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统一潮流控制器在动态模拟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
作者 蔡松 段善旭 康勇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64-69,共6页
建立了同步发电机和无穷大容量母线组成的动态模拟系统,考察统一潮流控制器(unified power flow controller,UPFC)在此系统下的稳态和暂态特性。以调节某条线路的有功潮流为例考察了UPFC装置在动模系统中的稳态运行情况,包括潮流和功角... 建立了同步发电机和无穷大容量母线组成的动态模拟系统,考察统一潮流控制器(unified power flow controller,UPFC)在此系统下的稳态和暂态特性。以调节某条线路的有功潮流为例考察了UPFC装置在动模系统中的稳态运行情况,包括潮流和功角的变化情况,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UPFC能快速平稳地改变系统线路间的潮流分布。在暂态实验中分析了UPFC能改善系统同步稳定性的原因,并通过仿真证实了UPFC装置对功角和潮流的振荡具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一潮流控制器(UPFC) 动态模拟系统 稳态响应 暂态响应 电力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阶传感器动态响应中暂态过程的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汪金山 汪晓东 +1 位作者 施晓钟 杜浩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5-6,14,共3页
用拉谱拉斯变换对二阶传感器系统的暂态过程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二阶传感器系统在任意信号激励下存在直接进入稳态响应而不经历暂态过程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以正弦激励信号为例,得到了任意二阶系统在正弦信号激励下直接进入稳态响... 用拉谱拉斯变换对二阶传感器系统的暂态过程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二阶传感器系统在任意信号激励下存在直接进入稳态响应而不经历暂态过程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以正弦激励信号为例,得到了任意二阶系统在正弦信号激励下直接进入稳态响应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感器系统 暂态过程 稳态响应 动态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饱和多孔介质动力响应移动单元法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刘宝 苏谦 +1 位作者 李婷 桂波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2071-2079,共9页
移动单元法在处理移动荷载下结构动力行为分析方面具有求解高效的优势,但目前针对饱和多孔介质动力响应的移动单元法的研究成果甚少。根据饱和多孔介质u-p格式动力控制方程,利用移动坐标系建立了饱和多孔介质瞬态及稳态动力控制方程的... 移动单元法在处理移动荷载下结构动力行为分析方面具有求解高效的优势,但目前针对饱和多孔介质动力响应的移动单元法的研究成果甚少。根据饱和多孔介质u-p格式动力控制方程,利用移动坐标系建立了饱和多孔介质瞬态及稳态动力控制方程的移动单元列式,通过编制相应的计算程序将计算结果与已有文献结果对比验证了算法的正确和有效性。基于移动单元法建立了移动荷载下饱和沥青路面-弹性基层系统计算模型,分析了移动荷载下该模型的瞬态动力响应规律,并与其稳态动力响应进行了对比分析,分析表明,其水动力特性较稳态响应呈现出明显的瞬态效应。基于稳态动力响应结果分析了荷载速度、排水边界、渗透系数对饱和沥青路面动力响应的影响规律,算例研究结果可以为分析水动力作用下沥青路面水稳定性功能损伤机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饱和多孔介质 移动单元法 u-p方程 瞬态动力响应 稳态动力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隔震结构动力反应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陈永祥 祁皑 才华 《沈阳建筑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年第2期88-90,共3页
从结构动力学的基本理论出发 ,针对动力系统的不同频率比 ,分析了位移解中受迫振动和伴生振动的变化规律 .同时 ,根据隔震结构的动力特性 ,采用简单的力学模型 ,基于数值分析结果 ,考察了隔震结构的动力反应 .分析结果表明 ,对于频率比... 从结构动力学的基本理论出发 ,针对动力系统的不同频率比 ,分析了位移解中受迫振动和伴生振动的变化规律 .同时 ,根据隔震结构的动力特性 ,采用简单的力学模型 ,基于数值分析结果 ,考察了隔震结构的动力反应 .分析结果表明 ,对于频率比不大的动力系统 ,由于阻尼的作用 ,伴生自由振动很快衰减 ,故在研究中通常将其忽略 .而对于隔震结构 ,由于其自振周期较长 ,伴生振动部分占有较大的比例 ,不能忽略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动力学 隔震结构 伴生振动 受迫振动 地震反应 动力反应 基础隔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MFC电堆动态工况响应性能试验 被引量:4
5
作者 刘鹏程 许思传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3172-3180,共9页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电堆动态响应特性对PEMFC电堆的耐久性和可靠性具有很大影响。本文试验考察了PEMFC电堆在动态工况下的输出性能、单电池电压均衡性变化和动态响应特性。结果表明,在整个动态运行工况下,电堆运行良好,进出口冷...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电堆动态响应特性对PEMFC电堆的耐久性和可靠性具有很大影响。本文试验考察了PEMFC电堆在动态工况下的输出性能、单电池电压均衡性变化和动态响应特性。结果表明,在整个动态运行工况下,电堆运行良好,进出口冷却液温差小于5℃。电流阶跃变化时电堆电压均衡性出现突增变化,同时随着电流的增大,稳态时电堆均衡性变差。在超负荷(200A)运行工况下,电堆各单电池之间输出差异变大,均衡性持续变差,电堆中间和前端单电池电压明显降低。此外,在整个动态响应过程中电流阶跃上升时的电压最大下冲值比电流阶跃下降时的电压最大上调量大,但输出电压能在10s内达到相对稳定的状态(电压波动率<0.02)。通过该研究,以期为实际车载电堆运行和控制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料电池 瞬态响应 动态工况 电压均衡性 稳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时间尺度的TE过程控制模型研究
6
作者 张填昊 赵文志 +2 位作者 陈非 王泽青 张晓东 《现代电子技术》 2021年第8期11-14,共4页
针对TE过程的多模块模型建立问题,基于双时间尺度原理,文中提出TE过程的拟稳态模型。为了建立TE过程各个部分的拟稳态模型,首先分析与阐明TE过程的详细工艺流程和特点。通过引入双时间尺度的建模原理获取了TE过程精确的动态响应参数,添... 针对TE过程的多模块模型建立问题,基于双时间尺度原理,文中提出TE过程的拟稳态模型。为了建立TE过程各个部分的拟稳态模型,首先分析与阐明TE过程的详细工艺流程和特点。通过引入双时间尺度的建模原理获取了TE过程精确的动态响应参数,添加必要的新增信息说明,得到了温度与压力的模型方程。在全动态模型的基础上,提出基于双时间尺度的TE过程拟稳态模型。相关仿真测试结果表明,与基于单时间尺度的模型相比,文中所提出的模型具有相似的控制效果与更加优秀的能量控制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过程 拟稳态模型 双时间尺度 动态响应参数 动态模型 GPROMS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