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夏季绿肥有效抑制三峡库区柑橘园恶性杂草生长
1
作者 刘永敏 陈轮轮 +8 位作者 石孝均 詹林庆 延荷 韩苏健 宁文文 向雨 何勤天 赵敬坤 张宇亭 《草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95-1203,共9页
为明确夏季绿肥覆盖栽培对三峡库区柑橘(Citrus reticulata)园杂草的抑制作用,本研究以夏季绿肥猪屎豆(Crotalaria spectabilis)、绿豆(Vigna radiata)、印度豇豆(Vigna unguiculata)、拉巴豆(Dolichos lablab)以及黄豆(Glycine max)为... 为明确夏季绿肥覆盖栽培对三峡库区柑橘(Citrus reticulata)园杂草的抑制作用,本研究以夏季绿肥猪屎豆(Crotalaria spectabilis)、绿豆(Vigna radiata)、印度豇豆(Vigna unguiculata)、拉巴豆(Dolichos lablab)以及黄豆(Glycine max)为试验材料,分析柑橘园行间夏季绿肥覆盖栽培下杂草密度、杂草生物量、平均杂草防效、土壤杂草种子库大小、杂草种类以及杂草多样性指数,探究夏季不同绿肥品种对柑橘园杂草防控的作用变化。结果表明,与自然生草处理相比,5种绿肥覆盖处理均能有效抑制恶性杂草生长,印度豇豆覆盖处理能够降低77.79%的杂草密度和75.91%的杂草生物量,杂草防效最好,绿豆和拉巴豆处理的防效次之。在夏季绿肥的不同生长时期,柑橘园杂草发生种类存在差异。夏季绿肥栽培初期,杂草种类发生较多,以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艾蒿(Artemisia argyi)、马唐(Digitaria sanguinalis)、香附子(Cyperus rotundus)等多年生杂草为主。随着绿肥作物的生长,在夏季绿肥生长末期,杂草发生以牛筋草(Eleusine indica)为主,空心莲子草、马唐、稗草(Echinochloa crusgalli)等偶有发生且发生不均匀。研究结果表明,相比自然生草处理,夏季绿肥覆盖栽培能够有效抑制柑橘园杂草发生,可在三峡库区柑橘园推广夏季绿肥覆盖栽培模式防除夏季恶性杂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园 杂草 覆盖栽培 杂草密度 动态变化 印度豇豆 土壤杂草种子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梨园绿盲蝽及其天敌的种群动态 被引量:12
2
作者 郭晨茜 王璇 +2 位作者 杨宇晖 刘小侠 张青文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516-1522,共7页
【目的】调查研究梨园绿盲蝽Apolygus lucorum(Meyer-Dür)及其天敌的种群动态,为梨园绿盲蝽的预测预报和科学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2-2013年利用色板诱集法和目测法,对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林业果树研究所梨园的绿盲蝽及其天... 【目的】调查研究梨园绿盲蝽Apolygus lucorum(Meyer-Dür)及其天敌的种群动态,为梨园绿盲蝽的预测预报和科学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2-2013年利用色板诱集法和目测法,对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林业果树研究所梨园的绿盲蝽及其天敌的种群动态进行了系统调查和分析。【结果】绿板调查结果显示,绿盲蝽在梨园的发生有2个高峰期,第1个峰值远高于第2个峰值,主要发生高峰期为5月下旬至6月中旬。目测调查结果显示,2012年,绿盲蝽有两个发生高峰期,5月中旬达到第1个峰值,5月下旬达到第2个峰值;2013年,绿盲蝽仅有5月下旬一个发生高峰期。2012和2013年天敌主要发生高峰期均为6月上旬至下旬。梨园调查到的天敌主要为捕食类天敌,包括蜘蛛和天敌昆虫,其中天敌昆虫有7种隶属3目3科。天敌的优势种类为蜘蛛、龟纹瓢虫、异色瓢虫、中华草蛉。【结论】天敌的发生与绿盲蝽有明显的时间和数量跟随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盲蝽 梨园 天敌 种群动态 优势种 绿板诱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柑橘大实蝇羽化出土及橘园成虫诱集动态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宫庆涛 武可明 +2 位作者 唐松 何林 赵志模 《生物安全学报》 2012年第2期153-158,共6页
【背景】柑橘大实蝇是柑橘类果树上的重要害虫。预测该虫的羽化出土进度、掌握成虫发生动态是指导橘园成虫期防治的重要依据。【方法】本研究通过在25℃恒温、室内常温和室外网室3种条件下饲养柑橘大实蝇的蛹,以逐日观察成虫羽化出土数... 【背景】柑橘大实蝇是柑橘类果树上的重要害虫。预测该虫的羽化出土进度、掌握成虫发生动态是指导橘园成虫期防治的重要依据。【方法】本研究通过在25℃恒温、室内常温和室外网室3种条件下饲养柑橘大实蝇的蛹,以逐日观察成虫羽化出土数量;在重庆武隆、四川江油等5个地区共设置240个麦克菲尔(McPhail)诱集器,以糖酒醋液和水解蛋白为诱饵诱集成虫,得到柑橘大实蝇成虫羽化出土的逐日数量和橘园成虫诱集的逐期数量。【结果】用逻辑斯蒂模型拟合成虫羽化出土和橘园成虫诱集动态,结果表明,成虫的始盛期、高峰期和盛末期在25℃恒温条件下分别为4月25日、28日和30日,盛期的持续时间为6d;在室内常温条件下分别为5月3日、7日和10日,盛期的持续时间为8d;在室外网室条件下分别为5月8日、14日和18日,盛期的持续时间为11d;橘园诱集成虫分别为6月2日、14日和26日,盛期的持续时间为25d。【结论与意义】随着羽化期温度的提高,柑橘大实蝇羽化出土期提前,历期缩短,羽化整齐。虽然网室成虫羽化和橘园成虫诱集都处于室外条件,但后者的始盛期、盛期和盛末期比前者分别迟了36、30和22d。因此,建议采用室外网室饲养蛹的方法监测柑橘大实蝇成虫的发生期,若仅凭橘园诱集成虫的数据,因其滞后性十分明显,对指导柑橘大实蝇成虫防治的意义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大实蝇 羽化出土动态 橘园成虫诱集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植和混栽苹果园梨小食心虫发生动态及预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吕兴 李进 +3 位作者 闫峰 祝海坡 曹克强 王勤英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6-89,共4页
2009-2012年利用性诱剂诱捕器系统调查了单植和混栽苹果园梨小食心虫的发生动态。结果表明:梨小食心虫在保定苹果园1年发生4代,其越冬代成虫发生高峰期在4月中下旬,第一代成虫发生高峰期在5月底至6月中旬,第二代和第三代成虫发生高峰期... 2009-2012年利用性诱剂诱捕器系统调查了单植和混栽苹果园梨小食心虫的发生动态。结果表明:梨小食心虫在保定苹果园1年发生4代,其越冬代成虫发生高峰期在4月中下旬,第一代成虫发生高峰期在5月底至6月中旬,第二代和第三代成虫发生高峰期分别在7月中下旬和8月中下旬,其中越冬代成虫发生均较其它世代整齐。与单植苹果园比较,混栽苹果园内梨小食心虫各代成虫发生期持续时间较长,夏季世代的世代重叠更严重,各代间无明显的界限。利用2009-2012年保定地区的监测资料和气象资料,统计出梨小食心虫越冬代成虫达到发生高峰时所需10℃以上积温值为(98.19±21.05)(日/度),用此积温值预测2013年梨小食心虫越冬代成虫发生高峰日期,预测结果与实际发生日期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梨小食心虫 性诱剂 发生规律 苹果园 发育积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施肥管理对三峡库区柑橘园土壤养分动态的影响 被引量:7
5
作者 王晓荣 付甜 +2 位作者 唐万鹏 崔鸿侠 胡文杰 《湖北农业科学》 2021年第8期63-69,共7页
以三峡库区典型施肥管理柑橘园为研究对象,研究水肥一体化施肥、常规施肥、混合施肥等施肥管理方式对柑橘园土壤养分动态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区域柑橘园土壤呈酸性,属于适宜柑橘生长土质。在0~10 cm土层,水肥一体化施肥柑橘园土壤有机... 以三峡库区典型施肥管理柑橘园为研究对象,研究水肥一体化施肥、常规施肥、混合施肥等施肥管理方式对柑橘园土壤养分动态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区域柑橘园土壤呈酸性,属于适宜柑橘生长土质。在0~10 cm土层,水肥一体化施肥柑橘园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均显著高于混合施肥和常规施肥,各施肥管理措施柑橘园间10~30 cm土层土壤养分指标均未见显著性差异。相比4月,7月不同施肥管理类型柑橘园的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含量呈降低趋势,而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则呈上升趋势。水肥一体化施肥可以保持土壤养分的较高等级,而常规施肥柑橘园土壤养分仍相对缺乏,过量施肥未能够持续提升土壤养分含量。未来对于常规柑橘园应减少化肥施用并增加有机肥的投入,并采用少量多次增加施肥次数以保持充足的有效养分。同时,加强建设生草覆盖、植物篱等水土保持措施,减少养分地表流失和地下淋溶,以降低面源污染发生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库区 柑橘园 施肥方法 土壤养分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维菌素在柑橘园中的消解动态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彭筱 龚道新 周歆 《湖南农业科学》 2012年第1期86-89,共4页
为了解阿维菌素农药在柑橘园中使用的安全性,借助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技术,在田间试验和添加回收试验的基础上检测了阿维菌素在柑橘园中的消解动态。结果表明:当阿维菌素的添加浓度在0.01~1.00 mg/kg时,阿维菌素在柑橘全果、果皮、果肉及... 为了解阿维菌素农药在柑橘园中使用的安全性,借助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技术,在田间试验和添加回收试验的基础上检测了阿维菌素在柑橘园中的消解动态。结果表明:当阿维菌素的添加浓度在0.01~1.00 mg/kg时,阿维菌素在柑橘全果、果皮、果肉及柑橘园土壤中的平均添加回收率为82.65%~98.99%,相对标准偏差为1.93%~8.56%;阿维菌素在柑橘全果中的半衰期为3.93~4.53 d,平均为4.09 d,在柑橘园土壤中则为6.22d~7.15 d,平均为6.64 d。试验表明阿维菌素农药在柑橘园中应用属较易降解农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维菌素 柑橘园 残留 消解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橘小实蝇在不同品种柑橘园的发生动态及其防控 被引量:3
7
作者 郭俊 赖新朴 +5 位作者 王自然 毛加梅 杨建东 周先艳 王绍华 岳建强 《湖南农业科学》 2022年第2期77-80,共4页
为了调查瑞丽地区柑橘园内橘小实蝇的危害情况和发生动态,以枳壳砧冰糖橙、沃柑、爱媛、默科特、砂糖橘这5个品种为试验对象进行调查。结果表明:瑞丽地区橘小实蝇危害期长,从4月下旬一直到11月下旬均有发生,危害高峰期是6月和7月,12月... 为了调查瑞丽地区柑橘园内橘小实蝇的危害情况和发生动态,以枳壳砧冰糖橙、沃柑、爱媛、默科特、砂糖橘这5个品种为试验对象进行调查。结果表明:瑞丽地区橘小实蝇危害期长,从4月下旬一直到11月下旬均有发生,危害高峰期是6月和7月,12月至次年的3月基本没有危害;果实的受害程度与成熟期密切相关,果实成熟得越早受橘小实蝇危害越严重;所调查的5个品种中,早熟品种爱媛受害最严重,极晚熟品种沃柑不受危害。同时,比较了诱多多诱瓶、黄板、黄板+诱芯、自制诱捕器(植物蛋白水解物)4种诱捕方式对橘小实蝇的诱捕效果,结果表明:性诱剂+黄板处理,气味挥发快,能快速吸引雄性橘小实蝇,但是持效期较短,2~3 d气味消失后对橘小实蝇的诱捕能力下降,需要3 d更换一次诱芯;而诱多多诱瓶诱捕效果非常明显,且效果可持续10~15 d,具有较好的持效性;植物水解蛋白对橘小实蝇雌虫的诱捕效果强于对雄虫的诱捕效果;黄板对橘小实蝇的雌雄成虫均有一定的诱捕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品种 橘小实蝇 发生动态 诱捕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5—2017年广西桂林柑桔黑刺粉虱种群动态
8
作者 覃振强 张戈壁 +1 位作者 吴建辉 邱宝利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46-551,共6页
本研究以广西桂林柑桔园黑刺粉虱(Aleurocanthus spiniferus)为对象,采用田间调查该粉虱卵、若虫、蛹和成虫的方法,研究了该粉虱的种群消长规律。结果表明:广西桂林柑桔园每年3月中旬—12月上旬的气温可满足黑刺粉虱的生长发育需要,2015... 本研究以广西桂林柑桔园黑刺粉虱(Aleurocanthus spiniferus)为对象,采用田间调查该粉虱卵、若虫、蛹和成虫的方法,研究了该粉虱的种群消长规律。结果表明:广西桂林柑桔园每年3月中旬—12月上旬的气温可满足黑刺粉虱的生长发育需要,2015—2017年间黑刺粉虱种群变动较大,黑刺粉虱卵至蛹全年发生高峰在5月中旬—7月上旬,其次在8月下旬—9月上旬;而成虫全年发生高峰在5月上旬,其次则在9月上中旬。本研究表明每年5—9月是桂林柑桔园黑刺粉虱自然种群增长较快的时期,生产上应用密切关注这一时期的该粉虱种群动态,并根据其危害情况及时采取必要的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刺粉虱 柑桔园 黄板诱捕 种群动态 桂林 广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柑橘大实蝇成虫田间诱杀适期探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李再园 杜田华 +4 位作者 Consolatha Chambi 黄聪 马跃坤 王福莲 张桂芬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406-1412,共7页
【目的】准确简便预测柑橘大实蝇Bactrocera minax (Enderlein)成虫在橘园内的诱集适期。【方法】通过逻辑斯蒂模型拟合成虫羽化出土和橘园成虫诱集动态,并比对成虫羽化动态与橘园的成虫诱集动态(以湖北宜都为例),计算出橘园成虫诱集动... 【目的】准确简便预测柑橘大实蝇Bactrocera minax (Enderlein)成虫在橘园内的诱集适期。【方法】通过逻辑斯蒂模型拟合成虫羽化出土和橘园成虫诱集动态,并比对成虫羽化动态与橘园的成虫诱集动态(以湖北宜都为例),计算出橘园成虫诱集动态较成虫羽化动态的相对滞后程度,并分析影响滞后程度的气候因素。【结果】2010—2013年成虫羽化出土动态的逻辑斯蒂方程分别为Y=100.713/[1+Exp(10.163-0.707X)]、Y=100.452/[1+Exp(4.096-0.718X)]、Y=123.36/[1+Exp(2.996-0.484X)]、Y=118.632/[1+Exp(6.994-0.564X)]。成虫羽化始盛日分别为5月24日、5月14日、5月15日、5月11日,高峰日分别为5月26日、5月16日、5月18日、5月13日,盛末日分别为5月28日、5月18日、5月20日、5月15日。2010—2013年橘园成虫诱集动态的逻辑斯蒂方程分别为Y=94.054/[1+Exp(3.962-0.294X)]、Y=102.328/[1+Exp(4.57-0.206X)]、Y=99.727/[1+Exp(2.023-0.27X)]、Y=100.468/[1+Exp(4.584-0.375X)]。橘园诱集成虫的始盛日分别为6月5日、5月30日、5月30日、5月28日;诱集高峰日分别为6月10日、6月6日、6月5日、6月2日;盛末日分别为6月17日、6月14日、6月11日、6月6日。诱集盛期较羽化盛期存在相对稳定的滞后程度,始盛日、高峰日、盛末日的滞后程度分别为(15±1.35) d、(18.5±1.32) d、(22.5±1.55) d。各年度的滞后程度与滞后期间温度、湿度、降雨量无显著相关性。【结论】柑橘大实蝇橘园诱集动态较羽化动态之间存在相对稳定的滞后程度,在对其防治中,可通过常温保蛹法观察羽化,预测田间诱集适期,提高柑橘大实蝇成虫诱杀防治的精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大实蝇 成虫羽化动态 橘园成虫诱集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苹果园绿盲蝽性诱剂监测与诱集方法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苏恒 孙小旭 张金勇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390-1395,共6页
【目的】探索应用性诱剂监测绿盲蝽(Apolygus lucorum)在苹果园的田间消长规律及诱杀防控效果。【方法】采用绿盲蝽性诱剂探究苹果园绿盲蝽的种群消长规律,研究不同悬挂高度、不同类型、不同设置密度以及不同颜色诱捕器对绿盲蝽的诱捕... 【目的】探索应用性诱剂监测绿盲蝽(Apolygus lucorum)在苹果园的田间消长规律及诱杀防控效果。【方法】采用绿盲蝽性诱剂探究苹果园绿盲蝽的种群消长规律,研究不同悬挂高度、不同类型、不同设置密度以及不同颜色诱捕器对绿盲蝽的诱捕效果。【结果】绿盲蝽在苹果生长中后期有3个发生高峰,分别在8月12日、9月21日和11月4日;主要在傍晚及夜间活动。三角形诱捕器和凸形船式诱捕器诱捕效果较好,诱捕器悬挂高度为2 m时诱捕量显著高于悬挂高度为1 m时诱捕量(p<0.05)。诱捕器密度设置90个·hm^(-2)时的诱捕量显著多于密度设置135个·hm^(-2)时的诱捕量(p<0.05)。红、黄、白3种诱捕器颜色对绿盲蝽的诱捕效果没有显著影响。【结论】可选择凸形船式诱捕器对苹果园中的绿盲蝽开展监测诱杀,从3个不同设置高度的诱虫数量可以看出,诱捕器的悬挂高度为1.5~2.0 m较为适宜,田间诱杀防治每公顷设置诱捕器90个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园 绿盲蝽 性诱剂 诱捕效果 种群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佛冈县不同类型橘园柑橘木虱的种群动态 被引量:2
11
作者 周小武 齐国君 《生物安全学报》 CSCD 2019年第4期249-253,共5页
【目的】明确佛冈县不同类型橘园柑橘木虱的种群动态,为当地柑橘木虱及柑橘黄龙病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2015—2016年的系统调查,对广东省佛冈县砂糖橘园的柑橘木虱种群消长动态进行研究,对比分析了不同处理措施对柑橘... 【目的】明确佛冈县不同类型橘园柑橘木虱的种群动态,为当地柑橘木虱及柑橘黄龙病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2015—2016年的系统调查,对广东省佛冈县砂糖橘园的柑橘木虱种群消长动态进行研究,对比分析了不同处理措施对柑橘木虱种群数量的影响。【结果】1—3月柑橘木虱发生危害较轻,随着嫩梢增多,其种群数量开始上升,6—9月为种群发生高峰期,期间出现多个发生高峰,10月之后种群数量逐渐进入消退期,种群数量维持在较低水平;2015、2016年佛冈县柑橘木虱的季节性消长动态基本一致,但种群发生量存在明显差别;3种不同类型橘园内柑橘木虱种群发生数量也存在显著差异,常年失管橘园柑橘木虱种群发生数量最高,常规水肥管理橘园次之,二者均显著高于常规水肥管理及化学防治橘园。【结论】化学防治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柑橘木虱的种群数量,及时清理失管橘园对控制柑橘木虱和柑橘黄龙病传播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木虱 种群动态 失管橘园 化学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引诱剂监测的柑橘园南瓜实蝇种群动态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唐明凤 鲁仁富 万媛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3年第12期62-65,共4页
于2010年7~11月通过引诱剂诱捕对云南省永善县柑橘园中的实蝇种群动态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在柑橘园中以南瓜实蝇为优势种,监测到的3种实蝇的种群动态基本一致,种群数量高峰一般出现在8~9月份;在供试的4种引诱剂中,以糖醋酒溶... 于2010年7~11月通过引诱剂诱捕对云南省永善县柑橘园中的实蝇种群动态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在柑橘园中以南瓜实蝇为优势种,监测到的3种实蝇的种群动态基本一致,种群数量高峰一般出现在8~9月份;在供试的4种引诱剂中,以糖醋酒溶液对柑橘园实蝇的引诱效果最好,其次是果瑞特诱剂和水解蛋白诱剂,而甲基丁香酚的引诱效果不佳;糖醋酒溶液、水解蛋白诱剂、果瑞特诱剂诱捕到的实蝇的雌雄比分别为1:I.02、1:2.11、1:4.6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园 南瓜实蝇 种群动态 引诱剂 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基斯坦萨戈达地区危害桔园的桃实蝇时空分布(英文)
13
作者 Muhammad ARIF Muhammad SIDDIQUE AASI +5 位作者 Muhammad FAROOQ Habib ALI Saif UL ISLAM Muhammad ASAD Muhammad SHAKEEL 吴祖建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457-1466,共10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监测2009-2011年Tehsil Sargodha 7个地点(Sargodha-Ⅰ,Sargodha-Ⅱ,Bhagtanwala,Sakessar,Chak#75-SB,Chak#46-SB和Chak#104-NB)中桃实蝇Bactrocera zonata优势种的种群变化情况。【方法】通过甲基丁香酚信息素诱捕... 【目的】本研究旨在监测2009-2011年Tehsil Sargodha 7个地点(Sargodha-Ⅰ,Sargodha-Ⅱ,Bhagtanwala,Sakessar,Chak#75-SB,Chak#46-SB和Chak#104-NB)中桃实蝇Bactrocera zonata优势种的种群变化情况。【方法】通过甲基丁香酚信息素诱捕器诱捕桃实蝇,每周统计记录桃实蝇种群发生情况,诱捕器每两周加药一次。【结果】结果表明,在调查的3年(2009-2011)中,Sargodha-Ⅰ的桃实蝇种群多度最高(分别为53.67,45.82和45.47头/诱捕器),其次为Sakessar(分别为41.13,33.87和35.75头/诱捕器),而Chak#75-SB的种群多度最低(分别为15.78,19.18和19.15头/诱捕器)。每年桃实蝇发生最高峰出现在4月(分别为76.08,71.94和61.51头/诱捕器),其次为5月(分别为60.74,52.63和64.00头/诱捕器),而在2月和10月发生量最低。另外,桃实蝇种群多度与最高和最低气温呈较强的正相关,而与相对湿度和降雨量呈负相关。同样,回归系数表明,最高气温是影响桃实蝇种群发生的主要因素,而降雨量的影响最小。【结论】应当全年对桃实蝇进行定期监测,由于气象因子严重影响桃实蝇的种群发生情况,因此尤其应监测其在4-5月温度开始上升时的发生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蝇科 桃实蝇 种群动态 气象因子 柑橘 信息素诱捕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