坐骨神经痛 TNF—α 肿瘤坏死因子α转换酶 神经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1、IL-6、TNF-α及IFN-γ在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大鼠血清及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25
6
作者 殷银霞 许雅清 +5 位作者 李海龙 邱家权 程小丽 明海霞 梁永林 吴玉泓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39-142,共4页
目的通过对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UC)模型大鼠血清及结肠组织中IL-1、IL-6、TNF-α及IFN-γ表达水平的检测,探讨它们在UC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灌服大黄水煎液+肌肉注射氢化可的松并结合TNBS(2,4,6-三硝基苯磺酸)+乙醇灌肠... 目的通过对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UC)模型大鼠血清及结肠组织中IL-1、IL-6、TNF-α及IFN-γ表达水平的检测,探讨它们在UC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灌服大黄水煎液+肌肉注射氢化可的松并结合TNBS(2,4,6-三硝基苯磺酸)+乙醇灌肠建立脾肾阳虚型UC动物模型。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脾肾阳虚型UC模型7、14d及21d组,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及结肠组织中IL-1、IL-6、TNF-α及IFN-γ的含量。结果与空白组比较,脾肾阳虚型UC模型组大鼠血清及结肠组织中IL-1、IL-6、TNF-α及IFN-γ含量明显升高(P<0.05);尤以模型21d组最为明显。结论促炎性细胞因子IL-1、IL-6、TNF-α及IFN-γ在脾肾阳虚型UC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脾肾阳虚 白细胞介素 肿瘤坏死因子-α 干扰素-Γ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溶性凝集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和锌指蛋白A20与冠心病的关系 被引量:9
7
作者 陈红伟 邢永生 +4 位作者 王志方 杨树涵 刘艳宾 苏淑红 金卫东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75-478,共4页
目的分析血清可溶性凝集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sLOX-1)、锌指蛋白A20水平与冠心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2月~2019年12月收治的126例冠心病患者作为冠心病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采集2组研究对象的外... 目的分析血清可溶性凝集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sLOX-1)、锌指蛋白A20水平与冠心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2月~2019年12月收治的126例冠心病患者作为冠心病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采集2组研究对象的外周血,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sLOX-1、锌指蛋白A20水平。结果冠心病组血清sLOX-1、锌指蛋白A20信使核糖核酸(mRNA)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1652.63±246.82)ng/L vs(652.48±114.05)ng/L,0.20±0.03 vs 0.06±0.02,P<0.01]。与单支病变比较,双支病变、多支病变患者血清sLOX-1、锌指蛋白A20 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增高,多支病变高于双支病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CS患者血清sLOX-1、锌指蛋白A20 mRNA表达水平高于稳定性心绞痛患者(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sLOX-1、锌指蛋白A20水平与冠心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OR=2.368,95%CI:1.002~5.439,P=0.024;OR=2.126,95%CI:0.985~4.813,P=0.036)。结论血清sLOX-1、锌指蛋白A20水平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密切相关,可能参与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道夫受体 E类 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3 冠心病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动脉粥样硬化 RNA 信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钴胺对VZV病毒感染施万细胞中朊蛋白和TNF-α转换酶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许纲 周朝生 +5 位作者 唐维桢 张雨 徐刚 程超 许洁 王晓梅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2期171-178,共8页
目的:探究感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对人施万细胞(hSC)朊蛋白(PrP^(C))、肿瘤坏死因子-α转换酶(TACE)和肿瘤坏死因子-α受体1(TNFR1)表达的影响,及甲钴胺(MCbl)的调节作用。方法:将传代培养的hSC分为:空白对照组、VZV感染组、VZV感染... 目的:探究感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对人施万细胞(hSC)朊蛋白(PrP^(C))、肿瘤坏死因子-α转换酶(TACE)和肿瘤坏死因子-α受体1(TNFR1)表达的影响,及甲钴胺(MCbl)的调节作用。方法:将传代培养的hSC分为:空白对照组、VZV感染组、VZV感染加MCbl干预组、VZV感染PrP^(C)基因(Prnp)siRNA转染细胞组、VZV感染Prnp-siRNA转染细胞加MCbl干预组。设计合成Prnp的siRNA序列转染hSC,构建PrP^(C)表达下调的hSC模型。以感染复数为1.0的VZV分别感染后4组细胞3 d后,加药组分别加入250μg/ml的MCbl干预。感染7 d后采用CCK-8法评估细胞活力,real time RT-PCR检测Prnp mRNA表达,Western Blot分析PrP^(C)糖基化的变化,免疫荧光双染检测TACE和TNFR1的表达,TACE试剂盒检测其酶活性的变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细胞上清液中可溶性TNFR1(sTNFR1)的浓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感染组细胞活力明显下降(P<0.05)。感染组细胞Prnp的mRNA表达与对照组相比上调了2.7倍,PrP^(C)的单糖基化条带密度明显增加。TACE染色颗粒明显变小,TACE活性为对照组的36%,TNFR1表达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增多,sTNFR1含量为(16.77±4.57)pg/ml。感染加药组Prnp mRNA表达上调3.7倍,显著高于感染组,PrP^(C)向单糖基化迁移的比例较感染组明显减少。TACE染色颗粒变大,且TACE的活性为对照组的76%,TNFR1表达较感染组减少,sTNFR1水平达到(231.23±41.04)pg/ml,较感染组明显增加。Prnp-siRNA转染细胞感染VZV后,TACE和TNFR1等表达及活性与VZV感染组比较无明显差异,sTNFR1含量与感染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rnp-siRNA转染细胞感染VZV加药组对TACE和TNFR1的表达及活性调节作用不明显,sTNFR1含量与感染组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VZV可诱导hSC中PrP^(C)稳定性下降,TACE活性降低。而MCbl可稳定PrP^(C),调节TACE活性,促进TNFR1的脱落,从而增强hSC的抗TNF-α神经毒性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细胞型朊蛋白 肿瘤坏死因子-α转换酶 肿瘤坏死因子-α受体1 甲钴胺 施万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单核细胞分泌TNF-α变化及开博通对其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李玉宏 富维强 +1 位作者 张东旭 任卫东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47-548,共2页
目的 :通过测定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患者单核细胞分泌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的改变 ,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开博通对其的影响 ,探讨TNF α在CHF发病中的作用 ,可能来源及与肾素 血管紧张素系统的关系。方法 :测定 30例CHF患者... 目的 :通过测定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患者单核细胞分泌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的改变 ,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开博通对其的影响 ,探讨TNF α在CHF发病中的作用 ,可能来源及与肾素 血管紧张素系统的关系。方法 :测定 30例CHF患者及 2 0例健康人的血清TNF α含量。收集 30例CHF患者及 2 0例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 ,应用RPMI 16 4 0培养基进行培养 ,并加入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开博通 ,使开博通终浓度为0 ,10 -10 ,10 -9,10 -8mmol/L ,2 4h后取培养上清液 ,用ELISA法测定培养液TNF α含量。结果 :CHF患者血清TNF α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开博通对CHF组PBMC分泌TNF α有抑制作用 ,并呈剂量依赖性。结论 :CHF患者TNF α表达增加 ,提示TNF α可能参与了心力衰竭的发生发展过程。PBMC可能是心衰时TNF α表达增加的一个来源。TNF α表达增加可能与心力衰竭时肾素 血管紧张素系统被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肿瘤坏死因子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间黏附分子-1和肿瘤坏死因子α在心肌肥厚实验中的意义 被引量:1
10
作者 谭晓 王迪斌 +1 位作者 杨春 郭锡熔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5年第12期1094-1097,共4页
目的:①从转录和翻译两个水平研究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大鼠肥厚心肌中和在正常大鼠心肌中的表达,并作比较,探讨其表达规律和与心肌肥厚的关系,初步阐述心肌肥厚发生的可能机制。②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目的:①从转录和翻译两个水平研究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大鼠肥厚心肌中和在正常大鼠心肌中的表达,并作比较,探讨其表达规律和与心肌肥厚的关系,初步阐述心肌肥厚发生的可能机制。②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后,重复观察上述指标,探讨ACEI逆转心肌肥厚的可能机制。方法:取SD大鼠30只,雌雄不限,随机分为心肌肥厚组、心肌肥厚+药物组和假手术组3组,每组10只。手术后按要求饲养8周后处死,取心肌标本,行ICAM-1、TNF-α的免疫组化染色;应用RT-PCR法行ICAM-1 mRNA、TNF-αmRNA检测,并进行统计学方法比较。结果:ICAM-1、TNF-α免疫组化结果:心肌肥厚组心肌中2种蛋白表达明显增多,其次是心肌肥厚+药物组;假手术组表达量最少。3组标本ICAM-1mRNA、TNF-αmRNA的RT-PCR检测结果:心肌肥厚组表达量最高,其次是心肌肥厚+药物组,而假手术组表达量最少。结论:ICAM-1、TNF-α参与心肌肥厚的发生和发展。ACEI抑制心肌肥厚的机制与减少ICAM-1、TNF-α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间黏附分子-1 肿瘤坏死因子Α 心肌肥厚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相关指标联合检测对冠心病诊断及预后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9
11
作者 戢少祎 张湘瑜 罗荧荃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707-709,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TNF-α和不规则趋化因子(FKN)联合检测对冠心病诊断及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择冠心病患者70例为观察组,另选健康体检者70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 目的探讨血清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TNF-α和不规则趋化因子(FKN)联合检测对冠心病诊断及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择冠心病患者70例为观察组,另选健康体检者70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组血清NT-proBNP、MCP-1、TNF-α和FKN水平,评价各项指标单独检测或联合检测对冠心病患者临床诊断的价值。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血清NT-proBNP、MCP-1、TNF-α和FKN水平明显升高[(517.97±114.30)μg/L vs(62.38±15.77)μg/L,(120.07±20.14)μg/L vs(51.18±11.23)μg/L,(15.38±2.16)μg/L vs(5.42±2.14)μg/L,(75.26±4.83)μg/L vs(30.42±3.66)μg/L,P<0.01]。与单独检测血清NT-proBNP、MCP-1、TNF-α和FKN比较,4种血清标志物联合检测用于冠心病诊断的敏感性和准确性明显增高(92.63%vs 78.05%、74.49%、76.33%、75.86%,P=0.001;93.27%vs 80.05%、78.41%、78.67%、75.47%,P=0.000)。结论血清NT-proBNP、MCP-1、TNF-α和FKN联合检测可明确诊断,评估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利钠肽 肿瘤坏死因子Α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早期血清TNF-α和IL-6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 被引量:41
12
作者 林久座 缪克强 +4 位作者 张海霞 孔庆钻 袁日明 王振威 刘舜象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15-418,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早期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30例健康对照者和35例急性脑梗死(ACI)患者发病6 h内的血清TNF-α和IL-6水平,并对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S),...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早期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30例健康对照者和35例急性脑梗死(ACI)患者发病6 h内的血清TNF-α和IL-6水平,并对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S),用spearman等级相关方法检验相关性。结果:ACI患者血清TNF-α和IL-6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两者与发病6 h内的NDS及其进展均呈显著正相关(前者rs分别为0.89和0.93,后者为0.90和0.91,P均(0.001),进展型脑梗死组(PCI)早期血清TNF-α和IL-6明显高于稳定性脑梗死组(SCI),分别为(49.56±12.12)ng/Lvs(24.30±7.40)ng/L和(39.76±7.88)ng/Lvs(20.78±6.28)ng/L,P均(0.01。结论:ACI患者早期血清TNF-α和IL-6明显升高,并与病情密切相关,PCI组早期血清TNF-α和IL-6明显高于SCI患者,TNF-α和IL-6对PCI风险评估有一定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急性病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类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白介素6 进展性脑梗死 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叠延伸PCR法构建人肿瘤坏死因子前体水解酶系列突变重组体及稳定转染HeLa细胞株的建立
13
作者 闫媛 章杰 +2 位作者 杨渝珍 过健俐 李禹琼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4,共4页
目的构建人肿瘤坏死因子前体水解酶(TACE)系列真核表达载体,转染HeLa细胞,建立稳定转染的HeLa细胞系。方法以THP1细胞cDNA为模板,PCR扩增人TACE基因的全长cDNA编码区序列,将其插入pMD18T载体中,构建出pMD18T-FL-TACE载体。在此基础上,... 目的构建人肿瘤坏死因子前体水解酶(TACE)系列真核表达载体,转染HeLa细胞,建立稳定转染的HeLa细胞系。方法以THP1细胞cDNA为模板,PCR扩增人TACE基因的全长cDNA编码区序列,将其插入pMD18T载体中,构建出pMD18T-FL-TACE载体。在此基础上,应用重叠延伸PCR扩增出缺失解整合素区的TACE重组cDNA和缺失酶区的TACE重组cDNA,利用DNA重组技术将其分别定向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IRES2.0-EGFP中,同时TACE全长也构建入pIRES20.-EGFP。这3种真核表达载体经酶切和测序鉴定后,用脂质体法转染HeLa细胞,经过G418筛选,获得稳定转染的HeLa细胞株,采用RT-PCR、Westernblot及荧光法检测表达。结果成功构建了pIRES2.0-EG-FP/FL-TACE、pIRES20.-EGFP/disΔ-TACE、pIRES20.-EGFP/metΔ-TACE真核表达载体,并建立了稳定转染的HeLa细胞株,成功地表达了目的基因。结论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和稳定转染HeLa细胞株的建立为进一步研究TACE功能奠定了必要的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肿瘤坏死因子前体水解酶 解整合素 真核表达载体 重叠延伸PCR 转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庆地区小鼠诺如病毒的感染及其对免疫功能影响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田娜 何丽雯 +3 位作者 曾莉 谭冬梅 韩志刚 谭毅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635-1641,共7页
目的:建立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普查重庆市实验小鼠诺如病毒(murine Norovirus,MNV)的感染情况及其对BABL/c-nu小鼠免疫功能影响的初步研究。方法:(1)根据GenBank中收录的MNV全基因组序列,设计MNV特异性引物,检测其特异性、灵敏... 目的:建立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普查重庆市实验小鼠诺如病毒(murine Norovirus,MNV)的感染情况及其对BABL/c-nu小鼠免疫功能影响的初步研究。方法:(1)根据GenBank中收录的MNV全基因组序列,设计MNV特异性引物,检测其特异性、灵敏度、重复性和稳定性,并和两个实验动物质量检测单位对123份小鼠临床样本开展比对检测,以最终构建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2)应用该方法比较小鼠不同肠道排泄物(盲肠内容物、新鲜粪便和排出体外24 h粪便)中MNV的检出情况。(3)应用该方法普查重庆市实验小鼠感染MNV的情况。(4)6~8周的BABL/c-nu小鼠被随机分为3组(n=3):正常对照组、MNV感染30 d组、MNV感染60 d组,收集各组小鼠血清及肝、肺、脾、结肠,HE染色观察各脏器的病理变化;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血清、脾和结肠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α)及干扰素-γ(interferon gamma,IFN-γ)的含量。结果:(1)建立的荧光定量RT-PCR方法特异性强,与同种属其他病毒均不发生交叉反应,方法的灵敏度、重复性和稳定性良好,与另外两个实验动物质检单位的检测结果吻合度高达98%。(2)新鲜粪便与盲肠内容物中MNV的检出结果完全一致;24 h的陈旧粪便也能准确反映出该笼小鼠MNV的感染情况。(3)重庆市实验小鼠存在较高的MNV感染率,且封闭群和近交系小鼠MNV感染率无品系特异性(68.3%vs.70.6%,χ^2=0.116,P=0.733),但基因修饰小鼠比普通小鼠更易感染MNV(78%vs.64%,χ^2=6.434,P=0.011)。(4)与正常对照组小鼠相比,BABL/c-nu小鼠自然感染MNV后肝、肺、脾和结肠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炎症细胞浸润和明显的组织病理变化,且结肠组织的TNF-α、IFN-γ水平明显升高(F=21.682,P=0.002;F=77.223,P=0.000)。结论:本研究建立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可靠,且可通过小鼠粪便样本,日常监测MNV的感染情况等;重庆市实验小鼠有较高的MNV感染率,且BABL/c-nu小鼠感染MNV会对动物实验结果造成干扰。因此,各实验动物单位应该重视MNV的传播和防控,加强实验动物的饲养管理,降低实验动物感染MNV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诺如病毒 实时荧光定量RT-PCR BABL/c-nu小鼠 酶联免疫吸附法 肿瘤坏死因子-α 干扰素-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淡水接近淹溺肺损伤的病理生理研究
15
作者 周志强 徐建国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1993年第S1期9-17,共9页
用 Carlen 管隔开左右肺,仅向右肺灌入淡水(25 ml/kg),观察淹溺后导致直接(右肺)和间接(左肺)肺损伤的病理变化,探讨 TNF,TXB_2,ACE 等介质在淹溺后肺损伤的作用。结果表明,淡水淹溺的直接和间接作用都可以引起肺损害。淹溺后,肺细胞表... 用 Carlen 管隔开左右肺,仅向右肺灌入淡水(25 ml/kg),观察淹溺后导致直接(右肺)和间接(左肺)肺损伤的病理变化,探讨 TNF,TXB_2,ACE 等介质在淹溺后肺损伤的作用。结果表明,淡水淹溺的直接和间接作用都可以引起肺损害。淹溺后,肺细胞表现为进行性损伤;1型肺上皮细胞出现损伤变化较Ⅱ型肺上皮细胞早;血气屏障破坏是喷射性肺水肿的病理学基础;TXB_2和 ACE 都参与于淹溺后肺损伤作用,但它们不是淹溺后肺损伤的标志;TNF 不是淹溺后肺损伤的重要介质,但可能参与淹溺后期的肿损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近淹溺 肺损伤 肿瘤坏死因子 血栓烷 B2 血管紧张素1转化酶 肺表面活性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