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基因型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TNF-α水平差异及其与原发性肝癌的相关性
1
作者 吉顺年 吉涵铭 刘爱明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99-403,共5页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238位点不同基因型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与原发性肝癌(PHC)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24年6月在海安市中医院及海安市人民医院入院接受治疗的1350例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选取其中102例经B超及甲胎...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238位点不同基因型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与原发性肝癌(PHC)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24年6月在海安市中医院及海安市人民医院入院接受治疗的1350例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选取其中102例经B超及甲胎蛋白检测为合并PHC患者作为心衰+PHC组,应用倾向性匹配积分在另外1248例未合并肝癌者中匹配10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TNF-α水平的差异。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扩增目的基因片段,并用特异性限制性内切酶对产物片段进行酶切,根据电泳结果对两组TNF-α-238 G/A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别进行检测并统计。分别检测两组各基因型表达的TNF-α水平。结果心衰+PHC组TNF-α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心衰+PHC组基因型分布为:GG型84例(82.35%),GA型+AA型18例(17.65%);对照组GG型95例(95.00%),GA型+AA型5例(5.00%)。心衰+PHC组G等位基因频率和A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184(90.20%)、20(9.8%);对照组中分别为195(97.50%)、5(2.50%)。心衰+PHC组中GA型+AA型、A等位基因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心衰+PHC组GA型+AA基因型血清TNF-α水平[(164.83±23.32)pg/mL]明显高于GG基因型[(128.21±15.84)p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的TNF-α水平与肝癌发病相关,TNF-α-238位点为GA型的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与PHC发病密切相关,该位点A等位基因可能是并发PHC的易感基因,且TNF-α浓度和其基因型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肿瘤坏死因子-Α 基因多态性 肝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1β-511位点和TNF-α-308位点基因多态性与陕西汉族非贲门胃癌的关系 被引量:8
2
作者 贾皑 龚均 +3 位作者 厉英超 苌新明 郝志明 董蕾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0-73,127,共5页
目的探讨促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L)-1β基因启动子区-511位点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308位点基因多态性与陕西汉族非贲门胃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的方法对陕西汉族106例非贲门胃癌及... 目的探讨促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L)-1β基因启动子区-511位点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308位点基因多态性与陕西汉族非贲门胃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的方法对陕西汉族106例非贲门胃癌及108例非溃疡性消化不良患者(对照组)进行IL-1β启动子的-511位点和TNF-α的-308位点多态性分析。结果IL-1β基因启动子-511位点基因型CC、CT、TT频率在胃癌组和对照组分别为12.3%、54.7%、33%和16.7%、50.9%、32.4%,无显著性差异(P>0.05)。等位基因C、T频率在胃癌组和对照组分别为39.6%、60.4%和42.1%、57.9%,其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在胃癌组和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TNF-α的-308位点的基因型GG、GA、AA频率在胃癌组和对照组分别为90.6%、1.9%、7.5%和84.3%、12.9%、2.8%,等位基因G、A频率在胃癌组和对照组分别为91.5%、8.5%和85.6%、14.4%,其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在胃癌组和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IL-1β启动子-511位点基因多态性及TNF-α-308基因多态性与陕西汉族非贲门胃癌之间未发现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 肿瘤坏死因子-Α 基因多态性 胃癌 汉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NF基因多态性与胃十二指肠疾病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李春 夏冰 +2 位作者 杨艺 李瑾 夏华向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860-863,共4页
目的:研究我国湖北汉族人群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基因多态性与胃十二指肠疾病及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的关系,探讨宿主遗传因素对Hp感染在胃十二指肠疾病尤其是非贲门胃癌的作用.方法:采用病例对... 目的:研究我国湖北汉族人群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基因多态性与胃十二指肠疾病及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的关系,探讨宿主遗传因素对Hp感染在胃十二指肠疾病尤其是非贲门胃癌的作用.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和PCR-RFLP方法,检测210例胃十二指肠疾病患者(包括73例慢性胃炎、78例十二指肠溃疡及59例非贲门胃癌患者)和264例正常对照者的TNF-α 308、LT-α Nco Ⅰ、AspH Ⅰ双等位基因型分布.Hp感染检测血清Hp Ab-IgG.结果:胃十二指肠疾病患者的Hp阳性率90.5%,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62.1%(P<0.000 1,Odds ratio=5.793,95%CI:3.431~9.780).LT-α Nco Ⅰ A/G基因型在Hp阳性非贲门胃癌患者(64.0%)高于Hp阳性的正常对照组(46.0%),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29 7,OR=2.026,95%CI:1.080~3.803),该基因型与其他胃十二指肠疾病无相关性.TNF-α 308、LT-α AspH Ⅰ与Hp感染及胃十二指肠疾病亦无相关性.结论:LT-α Nco Ⅰ A/G基因型与中国湖北汉族人群非贲门胃癌Hp阳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多态性 幽门螺杆菌 肿瘤坏死因子 淋巴毒素 胃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NF-β基因+252位点多态性及幽门螺杆菌感染与非贲门型胃癌易感性的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郑玮玮 陈金通 +2 位作者 刘益娟 俞星 王承党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6期1566-1571,共6页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β(TNF-β)基因+252位点多态性和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p)感染对非贲门型胃癌易感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8年12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的非贲门型胃癌患者215例为病例组,以同期...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β(TNF-β)基因+252位点多态性和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p)感染对非贲门型胃癌易感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8年12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的非贲门型胃癌患者215例为病例组,以同期215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按Lauren标准将胃癌患者进行病理分型,分析各TNF-β基因+252位点多态性基因型分布与Hp感染、非贲门胃癌临床病理学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与Hp感染阴性者相比,Hp感染阳性者患胃癌的危险度更高(OR=1.881, 95%CI 1.277~2.770)。与G/G基因型相比,G/A和A/A型患者患胃癌危险度更高[OR值分别为1.950(1.151~3.303)、2.226(1.260~3.932)]。在对照组中,Hp感染阴性和阳性患者基因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801,P=0.246)。在病例组中,Hp感染阳性患者G/A、A/A比例高于Hp感染阴性患者(χ~2=6.265,P=0.044)。肠型胃癌患者中G/A+A/A基因型频率相比对照组增加(χ~2=11.325,P=0.003)。携带TNF-β基因+252位点A等位基因与Hp感染存在交互作用。结论 TNF-β基因+252位点G/A基因型和A/A基因型与非贲门型胃癌的易感性有关,TNF-β基因与Hp感染存在交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贲门型胃癌 TNF-β+252 基因多态性 Hp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坏死因子β基因多态性与多发性硬化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宋秀娟 郭力 +2 位作者 李彬 张静 董惠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76-78,共3页
目的研究肿瘤坏死因子β(tumor necrosis factor β,TNFβ)基因多态性与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的相关性。方法①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对58例MS患者和79名健康人进行TNFβ基因多态性分析... 目的研究肿瘤坏死因子β(tumor necrosis factor β,TNFβ)基因多态性与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的相关性。方法①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对58例MS患者和79名健康人进行TNFβ基因多态性分析。②对MS组患者分别进行临床EDSS评分等临床资料收集。结果①MS组TNFβ1等位基因频率(45·69%)较健康人(27·85%)明显升高(P<0·05);②基因型为TNFβ1/1、TNFβ1/2、TNFβ2/2的MS组患者EDSS评分、首次发病年龄、病程及发病次数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NFβ1等位基因多态性与MS的易患性有关,与EDSS评分、首次发病年龄、病程及发病次数无显著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 多发性硬化 基因 多态性 EDSS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4及肿瘤坏死因子-α基因多态性与湖北汉族儿童哮喘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刘东方 刘日明 +1 位作者 崔天盆 吴健民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96-198,共3页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 (IL) 4基因启动子区C +33T及肿瘤坏死因子 α (TNF α) 30 8位基因多态性与湖北汉族儿童哮喘的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用聚合酶链反应和限制片段长度多态性 (PCR/RFLP)的方法对湖北汉族115例哮喘患儿及 75例健康...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 (IL) 4基因启动子区C +33T及肿瘤坏死因子 α (TNF α) 30 8位基因多态性与湖北汉族儿童哮喘的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用聚合酶链反应和限制片段长度多态性 (PCR/RFLP)的方法对湖北汉族115例哮喘患儿及 75例健康儿童进行IL 4启动子的 +33位点多态性分析 ,对 113例哮喘患儿及 12 6例健康儿童进行TNF α的 30 8位点多态性分析。结果 哮喘患儿与健康对照组IL 4基因启动子C +33T位点的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CC、CT、TT之间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0 1)。TNF α的 30 8位点的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在两组的比较中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IL 4启动子 +33位点基因多态性与湖北汉族儿童哮喘易感性相关 ,TNF α 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4 肿瘤坏死因子-Α 基因多态性 湖北 汉族 儿童 哮喘 易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坏死因子-α-308基因多态性与广东汉族人颅内动脉瘤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何伟文 陈锐聪 +3 位作者 李明昌 伍健伟 梁建峰 陆永建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613-615,共3页
目的探讨广东汉族人群肿瘤坏死因子(TNF)-α-308基因多态性与颅内动脉瘤(IA)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115例IA患者与100名健康对照者TNF-α-308基因多态性,并对两组人群中该基因的基因型频率... 目的探讨广东汉族人群肿瘤坏死因子(TNF)-α-308基因多态性与颅内动脉瘤(IA)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115例IA患者与100名健康对照者TNF-α-308基因多态性,并对两组人群中该基因的基因型频率进行比较。结果在IA患者中,G/G基因型有87例(75.7%),G/A基因型有28例(24.3%);在对照组中,G/G基因型有88名(88.0%),G/A基因型有12例(12.0%)。TNF-α-308基因型频率在病例组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关联分析显示A等位基因携带者患IA的风险较正常对照者升高2.36倍(OR=2.36,95%CI=1.13~4.94)。结论TNF-α-308基因多态性与中国广东汉族人群IA的发生具有相关性,该基因可能是广东汉族人IA的易感基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 基因多态性 颅内动脉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TNF-α水平及其基因多态性的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向萍霞 李艳 张平安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807-810,共4页
为了研究中国汉族人群中血清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水平及其 - 85 7、- 86 3位点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之间的相关性 ,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血清TNF α水平 ,同时应用聚合酶链反应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 RFLP)技术检测TNF α... 为了研究中国汉族人群中血清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水平及其 - 85 7、- 86 3位点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之间的相关性 ,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血清TNF α水平 ,同时应用聚合酶链反应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 RFLP)技术检测TNF α基因多态性。冠心病组血清TNF α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 86 3位点基因多态性在两组间分布有显著差异 (P <0 0 5 ) ,- 85 7位点分布无差异。血清TNF α水平显著升高提示炎性反应在冠心病病程中有重要作用 ,TN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Α 基因多态性 冠心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坏死因子β及其基因多态性与吉兰-巴雷综合征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郭力 张静 +2 位作者 李彬 董惠 李春岩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38-141,共4页
目的研究肿瘤坏死因子β(TNFβ)水平及其基因多态性与吉兰-巴雷综合征(GBS)的相关性。方法①应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ELISA)方法测定48例GBS急性期患者和58名健康人血清TNFβ水平。②采用聚合酶链-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进... 目的研究肿瘤坏死因子β(TNFβ)水平及其基因多态性与吉兰-巴雷综合征(GBS)的相关性。方法①应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ELISA)方法测定48例GBS急性期患者和58名健康人血清TNFβ水平。②采用聚合酶链-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进行TNFβ基因多态性分析。结果①GBS组TNFβ水平为(223.12±36.23)pg/mL较健康对照组(152.24±23.66)pg/mL明显升高,P<0.05。重型组TNFβ水平为(241.98±43.37)pg/mL较轻型组(208.44±20.37)pg/mL明显升高。②GBS组TNFβ1等位基因频率为39.58%,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基因频率(25.86%),P<0.05。③基因型为TNFβ1/1和TNFβ1/2的GBS患者TNFβ水平分别为(292.27±25.25)pg/mL和(220.93±14.09)pg/mL,都比基因型为TNFβ2/2的患者TNFβ水平高(195.06±5.56)pg/mL,P<0.05。结论TNFβ1等位基因与GBS的易感性相关。TNFβ基因多态性可能通过调节TNFβ的分泌,从而影响不同个体对GBS的易感性和免疫应答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兰-巴雷综合征 肿瘤坏死因子 基因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NF-α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肺炎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袁伟锋 黄文杰 梁坤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391-2395,共5页
目的:以中国南方汉族人群为研究对象,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α)基因启动子区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与肺炎易感性以及肺炎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以67例肺炎患者和50例... 目的:以中国南方汉族人群为研究对象,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TNF-α)基因启动子区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与肺炎易感性以及肺炎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以67例肺炎患者和50例健康人群为研究对象,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对TNF-α基因启动子区5个位点(-1 031、-863、-857、-308、-238)进行基因分型,用SPSS统计软件分析各多态性位点与肺炎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TNF-α基因启动子区总突变频率在肺炎患者中高于健康体检者(56.7%,38.0%,P<0.05),-863A在重症肺炎患者与非重症肺炎患者中出现频率分别为44.4%与15.5%,P<0.05;-308A在重症肺炎患者与非重症肺炎患者中出现频率分别为44.4%与12.1%,P<0.05,在死亡与存活病例中的频率分别为75.0%与12.7%,P<0.01。结论:TNF-α基因启动子区多态性可能是肺炎易感以及肺炎进展为重症肺炎、增加重症肺炎患者死亡率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 基因 肿瘤坏死因子 单核苷酸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坏死因子α/G30 8A多态性与早产的关联性研究(英文)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大方 胡永华 +4 位作者 吴白燕 陈枥 方治安 杨帆 王黎华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77-381,共5页
目的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G30 8A多态性对早产的影响 ,于 1997年 7月至 2 0 0 1年 6月 ,在安徽省安庆市医院进行了一项早产遗传影响因素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及核心家系的研究设计 ,于 1997年 7月至 2 0 0 1年 6月 ... 目的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G30 8A多态性对早产的影响 ,于 1997年 7月至 2 0 0 1年 6月 ,在安徽省安庆市医院进行了一项早产遗传影响因素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及核心家系的研究设计 ,于 1997年 7月至 2 0 0 1年 6月 ,在安徽省安庆市医院收集了 133个核心家系的资料。其中 5 4个家系为早产家系 ,79个家系为正常分娩孕周家系。全血采用 puregene Kit试剂盒提取基因组DNA ,PCR方法鉴定肿瘤坏死因子α基因型。结果 :首先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了婴儿肿瘤坏死因子α/G30 8A多态对早产的影响 ,以G30 8G同源野生基因型作为参照组 ,研究发现 ,A30 8A同源突变基因型能够显著增加早产的危险性 [OR =0 .0 39,95 %CI:1.14~12 8.75 ]。考虑到以人群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由于人群遗传背景的异质性 ,从而可能导致疾病与基因之间统计结果的假相关 ,本研究进一步采用了以核心家系为基础的家系关联分析 ,发现 30 8A突变等位基因隐性遗传模型结果和叠加模型结果均显示对早产产生不良影响 ,其P值分别为 0 .0 4和 0 .0 18,与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的研究结果一致。结论 :婴儿肿瘤坏死因子α/G30 8A基因中的 30 8A突变等位基因与早产相关 ,可能为早产的遗传易感位点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Α G308A 多态性 早产 关联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NF-а和IL-10基因多态性预测肾移植效果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吕铁明 谭建明 欧良明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56-658,共3页
目的 :探讨 TNF-α和 IL - 10基因多态性预测移植肾急性排斥反应的临床意义。 方法 :用序列特异引物聚合酶链反应 (PCR- SSP)方法 ,对 12 6例肾移植患者进行 TNF-α和 IL - 10基因型检测。 结果 :肾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 :TNF-α为... 目的 :探讨 TNF-α和 IL - 10基因多态性预测移植肾急性排斥反应的临床意义。 方法 :用序列特异引物聚合酶链反应 (PCR- SSP)方法 ,对 12 6例肾移植患者进行 TNF-α和 IL - 10基因型检测。 结果 :肾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 :TNF-α为高分泌基因型的患者显著高于低分泌基因型者 (P<0 .0 1) ;IL - 10为高分泌基因型的患者显著高于低分泌基因型者 (P<0 .0 5 ) ;TNF-α与 IL - 10均为高分泌基因型的患者比所有其他基因型组合者高 (P<0 .0 1) ,TNF-α与 IL - 10均为低分泌基因型患者比所有其他基因型组合者低 (P<0 .0 5 )。 结论 :常规检测 TNF-α和 IL - 10基因多态性对于预测移植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NF-Α IL-10 基因多态性 肾移植 急性排斥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坏死因子α基因-238G>A及-857C>T多态性与河南汉族群体原发性高血压 被引量:2
13
作者 郭利伟 杨彩玲 +4 位作者 黄艳梅 李端 祁英杰 韩金红 杨保胜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26-130,共5页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因-238G>A及-857C>T多态性与河南汉族原发性高血压(EH)的相关性.方法:ELISA法检测260例高血压患者和394例健康对照者血浆TNF-α水平,采用限制性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的方法检测TNF-α基...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因-238G>A及-857C>T多态性与河南汉族原发性高血压(EH)的相关性.方法:ELISA法检测260例高血压患者和394例健康对照者血浆TNF-α水平,采用限制性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的方法检测TNF-α基因-238G>A及-857C>T多态性.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高血压患者血浆TNF-α水平显著增高(P<0.01);EH组中TNF-α-238G>AGA+AA基因型者的DBP、TC、TG、及LDL含量明显高于GG纯合子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EH组TNF-α基因-238G>A及-857C>T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NF-α-238G>AA等位基因可能会增加高血压的发病风险,但TNF-α基因-238G>A及-857C>T基因多态性与河南汉族原发性高血压无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Α 原发性高血压 基因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NF-α基因多态性对雷公藤甲素抑制PBMC分泌TNF-α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陈红波 涂盛豪 +1 位作者 盛冬云 胡永红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9-52,共4页
目的TNF-α基因多态性对雷公藤甲素刺激PBMC分泌TNF-α的影响。方法采用等位基因特异引物PCR法对41名健康志愿者TNF-α基因启动子区-308位点基因多态性进行检测,同时进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培养,用脂多糖(LPS)或雷公藤甲素刺激培养... 目的TNF-α基因多态性对雷公藤甲素刺激PBMC分泌TNF-α的影响。方法采用等位基因特异引物PCR法对41名健康志愿者TNF-α基因启动子区-308位点基因多态性进行检测,同时进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培养,用脂多糖(LPS)或雷公藤甲素刺激培养细胞,收集上清液,ELISA法检测上清液中TNF-α的含量。结果TNF-α-308非G/G纯合子基因型健康志愿者PBMC经LPS刺激后TNF-α的分泌量明显较TNF-α-308G/G纯合子高;雷公藤甲素能够抑制TNF-α-308G/G纯合子基因型健康志愿者PBMC分泌TNF-α,而对TNF-α-308非G/G纯合子基因型健康志愿者PBMC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肿瘤坏死因子基因多态性与雷公藤甲素刺激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泌TNF-α的量存在一定的联系,推测该基因多态性可能与临床雷公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所产生的个体疗效差异有一定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甲素 肿瘤坏死因子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基因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人群肿瘤坏死因子-α基因多态性的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向瑜 杨致邦 +3 位作者 李永国 韩飞 苏善平 郭丽媛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1期24-26,共3页
了解汉族健康人群中TNF-A基因多态性的分布,研究TNF-α表达与相关疾病之间的联系。采用PCR-限制性长度片段多态分析法检测140名重庆地区汉族健康人群的TNF-A-308,TNF-A-857位点基因多态性,计算其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结果显示TNF-A-308... 了解汉族健康人群中TNF-A基因多态性的分布,研究TNF-α表达与相关疾病之间的联系。采用PCR-限制性长度片段多态分析法检测140名重庆地区汉族健康人群的TNF-A-308,TNF-A-857位点基因多态性,计算其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结果显示TNF-A-308 G/G、G/A、A/A基因型的频率分别为89%、11%、1%,其等位基因的发生频率以G等位基因最常见(93%),其次为A等位基因(7%)。TNF-A-857 C/C、C/T、T/T基因型的频率分别为68%、36%、8%,其等位基因发生频率以C等位基因最常见(81%),其次为T等位基因(19%)。由结果可以得出重庆地区汉族健康人群TNF-A-308位点存在G/A多态性,TNF-A-857位点存在C/T多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多态性 肿瘤坏死因子-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坏死因子-β基因多态性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清中TNF浓度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罗敏 申东翔 +4 位作者 张宏斌 王捷 宗利丽 关婷 何援利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56-659,共4页
目的:研究内异症患者及非内异症妇女肿瘤坏死因子-β(tumor necrosis factors-beta,TNF-β)基因+252位点的多态性与两组血清中TNF浓度的关系,力求在基因水平上探讨内异症发病的机制。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po... 目的:研究内异症患者及非内异症妇女肿瘤坏死因子-β(tumor necrosis factors-beta,TNF-β)基因+252位点的多态性与两组血清中TNF浓度的关系,力求在基因水平上探讨内异症发病的机制。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striction fragmentlength polymorphism,PCR-RFLP)检测82例内异症患者(内异症组)和80例非内异症妇女(对照组)TNF-β基因+252位点的多态性,同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sandwich-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两组血清中TNF-α和TNF-β的含量。结果:结果发现内异症组TNF-β基因+252位点AA基因型血清中TNF-β水平较GG基因型TNF-β水平明显升高(t=2.029,P<0.05),而内异症和对照组TNF-β基因+252位点其他基因型对血清中TNF-α和TNF-β浓度的影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TNF-β基因+252位点AA基因型可能是促进内异症患者血清中TNF-β水平升高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异位症 肿瘤坏死因子Α 肿瘤坏死因子-Β 基因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丙型肝炎病变程度与血清TNF-α水平、TNF-α基因多态性的关系 被引量:2
17
作者 段忠辉 李卓 +1 位作者 于红卫 孟庆华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81-384,共4页
目的研究汉族慢性丙型肝炎(简称慢丙肝)病变程度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TNF-α启动子基因多态性(-857C/T,-308G/A,-238G/A)的关系。方法以102例汉族慢丙肝患者为研究对象,按肝功能实验室检查异... 目的研究汉族慢性丙型肝炎(简称慢丙肝)病变程度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TNF-α启动子基因多态性(-857C/T,-308G/A,-238G/A)的关系。方法以102例汉族慢丙肝患者为研究对象,按肝功能实验室检查异常程度〔全国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2006)〕分为轻度(44例)、中度(34例)和重度(24例),ELISA法测定其血清TNF-α水平,PCR-RFLP检测TNF-α-857C/T、-308G/A、-238G/A位点的基因型;分析病变程度和血清TNF-α水平、基因多态性三者的关系。结果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空腹血清TNF-α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P=0.000),轻度组低于中、重度组(P=0.012,P=0.001),而重度与中度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52);轻度组TNF-α-857T等位基因频率高于重度组(P=0.004),轻、中、重度组TNF-α-308G/A,轻、中重度TNF-α-238A/G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6,P=0.935)。结论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TNF-α水平高于正常人,随病情的加重有升高的趋势,慢丙肝轻度组TNF-α-857TT等位基因频率高于重度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丙型肝炎 肿瘤坏死因子-Α 基因多态性 病变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坏死因子基因多态性与非霍奇金淋巴瘤临床与预后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赵洪云 钟雪云 陈运贤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3-28,共6页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necrosisfactoralpha,TNF-α)基因-308位和淋巴毒素(Lvmphotoxin-α,LTα)基因+252位基因多态性与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临床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限制性内切酶消化及电泳技术,对...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necrosisfactoralpha,TNF-α)基因-308位和淋巴毒素(Lvmphotoxin-α,LTα)基因+252位基因多态性与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临床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限制性内切酶消化及电泳技术,对中国广东省96例NHL患者和72例正常对照者的TNF-α和LTα基因的单碱基突变多态性进行检测,收集其临床资料进行生存状况分析。结果:1)NHL患者两位点联合单倍体分型在性别、年龄、分期等临床特征的分布无显著性差异;而联合单倍体分型的高危型在不同人群中有显著性差别(NHL组70.4%,对照组45.2%,P=0.018),NHL治疗不敏感组中高危型比例明显大于治疗敏感组,相对危险度为2.887(95%置信区间为1.188~7.016)。2)Kaplan-Meier方法进行生存分析,发现高危型与低危型的无瘤生存时间、总生存时间有显著性差异:高危型组平均生存时间为16.19个月,低危型组平均生存时间为48.63个月,1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66.67%、87.50%(P=0.0231);2年生存率分别为39.95%、65.13%,4年生存率分别为8.32%、46.52%(P=0.0012):COX回归模型显示联合单倍体分型是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之一(P=0.034)。结论:TNF-α-308位和LTα+252位联合单倍体分型与中国广东省NHL患者的治疗反应、生存等预后因素有关,可考虑将测定两位点多态性作为评估NHL预后的一种敏感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霍奇金淋巴瘤 肿瘤坏死因子 基因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汉族人群TNF-α基因-308G/A多态与原发性高血压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彭翠英 周翠兰 贺庆芝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1年第1期57-60,共4页
目的:研究TNF-α基因-308G/A多态与原发性高血压(EH)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46例EH患者和208例正常对照组为研究对象,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分析方法检测TNF-α基因启动子区-308G/A多态位点等位基因以及基因型... 目的:研究TNF-α基因-308G/A多态与原发性高血压(EH)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46例EH患者和208例正常对照组为研究对象,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分析方法检测TNF-α基因启动子区-308G/A多态位点等位基因以及基因型频率分布特点,并分析其多态与EH遗传易感性的关系。结果:EH组患者TNF-α(-308G/A)位点GG、GA、AA三种基因型的频率分别为85.0%、11.8%、3.2%;G、A两种等位基因的频率分别为90.9%、9.1%。对照组TNF-α(-308G/A)位点GG、GA、AA三种基因型的频率分别为89.4%、10.6%、0;G、A两种等位基因的频率分别为94.7%、5.3%。EH组GA、AA基因型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28);A等位基因的频率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高血压的危险性增加1.729倍,95%的可信区间为1.056~2.83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30)。结论:TNF-α基因-308G/A位点多态与湖南汉族人群EH可能相关,A等位基因可能是EH的遗传易感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 原发性高血压 基因多态性 遗传易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趋化因子CXCL16和肿瘤坏死因子-α基因联合作用与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相关性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丹 张伟 孙洪英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28-730,共3页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CXCL16(CXCL16)基因G1850A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因T1031C联合作用与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关系。方法:选择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病例组)120例,健康者75例为对照组。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技术,检...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CXCL16(CXCL16)基因G1850A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因T1031C联合作用与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关系。方法:选择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病例组)120例,健康者75例为对照组。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技术,检测2组CXCL16基因G1850A和TNF-α基因T1031C多态的分布。结果 :病例组CXCL16基因G1850A的AA基因型(35.8%vs 20.0%)、A等位基因频率(59.6%vs 44.0%)和TNF-αT1031C的CC基因型(2.5%vs 1.3%)、C等位基因频率(21.3%vs 11.3%)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CXCL16基因1850位点与TNF-α1031位点联合作用与脑梗死的发病具有相关性(χ2=7.502,df=2,P=0.023)。结论:CXCL16基因G1850A的A等位基因和TNF-α基因T1031C的C等位基因可能是脑梗死的遗传易感基因之一。CXCL16基因1850位点与TNF-α1031位点联合作用与脑梗死的发病具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趋化因子CXCL16 肿瘤坏死因子A 多态性 基因联合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