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4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市场一体化与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来自长三角的经验证据
1
作者 王宇新 姚旭敏 《华东经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7-60,共14页
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是农业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标志,市场一体化能够成为解放生产力领域被“小农经济”制约下驱动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关键。文章基于2013—2022年长三角41个地级市面板数据,探析市场一体化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 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是农业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标志,市场一体化能够成为解放生产力领域被“小农经济”制约下驱动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关键。文章基于2013—2022年长三角41个地级市面板数据,探析市场一体化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市场一体化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正向促进作用,且可通过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业资本深化间接提升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调节效应分析表明,土地经营规模对市场一体化影响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农村劳动力转移及农业资本深化均具有“U”型调节效应;门槛效应分析表明,资本市场一体化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存在双重门槛效应,商品市场一体化与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均具有促进作用,但不存在门槛效应。对此,应继续深化市场一体化改革,建立差异化政策,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农业资本深化,提高资本投入边际收益,全面促进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一体化 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 农村劳动力转移 农业资本深化 土地经营规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视野下的承包地细碎化治理 被引量:2
2
作者 高圣平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0-171,共12页
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是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而承包地细碎化治理是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中的关键一环。承包地细碎化治理模式中,“承包权不动,经营权连片”在法律上的技术路径是三权分置之下的土地经营权流转;“承包权互换... 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是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而承包地细碎化治理是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中的关键一环。承包地细碎化治理模式中,“承包权不动,经营权连片”在法律上的技术路径是三权分置之下的土地经营权流转;“承包权互换,承包地连片”在法律上的技术路径是两权分离之下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互换。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承包地细碎化治理中发挥着统筹协调、组织服务等功能,按照法定的程序形成集体意志,还可以充当承包农户在土地经营权外部流转时的代理人,以破除集体行动困境。承包地的调整仅限于个别农户之间,并在符合法定条件的前提之下按照法定程序进行,不得以承包地细碎化治理为由扩大承包地调整的适用范围而进行“打乱重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承包地细碎化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 承包地调整 农地“三权分置” 土地承包经营权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展权转移”辨析及其在我国的适用性探讨 被引量:1
3
作者 王理 赵民 《城市规划》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3-53,共11页
通过辨析既有研究观点并总结实践经验,探讨“发展权转移”在我国土地公有制背景下的适用性。首先简要介绍美国发展权转移制度的缘起与运作过程。然后立足于我国的土地管理体制特点,从“基于用地指标的发展权转移”和“基于容积率的发展... 通过辨析既有研究观点并总结实践经验,探讨“发展权转移”在我国土地公有制背景下的适用性。首先简要介绍美国发展权转移制度的缘起与运作过程。然后立足于我国的土地管理体制特点,从“基于用地指标的发展权转移”和“基于容积率的发展权转移”这两个层面,综述国内学界的主要观点;与此相应,还梳理了两类“发展权转移”的政策导向及实践并对其作简要评述。研究发现,跨区域指标交易市场存在着内生悖论,因而以用地指标为载体的“发展权转移”政策既有成效,也有其特定性。在城市建成区内,我国规划管控中提出的“异地补偿”和“容积率奖励”为形式的“发展权转移”,实质上是政府与市场主体之间的交易,这与美国等土地私有制国家的相关运作有着本质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发展权 发展权转移 增减挂钩 中国与美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地流转契约属性对农业面源污染的影响研究
4
作者 王岩 李静爽 王贺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77-285,共9页
农业面源污染问题制约着农业现代化、生态化进程,阻碍农业绿色转型发展。契约作为稳定农地流转的核心保障,会助推农地经营行为的改变,进而对农业面源污染产生潜在的影响。因此,探析农地流转契约属性对农业面源污染的影响机理,有助于为... 农业面源污染问题制约着农业现代化、生态化进程,阻碍农业绿色转型发展。契约作为稳定农地流转的核心保障,会助推农地经营行为的改变,进而对农业面源污染产生潜在的影响。因此,探析农地流转契约属性对农业面源污染的影响机理,有助于为破解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难题提供新思路。基于2020年中国乡村振兴调查数据(CRRS),使用OLS、PSM、中介模型等方法实证检验农地流转契约属性对农业面源污染的影响强度和路径机制。研究发现:契约形式书面化、契约期限明确化、契约签订时第三方介入均会对农业面源污染产生较强治理效果,回归系数分别为-0.073、-0.070和-0.050,且分别在1%、1%和5%统计水平上显著,同时这种效果在农地遭受过自然灾害、环境规制力度强的区域更为显著。此外,农地经营规模在契约属性影响农业面源污染过程中发挥中介作用。基于此,提出持续推进农地市场化改革,着力强化农地流转契约的规范性、完整性和稳定性,精准制定区域异质化管理策略等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面源污染 农地流转契约 转入户 农地经营规模 区域异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布式认知视角下农户闲置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行为逻辑与区域差异研究
5
作者 罗湖平 李雅婷 邓雅轩 《中国土地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3-44,共12页
研究目的:基于分布式认知理论,构建“认知分布(地域力/文化力/个人力)→认知中介(风险感知/收益预期)→行为输出(流转意愿/博弈能力/流转行为)”的解释路径,探究长沙市闲置宅基地使用权流转试点区和非试点区的农户行为差异化驱动逻辑,... 研究目的:基于分布式认知理论,构建“认知分布(地域力/文化力/个人力)→认知中介(风险感知/收益预期)→行为输出(流转意愿/博弈能力/流转行为)”的解释路径,探究长沙市闲置宅基地使用权流转试点区和非试点区的农户行为差异化驱动逻辑,为有效实现宅基地盘活利用提供决策参考。研究方法:问卷调查法、带有调节效应的结构方程模型、简单斜率分析。研究结果:(1)在试点区,地域力对收益预期和风险感知的路径系数分别为0.722和-0.658,呈现“高收益预期—低风险感知”特征;在非试点区则分别为-0.486和0.423,其作用方向恰与试点区相反,呈“低收益预期—高风险感知”特征。(2)个人力正向作用于收益预期、负向作用于风险感知,作用强度均为试点区大于非试点区;文化力对收益预期和风险感知均有显著正向作用。(3)在非试点区,近郊农户流转意愿形成时收益预期的正向影响强于风险感知的负向影响,远郊农户则是风险感知的负向影响强于收益预期的正向影响,试点区农户则无明显偏向。(4)流转意愿驱动流转行为,博弈能力在其中起到正向调节作用且强度呈区域分异:非试点区大于试点区、近郊大于远郊、农业区大于工业区。研究结论:考虑在非试点区完善“政策包+案例库”宣传体系,打造可视化流转收益测算平台;强化农户风险教育,探索开展农村产权交易保险业务;通过“合作社+中介”等联合模式提高城市远郊农户和工业区农户的决策水平与议价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闲置宅基地 使用权流转 农户行为 分布式认知理论 调节效应 结构方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沙市农户参与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交易意愿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6
作者 罗中华 戴子钦 周芳文 《湖南农业科学》 2025年第2期81-87,共7页
从农户微观角度进行实证分析,探索长沙市农户参与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交易意愿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基于254份调查问卷的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估计结果表明,户主年龄、农户承包地面积、农户的农村土地经营权是否得到保障、农... 从农户微观角度进行实证分析,探索长沙市农户参与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交易意愿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基于254份调查问卷的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估计结果表明,户主年龄、农户承包地面积、农户的农村土地经营权是否得到保障、农村社保机制是否完善4个因素对农户参与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交易的意愿产生显著影响,而户主性别、户主学历、农户收入主要来源、农户年收入水平、农村土地流转价格、是否设有农村土地流转交易中心、是否流转手续规范且不存在纠纷问题、农村土地流转交易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例是否高的影响不显著。结合典型村现场访谈结果可知,农村人口流向与结构、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机会及增收渠道、农业生产管理政策及农业社会化服务也在一定程度上产生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强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交易政策法规宣传、加强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交易合同管理、改进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交易模式和完善农村社保机制等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户 农村土地经营权 流转交易 参与意愿 影响因素 LOGISTIC模型 长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集体所有制对农村体育的历史审视及学术反思 被引量:1
7
作者 王广虎 王科飞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0,共10页
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迅速形成的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集体所有制,既是组织农业生产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也是治理农村社会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还是改善农民生活的一项基本民生制度。因此,新中国成立后70多年来农村集体所有制... 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迅速形成的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集体所有制,既是组织农业生产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也是治理农村社会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还是改善农民生活的一项基本民生制度。因此,新中国成立后70多年来农村集体所有制的形成、改革与完善,必然左右着农村体育发展的方向和路径,决定着农村体育发展的组织与机制,制约着农村体育发展的规模与形式。该研究采用历史阐释和社会批判的方法,分析集体所有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农村体育发展以何种原因和何种方式产生影响。结果显示:社会主义改造和“农业合作化运动”,使广大农民走上了集体化的合作道路,加速了农民对体育的社会主义认知;社会主义建设和人民公社体制,奠定了农村集体所有制的制度基础,为推动农村体育开展提供了基本的组织方式;改革开放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重塑了农村的生产关系和社会结构,为农村体育提供了内在的需求与动力;新时代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深化,推进了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形成,为农村体育提供了新的发展路径和走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体所有制 农村体育 合作化 两权分离 三权分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经营权入股立法的反思与展望 被引量:6
8
作者 邵海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6-130,共15页
自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以来,关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能否以入股等方式流转,在政策与法律层面经历了比较复杂的变迁过程。土地经营权入股在立法中得到确认是“三权分置”改革的重要成果之一,有利于在流转中更好地实现土地经营权的价... 自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以来,关于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能否以入股等方式流转,在政策与法律层面经历了比较复杂的变迁过程。土地经营权入股在立法中得到确认是“三权分置”改革的重要成果之一,有利于在流转中更好地实现土地经营权的价值。土地经营权入股现行立法表达不规范、不统一,且与相关法律规定存在冲突,导致立法预期的实现受阻。以立法的基本原理来审视,立法用语不规范只是表面现象,土地经营权的性质不明才是立法困境的根源,对入股所致不利后果的担忧则进一步导致适用难题。实践中大量存在的“以租代转”、“名为入股、实为出租”现象表明,既有立法并不能有效满足土地经营权入股的需求,反而徒增解释与适用的混乱。为了弥合土地经营权入股的认知分歧,保持相关立法之间的协调,实现“三权分置”的立法目的,有必要在立法中统一相关表述,明确规定土地经营权的性质,移除土地经营权承载的不必要负担,让土地经营权真正成为“可以用货币估价并可以依法转让的非货币财产”,进而以“作价出资”取代“入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经营权 入股 作价出资 农村土地承包法 公司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的政策演进与研究综述 被引量:2
9
作者 屈虹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8期250-252,共3页
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党对农村、农业、农民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新目标的重大判断,为新时代我国农业农村改革发展明确了重点、指明了方向。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提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为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建设和乡村振兴的必... 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党对农村、农业、农民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新目标的重大判断,为新时代我国农业农村改革发展明确了重点、指明了方向。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提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为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建设和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背景下“三权分置”制度的探索与实行必将得到深化。在乡村振兴战略下,明确实行“三权分置”的必要性,对乡村振兴和“三权分置”的政策演进和研究综述进行梳理,结合相关研究与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研究的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 “三权分置” 农村承包地 内蒙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契约化赋权:我国土地使用权建构的制度逻辑
10
作者 李凤章 《东方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8-27,共10页
土地权利研究应当关注“赋权”问题。现代产权制度的本质,并不在于国家是否保留土地所有权,而在于国家是否采取了契约化赋权的方式,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土地产权的契约观,从而建构一种“开放包容”的土地利用秩序。中国在改革开放后,以... 土地权利研究应当关注“赋权”问题。现代产权制度的本质,并不在于国家是否保留土地所有权,而在于国家是否采取了契约化赋权的方式,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土地产权的契约观,从而建构一种“开放包容”的土地利用秩序。中国在改革开放后,以签订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的形式重建土地财产权,恰是采取了契约化赋权方式,并根据社保纳入情况,不断扩展契约化赋权的范围。这一做法有利于维护产权稳定,有利于树立契约型税理观,有利于强化民法对国家治理的作用,对于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契约化赋权 土地使用权 出让合同 契约型税理观 现代产权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经营方式演化看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前沿问题
11
作者 耿明斋 耿娜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5-73,共9页
在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确立农户主体地位及土地流转和规模化过程进行梳理的基础上,研究了正在蓬勃发展的几种有代表性的农业组织形式的特点和现代农业演化趋势,针对租佃高成本、超大规模垄断性经营和政府补贴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了... 在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确立农户主体地位及土地流转和规模化过程进行梳理的基础上,研究了正在蓬勃发展的几种有代表性的农业组织形式的特点和现代农业演化趋势,针对租佃高成本、超大规模垄断性经营和政府补贴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流转 农业现代化 家庭规模经营 承包权长期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对农户收入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赵钦栋 马恒运 +1 位作者 金启明 宋春晓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26-538,共13页
【目的】探究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对农户收入的影响,为进一步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偿退出政策提供决策参考。【方法】基于国家农村改革试验区的718个农户调研数据,采用内生转换回归模型(endogenous switching regression model,ESRM),在... 【目的】探究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对农户收入的影响,为进一步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偿退出政策提供决策参考。【方法】基于国家农村改革试验区的718个农户调研数据,采用内生转换回归模型(endogenous switching regression model,ESRM),在“反事实”框架下分析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对农户增收效应的影响。【结果】基于“反事实”假设,退出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户若没有选择退出,家庭年均总收入会下降41.9%,即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能够显著促进农户增收;此外,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对东部地区农户的增收效应最高,对新生代农户的增收效应相比于老一代更强。【结论】在充分保障农民土地权利的基础上,审慎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偿退出,优化农村土地资源配置,并为具备离农条件农民提供土地权利价值的实现通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承包经营权 有偿退出 农户增收 土地权利 土地资源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易费用视角下村委会行为对农地流转和契约选择的影响 被引量:5
13
作者 张溪 张堪钰 《经济与管理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2-82,共11页
农地规模化流转是农村土地规模化经营的前提。基于交易费用理论通过案例分析和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方法研究了村委会行为对农地流转中交易费用、风险性、契约选择的影响。研究发现,当村委会配合参与农地流转时,有助于降低交易费用、增强书... 农地规模化流转是农村土地规模化经营的前提。基于交易费用理论通过案例分析和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方法研究了村委会行为对农地流转中交易费用、风险性、契约选择的影响。研究发现,当村委会配合参与农地流转时,有助于降低交易费用、增强书面契约的使用率和执行力,同时减少违约风险,稳定交易双方总收益的最大化,有利于实现农业适度规模化经营和规模效益;当村委会不作为或过度参与时,会因利用职权谋求自身利益,造成交易费用和失地风险增加,导致书面契约执行困难,阻碍农地规模化流转和农业规模化经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委会 农地流转模式 交易费用 契约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内在逻辑和实施路径 被引量:6
14
作者 张勇 张宇豪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4-52,共9页
基于“内在逻辑-实践探索-现实挑战”的研究路径,对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进行深入研究。研究认为:(1)实现城乡土地“同地同权同价”改革目标的基础在于强化集体土地产权;(2)构建公平有序的市场配置体系是实现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 基于“内在逻辑-实践探索-现实挑战”的研究路径,对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进行深入研究。研究认为:(1)实现城乡土地“同地同权同价”改革目标的基础在于强化集体土地产权;(2)构建公平有序的市场配置体系是实现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的关键;(3)探索统筹兼顾的利益分配机制是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的重点;(4)通过盘活闲置土地资源是提升乡村经济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由路径。今后仍需在明晰产权主体、扩大入市范围与强化用途管制、完善收益共享机制、健全政策配套措施等方面,进一步推动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 农地入市 同地同权同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点地区农户跨村有偿实现宅基地资格权探究——基于安徽省凤阳县燃灯社区的考察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勇 高羽洁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3-92,共10页
研究目的:探索宅基地农户资格权保障机制是新一轮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重点探索的内容,研究在新一轮改革试点背景下跨村保障农民户有所居何以实现,为试点地区探索宅基地资格权的多种实现形式和深化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提供有益参考。研究方... 研究目的:探索宅基地农户资格权保障机制是新一轮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重点探索的内容,研究在新一轮改革试点背景下跨村保障农民户有所居何以实现,为试点地区探索宅基地资格权的多种实现形式和深化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提供有益参考。研究方法:基于安徽省凤阳县小溪河镇燃灯社区的考察,从公共池塘资源治理视角出发,借鉴IAD分析框架,分析试点地区农户跨村有偿实现宅基地资格权何以实现。研究结果:科学合理的村庄规划是农户跨村有偿实现宅基地资格权的前提;不同行动情境下约束各主体行为的规则框架是农户跨村有偿实现宅基地资格权的关键;宅基地常务理事会积极作为是农户跨村有偿实现宅基地资格权过程中的重要推动力。研究结论:在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中,试点地区需要加快“多规合一”村庄规划的编制工作,重视发挥村民自治的作用,围绕保障农民基本居住权,在宅基地“三权分置”框架下进一步探索农户宅基地资格权的多种实现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宅基地资格权 跨村调剂 竞价择位 IAD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土地第三轮承包中“承包地调整”的规范逻辑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国强 《政法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8-83,共16页
农村土地第三轮承包应坚持延包原则,通过有限的“承包地调整”实现农业集约化经营与承包地公平分配的平衡。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需对接《民法典》的私权秩序,农户是利用承包地的农业生产经营单位,农民集体成员才是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权利主... 农村土地第三轮承包应坚持延包原则,通过有限的“承包地调整”实现农业集约化经营与承包地公平分配的平衡。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需对接《民法典》的私权秩序,农户是利用承包地的农业生产经营单位,农民集体成员才是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权利主体,“承包地调整”的前提是承包地利用秩序的“大稳定”,通过有限的收回“整户消亡”和“进城落户”农民的承包地给新生人口、交回承包地的返乡农民以及嫁入妇女(入赘男)实现“小调整”。另外,以保障农民集体成员的生存利益为前提,将承包地“三权分置”后土地经营权流转作为补充手段,通过“确权不确地”“调利不调地”等,并结合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统筹功能弥补土地延包中承包地调整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承包地调整 土地承包经营权 农民集体成员 农户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 土地经营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中的农民权益保障策略 被引量:3
17
作者 金鑫 《智慧农业导刊》 2024年第23期107-110,共4页
在乡村振兴的浪潮中,土地作为农民生活与发展的基石,面临着新的挑战。随着农民外出务工增多,农村土地弃耕抛荒问题凸显。土地流转作为应对策略,通过合理调配土地使用权,让土地资源得到更高效利用。该文聚焦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模式,深入... 在乡村振兴的浪潮中,土地作为农民生活与发展的基石,面临着新的挑战。随着农民外出务工增多,农村土地弃耕抛荒问题凸显。土地流转作为应对策略,通过合理调配土地使用权,让土地资源得到更高效利用。该文聚焦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模式,深入分析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民在土地流转过程中可能面临的权益问题,并提出保障策略,为我国农业现代化提供支持,确保农民在土地流转中受益,进一步发挥土地在乡村振兴中的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农村土地经营权 土地流转 农民权益 保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地的“三权分置”及改革问题:政策轨迹、文本分析与产权重构 被引量:104
18
作者 张毅 张红 毕宝德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3-23,共11页
十八届三中全会后,中央关于农地产权"三权分置"的改革思路日渐清晰,学术界从不同角度展开了讨论与研究,但是目前关于"三权分置"问题仍处于众说纷纭、缺乏共识的阶段。在对近年来地方和中央"三权分置"的... 十八届三中全会后,中央关于农地产权"三权分置"的改革思路日渐清晰,学术界从不同角度展开了讨论与研究,但是目前关于"三权分置"问题仍处于众说纷纭、缺乏共识的阶段。在对近年来地方和中央"三权分置"的政策演变轨迹进行梳理,并运用文本分析法分析中央"三权分置"政策中三权和承包经营权的主要特征后,论文深入辨析了学术界关于"三权分置"中承包权与经营权法律属性方面的共识与分歧,发现在"三权分置"和农地流转的条件下,承包权仍属于物权,并且与农地未流转条件下的原土地承包经营权一样,是集体成员基于其特定身份而享有的权利;经营权在土地承包经营权转包、出租和入股方式流转条件下属于债权性质,在转让和互换流转条件下属于物权性质。论文基于上述分析还对我国农地产权重构进行了初步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土地 三权分置 承包经营权 承包权 经营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物权化建构 被引量:26
19
作者 张艳 马智民 朱良元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0-64,共5页
研究目的:基于《物权法》对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物权化改造的讨论,旨在改进土地承包经营权立法的完整性和合理性。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和比较分析法。研究结果:土地承包经营权作为一种特殊的用益物权,应当允许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明确承包... 研究目的:基于《物权法》对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物权化改造的讨论,旨在改进土地承包经营权立法的完整性和合理性。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和比较分析法。研究结果:土地承包经营权作为一种特殊的用益物权,应当允许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明确承包地被征收的"公共利益"需要和细化征地补偿标准。研究结论:要解决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存在的问题、完善农村土地制度,就要切实改进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物权化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法学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 物权化 用益物权 物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3S”技术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属与流转调查 被引量:14
20
作者 张微微 孙丹峰 +2 位作者 余军 周连第 李红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25-130,共6页
为了明确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属与流转的空间分布,解决土地流转出现的问题并为相关农业土地政策制定提供动态的空间信息,开展了1:1万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属与流转空间调查研究。调查以高分辨率影像分割、合同界址点人为指认判读、GIS勾绘... 为了明确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属与流转的空间分布,解决土地流转出现的问题并为相关农业土地政策制定提供动态的空间信息,开展了1:1万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属与流转空间调查研究。调查以高分辨率影像分割、合同界址点人为指认判读、GIS勾绘、移动GIS采集为合同地块获取的主要关键技术,最终构建了农村土地经营权属信息数据库和土地流转数据库。与GPS-RTK测量法、单一的移动GIS测量法和航空影像图解勾绘法获取地块相比,该研究方法更适合于大区域尺度的调查,既能保证精度,又能提高工作效率和减少调查费用。通过研究区的试验示范研究,探讨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属与流转空间调查的技术方法体系。该方法也可为其他区域的土地经营权属与流转调查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和工作流程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高分辨率影像 影像分割 土地 承包经营权属 流转 GIS室内勾绘 移动G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