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列车自主运行系统(TACS)一体化车辆段研究
1
作者 戎志立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 2025年第2期165-167,共3页
列车自主运行系统(TACS)一体化车辆段研究的关键技术为将车辆段纳入正线信号系统统一管理,车辆段OC和正线OC系统功能的协同整合,车辆段内的列车精确定位和追踪运行,列车车次号在车辆段和正线的统一管理。文章介绍了TACS一体化车辆段在... 列车自主运行系统(TACS)一体化车辆段研究的关键技术为将车辆段纳入正线信号系统统一管理,车辆段OC和正线OC系统功能的协同整合,车辆段内的列车精确定位和追踪运行,列车车次号在车辆段和正线的统一管理。文章介绍了TACS一体化车辆段在工程应用中的主要应用方案、运营场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轨道交通 列车自主运行系统(tacs) 一体化车辆段 设计方案 运营场景 工程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列车自主运行系统(TACS)在青岛地铁5号线的应用
2
作者 彭晓璐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4年第7期109-111,共3页
研究了列车自主运行系统(TACS)在青岛地铁5号线的应用,在掌握工程概况的基础上,从方案比选、系统架构、列控系统、牵引系统、控制系统、网络控制系统、防撞系统等方面出发,分析了列车自主运行系统设计要点,有利于提高地铁信号系统设计水... 研究了列车自主运行系统(TACS)在青岛地铁5号线的应用,在掌握工程概况的基础上,从方案比选、系统架构、列控系统、牵引系统、控制系统、网络控制系统、防撞系统等方面出发,分析了列车自主运行系统设计要点,有利于提高地铁信号系统设计水平,保障地铁交通的高效、安全、稳定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车自主运行系统(tacs) 地铁工程 系统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列车追踪器的TACS列车身份管理方法
3
作者 陈祥 《铁道通信信号》 2024年第8期58-63,共6页
为降低基于车车通信的列车自主运行系统(TACS)通信负载,进一步提高系统的可用性,通过分析既有TACS共享轨道区段资源列车之间通信链接的建立机制,提出基于列车追踪器的TACS列车身份管理办法。研究了基于列车追踪器的TACS架构和信息交互机... 为降低基于车车通信的列车自主运行系统(TACS)通信负载,进一步提高系统的可用性,通过分析既有TACS共享轨道区段资源列车之间通信链接的建立机制,提出基于列车追踪器的TACS列车身份管理办法。研究了基于列车追踪器的TACS架构和信息交互机制;在列车处于主模式或非主模式下,分别提出通过轨道区段资源初始化、申请、释放,以及列车筛选等,实现共享轨道区段资源列车身份管理的方法;基于实际线路数据,对既有TACS和基于列车追踪器的TACS进行列车折返性能仿真测试和压力仿真测试。结果表明,基于列车追踪器的TACS车车通信链接数量较少,有效降低了通信负载,也提高了共享轨道区段资源列车故障场景下TACS的系统可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车通信 列车自主运行系统 共享轨道区段 列车追踪器 资源协商 身份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轨道列车动态无线供电系统无源控制研究
4
作者 刘华东 赵万平 +2 位作者 乐文韬 谭平安 麦瑞坤 《工程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08-317,共10页
互感变化会引起智能轨道列车动态无线供电系统输出功率波动,影响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而传统的线性控制策略动态性能差,不能很好地适应动态无线供电系统。为此,本文基于无源控制理论(PBC)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智能轨道列车动态无线供电系... 互感变化会引起智能轨道列车动态无线供电系统输出功率波动,影响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而传统的线性控制策略动态性能差,不能很好地适应动态无线供电系统。为此,本文基于无源控制理论(PBC)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智能轨道列车动态无线供电系统的恒功率控制策略。首先,介绍了智能轨道列车DWPT系统结构,建立了系统等效电路模型,分析了传输特性与启动特性,得到了实现系统恒功率输出所需条件。然后,在此基础上,推导出了DC–DC变换器的EL方程,验证了变换器的无源性;基于无源控制理论,通过能量塑造与虚拟阻尼注入设计了无源控制器,并通过控制流入副边DC–DC变换器电流期望值实现系统输出功率恒定。同时,设计了预充回路保护电气设备,利用车载储能设备反向对DC–DC变换器中的储能元件进行预充电,以防止启动瞬间冲击电流过大。在MATLAB/Simulink中搭建相应的仿真模型进行仿真,并搭建300 kW智能轨道列车动态无线供电系统实验平台进行实验。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控制策略,本文提出的PBC策略可使得DWPT系统输出功率不受互感波动的影响,平均功率维持在298.2 kW,且预充回路能抑制启动瞬间的冲击电流,证实了本文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与正确性,具有响应速度快和鲁棒性强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轨道列车 动态无线供电 无源控制 恒功率输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列车自主运行系统降级方案工程适用性研究
5
作者 傅佳伟 《都市快轨交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4-170,共7页
列车自主运行系统(train autonomous circumambulate system,TACS)是未来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的发展方向,目前在部分城市轨道交通中得到应用。不同于传统的基于通信的列车自动控制系统(communication based train control system,CBTC)... 列车自主运行系统(train autonomous circumambulate system,TACS)是未来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的发展方向,目前在部分城市轨道交通中得到应用。不同于传统的基于通信的列车自动控制系统(communication based train control system,CBTC),TACS系统降级方案尚未形成统一标准,有必要针对现有TACS系统降级方案进行工程适用性分析。基于TACS工作原理,探讨配置降级系统的必要性;结合TACS系统现阶段发展现状,总结了3种现有可行的TACS降级方案,介绍不同降级方案的架构和工作原理,并从系统构成、应用场景、降级下追踪能力等层面对3种TACS降级方案进行定性分析;建立降级下列车追踪时间模型,在相同工程条件下,对3种TACS降级方案的降级列车追踪场景进行仿真,根据仿真结果得出影响降级追踪效率的因素。在上述研究基础上,总结TACS降级系统的关键条件,对3种降级方案的工程适用性、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并提出部分改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列车自主运行系统 降级 轨旁列车管理 自主感知 追踪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列控系统综合试验关键技术
6
作者 郜新军 《中国铁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15,共7页
我国西部地区地广人稀、长大坡道多、长大隧道多,新型列控系统减少轨旁设备,实现移动闭塞、列车自主定位、列车完整性检查等功能,能够满足西部铁路维护少、运输效率高的运营需求。阐述新型列控系统总体架构及核心功能,提炼该系统综合试... 我国西部地区地广人稀、长大坡道多、长大隧道多,新型列控系统减少轨旁设备,实现移动闭塞、列车自主定位、列车完整性检查等功能,能够满足西部铁路维护少、运输效率高的运营需求。阐述新型列控系统总体架构及核心功能,提炼该系统综合试验关键测试方法,并先后在环行铁道、格库铁路、若和铁路3个试验场地,对新型列控系统多型号设备功能和性能、互通兼容性等进行全面验证,实现新型列控系统在若和铁路的工程示范应用。通过对综合试验梳理与总结,完善我国列控系统综合试验技术体系,可为未来铁路科研试验提供有效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列控系统 综合试验 列车自主定位 列车完整性检查 移动闭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动感知的列车自主运行系统控制方案研究
7
作者 彭湃 赵振杰 +1 位作者 李凯 庞潇潇 《铁路通信信号工程技术》 2025年第1期114-121,共8页
介绍列车自主运行系统的系统组成、系统功能及主要特点。以资源管理为基础,以列车主动进路、列车自主防护为特征,当前列车车载设备根据列车的位置信息确认线路中列车的位置及运行方向,向运行的前车请求其位置及速度信息,并向轨旁资源管... 介绍列车自主运行系统的系统组成、系统功能及主要特点。以资源管理为基础,以列车主动进路、列车自主防护为特征,当前列车车载设备根据列车的位置信息确认线路中列车的位置及运行方向,向运行的前车请求其位置及速度信息,并向轨旁资源管理设备申请所需的轨旁资源信息。前车周期性地向当前列车发送实时位置信息和资源占用/释放信息。当前列车实时计算移动授权并更新其速度控制曲线,提高系统的行车间隔。系统借助主动感知设备识别前方障碍物、前方信号机状态、前车列车的位置信息等,实现降级模式的可靠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车自主运行系统 资源管理 移动授权 行车间隔 速度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车车通信的列车自主运行系统工程要点设计方案研究
8
作者 景龙刚 曲睿 +1 位作者 王俊锋 范永华 《铁道通信信号》 2025年第1期17-23,共7页
列车自主运行系统(TACS)作为新一代城市轨道交通列控系统,在我国应用仍处于初级阶段,工程实践中存在冗余不足、兼容性差、后备运营模式缺失等问题,难以满足高安全性和高可靠性的运营需求。以深圳地铁20号线信号系统工程为背景,对TACS应... 列车自主运行系统(TACS)作为新一代城市轨道交通列控系统,在我国应用仍处于初级阶段,工程实践中存在冗余不足、兼容性差、后备运营模式缺失等问题,难以满足高安全性和高可靠性的运营需求。以深圳地铁20号线信号系统工程为背景,对TACS应用中的无线通信技术方案、后备模式、车辆段列车控制、联络线接口等要点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形成可行的工程要点设计方案。研究结果表明:无线通信系统采用LTE-A/B+WLAN方案,可增加无线通信系统的冗余能力;后备模式选用基于列车自主定位的降级运行系统,使系统结构更简单;车辆段非自动化区域纳入列车自动控制(ATC)系统管控范围,运营模式设置为有人驾驶模式,可实现系统加人工双重防护;采用专用接口模块实现联络线接口功能,能够有效解决边界管理问题。研究结果可为TACS的推广应用提供一定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列车自主运行系统 基于通信的列车自动控制系统 车车通信 无线通信系统 后备模式 车辆段 联络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自动驾驶地铁列车智能雨刮器控制技术的研究与实现
9
作者 王英 武钧 《智慧轨道交通》 2025年第1期49-57,共9页
随着全自动驾驶技术的快速发展,全自动驾驶地铁列车在各大城市得到了广泛应用。乘客在乘坐全自动驾驶地铁列车时,可以模拟司机的视角,通过前挡风玻璃欣赏车外的景色,提升了乘客的乘车体验。但是如果遇到下雨天,乘客的瞭望视线就会受到... 随着全自动驾驶技术的快速发展,全自动驾驶地铁列车在各大城市得到了广泛应用。乘客在乘坐全自动驾驶地铁列车时,可以模拟司机的视角,通过前挡风玻璃欣赏车外的景色,提升了乘客的乘车体验。但是如果遇到下雨天,乘客的瞭望视线就会受到极大的影响,降低了乘客的乘车体验。文章分析了全自动驾驶地铁列车的雨刮器的运用场景,针对不同运用场景提出了相应的雨刮器的控制方法,并重点介绍了雨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安装方法以及前期应用问题的优化措施。通过对自动雨刮控制系统的核心部件雨量传感器以及控制盒的设计方案、功能逻辑和安装方式的研究,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全自动驾驶地铁列车的、基于红外光式雨量传感器的智能雨刮器控制技术及其实现方式,并对影响智能雨刮器控制技术的应用效果和性能的关键问题及处理措施进行了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列车 智能雨刮 控制技术 全自动驾驶 雨量感应 红外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慧城轨列控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10
作者 唐凯林 姜庆阳 +3 位作者 段宏伟 窦垭锡 白轩 薛江涛 《铁道通信信号》 2025年第2期21-27,共7页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发布的《中国城市轨道交通智慧城轨发展纲要》对智能列车运行体系提出了建设要求,研究智能化列车控制系统成为智慧城轨发展的关键任务。当前城轨列控系统存在标准化不足、网络化运营及自动化水平不高、资源共享率...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发布的《中国城市轨道交通智慧城轨发展纲要》对智能列车运行体系提出了建设要求,研究智能化列车控制系统成为智慧城轨发展的关键任务。当前城轨列控系统存在标准化不足、网络化运营及自动化水平不高、资源共享率偏低、维护成本高的问题。结合问题现状和智慧城轨建设要求,对系统集约化、不同制式线路贯通运行、提高系统效率、保障故障-安全运行等方面的发展新需求进行分析。围绕新需求,在既有CBTC系统的基础上,研究智能化列控系统的5项关键技术,包括联锁设备全电子化、联锁和区域控制一体化、CBTC与CTCS-2贯通运行、超宽带定位、列车自主运行。这些关键技术研究的完成,能够为实现不同制式线路的贯通运行和系统故障-安全保障提供坚实的支撑,提升运营自动化水平,推动智慧城轨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城轨 城市轨道交通 智能列车运行体系 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系统 CTCS-2级列控系统 列车自主运行 超宽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vent-B与ADT的TACS形式化开发方法与验证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祖希 牛传军 +7 位作者 梅萌 刘杰 刘传振 郑黎晓 骆翔宇 潘亮 汪小勇 徐中伟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72-183,共12页
为克服Event-B方法在开发全新一代列车自主运行控制系统(Train Autonomous Circumambulate System,TACS)中所出现的建模复杂性问题,提出将抽象数据类型(Abstract Data Types,ADT)实例化与Event-B相结合的方法,对TACS进行形式化开发和验... 为克服Event-B方法在开发全新一代列车自主运行控制系统(Train Autonomous Circumambulate System,TACS)中所出现的建模复杂性问题,提出将抽象数据类型(Abstract Data Types,ADT)实例化与Event-B相结合的方法,对TACS进行形式化开发和验证。首先,根据TACS的需求以及案例研究等相关内容,提取TACS的功能需求和安全需求,并将功能需求和安全需求以非形式化的语言进行描述;然后,根据TACS的功能需求和安全需求进行模型精化层次的设计,避免因在抽象模型中建模复杂的需求而导致证明困难;最后,在模型中使用形式化语言Event-B对TACS的功能需求和安全需求进行建模并验证其正确性,且在建模过程中,利用ADT的抽象概念将轨道网络、轨道区域以及移动授权(Movement Authority,MA)等复杂系统组件在初始模型中指定组件的必要属性,且在后续系统建模过程必要的精化阶段引入组件的具体定义,以降低系统开发和证明的复杂度。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有助于在早期开发阶段减少TACS中复杂的细节部分,使得证明义务成功率为100%,自动证明成功率占比83%,手动证明成功率仅占比仅17%,在简化证明义务的同时有效提高了自动化证明的占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VENT-B 抽象数据类型 精化策略 列车自主运行控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uture 5G-Oriented System for Urban Rail Transit: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被引量:21
12
作者 Junhui Zhao Jin Liu +2 位作者 Lihua Yang Bo Ai Shanjin Ni 《China Communications》 SCIE CSCD 2021年第2期1-12,共12页
As a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urban rail transit system,the train autonomous circumambulate system(TACS)can operate in a safer,more efficient,and more economical mode.However,most urban rail transit systems transmit s... As a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urban rail transit system,the train autonomous circumambulate system(TACS)can operate in a safer,more efficient,and more economical mode.However,most urban rail transit systems transmit signals through industrial,scientific,and medical(ISM)frequency bands or narrow frequency bands,which cannot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ACS.As a promising solution,the 5th generation(5G)mobile communication provides more services for the future urban rail transit systems,and covers the shortages of exiting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n terms of capacity and reliability.In this paper,we first briefly review the research status of current train control system and introduce its limitations.Next,we propose a novel network architecture,and present new technologies and requirements of the proposed architecture for TACS.Some potential challenges are then discussed to give insights for further research of TA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rban rail transit train autonomous circumambulate system(tacs) prospective review the 5th-generation(5G) train to train(T2T)communication reinforcement learning(R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用于TACS的列车运行间隔自适应调整方法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欢 高畅 +2 位作者 王旭 杨剑 刘旭 《铁路计算机应用》 2023年第10期80-84,共5页
新一代城市轨道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列车自主运行系统(TACS,Train Autonomous Circumambulation System)是基于去中心化的“车车通信”思想实现列车自主协同控制的系统,相比传统的基于通信的列车自动控制系统(CBTC,Communication Based T... 新一代城市轨道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列车自主运行系统(TACS,Train Autonomous Circumambulation System)是基于去中心化的“车车通信”思想实现列车自主协同控制的系统,相比传统的基于通信的列车自动控制系统(CBTC,Communication Based Train Control system)更加高效、灵活和经济。为提高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运营效率,提出一种用于TACS的列车运行间隔自适应调整方法,在TACS现有技术架构上,增加客流数据分析系统,实时监测整条线路客流量,当线路出现客流高峰时,由列车自动监控系统(ATS,Automatic Train Supervision system)的列车运行调整单元重新生成列车运行时刻表,唤醒休眠列车进入运行状态来增加运力,所有在线运行列车根据最新的列车运行时刻表,交互列车运行信息,自适应调整列车运行时间间隔;通过在客流高峰时段缩短列车运行时间间隔,提高线路载客能力,在客流低峰时段延长列车运行时间间隔,降低线路运营能耗,有效提升线路的运营效率和经济性。该方案原理简单,技术上易于实现,不影响TACS现有结构和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列车自主运行系统(tacs) 列车运行间隔 自适应调整 客流数据分析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ACS系统在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更新改造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倪尉 《铁道通信信号》 2022年第8期73-78,共6页
地铁信号系统更新改造工程如何有效提升线路运能、降低改造风险、缩短改造周期是一个较大的课题。结合TACS系统结构简单、高效、灵活性强、易部署等特点,对TACS系统在改造项目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包括室内设备、轨旁设备和车载信号系统... 地铁信号系统更新改造工程如何有效提升线路运能、降低改造风险、缩短改造周期是一个较大的课题。结合TACS系统结构简单、高效、灵活性强、易部署等特点,对TACS系统在改造项目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包括室内设备、轨旁设备和车载信号系统的改造等;阐述了TACS系统在改造应用中的优势,可供设计和建设单位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车自主运行系统 城市轨道交通 更新改造 信号系统 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车通信与车-地通信信号系统方案可靠性分析对比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梅 《铁路通信信号工程技术》 2024年第3期64-68,共5页
目前轨道交通信号系统主要基于车-地通信的信号系统,而基于车-车通信的信号系统也已经在国内开始逐步投入运营。为比较两种信号系统的可靠性水平,从故障导致运行延误的角度开展车-车通信与车-地通信信号系统方案的可靠性分析,结合车-车... 目前轨道交通信号系统主要基于车-地通信的信号系统,而基于车-车通信的信号系统也已经在国内开始逐步投入运营。为比较两种信号系统的可靠性水平,从故障导致运行延误的角度开展车-车通信与车-地通信信号系统方案的可靠性分析,结合车-车通信与车-地通信信号系统的设计架构与线路配置分别绘制故障导致2 min以上延误、故障导致5 min以上延误的系统可靠性框图,评价与比较两种系统架构下的可靠性水平,并提出改善措施,为轨道交通信号系统的发展与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靠性 车-车通信 车-地通信 可靠性框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自主运行系统后备模式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陈欣 《铁道通信信号》 2024年第3期7-12,共6页
为提高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的可用性,确保信号系统局部故障情况下线路仍能够安全高效运营,考虑如何配置后备模式是一个重要课题。在深入研究下一代列控系统——列车自主运行系统(TACS)的架构、系统原理的基础上,对国内TACS系统配置的... 为提高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的可用性,确保信号系统局部故障情况下线路仍能够安全高效运营,考虑如何配置后备模式是一个重要课题。在深入研究下一代列控系统——列车自主运行系统(TACS)的架构、系统原理的基础上,对国内TACS系统配置的列车智能感知系统、列车自主定位系统、降级联锁系统等3种后备模式,分别进行分析:阐述其设备配置、工作原理、降级原因及运营场景;分析3种后备模式的优缺点,将各后备模式的配置情况与传统CBTC系统设备进行对比;阐述3种后备模式适用的运营场景,提出需综合考虑工程情况及运营需求,合理选择适合工程的TACS系统后备模式的建议,可为后续TACS线路的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信号系统 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系统 列车自主运行系统 列车智能感知系统 车车通信 后备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主化BTM异常引起的停车故障分析及对策措施 被引量:1
17
作者 周景龙 《铁道通信信号》 2024年第7期84-89,共6页
作为列控车载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BTM一旦发生故障,将会导致列车运行途中停车或不能正点发车。利用自主化BTM数据记录全面的特点,对应用过程中发生的3起典型故障案例进行分析,提出相应对策措施:优化应答器报文接收逻辑,对于已能正确解... 作为列控车载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BTM一旦发生故障,将会导致列车运行途中停车或不能正点发车。利用自主化BTM数据记录全面的特点,对应用过程中发生的3起典型故障案例进行分析,提出相应对策措施:优化应答器报文接收逻辑,对于已能正确解析出报文但后续无法解析的情况,自主化BTM将其作为旁瓣进行过滤,对于无法解析成830 bit的报文,解码板通过多次移位解析,提升自主化BTM报文解析成功率,只有在规定时间无法解析成功的报文,才向车载主机发送全零应答器报文,从而增强自主化BTM对于现场应用环境的适应性;利用自主化BTM重启时间非常短的特点,增加BTM重启机制,解决临时应答器传输服务不可用(BSA)、永久BSA、BTM端口无效这3类故障造成的停车。目前,应答器报文接收逻辑优化措施已在CTCS3-300T型车载设备的自主化BTM中实施,重启机制经源头设计厂家研究,车载主机可结合运行场景进行合理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控车载设备 自主化BTM 应答器报文 电磁干扰 重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列车自主控制系统在道岔安全区域的控制算法
18
作者 王延峰 谢泽会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7-32,共6页
[目的]与现有CBTC(基于通信的列车自动控制)系统控制机理不同,列车自主控制系统通过直接控制轨旁资源实现列车自主运行。为了提高道岔区段的运行效率,需研究列车自主控制系统在道岔区段的控制算法,采用颗粒度更小的道岔安全区域作为列... [目的]与现有CBTC(基于通信的列车自动控制)系统控制机理不同,列车自主控制系统通过直接控制轨旁资源实现列车自主运行。为了提高道岔区段的运行效率,需研究列车自主控制系统在道岔区段的控制算法,采用颗粒度更小的道岔安全区域作为列车自主控制系统的控制资源。[方法]列车自主控制系统的控制算法将轨道区段视为共享资源,道岔安全区域单独分配给列车使用。对单开道岔区段和交叉道岔区段场景下的列车自主控制系统和CBTC系统进行了对比分析,并采用真实列车控制系统和道岔的参数进行仿真计算运行提升效率。[结果及结论]与CBTC系统的传统联锁算法相比,列车自主控制系统的道岔安全区域控制算法性能更好。在单开道岔区段场景中,列车运行安全间隔提升率最大达到74.5%;在交叉道岔区域场景中,列车道岔通过时间提升率最大达到33.8%。通过在系统架构和控制算法上的优化,列车自主控制系统增加系统灵活性和效率,为下一代列车控制系统重要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列车自主控制系统 道岔安全区域 道岔控制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重载列车轨迹跟踪研究
19
作者 张波 李荣喆 马睿杰 《河南科技》 2024年第14期4-10,共7页
【目的】为提升重载列车的安全性、平稳性、节能性,减小车钩力,提出了一种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重载列车轨迹跟踪方法。【方法】首先,建立考虑车辆间车钩力的重载列车多质点动力学模型;其次,将列车纵向冲动、运行能耗、速度跟踪误差转化... 【目的】为提升重载列车的安全性、平稳性、节能性,减小车钩力,提出了一种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重载列车轨迹跟踪方法。【方法】首先,建立考虑车辆间车钩力的重载列车多质点动力学模型;其次,将列车纵向冲动、运行能耗、速度跟踪误差转化为符合模型预测控制框架的问题;最后,设计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算法的速度跟踪控制器,该控制器以目标速度曲线为输入,列车控制力为输出。【结果】提出了以提高参考速度曲线跟踪精度、减小车钩力冲动和降低列车运行能耗为目标的模型预测控制算法。【结论】基于实际车辆和线路数据开展了不同预测步长和不同权重系数对控制性能影响的仿真分析。通过仿真试验,对比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该算法能够提高列车速度跟踪精度、减小车钩力冲动和降低列车运行能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载列车 多质点模型 列车自动驾驶 模型预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间隔可调整的列控系统自主感知关键技术及应用 被引量:13
20
作者 蔡伯根 朱强 +3 位作者 上官伟 刘丹 姜维 王剑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1-41,共11页
为提高铁路运输效率、优化列车控制、降低铁路运营维护成本,提出一种动态间隔可调整的列控系统方案,分析列控系统自主感知关键技术和动态间隔调整原理.研究基于卫星导航和惯性导航的组合定位技术,在差分定位和数字轨道地图的辅助下,实... 为提高铁路运输效率、优化列车控制、降低铁路运营维护成本,提出一种动态间隔可调整的列控系统方案,分析列控系统自主感知关键技术和动态间隔调整原理.研究基于卫星导航和惯性导航的组合定位技术,在差分定位和数字轨道地图的辅助下,实现列车连续无缝定位;研究基于三级告警机制的列车追踪预警方法和列车间隔动态调整策略.在京沈高速铁路进行了实测试验,结果表明:在列车高速运行环境下,差分定位误差均值为2.5m,数字轨道地图辅助的组合定位误差均值为1.5m,测试速度与列车实际速度误差±0.01%,满足动态间隔可调整的列控系统对列车运行状态精准、连续获取的需求.基于三级告警机制的列车追踪预警方法可以实时监测列车间隔变化并及时给出预警信号,为司机操作提供参考,保障列车安全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控系统 动态间隔调整 自主感知 组合定位 追踪预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