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7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一维卷积神经网络的钢轨波磨迁移诊断方法 被引量:1
1
作者 王阳 肖宏 +3 位作者 张智海 迟义浩 魏绍磊 方树薇 《铁道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5-123,共9页
监测钢轨表面波磨状态是控制铁路环境振动与噪声的必要措施,利用安装在运营列车车体上的加速度传感器实现对钢轨波磨的实时监测,具有低成本、高效和便携的优点。为实现利用车体动态响应识别钢轨波磨,通过小波变换等手段分析钢轨波磨激... 监测钢轨表面波磨状态是控制铁路环境振动与噪声的必要措施,利用安装在运营列车车体上的加速度传感器实现对钢轨波磨的实时监测,具有低成本、高效和便携的优点。为实现利用车体动态响应识别钢轨波磨,通过小波变换等手段分析钢轨波磨激励下车体振动特性,建立车辆-轨道刚柔耦合模型,获取车体垂向加速度仿真数据集。基于一维卷积神经网络搭建钢轨波磨检测模型并在仿真数据集上进行训练,与其他几种常见的检测模型进行对比,最后将模型迁移到实测车体垂向加速度数据集上实现对钢轨波磨的诊断。研究结果表明,钢轨波磨激励的振动能量在运行方向左侧和右侧空气弹簧对应的地板表面位置基本相同,通过车体垂向振动加速度信号无法区分左右两股钢轨的差异。与SVM、LSTM及2D-CNN相比,本文提出的钢轨波磨检测模型精度最高,单个样本推理时间仅为1.00 ms,钢轨波磨识别准确度达92.3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轨波磨 车载检测 数据驱动 迁移学习 一维卷积神经网络(1D-CN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GAN和迁移学习的轴承故障诊断方法 被引量:1
2
作者 郝旺身 冀科伟 +1 位作者 杜应军 韦广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0-143,148,共5页
针对实际设备运行中轴承故障样本往往比较匮乏,传统的人工智能算法越来越难以满足实际情况故障诊断需要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生成对抗神经网络模型,并结合迁移学习提出了一种智能故障诊断方法。该方法将机械故障时所采集的原始数据... 针对实际设备运行中轴承故障样本往往比较匮乏,传统的人工智能算法越来越难以满足实际情况故障诊断需要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生成对抗神经网络模型,并结合迁移学习提出了一种智能故障诊断方法。该方法将机械故障时所采集的原始数据与大量源域数据通过生成对抗网络中得到大量与原始数据相似的新样本数据,然后从新样本数据中学习特征优化神经网络的参数,并通过样本的分布相应的调节神经网络的结构,最后,将部分原始故障数据输入已训练好的神经网络,得到诊断结果。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较传统的深度学习和迁移学习在诊断准确率上分别提高了28.10%和24.42%,能够为实际制造中轴承故障诊断任务提供可行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承故障 样本生成 迁移学习 生成式对抗网络 卷积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时频图与分布适应的轴承故障诊断方法 被引量:1
3
作者 许志恒 葛鲲鹏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1-59,共9页
针对实际工业场景下轴承故障诊断仍面临的缺少足量故障样本和变工况导致数据分布差异,提出一种融合时频图与分布适应的轴承故障诊断方法。首先,采用连续小波变换处理原始振动信号并提取时频图;其次,构建卷积神经网络实现深度特征自适应... 针对实际工业场景下轴承故障诊断仍面临的缺少足量故障样本和变工况导致数据分布差异,提出一种融合时频图与分布适应的轴承故障诊断方法。首先,采用连续小波变换处理原始振动信号并提取时频图;其次,构建卷积神经网络实现深度特征自适应提取;其次,提出一种改进平衡分布对齐的域适应方法,通过融合最大边际准则实现缩小不同域间分布差异过程中提高特征数据可分性,并基于源域特征数据训练获得自适应分类器,实现不同工况下的轴承故障识别与分类;最后,为验证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与泛化能力,采用两种轴承故障数据集开展平衡与非平衡数据样本下的跨域故障诊断实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方法在两种数据集上的平均故障诊断准确率最高分别可达100%和97.50%,明显优于基于经典迁移学习方法构建的对比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诊断 振动信号 时频图 卷积神经网络 迁移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域自适应对抗生成样本的金属损伤导波智能迁移识别方法
4
作者 王莉 刘国强 +2 位作者 杨宇 张超 裘进浩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91-201,209,共12页
针对工程场景下缺乏大量标注完备的真实损伤样本,而难以学习到可用的智能诊断模型的难题,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域自适应对抗生成样本的金属损伤导波智能迁移诊断方法。首先,采用有限元仿真得到了大量标签丰富的模拟损伤导波监测数据;然后... 针对工程场景下缺乏大量标注完备的真实损伤样本,而难以学习到可用的智能诊断模型的难题,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域自适应对抗生成样本的金属损伤导波智能迁移诊断方法。首先,采用有限元仿真得到了大量标签丰富的模拟损伤导波监测数据;然后,采用生成对抗神经网络(wasserstein 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s with gradient penalty,WGAN-GP)实现了模拟损伤监测样本至真实损伤的域自适应对抗样本的生成;最后,构建了基于对抗生成样本的损伤智能诊断模型,实现了对未知标签真实损伤监测样本的高可靠分类诊断。金属开孔结构疲劳裂纹导波监测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实现模拟损伤导波识别知识至疲劳损伤的跨域迁移,且在无真实损伤标注样本时也可实现对裂纹损伤的高精度智能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疲劳裂纹 导波 生成对抗神经网络(WGAN-GP) 卷积神经网络 迁移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NN-Transformer混合模型的辣椒病害识别
5
作者 尚俊平 张冬阳 +3 位作者 杜玉科 席磊 程金鹏 刘合兵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68-175,F0002,共9页
为提高辣椒病害识别精度,克服传统模型对病害特征捕捉不全导致的分类错误与漏检问题,提出一种CNN-Transformer混合架构辣椒病害识别模型CTF-Net。在网络低层设计增强卷积模块FEC,将SE注意力机制引入MobileNetV2卷积模块MV2,自适应调整... 为提高辣椒病害识别精度,克服传统模型对病害特征捕捉不全导致的分类错误与漏检问题,提出一种CNN-Transformer混合架构辣椒病害识别模型CTF-Net。在网络低层设计增强卷积模块FEC,将SE注意力机制引入MobileNetV2卷积模块MV2,自适应调整通道权重,增强对关键特征的敏感度。并结合平均池化和最大池化特征提取分支,增强模型在多尺度和多视角下的特征提取能力;在网络高层设计具备自适应特征选择能力的动态CNN-Transformer融合模块DCT,根据输入数据的特征分布动态调整特征提取策略,平衡局部细节与全局信息的捕捉,优化特征表示;基于迁移学习进行训练,进一步提升模型的特征学习能力和泛化能力。试验结果表明,计算量FLOPs仅为640.6 M的CTF-Net模型迁移学习后在辣椒病害数据集上的识别准确率达到97.5%,与经典模型MobileViT、MobileNetV3-small、ResNet34、AlexNet、VGG16和Swin Transformer相比,分类准确率分别提高7.6%、8.2%、6.6%、19.7%、3.7%和5.3%,在精确率、召回率、特异度、F1分数等指标上均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病害识别 卷积神经网络 自注意力机制 迁移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角域重采样和特征强化的电机滚动轴承故障迁移诊断方法
6
作者 王攀攀 李兴宇 +1 位作者 张成 韩丽 《电工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3905-3916,共12页
为了降低模型对数据的依赖,实现电机滚动轴承故障从恒转速工况到变转速工况的单源域迁移诊断,提出一种基于角域重采样和特征强化的故障诊断方法。首先,对不同转速工况下的时域振动信号进行角域重采样,降低由转速变化引起的时频分布差异... 为了降低模型对数据的依赖,实现电机滚动轴承故障从恒转速工况到变转速工况的单源域迁移诊断,提出一种基于角域重采样和特征强化的故障诊断方法。首先,对不同转速工况下的时域振动信号进行角域重采样,降低由转速变化引起的时频分布差异;然后,以协方差损失作为样本特征间的相似性度量,并借助领域对抗网络的思想,扩大不同类别特征间的距离,达到特征强化的目的;最后,利用源域振动数据(恒转速)训练后的卷积神经网络对变转速工况下的故障进行辨识,实现滚动轴承故障的跨转速迁移诊断。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完全不涉及目标域数据的情况下,仍能准确地进行故障分类,且其正确率高达97.29%,降低了模型对数据的依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机轴承故障 迁移学习 卷积神经网络 角域重采样 特征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NN-DLSTM结合迁移学习的小样本轴承故障诊断方法
7
作者 仇芝 徐泽瑜 +2 位作者 陈涛 石明江 韦明辉 《机械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8-297,共10页
针对轴承故障数据样本少、未知故障难以分类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将一维卷积神经网络(1D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1D-CNN)连接深层长短时记忆循环神经网络(Deep long-short-term memory neural network, DLSTM)的模型结合迁移学习... 针对轴承故障数据样本少、未知故障难以分类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将一维卷积神经网络(1D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1D-CNN)连接深层长短时记忆循环神经网络(Deep long-short-term memory neural network, DLSTM)的模型结合迁移学习的故障诊断方法。该诊断方法基于电机振动数据,利用CNN提取故障特征;将特征作为DLSTM的输入,进一步学习、编码从CNN中学习的特征序列信息,捕获高级特征用于故障分类;首先用充足的西储轴承数据对该故障诊断模型进行预训练,再利用迁移学习放松训练数据和测试数据可不必独立同分布的能力,使用自制实验平台的小样本数据微调预训练模型。最后用迁移学习后的模型,对跨工况、跨型号、跨故障的故障轴承数据进行模拟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与其他方法相比鲁棒性强,训练速度更快,能够更精确的诊断故障,平均诊断精度达到99%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样本数据集故障诊断 卷积神经网络 长短期记忆网络 迁移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阶特征与重要通道的通用性扰动生成方法
8
作者 张兴兰 陶科锦 《信息网络安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67-777,共11页
以深度卷积神经网络(DCNN)为代表的深度神经网络模型在面对精心设计的对抗样本时,往往存在鲁棒性不足的问题。在现有的攻击方法中,基于梯度的对抗样本生成方法常常因过度拟合白盒模型而缺乏跨模型的迁移攻击能力。针对这一问题,文章提... 以深度卷积神经网络(DCNN)为代表的深度神经网络模型在面对精心设计的对抗样本时,往往存在鲁棒性不足的问题。在现有的攻击方法中,基于梯度的对抗样本生成方法常常因过度拟合白盒模型而缺乏跨模型的迁移攻击能力。针对这一问题,文章提出一种基于高阶特征与重要通道的通用性扰动生成方法来提高对抗样本的可迁移性。文章基于高阶特征深度挖掘设计了3种损失模块。首先,通过干净样本对指定类别的类别梯度矩阵与对抗样本的高阶特征图相乘得到高阶特征重要通道损失,以此来引导对抗样本在高阶特征重点区域的变动趋势。其次,通过计算全局高阶特征矩阵与局部高阶特征矩阵的相似度作为高阶特征相似度损失,控制扰动对高阶特征的引导方向。最后,由分类损失控制目标攻击时扰动优化的总体方向。该方法在梯度更新过程中可与DIM、TIM、SIM等梯度更新策略联合训练扰动。通过在ImageNet与Fashion MNIST数据集上,针对多种正常训练与对抗训练的不同架构DCNN模型进行实验与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生成的对抗样本攻击迁移性显著优于现有的基于梯度的对抗样本生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对抗样本 卷积神经网络 高阶特征 可迁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炉排式垃圾焚烧炉燃烧过程动态建模方法研究
9
作者 赵征 周孜钰 +2 位作者 卢叶 魏强 许洪滨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4360-4371,I0020,共13页
为对垃圾焚烧炉控制优化提供有效帮助,该文提出一种炉排式垃圾焚烧炉燃烧过程动态建模方法。首先,根据控制目标确定模型输出变量;然后,根据焚烧炉运行机理进行输入变量初选,计算反映燃烧状态的火焰图像特征及垃圾料层厚度作为模型输入... 为对垃圾焚烧炉控制优化提供有效帮助,该文提出一种炉排式垃圾焚烧炉燃烧过程动态建模方法。首先,根据控制目标确定模型输出变量;然后,根据焚烧炉运行机理进行输入变量初选,计算反映燃烧状态的火焰图像特征及垃圾料层厚度作为模型输入关键变量;之后,改进WesselN符号转移熵算法,完成进一步输入参数降维并找到变量之间的延迟时间;最后,利用多元宇宙优化算法对卷积神经网络-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模型进行超参数优化,建立焚烧炉多输入多输出动态模型。结果表明:模型拟合效果良好,输出参数:主蒸汽流量、水平烟道出口氧量、竖直烟道温度的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23 t/h、0.11%、0.55℃。与对比模型相比,提出的建模方法具有更高精度和更强的拟合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焚烧炉 动态建模 转移熵 卷积神经网络 长短期记忆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域对抗网络的齿轮箱跨工况故障诊断
10
作者 贾宝惠 苏家成 高源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3-91,共9页
针对不同工况下采集的齿轮箱振动数据特征分布不一致和噪声成分影响迁移效果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结合注意力机制的域对抗迁移网络的深度迁移学习故障诊断方法。首先,将带标签的振动信号和未带标签的振动信号通过固定长度的数据分割方... 针对不同工况下采集的齿轮箱振动数据特征分布不一致和噪声成分影响迁移效果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结合注意力机制的域对抗迁移网络的深度迁移学习故障诊断方法。首先,将带标签的振动信号和未带标签的振动信号通过固定长度的数据分割方法构建成数据集;其次,为减少噪声样本带来的负迁移影响,采用卷积注意力模块(CBAM)以及判别损失项辅助特征提取器提取具有区分度的特征,加强分类决策边界;最后,为解决数据特征分布不一致的问题,采用多核最大均值差异(MK-MMD)对齐源域和目标域的全局分布,并利用对抗机制对齐两域的子领域分布。在公开的变工况齿轮箱故障数据集上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平均识别准确率达到96.25%以上,并通过与其他诊断方法的对比分析,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判别损失项 卷积注意力模块 域对抗迁移网络 迁移学习 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级联MCNN-MMLP双残差网络的短期负荷预测 被引量:1
11
作者 余凯峰 吐松江·卡日 +2 位作者 张紫薇 马小晶 王志刚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1-162,共12页
为了解决负荷特性复杂导致负荷预测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GWO-VMD和级联MCNN-MMLP双残差网络的短期负荷预测模型。首先,利用由灰狼算法(grey wolf optimize,GWO)优化的变分模态分解(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VMD)对原始负荷数... 为了解决负荷特性复杂导致负荷预测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GWO-VMD和级联MCNN-MMLP双残差网络的短期负荷预测模型。首先,利用由灰狼算法(grey wolf optimize,GWO)优化的变分模态分解(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VMD)对原始负荷数据进行处理,降低原始负荷数据的复杂程度。其次,使用多尺度卷积神经网络(multiscale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MCNN)和多层感知机(multi-layer perception,MLP)结合的双残差神经网络对各个模态进行迁移学习训练和预测,并在MLP网络中引入多头注意力机制弥补网络信息瓶颈问题。最后,再次使用MCNN-MMLP双残差模型对初步预测的误差进行预测并校正初值,从而进一步提升预测精确度。通过对实际负荷数据进行分析,本模型的均方误差为5.024(MW)^(2)、均方根误差为2.241 MW、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为0.160%,决定系数为0.996,各性能指标均优于其他传统及智能负荷预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荷预测 多尺度卷积神经网络 双残差神经网络 多头注意力机制 迁移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视觉技术的农用车辆发动机水泵气密性检测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兴亚 尹斌 +3 位作者 廉洁 王胜 李赫 余永昌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42-249,共8页
为提高农用车辆发动机生产线检测效率,研究采用多光路视觉成像与非线性光照补偿方法对发动机水泵气密性进行准确检测,并开发基于混合对抗3DCNN的气泡视频检测算法提升检测效率和准确性。此外,通过可变形深度卷积网络和迁移学习的目标检... 为提高农用车辆发动机生产线检测效率,研究采用多光路视觉成像与非线性光照补偿方法对发动机水泵气密性进行准确检测,并开发基于混合对抗3DCNN的气泡视频检测算法提升检测效率和准确性。此外,通过可变形深度卷积网络和迁移学习的目标检测方法提升微小气泡检测的精度和速度。研究结果表明:使用更新数据集的3DCNN模型的平均查准率(mAP)、平均查全率(AR)和平均精度(AP)分别提高至92.39%、95.01%和95.25%,这说明定期更新训练数据集对提升模型的识别精度和适应性有积极影响。将TDD—Net融入3DCNN模型检测发动机水泵壳体气密性,平均查准率、平均查全率和平均精度分别提高至96.27%、97.72%和96.37%,表明深度学习模型在集成先进结构中能够有效提升图像识别、分类等任务的准确度和鲁棒性。为农用车辆发动机水泵气密性检测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思路和方法,为农业生产提供更加可靠、高效的技术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用车辆发动机 水泵 气密性检测 非线性光照补偿 三维卷积神经网络 可变形卷积网络 迁移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阶段特征迁移图像去雾算法 被引量:1
13
作者 袁姮 颜廷昊 张晟翀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41-252,共12页
针对常见去雾算法处理后图像容易产生伪影、颜色失真以及对非均匀雾气影响下图像的去雾效果不理想等问题,提出了两阶段特征迁移图像去雾算法,基于编解码器结构实现图像去雾。第一阶段将清晰图像送入特征学习网络,通过混合注意力机制学... 针对常见去雾算法处理后图像容易产生伪影、颜色失真以及对非均匀雾气影响下图像的去雾效果不理想等问题,提出了两阶段特征迁移图像去雾算法,基于编解码器结构实现图像去雾。第一阶段将清晰图像送入特征学习网络,通过混合注意力机制学习清晰图像空间结构信息与色彩规律。第二阶段利用特征迁移损失,将特征学习网络中学习到的清晰图像特征知识迁移至特征细化图像去雾网络中,并通过多尺度特征提取模块与全局特征细化块对图像上下文信息进行有效提取与融合。最后将两阶段输出进行特征融合,恢复清晰无雾图像。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RESIDE数据集以及真实非均匀雾天图像中具备较好的去雾效果,且处理后图像色彩合理,更加符合人类视觉感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去雾 卷积神经网络 特征迁移 特征学习 混合注意力机制 全局特征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交通预测的时空传播图神经网络
14
作者 雷二帅 禹素萍 +1 位作者 范红 许武军 《计算机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90-97,共8页
在交通预测领域,数据间存在着复杂且长程的时空关系,现有的图结构未能充分挖掘数据间隐含的时空关系。针对上述问题,在MTGNN的基础上进行了一系列的改进,提出了一种用于交通预测的时空传播图神经网络(Spatial-Temporal Propagation Grap... 在交通预测领域,数据间存在着复杂且长程的时空关系,现有的图结构未能充分挖掘数据间隐含的时空关系。针对上述问题,在MTGNN的基础上进行了一系列的改进,提出了一种用于交通预测的时空传播图神经网络(Spatial-Temporal Propagation Graph Neural Network,STPGNN)。首先,用多尺度卷积模块来捕获不同尺度的时序信息,并通过特征融合模块进行融合,以捕获复杂的时序信息。其次,在MTGNN单向自适应图结构的基础上,设计并加入了双向图学习层,以深入挖掘并利用数据间隐含的双向空间关系。接着,针对网络层级间的信息传递,提出一种新的层级间信息传递方法,将每层中多尺度的时序信息依次传递至下一层,以更好地挖掘复杂且长程的时空关系。最后,根据网络各层级的时间与空间信息,通过输出卷积获得预测结果。在METR-LA,PEMS-BAY和NE-BJ等数据集上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STPGNN能够有效提高预测精度,在常用的3个指标上优于一些现有的方法,尤其是在进行更长时的预测时,表现更为出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预测 信息传递 图神经网络 多尺度卷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转刀尖点频响函数的迁移学习预测技术
15
作者 王贤钧 王玲 +2 位作者 李洋洋 陈春霞 殷国富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34-142,共9页
针对刀尖点频响函数受机床主轴位置、主轴转速和刀具参数的影响较大的难点,为快速准确地获取机床刀尖点频响函数,文中引入迁移学习提出了一种基于少量试验样本来获取不同刀具参数的旋转刀尖频响函数预测模型的方法。首先,生成机床主轴... 针对刀尖点频响函数受机床主轴位置、主轴转速和刀具参数的影响较大的难点,为快速准确地获取机床刀尖点频响函数,文中引入迁移学习提出了一种基于少量试验样本来获取不同刀具参数的旋转刀尖频响函数预测模型的方法。首先,生成机床主轴位置和转速的正交规划表,基于空运行自激励法和卷积神经网络(CNN)算法,建立与机床加工位置和主轴转速相关的刀尖频响函数预测模型。其次,考虑刀具伸长量、直径和种类等参数的影响,利用少量的相关数据样本,基于迁移学习训练出不同刀具工况的刀尖频响函数预测模型。最后,基于加工中心VMC80IV开展了锤击实验和空运行自激励实验,采用实验数据对预测模型进行训练,以各阶次模态参数为模型输出值,通过模态叠加法重构出刀尖点频响函数,并对比模型预测值和实际测量值。结果表明,对于不同刀具工况下的旋转刀尖频响函数预测模型,各阶次固有频率的预测误差不超过2%,阻尼比的预测误差不超过5%,验证了该预测模型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刀尖点频响函数 激励实验 卷积神经网络 有限样本 迁移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三输入和混合注意力机制的残差颌骨囊肿分类网络
16
作者 周克伟 王远军 刘玉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000-2006,共7页
锥形束CT(Cone Beam CT,CBCT)对诊断成釉细胞瘤与牙源性角化囊肿至关重要,两种疾病在影像学上的表现较为相似,在鉴别诊断上非常困难.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三通道输入和混合注意力机制的残差颌骨囊肿分类网络(THRNet).该方法... 锥形束CT(Cone Beam CT,CBCT)对诊断成釉细胞瘤与牙源性角化囊肿至关重要,两种疾病在影像学上的表现较为相似,在鉴别诊断上非常困难.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三通道输入和混合注意力机制的残差颌骨囊肿分类网络(THRNet).该方法以ResNet50作为基线网络,结合迁移学习策略使模型在小数量数据集上能有更好的表现;通过采用三输入结构以充分利用CBCT影像数据的上下文信息;引入混合注意力机制以加强模型对局部特征信息的学习能力.最后,在4314张三通道数据中,所提出的模型的平均准确率、特异性、灵敏度和F1指数分别为82.42%、84.03%、82.70%、和83.59%,相较于基线网络,分别提升了6.45%、3.88%、9.07%、4.43%.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模型可以有效实现成釉细胞瘤与牙源性角化囊肿的分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积神经网络 混合注意力 迁移学习 CB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交互连接CNN和Transformer的肠道息肉图像分类网络
17
作者 曹博 叶淑芳 +3 位作者 饶钰君 汤晓恒 何熊熊 李胜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32-939,共8页
利用内镜图像对结直肠息肉进行风险分类至关重要,能够提高临床诊断准确性并降低结直肠癌死亡率.然而,目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NN)或视觉Transformer(ViT)的分类方法不能很好地区分类内尺度大和类间相似性高的息肉图像,针对息肉风险的分... 利用内镜图像对结直肠息肉进行风险分类至关重要,能够提高临床诊断准确性并降低结直肠癌死亡率.然而,目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NN)或视觉Transformer(ViT)的分类方法不能很好地区分类内尺度大和类间相似性高的息肉图像,针对息肉风险的分类任务亟需改善.CNN中的卷积算子擅长提取局部特征.ViT通过级联自注意力模块可以捕获长距离依赖关系和全局特征.本文提出一个交互连接模块,以交互式的方式将CNN和ViT相连接,以整合多尺度特征;所设计的交互混合模型,能最大限度地保留局部特征和全局表示,显著缓解息肉多分类的类内差异性大、类间相似性高的问题;在大规模自然图像数据集中进行预训练;通过微调模型结构,使用预训练的交互混合模型参数初始化主干网络,并迁移至结直肠息肉数据集中再次训练,实现息肉多分类.在结直肠息肉私有数据集和Kvasir公共数据集上评估所提出模型,实验结果显示总体分类准确率分别达到了85.83%和96.84%,优于本文比较的其他算法;且引入迁移学习可以在降低训练成本的同时提升交互混合模型的分类性能和泛化性,在有限的训练数据集下有助于提高临床诊断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积神经网络(CNN) 视觉Transformer(ViT) 结直肠息肉分类 多尺度特征 迁移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加权分数融合的牙科X线病变分类方法
18
作者 李炜 王远军 刘玉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69-1176,共8页
根尖周X线片是诊断龋病和根尖周炎常用手段之一,传统的诊断方式通常依赖牙医的经验,主观性较强.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混合注意力机制和加权分数融合的分类方法(DenseNet201-PCAM).该方法以DenseNet201为基线网络,结合迁移学... 根尖周X线片是诊断龋病和根尖周炎常用手段之一,传统的诊断方式通常依赖牙医的经验,主观性较强.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混合注意力机制和加权分数融合的分类方法(DenseNet201-PCAM).该方法以DenseNet201为基线网络,结合迁移学习策略使网络在小数据集上有更好的表现;通过引入混合注意力机制提高模型对局部特征信息的关注程度,并采用可视化方式呈现出所关注区域.在预测阶段,通过加权分数融合策略进一步提高了模型的分类表现.最后,在1838张根尖周X线片中,所提出方法的分类准确率、特异性和F1指数分别达到了93.41%、96.61%和93.65%,相较于基线网络分别提升了4.62%、2.33%和4.52%.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模型可以有效的实现龋病和根尖周炎的分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积神经网络 混合注意力 加权分数融合 迁移学习 根尖周X线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MCA-CNN和同步相量的风电场次/超同步振荡参数智能辨识方法
19
作者 潘中昊 冯双 +3 位作者 陆友文 梅悦 陈力 洪希 《电网与清洁能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4-42,共9页
基于同步相量正频谱的传统辨识方法由于频谱混叠无法辨识超同步振荡的参数。为此,基于理论分析证明基于同步相量正负频谱能够同时辨识次/超同步分量。提出了基于残差多通道注意力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和同步相量正负频谱分量的次/超同步振... 基于同步相量正频谱的传统辨识方法由于频谱混叠无法辨识超同步振荡的参数。为此,基于理论分析证明基于同步相量正负频谱能够同时辨识次/超同步分量。提出了基于残差多通道注意力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和同步相量正负频谱分量的次/超同步振荡参数辨识方法。将多通道注意力机制嵌入卷积神经网络中提高模型对多振荡参数的学习能力,引入残差模块解决深层卷积神经网络的梯度消失和网络退化问题,通过对预训练模型进行迁移学习,在较少样本下拓宽了参数辨识模型的辨识频段。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准确辨识同时包含次、超同步振荡分量的同步相量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积神经网络 同步相量 次/超同步振荡 参数辨识 迁移学习 多通道注意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衍生特征的时间序列事件分类方法
20
作者 张翰林 王俊陆 宋宝燕 《计算机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28-435,共8页
时间序列分类是时间序列分析的基础。然而,现有的时间序列分类方法对应的形态特征并不能作为分类依据,且通道间的特征通过图上的单一权重刻画不够准确,导致分类精度不高。因此,提出一种融合衍生特征的时间序列事件分类方法(TSEC-FDF)。... 时间序列分类是时间序列分析的基础。然而,现有的时间序列分类方法对应的形态特征并不能作为分类依据,且通道间的特征通过图上的单一权重刻画不够准确,导致分类精度不高。因此,提出一种融合衍生特征的时间序列事件分类方法(TSEC-FDF)。首先,在时间序列上构建时间序列事件集合后,根据每个时间序列事件构建突变图、协同图、启发图,以减少噪声对高维特征的干扰;其次,融合多图的特征作为衍生特征,并抽取时间序列事件的多个时间级别的特征;最后,提出一种融合衍生特征的多图卷积分类模型级联时间序列和图特征作为时间序列事件的高维特征。实验结果表明,与TF-C(Time-Frequency Consistency)和BiLSTM+隐马尔可夫模型(Bi-directional Long Short-Term Memory-Hidden Markov Model,BL-HMM)方法相比,TSEC-FDF在4个真实数据集上的准确率、精确率、查全率、F1值、AUROC(Area Under the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以及AUPRC(Area Under the Precision versus Recall Curve)至少提升了3.2%、4.7%、7.8%、6.3%、0.9%和2.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换图 衍生特征 图卷积神经网络 多图融合 时间序列分类 图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