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拉鲁肽改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小鼠肝纤维化的作用及其机制
1
作者 王仁杰 祝超瑜 +4 位作者 方云云 肖元元 王倩倩 宋雯婧 魏丽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15-425,共11页
目的·探讨利拉鲁肽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小鼠肝纤维化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20只8周龄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正常饮食组(Chow组)及甲硫氨酸-胆碱缺乏(methionine-choline deficien... 目的·探讨利拉鲁肽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小鼠肝纤维化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20只8周龄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正常饮食组(Chow组)及甲硫氨酸-胆碱缺乏(methionine-choline deficient,MCD)饮食喂养组(MCD组),每组10只。采用MCD饮食诱导构建NAFLD小鼠。将2组小鼠随机分为4个亚组,分别为Chow+生理盐水组、Chow+利拉鲁肽组、MCD+生理盐水组、MCD+利拉鲁肽组。每日分别腹腔注射利拉鲁肽(400μg/kg)或同体积生理盐水4周后,行腹腔注射葡萄糖耐量实验(intraperitone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IPGTT)。测定小鼠血清天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AST)、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A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水平。小鼠处死后取其肝组织测定TAG含量,对肝组织行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油红O染色及马松(Masson)染色观察肝脏病理结构、脂质沉积和纤维化程度。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fluorescent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PCR)与Western blotting检测肝组织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纤连蛋白(fibronectin,FN)、Ⅰ型胶原蛋白α(collagen typeⅠα,COL1A)、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 protein 9,MMP9)、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 protease 1,TIMP1)和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表达水平,检测Sma和Mad相关蛋白3(Sma-and Mad-related protein 3,SMAD3)及磷酸化SMAD3(SMAD3 phosphorylation,pSMAD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利拉鲁肽干预后,IPGTT显示小鼠血糖在第15、30、60 min时均有所下降,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降低(均P<0.05)。血清生化检测结果显示,利拉鲁肽干预后,MCD组小鼠AST与ALT水平降低(均P<0.001),TC、HDL-C水平升高(均P<0.05),TAG、LDL-C无明显变化。HE染色与油红O染色显示,利拉鲁肽干预后,肝细胞脂滴数量明显减少,气球样变性和炎症浸润程度减轻。Masson染色显示,利拉鲁肽干预后,MCD组小鼠肝脏蓝色胶原纤维数量明显减少。qPCR与Western blotting检测显示,MCD组小鼠肝脏α-SMA、FN、COL1A、TIMP1、TGF-β、pSMAD3/SMAD3表达明显上调,MMP9蛋白表达下降;经利拉鲁肽干预后,MCD组小鼠肝脏α-SMA、FN、COL1A、TIMP1、TGF-β、pSMAD3/SMAD3表达明显降低,MMP9表达上升。结论·利拉鲁肽能缓解NAFLD小鼠肝损伤、肝脏脂质沉积及纤维化程度,并通过调控TGF-β/SMAD3通路和纤维化相关蛋白表达改善小鼠肝功能和肝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拉鲁肽 转化生长因子Β Sma和Mad相关蛋白3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肝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化生长因子β_1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16
2
作者 金炜 董维平 +2 位作者 杨红 何奔 孙宝贵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50-653,共4页
目的 研究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用ELISA法测定冠心病患者血TGF—β1水平,并用人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作为对象,采用MTT法、^3H—胸腺嘧啶脱氧核苷(^3H—TdR)参入法、流式细胞分析仪观察TGF—β... 目的 研究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在动脉粥样硬化形成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用ELISA法测定冠心病患者血TGF—β1水平,并用人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作为对象,采用MTT法、^3H—胸腺嘧啶脱氧核苷(^3H—TdR)参入法、流式细胞分析仪观察TGF—β1对流产死胎胸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作用及机制。结果 ①冠心病组的血清TGF—β1低于正常对照组;血管病变越严重,TGF—β1水平越低。②体外培养平滑肌细胞增殖活性(MTT法、^3H—TdR参入法)随TGF—β1浓度增加而逐渐减低,且与平滑肌细胞密度无关。③随着TGF—β1浓度的升高G1期细胞比例增加、G2期细胞比例减少。结论 TGF—β1能明显抑制平滑肌细胞的增殖,人体内血TGF—β1对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 动脉粥样硬化 血管平滑肌细胞 冠心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化生长因子β1在风湿性心脏病心房颤动患者心房纤维化中的作用 被引量:8
3
作者 肖骅 雷寒 +2 位作者 王曦 胥雪莲 游小均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193-1196,共4页
目的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风湿性心脏病(风心病)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心房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风心病房颤心房纤维化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38例风心病接受换瓣手术者于术中获取的右心耳分为3组,其中窦性心律组8例,阵发性... 目的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风湿性心脏病(风心病)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心房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风心病房颤心房纤维化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38例风心病接受换瓣手术者于术中获取的右心耳分为3组,其中窦性心律组8例,阵发性房颤组10例,持续性房颤组20例。对各组心房组织,应用羟脯氨酸含量测定法及Mas-son染色检测胶原含量及分布;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TGF-β1蛋白表达及分布;应用RT-PCR检测TGF-β1 mRNA水平,应用Western blot检测TGF-β1的蛋白表达。结果TGF-β1主要表达在心肌细胞的细胞质;与风心病窦性心律组相比,TGF-β1的mRNA和蛋白表达及胶原含量在阵发性房颤组(P<0.05)和持续性房颤组均显著增加(P<0.01);与阵发性房颤组相比,持续性房颤组中TGF-β1 mRNA和蛋白表达及胶原含量继续明显增加(P<0.05)。相关分析发现TGF-β1的mRNA、蛋白表达程度与心房胶原含量均呈正相关(r=0.37,P<0.05;r=0.45,P<0.01)。结论风心病患者心房组织中TGF-β1的mRNA和蛋白表达上调可能是心房纤维化发生的分子机制之一,在风心病房颤的发生和维持中起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湿性心脏病 心房颤动 转化生长因子Β 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泡Ⅱ型TGFβ_1和PDGF基因表达及其在肺纤维化中的意义 被引量:12
4
作者 曾庆富 赵勇 +1 位作者 钱仲棐 蒋海鹰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1期53-56,共4页
目的 :研究转化生长因子 β1(TGFβ1)和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 (PDGF)在肺泡Ⅱ型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在肺纤维化过程中的意义。方法 :分离培养正常成年大鼠肺泡Ⅱ型细胞 ,建立大鼠矽肺模型 ,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技术检测体外培养的和矽肺病... 目的 :研究转化生长因子 β1(TGFβ1)和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 (PDGF)在肺泡Ⅱ型细胞中的表达及其在肺纤维化过程中的意义。方法 :分离培养正常成年大鼠肺泡Ⅱ型细胞 ,建立大鼠矽肺模型 ,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技术检测体外培养的和矽肺病变中的肺泡Ⅱ型细胞TGFβ1和PDGF B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果 :(1)体外培养的肺泡Ⅱ型细胞免疫组化染色TGFβ1强阳性 ,PDGF B弱阳性 ;原位杂交TGFβ1和PDGF BmRNA均为阳性。 (2 )大鼠矽肺实验组增生的肺泡Ⅱ型细胞明显表达TGFβ1和PDGF BmRNA和蛋白 ;对照组仅有部分正常肺泡Ⅱ型细胞TGFβ1mRNA呈弱阳性。结论 :增生的肺泡Ⅱ型细胞有TGFβ1和PDGF B基因表达 ,其在矽肺纤维化病变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纤维化 肺泡Ⅱ型细胞 转化生长因子Β 血小板源生长因子 细胞培养 疾病模型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药物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大鼠转化生长因子β1的表达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吴定钱 刘进 +1 位作者 鲁晓勇 沈华浩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4年第5期427-432,448,共7页
目的 :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大鼠模型的 TGF- β1的表达变化和早期药物干预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 :利用烟薰和气道内多次滴入脂多糖 (L PS)建立大鼠 COPD模型 (B组 )。早期给予冬虫夏草 (C组 ) ,红霉素(D组 ) ,吸入布地奈德 (E... 目的 :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大鼠模型的 TGF- β1的表达变化和早期药物干预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 :利用烟薰和气道内多次滴入脂多糖 (L PS)建立大鼠 COPD模型 (B组 )。早期给予冬虫夏草 (C组 ) ,红霉素(D组 ) ,吸入布地奈德 (E组 )等分组干预。小动物肺功能仪测定气道阻力 (RL)和动态顺应性 (Cdyn)。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法检测 TGF- β1蛋白及 m RNA。结果 :模型组基本符合人类 COPD病理生理变化。外周细支气管平滑肌层和细胞外基质胶原较正常组 (A组 )大鼠明显增多。C组与 B组比 RL减少 (P<0 .0 1) ,D组、E组与 B组比 RL亦减少 ,但 Cdyn增加 (P<0 .0 1)。B组细支气管上皮、肺泡巨噬细胞和小动脉内皮的 TGF- β1蛋白及 m RNA的表达高于 A组 (P<0 .0 1) ,C组与 B组无明显差异 ,而 D组、E组与 B组相比 ,TGF- β1蛋白及 m RNA的抑制明显 ,主要表现在细支气管上皮 ,但两者抑制程度并无明显差异 (P>0 .0 5 )。气道阻力与细支气管黏膜上皮 TGF- β1蛋白 ,支气管肺组织的 TGF- β1m RNA均呈正相关 (r=0 .5 10、P<0 .0 1,r=0 .36 7、P<0 .0 5 )。结论 :慢性烟薰和气道内滴入 LPS能构建含有气道重塑特征的 COPD大鼠模型。早期应用红霉素 ,吸入布地奈德可明显抑制气道 TG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阻塞性 转化生长因子Β 布地奈德 红霉素 冬虫夏革 疾病模型 动物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霉素对吸烟大鼠肺内TGF-β_1和γ-GCS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1
6
作者 许建英 郭燕蓉 薛美平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407-2411,共5页
目的:探讨红霉素对吸烟大鼠肺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γ-谷氨酰半胱氨酸合成酶(γ-GCS)的影响以及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中的抗氧化作用。方法:Wistar大鼠30只,随机抽取20只被动吸烟4周后,10只继续吸烟8周作为吸烟组、10只吸烟... 目的:探讨红霉素对吸烟大鼠肺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γ-谷氨酰半胱氨酸合成酶(γ-GCS)的影响以及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中的抗氧化作用。方法:Wistar大鼠30只,随机抽取20只被动吸烟4周后,10只继续吸烟8周作为吸烟组、10只吸烟加红霉素灌胃作红霉素治疗组,另10只作对照组。测定气道阻力和肺顺应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免疫细胞化学法和原位杂交法检测气道上皮细胞TGF-β1和γ-GCS蛋白、肺泡巨噬细胞两者蛋白及其mRNA表达。结果:吸烟组大鼠气道阻力增高,肺顺应性降低,TGF-β1和γ-GCS蛋白及其mRNA表达均明显增高(P<0.05),红霉素治疗组气道阻力有所降低、肺顺应性增高,TGF-β1和γ-GCS蛋白及其mRNA表达均低于吸烟组,但高于对照组(P<0.05)。吸烟组TGF-β1与γ-GCS表达呈正相关(P<0.05),而红霉素治疗组无明显相关性。结论:红霉素干预后吸烟大鼠肺内TGF-β1和γ-GCS表达降低,提示红霉素可能在COPD治疗中发挥一定的抗氧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红霉素 转化生长因子Β Γ-谷氨酰半胱氨酸合成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大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内与肾皮质中TGF-β_1mRNA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李红 郑芬萍 张哲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4年第1期51-54,共4页
目的 :观测糖尿病状态及噻唑烷二酮类药物治疗对糖尿病大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内 TGF-β1m RNA水平的影响 ,比较其与肾皮质 TGF-β1基因表达的关系。方法 :5 4只 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 (C组 )、糖尿病组 (D组 )及吡格列酮治疗... 目的 :观测糖尿病状态及噻唑烷二酮类药物治疗对糖尿病大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内 TGF-β1m RNA水平的影响 ,比较其与肾皮质 TGF-β1基因表达的关系。方法 :5 4只 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 (C组 )、糖尿病组 (D组 )及吡格列酮治疗组 (DP组 )。 2、4、8周每组各取 6只 ,以 RT- PCR+狭缝杂交法半定量检测 PBMC内和肾皮质 TGF- β1m RNA水平。结果 :肾皮质 TGF- β1m RNA水平 8周内 D组均高于 C组 (P<0 .0 5 ) ,而 PBMC内TGF- β1m RNA水平 4周时略高于 C组 (1.2 7± 0 .38vs0 .88± 0 .36 ,P>0 .0 5 ) ,8周时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1.12±0 .0 8vs0 .84± 0 .16 ,P<0 .0 5 )。D组和 DP组在 8周时 PBMC内 TGF- β1m RNA水平与肾皮质 TGF- β1m RNA水平呈正相关 (r=0 .83、P=0 .0 2 ,r=0 .82、P=0 .0 3)。结论 :在糖尿病肾病早期 ,PBMC内 TGF- β1m RNA水平增高迟于肾皮质 ;但 PBMC内 TGF- β1m RNA水平可反映肾皮质 TGF- β1m RNA水平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并发症 肾病变 病因学 转化生长因子Β 单个核细胞 血液 肾皮质 疾病模型 动物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皮间充质转化与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早期心肌纤维化的关系 被引量:4
8
作者 华军益 张召才 +2 位作者 蒋旭宏 何煜舟 陈鹏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98-304,共7页
目的:探讨心脏内皮间充质转化(EndMT)与急性病毒性心肌炎心肌纤维化形成的关系。方法:28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8)、心肌炎组(n=10)和心肌炎+重组人骨形成蛋白7(rh-BMP7)干预组(干预组,n=10)。心肌炎组和干预组小鼠1次性腹腔接... 目的:探讨心脏内皮间充质转化(EndMT)与急性病毒性心肌炎心肌纤维化形成的关系。方法:28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8)、心肌炎组(n=10)和心肌炎+重组人骨形成蛋白7(rh-BMP7)干预组(干预组,n=10)。心肌炎组和干预组小鼠1次性腹腔接种柯萨奇病毒B3(CVB3),对照组小鼠腹腔注射等量病毒培养液,对照组和心肌炎组小鼠次日一次性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1 ml,干预组小鼠腹腔注射等量rh-BMP7(300μg/kg)以抑制转化生长因子(TGF-β1);7 d后处死小鼠取心脏,以苦味酸天狼星红染色后计算心脏胶原容积积分(CVF),实时RT-PCR法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小鼠心脏中TGF-β1、内皮细胞标志物(CD31和VE-cadherin)、成纤维细胞特异蛋白(FSP-1)、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I型胶原(Col1α1)的基因和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心肌炎组小鼠心肌坏死区出现明显心肌纤维化,也出现了以内皮细胞表型(CD31、VE-cadherin)丢失、间充质细胞表型蛋白(FSP-1、α-SMA)和胶原Col1α1增多为特征的EndMT现象;同时,TGF-β1表达明显增高;抑制TGF-β1可以同时逆转EndMT和心肌纤维化。结论:EndMT参与急性病毒性心肌炎心肌纤维化的形成,TGF-β1是重要介导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炎/病毒学 纤维化/病理学 病毒性疾病 骨形态发生蛋白质类/药理学 转化生长因子Β 肠道病毒B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痹汤对膝骨关节炎大鼠软骨中基质金属蛋白酶-13及转化生长因子-β_(1)的影响 被引量:11
9
作者 李阳 张丽曼 +3 位作者 张立颖 狄生云 王菲 姜雪原 《世界中医药》 CAS 2021年第10期1530-1533,共4页
目的:探讨骨痹汤对膝骨关节炎大鼠软骨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及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的影响。方法:选择健康SD大鼠40只,建立膝骨关节炎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只。对照组造模术后不予治疗,观察组自造模成功... 目的:探讨骨痹汤对膝骨关节炎大鼠软骨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及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的影响。方法:选择健康SD大鼠40只,建立膝骨关节炎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只。对照组造模术后不予治疗,观察组自造模成功后,给予骨痹汤熏蒸治疗,疗程4个周。治疗后,比较每组大鼠痛阈、膝关节周径及膝关节活动度情况。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大鼠关节软骨中MMP-13及TGF-β_(1)表达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痛阈、膝关节周径及膝关节活动范围比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观察组MMP-13表达水平明显下降,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TGF-β_(1)表达水平明显升高,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骨痹汤可改善膝骨关节炎的疼痛,减少软骨中MMP-13的表达,延缓骨性关节炎的发展,并明显上调TGF-β_(1)的表达,促进软骨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痹汤 熏蒸治疗 骨关节炎 膝关节 基质金属蛋白酶-13 转化生长因子-β_(1) 疾病模型 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雷公藤对肾炎大鼠血清中MMP-2、MMP-9和TGF-β_1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罗萍 顾华 +4 位作者 卢雪红 苗里宁 王丽华 张向颖 杨洁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8-60,共3页
目的 :通过观察东北雷公藤对肾炎大鼠尿蛋白及血中 TGF-β1 、 MMP- 2和 MMP- 9的影响 ,研究其在肾炎大鼠中的作用。方法 :用 EL ISA方法检测大鼠血清中 MMP- 2、 MMP- 9和 TGF-β1 。结果 :经东北雷公藤治疗后肾炎大鼠尿蛋白 [(170 .38... 目的 :通过观察东北雷公藤对肾炎大鼠尿蛋白及血中 TGF-β1 、 MMP- 2和 MMP- 9的影响 ,研究其在肾炎大鼠中的作用。方法 :用 EL ISA方法检测大鼠血清中 MMP- 2、 MMP- 9和 TGF-β1 。结果 :经东北雷公藤治疗后肾炎大鼠尿蛋白 [(170 .38± 32 .6 2 ) m g/ 2 4 h]明显低于治疗前 [(32 7.38± 4 8.6 7) mg/ 2 4 h,P<0 .0 1];血清 TGF-β1 水平模型对照组为 (2 87.6 0± 4 3.37) ng· L- 1 ,模型治疗组为 (2 10 .6 7± 39.36 ) ng· L- 1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 .0 5 ) ;血清中 MMP- 2模型对照组为 (2 4 0 .6 3± 38.34) μg· L- 1 ,模型治疗组为 (382 .2 6±4 0 .38) μg· L- 1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 .0 1) ;MMP- 9模型治疗组高于模型对照组 ,但差异无显著性(P>0 .0 5 )。结论 :东北雷公藤可能具有延缓肾炎大鼠肾小球硬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免疫学 疾病模型 动物 明胶酶B/血液 明胶酶A/血液 受体 转化生长因子β/血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孢素A慢性肾毒性时肾转化生长因子-β1表达和细胞凋亡间的相关性及茶多酚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毛斐斐 王珏 +3 位作者 余小锋 朱有法 谢海洋 施邵华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155-1158,共4页
目的:探讨环孢素A(CsA)慢性肾毒性作用时肾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和细胞凋亡间的相关性及茶多酚(TP)对其的影响。方法:采用CsA慢性肾毒性大鼠模型,分别用CsA溶剂vehicle(oliveoil)、TP、CsA与CsA+TP处理4周,观察肾功能与组... 目的:探讨环孢素A(CsA)慢性肾毒性作用时肾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和细胞凋亡间的相关性及茶多酚(TP)对其的影响。方法:采用CsA慢性肾毒性大鼠模型,分别用CsA溶剂vehicle(oliveoil)、TP、CsA与CsA+TP处理4周,观察肾功能与组织的改变,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blot检测肾组织TGF-β1表达,TUNEL法检测肾细胞凋亡,检测凋亡相关酶caspase-3活性。结果:与CsA组相比,CsA与茶多酚联用组明显增加肾肌酐清除率(0.12±0.03vs0.22±0.02,P<0.05)和减轻肾小管细胞损伤(2.29±0.43vs1.42±0.26,P<0.05)与间质纤维化程度(2.82±0.20vs1.43±0.19,P<0.05),并明显减少肾小管及间质凋亡细胞数(19.3±4.6vs7.5±2.1,P<0.05)与肾组织TGF-β1表达(P<0.05),肾细胞凋亡数和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程度(r=0.89,P<0.05)与TGF-β1表达(r=0.85,P<0.05)间存在相关性。结论:肾小管间质纤维化与TGF-β1表达和肾细胞凋亡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茶多酚抑制CsA慢性肾毒性时肾组织TGF-β1表达和细胞凋亡,改善CsA诱导的肾功能与组织结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孢菌素 茶多酚 肾疾病 转化生长因子Β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化生长因子β_1和波形蛋白及结蛋白在糖尿病大鼠肾皮质中早期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叶迅 李红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4年第1期55-59,共5页
目的 :探讨糖尿病大鼠早期不同阶段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波形蛋白 (vimentin)、结蛋白 (desmin)在大鼠肾皮质中表达的变化规律及其相互关系。方法 :建立 STZ诱导的 SD大鼠糖尿病模型 ;用 RT- PCR法半定量检测早期各观察时点糖尿... 目的 :探讨糖尿病大鼠早期不同阶段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波形蛋白 (vimentin)、结蛋白 (desmin)在大鼠肾皮质中表达的变化规律及其相互关系。方法 :建立 STZ诱导的 SD大鼠糖尿病模型 ;用 RT- PCR法半定量检测早期各观察时点糖尿病大鼠肾皮质中 TGF-β1和 vimentin、desmin m 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1随着糖尿病病情的进展 ,TGF- β1和 vimentin m RNA的表达量分别从模型建立后第 7d和第 14 d起逐渐增多 (P=0 .0 0 1) ,desmin m RNA表达从第 14 d起却逐渐减少 (P<0 .0 5 )。 2糖尿病组的 TGF- β1与 vimentin的 m RNA表达呈正相关 (r=0 .74 0 ,P=0 .0 0 0 ) ,desmin与 TGF- β1的 m RNA表达呈负相关 (r=- 0 .6 95 ,P=0 .0 0 0 ) ,desmin与 vimentin的 m RNA表达也呈负相关 (r=- 0 .5 91,P=0 .0 0 2 )。结论 :糖尿病大鼠早期肾皮质中 TGF- β1和 vimentin的表达逐渐增多 ,desmin的表达却逐渐减少 ,提示 TGF- β1可能促进小管上皮细胞向成纤维细胞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并发症 肾病变 病因学 转化生长因子β1 波形蛋白 结蛋白 肾皮质 疾病模型 动物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丙酚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时TGF-β_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冯春生 李春玲 +2 位作者 仇金鹏 麻海春 孙发武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47-549,F003,共4页
目的:观察异丙酚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时TGFβ1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脑保护的机制。方法:采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45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I/R)和缺血再灌注异丙酚治疗组,大鼠经历2h... 目的:观察异丙酚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时TGFβ1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脑保护的机制。方法:采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45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I/R)和缺血再灌注异丙酚治疗组,大鼠经历2h脑缺血,然后实行再灌注。分别于再灌注后3、6、24、72h断头取脑,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脑组织TGFβ1的表达;再灌注后24h做神经功能缺陷评估及HE染色观察缺血皮层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TGFβ1明显表达,24h后达高峰(P<0.01),72h后降至正常。大鼠神经功能缺陷评分明显升高,组织形态学观察可见皮层水肿、淤血,神经细胞明显变性坏死;应用异丙酚能显著地促进TGFβ1的表达,与脑缺血再灌注组比较,异丙酚治疗组TGFβ1释放增多、高峰提前、延缓下降(P<0.05),同时显著降低大鼠神经功能缺陷评分和减轻缺血皮层组织形态学损伤(P<0.05)。结论:异丙酚的脑保护作用可能与促进TGFβ1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异丙酚/药理学 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 转化生长因子Β 疾病模型 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洲爪蟾TGF-β5和小鼠TRP-2联合免疫诱导产生抗肿瘤免疫应答
14
作者 贾正才 吴玉章 +2 位作者 邹丽云 万瑛 吕燕波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89-191,共3页
目的 研究非洲爪蟾转化生长因子 β5 (aTGF β5 )基因免疫对肿瘤治疗性质粒DNA疫苗诱导抗肿瘤免疫应答的效能的影响 ,探讨所诱导免疫应答的抗肿瘤机制。方法 用aTGF β5真核表达质粒和小鼠酪氨酸酶相关蛋白 2 (mTRP 2 )真核表达质粒... 目的 研究非洲爪蟾转化生长因子 β5 (aTGF β5 )基因免疫对肿瘤治疗性质粒DNA疫苗诱导抗肿瘤免疫应答的效能的影响 ,探讨所诱导免疫应答的抗肿瘤机制。方法 用aTGF β5真核表达质粒和小鼠酪氨酸酶相关蛋白 2 (mTRP 2 )真核表达质粒联合免疫野生型C5 7BL/6小鼠、CD4缺陷的C5 7BL/6小鼠和CD8缺陷的C5 7BL/6小鼠 ,于免疫前或免疫后接种黑色素瘤细胞B16F10 ,观测肿瘤生长和小鼠存活情况。结果 两种质粒联合免疫能在野生型C5 7BL/6小鼠体内诱导产生保护性和治疗性抗肿瘤免疫 ,而mTRP 2真核表达质粒单独免疫野生型C5 7BL/6小鼠及两种质粒联合免疫CD4或CD8缺陷的C5 7BL/6小鼠均不能诱导产生抗肿瘤免疫应答。结论 aTGF β5基因免疫能增强编码mTRP 2的肿瘤治疗性质粒DNA疫苗诱导抗肿瘤免疫应答的能力 ;T细胞免疫应答的诱导是抗小鼠黑色素瘤免疫应答所必需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β DNA疫苗 酪氨酸酶相关蛋白2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脑片诱导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小鼠转化生长因子β1表达的实验研究
15
作者 吴顺杰 罗藤 +4 位作者 吴远彬 李达 代喜平 胡永珍 康颖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5期2390-2393,共4页
目的:观察中药安脑片对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小鼠的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的影响,以探求其干预aGVHD的机制。方法:SPF级Balb/c雄性小鼠作为供鼠,以SPF级C57BL/6雌性小鼠为受鼠,建立aGVHD模型,随机分为安脑片组和空白组,每... 目的:观察中药安脑片对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小鼠的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的影响,以探求其干预aGVHD的机制。方法:SPF级Balb/c雄性小鼠作为供鼠,以SPF级C57BL/6雌性小鼠为受鼠,建立aGVHD模型,随机分为安脑片组和空白组,每组20只。移植后第14天及第30天留取标本,运用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TGF-β1、Western Blot法检测脾脏TGF-β1蛋白的表达及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脾组织中TGF-β1 mRNA表达。结果: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TGF-β1的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小鼠血清TGF-β1浓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05),治疗后第14及30天,安脑片组小鼠血清TGF-β1的浓度分别为(148.31±7.95)及(183.48±5.91)ng/mL,而空白组为(118.97±2.58)ng/mL,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0)。Western Blot法检测脾脏TGF-β1蛋白表达的结果显示,治疗后第14天,安脑组小鼠TGF-β1蛋白的IOD/IODβ-actin值为0.33±0.05,治疗后30 d,其值继续上升至0.56±0.04,比值均显著高于空白组(P=0.000)。荧光定量PCR检测脾组织中TGF-β1 mRNA表达的结果显示,治疗后第14及30天,安脑片组小鼠TGF-β1 mRNA表达水平分别为1.24±0.04及2.14±0.33,而空白组小鼠TGF-β1 mRNA的表达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结论:安脑片可通过提高血清TGF-β1的浓度、提高脾脏TGF-β1蛋白、mRNA表达,有效减轻异体移植小鼠aGVHD的症状和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植物抗宿主病 安脑片 转化生长因子Β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化生长因子β_1对人胚肺成纤维细胞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及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16
作者 王艳 刘新民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06-509,共4页
目的:探讨体外培养人胚肺成纤维细胞(human pulmonary fibroblasts-1,HPF-1)在外源性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beta,TGF-β1)作用下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CTGF)与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 目的:探讨体外培养人胚肺成纤维细胞(human pulmonary fibroblasts-1,HPF-1)在外源性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beta,TGF-β1)作用下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CTGF)与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 related proteins,LRP)的表达变化及意义。方法:将HPF-1用5μg/L的TGF-β1分别作用0,3,6,12和24h。用RT-PCR方法检测CTGF及LRP mRNA的表达;用蛋白免疫印迹检测LRP蛋白表达变化;用免疫沉淀方法检测TGF-β1作用不同时间,与LRP结合的CTGF的数量变化;用细胞免疫荧光检测细胞中LRP表达情况。结果:相关分析显示,以3h为关键点,CTGF mRNA(131.53±2.86)与LRPmRNA(224.87±7.00)表达变化具有正相关性(r=0.8402,P<0.05);LRP蛋白随TGF-β1作用时间不同,表达水平先升高,于3h达高峰,而后逐渐下降,用免疫印迹法分析,相对于0h组(190.85±2.86),3h组(222.45±3.66)表达具有统计学意义(F=18.06,P<0.05);用免疫荧光标记细胞LRP也得到类似的结果,比较0h组(27.56±6.72)和3h组(88.66±15.72)LRP蛋白表达(F=244.36,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LRP作为CTGF的受体蛋白,在TGF-β1作用不同时间的情况下,表达量发生变化,并与CTGF的表达成正相关,提示其在肺间质纤维发生中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Β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LDL受体相关蛋白质类 成纤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大鼠模型转化生长因子表达及粉防己碱干预的研究
17
作者 周玉皆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22期3499-3501,共3页
目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模型转化生长因子表达及粉防己碱的干预作用。方法:气管内注入少量内毒素与熏香烟复合法建立COPD大鼠模型,并分成正常对照组(Ⅰ组)、COPD疾病模型对照组(Ⅱ组)、COPD疾病模型(气虚型)+粉防己碱治疗... 目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模型转化生长因子表达及粉防己碱的干预作用。方法:气管内注入少量内毒素与熏香烟复合法建立COPD大鼠模型,并分成正常对照组(Ⅰ组)、COPD疾病模型对照组(Ⅱ组)、COPD疾病模型(气虚型)+粉防己碱治疗组(Ⅲ组)、COPD疾病模型(阴虚型)+粉防己碱治疗组(Ⅳ)、COPD疾病模型(血瘀型)+粉防己碱治疗组(Ⅴ组),测定大鼠肺组织支气管黏膜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结果:Ⅰ组TGF-β1在支气管黏膜上皮呈弱阳性表达(+);Ⅱ组上述部位呈强阳性表达(+++);Ⅲ、Ⅳ、Ⅴ组TGF-β1在上述部位表达强度介于Ⅰ组和Ⅱ组之间。Ⅱ组TGF-β1相对含量为0.457±0.047,高于Ⅰ组的0.213±0.034,有显著差异(P<0.05)。Ⅲ、Ⅳ、Ⅴ组TGF-β1相对含量为0.250±0.019、0.270±0.028、0.242±0.034,低于Ⅱ组(P<0.01),Ⅲ、Ⅳ、Ⅴ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粉防己碱能减缓支气管平滑肌厚度,减少支气管肺组织中TGF-β1的表达,能抑制COPD的气道重塑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粉防己碱 转化生长因子-β1大鼠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化生长因子β1-509C/T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遗传易感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6
18
作者 邹邵敏 岑锦明 +3 位作者 杨希立 荆霞 刘新光 熊兴东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61-364,共4页
目的探讨中国汉族人群转化生长因子(TGF)-β1-509C/T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遗传易感的关系。方法选择冠心病患者340例为冠心病组,非冠心病患者271例为对照组,利用聚合酶链反应连接酶检测反应分析技术对TGF-β1-509C/T(rs1800469)多态位点... 目的探讨中国汉族人群转化生长因子(TGF)-β1-509C/T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遗传易感的关系。方法选择冠心病患者340例为冠心病组,非冠心病患者271例为对照组,利用聚合酶链反应连接酶检测反应分析技术对TGF-β1-509C/T(rs1800469)多态位点进行分型,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统计该多态位点与冠心病易感的相关性。结果冠心病组与对照组CC、CT和TT基因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09C/T多态位点与冠心病无易感相关性(χ2=2.813,P=0.245)。在不吸烟患者中,CT和TT基因型均显著增加个体患冠心病的风险(OR=1.98,95%CI:0.98~4.02,P=0.059、OR=2.49,95%CI:1.20~5.17,P=0.014),T等位基因明显增加个体患冠心病的发病风险(OR=1.49,95%CI:1.07~2.08,P=0.019)。结论 TGF-β1-509C/T(rs1800469)多态位点在不吸烟人群中与冠心病的遗传易感有关,并且T等位基因是个体患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Β1 多态性 单核苷酸 冠心病 疾病遗传易感性 等位基因 基因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硫仑对鸡形觉剥夺性近视眼中转化生长因子-β2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19
作者 谢芳 陈跃国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10-615,共6页
目的:观察鸡形觉剥夺性近视眼(form-deprived myopia,FDM)模型中眼球后壁转化生长因子β2(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2,TGF-β2)的动态变化,研究非特异性视黄酸(retinoid acid,RA)合成酶抑制剂双硫仑(dis-ulfiram,DSF)对FDM和正常... 目的:观察鸡形觉剥夺性近视眼(form-deprived myopia,FDM)模型中眼球后壁转化生长因子β2(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2,TGF-β2)的动态变化,研究非特异性视黄酸(retinoid acid,RA)合成酶抑制剂双硫仑(dis-ulfiram,DSF)对FDM和正常视环境下鸡眼球的影响以及TGF-β2表达的变化,以探讨近视眼的发病机制。方法:将90只新孵化的来亨鸡随机分为3组:左眼遮盖组(A组)、左眼玻璃体注射双硫仑后遮盖组(B组)和左眼玻璃体注射双硫仑后不遮盖组(C组),各组的右眼均开放作为自身对照。于处理后第1、7和14天应用视网膜检影检测双眼屈光度,以游标卡尺测量双眼眼轴长度。使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以及实时RT-PCR检测TGF-β2在眼后壁的表达变化。结果:A组:第1天,实验眼与对照眼的眼轴长增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屈光度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7和第14天,实验眼的眼轴长和屈光度均有明显增加,TGF-β2的表达明显下降(P<0.01),与对照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和C组:实验眼与对照眼相比,眼轴长和屈光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实验眼TGF-β2的表达在处理后第7天高于对照眼,在第14天低于对照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C组实验眼TGF-β2的表达在处理后第1天低于对照眼,在第7和第14天高于对照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免疫组化染色显示,TGF-β2主要表达于视网膜光感受器外节和色素上皮层。结论:FDM的形成过程中有TGF-β2参与调控。DSF对FDM的形成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对正常视环境下的鸡眼轴长和屈光度没有影响。DSF上调了TGF-β2mRNA的表达,并可能通过这一途径调节细胞外基质的主动重塑,抑制FDM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硫仑 转化生长因子Β 近视 疾病模型 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IGFBPrP1抗体对小鼠肝纤维化的预防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陈丽霞 刘立新 +1 位作者 张海燕 张骞骞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185-2190,共6页
目的:明确抗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相关蛋白1(IGFBPrP1)抗体能否预防硫代乙酰胺(TAA)诱导的小鼠肝纤维化的形成,同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24只雄性C57BL/6野生型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TAA4周组和TAA+抗IGFBPrP1抗体4周组,每组8只,... 目的:明确抗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相关蛋白1(IGFBPrP1)抗体能否预防硫代乙酰胺(TAA)诱导的小鼠肝纤维化的形成,同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24只雄性C57BL/6野生型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TAA4周组和TAA+抗IGFBPrP1抗体4周组,每组8只,观察肝组织形态学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肝组织中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3、磷酸化Smad2/3(p-Smad2/3)、纤维连接蛋白(FN)、Ⅰ、Ⅲ型胶原(collagenⅠ、Ⅲ)及IGFBPrP1的表达。结果:TAA4周组肝损伤严重,α-SMA、TGF-β1、Smad3、p-Smad2/3、FN、collagenⅠ、Ⅲ及IGFBPrP1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TAA+抗IGFBPrP1抗体4周组肝损伤减轻,上述各指标表达均低于TAA4周组(P<0.01)。IGFBPrP1与TGF-β1、Smad3、p-Smad2/3、FN及collagenⅠ的表达呈正相关(P<0.01)。结论:抗IGFBPrP1抗体可预防TAA诱导的小鼠肝纤维化的形成,其机制为抑制肝星状细胞的活化和减少细胞核内p-Smad2/3的表达、抑制TGF-β1/Smad3信号通路,进而导致细胞外基质在肝组织中沉积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抗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相关蛋白1抗体 细胞外基质 转化生长因子β SMAD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