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LRP3炎症小体在大鼠单侧输尿管梗阻引起肾间质纤维化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2
1
作者 阮颖新 贾俊亚 +2 位作者 武占飞 商文雅 张鹏宇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87-595,共9页
目的:探讨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炎性小体在大鼠单侧输尿管梗阻(UUO)模型肾间质纤维化中的作用,并阐明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6)和UUO组(n=24),假手术组大鼠仅分离输尿... 目的:探讨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炎性小体在大鼠单侧输尿管梗阻(UUO)模型肾间质纤维化中的作用,并阐明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6)和UUO组(n=24),假手术组大鼠仅分离输尿管不结扎,UUO组分别于术后3、7和14 d处死大鼠,并按照处理时间分为UUO 3 d组(n=8)、UUO 7 d组(n=8)和UUO 14 d组(n=8)。HE染色和Masson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肾组织病理形态表现,试剂盒检测各组大鼠肾组织中丙二醛(MDA)水平、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羟脯氨酸(HYP)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大鼠肾组织中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蛋白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大鼠肾组织中NLRP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HE染色,UUO组大鼠出现明显肾小管扩张,肾间质水肿和增宽,可见较多炎症细胞浸润,部分肾小管腔内可见脱落的上皮细胞。与假手术组比较,UUO 3 d组、UUO 7 d组和UUO 14 d组大鼠HE染色肾间质纤维化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与UUO 3 d组和UUO 7 d组比较,UUO 14 d组大鼠HE染色肾间质纤维化评分明显升高(P<0.05)。Masson染色,UUO组大鼠肾间质炎症细胞浸润明显,可见明显纤维组织增生;随UUO作用时间增加,大鼠部分肾小管消失,肾间质明显增宽,胶原沉积逐渐增多,皮髓交界处胶原沉积程度更加明显。与假手术组比较,UUO 3 d组、UUO 7 d组和UUO 14 d组大鼠Masson染色肾间质纤维化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与UUO 3 d组和UUO 7 d组比较,UUO 14 d组大鼠Masson染色肾间质纤维化评分明显升高(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UUO 3 d组、UUO 7 d组和UUO 14 d组大鼠梗阻侧肾组织中MDA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SOD活性明显降低(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UUO 3 d组、UUO 7 d组和UUO 14 d组大鼠梗阻侧肾组织中HYP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与UUO 3 d组比较,UUO 14 d组大鼠梗阻侧肾组织中HYP水平明显升高(P<0.05)。免疫组织化学法,与假手术组比较,UUO 3 d组、UUO 7 d组和UUO 14 d组大鼠肾组织中α-SMA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UUO 3 d组和UUO 7 d组比较,UUO 14 d组大鼠肾组织中α-SMA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UUO 3 d组、UUO 7 d组和UUO 14 d组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和肾小管间质组织中TGF-β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UUO 3 d组比较,UUO 14 d组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和肾小管间质组织中TGF-β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Western blotting法,与假手术组比较,UUO 7 d组和UUO 14 d组大鼠肾组织中NLRP3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结论:NLRP3炎症小体在UUO大鼠肾纤维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其作用机制与氧化应激增加和TGF-β1蛋白表达水平升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 氧化应激 转化生长因子Β1 单侧输尿管梗阻 肾间质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GF-β1及其信号转导蛋白Smad23在去卵巢大鼠骨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7
2
作者 任艳玲 郑洪新 +2 位作者 杜松 赵金茹 李淑玲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3期298-301,共4页
目的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其信号转导蛋白Smad23在去卵巢大鼠骨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手术切除大鼠双侧卵巢。术后13周,取离体胫骨测量组织学参数髓腔面积百分率(%Ma.Ar)、骨小梁厚度(Tb.Th),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 目的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其信号转导蛋白Smad23在去卵巢大鼠骨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手术切除大鼠双侧卵巢。术后13周,取离体胫骨测量组织学参数髓腔面积百分率(%Ma.Ar)、骨小梁厚度(Tb.Th),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检测大鼠骨组织TGFβ1mRNA的表达,用免疫组化法检测Smad23蛋白在骨组织中的定位,用Westernblot杂交法检测骨组织TGFβ1、Smad23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Sham组)比较,模型大鼠(OVX组)骨组织Tb.Th缩小,%Ma.Ar明显增大,差异有显著性(P<0.01);OVX组TGFβ1的mRNA、蛋白及Smad23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Smad23蛋白广泛表达于骨组织干骺端,主要表达于骨基质表面及骨小梁周围的成骨细胞。结论TGFβ1及其信号转导蛋白Smad23可能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中起重要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Β1 SMAD 2/3蛋白 骨质疏松症 卵巢切除术 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 信号转导蛋白 大鼠骨组织 SMAD 去卵巢 免疫组化法检测 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上腺髓质素通过Smad2/3信号途径抑制TGF-β1刺激的肺成纤维细胞前胶原蛋白的合成 被引量:4
3
作者 郝淑玲 王卫平 +1 位作者 于忠和 李建东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125-1128,共4页
目的观察肾上腺髓质素(AM)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促进肺成纤维细胞1型前胶原蛋白α1(Col1α1)、3型前胶原蛋白α1(Col3α1)基因表达及Smad2/3通路的影响,探讨AM对TGF-β1促肺成纤维细胞胶原合成作用的机制。方法体外原代培养人胚... 目的观察肾上腺髓质素(AM)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促进肺成纤维细胞1型前胶原蛋白α1(Col1α1)、3型前胶原蛋白α1(Col3α1)基因表达及Smad2/3通路的影响,探讨AM对TGF-β1促肺成纤维细胞胶原合成作用的机制。方法体外原代培养人胚肺成纤维细胞(HFLF),利用反转录PCR(RT-PCR)观察AM及TGF-β1对HFLF的Col1α1、Col3α1 mRNA表达的影响;Western blot法观察AM及TGF-β1对HFLF磷酸化Smad2/3(p-Smad2/3)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TGF-β1可以刺激HFLF的Col1α1、Col3α1 mRNA和p-Smad2/3蛋白表达,AM则可抑制基础条件下TGF-β1促进的Col3α1 mRNA表达,同时也抑制Smad2/3蛋白的表达。结论 AM可能通过Smad2/3信号转导途径,抑制TGF-β1促进的HFLF前胶原蛋白的合成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髓质素 纤维化 转化生长因子Β1 1型前胶原蛋白α1 3型前胶原蛋白α1 SMAD2/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RP3对TGF-β_1诱导的血管外膜成纤维细胞增殖及α-SM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4
作者 林绍慧 盛净 +3 位作者 马绍骏 陆平 蔡文玮 胡萍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74-278,共5页
目的探讨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3(CTRP3)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的血管外膜成纤维细胞(AFs)增殖以及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细胞贴壁法培养SD大鼠胸主动脉AFs;CCK-8检测不同浓度CTRP3(0.1、1、10... 目的探讨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3(CTRP3)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的血管外膜成纤维细胞(AFs)增殖以及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细胞贴壁法培养SD大鼠胸主动脉AFs;CCK-8检测不同浓度CTRP3(0.1、1、10和50μg/mL)对AFs增殖的影响;免疫荧光、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CTRP3对AFsα-SMA表达的影响。结果 CTRP3可呈剂量依赖性抑制TGF-β1诱导的AFs增殖,随着浓度升高,其抑制能力增强,浓度为10μg/mL时,其对AFs增殖的抑制作用最强(P<0.01);免疫荧光、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CTRP3可明显抑制TGF-β1诱导的α-SMA mRNA和蛋白表达(P<0.01)。结论 CTRP3可在体外抑制TGF-β1诱导AFs的增殖和α-SMA表达,提示其潜在的改善病理性血管重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外膜成纤维细胞 C1 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 3 转化生长因子β1 Α-平滑肌肌动蛋白 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3+)-CMC对腹膜损伤模型大鼠腹膜损伤部位TGF-β及FGF表达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
5
作者 于金海 所剑 +3 位作者 李有柱 王忠义 刘国辉 王权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026-1028,F0003,共4页
目的:探讨Fe3+改性羧甲基纤维素(Fe3+-CMC)对术后腹膜损伤部位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及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表达的抑制作用。方法:将60只大鼠制作成腹膜损伤模型,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和Fe3+-CMC实验组;于术后1、3、5、7和14 d... 目的:探讨Fe3+改性羧甲基纤维素(Fe3+-CMC)对术后腹膜损伤部位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及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表达的抑制作用。方法:将60只大鼠制作成腹膜损伤模型,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和Fe3+-CMC实验组;于术后1、3、5、7和14 d及2月时,各组随机取实验动物5只,麻醉后处死,剖腹探查,取损伤部位及与之邻接的粘连组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染色观察TGF-β、FGF的表达情况。结果:实验组腹膜损伤部位术后3、5、7和14 d时TGF-β、FGF阳性表达面积明显低于相同时间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Fe3+-CMC能够明显抑制术后腹膜损伤部位TGF-β、FGF表达,从而起到减少术后腹膜粘连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3+改性羧甲基纤维素 转化生长因子Β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腹膜 粘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LncRNA MEG3在不同葡萄糖浓度下的表达情况及对VEGF和TGF-β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张达宁 冷瀛 +7 位作者 秦海翔 李相军 白丹 石盛玲 王敬怡 卢奕安 张富程 陈艳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524-528,共5页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母系表达基因3(LncRNA MEG3)在不同浓度葡萄糖下表达情况及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按照不同浓度d-葡萄糖培养ARPE-19细胞,随机分为5 mmol·L^(-1)d-葡萄糖组、15...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母系表达基因3(LncRNA MEG3)在不同浓度葡萄糖下表达情况及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按照不同浓度d-葡萄糖培养ARPE-19细胞,随机分为5 mmol·L^(-1)d-葡萄糖组、15 mmol·L^(-1)d-葡萄糖组、30 mmol·L^(-1)d-葡萄糖组。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各组ARPE-19细胞LncRNA MEG3、VEGF mRNA、TGF-β1 mRNA相对表达水平。ARPE-19细胞转染PCDNA-MEG3及PCDNA-NC质粒,建立LncRNA MEG3过表达ARPE-19细胞及转染空质粒的ARPE-19细胞。以含30 mmol·L^(-1)d-葡萄糖的DMEM分别培养以下各组ARPE-19细胞:LncRNA MEG3过表达ARPE-19细胞(O组);转染空质粒的ARPE-19细胞(NC组);加入PBS的正常ARPE-19细胞(G组);同时以含5 mmol·L^(-1)d-葡萄糖的DMEM培养正常ARPE-19细胞(C组);以上各组细胞培养24 h后,采用RT-qPCR法及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ARPE-19细胞VEGF mRNA和VEGF蛋白、TGF-β1 mRNA和TGF-β1蛋白的相对表达水平。结果与5 mmol·L^(-1)d-葡萄糖组比较,15 mmol·L^(-1)d-葡萄糖组和30 mmol·L^(-1)d-葡萄糖组ARPE-19细胞LncRNA MEG3相对表达水平降低,VEGF mRNA、TGF-β1 mRNA相对表达水平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与15 mmol·L^(-1)d-葡萄糖组比较,30 mmol·L^(-1)d-葡萄糖组ARPE-19细胞LncRNA MEG3相对表达水平降低,VEGF mRNA、TGF-β1 mRNA相对表达水平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与G组和NC组比较,O组ARPE-19细胞VEGF mRNA和VEGF蛋白、TGF-β1 mRNA和TGF-β1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高糖下调ARPE-19细胞LncRNA MEG3的表达,上调VEGF和TGF-β1的表达。LncRNA MEG3过表达降低高糖诱导的VEGF和TGF-β1表达的升高。LncRNA MEG3可能通过抑制VEGF和TGF-β1的表达调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非编码RNA母系表达基因3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转化生长因子Β1 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脂酰肌醇3激酶/Akt通路参与TGF-β_1诱导人肾小管上皮细胞间质转分化过程 被引量:7
7
作者 张勇 张璟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6年第4期319-322,共4页
目的:探讨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Akt通路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体外诱导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C)间质转分化(EMT)过程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将HKC细胞株细胞分成正常对照组、TGFβ1组及TGFβ1+PI3K特异性抑制剂Wortmannin组,选取... 目的:探讨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Akt通路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体外诱导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C)间质转分化(EMT)过程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将HKC细胞株细胞分成正常对照组、TGFβ1组及TGFβ1+PI3K特异性抑制剂Wortmannin组,选取不同时相,免疫印迹(Westernblot)测定总Akt、磷酸化Akt(pAkt)、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的变化;Akt磷酸化水平用磷酸化Akt和总Akt水平的比值表示。结果:正常体外培养的HKC有微量的pAkt、αSMA表达,加入10ng/mlTGFβ1刺激0.5h后pAkt水平显著升高,1h升至顶峰后逐渐减弱;αSMA在10ng/mlTGFβ1诱导48h后表达显著升高。同时加用Wortmannin10nmol/L组pAkt、αSMA表达明显抑制。结论:PI3K/Akt信号系统参与TGFβ1介导的EMT过程,PI3K特异性抑制剂Wortmannin可有效抑制TGFβ1介导的HKC的EMT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管上皮细胞 转分化 转化生长因子Β1 磷脂酰肌醇3激酶 Akt/蛋白激酶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3-K的激活在TGF-β_1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间质转分化过程中的作用 被引量:8
8
作者 张勇 张璟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53-555,共3页
目的探讨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的激活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体外诱导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Cs)间质转分化(EMT)过程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将HKCs细胞株分为正常对照组(C)、不同浓度TGF-β1组、TGF-β1+PI3K抑制剂Wort-mannin组。选... 目的探讨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的激活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体外诱导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Cs)间质转分化(EMT)过程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将HKCs细胞株分为正常对照组(C)、不同浓度TGF-β1组、TGF-β1+PI3K抑制剂Wort-mannin组。选取不同时相,采用免疫印迹法(Westernblot)测定总Akt(t-Akt)、磷酸化Akt(p-Akt)、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E钙黏素(E-cadherin)蛋白水平的表达变化;Akt磷酸化水平用磷酸化Akt与总Akt水平的比值表示。结果正常体外培养的HKCs经10ng/mlTGFβ1刺激1h后p-Akt水平显著升高;αSMA蛋白表达水平在10ng/mlTGFβ1诱导48h后表达显著升高,而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在TGFβ1诱导48h后表达显著下降。同时加用Wortmannin10nmol/L组,p-Akt、αSMA表达明显抑制,E-cadherin表达显著升高。结论PI3K在TGFβ1诱导的EMT过程中被激活,并且参与TGFβ1诱导的EMT过程,特异性阻断PI3K的激活可有效抑制TGFβ1介导的HKCs的EMT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管上皮细胞 转分化 转化生长因子Β1 磷脂酰肌醇3-激酶 蛋白激酶B/Ak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SK3β促进TGF-β1诱导的肾小管上皮HK-2细胞纤维化 被引量:5
9
作者 赵凯 陈姗 +2 位作者 龚如军 黎松 何凤田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9期1921-1924,共4页
目的阐明GSK3β对于肾脏小管间质纤维化的作用。方法以TGF-β1诱导的体外肾小管间质纤维化模型为研究对象,以GSK3β特异抑制剂LiCl处理细胞和不同GSK3β表达质粒(野生型GSK3β表达质粒GSK3β-WT;第9位点上丝氨酸突变为丙氨酸,由此不能... 目的阐明GSK3β对于肾脏小管间质纤维化的作用。方法以TGF-β1诱导的体外肾小管间质纤维化模型为研究对象,以GSK3β特异抑制剂LiCl处理细胞和不同GSK3β表达质粒(野生型GSK3β表达质粒GSK3β-WT;第9位点上丝氨酸突变为丙氨酸,由此不能再被磷酸化失活而具有固有活性的GSK3β突变质粒GSK3β-S9A;第85、86位点上赖氨酸突变为丙氨酸、失去激酶活性的GSK3β突变质粒GSK3β-KD)转染细胞,观察肾脏纤维化的标志性分子纤维连接素蛋白(fibronectin,FN)表达水平的改变,以及对TGF-β/Smad信号通路的作用。结果 LiCl增加HK-2细胞GSK3β的磷酸化,抑制GSK3β的活性,同时降低了细胞基础水平和TGF-β1诱导的FN表达。过表达的GSK3β-WT增强TGF-β1诱导的FN表达,而这种效应在GSK3β-S9A转染细胞更为显著。过表达GSK3β-KD抑制TGF-β1诱导的FN表达。分析对TGF-β/Smad信号通路的作用,LiCl可以抑制TGF-β1诱导的Smad3磷酸化,而对Smad2磷酸化水平无影响。同时,LiCl也不改变Smad3的总蛋白表达。结论 GSK3β通过TGF-β1/Smad3信号通路促HK-2细胞纤维化,抑制GSK3β可以抗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脏纤维化 糖原合成酶激酶3 转化生长因子β1 Smad3蛋白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肾活血方联合宫腔灌注治疗对宫腔粘连相关机制TGF-β1、Smad2和Smad3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20
10
作者 汤锶锶 刘恒炼 +1 位作者 白殊同 翁双燕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60-666,共7页
目的:探讨补肾活血方及宫腔灌注治疗对宫腔粘连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及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beta1,TGF-β1)、Smad2和Smad3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重庆市中医院妇科收治的宫腔粘连患者60例,依... 目的:探讨补肾活血方及宫腔灌注治疗对宫腔粘连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及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beta1,TGF-β1)、Smad2和Smad3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重庆市中医院妇科收治的宫腔粘连患者6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戊酸雌二醇治疗,观察组采用补肾活血方联合丹参注射液宫腔灌注治疗。观察2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采用ELISA法检测2组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3(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3,MMP-3)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9,MMP-9)水平的变化。采用Western blot和Q-RT-PCR法检测2组患者治疗前后子宫内膜组织TGF-β1、Smad2和Smad3蛋白水平及mRNA水平。结果:与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MMP-2、MMP-3及MMP-9水平明显增加,子宫内膜血流参数(pulsatility index,PI)、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粘连类型、粘连范围、月经情况及总分均有所降低。实验组子宫内膜厚度、MMP-2、MMP-3及MMP-9水平高于对照组,PI、RI、粘连类型、粘连范围、月经情况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TGF-β1、Smad2和Smad3蛋白水平及mRNA水平均有所降低。实验组TGF-β1、Smad2和Smad3蛋白水平及mRN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肾活血方及宫腔灌注治疗可改善宫腔粘连血流参数,预防宫腔粘连的再次发生,其机制可能与上调MMP-2、MMP-3及MMP-9的表达,下调TGF-β1、Smad2和Smad3表达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活血方 宫腔灌注治疗 宫腔粘连 转化生长因子-Β1 SMAD2/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AM3C介导TGF-β1诱导的人血管平滑肌细胞表型转换、活力增强及迁移 被引量:1
11
作者 訾亚飞 王正力 +3 位作者 訾亚婉 李雅馨 刘杨东 赵渝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2130-2138,共9页
目的:探讨序列相似家族3成员C(FAM3C)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人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表型转换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检测不同浓度(0、1、2、5及10μg/L)的TGF-β1作用24 h和10μg/L的TGF-β1作用不同时间(0、6、12、24及48 h)... 目的:探讨序列相似家族3成员C(FAM3C)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人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表型转换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检测不同浓度(0、1、2、5及10μg/L)的TGF-β1作用24 h和10μg/L的TGF-β1作用不同时间(0、6、12、24及48 h)对原代人VSMCs中FAM3C表达的影响;检测TGF-β1(10μg/L)作用不同时间(0、6、12和24 h)对VSMCs表型转换的影响;敲减FAM3C、过表达FAM3C及加入蛋白激酶B(PKB/Akt)抑制剂Ⅷ(Akti-Ⅷ)后,Western blot检测骨桥蛋白(OPN)、波形蛋白(vimentin)、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FAM3C、Akt及磷酸化Akt(p-Akt)蛋白水平,CCK-8检测细胞活力,Transwell检测细胞迁移,免疫荧光检测vimentin及α-SMA蛋白表达。结果:随着TGF-β1作用浓度(0、1、2、5及10μg/L)和时间(0、6、12、24及48 h)的增加,VSMCs中FAM3C蛋白表达上调。TGF-β1(10μg/L)呈时间依赖性(0、6、12和24 h)上调OPN及vimentin表达,下调α-SMA表达。与si-NC组相比,敲减FAM3C后,OPN、vimentin、PCNA及p-Akt蛋白水平下调(P<0.05),α-SMA表达上调(P<0.05),细胞活力及迁移能力减弱(P<0.05);此外,敲减FAM3C减弱了TGF-β1对VSMCs的作用。而与LV-GFP组相比,过表达FAM3C后,OPN、vimentin、PCNA及p-Akt蛋白水平升高(P<0.05),α-SMA蛋白表达减少(P<0.05),细胞活力及迁移能力增强;过表达FAM3C促进了TGF-β1对VSMCs表型转换、活力及迁移的作用,而Akti-Ⅷ抑制了过表达FAM3C及与TGF-β1共作用对VSMCs表型的调节。结论:FAM3C通过Akt介导TGF-β1诱导的人VSMCs表型转换、活力增强及迁移,可能是干预内膜增生的潜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序列相似家族3成员C 转化生长因子Β1 血管平滑肌细胞 表型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TGF-β3甲基丙烯酰化肝素对牙髓干细胞成骨分化能力的影响及其机制
12
作者 邹馨颖 高爽 +5 位作者 赵红 刘新 赵远航 宋嘉卓 闫琳琳 张志民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954-961,共8页
目的:探讨载转化生长因子β3(TGF-β3)甲基丙烯酰化肝素(HepMA)对牙髓干细胞(DPSCs)成骨分化能力的促进作用,阐明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分离培养人牙髓干细胞(hDPSCs)并通过流式细胞术进行细胞鉴定。合成光固化HepMA水凝胶,利用... 目的:探讨载转化生长因子β3(TGF-β3)甲基丙烯酰化肝素(HepMA)对牙髓干细胞(DPSCs)成骨分化能力的促进作用,阐明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分离培养人牙髓干细胞(hDPSCs)并通过流式细胞术进行细胞鉴定。合成光固化HepMA水凝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材料表面形态特征。合成载不同浓度(20、40、60、80和100μg·L^(-1))TGF-β3的HepMA(TGF-β3-HepMA),采用其浸提液分别培养hDPSCs 1、3和5 d,同时设对照组,采用CCK-8法筛选出载TGF-β3的最适浓度。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各时间点TGF-β3-HepMA中TGF-β3的累积释放量并绘制药物释放曲线。hDPSCs分为对照组、HepMA组和载最适浓度TGF-β3的HepMA(TGF-β3-HepMA)组,加入含有相对应浸提液的培养基培养24 h,配制成骨诱导液分别诱导hDPSCs 7、14和21 d,采用碱性磷酸酶(ALP)染色和茜素红染色法检测各组细胞ALP染色及钙结节形成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法检测各组细胞中成骨相关因子mRNA表达水平。结果:分离培养的hDPSCs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呈长梭形;流式细胞术检测,培养的hDPSCs中CD105和CD90呈阳性表达,CD34和CD45呈阴性表达,验证本研究中分离培养的细胞为hDPSCs。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HepMA平均孔径为50~70μm。ELISA法检测,TGF-β3在7 d内呈突释阶段后缓慢释放,21 d左右达到平衡。CCK-8法检测,与0μg·L^(-1) TGF-β3-HepMA组比较,20、40和60μg·L^(-1) TGF-β3-HepMA组hDPSCs增殖率呈剂量依赖性升高(P<0.05),故载TGF-β3的最适浓度为60μg∙L^(-1)。成骨诱导7和14 d时,与对照组和HepMA组比较,TGF-β3-HepMA组细胞中ALP染色面积最大且染色颜色最深,14 d时细胞中ALP染色较7 d时更加明显;成骨诱导21 d时,与对照组和HepMA组比较,TGF-β3-HepMA组细胞中茜素红染色的矿化钙结节面积最大。RT-qPCR法检测,培养7和14 d时,与对照组比较,HepMA组和TGF-β3-HepMA组细胞中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x2)、ALP、骨钙桥素(OCN)和Ⅰ型胶原蛋白(COL-Ⅰ)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或P<0.01);与HepMA组比较,TGF-β3-HepMA组细胞中Runx2、ALP、OCN和COL-Ⅰ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载TGF-β3的HepMA能够提高hDPSCs成骨分化能力,其机制可能与上调成骨相关因子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β3 牙髓干细胞 甲基丙烯酰化肝素 成骨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炎清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TGF-β_(1)/Smad3/ERK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7
13
作者 詹原泉 丛龙玲 +4 位作者 吕永慧 黄雅静 谢英杰 周婉妃 吴宇金 《世界中医药》 CAS 2022年第14期1990-1994,2001,共6页
目的:观察肠炎清对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对TGF-β_(1)/Smad3/ERK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方法:将25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美沙拉嗪组、肠炎清低剂量组和肠炎清高剂量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大鼠均采用2... 目的:观察肠炎清对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对TGF-β_(1)/Smad3/ERK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方法:将25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美沙拉嗪组、肠炎清低剂量组和肠炎清高剂量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大鼠均采用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导,建立UC模型。造模24 h后,模型组、空白对照组分别用0.9%生理盐水灌胃;美沙拉嗪对照组以30 mg/kg艾迪莎混悬液灌胃;肠炎清高剂量组以147.2 g/kg肠炎清灌胃;肠炎清低剂量组以36.8 g/kg肠炎清灌胃;1次/d,时间固定,持续7 d。检测结肠黏膜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TGF)-β_(1)、Smad3、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磷酸化的水平及TGF-β_(1)信号通路活化的程度。结果:模型组ERK表达水平最低,低于溶媒对照组、美沙拉嗪组、肠炎清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肠炎清剂量组该指标水平随剂量升高而上升,且高剂量肠炎清组ERK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模型组。模型组TGF-β_(1)和Smad3高于美沙拉嗪组组、空白对照组和肠炎清低剂量组及高剂量组。结论:肠炎清对UC大鼠肠黏膜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通过下调TGF-β_(1)-Smad3通路,提高ERK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炎清 大鼠 转化生长因子-β_(1) 信号传导蛋白-3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作用机制 溃疡性结肠炎 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化生长因子胞内信号蛋白Smad2/3在糖尿病大鼠肾脏表达的动态观察及意义研究 被引量:21
14
作者 杨勤 谢汝佳 +5 位作者 韩冰 肖瑛 杨婷 方丽 龙义国 张国忠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879-1884,共6页
目的:动态观察大鼠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TGF-β1及其下游信号分子Sm ad2/3在肾脏的表达及定位变化,探讨TGF-β1-Sm ad2/3信号通路在糖尿病肾病(DN)肾纤维化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链脲菌素诱导大鼠糖尿病肾病,以免疫组化、W estern... 目的:动态观察大鼠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TGF-β1及其下游信号分子Sm ad2/3在肾脏的表达及定位变化,探讨TGF-β1-Sm ad2/3信号通路在糖尿病肾病(DN)肾纤维化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链脲菌素诱导大鼠糖尿病肾病,以免疫组化、W estern b lotting及荧光实时定量PCR(RT-PCR)的方法动态观察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大鼠肾脏TGF-β1、Sm ad2/3蛋白及mRNA表达,并以RT-PCR方法观察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胶原-3(COL-Ⅲ)、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因子-1(PAI-1)mRNA表达。结果:TGF-β1在糖尿病肾病(DN)大鼠肾小管表达明显多于正常组(P<0.05);Sm ad2/3蛋白主要以胞浆表达阳性为主,部分呈胞核表达阳性;Sm ad2/3蛋白及mRNA从2周起表达明显多于正常对照组(P<0.05),且随着糖尿病进展有逐渐增加的趋势。16周DN组大鼠肾脏TGF-β1、Sm ad2、CTGF、COL-Ⅲ、PAI mRNA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TGF-β1-Sm ad2/3信号转导通路参与了糖尿病肾病肾脏纤维化形成的信号转导过程,伴随着Sm ad2/3信号蛋白表达的增多及入核增加,CTGF、COL-Ⅲ、PAI-1等基因转录增加,导致肾脏细胞外基质的大量沉积,这是细胞因子TGF-β1导致糖尿病肾病肾纤维化进展可能的信号转导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转化生长因子Β 蛋白质Smad2/3 信号转导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半乳糖凝集素-3和转化生长因子-β1的变化 被引量:5
15
作者 蒋鲲 陈和斌 +4 位作者 王莹 胡艳 方玉蓉 陈鹏 王艳丽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13-116,共4页
目的探讨半乳糖凝集素-3(Gal-3)、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哮喘患儿血清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和比较45例哮喘患儿(哮喘组)及15例气管异物或气道畸形患儿(对照组)血清和BALF中Gal-3、TGF... 目的探讨半乳糖凝集素-3(Gal-3)、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哮喘患儿血清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和比较45例哮喘患儿(哮喘组)及15例气管异物或气道畸形患儿(对照组)血清和BALF中Gal-3、TGF-β1水平。结果哮喘组患儿的血清和BALF中的Gal-3、TGF-β1水平均较对照组高;中重度哮喘患儿的血清和BALF中Gal-3、TGF-β1水平均高于轻度哮喘患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哮喘组患儿血清中的Gal-3、TGF-β1水平与相应的BALF中的Gal-3、TGF-β1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910、0.914,P均<0.05);血清中Gal-3水平与TGF-β1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932,P<0.05)。结论哮喘患儿血清和BALF中Gal-3、TGF-β1水平均明显升高,可能参与了哮喘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半乳糖凝集素-3 转化生长因子-Β1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mad3小干扰RNA在转化生长因子β_1作用下对树突状细胞成熟及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马楠 祁馨卉 +3 位作者 崔慧霞 李妍 刘云鹏 姜又红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926-929,共4页
目的研究通过RNA干扰技术阻断外周单核细胞来源的树突细胞(DC)内的Smad3,并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作用下对DC的成熟和免疫抑制作用的影响。方法设计针对Smad3特异性小干扰RNA(siRNA),利用RNAiMAX转入DC,并用RT-PCR检测转染效果。... 目的研究通过RNA干扰技术阻断外周单核细胞来源的树突细胞(DC)内的Smad3,并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作用下对DC的成熟和免疫抑制作用的影响。方法设计针对Smad3特异性小干扰RNA(siRNA),利用RNAiMAX转入DC,并用RT-PCR检测转染效果。实验分Control-DC组、TGF-β1-Control-DC组、TGF-β1-Negative siRNA-Smad3 DC组和TGF-β1-siRNA-Smad3 DC组。流式检测各组DC成熟表型的变化,ELISA检测各组DC上清白细胞介素12(IL-12)的水平,CCK-8法检测DC刺激同种异体T细胞增殖的能力。结果 TGF-β1-siRNA-Smad3 DC组表面成熟标志CD80、CD83、CD86、HLA-DR及IL-12分泌水平明显高于TGF-β1-Control-DC组和TGF-β1-Negative siRNA-Smad3 DC组(P<0.05),且TGF-β1-Negative siRNA-Smad3 DC组刺激同种异体T细胞增殖的能力显著增强。结论通过阻断DC的Smad3表达,可以逆转TGF-β1对DC成熟和免疫功能的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 转化生长因子β1 SMAD3 肿瘤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毒复正汤通过干扰miR-223-3p并靶向调控TGFBR3影响肺癌侵袭转移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姚菲 石玮 +3 位作者 吕梦玉 吴姗燕 王家晓 李春姗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358-1366,共9页
目的探讨解毒复正汤(JieduFuzhengdecoction,JDFZ)通过影响微小核糖核酸-223-3p(Mircro ribonucleic acid-223-3p,miR-223-3p)靶向调控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3(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Receptor3,TGFBR3)的表达及其对肺癌细胞迁移的... 目的探讨解毒复正汤(JieduFuzhengdecoction,JDFZ)通过影响微小核糖核酸-223-3p(Mircro ribonucleic acid-223-3p,miR-223-3p)靶向调控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3(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Receptor3,TGFBR3)的表达及其对肺癌细胞迁移的影响。方法利用RT-qPCR技术检测肺腺癌患者癌组织及癌旁组织、肺腺癌患者及健康人外周血清中miR-223-3p表达水平的差异;并检测不同种类的NSCLC细胞系肺癌细胞(95D、LTEP-α-2、A549及NCI-H460)以及人肺上皮细胞BEAS-2B中miR-223-3p的本底表达量,从组织、血浆及细胞3个维度验证miR-223-3p的差异性。利用生物信息学网站重叠分析,初步预测到miR-223-3p与TGFBR33’UTR具有潜在的结合位点序列。接着运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iR-223-3p与TGFBR3的靶向关系。体外培养肺癌A549细胞,采用脂质体法分别将miR-223-3p-过表达序列(miR-223-3p-mimics)及携带TGFBR3全基因的重组载体(Over-expression-TGFBR3,OE-TGFBR3)分别转染至肺癌细胞,以转入无关序列的模拟剂(Negative control-mimics,NC)作为对照组,收集各组稳转细胞,Transwell小室检测转染处理后及JDFZ作用后的细胞迁移能力;收集各组细胞蛋白,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blot)检测细胞中EMT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肺癌组织中miR-223-3p的表达量显著低于癌旁组织;肺癌患者血浆miR-223-3p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健康正常人。不同种类的NSCLC细胞系肺癌细胞(95D、LTEP-α-2、A549及NCI-H460)中的miR-223-3p表达量亦低于正常人肺上皮细胞BEAS-2B。利用生物信息学网站及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证实了miR-223-3p与TGFBR3的靶向调控关系。与miR-223-3p NC组对比,miR-223-3p mimics组和miR-223-3p mimics+OE-TGFBR3组的细胞迁移能力均下降(P<0.05),上调TGFBR3和加入解毒复正汤均能有效增强miR-223-3p对A549细胞迁移的负向调节作用;Westenblot结果发现,与miR-223-3p NC组对比,miR-223-3p mimics组和miR-223-3p mimics+OE-TGFBR3组E-Cadherin的表达水平上调,NCadherin及Vimentin的表达水平下升(P<0.05),两组均在不同程度上抑制EMT的发生;上调TGFBR3和加入解毒复正汤作用能有效增加miR-223-3p对细胞迁移相关蛋白的负向调节作用(P<0.05)。结论解毒复正汤对肺癌A549细胞的侵袭迁移有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miR-223-3p并靶向调控TGFBR3及其下游EMT相关指标的表达来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核糖核酸-223-3p(miR-223-3p) 人转化生长因子β受体3(TGFBR3) 解毒复正汤 侵袭转移 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藜芦醇苷通过上调SIRT3和SDF-1延缓大鼠心肌纤维化 被引量:10
18
作者 马懿 吴铮铮 +1 位作者 潘先花 马璇岚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776-781,共6页
目的观察白藜芦醇苷对阿霉素诱导心肌纤维化与免疫细胞因子表达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2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5只。对照组(常规喂养)、阿霉素组(腹腔注射2. 5 mg/kg阿霉素,2次/周)、白藜芦醇苷组(腹腔注射50 mg/kg白藜芦醇苷,1次/... 目的观察白藜芦醇苷对阿霉素诱导心肌纤维化与免疫细胞因子表达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2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5只。对照组(常规喂养)、阿霉素组(腹腔注射2. 5 mg/kg阿霉素,2次/周)、白藜芦醇苷组(腹腔注射50 mg/kg白藜芦醇苷,1次/日,其余处理同阿霉素组)、尼克酰胺组(腹腔注射500 mg/kg尼克酰胺,2次/周,其余处理同白藜芦醇苷组)。Van Gieson染色法观察心肌纤维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心肌组织1型胶原蛋白(Col1)、Col3表达,酶标法检测心肌羟脯氨酸(HYP)含量,试剂盒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与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水平,ELISA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IL-1)、IL-10含量,反转录PCR检测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SIRT3、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与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mRNA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心肌SIRT1、SIRT3、SDF-1与TGF-β的蛋白水平。结果阿霉素促进心肌纤维化,降低心肌组织中IL-10的水平并抑制SIRT3、SDF-1 mRNA与蛋白表达,增加TNF-α、IL-1的水平并促进TGF-βmRNA与蛋白表达。白藜芦醇苷明显抑制阿霉素诱导的心肌纤维化效应,降低HYP与Col3水平,同时增加GSH与SOD含量,降低MDA含量。显著增加阿霉素诱导后心肌细胞SIRT3、SDF-1 mRNA与蛋白水平,抑制TGF-β表达,尼克酰胺能抑制白藜芦醇苷上述作用。结论白藜芦醇苷可通过上调SIRT3表达提高抗心肌纤维化能力,降低阿霉素诱导氧化应激水平、抑制炎性细胞因子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苷 心肌纤维化 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 白细胞介素1(IL-1)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3(SIRT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甲酸对转化生长因子β1诱导的HFL-I细胞Ⅲ型胶原、STAT3和PIAS3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夏武 杨宇平 +2 位作者 陈永凤 程娜 刘巨源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114-1119,共6页
目的:研究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的人胚肺成纤维细胞(HFL-I)中Ⅲ型胶原(collagenⅢ)、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3(STAT3)和活化STAT3蛋白抑制剂(PIAS3)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HFL-I细胞,5μg/L TGF-β1诱导... 目的:研究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的人胚肺成纤维细胞(HFL-I)中Ⅲ型胶原(collagenⅢ)、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3(STAT3)和活化STAT3蛋白抑制剂(PIAS3)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HFL-I细胞,5μg/L TGF-β1诱导0 h、6 h、12 h、24 h、48 h和72 h后,RT-PCR法检测colla-genⅢ、STAT3和PIAS3 mRNA表达,诱导0 d、1 d、3 d和5 d后,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STAT3和p-STAT3蛋白表达。不同浓度维甲酸干预,24 h后用RT-PCR法检测collagenⅢ、STAT3和PIAS3 mRNA表达,3 d后用Westernblotting法检测STAT3和p-STAT3蛋白表达。结果:TGF-β1诱导后,HFL-I细胞中collagenⅢ和STAT3 mRNA表达明显上调,PIAS3 mRNA表达明显下调,STAT3和p-STAT3蛋白表达明显上调(P<0.05)。各浓度ATRA都下调TGF-β1诱导的HFL-I细胞中collagenⅢ、STAT3 mRNA和STAT3、p-STAT3蛋白的表达,上调PIAS3 mR-NA表达(P<0.05)。结论:ATRA可通过抑制TGF-β1诱导的HFL-I细胞collagenⅢ和STAT3表达、上调PIAS3表达而起到抗肺纤维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Β 全反式维甲酸 胶原Ⅲ型 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子3 活化STAT3蛋白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哮喘儿童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im-3 mRNA的表达及其与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关系 被引量:5
20
作者 陆小霞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0-63,共4页
目的观察哮喘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Tim-3 mRNA的表达及其与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的关系,探讨Tim-3在哮喘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收集哮喘门诊或住院患儿73例,其中哮喘缓解期38例(缓解组),轻至中度急性发作期35例(发作组)... 目的观察哮喘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Tim-3 mRNA的表达及其与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的关系,探讨Tim-3在哮喘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收集哮喘门诊或住院患儿73例,其中哮喘缓解期38例(缓解组),轻至中度急性发作期35例(发作组)。利用RT-PCR检测哮喘患儿PBMC中Tim-3 mRNA的表达并做半定量分析,流式细胞术检测PBMC中的CD4+CD25+Treg的水平(CD4+CD25+Treg占CD4+T细胞的百分比)。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浆中白细胞介素6(IL-6)、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水平,并分析Tim-3 mRNA与CD4+CD25+TregI、L-6水平的相关性。结果哮喘发作组PBMC中Tim-3 mRNA吸光度值为(0.86±0.17),与缓解组(0.39±0.11)和正常对照组(0.06±0.03)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并且缓解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哮喘发作组外周血CD4+CD25+Treg百分率为(8.35±1.67)%,与缓解组[(10.21±2.04)%]和正常对照组[(12.43±2.58)%]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缓解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哮喘发作组血浆中IL-6水平为(78.35±14.59)pg/mL,与缓解组[(36.48±9.18)pg/mL]和正常对照组[(10.24±3.57)pg/mL]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缓解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血浆中TGF-β水平没有明显差异;哮喘发作组和缓解组PBMC中Tim-3 mRNA的表达水平与CD4+CD25+Treg百分率均呈负相关(r=-0.81,-0.79,均P<0.05),与IL-6的水平呈正相关(r=0.87,0.83,均P<0.01)。结论哮喘患儿PBMC中Tim-3 mRNA表达增高参与哮喘的发生与发展,其机制可能与升高血浆IL-6,抑制CD4+CD25+Treg的生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TIM-3 调节性T细胞 白细胞介素-6 转化生长因子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