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三叉神经根表层纤维束切断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
13
1
作者
江远仕
杨冬涛
+3 位作者
吴婉芬
王少洪
吴璇
张长椿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63-165,共3页
目的:探讨三叉神经感觉根(TNSR)的解剖学结构,及其表层神经纤维束切断术治疗三叉神经痛(TN)的可行性。方法:对10例尸体的三叉神经根标本取材、并对TNSR石蜡包埋及连续切片,进行较系统的观察。为2例TN患者行TNSR表层神经纤维束切断...
目的:探讨三叉神经感觉根(TNSR)的解剖学结构,及其表层神经纤维束切断术治疗三叉神经痛(TN)的可行性。方法:对10例尸体的三叉神经根标本取材、并对TNSR石蜡包埋及连续切片,进行较系统的观察。为2例TN患者行TNSR表层神经纤维束切断术的治疗与随访。结果:解剖及组织学上显示了TNSR的中央部分有一根巨大的神经纤维束,而在表层环绕着细小的神经纤维束。术中的观察与组织学一致,2例TN患者术后,面部疼痛等症状消失,分别随访1年6个月及1年4个月,症状未复发,且保留了温、触觉功能、角膜反射及形态正常。结论:TNSR中央区域有一巨束神经纤维,表层分布着小神经纤维束。表层神经纤维束切断术能够治疗TN,且保留了温、触觉及角膜反射,本手术方法是一种治疗TN有效的、且很有应用前景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解剖
神经解剖
三叉神经感觉根
束切断术
三叉神经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岩静脉的解剖学特征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
12
2
作者
蒋吉英
高培福
+1 位作者
窦寰宇
朱世杰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34-35,共2页
目的:为临床桥脑小脑角区的手术提供岩静脉的应用解剖学资料。方法:经甲醛固定的成人头部标本26例,手术显微镜下解剖观察岩静脉形态、行径及其与三叉神经的毗邻关系。结果:①岩静脉有1~3支,长度2.9±2.0mm,外径...
目的:为临床桥脑小脑角区的手术提供岩静脉的应用解剖学资料。方法:经甲醛固定的成人头部标本26例,手术显微镜下解剖观察岩静脉形态、行径及其与三叉神经的毗邻关系。结果:①岩静脉有1~3支,长度2.9±2.0mm,外径2.3±1.0mm;②岩静脉位于三叉神经根背外方者占92.5%;岩静脉与神经根的最短距离5.0±3.8mm,最长距离7.1±4.1mm;静脉对神经根有压迫的占15.4%;③岩静脉距横窦与乙状窦交角处的距离为31.1±5.2mm。结论:岩静脉与三叉神经根关系密切,可压迫三叉神经根引起三叉神经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静脉
三叉神经根
应用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家兔三叉神经根和半月结的微循环床的研究
被引量:
1
3
作者
王福
张奎启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7年第3期276-278,共3页
目的:研究家兔三叉神经根和半月结内微循环的形态和结构。方法:20只家兔血管灌流固定,墨汁灌注血管,显微解剖三叉神经根和半月神经节,通过透明和切片观察神经根内血管的分布形态。结果:三叉神经根的微血管分为神经外膜、神经束膜和神经...
目的:研究家兔三叉神经根和半月结内微循环的形态和结构。方法:20只家兔血管灌流固定,墨汁灌注血管,显微解剖三叉神经根和半月神经节,通过透明和切片观察神经根内血管的分布形态。结果:三叉神经根的微血管分为神经外膜、神经束膜和神经内膜微血管。神经外膜血管沿神经根径向走行,沿途再发侧支斜行或横行入神经束之间,顺神经根束分布,并发侧支进入神经内膜;半月结内微血管围绕神经节细胞分布;三叉神经根内的微血管配布不均,其近侧端微血管数量较少,远侧端微血管数量较多。结论:三叉神经根内微循环血量调节主要依赖神经外膜和束膜的微动脉。三叉神经根微循环可能在三叉神经痛中扮演重要作用,神经根在受到压迫后,可造成神经根微循环障碍,进而可能引发神经纤维脱髓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根
微循环
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三叉神经根表层纤维束切断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
13
1
作者
江远仕
杨冬涛
吴婉芬
王少洪
吴璇
张长椿
机构
汕头市中心医院耳鼻咽喉一头颈外科
汕头市中心医院病理科
汕头市中心医院麻醉科
出处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63-165,共3页
文摘
目的:探讨三叉神经感觉根(TNSR)的解剖学结构,及其表层神经纤维束切断术治疗三叉神经痛(TN)的可行性。方法:对10例尸体的三叉神经根标本取材、并对TNSR石蜡包埋及连续切片,进行较系统的观察。为2例TN患者行TNSR表层神经纤维束切断术的治疗与随访。结果:解剖及组织学上显示了TNSR的中央部分有一根巨大的神经纤维束,而在表层环绕着细小的神经纤维束。术中的观察与组织学一致,2例TN患者术后,面部疼痛等症状消失,分别随访1年6个月及1年4个月,症状未复发,且保留了温、触觉功能、角膜反射及形态正常。结论:TNSR中央区域有一巨束神经纤维,表层分布着小神经纤维束。表层神经纤维束切断术能够治疗TN,且保留了温、触觉及角膜反射,本手术方法是一种治疗TN有效的、且很有应用前景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
临床解剖
神经解剖
三叉神经感觉根
束切断术
三叉神经痛
Keywords
clinical
anatomy
neuro
anatomy
tractotomy
trigeminal
nerve
sensory
root
trigeminal
neuralgia
分类号
R322.85 [医药卫生—人体解剖和组织胚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岩静脉的解剖学特征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
12
2
作者
蒋吉英
高培福
窦寰宇
朱世杰
机构
潍坊医学院解剖学教研室
出处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34-35,共2页
文摘
目的:为临床桥脑小脑角区的手术提供岩静脉的应用解剖学资料。方法:经甲醛固定的成人头部标本26例,手术显微镜下解剖观察岩静脉形态、行径及其与三叉神经的毗邻关系。结果:①岩静脉有1~3支,长度2.9±2.0mm,外径2.3±1.0mm;②岩静脉位于三叉神经根背外方者占92.5%;岩静脉与神经根的最短距离5.0±3.8mm,最长距离7.1±4.1mm;静脉对神经根有压迫的占15.4%;③岩静脉距横窦与乙状窦交角处的距离为31.1±5.2mm。结论:岩静脉与三叉神经根关系密切,可压迫三叉神经根引起三叉神经痛。
关键词
岩静脉
三叉神经根
应用解剖
Keywords
Petrosal vein
trigeminal
nerve
root
Applied
anatomy
分类号
R322-33 [医药卫生—人体解剖和组织胚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家兔三叉神经根和半月结的微循环床的研究
被引量:
1
3
作者
王福
张奎启
机构
大连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基础教研室
出处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7年第3期276-278,共3页
文摘
目的:研究家兔三叉神经根和半月结内微循环的形态和结构。方法:20只家兔血管灌流固定,墨汁灌注血管,显微解剖三叉神经根和半月神经节,通过透明和切片观察神经根内血管的分布形态。结果:三叉神经根的微血管分为神经外膜、神经束膜和神经内膜微血管。神经外膜血管沿神经根径向走行,沿途再发侧支斜行或横行入神经束之间,顺神经根束分布,并发侧支进入神经内膜;半月结内微血管围绕神经节细胞分布;三叉神经根内的微血管配布不均,其近侧端微血管数量较少,远侧端微血管数量较多。结论:三叉神经根内微循环血量调节主要依赖神经外膜和束膜的微动脉。三叉神经根微循环可能在三叉神经痛中扮演重要作用,神经根在受到压迫后,可造成神经根微循环障碍,进而可能引发神经纤维脱髓鞘。
关键词
三叉神经根
微循环
解剖
Keywords
trigeminal nerve root trigeminal ganglion microcirculation anatomy
分类号
R745.11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三叉神经根表层纤维束切断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的可行性研究
江远仕
杨冬涛
吴婉芬
王少洪
吴璇
张长椿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岩静脉的解剖学特征及临床意义
蒋吉英
高培福
窦寰宇
朱世杰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9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家兔三叉神经根和半月结的微循环床的研究
王福
张奎启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7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