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民众收入不公平感的机制与对策——基于参照依赖和损失规避双视角 被引量:13
1
作者 徐富明 史燕伟 +2 位作者 李欧 张慧 李燕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65-675,共11页
近年来,贫富差距的不断加大已引起民众较为强烈的收入不公平感,而导致收入不公平感产生的一个主要原因是人们对自己收入所得不如他人的相对比较。本项目基于预期理论价值函数的参照依赖和损失规避双视角,对当前民众收入不公平感的形成... 近年来,贫富差距的不断加大已引起民众较为强烈的收入不公平感,而导致收入不公平感产生的一个主要原因是人们对自己收入所得不如他人的相对比较。本项目基于预期理论价值函数的参照依赖和损失规避双视角,对当前民众收入不公平感的形成机制与管理对策进行系列实证研究;采用心理测量、实验室实验和干预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并借助神经电生理的ERP技术和心理生理学的多导生理记录仪(SCR),以检验民众收入不公平感的自我-他人参照、单参照点-多参照点比较的整合性参照依赖框架;探索损失规避对多得不均等和少得不均等的非对称不公平感的根源性作用和神经生理机制;选取社区居民,操纵参照对象、参照点和得失框架,进行多轮次和多变量的干预研究,以探索减少民众收入不公平感的应对策略,并据此提出切实有效的管理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收入不公平感 预期理论 价值函数 参照依赖 损失规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值条件意义理论视阈中指称问题的演变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栋 朴玉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60-163,共4页
指称概念不仅是语言哲学的基本概念,更是意义理论中的核心问题。在早期真值条件意义理论中,指称成为意义理论研究的阿基米德点。早期的真值条件论者弗雷格和罗素认为,语言表达式所具有的意义是因为它们直接指称外部实在中的事物。在戴... 指称概念不仅是语言哲学的基本概念,更是意义理论中的核心问题。在早期真值条件意义理论中,指称成为意义理论研究的阿基米德点。早期的真值条件论者弗雷格和罗素认为,语言表达式所具有的意义是因为它们直接指称外部实在中的事物。在戴维森提出的系统的真值条件意义理论中,他对指称概念的解释并未直接向名称或谓词与对象的关系指派经验内容。指称在戴维森真值条件意义理论中的基础性作用被消解。指称从意义理论研究的阿基米德点蜕变为纯粹语义学的设定。指称概念的消解与蜕变是从早期逻辑原子主义的微观语义分析到戴维森整体语义理论构建必然的逻辑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值条件意义理论 指称 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