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智能化转型、出口产品竞争力与产业链溢出效应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志彬 王典 韩峰 《经济经纬》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5-67,共13页
基于中国海关贸易数据创新性地从市场相似性视角构建“企业—产品”层面的出口竞争力指标,探究了智能化转型对企业出口产品竞争力的影响及其产业链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企业智能化转型显著促进了出口产品竞争力提升;机制检验结果显示... 基于中国海关贸易数据创新性地从市场相似性视角构建“企业—产品”层面的出口竞争力指标,探究了智能化转型对企业出口产品竞争力的影响及其产业链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企业智能化转型显著促进了出口产品竞争力提升;机制检验结果显示,智能化转型通过增强产品价格竞争优势和产品质量竞争优势提升企业出口产品竞争力;异质性分析表明,智能化转型对具有同质性、加工贸易以及出口至发达国家的出口产品竞争力的促进效果更为显著;进一步分析发现,智能化转型对产业链某一分工环节的冲击会波及至上下游关联企业,兼具“前向溢出”和“后向溢出”的产业链传导效应;拓展性研究发现,企业智能化不仅有助于培育外贸新动能,也能推动出口企业积极参与国内大循环,其贸易拓展效应有利于出口多样化发展;智能化转型有助于现有出口产品市场渗透和市场开拓,对新出口产品竞争优势的“重塑”效应可能尚未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化转型 出口产品竞争力 产业链溢出效应 外贸新动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炭老矿区转型发展新思路新模式探索
2
作者 张宏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7,共6页
新时代煤炭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要统筹好能源机构调整、“双碳”目标战略与老矿区转型发展。系统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煤炭老矿区转型发展取得的新突破和新成绩,分析了转型发展面临的形势和挑战,提出了转型发展需要遵循的“以人为本、改革... 新时代煤炭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要统筹好能源机构调整、“双碳”目标战略与老矿区转型发展。系统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煤炭老矿区转型发展取得的新突破和新成绩,分析了转型发展面临的形势和挑战,提出了转型发展需要遵循的“以人为本、改革创新、因地制宜、绿色发展、合作共赢”五大原则,在此基础上探索了老矿区转型发展的新思路和新模式。新形势下,煤炭老矿区要挖掘煤炭资源潜力,努力增加煤矿服务年限;统筹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突破“卡脖子”技术;加大科技研发投入强度,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推动资源综合利用和生态恢复治理;抢抓战略机遇,推动矿地深度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炭老矿区 转型发展 煤炭新质生产力 资源枯竭地区 煤炭开发布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技术创新与共同富裕——基于中介效应和空间效应的实证研究
3
作者 武奎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45-151,共7页
选取2014—2023年我国28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并结合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及空间杜宾模型,对人工智能技术创新与共同富裕的关系及作用机制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第一,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可显著推动共同富裕,且该作用存... 选取2014—2023年我国284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并结合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及空间杜宾模型,对人工智能技术创新与共同富裕的关系及作用机制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第一,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可显著推动共同富裕,且该作用存在“应用层>基础层>技术层”“东部>东北>中部>西部”地区的异质性特征。第二,新旧动能转换在人工智能技术创新与共同富裕关系中发挥中介效应。第三,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对共同富裕的影响存在正向空间溢出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富裕 人工智能 技术创新 新旧动能转换 智能化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经济增长模式与动力机制转换 被引量:15
4
作者 王曙光 《党政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17,M0003,共15页
新质生产力理论是人工智能时代经济增长理论的重要拓展,对我们理解未来新型经济增长及其动力机制提供了崭新视角,同时也必将对未来长期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改革红利(市场化红利)、开放红利(全球化红利)、人口红利、城镇化红利以及房... 新质生产力理论是人工智能时代经济增长理论的重要拓展,对我们理解未来新型经济增长及其动力机制提供了崭新视角,同时也必将对未来长期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改革红利(市场化红利)、开放红利(全球化红利)、人口红利、城镇化红利以及房地产红利,共同推动了四十多年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然而未来中国必然要从粗放型增长(外延式增长)向集约型增长(内涵式增长)转型。新质生产力条件下新型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六大机制”或曰“六大效应”,即人力资本积累效应、技术扩散和知识溢出效应、产业结构优化效应、要素配置效应、组织变革效应和公共政策效应。未来中国要在经济增长模式转型和动能转换中采取“弹性模式”而不是“刚性模式”,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地推动中国产业转型升级,同时深化体制改革,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提供不竭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经济增长模式 动力机制转换 增长理论 二十届三中全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经济发展新旧动能转换的监测研究 被引量:16
5
作者 柴士改 李金昌 《财经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3-22,共10页
本文从转换动力和转换成效两个视角界定新旧动能转换的核心特征和基本要素,以此构建经济发展新旧动能转换监测指标体系,并对新旧动能转换进程展开动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013~2018年中国经济发展新旧动能转换指数加快增长,近期出现一... 本文从转换动力和转换成效两个视角界定新旧动能转换的核心特征和基本要素,以此构建经济发展新旧动能转换监测指标体系,并对新旧动能转换进程展开动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013~2018年中国经济发展新旧动能转换指数加快增长,近期出现一定程度的回落,转换动力指数呈现先降后升继而回落的波动趋势,转换成效指数则表现为升降式特征;在转换动力中,技术和人才领域的新旧动能转换进程缓慢,资本和资源领域的新动能逐渐超越旧动能;在转换成效中,结构优化指数稳步提高,效率提高指数不断提升,而质量提升指数呈现跌升式波动;整体上,新旧动能转换动力需进一步加速发展,转换成效处于初期聚集阶段而具有一定的时滞性,其提升空间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旧动能转换 转换动力 转换成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技成果转化对经济新动能培育的影响机制--基于230个城市专利转化的观测与实证分析 被引量:28
6
作者 刘大勇 孟悄然 段文斌 《管理科学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49-65,共17页
通过追踪2006年~2014年中国230个城市的发明专利是否得到转化的信息,构建了城市层面的科技成果转化指标,系统考察科技成果转化对地区经济发展动能的影响机制.基于理论梳理与实证模型论证指出,科技成果转化可以显著提升技术效率进而提高... 通过追踪2006年~2014年中国230个城市的发明专利是否得到转化的信息,构建了城市层面的科技成果转化指标,系统考察科技成果转化对地区经济发展动能的影响机制.基于理论梳理与实证模型论证指出,科技成果转化可以显著提升技术效率进而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其内在作用机制在于通过破除已有资源在使用途径中的瓶颈,充分调动地区要素禀赋的潜力,更好发挥地区的比较优势,因此赋予城市经济新的动能.本研究也分析了这种影响的地区异质性并基于一系列因果识别方法验证了结果的稳健性.为了进一步提升科技成果转化对经济新动能培育的促进作用,需要不断完善市场制度条件及信息、金融等相关服务,通过大量科技成果转化的竞争选择积累技术市场中交流合作的信任基础,为经济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成果转化 经济新动能 专利转化 全要素生产率 比较优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经济发展动能转换与新动能培育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姜德波 彭程 《南京审计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95-102,共8页
从需求侧、供给侧两个方面分析农村经济发展动能的内在构成要素,测算1992-2018年农村经济发展动能指数,分析各阶段形成农村经济发展动能转换的内在驱动力;基于乡村振兴战略,以产业兴旺为重点,推进农村产业转型升级与科技创新驱动,提出... 从需求侧、供给侧两个方面分析农村经济发展动能的内在构成要素,测算1992-2018年农村经济发展动能指数,分析各阶段形成农村经济发展动能转换的内在驱动力;基于乡村振兴战略,以产业兴旺为重点,推进农村产业转型升级与科技创新驱动,提出培育农村经济发展新动能的实现机制。研究发现,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是六个子动能共同作用的结果,为促进动能转换和新动能培育,需要促进农村产业融合、科技创新与现代农业结合、加强农村人才队伍建设、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加大支农财政投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经济 动能转换 新动能 乡村振兴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旧动能转换背景下传统产业潮涌现象的形成机制 被引量:5
8
作者 郭吉涛 郑岚清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7-56,106-107,共11页
随着传统产业的投资边际效益递减、发展动能后劲不足的劣势日益凸显,针对传统产业的发展动能亟待升级,结合国家提出的新旧动能转换这一时代背景,对传统产业新旧动能转换过程中潮涌现象的影响因素及形成机制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地... 随着传统产业的投资边际效益递减、发展动能后劲不足的劣势日益凸显,针对传统产业的发展动能亟待升级,结合国家提出的新旧动能转换这一时代背景,对传统产业新旧动能转换过程中潮涌现象的影响因素及形成机制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地方政府干预、产业前景认知明确、银行贷款意愿对潮涌现象的产生有正向作用,而企业的自主技术创新力度和产能信息的充分程度则起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旧动能转换 潮涌现象 传统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质量发展阶段新旧动力转换的产业优化升级路径 被引量:55
9
作者 张永恒 郝寿义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30-39,共10页
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在供给层面,需要从产业优化升级的约束和目标对其路径进行分析,约束条件包括生态和空间层面,目标导向下包括要素、产业结构以及产业链三个层面。要素禀赋是产业优化升级并实现新旧动力转换的落脚点。推动产业优化升级,... 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在供给层面,需要从产业优化升级的约束和目标对其路径进行分析,约束条件包括生态和空间层面,目标导向下包括要素、产业结构以及产业链三个层面。要素禀赋是产业优化升级并实现新旧动力转换的落脚点。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应从提高要素流动形式多样化、提升各类要素禀赋等级、细化要素禀赋分类、创造更多具有创新性的新要素等四方面着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产业优化升级 新旧动力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新旧动能转换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5
10
作者 方大春 裴梦迪 《当代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6-32,共7页
科学测度新旧动能转换能力及影响因素,有利于各地区精准施策实现高质量发展。基于新旧动能转换内涵,构建包含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经济活力、创新能力、经济效率的新旧动能转换指标体系,通过熵值法测算2007—2017年我国省... 科学测度新旧动能转换能力及影响因素,有利于各地区精准施策实现高质量发展。基于新旧动能转换内涵,构建包含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经济活力、创新能力、经济效率的新旧动能转换指标体系,通过熵值法测算2007—2017年我国省际动能转换能力及时空特征,运用动态面板GMM实证检验动能转换影响因素。研究得出:总体上,我国新旧动能转换能力提高,东部地区远高于中西部;大部分地区转换能力处于低水平,部分地区发展至中水平,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跃迁至高水平。产业结构合理化、城市化及高技术产业外向度提高均有助于提升动能转换能力;地方政府财政支出规模过大、市场化程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动能转换;产业结构高级化促进东部而抑制中西部地区动能转换。为此,需要从推进产业结构升级、统筹协同政府和市场作用、提升人力资本与产业结构耦合度等方面加快新旧动能转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旧动能转换 能力测度 影响因素 动态GM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引导基金对新旧动能转换的影响机制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程聪慧 王家璇 《财经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5-35,共11页
本文采用2008—2018年280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构建了新旧动能转换衡量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对新旧动能转换指数进行测算,并运用双重差分法(DID)分析政府引导基金的设立对城市新旧动能转换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政府引导基金的设立对新旧... 本文采用2008—2018年280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构建了新旧动能转换衡量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对新旧动能转换指数进行测算,并运用双重差分法(DID)分析政府引导基金的设立对城市新旧动能转换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政府引导基金的设立对新旧动能转换发展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助推效果日益增强并具有可持续性,且在非省会城市政策效果更为明显;政府引导基金可以通过带动科技投入来促进新旧动能转换发展。为此,各地方政府应重视政府引导基金杠杆效应和认证效应的发挥,以持续深化新旧动能转换,同时要通过设立政府引导基金激发地区新旧动能转换的内生动力,并使其适时适当予以退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引导基金 新旧动能转换 双重差分法 地级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制造业新旧动能顺畅转换的实现路径 被引量:5
12
作者 吴迪 徐政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98-104,共7页
“十四五”规划建议提出,要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而如何实现制造业新旧动能转换,成为新格局下需求迫切解决的问题。本文深入剖析新旧动能转换着力点,对标目前转换过程中存在问题,“对症下药”,探索顺畅转换路... “十四五”规划建议提出,要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而如何实现制造业新旧动能转换,成为新格局下需求迫切解决的问题。本文深入剖析新旧动能转换着力点,对标目前转换过程中存在问题,“对症下药”,探索顺畅转换路径。旧动能向新动能转换需从供给端和需求端同时发力,供给端依靠要素、企业、产业和社会四大着力点,从微观到宏观层层推进,并由宏观渗透至微观;需求端从扩大开放、释放消费需求两个着力点拉动。创新要素支撑不足、人力资本错配金融支持力度弱化、需求动力不足、体制机制障碍是目前新旧动能转换不畅的主要原因。应从优化创新要素支撑作用、数字技术融合产业发展、释放消费需求、深化机制体制改革四.个方面入手,扫清新旧动能转换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旧动能 转换路径 供给端 需求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旧动能转换下乡村旅游业发展探索 被引量:1
13
作者 耿银昂 《安徽农学通报》 2021年第9期135-136,共2页
在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形势下,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已成为一项重要的议题,而新旧动能转换的提出,则为实现这一发展理念提供了思路。同时,乡村旅游业在发展中展现出了蓬勃的生命力,在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实现乡村旅... 在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形势下,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已成为一项重要的议题,而新旧动能转换的提出,则为实现这一发展理念提供了思路。同时,乡村旅游业在发展中展现出了蓬勃的生命力,在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实现乡村旅游业新旧动能的转换具有重要意义。该文探讨了如何实现乡村旅游业新旧动能转换以及相应的保障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旧动能转换 乡村旅游 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