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4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转录因子E4BP4通过AMPK-TGF-β1/SMAD3信号转导途径调控病理性心肌纤维化
1
作者 黄德荣 文庆 苏宇辰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40-648,共9页
目的:探讨转录因子腺病毒E4启动子结合蛋白(adenovirus E4 promoter-binding protein,E4BP4)通过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denosine monophosphate-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TGF)-β1/SMAD... 目的:探讨转录因子腺病毒E4启动子结合蛋白(adenovirus E4 promoter-binding protein,E4BP4)通过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denosine monophosphate-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TGF)-β1/SMAD同源物3(Smad homolog 3,SMAD3)通路在调控病理性心肌纤维化的作用。方法:建立小鼠心脏纤维化模型,分别于模型组和假手术组中检测E4BP4的表达差异。分离和培养原代心脏成纤维细胞,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 Ⅱ,Ang Ⅱ)刺激增殖活化,分别转染E4BP4过表达质粒(Ang Ⅱ+E4BP4组)、E4BP4干扰质粒(Ang Ⅱ+siE4BP4组)、Ang Ⅱ组和未经Ang Ⅱ处理的对照组。免疫荧光检测α-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荧光强度,细胞增殖检测试剂盒测定细胞活力,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E4BP4、α-SMA、Ⅰ型胶原蛋白(collagen type Ⅰ,Collagen Ⅰ)和Ⅲ型胶原蛋白(collagen type Ⅲ,Collagen Ⅲ)的表达,蛋白质印迹检测TGF-β1、AMPK和SMAD3的蛋白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心肌纤维化程度(38.46±1.21 vs. 3.39±0.39,t=-78.564,P=0.000)、E4BP4蛋白表达量(0.96±0.03 vs. 0.75±0.03,t=-11.480,P=0.000)均明显增加。体外实验发现,与Ang Ⅱ+E4BP4组比较,Ang Ⅱ+siE4BP4组在平均荧光强度(0.05±0.01 vs. 0.42±0.03,F=677.591,P=0.000)、细胞活力(91.30±2.39vs.123.74±2.60,F=132.696,P=0.000)、α-SMA(1.26±0.09vs.3.59±0.86,F=52.274,P=0.000)、Collagen Ⅰ(1.16±0.11vs.3.79±0.89,F=55.336,P=0.000)、Collagen Ⅲ(1.23±0.13 vs. 2.92±0.36,F=119.929,P=0.000)、TGF-β1(0.66±0.04 vs. 0.96±0.02,F=142.954,P=0.000)和p-SMAD3/SMAD3(0.81±0.03 vs. 1.37±0.02,F=739.609,P=0.000)的水平明显降低,而p-AMPK/AMPK的表达量在Ang Ⅱ+siE4BP4组明显高于Ang Ⅱ+E4BP4组(0.89±0.01 vs. 0.58±0.02,F=284.541,P=0.000)。结论:E4BP4是纤维化调控的关键因子,抑制其表达可通过激活AMPK进而抑制TGF-β1/SMAD3通路发挥抗纤维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纤维化 转录因子腺病毒E4启动子结合蛋白 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 转化生长因子-β SMAD同源物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SDC1、FGFR3水平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期的关系
2
作者 李林根 《眼科新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650-654,共5页
目的 探讨血清多配体蛋白聚糖1(SDC1)、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3(FGFR3)水平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分期的关系。方法 将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本院收治的168例DR患者纳入本研究,根据168例患者DR分期设非增生型DR(NPDR)组121例,增生型DR... 目的 探讨血清多配体蛋白聚糖1(SDC1)、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3(FGFR3)水平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分期的关系。方法 将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本院收治的168例DR患者纳入本研究,根据168例患者DR分期设非增生型DR(NPDR)组121例,增生型DR(PDR)组47例。另外选取50例本院收治的无DR眼底相关病变的糖尿病患者作为NDR组,以及同期到院体检的5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对比所有患者血清SDC1、FGFR3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价血清SDC1、FGFR3对DR患者PDR分期的评估价值,采用多因素Logisic回归分析探讨DR患者病变分期的影响因素。结果 PDR组患者血清SDC1、FGFR3水平均高于其他三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NPDR组患者血清SDC1及FGFR3水平均高于NDR组及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NDR组患者血清SDC1及FGFR3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血清SDC1、FGFR3评估DR患者PDR分期的AUC(95%CI)分别为0.741(0.696~0.791)、0.839(0.794~0.889),两者联合评估的AUC(95%CI)为0.917(0.872~0.965),血清SDC1、FGFR3两者联合评估DR患者PDR分期的AUC均高于两者单独预测的AUC(均为P<0.05)。PDR组患者高血压史、高脂血症史、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高于NPDR组(均为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史(OR=0.363,95%CI:1.357~4.115)、高脂血症史(OR=0.807,95%CI:1.427~5.519)、血清SDC1≥51.14μg·L^(-1)(OR=0.582,95%CI:1.818~7.058)、血清FGFR3≥4.27μg·L^(-1)(OR=4.870,95%CI:0.606~9.100)是DR患者病变分期的危险因素(均为P<0.05)。结论 血清SDC1、FGFR3水平变化与DR分期密切相关,有望成为评估DR进展的新型血清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疾病分期 多配体蛋白聚糖1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向抑制生长分化因子3减轻内皮细胞炎症反应并抑制脉络膜新生血管
3
作者 唐榕穗 田壹 +1 位作者 熊振 李旭日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07-618,共12页
【目的】揭示靶向抑制生长分化因子3(GDF3)对脉络膜新生血管(CNV)形成及内皮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构建激光诱导的小鼠CNV模型,通过RNA测序(RNA-seq)筛选差异基因。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和Western blot验证GDF3表达水平。通... 【目的】揭示靶向抑制生长分化因子3(GDF3)对脉络膜新生血管(CNV)形成及内皮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构建激光诱导的小鼠CNV模型,通过RNA测序(RNA-seq)筛选差异基因。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和Western blot验证GDF3表达水平。通过siRNA及中和抗体拮抗内皮细胞GDF3,采用CCK8实验、划痕实验及成管实验评估内皮细胞增殖、迁移和血管生成能力。检测炎症/黏附分子表达变化,分析免疫细胞黏附和跨内皮迁移实验变化。在CNV模型中,通过玻璃体腔注射shRNA靶向抑制GDF3,结合免疫荧光染色观察CNV面积及免疫细胞浸润情况。【结果】GDF3在CNV组织中表达显著上调(P<0.001)。体外干预GDF3显著抑制内皮细胞增殖(P<0.001)、迁移(P<0.001)及血管生成能力(P<0.01),同时下调炎症/黏附分子表达(P<0.001),并显著减少免疫细胞黏附(P<0.001)和跨内皮迁移(P<0.001)。体内实验证实靶向抑制GDF3可显著抑制CNV的形成(P<0.001)并降低免疫细胞浸润(P<0.001)。【结论】靶向抑制GDF3可协同抑制内皮炎症反应和病理性血管生成,其作用可能与调控炎症微环境相关,为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wAMD)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脉络膜新生血管 靶向抑制生长分化因子3 血管内皮细胞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造影参数联合血清CXCL9、IGFBP-3对肝癌介入治疗后复发的预测价值
4
作者 莫敏 林静静 +1 位作者 卢鑫 卢瑾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2568-2574,共7页
目的分析超声造影参数联合血清趋化因子配体9(CXCL9)、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对肝癌介入治疗后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11月医院收治的212例肝癌介入治疗患者,根据介入治疗1年后是否复发分成A组(61例)... 目的分析超声造影参数联合血清趋化因子配体9(CXCL9)、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对肝癌介入治疗后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11月医院收治的212例肝癌介入治疗患者,根据介入治疗1年后是否复发分成A组(61例)和B组(151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肝癌介入治疗患者复发的影响因素,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超声造影参数联合血清因子对肝癌介入治疗后复发的预测价值。结果肿瘤最大径>3 cm、有微血管侵犯、峰值强度(PI)高、达峰时间(TTP)短、到达时间(AT)短、血清CXCL9水平高及血清IGFBP-3水平低是肝癌介入治疗患者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PI、TTP、AT联合血清CXCL9、IGFBP-3检测预测肝癌介入治疗患者复发的曲线下面积(AUC)值高于其余单一因素检测(P<0.05)。结论肝癌介入治疗患者复发风险较高,其独立危险因素涵盖多个方面,且超声造影参数、血清CXCL9、IGFBP-3联合可提高对肝癌介入治疗患者复发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介入治疗 超声造影参数 趋化因子配体9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ncRNA MEG3通过调控COX-2/PGE2/VEGF信号通路对早期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的保护作用
5
作者 陈梅 李宗智 +2 位作者 秦学维 王利民 郑丽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319-1326,共8页
目的分析长链非编码RNA母系表达基因3(LncRNA MEG3)通过调控视网膜环氧合酶-2/前列腺素E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OX-2/PGE2/VEGF)信号通路对早期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SPF级50只SD大鼠,10只大鼠作为对照组,40只构建糖尿病... 目的分析长链非编码RNA母系表达基因3(LncRNA MEG3)通过调控视网膜环氧合酶-2/前列腺素E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OX-2/PGE2/VEGF)信号通路对早期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SPF级50只SD大鼠,10只大鼠作为对照组,40只构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模型,共有32只大鼠建模成功,分为模型组8只、阴性对照组8只、MEG3过表达组8只、MEG3过表达+COX-2抑制剂组8只。观察各组大鼠病理组织学、血管通透性、糖脂代谢、炎症因子、氧化应激指标、PGE2水平、COX-2/VEGF mRNA与蛋白相对表达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HDL-C、CAT、GSH-PX、SOD降低,血管通透性、TG、TC、LDL-C、IL-6、IL-1β、TNF-α、MDA、PGE2、COX-2、VEGF mRNA、蛋白相对表达量升高(P<0.05);与阴性对照组相比,MEG3过表达组HDL-C、CAT、GSH-PX、SOD升高,血管通透性、TG、TC、LDL-C、IL-6、IL-1β、TNF-α、MDA、PGE2、COX-2、VEGF mRNA、蛋白相对表达量降低(P<0.05);与MEG3过表达组相比,MEG3过表达+COX-2抑制剂组HDL-C、CAT、GSH-PX、SOD升高,血管通透性、TG、TC、LDL-C、IL-6、IL-1β、TNF-α、MDA、PGE2、COX-2、VEGF mRNA、蛋白相对表达量降低(P<0.05)。结论LncRNA MEG3可通过调节COX-2/PGE2/VEGF通路,改善大鼠糖脂代谢水平,抑制炎症因子表达,降低应激反应,减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长链非编码RNA母系表达基因3 视网膜环氧合酶-2/前列腺素E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信号通路 血管通透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binding protein-3 inhibits IGF-1-induced proliferation of huma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cells
6
作者 Yang MA Chen-chen HAN +2 位作者 Yi-fan LI Yang WANG Wei WEI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966-966,共1页
OBJECTIVE 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 FGF)and 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produced by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cells are responsible for the cell growth.Accumulating evidence shows that insulin-like g... OBJECTIVE 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 FGF)and 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produced by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cells are responsible for the cell growth.Accumulating evidence shows that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binding protein-3(IGFBP-3)suppresses HCC cell proliferation in both IGF-dependent and independent manners.The present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whether treatment with exogenous IGFBP-3 inhibits bF GF and PDGF production and the cell proliferation of HCC cells.METHODS Cell Counting Kit 8 assay were designed to detect HCC cell proliferation,transcription factor early growth response-1(EGR1)involving in IGFBP-3 regulation of b FGF and PDGF were detected by RT-PCR and Western blot assays.Western blot assay was adopted to detect the IGFBP-3 regulating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1 receptor(IGF-1R)signaling pathway.RESULTS The present study demonstrates that IGFBP-3 suppressed IGF-1-induced b FGF and PDGF expression while it does not affect their expression in the absence of IGF-1.To delineate the underlying mechanism,Western-blot and RT-PCR assays confirmed that the transcription factor early growth response protein 1(EGR1)is involved in IGFBP-3 regulation of b FGF and PDGF.IGFBP-3 inhibition of type 1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receptor(IGF1R),ERK and AKT activation is IGF-1-dependent.Furthermore,transient transfection with constitutively activated AKT or MEK partially blocks the IGFBP-3 inhibition of EGR1,b FGF and PDGF expression.CONCLUSION In conclusion,these findings suggest that IGFBP-3suppresses transcription of EGR1 and its target genes b FGF and PDGF through inhibiting IGF-1-dependent ERK and AKT activation.It demonstrates the importance of IGFBP-3 in the regulation of HCC cell proliferation,suggesting that IGFBP-3 could be a target for the treatment of HC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binding protein-3 early growth response-1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1 receptor cell prolifer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LRP3炎症小体在大鼠单侧输尿管梗阻引起肾间质纤维化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3
7
作者 阮颖新 贾俊亚 +2 位作者 武占飞 商文雅 张鹏宇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87-595,共9页
目的:探讨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炎性小体在大鼠单侧输尿管梗阻(UUO)模型肾间质纤维化中的作用,并阐明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6)和UUO组(n=24),假手术组大鼠仅分离输尿... 目的:探讨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炎性小体在大鼠单侧输尿管梗阻(UUO)模型肾间质纤维化中的作用,并阐明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6)和UUO组(n=24),假手术组大鼠仅分离输尿管不结扎,UUO组分别于术后3、7和14 d处死大鼠,并按照处理时间分为UUO 3 d组(n=8)、UUO 7 d组(n=8)和UUO 14 d组(n=8)。HE染色和Masson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肾组织病理形态表现,试剂盒检测各组大鼠肾组织中丙二醛(MDA)水平、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羟脯氨酸(HYP)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大鼠肾组织中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蛋白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大鼠肾组织中NLRP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HE染色,UUO组大鼠出现明显肾小管扩张,肾间质水肿和增宽,可见较多炎症细胞浸润,部分肾小管腔内可见脱落的上皮细胞。与假手术组比较,UUO 3 d组、UUO 7 d组和UUO 14 d组大鼠HE染色肾间质纤维化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与UUO 3 d组和UUO 7 d组比较,UUO 14 d组大鼠HE染色肾间质纤维化评分明显升高(P<0.05)。Masson染色,UUO组大鼠肾间质炎症细胞浸润明显,可见明显纤维组织增生;随UUO作用时间增加,大鼠部分肾小管消失,肾间质明显增宽,胶原沉积逐渐增多,皮髓交界处胶原沉积程度更加明显。与假手术组比较,UUO 3 d组、UUO 7 d组和UUO 14 d组大鼠Masson染色肾间质纤维化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与UUO 3 d组和UUO 7 d组比较,UUO 14 d组大鼠Masson染色肾间质纤维化评分明显升高(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UUO 3 d组、UUO 7 d组和UUO 14 d组大鼠梗阻侧肾组织中MDA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SOD活性明显降低(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UUO 3 d组、UUO 7 d组和UUO 14 d组大鼠梗阻侧肾组织中HYP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与UUO 3 d组比较,UUO 14 d组大鼠梗阻侧肾组织中HYP水平明显升高(P<0.05)。免疫组织化学法,与假手术组比较,UUO 3 d组、UUO 7 d组和UUO 14 d组大鼠肾组织中α-SMA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UUO 3 d组和UUO 7 d组比较,UUO 14 d组大鼠肾组织中α-SMA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UUO 3 d组、UUO 7 d组和UUO 14 d组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和肾小管间质组织中TGF-β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UUO 3 d组比较,UUO 14 d组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和肾小管间质组织中TGF-β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Western blotting法,与假手术组比较,UUO 7 d组和UUO 14 d组大鼠肾组织中NLRP3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结论:NLRP3炎症小体在UUO大鼠肾纤维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其作用机制与氧化应激增加和TGF-β1蛋白表达水平升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 氧化应激 转化生长因子Β1 单侧输尿管梗阻 肾间质纤维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GF-β1及其信号转导蛋白Smad23在去卵巢大鼠骨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7
8
作者 任艳玲 郑洪新 +2 位作者 杜松 赵金茹 李淑玲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3期298-301,共4页
目的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其信号转导蛋白Smad23在去卵巢大鼠骨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手术切除大鼠双侧卵巢。术后13周,取离体胫骨测量组织学参数髓腔面积百分率(%Ma.Ar)、骨小梁厚度(Tb.Th),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 目的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其信号转导蛋白Smad23在去卵巢大鼠骨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手术切除大鼠双侧卵巢。术后13周,取离体胫骨测量组织学参数髓腔面积百分率(%Ma.Ar)、骨小梁厚度(Tb.Th),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检测大鼠骨组织TGFβ1mRNA的表达,用免疫组化法检测Smad23蛋白在骨组织中的定位,用Westernblot杂交法检测骨组织TGFβ1、Smad23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Sham组)比较,模型大鼠(OVX组)骨组织Tb.Th缩小,%Ma.Ar明显增大,差异有显著性(P<0.01);OVX组TGFβ1的mRNA、蛋白及Smad23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Smad23蛋白广泛表达于骨组织干骺端,主要表达于骨基质表面及骨小梁周围的成骨细胞。结论TGFβ1及其信号转导蛋白Smad23可能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中起重要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Β1 SMAD 2/3蛋白 骨质疏松症 卵巢切除术 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 信号转导蛋白 大鼠骨组织 SMAD 去卵巢 免疫组化法检测 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GF、TGFβ3及其受体在唇腭裂裂缘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6
9
作者 田晓菲 金先庆 +2 位作者 罗庆 邱林 傅跃先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5-58,共4页
目的:探讨转化生化因子β3(Tansforminggrow facotrβ3,TGFβ3)、结缔组织生化因子(Connectire tissue growth factor,CT-GF)及其受体TGFβRⅡ、LRP6与非综合征性唇腭裂(Nonsyndromic cleft lip and/or cleft palate,NSCLP)发生的关系... 目的:探讨转化生化因子β3(Tansforminggrow facotrβ3,TGFβ3)、结缔组织生化因子(Connectire tissue growth factor,CT-GF)及其受体TGFβRⅡ、LRP6与非综合征性唇腭裂(Nonsyndromic cleft lip and/or cleft palate,NSCLP)发生的关系。方法:实验组标本40例,为NSCLP患儿裂缘皮肤、粘膜组织。对照组标本18例,为正常儿童的口唇部皮肤、粘膜组织。通过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TGFβ3、CTGF及其受体TGFβRⅡ、LRP6在实验组和对照组中的表达。结果:实验组CTGF的表达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CTGF受体LRP6的表达较正常对照组降低(P<0.01);实验组TGFβ3的表达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实验组TGFβ3受体TGFβRⅡ的表达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CTGF受体LRP6及TGFβ3的表达异常可能与NSCLP的发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唇腭裂 结缔组织生化因子 转化生化因子β3 免疫组织化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RP3对TGF-β_1诱导的血管外膜成纤维细胞增殖及α-SM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10
作者 林绍慧 盛净 +3 位作者 马绍骏 陆平 蔡文玮 胡萍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74-278,共5页
目的探讨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3(CTRP3)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的血管外膜成纤维细胞(AFs)增殖以及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细胞贴壁法培养SD大鼠胸主动脉AFs;CCK-8检测不同浓度CTRP3(0.1、1、10... 目的探讨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3(CTRP3)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诱导的血管外膜成纤维细胞(AFs)增殖以及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细胞贴壁法培养SD大鼠胸主动脉AFs;CCK-8检测不同浓度CTRP3(0.1、1、10和50μg/mL)对AFs增殖的影响;免疫荧光、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CTRP3对AFsα-SMA表达的影响。结果 CTRP3可呈剂量依赖性抑制TGF-β1诱导的AFs增殖,随着浓度升高,其抑制能力增强,浓度为10μg/mL时,其对AFs增殖的抑制作用最强(P<0.01);免疫荧光、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CTRP3可明显抑制TGF-β1诱导的α-SMA mRNA和蛋白表达(P<0.01)。结论 CTRP3可在体外抑制TGF-β1诱导AFs的增殖和α-SMA表达,提示其潜在的改善病理性血管重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外膜成纤维细胞 C1 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 3 转化生长因子β1 Α-平滑肌肌动蛋白 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上腺髓质素通过Smad2/3信号途径抑制TGF-β1刺激的肺成纤维细胞前胶原蛋白的合成 被引量:4
11
作者 郝淑玲 王卫平 +1 位作者 于忠和 李建东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125-1128,共4页
目的观察肾上腺髓质素(AM)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促进肺成纤维细胞1型前胶原蛋白α1(Col1α1)、3型前胶原蛋白α1(Col3α1)基因表达及Smad2/3通路的影响,探讨AM对TGF-β1促肺成纤维细胞胶原合成作用的机制。方法体外原代培养人胚... 目的观察肾上腺髓质素(AM)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促进肺成纤维细胞1型前胶原蛋白α1(Col1α1)、3型前胶原蛋白α1(Col3α1)基因表达及Smad2/3通路的影响,探讨AM对TGF-β1促肺成纤维细胞胶原合成作用的机制。方法体外原代培养人胚肺成纤维细胞(HFLF),利用反转录PCR(RT-PCR)观察AM及TGF-β1对HFLF的Col1α1、Col3α1 mRNA表达的影响;Western blot法观察AM及TGF-β1对HFLF磷酸化Smad2/3(p-Smad2/3)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TGF-β1可以刺激HFLF的Col1α1、Col3α1 mRNA和p-Smad2/3蛋白表达,AM则可抑制基础条件下TGF-β1促进的Col3α1 mRNA表达,同时也抑制Smad2/3蛋白的表达。结论 AM可能通过Smad2/3信号转导途径,抑制TGF-β1促进的HFLF前胶原蛋白的合成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髓质素 纤维化 转化生长因子Β1 1型前胶原蛋白α1 3型前胶原蛋白α1 SMAD2/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肺汤通过TGF-β/Smad3信号通路抑制小鼠肺纤维化的研究 被引量:15
12
作者 刘炜 骆新 沈静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47-752,共6页
目的研究补肺汤对博来霉素诱导的肺纤维化小鼠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50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补肺汤小剂量组、补肺汤大剂量组、吡非尼酮组,每组10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他各组均采用气管... 目的研究补肺汤对博来霉素诱导的肺纤维化小鼠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50只C57BL/6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补肺汤小剂量组、补肺汤大剂量组、吡非尼酮组,每组10只。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他各组均采用气管滴注博来霉素建立小鼠肺纤维化模型。造模后第3天,补肺汤小、大剂量组分别灌胃给予3,12 g·kg-1补肺汤,吡非尼酮组灌胃给予吡非尼酮300 mg·kg-1,正常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给予等体积0.9%氯化钠溶液。28 d后处死小鼠,测定血清羟脯氨酸(HYP)、透明质酸(HA)、层黏连蛋白(LN)的含量,并对各组肺组织摄像,并进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以及Masson染色以观察肺形态学和组织病理学的改变。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小鼠肺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p-Smad3、α-平滑肌动蛋白(α-SMA)、I型胶原蛋白(Collagen I)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小鼠血清HYP、HA、LN水平显著升高(P<0.05),肺组织可见肺泡结构破坏,肺间质增生,有炎性细胞浸润和胶原纤维增生形成,其中TGF-β、p-Smad3、α-SMA、Collagen I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补肺汤小、大剂量组HYP、HA、LN水平显著降低(P<0.05),肺损伤和纤维化程度改善,肺组织中TGF-β、p-Smad3、α-SMA、Collagen I等蛋白的表达水平显著下调(P<0.05)。结论补肺汤通过抑制TGF-β/Smad3信号通路改善小鼠肺纤维化的病变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肺汤 肺纤维化 转化生长因子-Β 博来霉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GF-β_1通过PI3K/AKT/ARK5/Snail信号通路促进非小细胞肺癌SPC-A1细胞的上皮-间质转化 被引量:12
13
作者 李笑 李洪利 尹崇高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710-715,共6页
上皮-间质转化(EMT)在肿瘤侵袭转移发展进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已被证实为肿瘤EMT的主要诱导剂.然而,其分子机制仍有待深入研究.该研究旨在探讨TGF-β1促进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细胞系SPC-A1上皮-间质转化过程中... 上皮-间质转化(EMT)在肿瘤侵袭转移发展进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已被证实为肿瘤EMT的主要诱导剂.然而,其分子机制仍有待深入研究.该研究旨在探讨TGF-β1促进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细胞系SPC-A1上皮-间质转化过程中的分子机制.细胞的形态学检查结果显示,TGF-β1刺激SPC-A1细胞后细胞形态变成梭形.Transwell侵袭实验揭示,TGF-β1刺激后细胞侵袭能力明显增强.Western印迹结果证明,与未经TGF-β1刺激的SPC-A1细胞比较,EMT上皮标志物上皮-钙粘蛋白(E-cadherin)表达明显下调,而间质标志物波形蛋白(vimentin)明显上调,p-AKT、p-ARK5的表达也明显增强.此外,转录因子Snail在细胞核内的表达水平明显增强.TGF-β1和PI3K抑制剂LY294002同时刺激SPC-A1细胞后,p-AKT、p-ARK5较只加TGF-β1时表达明显降低,Snail在核内的表达水平也明显降低.结果提示,TGF-β1通过激活AKT、ARK5磷酸化,促进转录因子Snail入核,进而导致SPC-A1细胞EM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1) 非小细胞肺癌 上皮一间质转化 分子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GF-β1通过激活Smad信号途径抑制PI3K/AKT信号介导的BMSC成脂分化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志超 杨海杰 +4 位作者 剧飞 冯培 马双平 连俊江 冯志伟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077-1084,共8页
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是参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脂肪定向分化的重要调节因子,其具体的调节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证明,BMSCs在体外分化为脂肪细胞的过程中,TGF-β1的基因表达显著下调,重组TGF-β1能够抑制BMSCs体外脂肪细胞定向... 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是参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脂肪定向分化的重要调节因子,其具体的调节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证明,BMSCs在体外分化为脂肪细胞的过程中,TGF-β1的基因表达显著下调,重组TGF-β1能够抑制BMSCs体外脂肪细胞定向分化,其分化的标志蛋白C/EBPβ和αP2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TGF-β1在激活Smad信号通路的同时,还抑制胰岛素(脂肪分化的主要诱导剂)对PI3K/Akt信号通路的激活.加入Smad特异性阻断剂后,C/EBP-β和α-P2的诱导表达恢复正常,同时PI3K/Akt信号通路的活化亦得以恢复.结果提示,TGF-β1可通过Smad信号通路干扰脂肪细胞分化的核心信号通路-PI3K/Akt的活化,从而实现对BMSCs脂肪分化的抑制.该研究结果为肥胖等导致的心血管疾病或Ⅱ型糖尿病等的临床治疗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β1 间充质干细胞 脂肪细胞分化 SMAD信号通路 PI3K/Akt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3+)-CMC对腹膜损伤模型大鼠腹膜损伤部位TGF-β及FGF表达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于金海 所剑 +3 位作者 李有柱 王忠义 刘国辉 王权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026-1028,F0003,共4页
目的:探讨Fe3+改性羧甲基纤维素(Fe3+-CMC)对术后腹膜损伤部位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及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表达的抑制作用。方法:将60只大鼠制作成腹膜损伤模型,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和Fe3+-CMC实验组;于术后1、3、5、7和14 d... 目的:探讨Fe3+改性羧甲基纤维素(Fe3+-CMC)对术后腹膜损伤部位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及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表达的抑制作用。方法:将60只大鼠制作成腹膜损伤模型,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和Fe3+-CMC实验组;于术后1、3、5、7和14 d及2月时,各组随机取实验动物5只,麻醉后处死,剖腹探查,取损伤部位及与之邻接的粘连组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染色观察TGF-β、FGF的表达情况。结果:实验组腹膜损伤部位术后3、5、7和14 d时TGF-β、FGF阳性表达面积明显低于相同时间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Fe3+-CMC能够明显抑制术后腹膜损伤部位TGF-β、FGF表达,从而起到减少术后腹膜粘连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3+改性羧甲基纤维素 转化生长因子Β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腹膜 粘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脂酰肌醇3激酶/Akt通路参与TGF-β_1诱导人肾小管上皮细胞间质转分化过程 被引量:7
16
作者 张勇 张璟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6年第4期319-322,共4页
目的:探讨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Akt通路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体外诱导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C)间质转分化(EMT)过程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将HKC细胞株细胞分成正常对照组、TGFβ1组及TGFβ1+PI3K特异性抑制剂Wortmannin组,选取... 目的:探讨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Akt通路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体外诱导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C)间质转分化(EMT)过程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将HKC细胞株细胞分成正常对照组、TGFβ1组及TGFβ1+PI3K特异性抑制剂Wortmannin组,选取不同时相,免疫印迹(Westernblot)测定总Akt、磷酸化Akt(pAkt)、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的变化;Akt磷酸化水平用磷酸化Akt和总Akt水平的比值表示。结果:正常体外培养的HKC有微量的pAkt、αSMA表达,加入10ng/mlTGFβ1刺激0.5h后pAkt水平显著升高,1h升至顶峰后逐渐减弱;αSMA在10ng/mlTGFβ1诱导48h后表达显著升高。同时加用Wortmannin10nmol/L组pAkt、αSMA表达明显抑制。结论:PI3K/Akt信号系统参与TGFβ1介导的EMT过程,PI3K特异性抑制剂Wortmannin可有效抑制TGFβ1介导的HKC的EMT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管上皮细胞 转分化 转化生长因子Β1 磷脂酰肌醇3激酶 Akt/蛋白激酶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LncRNA MEG3在不同葡萄糖浓度下的表达情况及对VEGF和TGF-β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达宁 冷瀛 +7 位作者 秦海翔 李相军 白丹 石盛玲 王敬怡 卢奕安 张富程 陈艳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524-528,共5页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母系表达基因3(LncRNA MEG3)在不同浓度葡萄糖下表达情况及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按照不同浓度d-葡萄糖培养ARPE-19细胞,随机分为5 mmol·L^(-1)d-葡萄糖组、15...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母系表达基因3(LncRNA MEG3)在不同浓度葡萄糖下表达情况及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按照不同浓度d-葡萄糖培养ARPE-19细胞,随机分为5 mmol·L^(-1)d-葡萄糖组、15 mmol·L^(-1)d-葡萄糖组、30 mmol·L^(-1)d-葡萄糖组。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各组ARPE-19细胞LncRNA MEG3、VEGF mRNA、TGF-β1 mRNA相对表达水平。ARPE-19细胞转染PCDNA-MEG3及PCDNA-NC质粒,建立LncRNA MEG3过表达ARPE-19细胞及转染空质粒的ARPE-19细胞。以含30 mmol·L^(-1)d-葡萄糖的DMEM分别培养以下各组ARPE-19细胞:LncRNA MEG3过表达ARPE-19细胞(O组);转染空质粒的ARPE-19细胞(NC组);加入PBS的正常ARPE-19细胞(G组);同时以含5 mmol·L^(-1)d-葡萄糖的DMEM培养正常ARPE-19细胞(C组);以上各组细胞培养24 h后,采用RT-qPCR法及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ARPE-19细胞VEGF mRNA和VEGF蛋白、TGF-β1 mRNA和TGF-β1蛋白的相对表达水平。结果与5 mmol·L^(-1)d-葡萄糖组比较,15 mmol·L^(-1)d-葡萄糖组和30 mmol·L^(-1)d-葡萄糖组ARPE-19细胞LncRNA MEG3相对表达水平降低,VEGF mRNA、TGF-β1 mRNA相对表达水平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与15 mmol·L^(-1)d-葡萄糖组比较,30 mmol·L^(-1)d-葡萄糖组ARPE-19细胞LncRNA MEG3相对表达水平降低,VEGF mRNA、TGF-β1 mRNA相对表达水平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与G组和NC组比较,O组ARPE-19细胞VEGF mRNA和VEGF蛋白、TGF-β1 mRNA和TGF-β1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高糖下调ARPE-19细胞LncRNA MEG3的表达,上调VEGF和TGF-β1的表达。LncRNA MEG3过表达降低高糖诱导的VEGF和TGF-β1表达的升高。LncRNA MEG3可能通过抑制VEGF和TGF-β1的表达调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非编码RNA母系表达基因3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转化生长因子Β1 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3-K的激活在TGF-β_1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间质转分化过程中的作用 被引量:8
18
作者 张勇 张璟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53-555,共3页
目的探讨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的激活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体外诱导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Cs)间质转分化(EMT)过程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将HKCs细胞株分为正常对照组(C)、不同浓度TGF-β1组、TGF-β1+PI3K抑制剂Wort-mannin组。选... 目的探讨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的激活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体外诱导人肾小管上皮细胞(HKCs)间质转分化(EMT)过程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将HKCs细胞株分为正常对照组(C)、不同浓度TGF-β1组、TGF-β1+PI3K抑制剂Wort-mannin组。选取不同时相,采用免疫印迹法(Westernblot)测定总Akt(t-Akt)、磷酸化Akt(p-Akt)、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E钙黏素(E-cadherin)蛋白水平的表达变化;Akt磷酸化水平用磷酸化Akt与总Akt水平的比值表示。结果正常体外培养的HKCs经10ng/mlTGFβ1刺激1h后p-Akt水平显著升高;αSMA蛋白表达水平在10ng/mlTGFβ1诱导48h后表达显著升高,而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在TGFβ1诱导48h后表达显著下降。同时加用Wortmannin10nmol/L组,p-Akt、αSMA表达明显抑制,E-cadherin表达显著升高。结论PI3K在TGFβ1诱导的EMT过程中被激活,并且参与TGFβ1诱导的EMT过程,特异性阻断PI3K的激活可有效抑制TGFβ1介导的HKCs的EMT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管上皮细胞 转分化 转化生长因子Β1 磷脂酰肌醇3-激酶 蛋白激酶B/Ak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湿证OA患者关节腔积液量和组织中MMP13、NO、TNF-α及TGF-β1表达水平的差异性比较 被引量:5
19
作者 谭永振 梁文 +2 位作者 陈一凡 周尧 林秀娟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8年第7期1406-1408,I0001,共4页
目的:比较寒湿证和湿热证骨关节炎(OA)患者关节腔积液量,以及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一氧化氮(NO)、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水平的差异性。方法:选择本院2015年5月—2016年12月收治... 目的:比较寒湿证和湿热证骨关节炎(OA)患者关节腔积液量,以及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一氧化氮(NO)、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水平的差异性。方法:选择本院2015年5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00例湿热证OA患者(观察1组)和100例寒热证OA患者(观察2组),均行患肢膝关节核磁共振成像(MR)检查,比较关节腔积液量。再随机选择70例行膝关节置换术的OA患者,分为湿热组30例,寒湿组30例和正常对照组10例,比较其组织中MMP13、NO、TNF-α及TGF-β1表达水平。结果:(1)观察1组患者关节腔积液厚度显著大于观察2组(P〈0.05)。(2)湿热组MMP13阳性率高于寒湿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寒湿组MMP13阳性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湿热组NO水平高于寒湿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寒湿组NO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3)湿热组TNF-α阳性率高于寒湿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TGF-β1阳性率显著低于寒湿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寒湿组TNF-α阳性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TGF-β1阳性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湿热证OA患者关节腔积液量较寒湿证OA患者高,MMP13、TNF-α阳性表达率和NO水平高于寒湿证OA患者,TGF-β1阳性表达低于寒湿证OA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湿证 湿热证 骨关节炎(OA) 关节腔积液量 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 一氧化氮(NO) 肿瘤坏死因子(TNF-α) 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SK3β促进TGF-β1诱导的肾小管上皮HK-2细胞纤维化 被引量:5
20
作者 赵凯 陈姗 +2 位作者 龚如军 黎松 何凤田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9期1921-1924,共4页
目的阐明GSK3β对于肾脏小管间质纤维化的作用。方法以TGF-β1诱导的体外肾小管间质纤维化模型为研究对象,以GSK3β特异抑制剂LiCl处理细胞和不同GSK3β表达质粒(野生型GSK3β表达质粒GSK3β-WT;第9位点上丝氨酸突变为丙氨酸,由此不能... 目的阐明GSK3β对于肾脏小管间质纤维化的作用。方法以TGF-β1诱导的体外肾小管间质纤维化模型为研究对象,以GSK3β特异抑制剂LiCl处理细胞和不同GSK3β表达质粒(野生型GSK3β表达质粒GSK3β-WT;第9位点上丝氨酸突变为丙氨酸,由此不能再被磷酸化失活而具有固有活性的GSK3β突变质粒GSK3β-S9A;第85、86位点上赖氨酸突变为丙氨酸、失去激酶活性的GSK3β突变质粒GSK3β-KD)转染细胞,观察肾脏纤维化的标志性分子纤维连接素蛋白(fibronectin,FN)表达水平的改变,以及对TGF-β/Smad信号通路的作用。结果 LiCl增加HK-2细胞GSK3β的磷酸化,抑制GSK3β的活性,同时降低了细胞基础水平和TGF-β1诱导的FN表达。过表达的GSK3β-WT增强TGF-β1诱导的FN表达,而这种效应在GSK3β-S9A转染细胞更为显著。过表达GSK3β-KD抑制TGF-β1诱导的FN表达。分析对TGF-β/Smad信号通路的作用,LiCl可以抑制TGF-β1诱导的Smad3磷酸化,而对Smad2磷酸化水平无影响。同时,LiCl也不改变Smad3的总蛋白表达。结论 GSK3β通过TGF-β1/Smad3信号通路促HK-2细胞纤维化,抑制GSK3β可以抗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脏纤维化 糖原合成酶激酶3 转化生长因子β1 Smad3蛋白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