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5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里氏木霉(Trichoderma reesei)产β-葡聚糖酶和木聚糖酶的条件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顾赛红 孙建义 +1 位作者 李卫芬 许梓荣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45-549,共5页
比较了不同发酵条件对里氏木霉产β-葡聚糖酶和木聚糖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里氏木霉产两种酶的最佳碳源和氮源各异,其中木霉产木聚糖酶的最佳碳源为乳糖,氮源为牛肉膏;而产β-葡聚糖酶的最佳碳源为麸皮,氮源为硫酸铵.在培养条件方面,... 比较了不同发酵条件对里氏木霉产β-葡聚糖酶和木聚糖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里氏木霉产两种酶的最佳碳源和氮源各异,其中木霉产木聚糖酶的最佳碳源为乳糖,氮源为牛肉膏;而产β-葡聚糖酶的最佳碳源为麸皮,氮源为硫酸铵.在培养条件方面,里氏木霉产木聚糖酶和β-葡聚糖酶的最适起始pH值分别是4.0和5.0,最适发酵温度均为30℃.研究还表明吐温20、吐温80和甜菜碱等3种表面活性剂均具有促进木霉产酶作用,其中甜菜碱对产木聚糖酶的效果较好,而吐温20对产β-葡聚糖酶效果较佳.就产酶进程而言,木霉在培养20 h之后开始产木聚糖酶,而产β-葡聚糖酶比产木聚糖酶滞后约4h,它们分别在48 h和44 h时产酶量达到高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里氏木霉 Β-葡聚糖酶 木聚糖酶 产酶条件 碳源 氮源 饲料添加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里氏木霉(Trichoderma reesei)306产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液体发酵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2
2
作者 冮洁 杜连祥 +3 位作者 路福平 邹亚杰 贾丹丹 姚蕾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9-33,共5页
采用正交设计和响应面分析等实验方法对基因工程菌株里氏木霉 (Trichodermareesei)30 6产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t PA)的液体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确定了适宜的培养基配方和最佳发酵工艺条件。在优化发酵条件下 ,摇瓶液体发酵液中的t P... 采用正交设计和响应面分析等实验方法对基因工程菌株里氏木霉 (Trichodermareesei)30 6产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t PA)的液体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确定了适宜的培养基配方和最佳发酵工艺条件。在优化发酵条件下 ,摇瓶液体发酵液中的t PA酶活力达 3386 91IU/mL ,比初始发酵条件下酶活力提高上千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里氏木霉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液体发酵 培养基配方 工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附法固定化绿色木霉(Trichoderma reesei)生长细胞 被引量:1
3
作者 陆兆新 熊仓稔 《核农学报》 CAS CSCD 1990年第3期157-162,共6页
本文应用辐射技术,在纸表面复盖不同性质的高分子,以此作为固定化生长细胞的载体,吸附绿色木霉细胞,并测定了固定化绿色木霉细胞的纤维素酶活性。当纸复盖有3种亲水性均聚体poly-HEA、poly-HEMA,poly-HPMA和一种疏水性均聚体poly-A4G时... 本文应用辐射技术,在纸表面复盖不同性质的高分子,以此作为固定化生长细胞的载体,吸附绿色木霉细胞,并测定了固定化绿色木霉细胞的纤维素酶活性。当纸复盖有3种亲水性均聚体poly-HEA、poly-HEMA,poly-HPMA和一种疏水性均聚体poly-A4G时,细胞被吸附在这4种载体上,并能产生纤维素酶,但是只有复盖poly-HPMA的载体固定化细胞的纤维素酶活性(FPA)高于游离细胞。当纸复盖不同组成的HEA-A-TMPT、HEMA-A-TMPT.HPMA-A-TMPT和A4G-A-TMPT的共聚体时,用这些载体固定化细胞的FPA均比复盖均聚体的增加。用复盖不同组成的poly(HPMA-A-TMPT)载体固定化细胞,其FPA均比游离细胞增加,最高的增加了60%。用复盖有50%:50%和75%:25%的poly(HEA-A-TMPT)共聚体载体固定化细胞,其FPA分别比游离细胞增加了70%和60%。FPA增加是由于吸附的细胞重量增加,而固定化细胞的重量与复盖于纸上的高分子的性质(例如含水量)有关,复盖的高分子含水量10%左右时,固定化细胞重量最高,在载体表面复盖适宜的高分子有利于细胞的吸附和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化细胞 绿色木霉 吸附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里氏木霉Trichoderma reesei固定化细胞酶液水解辐射预处理稻麦秸秆的研究
4
作者 陆兆新 熊仓稔 《核农学报》 CAS CSCD 1992年第2期92-98,共7页
用1×10~5、3×10~5、5×10~5和10×10~5 Gy的电子束和电子束加4%NaOH复合预处理稻麦秸秆。预处理稻秆200目以上粉末随辐照剂量的增加而增中。用1%纤维素酶水解电子束预处理稻麦秸秆48小时,葡萄糖得率随辐照剂量的增... 用1×10~5、3×10~5、5×10~5和10×10~5 Gy的电子束和电子束加4%NaOH复合预处理稻麦秸秆。预处理稻秆200目以上粉末随辐照剂量的增加而增中。用1%纤维素酶水解电子束预处理稻麦秸秆48小时,葡萄糖得率随辐照剂量的增加而增加,10×10~5 Gy照射的比未预处理的增加了70%—80%;而复合预处理稻麦秸秆的葡萄糖得率在5×10~5 Gy以内,随辐射剂量增加而增加,分别为36%和35%,比未处理的10.2%增加了约2.5倍,而用10×10~5 Gy的反而下降。通过辐射聚合在纱布表面覆盖高分子poly(HEA)、poly(HEMA)、poly(HPMA)、poly(A-4G)和poly(A-TMPT),并以此作为固定化里氏木霉细胞的载体。这些载体均能较好地固定化里氏木霉细胞,固定化细胞的滤纸活性(FPA)均高于游离细胞,其中覆盖poly(HPMA)的载体固定化细胞的效果最好,FPA为3.5U/ml,比游离细胞增加了近40%。用这些固定化细胞的酶液水解NaOH和电子束复合预处理的稻麦秸秆,其葡萄糖得率随辐照剂量和水解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其中4%NaOH和10×10~5 Gy处理的稻麦秸秆第6天的葡萄糖得率为19%和2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 稻麦秸秆 里氏木霉 葡萄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里氏木霉(Trichoderma reesei)产纤维素酶液态发酵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胡彩静 代淑梅 李秋园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45-48,共4页
对纤维素酶高产菌株里氏木霉(Trichoderma reesei)ZU03产纤维素酶的液态发酵条件进行了研究,确定了适宜的培养基配方和最佳发酵工艺条件。最优培养基配方及发酵条件为:培养基起始pH4.5,C/N8∶1,纸浆浓度30g/L,培养温度28℃,接种量10%(v/... 对纤维素酶高产菌株里氏木霉(Trichoderma reesei)ZU03产纤维素酶的液态发酵条件进行了研究,确定了适宜的培养基配方和最佳发酵工艺条件。最优培养基配方及发酵条件为:培养基起始pH4.5,C/N8∶1,纸浆浓度30g/L,培养温度28℃,接种量10%(v/v),摇床转速150r/min,培养时间4d。在此优化发酵条件下,摇瓶发酵液中的纤维素酶FPA活力达11.67IU/mL,比初始发酵条件下酶活力提高近3倍。同样在此优化条件下还进行了5m3罐的中试,FPA活力达8.62Iu/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里氏木霉 纤维素酶 发酵条件 优化 液态 培养基配方 发酵工艺条件 优化条件 酶活力 高产菌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richoderma reesei纤维素水解酶的糖苷合成性质 被引量:1
6
作者 张玢 余多慰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69-76,共8页
通过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从(Trichoderma reesei天然纤维素水解酶中分离纯化得到了一种相对分子质量约为65 000的蛋白组分.分别以pNP-Glu、pNP-Gal、oNP-Gal和Avicel作为底物,均检出该组分的水解活性.此外该酶对CMC-Na有可被测出... 通过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从(Trichoderma reesei天然纤维素水解酶中分离纯化得到了一种相对分子质量约为65 000的蛋白组分.分别以pNP-Glu、pNP-Gal、oNP-Gal和Avicel作为底物,均检出该组分的水解活性.此外该酶对CMC-Na有可被测出的弱活性.以pNP-Glu为底物,45℃时,其水解酶性质的米氏常数Km=3.04 mg/mL,Vmax=3.77μmol/min.用DNS法和对硝基苯酚法(仅对含有对硝基酚结构的底物pNP-Glu、pNP-Gal和oNP-Gal)分别检测了在180 min反应时段内产物还原糖和对硝基苯酚的含量变化,结果显示在封闭的反应体系中有明显的可逆反应存在,并出现了周期性振荡的特征,有糖苷合成活性的表现,水解产生还原糖和对硝基苯酚的量,呈现出分别为25.43±8.34 min和36.25±2.50 min的含量增减振荡周期.与此同时,为了证实该酶糖苷合成活性的存在,以葡萄糖作为底物与酶反应,得到了7.00±4.83 min的葡萄糖含量周期性波状振荡结果.对底物为pNP-Glu反应15 min后的产物作乙酰化处理GC/MS分析,结果产物中有含二糖结构的产类型,揭示了这个水解酶的糖苷合成的特点.这是首次从Trichoderma reesei纤维素水解酶中分离得到了具有糖苷合成活性的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ichoderma reesei 纤维素酶 酶活 糖苷合成 可逆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里氏木霉产β-葡聚糖酶的固态发酵工艺
7
作者 王娜 林青 +3 位作者 华兰兰 马贵军 娄恺 霍向东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4-112,共9页
研究旨在优化里氏木霉ARTP-9(Trichoderma reesei ARTP-9)产β-葡聚糖酶工艺,为大规模固态发酵生产提供参考。采用单因素试验、Plackett-Burman试验、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里氏木霉ARTP-9固态发酵产β-葡聚糖酶工艺,分析接种方式、... 研究旨在优化里氏木霉ARTP-9(Trichoderma reesei ARTP-9)产β-葡聚糖酶工艺,为大规模固态发酵生产提供参考。采用单因素试验、Plackett-Burman试验、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里氏木霉ARTP-9固态发酵产β-葡聚糖酶工艺,分析接种方式、接种量、发酵基质、氮源、无机盐、表面活性剂、氮源含量、pH、水料比及发酵时间对产酶的影响。结果显示:固态种曲优化后孢子数为4.63×10^(8)CFU/g。最优产酶发酵工艺为基质中麸皮∶玉米芯粉=1∶1,硫酸铵2.5%,磷酸氢二钾1.67%,甜菜碱0.15%,液料比0.865∶1,固态种曲接种量18%,pH7.5,发酵4.6 d。其β-葡聚糖酶活性为66.32 U/g,较原始培养基提高1.34倍。响应面优化试验提高了里氏木霉ARTP-9产β-葡聚糖酶能力,酶制剂生产成本降低。证明该工艺具备良好的工业化生产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葡聚糖酶 里氏木霉 固态发酵 响应面法 工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里氏木霉E619产纤维素酶的发酵培养基优化和发酵动力学研究
8
作者 陈星宇 张彦 +2 位作者 龚大春 喻晨 余华顺 《化学与生物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8-36,共9页
通过单因素实验、部分析因实验、最陡爬坡实验、响应面实验对里氏木霉E619产纤维素酶的发酵培养基进行了优化;采用溶氧联控补料工艺进行50 L发酵罐放大实验,研究了里氏木霉E619产纤维素酶的发酵动力学。结果表明,乳糖、硫酸亚铁、吐温-8... 通过单因素实验、部分析因实验、最陡爬坡实验、响应面实验对里氏木霉E619产纤维素酶的发酵培养基进行了优化;采用溶氧联控补料工艺进行50 L发酵罐放大实验,研究了里氏木霉E619产纤维素酶的发酵动力学。结果表明,乳糖、硫酸亚铁、吐温-80是影响里氏木霉E619发酵的主要因素,在乳糖为10.049 g·L^(-1)、硫酸亚铁为0.412 g·L^(-1)、吐温-80为0.569 g·L^(-1)、初始pH值为4.5、发酵温度为28℃、溶氧25%的条件下进行摇瓶发酵得到的纤维素酶酶活达到78.2 U·mL^(-1),较原始发酵培养基提高了14.3%;里氏木霉E619产纤维素酶的产物合成与菌体生长关系为部分耦联型,Luedeking的基质消耗动力学方程不适用于里氏木霉E619溶氧联控补料工艺发酵产纤维素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酶 里氏木霉 发酵培养基 响应面法 优化 发酵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里氏木霉强化菌藻颗粒污泥性能及类藻酸盐提取
9
作者 肖一诺 谢雅琪 +2 位作者 马逸飞 黄陈明慧 万俊锋 《工业水处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87-94,共8页
为探究里氏木霉对菌藻颗粒污泥(ABGS)性能的影响,通过ABGS反应器对水中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反映污泥性能及其稳定性。设计两组序批式反应器(SBR),探究厌氧/好氧+光暗周期条件对菌藻共生系统的作用,两反应器共运行90 d,P1反应器于运行第30... 为探究里氏木霉对菌藻颗粒污泥(ABGS)性能的影响,通过ABGS反应器对水中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反映污泥性能及其稳定性。设计两组序批式反应器(SBR),探究厌氧/好氧+光暗周期条件对菌藻共生系统的作用,两反应器共运行90 d,P1反应器于运行第30天投加里氏木霉,P2反应器作对照。结果发现,P1反应器对NH_(4)^(+)-N、TN、TP和COD的去除率分别稳定在95%、70%、75%和98%,里氏木霉对ABGS的稳定性和污染物去除性能有显著增强作用。同时,ABGS胞外蛋白质和多糖含量增加,基于胞外聚合物(EPS)假说,也证实P1反应器中ABGS较P2反应器更加稳定。ABGS的EPS中含有大量高附加值产物,采用高温热碱法成功从ABGS中提取到类藻酸盐(ALE),1 t污泥可以回收64.5 kg左右ALE,证实ABGS拥有极高的资源回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藻颗粒污泥 里氏木霉 胞外聚合物(EPS) 类藻酸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里氏木霉FS10-C固体发酵基质筛选及发酵条件初探 被引量:7
10
作者 罗洋 滕应 +2 位作者 刘方 马文亭 李振高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11-116,共6页
筛选适宜里氏木霉FS10-C菌株固体发酵的基质,并优化其发酵基本条件,以期为将该菌株应用于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中奠定基础。采用单因素试验对固体发酵基质进行筛选,在筛选结果的基础上,再运用正交试验设计初步确定适宜的发酵条件,并在50 ... 筛选适宜里氏木霉FS10-C菌株固体发酵的基质,并优化其发酵基本条件,以期为将该菌株应用于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中奠定基础。采用单因素试验对固体发酵基质进行筛选,在筛选结果的基础上,再运用正交试验设计初步确定适宜的发酵条件,并在50 L固体发酵罐中进行放大试验。结果表明,桔皮麦麸混合物为木霉FS10-C的最佳发酵基质,优化后的平皿固体发酵条件为:桔皮、麦麸按1∶1比例配伍,固水比为1∶1.2,接种量为5%,发酵温度为28℃,发酵14 d后产孢量可高达2.43×1010 CFU/g,且应用于固体发酵罐中发酵效果良好,产孢量达到1.44×1010 CFU/g。通过对固体发酵基质的筛选和发酵条件的优化,可实现木霉FS10-C的高密度培养,降低制剂成本,具有规模化生产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里氏木霉FS10-C 固体发酵 发酵条件 生物修复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里氏木霉FS10-C可湿性粉剂的研制及其促生效果测定 被引量:7
11
作者 罗洋 滕应 +1 位作者 罗绪强 李振高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94-199,共6页
以对植物具有促生作用兼具重金属抗性的里氏木霉FS10-C为功能菌株,通过对载体、润湿剂、分散剂、保护剂的筛选,确定了里氏木霉FS10-C可湿性粉剂的最佳配方,并测定其施用对伴矿景天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可湿性粉剂最佳配方为:孢子粉10... 以对植物具有促生作用兼具重金属抗性的里氏木霉FS10-C为功能菌株,通过对载体、润湿剂、分散剂、保护剂的筛选,确定了里氏木霉FS10-C可湿性粉剂的最佳配方,并测定其施用对伴矿景天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可湿性粉剂最佳配方为:孢子粉10%、高岭土74.6%、十二烷基苯磺酸钠5%、木质素磺酸钠10%、维生素C 0.4%。该配方悬浮率可达到72.48%,符合国标要求。盆栽实验结果显示,该制剂500倍稀释液对伴矿景天有良好的促生效果,使其地上部鲜重和干重与对照相比分别提高了14.70%及23.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里氏木霉FS10-C 可湿性粉剂 促生作用 伴矿景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氮比对里氏木霉合成木聚糖酶的影响 被引量:11
12
作者 毛连山 宋向阳 +2 位作者 勇强 姚春才 余世袁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2002年第3期41-44,共4页
以里氏木霉 (Trichodermareesei)RutC 30为产酶菌 ,研究了不同碳氮比对木聚糖酶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 ,低碳氮比有利于促进内切 β 木聚糖酶的合成 ,抑制外切 β 木糖苷酶的合成 ,有利于选择性合成低外切 β 木糖苷酶活的内切 β 木聚... 以里氏木霉 (Trichodermareesei)RutC 30为产酶菌 ,研究了不同碳氮比对木聚糖酶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 ,低碳氮比有利于促进内切 β 木聚糖酶的合成 ,抑制外切 β 木糖苷酶的合成 ,有利于选择性合成低外切 β 木糖苷酶活的内切 β 木聚糖酶。高碳氮比使得木聚糖酶的合成滞后 ,能够有效地抑制纤维素酶的合成 ,提高木聚糖酶活与纤维素酶活的比值 ,有利于选择性合成低纤维素酶活的木聚糖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氮比 合成 里氏木霉 木聚糖酶 纤维素酶 造纸 制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源对里氏木霉木聚糖酶和纤维素酶生物合成的影响 被引量:23
13
作者 勇强 李树炎 +2 位作者 陈牧 徐勇 余世袁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2004年第3期7-11,共5页
研究了氮源种类和比例、碳氮比 (C/N)等因素对里氏木霉木聚糖酶和纤维素酶生物合成的影响。在各种氮源中 ,蛋白胨是最好的氮源。复合氮源中当硫酸铵N和尿素N的比例为 1∶3时 ,木聚糖酶活力最高 ,达 93.3IU/mL ;当比例为 1∶1时 ,滤纸酶... 研究了氮源种类和比例、碳氮比 (C/N)等因素对里氏木霉木聚糖酶和纤维素酶生物合成的影响。在各种氮源中 ,蛋白胨是最好的氮源。复合氮源中当硫酸铵N和尿素N的比例为 1∶3时 ,木聚糖酶活力最高 ,达 93.3IU/mL ;当比例为 1∶1时 ,滤纸酶活力和羧甲基纤维素 (CMC )酶活力达到最大值 ,分别为0 .2 6 3FPIU/mL和 0 .0 2 6IU/mL。当控制培养基的C/N为 8.0和 6 .0时 ,它们对木聚糖酶和纤维素酶的诱导作用最强 ,分别为 95 .1IU/mL和 0 .310FPIU/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里氏木霉 木聚糖酶 纤维素酶 生物漂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素酶高产菌株的选育 被引量:37
14
作者 管斌 孙艳玲 +1 位作者 谢来苏 隆言泉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8-20,23,共4页
该文通过利用紫外线、亚硝基胍等对里氏木霉进行诱变处理 ,采用低剂量、反复多次复合诱变处理方法 ,用“以 2 -脱氧葡萄糖作为降解产物阻遏物”的高效筛选方法 ,选育得到一株抗分解代谢阻遏的突变株 。
关键词 纤维素酶 高产菌株 选育 筛选 里氏檑 诱变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里氏木霉纤维素酶的纯化和性质 被引量:14
15
作者 曹健 郭德宪 +1 位作者 曾实 汪晨辉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72-75,共4页
培养里氏木霉所得的纤维素酶粗酶液经硫酸铵盐析,透析脱盐和柱层析,紫外检测仪记录结果显示出四个蛋白质峰。经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后有四条明显的蛋白质谱带。相对分子量分别为74,000、55,000、47,000、26,000左右。根据分子量大小... 培养里氏木霉所得的纤维素酶粗酶液经硫酸铵盐析,透析脱盐和柱层析,紫外检测仪记录结果显示出四个蛋白质峰。经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后有四条明显的蛋白质谱带。相对分子量分别为74,000、55,000、47,000、26,000左右。根据分子量大小和蛋白组份的含量分析,这四种组分可能是β-葡萄糖苷酶,CBHI,CBHII和EGI。本实验得到的纤维素酶最适作用pH值在5.0左右,最适作用温度50℃左右。酶在pH4.0~6.0以及温度低于50℃时较稳定。Hg2+、Ag2+、Al3+、Pb2+、Fe3+对酶有强烈的抑制作用,而Mn2+、Co2+、Fe2+、Zn2+、Ca2+对酶有一定的激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里氏木霉 纤维素酶粗酶液 纯化 性质 酶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里氏木霉木聚糖酶基因XYN2的克隆与表达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向明 欧阳嘉 +1 位作者 严明 许琳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7年第5期82-87,共6页
采用RT-PCR(reverse-transcription PCR assay)技术,从里氏木霉QM9414 mRNA中扩增出木聚糖酶基因XYN2,并与质粒pYX212相连,构建了组成型表达载体pYX212/XYN2.将此重组质粒转化入酿酒酵母菌株YPH499进行表达.分析了不同碳源、温度、摇瓶... 采用RT-PCR(reverse-transcription PCR assay)技术,从里氏木霉QM9414 mRNA中扩增出木聚糖酶基因XYN2,并与质粒pYX212相连,构建了组成型表达载体pYX212/XYN2.将此重组质粒转化入酿酒酵母菌株YPH499进行表达.分析了不同碳源、温度、摇瓶转速、初始pH对其产酶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最佳碳源是葡萄糖,最佳转速是260 r/min,最佳初始pH是6.0.优化重组菌的发酵条件后得到的最大酶活为0.55 IU/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T-PCR trichoderma reesei XYN2基因 酿酒酵母 克隆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霉的空间诱变效应 被引量:9
17
作者 田兴山 张玲华 +5 位作者 郭勇 周风珍 黄小光 邝哲师 潘木水 李国立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95-197,213,共4页
本文对产纤维素酶的木霉菌孢子和斜面培养菌体搭载中国第18颗返回式卫星后,菌落形态和产酶能力的变化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搭载菌株的菌落形态发生变异,菌株的生长周期出现了缩短或延长的现象。对搭载的木霉菌株进行筛选,获得3株... 本文对产纤维素酶的木霉菌孢子和斜面培养菌体搭载中国第18颗返回式卫星后,菌落形态和产酶能力的变化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搭载菌株的菌落形态发生变异,菌株的生长周期出现了缩短或延长的现象。对搭载的木霉菌株进行筛选,获得3株产酶能力大幅度提高的优良突变菌株,产酶能力提高了50%以上,且性状遗传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诱变效应 产酶能力 返回式卫星 斜面培养 霉菌孢子 纤维素酶 菌落形态 形态发生 生长周期 木霉菌株 突变菌株 能力提高 遗传稳定 搭载 大幅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酶解渣为碳源制备木聚糖酶的研究 被引量:12
18
作者 毛连山 徐勇 +2 位作者 宋向阳 勇强 余世袁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2001年第4期33-38,共6页
以里氏木霉 (Trichodermareesei)RutC 30为产酶菌 ,低聚木糖制备过程中酶解渣为碳源可诱导产生含低纤维素酶活 (0 .10 6IU/mL)的木聚糖酶 (15 4 .67IU/mL) ,两种酶活的比值达 145 9,与粗木聚糖为碳源产木聚糖酶相比 ,木聚糖酶活提高了 1... 以里氏木霉 (Trichodermareesei)RutC 30为产酶菌 ,低聚木糖制备过程中酶解渣为碳源可诱导产生含低纤维素酶活 (0 .10 6IU/mL)的木聚糖酶 (15 4 .67IU/mL) ,两种酶活的比值达 145 9,与粗木聚糖为碳源产木聚糖酶相比 ,木聚糖酶活提高了 1.67倍 ,而纤维素酶活没有增加。此酶在 5 0℃条件下酶解粗木聚糖和酶解渣时 ,pH值 5时酶解效率最高 ,酶解产物通过HPLC分析 ,主要是木糖。该酶系的组成主要是外切 β 木糖苷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里氏木霉 酶解渣 木聚糖酶 酶解 碳源 低聚木糖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里氏木霉产纤维素酶的研究及其应用进展 被引量:13
19
作者 张家松 董宏标 +2 位作者 段亚飞 李卓佳 杨莺莺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99-104,共6页
有机碳是加快驱动氮循环的最主要物质之一,协助降解养殖水环境中的有毒氮污染,是维护养殖水环境的重要物质。地球上分布最广、蕴藏量最丰富的可再生资源之一是纤维素,而纤维素酶能降解纤维素的β-1,4-葡萄糖苷键以生成葡萄糖或其他可溶... 有机碳是加快驱动氮循环的最主要物质之一,协助降解养殖水环境中的有毒氮污染,是维护养殖水环境的重要物质。地球上分布最广、蕴藏量最丰富的可再生资源之一是纤维素,而纤维素酶能降解纤维素的β-1,4-葡萄糖苷键以生成葡萄糖或其他可溶性糖,可以作为水产养殖所用的有机碳。研究表明,里氏木霉(Trichoderma reesei)所分泌的纤维素酶具有产酶量高、稳定性好、适应性强等优点,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纤维素酶。文章综述了里氏木霉所产纤维素酶的结构、组分及酶活机制,介绍了里氏木霉菌种人工选育及基因工程改造等研究,展望了纤维素酶在食品、纺织、饲料、农业等多种行业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里氏木霉 纤维素酶 应用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环芳烃污染土壤的微生物-紫花苜蓿联合修复效应 被引量:24
20
作者 姚伦芳 滕应 +3 位作者 刘方 吴永贵 李振高 骆永明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90-896,共7页
微生物-植物联合修复技术作为一种低耗高效的新型修复手段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有机污染土壤的修复领域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新型生物资源的应用将推动该方法的进一步发展。本研究采用温室盆栽实验,以里氏木霉(Trichodermaressei FS10-C)、... 微生物-植物联合修复技术作为一种低耗高效的新型修复手段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有机污染土壤的修复领域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新型生物资源的应用将推动该方法的进一步发展。本研究采用温室盆栽实验,以里氏木霉(Trichodermaressei FS10-C)、根瘤菌(Rhizobium meliloti)和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作为供试生物,设置添加灭活菌剂-无紫花苜蓿(CK)、添加灭活菌剂-种植紫花苜蓿(A)、接种木霉菌剂-种植紫花苜蓿(TA)、接种木霉菌根瘤菌复合菌剂-种植紫花苜蓿(TRA)4种处理,探究微生物-植物联合修复对多环芳烃(PAHs)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效果及其微生态效应。结果表明,经过60 d的培养,微生物不仅促进了紫花苜蓿的生长,而且在紫花苜蓿的协同作用下进一步提高了土壤中PAHs降解率。TA处理中紫花苜蓿生物量增加了5.88%,而TRA处理进一步促进了紫花苜蓿的生长,其生物量增加了11.15%;A、TA和TRA处理下土壤中PAHs的降解率分别为17.02%、25.62%、32.93%,显著(p<0.05)高于处理CK(5.67%)。此外,接种菌剂处理(TA、TRA)对土壤中高分子量PAHs具有更好的降解效果,A处理土壤中4-、5(+6)环PAHs的降解率分别为18.13%、24.74%,TA处理为21.41%、28.34%,而TRA处理则为21.29%、30.11%。同时,紫花苜蓿能够通过其根际效应显著促进土壤微生物活性,相较于CK处理,A、TA、TRA处理土壤脱氢酶活性分别提高了33.20%、34.58%、32.65%,A、TA、TRA处理AWCD值和微生物群落多样性指数均显著(p<0.05)高于CK。通过木霉、根瘤菌与紫花苜蓿联合作用不仅可以有效地降解土壤中的PAHs,而且能够恢复土壤微生物生态功能多样性和稳定性。因此,该方法是一种极具潜力的生物修复手段,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HS 污染土壤 木霉菌 紫花苜蓿 微生态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