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站式TAVI/TAVR患者CTA扫描延迟方案的对比研究
1
作者 戚荣飞 吴志斌 +2 位作者 杨旭 杨柳莎 常英娟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5-159,共5页
目的对比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TAVI)/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TAVR)患者术前CTA扫描使用团注测试法和团注追踪法延迟方案对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在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行TAVI/TAVR术前一站式CTA检查的患者43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使用团... 目的对比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TAVI)/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TAVR)患者术前CTA扫描使用团注测试法和团注追踪法延迟方案对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在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行TAVI/TAVR术前一站式CTA检查的患者43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使用团注测试法和团注追踪法行术前CTA扫描。扫描完成后测量主动脉根窦部(C1)、左右冠状动脉近段(C2、C3)、升主动脉(A1)、肾动脉层面腹主动脉(A2)、左右股动脉(A3、A4)以及同层面肌肉CT值、SD值;计算出相应部位的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将所得到的数据结果从主观、客观两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图像在C1、C2、C3和A1处图像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A2和A3、A4图像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团注测试法获得的图像质量优于团注追踪法。结论对肾动脉层面以下的主动脉和髂股动脉,团注测试法延迟方案在TAVI/TAVR患者术前一站式CTA检查可以获得比团注追踪法更为优良稳定的图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注追踪法 团注测试法 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tavi)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后永久起搏器植入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
作者 陈楠 彭熙 +1 位作者 刘俊鹏 张慧平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24-930,共7页
随着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的适应证逐渐向中低危患者扩展,高度房室阻滞是TAVR术后的常见并发症之一,永久起搏器(PPM)植入越来越受重视。本文从TAVR术后高度房室阻滞发生的解剖学基础、PPM植入指征、预测因素以及该类患者的预后等... 随着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的适应证逐渐向中低危患者扩展,高度房室阻滞是TAVR术后的常见并发症之一,永久起搏器(PPM)植入越来越受重视。本文从TAVR术后高度房室阻滞发生的解剖学基础、PPM植入指征、预测因素以及该类患者的预后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 永久性起搏器 并发症 预测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4层螺旋CT对主动脉根部形态结构的评价 被引量:7
3
作者 陈华 黄新苗 +2 位作者 赵仙先 曹江 秦永文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81-184,共4页
目的研究主动脉根部及临近组织结构64层螺旋CT(MSCT)成像技术、影像解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60例无明显主动脉、主动脉瓣膜疾病患者行MSCT检查,采用多平面重建(MPR)、容积再现(VR)及仿真内镜(VE)等方法重建并测量相关数据。结果 测得... 目的研究主动脉根部及临近组织结构64层螺旋CT(MSCT)成像技术、影像解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60例无明显主动脉、主动脉瓣膜疾病患者行MSCT检查,采用多平面重建(MPR)、容积再现(VR)及仿真内镜(VE)等方法重建并测量相关数据。结果 测得主动脉根部直径(22.79±3.31)mm,主动脉窦间距(33.43±3.34)mm,冠脉开口处直径(30.06±2.70)mm,升主动脉内径(30.39±3.42),窦底平面至窦顶平面距离(19.18±2.21)mm。左右冠状动脉开口距主动脉根部距离分别为(15.71±3.53)mm、(15.96±3.78)mm。结论应用MSCT增强扫描可清楚显示主动脉开口大小、冠脉开口位置、有无发育畸形及与周边结构关系,为带瓣膜支架的设计与经皮主动脉瓣膜植入手术顺利施行提供影像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4层螺旋CT 主动脉根部 经导管 主动脉瓣膜 植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后管理和常见并发症分析--早期单中心经验 被引量:9
4
作者 牛红霞 吴永健 +10 位作者 滕思勇 裴汉军 张海涛 许海燕 钱杰 阎秀英 于欣 吕滨 王浩 杨跃进 高润霖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22-426,共5页
目的: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implantation,TAVI)已成为高危主动脉瓣重度狭窄患者的有效治疗手段之一,但国内资料较少,尤其缺乏术后管理和安全性数据。本文就本院TAVI术后管理和常见并发症进行汇总分析。方法... 目的: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implantation,TAVI)已成为高危主动脉瓣重度狭窄患者的有效治疗手段之一,但国内资料较少,尤其缺乏术后管理和安全性数据。本文就本院TAVI术后管理和常见并发症进行汇总分析。方法:连续入选2012-03至2013-03期间行TAVI的主动脉瓣狭窄患者。观察终点包括全因死亡、血管并发症、大出血(血红蛋白较术前下降>25%)、急性肾功能损害(血肌酐较术前升高>50%)、心脏传导异常(房室传导阻滞、束支传导阻滞)和脑缺血事件(短暂脑缺血发作或卒中)等。结果:连续入选12例TAVI患者,男性7例,女性5例,年龄65~87岁,平均年龄(77.9±6.2)岁,12例患者均成功施行TAVI,术后平均跨主动脉瓣压差显著下降[(14.3±7.2)mm Hg vs(56.6±11.9)mm Hg,P<0.001],住院期间无死亡事件和血管并发症。术后常见并发症包括4例大出血(33.3%)、2例急性肾功能损害(16.7%)、6例新发心脏传导异常(50.0%)、4例脑缺血症状(33.3%)。与术前相比,术后第2天血红蛋白下降达峰,下降幅度23.6%;4例患者血红蛋白下降>25%,其中3例患者予输血支持。肌酐在术后1~2天达峰,较术前平均升高31.3%,其中2例患者出现急性肾损害(肌酐水平升高>50%)。传导异常多发生在术中和术后24小时内,5例患者置入起搏器,包括:1例Ⅲ°房室传导阻滞、1例房室并左束支传导阻滞、1例间歇性双束支传导阻滞和2例左束支传导阻滞。4例患者出现程度不一的神经系统症状。结论:TAVI术后出血、心脏传导异常等并发症发生率较高,术后需严密监测,早期识别并积极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 出血 肾功能损害 传导异常 脑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双环状主动脉瓣支架研制及实验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陈翔 阚通 +6 位作者 储国俊 张本 王飞宇 张建 秦永文 朱志军 吴丹宁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44-349,共6页
目的探讨开胸穿刺心尖经导管植入双环状主动脉瓣支架置换动物主动脉瓣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自主研制新型双环状主动脉瓣支架。选择健康实验山羊3头,侧开胸小切口显露心尖,穿刺左心室心尖建立轨道,透视下沿加硬导丝经22 F输送鞘管将双... 目的探讨开胸穿刺心尖经导管植入双环状主动脉瓣支架置换动物主动脉瓣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自主研制新型双环状主动脉瓣支架。选择健康实验山羊3头,侧开胸小切口显露心尖,穿刺左心室心尖建立轨道,透视下沿加硬导丝经22 F输送鞘管将双环状支架送至主动脉瓣上方,利用张开的支架外环准确定位于主动脉瓣窦底,随后扩张球囊释放支架,置换动物主动脉瓣。术后即刻观察评估实验效果。结果 3头实验羊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TAVI)术均获得成功,术后即刻DSA及解剖学评价表明人工主动脉瓣膜植入位置理想,代替原瓣膜工作。结论新型双环状主动脉瓣支架经心尖途径TAVI术可行,效果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心尖路径 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超声心动图评价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后早期左心形态及收缩功能 被引量:4
6
作者 周广为 李宁 +4 位作者 费翔 乔帆 宋智钢 陆方林 徐志云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864-870,共7页
目的利用二维超声心动图监测并分析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TAVI)术后早期患者心脏形态及功能状态。方法选择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在我院心血管外科就诊并行TAVI的33例患者,收集患者年龄、性别、NYHA心功能分级、既往心脏外科手术史、... 目的利用二维超声心动图监测并分析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TAVI)术后早期患者心脏形态及功能状态。方法选择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在我院心血管外科就诊并行TAVI的33例患者,收集患者年龄、性别、NYHA心功能分级、既往心脏外科手术史、美国胸外科医师学会(STS)评分、手术入路、并发疾病等基本资料,以及术前和术后早期(0~2个月)超声心动图检查数据。结果33例患者中重度主动脉瓣狭窄(SAS)组20例,重度主动脉瓣反流(SAR)组8例,SAS合并SAR组(合并组)5例。术后早期SAS组1例患者2次因心律失常加重心力衰竭再次住院治疗,4例患者出现微量瓣周漏,1例患者出现大量瓣周漏;SAR组1例患者出现中度瓣周漏;合并组1例患者出现轻度瓣周漏。与术前相比,术后早期33例患者总体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心房容积(LAV)、最大主动脉瓣跨瓣压差(AVPGmax)均下降(P均<0.01),主动脉瓣有效瓣口面积(AVA)增加(P<0.01),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室间隔厚度(IVST)、后壁厚度(PWT)均未发生明显变化(P均>0.05);SAS组LVEF升高(P<0.05),LAV、AVPGmax均下降(P<0.05,P<0.01),AVA增加(P<0.01);SAR组LVEDV、LAV均下降(P均<0.01),IVST增加(P<0.05);合并组LVEDV、LAV、AVPGmax均下降(P均<0.05),AVA增加(P<0.01)。结论对于SAS、SAR和SAS合并SAR患者,TAVI术后早期心脏逆重构、收缩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单纯SAR及合并SAS的高危患者可从TAVI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 主动脉瓣狭窄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超声心动描记术 左心形态 左心室收缩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导管植入国产自膨式主动脉瓣膜治疗老年性主动脉瓣狭窄(附3例报告) 被引量:4
7
作者 吴士礼 张恒 +7 位作者 刘进军 唐碧 宣玲 邵素云 朱艳华 施超 李晓红 王洪巨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55-257,共3页
75岁以上的老年人退行性心脏瓣膜病发病率高达4.6%^([1])。老年性主动脉瓣狭窄(aortic valve stenosis,AS)发病率越来越高。目前外科主动脉瓣膜置换术(surgery aortic valve replacement,SAVR)仍是治疗重度AS的首选方法,但30%~50... 75岁以上的老年人退行性心脏瓣膜病发病率高达4.6%^([1])。老年性主动脉瓣狭窄(aortic valve stenosis,AS)发病率越来越高。目前外科主动脉瓣膜置换术(surgery aortic valve replacement,SAVR)仍是治疗重度AS的首选方法,但30%~50%的患者因存在严重合并症、无法承受外科手术而出现心力衰竭和心源性猝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瓣膜 人工 主动脉瓣狭窄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双平面法测量主动脉瓣环径 被引量:4
8
作者 魏薪 蔡宇燕 +4 位作者 唐红 陈茂 冯沅 赵振刚 廖延标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55-359,共5页
目的探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双平面法测量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TAVI)患者主动脉瓣环径的可行性。方法对24例拟行TAVI的患者,术前分别采用经胸超声心动图(2D-TTE)、经食管超声心动图(2D-TEE)、三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3D-TEE)及经食管超声... 目的探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双平面法测量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TAVI)患者主动脉瓣环径的可行性。方法对24例拟行TAVI的患者,术前分别采用经胸超声心动图(2D-TTE)、经食管超声心动图(2D-TEE)、三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3D-TEE)及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双平面法(Bip-TEE)测量主动脉瓣环径。比较4种方法测量的差异以及3DTEE测量值与另外3种方法测量值的相关性。结果 2D-TTE、2D-TEE、Bip-TEE与3D-TEE所测的主动脉瓣环径分别为(22.02±2.21)mm、(23.34±2.34)mm、(23.89±2.37)mm;(24.21±2.78)mm,4组测量值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88,P=0.01)。3D-TEE与2D-TEE、Bip-TEE所测量主动脉瓣环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2D-TEE与Bip-TEE测量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D-TTE与3D-TEE、2D-TEE、Bip-TEE所测的主动脉瓣环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3D-TEE所测的主动脉瓣环径与2D-TTE、2D-TEE、Bip-TEE测值均呈正相关(r=0.79、0.88、0.94,P均<0.05)。结论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双平面法可用于准确测量主动脉瓣环径,从而为TAVI提供可靠的瓣膜型号选择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经食管 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 主动脉瓣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人主动脉瓣狭窄主动脉根部解剖的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李晓飞 孔祥清 +3 位作者 唐立钧 盛燕辉 周蕾 杨荣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589-1594,共6页
目的:随着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的发展,了解主动脉根部的解剖对于主动脉瓣瓣膜支架的选择和减少并发症是非常必要的。方法:34例主动脉瓣狭窄患者及39例正常对照行双源CT(Dual Source CT,DSCT)及经胸心脏超声(transthoracicechocardiogra... 目的:随着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的发展,了解主动脉根部的解剖对于主动脉瓣瓣膜支架的选择和减少并发症是非常必要的。方法:34例主动脉瓣狭窄患者及39例正常对照行双源CT(Dual Source CT,DSCT)及经胸心脏超声(transthoracicechocardiography,TTE)检查,DSCT在斜冠状面及矢状面分别测量收缩末期及舒张末期主动脉根部各径线,瓣环直径和左室流出道直径。超声测量主动脉根部及左室流出道直径,并且和DSCT测量值对比。结果:主动脉瓣狭窄组左冠状动脉(left coronaryostia,LCO)高度、右冠状动脉(right coronary ostia,RCO)高度、冠状窦(sinus of Valsalva,SV)直径、左右冠状窦高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主动脉瓣狭窄组瓣环(aortic annulus,AA)直径、主动脉窦和升主动脉连接处(Sino-Tubular Junction,STJ)直径、升主动脉(ascending aorta,AO)直径、左室流出道(left ventricular outer tract,LVOT)直径、主动脉瓣和二尖瓣之间纤维结构(continuity fibrous,CF)距离,室间隔(interventricular septum,IVS)厚度明显比对照组大(P<0.05)。主动脉瓣狭窄组及对照组收缩末期AA、SV、STJ、AO直径、IVS厚度明显比舒张末期大(P<0.05),收缩末期LVOT直径明显比舒张末期小(P<0.05)。主动脉瓣狭窄组及对照组AA及LVOT直径冠状面测量值均大于矢状面测量值。主动脉根部直径(AA、SV、STJ、AO)TTE测量值与DSCT测量值相比,相关性好(相关系数分别为r=0.84,r=0.87,r=0.82,r=0.8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主动脉瓣狭窄患者主动脉根部扩张、左室流出道变长扩张、室间隔变厚及冠状动脉变异较大,由于TTE的诊断作用有限,因此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患者术前进行DSCT检查对于瓣膜支架的选择及减少并发症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瓣狭窄 CT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 主动脉根部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围手术期心电图表现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0
作者 周广为 潘佳君 +3 位作者 乔帆 李莉 陆方林 徐志云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032-1035,共4页
目的总结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围手术期心电图表现及临床意义。方法纳入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我院心血管外科行TAVR治疗的20例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或重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患者。其中经心尖途径8例(采用J-Valve自膨胀瓣膜),经股动... 目的总结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围手术期心电图表现及临床意义。方法纳入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我院心血管外科行TAVR治疗的20例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或重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患者。其中经心尖途径8例(采用J-Valve自膨胀瓣膜),经股动脉途径12例(采用Venus-A自膨胀瓣膜),根据术前、术后心电图表现分析患者围手术期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结果 20例患者均合并严重心力衰竭(纽约心脏协会心功能分级为Ⅲ、Ⅳ级),平均年龄为(77.8±4.9)岁。20例TAVR全部成功,随访时间为(8.0±3.1)个月。其中应用Venus-A瓣膜患者围手术期新发Ⅲ度房室传导阻滞者2例(均于术后7~12 d自行恢复正常传导功能),新发左束支传导阻滞者6例,新发右束支传导阻滞者2例;应用J-Valve瓣膜患者围手术期无新发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新发左束支传导阻滞者4例,新发右束支传导阻滞者2例,新发多源室性心动过速及室性早搏者3例。结论左束支传导阻滞是TAVR围手术期发生较多的心律失常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 围手术期 心电描记术 心律失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患者二例的护理 被引量:9
11
作者 杨玉 李榕彬 刘春雪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2年第6期37-39,共3页
目的探讨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implantation,TAVI)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2月在解放军总医院心血管内科行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的2例主动脉瓣狭窄(aortic valve stenosis,AS)患者的病例资料... 目的探讨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implantation,TAVI)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2月在解放军总医院心血管内科行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的2例主动脉瓣狭窄(aortic valve stenosis,AS)患者的病例资料,并总结临床护理方法。结果 2例患者均有明确手术指征,术后有1例患者恢复良好,另1例患者出现心脏压塞、室颤、大面积脑梗死等并发症。结论 TAVI术是一种新技术,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瓣狭窄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 护理 并发症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在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马跃 侯阳 郭启勇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272-1275,共4页
近年来,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TAVI)为临床治疗外科手术禁忌的重度高危主动脉瓣狭窄提供了新的选择。治疗前全方位评估患者心脏和大血管的解剖有助于选择合适的TAVI手术方式、降低手术风险。MSCT具有高时间分辨率、高空间分辨率及单次... 近年来,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TAVI)为临床治疗外科手术禁忌的重度高危主动脉瓣狭窄提供了新的选择。治疗前全方位评估患者心脏和大血管的解剖有助于选择合适的TAVI手术方式、降低手术风险。MSCT具有高时间分辨率、高空间分辨率及单次即可完成大范围覆盖扫描等优点,可为TAVI提供更全面的信息。本文对MSCT在TAVI术前评估及术后随访中的应用予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口服抗凝药在经导管主动脉瓣膜植入术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明 刘德敏 崔炜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20年第1期73-76,共4页
经导管主动脉瓣膜植入术(TAVI)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具有临床症状的主动脉瓣严重狭窄且无法手术或手术风险较高的患者。目前,各指南推荐TAVI术后以抗血小板为主的抗血栓治疗方案,抗凝治疗尤其是新型口服抗凝药(NOACs)在TAVI中应用的有效性... 经导管主动脉瓣膜植入术(TAVI)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具有临床症状的主动脉瓣严重狭窄且无法手术或手术风险较高的患者。目前,各指南推荐TAVI术后以抗血小板为主的抗血栓治疗方案,抗凝治疗尤其是新型口服抗凝药(NOACs)在TAVI中应用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旨在探讨近年来NOACs在TAVI中应用的最新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口服抗凝药 经导管主动脉瓣膜植入术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对重度主动脉瓣狭窄合并不同程度二尖瓣返流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雪亚 郭迎春 +3 位作者 袁义强 王小虎 王鑫怡 陈玉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9期2524-2528,共5页
目的分析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TAVI)对主动脉瓣狭窄(AS)合并不同程度二尖瓣返流(MR)患者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4月至2023年5月就诊于河南省胸科医院重度主动脉瓣狭窄并行TAVI手术的患者180例,按照患者是否合并MR及MR严重程度分... 目的分析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TAVI)对主动脉瓣狭窄(AS)合并不同程度二尖瓣返流(MR)患者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4月至2023年5月就诊于河南省胸科医院重度主动脉瓣狭窄并行TAVI手术的患者180例,按照患者是否合并MR及MR严重程度分为A组(无返流+轻度返流)、B组(中度+重度返流)。比较两组术前与术后心脏结构及功能的变化,以及TAVI手术在两组患者中的效果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术后主动脉瓣最大跨瓣压差即主瓣峰压差(AVPG)、主动脉瓣跨瓣峰流速即主瓣峰流速(AVPV)较术前均有改善(P<0.05),但其改善在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二尖瓣中重度返流组左心房内径(LAD)[39.00(37.00,42.00)mm]、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47.00(41.00,58.00)mm]、二尖瓣返流面积(MR)[2.90(2.40,4.70)cm^(2)]及NT-ProBNP[2567.80(1196.87,3344.90)pg/mL]均低于术前[41.00(38.00,48.00)mm]、[55.00(44.00,60.00)mm]、[7.60(5.10,11.00)cm^(2)]、[4649.05(2132.54,9333.30)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50.00(42.00,61.00)高于术前45.00(35.00,6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AVI可用于AS合并不同程度MR患者的治疗,合并中重度MR的患者依然可以从中受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 主动脉瓣狭窄 二尖瓣返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患者的手术护理体会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芸 陈勤芬 鞠翔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6年第21期56-58,61,共4页
目的探讨和总结主动脉瓣重度狭窄患者经导管植入主动脉瓣植入术(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implantation,TAVI)的手术护理体会。方法本组共8例主动脉瓣重度狭窄患者,术前予卫生宣教、心理护理,并备齐手术中所需药物、器械、仪器设备等... 目的探讨和总结主动脉瓣重度狭窄患者经导管植入主动脉瓣植入术(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implantation,TAVI)的手术护理体会。方法本组共8例主动脉瓣重度狭窄患者,术前予卫生宣教、心理护理,并备齐手术中所需药物、器械、仪器设备等;术中严格无菌原则,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活化凝血时间(activated clotting time,ACT)监测、穿刺点周围出血情况,重点做好器械准备、麻醉配合、食道超声定位、血流动力学监测及临时起搏器和心脏除颤仪的管理;发生并发症时,积极有效地配合医生进行处理。结果成功完成8例患者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其中:7例主动脉瓣返流程度改善,1例加重,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熟悉手术步骤,掌握每一步操作的护理配合要领,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和手术成功的重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 术中配合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0例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的术中护理配合 被引量:2
16
作者 段俊滔 刘聪颖 +2 位作者 童素梅 祁雨 王润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2年第1期14-18,共5页
目的总结40例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术中护理配合方法。方法术前建立多学科心脏团队,完成护理人员培训,建立TAVI手术标准化术中配合流程,完善术前准备;术中加强监护、并发症预防,做好临时起搏器、高压注射器的管理;术后注重转运安全。结... 目的总结40例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术中护理配合方法。方法术前建立多学科心脏团队,完成护理人员培训,建立TAVI手术标准化术中配合流程,完善术前准备;术中加强监护、并发症预防,做好临时起搏器、高压注射器的管理;术后注重转运安全。结果40例患者均手术成功,瓣叶开放良好,启闭规律,术后均返回心血管内科监护病房,转运过程未出现不良事件。结论落实相关培训,建立标准化手术流程,做好术前准备、术中护理,加强转运管理,保证了手术顺利进行,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 术中护理 标准化术中配合流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带瓣膜主动脉瓣球囊扩张支架的研制及测试
17
作者 陈翔 谭洪文 +4 位作者 张志钢 朱玉峰 赵仙先 秦永文 马丽萍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764-768,共5页
目的通过体外测试评价新型带瓣膜主动脉瓣球囊扩张支架及输送装置的各项性能,为下一步动物体内实验提供依据。方法支架材料采用钴基合金,设计成圆柱形网状结构。人工瓣膜取材于经处理的新鲜牛心包,将人工瓣膜缝合在支架上制成带瓣膜主... 目的通过体外测试评价新型带瓣膜主动脉瓣球囊扩张支架及输送装置的各项性能,为下一步动物体内实验提供依据。方法支架材料采用钴基合金,设计成圆柱形网状结构。人工瓣膜取材于经处理的新鲜牛心包,将人工瓣膜缝合在支架上制成带瓣膜主动脉支架。使用人工心脏瓣膜脉动流测试仪和人工心脏瓣膜加速疲劳测试仪,分别对带瓣膜支架瓣叶材料脉动流和人工瓣膜耐疲劳情况进行测试。将带瓣膜支架压缩至自行研制的输送装置的球囊上,取离体羊心脏标本,经升主动脉将支架直视下置入羊主动脉瓣位置,扩张球囊释放支架,注水观察瓣膜功能。结果人工瓣膜瓣叶脉动流测试结果表明人工瓣膜启闭良好,无明显反流,符合生理需求。人工瓣膜耐疲劳测试结果表明瓣膜耐疲劳性能良好。带瓣膜支架经压缩后可通过输送鞘管送入离体羊主动脉瓣,支架释放后可牢固地置于羊主动脉瓣位置,人工瓣膜启闭功能良好。结论带瓣膜支架设计合理,性能良好,可用于动物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实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瓣膜支架 球囊扩张支架 主动脉瓣置入术 经导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主动脉途径植入主动脉支架瓣膜一例报道
18
作者 赵强 张瑞岩 +6 位作者 王哲 杨震坤 张奇 孙延军 顾刚 张富军 沈卫峰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553-1554,共2页
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TAVI)是治疗主动脉瓣狭窄患者的新技术,适用于无法外科手术和外科高风险的主动脉瓣狭窄患者,其常规植入途径为股动脉和心尖。该文介绍1例92岁高龄患者,经股动脉途径植入主动脉瓣失败后,改由经主动脉途径植入的成... 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TAVI)是治疗主动脉瓣狭窄患者的新技术,适用于无法外科手术和外科高风险的主动脉瓣狭窄患者,其常规植入途径为股动脉和心尖。该文介绍1例92岁高龄患者,经股动脉途径植入主动脉瓣失败后,改由经主动脉途径植入的成功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瓣狭窄 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 经主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CT血管造影诊断经导管植入主动脉瓣术后感染性心内膜炎1例
19
作者 陈谦 谢光辉 +5 位作者 徐辉 李林 赵晓静 王薇 殷信道 陈国中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13-314,共2页
患者女,72岁,因主动脉瓣重度狭窄接受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implantation,TAVI)后无明显诱因间断发热(最高体温38.5℃)5个月,外院曾因疑诊尿路感染而予莫西沙星,病情有所好转,之后反复;8年前确诊“M4型白血... 患者女,72岁,因主动脉瓣重度狭窄接受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implantation,TAVI)后无明显诱因间断发热(最高体温38.5℃)5个月,外院曾因疑诊尿路感染而予莫西沙星,病情有所好转,之后反复;8年前确诊“M4型白血病”而接受规范化学治疗,近5年病情稳定。查体:体温38.5℃,心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实验室检查:中性粒细胞比例91.10%,超敏C反应蛋白6.21 mg/L,红细胞计数3.66×1012/L,血红蛋白108 g/L。血培养示缓症链球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内膜炎 心血管造影术 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钙化模式对经导管主动脉瓣膜植入效果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刘镕珲 金昌 +4 位作者 冯文韬 吴泽斌 钟生平 王丽珍 樊瑜波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06-512,共7页
目的通过有限元方法评估不同钙化模式对经导管主动脉瓣膜植入效果的影响。方法根据钙化斑块在主动脉瓣叶上的位置不同,建立对合线钙化模型、附着线钙化模型和圆圈钙化模型3种不同钙化形式的主动脉根部模型。使用ABAQUS软件仿真自膨胀经... 目的通过有限元方法评估不同钙化模式对经导管主动脉瓣膜植入效果的影响。方法根据钙化斑块在主动脉瓣叶上的位置不同,建立对合线钙化模型、附着线钙化模型和圆圈钙化模型3种不同钙化形式的主动脉根部模型。使用ABAQUS软件仿真自膨胀经导管主动脉瓣膜植入3个钙化模型中的过程,分析不同钙化模型对主动脉根部应力、瓣架变形以及瓣周间隙的影响。结果圆圈钙化模型中钙化斑块的最大主应力最大,为18.42 MPa,可能导致假体植入后发生脑卒中的风险更高;圆圈钙化模型的瓣架变形程度也最大,可能导致更差的假体耐久性;附着线钙化模型的瓣周间隙面积为37.2 mm^2,超过其他模型的2倍,植入后出现严重瓣周返流的风险可能性更高。结论不同的主动脉瓣叶钙化模式与经导管主动脉瓣膜植入后的主动脉根部应力、瓣架变形以及瓣周间隙有关,对术后并发症和假体耐久性产生影响。研究结果为临床上经导管主动脉瓣膜植入术术后效果的预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导管主动脉瓣膜植入术 有限元分析 钙化 瓣周返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