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岭土矿崩落法转充填法采矿技术分析
1
作者 陈亚 《工程技术研究》 2025年第1期41-43,共3页
高岭土矿是我国矿产资源中较为特殊的类型,由于大多数高岭土矿开采年限较为久远,因此面临着采矿效率低、劳动强度大等问题,现有的崩落法采矿存在一定的局限,应不断探寻从崩落法转向充填法的采矿工艺。文章以某高岭土矿为例,分析该矿山... 高岭土矿是我国矿产资源中较为特殊的类型,由于大多数高岭土矿开采年限较为久远,因此面临着采矿效率低、劳动强度大等问题,现有的崩落法采矿存在一定的局限,应不断探寻从崩落法转向充填法的采矿工艺。文章以某高岭土矿为例,分析该矿山的基本现状,通过对比不同的充填采矿技术,选定了下向进路充填法采矿工艺,并将其应用到该矿山的后续开采中。实践结果表明,应用充填法采矿工艺不仅降低了采矿难度,还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岭土矿 崩落法 充填法 采矿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崩落法转充填法中存窿矿石回收方法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1
2
作者 喻六平 林景尚 和学衡 《现代矿业》 CAS 2024年第7期109-112,共4页
龙桥铁矿无底柱分段崩落法转充填法过程中,原采场存在大量的存窿矿石资源,主要包括覆盖矿石层和下盘三角矿柱。为安全有效地回收该部分资源,分析采空区及存窿矿石分布状况及技术条件,确定了合理的回收原则,提出了分区回收方案。存窿矿... 龙桥铁矿无底柱分段崩落法转充填法过程中,原采场存在大量的存窿矿石资源,主要包括覆盖矿石层和下盘三角矿柱。为安全有效地回收该部分资源,分析采空区及存窿矿石分布状况及技术条件,确定了合理的回收原则,提出了分区回收方案。存窿矿石回收全过程在基于采空区稳定性及监测监控下进行,并顺利实施,充分解决了崩落法转充填采矿法所遗留的资源损失问题,延长矿山服务年限,同时又能对采空区进行安全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矿山 无底柱分段崩落法 充填法 存窿矿石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覆盖性岩溶区大直径密集灌注桩施工技术研究
3
作者 吴珩 《中国建材科技》 CAS 2024年第5期93-96,共4页
岩溶区灌注桩施工常出现塌孔、漏浆、涌水等,尤其是直径较大的灌注桩。为解决岩溶区地铁车辆段大直径灌注桩施工技术难题,以深圳岩溶区某地铁车辆段桩基施工为例,研究岩溶区地铁车辆段大直径灌注桩施工技术,探讨不同尺寸溶洞处理的施工... 岩溶区灌注桩施工常出现塌孔、漏浆、涌水等,尤其是直径较大的灌注桩。为解决岩溶区地铁车辆段大直径灌注桩施工技术难题,以深圳岩溶区某地铁车辆段桩基施工为例,研究岩溶区地铁车辆段大直径灌注桩施工技术,探讨不同尺寸溶洞处理的施工方法,分析岩溶区大直径桩基施工效果。结果表明,溶洞为无填充或半填充状态时,溶洞高度不大于1.0m时,采用注浆法处理,溶洞高度为1.0~5.0m时,采用充填法处理;溶洞为全填充状态时,溶洞高度不小于1.0m时,采用注浆法处理;溶洞高度不小于5.0m时,采用全套管成孔工艺施工灌注桩;桩身混凝土芯样抗压强度值为40.8~59.1MPa;岩溶区桩基施工完成后,Ⅰ类桩占比为97.28%,Ⅱ类桩占比为2.7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洞 密集灌注桩 注浆法 充填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结构参数无底柱分段崩落法的发展及技术问题探讨 被引量:23
4
作者 何荣兴 任凤玉 +3 位作者 宋德林 马姣阳 付煜 刘清福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5,共5页
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引入我国已有近50 a的历史,在铁矿石开采中占有重要地位,也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近年来正向大结构参数发展。从历史地位、铁矿石经济发展需求、待开发矿体赋存特征、露天转地下的适应性等方面分析了无底柱分段崩落法... 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引入我国已有近50 a的历史,在铁矿石开采中占有重要地位,也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近年来正向大结构参数发展。从历史地位、铁矿石经济发展需求、待开发矿体赋存特征、露天转地下的适应性等方面分析了无底柱分段崩落法仍将是未来主要的采矿方法。并从设备配套、爆破问题、基于现场出矿的放矿理论等方面论述了我国大结构参数发展下需要注意的问题,对大结构参数的快速发展,充分发挥大结构参数无底柱分段崩落法的优越性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底柱分段崩落法 结构参数 充填法 装药台车 天井钻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程潮铁矿西区采矿方法选择的经济评价 被引量:8
5
作者 吴璇 许梦国 +1 位作者 刘振平 杜子建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3-15,共3页
针对程潮铁矿西区深部开采方案的评选,采用净现值法、动态投资回收期法等对沿用目前的无底柱分段崩落采矿法和采用新的充填采矿法进行了经济评估。经评估,发现在建设期内,沿用目前的采矿方法需5 a多的时间才能收回初期的投入资金;而采... 针对程潮铁矿西区深部开采方案的评选,采用净现值法、动态投资回收期法等对沿用目前的无底柱分段崩落采矿法和采用新的充填采矿法进行了经济评估。经评估,发现在建设期内,沿用目前的采矿方法需5 a多的时间才能收回初期的投入资金;而采用后一种采矿方法,仅用不到4 a时间就可以收回初期的投入,将给企业和社会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底柱分段崩落法 充填采矿法 净现值 投资回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崩落法放矿过程中充填体细颗粒运移特征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王平 李丹峰 +3 位作者 程爱平 曾文旭 张玉山 谭涛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40-45,共6页
由于选厂搬迁,程潮铁矿西区保安矿柱由充填法转为崩落法开采,原充填体人工矿柱在崩落法开采过程中易产生粒化,导致矿石贫化,因此,亟需开展崩落法放矿过程中充填体细颗粒运移规律研究,为崩落法开采工艺参数确定提供理论支撑。利用PFC3D... 由于选厂搬迁,程潮铁矿西区保安矿柱由充填法转为崩落法开采,原充填体人工矿柱在崩落法开采过程中易产生粒化,导致矿石贫化,因此,亟需开展崩落法放矿过程中充填体细颗粒运移规律研究,为崩落法开采工艺参数确定提供理论支撑。利用PFC3D离散元软件制定充填体细颗粒运移初步试验与全面实验方案,对放矿过程中不同块度充填体细颗粒在矿石覆盖层中的渗移过程进行模拟,并开展不同放矿时期细颗粒运移特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①块度在0.3~0.7 m的充填体在放矿过程中更容易发生细颗粒渗移,造成矿岩覆盖层的混杂;②覆盖层散体与充填体的块度均对细颗粒渗移有显著影响,覆盖层散体块度的影响是高度显著的;③不同放矿时期细颗粒的运移方式有显著不同,且细颗粒的速度与其所处的相对位置有关。在此研究基础上建议将采场上方的矿石隔离层进行诱导冒落,合理控制其块度以减少细颗粒渗移现象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崩落法 冒落充填体 散体块度 细颗粒渗移 PFC3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地压软岩矿山残矿回采技术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张海磊 王序威 +3 位作者 张亭 焦满岱 孟慧媚 赵文奇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2期292-296,共5页
白银公司小铁山多金属矿为典型的高地压软岩矿山,由于地压活动频繁、巷道和采场破坏严重等原因,前期生产中滞留了大量残矿。根据调查踏勘,将小铁山矿残矿划分为三中段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开采期间形成的残矿,四中段、五中段多种充填法试验... 白银公司小铁山多金属矿为典型的高地压软岩矿山,由于地压活动频繁、巷道和采场破坏严重等原因,前期生产中滞留了大量残矿。根据调查踏勘,将小铁山矿残矿划分为三中段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开采期间形成的残矿,四中段、五中段多种充填法试验期间形成的残矿和六中段~八中段上向巷道式进路充填法开采期间形成的残矿。针对小铁山矿不同区域残矿回采条件复杂多变的特点,以"小范围、小规模、小断面、小设备、小规格"机械化开采为指导思路,制定了五种可行的残矿方案,并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矿回采 高地压 软岩 崩落法 充填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矿山岩层移动角选取的BP神经网络模型及工程应用 被引量:7
8
作者 郭延辉 侯克鹏 孙华芬 《矿冶》 CAS 2011年第4期9-14,19,共7页
研究岩层移动与沉陷最重要的角值参数是移动角,正确确定岩层移动角与移动范围对于矿山工程布置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分析国内外大量金属矿山崩落法与充填法开采岩层移动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改进的BP神经网络算法建立了金属矿山... 研究岩层移动与沉陷最重要的角值参数是移动角,正确确定岩层移动角与移动范围对于矿山工程布置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分析国内外大量金属矿山崩落法与充填法开采岩层移动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采用改进的BP神经网络算法建立了金属矿山岩层移动角选取的模型,并对模型的预测精度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所选取的各因素之间与岩层的移动之间存在着较强的非线性规律,实际输出与期望输出基本吻合。将所建立的网络模型应用于狮子山铜矿地下开采岩层移动角的预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P神经网络 岩层移动角 金属矿山 崩落采矿法 充填采矿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北山铁矿分区开采方法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任凤玉 刘洋 +3 位作者 曹建立 何荣兴 周颜军 刘欢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45-49,共5页
大北山铁矿现用浅孔留矿法采矿,存在着效率低、安全条件差、矿柱损失大等问题,不能满足安全高效开采要求。此外,部分工业设施与生活区、尾矿库、县级道路等,位于矿体水平投影范围之内。但浅孔留矿法不具备保护地表不被破坏的功能。根据... 大北山铁矿现用浅孔留矿法采矿,存在着效率低、安全条件差、矿柱损失大等问题,不能满足安全高效开采要求。此外,部分工业设施与生活区、尾矿库、县级道路等,位于矿体水平投影范围之内。但浅孔留矿法不具备保护地表不被破坏的功能。根据临界散体柱理论和现场调查结果,确定出保护区间,并将矿体分为东南区、中央区及西北区协同开采。中央区采用分段诱导冒落法,最大化提升采矿效率,减小矿石积压。东南区和西北区采用上向分层干式充填法,保障了地表建筑物安全并限制了地表移动范围的增大。根据现场调查和平衡拱应力分析得出中央区采场的上盘诱导冒落工程长度,为类似矿山开采方案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区开采 临界散体柱理论 分段诱导冒落法 上向分层干式充填法 临界跨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采空区处理方式上覆岩层活动规律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何涛 刘长武 +1 位作者 叶定阳 康亚明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45-149,共5页
运用弹性薄板理论及能量法原则,建立了全部垮落法和全部充填开采顶板断裂前的位移方程。同时,根据相似原理,分别对上述两种方法处理采空区的工作面上覆岩层移动及破坏规律进行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充填开采与垮落法开采顶板未断裂之前其... 运用弹性薄板理论及能量法原则,建立了全部垮落法和全部充填开采顶板断裂前的位移方程。同时,根据相似原理,分别对上述两种方法处理采空区的工作面上覆岩层移动及破坏规律进行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充填开采与垮落法开采顶板未断裂之前其位移理论模型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能反映顶板断裂前的移动规律;垮落法开采地面下沉与关键层移动在下沉量及下沉时间上具有同步性;垮落法导致高层位覆岩产生不均匀的水平位移,易产生挤压或拉裂变形,对覆岩整体结构稳定性影响大;充填开采高层位覆岩未产生不均匀的水平位移,同时,充填开采能使覆岩中较低层位的亚关键层转化成主关键层,减小了覆岩应力重分布的范围,能有效地控制地面下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薄板理论 相似模型 移动规律 垮落开采法 充填开采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在露天转地下矿山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宋华 任高峰 +1 位作者 任少峰 许俊杰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36-38,共3页
融冠铁锌矿为露天转地下开采矿山,结合其工程地质情况,对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在此矿山的应用进行了研究,针对正在回采的两水平对无底柱分段崩落法的结构参数进行了介绍,并对边孔角度、阶段高度等参数进行优化,降低了大块率和损失贫化率,取... 融冠铁锌矿为露天转地下开采矿山,结合其工程地质情况,对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在此矿山的应用进行了研究,针对正在回采的两水平对无底柱分段崩落法的结构参数进行了介绍,并对边孔角度、阶段高度等参数进行优化,降低了大块率和损失贫化率,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天转地下开采 无底柱分段崩落法 参数优化 应用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峨口铁矿地下采矿方法优选 被引量:3
12
作者 孙丽军 张撑校 代碧波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9-61,120,共4页
为了合理选择峨口铁矿地下开采方法,通过对峨口铁矿境界外资源赋存条件分析,推荐了适合于矿体开采的备选方案。在对备选方案进行技术经济及优缺点比较基础上,建立灰色数学模型,利用灰局势决策对备选方案进行优化选择,最终确定峨口铁矿... 为了合理选择峨口铁矿地下开采方法,通过对峨口铁矿境界外资源赋存条件分析,推荐了适合于矿体开采的备选方案。在对备选方案进行技术经济及优缺点比较基础上,建立灰色数学模型,利用灰局势决策对备选方案进行优化选择,最终确定峨口铁矿地下开采采用无底柱崩落法,同时对无底柱崩落法配套装备进行了推荐。将灰局势决策应用于采矿方法优化选择中,为矿山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和便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矿方法 露天转地下 灰局势决策 数学模型 无底柱崩落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煤层顶板充水含水层水压的“修正三图-双预测法”研究 被引量:13
13
作者 任晓波 吴瑞芳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B11期131-133,共3页
针对煤层回采形成的冒裂带未导通其顶板充水含水层区域的涌(突)水危险性评价问题,应用"修正三图—双预测法"对此类区域进行涌(突)水危险性评价,并将评价结果与已掌握的实际资料对比。结果表明,应用"修正三图—双预测法&q... 针对煤层回采形成的冒裂带未导通其顶板充水含水层区域的涌(突)水危险性评价问题,应用"修正三图—双预测法"对此类区域进行涌(突)水危险性评价,并将评价结果与已掌握的实际资料对比。结果表明,应用"修正三图—双预测法"的评价结果较传统的"三图—双预测法"评价结果与实测资料吻合度更高。因此,对于冒裂带未导通顶板充水含水层区域的涌(突)水危险性评价问题,"修正三图—双预测法"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图一双预测法 修正三图一双预测法 充水含水层 冒裂安全区 涌(突)水 危险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形影响下溶洞电法探查数值模拟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吴荣新 姜寒阳 +1 位作者 欧元超 谭磊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5-63,共9页
为探究各类地形条件下不同充填程度溶洞的地电响应特征与变化规律,构建5类地形条件下3种不同充填程度溶洞的地电模型,分析地形起伏、溶洞充填、埋深改变时数值模拟结果的差异与变化。结果表明:不同地形起伏的各类溶洞,平地、山顶、山谷... 为探究各类地形条件下不同充填程度溶洞的地电响应特征与变化规律,构建5类地形条件下3种不同充填程度溶洞的地电模型,分析地形起伏、溶洞充填、埋深改变时数值模拟结果的差异与变化。结果表明:不同地形起伏的各类溶洞,平地、山顶、山谷和山脚地形下高密度电阻率法探测结果相近,地形影响较小,山坡地形下模型探测结果较差,地形影响较大;随着埋深增加,全充填溶洞的探测不受影响,未充填和半充填溶洞地电模型的异常体中心向上偏移,异常响应范围普遍大于实际范围,且未充填溶洞的异常响应范围更接近实际范围,误差相对较小。研究结果可为山区高密度电阻率法溶洞空间发育精准探测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电阻率法 数值模拟 地形起伏 溶洞 充填 埋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场法转崩落法过渡技术 被引量:1
15
作者 胡杏保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5,14,共6页
针对广东下告铁矿工程实际,在早期利用空场法开采后存在的矿石回收及安全技术问题,通过多方案对比,选择确定采用崩落法进行后期开采,但其方法过渡存在有各种工艺及技术的转换与控制,为此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措施,并已经在矿山工程中得到... 针对广东下告铁矿工程实际,在早期利用空场法开采后存在的矿石回收及安全技术问题,通过多方案对比,选择确定采用崩落法进行后期开采,但其方法过渡存在有各种工艺及技术的转换与控制,为此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措施,并已经在矿山工程中得到了较好的应用,解决了矿山安全及矿石回收技术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场法 崩落法 过渡技术 覆盖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典园林中借“别有洞天”营造“转”空间的造景手法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飞 《华中建筑》 2010年第4期136-139,共4页
"别有洞天"是中国古典园林中营造"转"空间的特殊的造景主题之一。该文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论述了"别有洞天"的地宜条件的特殊利用,同时提出借"别有洞天"营造"转"空间的造景手法,如... "别有洞天"是中国古典园林中营造"转"空间的特殊的造景主题之一。该文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论述了"别有洞天"的地宜条件的特殊利用,同时提出借"别有洞天"营造"转"空间的造景手法,如框景提示转折空间、加强空间对比等,也提出某些未以"别有洞天"为景名的景点也可以利用上述方法创造"别有洞天"的意境,如加强空间序列的收放对比、起伏对比、转折对比等,这些设计手法对现代风景园林中"转"空间的设计具有极好的启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典园林 “别有洞天” “转”空间 造景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面积胶结充填体下覆盖层安全高效形成方法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钟敏 谭宝会 +3 位作者 张志贵 陈星明 朱强 杨鹏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08-114,共7页
针对某大型有色金属矿山下向分层胶结充填法转无底柱分段崩落法过程中覆盖层形成的难题,提出利用诱导冒落法使胶结充填体和顶板围岩自然冒落形成覆盖层的技术方案,并结合矿山实际确定出首采分段的合理位置。采用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对胶... 针对某大型有色金属矿山下向分层胶结充填法转无底柱分段崩落法过程中覆盖层形成的难题,提出利用诱导冒落法使胶结充填体和顶板围岩自然冒落形成覆盖层的技术方案,并结合矿山实际确定出首采分段的合理位置。采用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对胶结充填体和上部覆岩的冒落模式及机理展开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矿山在利用诱导冒落法形成覆盖层时易突发直通地表的大规模冒落,从而引发冒落气浪筒流冲击危害,威胁到井下作业安全。研究得出,可以通过采取连续扩展诱导工程与均匀预留安全散体垫层等一系列措施来预防冒落气浪冲击危害,以保障工作面生产安全。最后,将该方案应用于生产实际,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可为类似矿山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结充填法 崩落法 覆盖层形成 诱导冒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汪沟铁矿露天转地下分区高效开采技术 被引量:12
18
作者 李楠 常帅 任凤玉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21-23,共3页
针对小汪沟铁矿上部矿体规模较小、露天转地下自由作业空间小、首采矿段的回采工作面不够充足、难以实现设计产能的问题,在分析矿岩可冒性以及矿体赋存条件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岩体持续冒落面积的3分区开采方案,并依据顶板围岩冒落范围... 针对小汪沟铁矿上部矿体规模较小、露天转地下自由作业空间小、首采矿段的回采工作面不够充足、难以实现设计产能的问题,在分析矿岩可冒性以及矿体赋存条件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岩体持续冒落面积的3分区开采方案,并依据顶板围岩冒落范围以及岩移影响范围分析了分区开采的安全条件。该方案在确保生产安全的前提下,将小汪沟铁矿的地采产能由设计的100万t/a提高到280万t/a。生产实践表明,利用顶板围岩的冒落特性提出的多分区开采技术,扩展了露天和地下同时开采的作业空间,不仅实现了小汪沟铁矿露天转地下产能的大幅度提高,也实现了安全高效的开采目标,同时也为类似铁矿山实现高强度开采提供了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天转地下 冒落 分区开采 无底柱分段崩落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未确知测度理论的采矿方法优选 被引量:12
19
作者 张力 赵明生 +3 位作者 池恩安 马振乾 张明清 王腾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47-153,共7页
为选择适合贵州某金矿的最佳采矿方法,以解决该矿开采难度大、开采成本高的问题,根据矿山实际地质条件,初选出了适用于该矿体的采矿方法。将数值模拟与未确知测度理论相结合,利用数值模拟分析三种备选采矿方法的安全性,同时作为优选模... 为选择适合贵州某金矿的最佳采矿方法,以解决该矿开采难度大、开采成本高的问题,根据矿山实际地质条件,初选出了适用于该矿体的采矿方法。将数值模拟与未确知测度理论相结合,利用数值模拟分析三种备选采矿方法的安全性,同时作为优选模型的指标。结合矿山实践经验,选取采场生产能力等11项影响采矿方法选择的指标,利用信息熵计算各指标的客观权重,引入置信度识别准则进行评价,同时按照优越度进行排序,构建基于未确知测度理论的采矿方法优选模型。通过综合比较分析,最终确定最佳的采矿方法为下向中深孔落矿嗣后充填法,该方法可以有效解决目前开采遇到的问题,扩大矿山生产能力,降低采矿成本,提高矿山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矿方法 未确知测度理论 置信度识别准则 下向中深孔落矿嗣后充填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冶铁矿同阶段崩落法转充填法开采隔离间柱合理宽度确定 被引量:7
20
作者 王刘宝 刘艳章 +3 位作者 尹东 姜维 张国权 蔡原田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9-94,共6页
为保障同阶段崩落法转充填法开采顺利过渡,过渡段处须设置竖向隔离间柱。以大冶铁矿龙洞采区-170 m同阶段崩落法转充填法梯形隔离间柱为研究对象,将其简化为变惯性矩固支梁,并以间柱的水平应变量允许值为判据,初步确定梯形隔离间柱上端... 为保障同阶段崩落法转充填法开采顺利过渡,过渡段处须设置竖向隔离间柱。以大冶铁矿龙洞采区-170 m同阶段崩落法转充填法梯形隔离间柱为研究对象,将其简化为变惯性矩固支梁,并以间柱的水平应变量允许值为判据,初步确定梯形隔离间柱上端的初始宽度。以梯形隔离间柱上端的初始宽度为基础,采用数值模拟方法,计算了不同梯形隔离间柱上端宽度与不同充填体灰砂比协同作用下的充填采场顶板围岩沉降量,并对不同灰砂比下梯形隔离间柱上端宽度与顶板围岩最大沉降量进行了数据拟合,由顶板围岩允许沉降值得到与不同充填体灰砂比协同匹配下的梯形隔离间柱上端的合理宽度。数值计算结果表明:与充填体灰砂比分别为1∶4、1∶6、1∶8、1∶10、1∶12协同匹配的梯形隔离间柱上端合理宽度分别为16、19、21、25、29 m。研究成果可为合理确定矿山同阶段崩落法转充填法开采过渡段隔离间柱宽度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离间柱 崩落法转充填法 灰砂比 顶板围岩沉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